连城县生态旅游规划调研大纲

合集下载

冠豸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及其对策研究

冠豸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及其对策研究

冠豸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及其对策研究作者:陈胜昌来源:《海峡科学》2009年第02期[摘要] 通过分析冠豸山风景区的空间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容量和经济环境承载力,确定出该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主要制约因子——空间环境容量。

研究表明,该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利用强度偏低,旅游业发展空间较大,提出的旅游营销对策可为景区的规划、管理提供依据,以实现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冠豸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可持续发展冠豸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距县城1.5公里处,风景区范围东经116°45′14″~116°53′22″,北纬25°40′02″~25°46′12″,面积102.61 km2,核心景区53 km2。

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等景区组成,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景观丰富。

该风景区于1986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

冠豸山属于典型的中年早期丹霞地貌,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丹霞地貌种类齐全,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

1 风景区旅游资源冠豸山风景区已开发的独立旅游线路有: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和九龙湖。

冠豸山—石门湖游览线路也可单独游览,游客在冠豸山、竹安寨游览既有步道观光,又有景点游览;游客在石门湖、九龙湖游览主要是坐船观景,游览时间在座船上。

步道游览观光活动主要时间花在步道和主要景点、景观上,游览活动情况见表1。

表1 步道游览活动情况景区范围景区内需停留游览的景点该景点游览活动区面积(m2) 游客在该景点的平均游览时间(min) 各段旅游线路序号景点名称该段旅游线路名称该段游览步道长度(m) 游客在该段线路游览步道上的平均游览时间(min)冠豸山—石门湖景区 1 法云寺 300 15 冠豸山—石门湖线路 1200 502 雁门书院 80 53 客家博物馆 100 54 东山草堂 60 105 灵芝寺 200 15竹安寨景区 1 仙桃阁 100 10 竹安寨线路 1300 602 双剑峰 100 10表2 水上游览活动情况景区名称正常水域面积(km2) 渡轮数量(艘) 可乘人员(人/艘•次) 往返时间(min/艘•次)石门湖 0.22 6 78 40九龙湖 0.80 9 78 1001.1 服务设施景区内服务设施主要有停车场、公厕及服务点。

2024年旅游区开发计划书范文(2篇)

2024年旅游区开发计划书范文(2篇)

2024年旅游区开发计划书范文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各地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也进一步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本计划书拟在2024年开发一个新的旅游区。

二、项目目标1. 建设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高品质的旅游区,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踏青赏景、休闲度假。

2. 提升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3. 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三、项目规划1. 地理位置选择本旅游区将选址在一个自然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地区。

该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历史,适合开发成旅游区。

2. 旅游资源调研对目标地区的自然、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调研。

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动植物资源、历史文化遗迹等。

了解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潜力,并进行合理开发规划。

3. 建设规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

包括景区布局、交通规划、旅游设施建设等。

重点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注重人文历史文化的体现和保护。

4. 景区设施建设根据规划,逐步建设旅游设施。

包括接待中心、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设施等。

注重环保理念,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建设方式。

5. 旅游产品开发根据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包括观光游览、户外探险、文化交流等。

利用当地的特产和手工艺品,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6. 推广与宣传利用互联网和媒体等渠道,积极推广旅游区。

包括制作宣传片、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等。

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促销活动和宣传推广。

四、项目投资及回报预测1. 项目投资该旅游区的建设预计需要投入1亿元人民币。

其中包括土地购置、旅游设施建设、宣传推广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2. 建设周期预计建设周期为1年。

3. 预计回报根据市场调研和旅游业发展趋势,预计开发的旅游区每年能够吸引100万人次的游客。

旅游发展调研策划书3篇

旅游发展调研策划书3篇

旅游发展调研策划书3篇篇一《旅游发展调研策划书》一、调研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不断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我们特制定本调研策划书。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旅游市场的规模、结构和发展趋势。

2. 分析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满意度。

3. 评估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设施和服务质量。

4. 探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内容1. 旅游市场调研:旅游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旅游市场结构和细分市场。

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偏好。

旅游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旅游目的地调研: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特色。

旅游目的地的设施和服务质量。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知名度。

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3. 旅游企业调研:旅游企业的类型、规模和经营状况。

旅游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旅游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旅游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合作意向。

四、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企业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

3. 访谈调查:对旅游目的地的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4. 实地考察: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资源、设施和服务质量等情况。

5.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五、调研时间和进度安排1. 调研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时间]):成立调研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

制定调研方案和问卷。

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

2. 调研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时间]):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进行实地考察。

收集和整理数据。

3. 调研分析阶段([分析阶段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汇报调研成果。

提出对策和建议。

六、调研经费预算1. 问卷设计和印刷费用:[X]元。

2. 访谈调查费用:[X]元。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背景与意义乡村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

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制定一份详细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发展目标1. 打造独特的乡村生态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建设完善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3. 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增加旅游产品的丰富性。

4. 实现旅游业与农业、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三、发展策略1. 强化规划引导,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制定并落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和优势,确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包括道路、通信、供水、供电等方面,提高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

3. 支持乡村旅游项目的创新与开发。

鼓励乡村居民创新融合旅游资源,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

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激励,吸引企业和个人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

4. 建立乡村旅游标准化管理体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确立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监督,保障游客权益。

5.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

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推广,向市场推介乡村旅游项目和特色,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积极参与旅游展览和交流活动,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四、实施步骤1. 制定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并明确定义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3. 组织专业人员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鼓励乡村居民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

4. 完善乡村旅游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培训和监督,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5. 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福建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福建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本文分 析福建省 农业旅 游的丰 富资源 ,初 步探 讨农业 生态旅 游可 以开发的主要 模式 ,论述 福建 农业 生态旅 游存在的 问题 ,并 从政 府主 导 作 用 ,发展机 制及品 牌 塑适 等方 面提 出 了相应 对 策 。 关键 词 : 农业 生态旅 游 ; 问题 ; 对策 ; 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 :F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6 4 0 8 ( 0 8O ( ) 0 9 - 2 1 7 — 9 X 2 0 ) 4b 一 1 8 0
来 看 , 主 要 有 以 下 几种 类 型 。 2. 1农庄经 济型 主 要 依 托 自然 优 美 的 乡野 风景 ,舒 适 怡 人 的 清 鲜 气 候 ,环 保 生 态 的 绿 色空 间 , 为 游 客 特 别 提 供 度 假 休 憩 、 游 乐 、就 餐 、 住宿等服 务内容 。 2. 2园 区农 业型 兼 顾 农 业 生 产 , 科技 示 范 与科 普 教 育 功 能 相 结 合 的休 闲观 光 农 业 形 态 。 如 各种 1 福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农 业 科 技示 范 园 区 、无 公 害 农 业 生产 示 范 福 建 省 旅 游 资 源 丰 富 , 特 色 明 显 ,是 基 地 等 。 特 色 农 业 的 主 要 产 区 和 文 化 古 迹 的 聚 集 2 3特 色产业 型 . 地 ,具 有 丰 富 的 自然 资 源 和 人 文 资 源 优 以 绿 色 、生 态 、 自然 的农 业 产 业 带 和 势 。全 省 各 地 不 但 农 业 旅 游 资 源 丰 富 ,且 农 业资 源位 载 体 ,为游 客 提供 观光 、赏 景 、 具 有 明 显 的地 域 特 色 。 采 摘 、游 玩 等 项 目,使 人 们领 略到 生 态 农 业 的 大 自然 情 趣 。 如 各 种 特 色 农 业 生 产 。 11 . 闽东 区 福 州 市 ,辖 属 的 五 区八 县 蕴 藏 了 丰 富 2. 自然 人文 景观 型 4 的 自然 和 人 文 景 观 ,除 了平 潭 岛 展 示 海 岛 即 挖 掘 当地 丰 富 的 人 文 资 源 ,有 效 利 风 光 外 ,闽 清 山区 的 古 民 居 宏 琳 厝 、永 泰 用 自然 景 观 ,开 发 探 幽 、 访古 、赏 景 等 休 县 的 青 云 山 、闽 侯 县 的 旗 山及 福 清 的 石 竹 闲 项 目 。 山 等 地 也 充 分 展 示 了 乡村 人 文 和 碧 绿 山 2. 农 家 乐型 5 色 。该 区域 拥有 罗 源湾 “ 上渔 村 ” 海 、连 江 以 农 民 家 庭 为 基 本 接 待 单 位 ,以 利 用 官 坞 村一 六 福 村 生 态 农 业 园 , 永 泰 天 门 山 自然 、生 态 与 环 境 资 源 , 农村 活 动 及 农 民 农 业 观 光 园 ,福 清 天 生 林 艺 园 等 农业 旅 游 生 活 资 源 ,体 验 生 活 为特 色 。如 各 种 农 业 景 点 ;宁 德 的 三都 澳 “ 海上 渔排 ” 闻 名 的 度 假游 。 海上农业旅游景 点。 2. 6农业 贸易 型 1 2闽南区 . 为 利 用 各 类 大 中 型 农 副 产 品 集 散 市 漳 州 是著 名 的 “ 花果 之 乡” ,农 业 旅 游 场 ,商 务 会 展 中 心 及 农产 品加 工 园 等 把休 资 源 丰 富 。 包 括凤 凰 山 万亩 荔枝 海 , 海峡 闲 观 光 内 容 与 农 业 经 贸 活 动 有 机 结 合 起 两 岸 花博 园以 及各 县 ( 、 区 )颇 具 规 模 来 ,为 游 客 提供 休 闲观 光 、优 质 农 副 产 品 市 的 花 果 园 林 如 长 泰 芦 柑 公 园 , 南 靖 兰 花 采 购 等 服 务 活 动 的 休 闲 观 光 农 业 发 展 模 园 ,平 和柚 子 园 , 天 宝 香蕉 林 以 及天 福 茶 式 。如 各 种 农 贸 会 ,农 产 品交 易 会 等 。 博物 院 、 龙海 龙佳 生 态 休 闲农 庄 、 东 山县 2 7民俗 节庆型 . 鲍鱼观赏村等景点 。 利 用 农村 、 农 业 的 乡土 民俗 、节 庆 资 1 3闽 中区 . 源 、举 办 的休 闲观 光 农 业 项 目。 如三 月三 建 宁县 是 著 名的 “ 中国 建莲 之 乡” 发 歌 节 ,五 月五 龙舟 节 , 四月 “ , 八牛 节 ”等 。 展 旅 游 业 得 天 独 厚 。位 于 建 宁 县 均 口镇 修 竹 村 的 “ 花 大 观 园” 不 但 是 生 态 农 业 基 3 福 建农 业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 的问题 荷 地 , 同时 也 是 观 光 旅 游 的 好 去 处 。 3 1缺 乏整 体规 划控 制 . 1 4闽西 区 . 许 多 乡村 旅 游 区缺 乏 总 体 规 划 ,尤 其 龙岩 市 客 家 聚 居 区 , 乡村 游 游 不 仅 可 是 “ 家 乐 ” 的 发 展 盲 目性 很大 ,一 哄 而 农 以 观 赏 到 客 家 土 楼 ,还 可 欣 赏 到 独 特 的 客 上 、重 复 建 设 、 低 层 次 开 发 、环 境 破 坏 现 家风 情 。该 市所辖 的连 城县 ,是 闻名 的 “ 地 象 严 重 。不 仅 造 成 资 源 、财 力 、人 力 、物 瓜干之 乡” ,不 仅 保 留 着 许 多 古 老 的 客 家 力 的 巨大 浪 费 ,而 且 由 干没 有 进 行 统 一规 习俗 ,还 有 几 万 亩 的地 瓜 田 ,每 年 组 织 地 划 , 乡村 旅 游 景 区 地 域 上分 布 较 广 ,组 织 瓜美食旅游活 动。 线 路 的 难 度 较 大 , 乡村旅 游 与传 统 旅 游 景 点 之 间也 缺 乏 有 机 联 系 ,共 生 性 差 ,从 而 2 福建农业生态 旅游 资源开发模式 降 低了对游客的吸 引力。 旅 游 资 源 的开 发 类 型 主 要 根 据 现 有 资 3. 2项 目结构 过 于简 单 ,特 色不 鲜明 源性 质而 定 , 同时 要 考虑 旅 游 者 农业 旅 游 设 计 的 一 些 旅 游 活 动 大 多 雷 同 ,集 中 的 动 机 ,福建 农业 生态 旅 游 资 源 开 发综 合 于 观 光 、采 摘 ,垂 钓等 活 动 。旅 游 项 目缺

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

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

生态旅游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的热门趋势。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体验。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清新空气、绿色植被和原生态文化的渴望日益增强。

因此,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项目概述本生态旅游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自然风光、生态文化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项目将选址在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保护和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为游客提供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放松身心的旅游体验。

三、项目特色1. 自然风光:项目选址将以自然风光为主要依托,包括山川、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打造出迷人的自然风光景区。

2. 生态文化: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3. 休闲度假: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度假项目,如温泉养生、农家乐体验、登山徒步等,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生态旅游的乐趣。

四、项目规划1. 地理位置:选址在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

2.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 生态保护: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生态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 项目宣传: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项目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生态旅游项目。

五、项目效益1. 经济效益:生态旅游项目将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提升地区经济水平。

2. 社会效益:增加当地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生态效益:通过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推广,提升当地生态环境的质量,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六、项目风险1.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对项目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

2. 政策风险:政策调整可能对项目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旅游发展调研策划书3篇

旅游发展调研策划书3篇

旅游发展调研策划书3篇篇一旅游发展调研策划书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深入了解本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调研策划书。

二、调研目的1. 全面了解本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2. 分析本地区旅游市场的需求结构、消费行为和发展趋势。

3. 评估本地区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 分析)。

4. 提出促进本地区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范围和对象1. 调研范围:本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各县(市、区)。

2. 调研对象: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行业协会。

旅游企业(旅行社、景区、酒店、餐饮企业等)。

游客(包括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

相关专家学者。

四、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相关的政策文件、统计资料、学术研究成果等,了解本地区旅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 问卷调查: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对游客、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手数据。

3. 实地考察:深入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实地考察,了解旅游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4. 访谈: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行业协会、旅游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五、调研内容1.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和质量。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潜力。

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情况。

2. 旅游市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和行为特点。

旅游市场的规模、结构和发展趋势。

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主要竞争对手。

3. 旅游企业旅游企业的数量、规模、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

旅游企业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服务质量。

旅游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4. 旅游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旅游接待设施(酒店、餐饮、购物等)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旅游咨询中心、停车场、厕所等)的建设和完善情况。

连城生态旅游度假城市色叶植物调查研究

连城生态旅游度假城市色叶植物调查研究
321 色 块 造 型 这种 配 置 方 式 在 城 区 绿 化 中最 常 .. 见 , 色 叶植 物 的 主要应 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 , 是 一般 选 株 形 紧凑 、 耐
笔者 于 20 0 9年 月 1 月 ~2 1 1 00年 2月对 城 区色
叶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 区域包括 : 一 是 县城 南边 的飞机 场 、 斑竹 、 江坊 、 坊 、 屋 , 是县 姚 刘 二
差异 , 组合成优美的色块 图案 , 让人感到轮廓清楚 , 色
彩分明。
色 叶植物 亦称 彩 叶植 物 ,有 狭 义 与 广义 之 分 , 狭
收 稿 日期 :0 0 0 - 9 21—30
南 方 园 艺
3 . 孤 植 用 于孤 植 的色 叶植 物 ,往 往株形 高 大 , .2 2 枝叶茂 盛丰 满 的乔木 。一 般 布置 于构 图 的 中心 位 置 ,
城 中心 的 莲 中路 , 大路 , 峰 街 、 门小 区 、 鸪新 北 豸 南 鹧 村 、 校小 区 、 党 冠华 小 区 、 花 小 区 、 电新 村 、 山广 百 水 中
场, 三是县城东边的冠豸山森林 公园 、 石门湖 邮电度 假村、 观景路 、 赖桥水库 、 马桉搴 、 奇石寨 , 四是县城西 北边 的西康 , 姚坪。对园林植物种类 、 生长情况、 配置 应用 、 美化 效果 作 了记 录 。
m , 被 以灌 木 草本 、 树林 及农 田菜地 为 主 。文川 河 )植 果
城 区段呈九曲状态延伸 到马桉寨景 区, 沿岸生境 良好, 其 中竹 园下 河段 分布 古树 群 。
2 调查 方 法与范 围
调查 结 果表 明 , 城 生态 旅 游度 假 城市 色 叶植物 连

发展生态旅游村建设调研报告

发展生态旅游村建设调研报告

发展生态旅游村建设调研报告为了加快xx区旅游村建设进度,我们围绕xx区建设旅游村基础条件和发展前景、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整体推进全区旅游村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旅游村建设的现状农家乐迅速发展成为旅游村建设“重要支撑”。

xx区“农家乐”自XX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在瀛湖镇湖心村兴起以来,先后辐射到玉岚乡、南溪乡、流水镇、吉河镇、新城办、江北办、迎风乡、县河乡、五里镇、恒口镇等乡镇、办事处,基本形成了瀛湖周边“湖畔农家乐”,黄洋河、吉河沿岸“田园农家乐”,香溪洞周边”近郊农家乐”,月河川道“庭院式农家乐”等发展模式,为旅游村建设创造了基础。

旅游村建设也为整合和提升农家乐发展开辟了新路子。

景区周边环境日趋优化为旅游村建设创造发展空间。

随着瀛湖、香溪洞、毛坝田园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主要景区的道路、绿化、景点建设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有效地拓展了以景区自然景观为依托的农家乐的发展空间,为提升农家乐档次、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村,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旅游村建设。

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扶贫、农业、水利、交通、环卫等部门投入项目资金,加快了旅游村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78洪灾后,各涉旅乡镇、办事处结合灾后重建工作,采取建设旅游社区、打造农家乐集群等措施,将旅游村建设纳入乡镇统筹发展规划,着力改变村容村貌,使建设旅游村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改变。

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为旅游村开辟新的客源市场。

自西康高速公路通车后,xx旅游交通大格局优势凸显。

随着西康、襄渝、阳安三条铁路复线,十堰至天水、包头至茂名、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安康机场迁建,构建快捷高效的安康交通枢纽,西安、武汉、重庆、成都等大中型城市进入安康三小时生态旅游经济圈。

届时,以陕南风情特色为主体的xx乡村旅游独具魅力,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xx乡村旅游客源仅以城区居民为一线消费群体的局面。

二、旅游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存在“三个认识误区”。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们旅游产品越来越强调生态模式,其中,包括主题生态化、 游乐生态化、艺术表现生态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体现旅游景观生态化的项目,有生态迷宫(花卉迷宫、果蔬迷宫、湿地迷宫、水景迷宫、树林迷宫等等)、 森林氧吧和森林浴场、大型树屋、大地艺术、空中花园等等。把生态造景与生态游乐结合起来,用绿色植物进行 造景,用绿色植物制造游乐项目,用绿色环境打造游憩模式。
生态旅游规划
规划类型
01 概念介绍
03 要求 05 原则
目录
02 背景 04 机制 06 内容
07 理念
09 方法
目录
08 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以工业化为依托的城镇化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情况。十六大以来,在 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位置。旅游作为无烟产业和绿色产业,在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被寄予厚望。生态旅游规划可 以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最终促进美 丽中国的实现。
2、消费心理行为分析确定生态项目
规划设计和经济学研究关心的问题有所不同,在进行项目设置时,对于市场需求的研究更侧重于游客的年龄 和心理行为,以达到项目实现其使用价值的目的。项目设立应以人的需要为核心,满足人们生理、安全、社交、 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方法
0 1
合理性
0 2
便利性
0 3
舒适性
0 4
机制
生态旅游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旅游模式,国内的生态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日趋成熟,形成 了一些关于管理体制、资源开发、环境教育与居民权益保护等方面较为系统的经验。在对生态旅游的管理上,基 本原则是立法保护、严格执法,即严格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法》、《海洋保护法》以及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并 针对旅游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如环保税等。同时,明确规定生态旅游 的经营范围、开发规模和次序、接待人数、开放季节,并对其经营思路和方式作一定的限定。违法侵害自然资源 者,无论是经营者、开发商还是游客,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策略

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策略

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策略引言: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的重视,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已经成为当今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既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探讨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策略,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1.1 选址与评估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第一步是选址与评估。

选址需要考虑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地理位置的便利性。

评估则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影响、社会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确保选址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1.2 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通过科学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恢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域、推广可持续的旅游活动等。

1.3 建设与规划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中,需要合理布局和设计景区的建筑、道路、交通、设施等。

建筑物的设计应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保持生态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应考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倡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二、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策略2.1 独特的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开发需要依托于独特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壮丽的自然风景、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文化遗产等。

通过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吸引游客来到目的地,提供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

2.2 丰富的旅游产品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生态旅游目的地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包括观光旅游、生态探险、农家体验、文化交流等。

同时,还可以开发一些特色活动,如生态保护志愿者、野外摄影等,让游客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

2.3 旅游服务与设施为了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目的地需要完善的旅游服务与设施。

这包括优质的酒店、餐饮、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导游、解说员等专业服务人员。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旅游活动的有序进行。

家乡旅游开发策划书3篇

家乡旅游开发策划书3篇

家乡旅游开发策划书3篇篇一家乡旅游开发策划书一、策划书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促进家乡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家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制定了本策划书。

本策划书旨在通过对家乡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家乡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策划背景1. 旅游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尤其是在节假日和周末,人们更愿意选择外出旅游,放松身心。

2. 家乡旅游资源丰富:家乡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民俗风情等,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3. 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

三、策划目标1. 提高家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旅游品牌。

2. 增加游客数量,提高旅游收入。

3. 促进家乡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 提升家乡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打造旅游目的地。

四、策划内容1. 旅游产品开发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根据家乡的旅游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如自然风光游、历史文化遗迹游、民俗风情游等。

开发旅游纪念品:根据家乡的特色和文化,开发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如特色工艺品、特色食品等。

推出特色旅游活动: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节日,推出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赏花节、民俗文化节、美食节等。

2. 旅游服务提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旅游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 旅游市场营销加强旅游宣传推广: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家乡旅游的宣传推广,提高家乡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加旅游展会:参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展会,展示家乡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拓展旅游市场。

对我县生态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县生态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县生态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一、当前我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旅游资源概况。

赞皇县是旅游资源大县,全县规划发展14个旅游景区景点涉及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四分之一,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红、绿、古、新”四类。

一是“红”,即红色旅游资源。

作为革命老区,我县享有“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的美誉,在抗日战争时期黄北坪村曾经是八路军太行一分区司令部和中共冀西特委所在地,邓小平、秦基伟曾在此生活战斗过,拥有众多亟待挖掘的革命历史遗迹,赞皇县黄北坪冀西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区开发规划(草稿)约10平方公里。

二是“绿”,即山岳型自然景观资源,代表性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嶂石岩,国家4A级旅游景区棋盘山,国家2A级旅游景区窦家寨。

还有待开发的大石门景区、石柱山景区、黄沙岭森林公园等。

三是“古”,即古文化人文景观资源,如“千年古县”有关资源,治平寺石塔、唐相故里(需挖掘整理)、李氏墓群、五马山寺庙群等。

四是“新”,即新时期新景观,包括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和乡村旅游等种类,如阳泽大枣生态园区、三六沟生态农业旅游点、秦家庄生态农业旅游点、鲍家滩樱桃采摘、岭根底的苹果采摘等,可以说旅游资源广而丰厚,旅游景区星罗棋布。

(二)开发建设概况。

当前,我县正式开放运营的景区只有3个。

一是嶂石岩景区。

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嶂石岩景区的对外开放。

嶂石岩景区自1984年开发建设,1989年投入运营,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起步较早的,她作为我县旅游业龙头,以其良好生态环境和独特地质地貌享有盛誉,一度被人们称为耀眼的“太行明珠”,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国家《风景名胜区条例》颁布后改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但嶂石岩景区开发建设的过程异常坎坷,从客观上讲:1996年、2000年两次特大洪水使其基础设施遭受重创,还欠下了近700万元的巨额债务至今未偿还,致使景区“元气”大伤;从主观上讲: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机制不活,也是导致景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方案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方案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方案一、湿地资源评估首先,需要对目标湿地进行全面的资源评估。

包括湿地的面积、地理位置、生态特征、物种多样性、文化历史遗迹等方面。

了解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水质净化、气候调节等,以及其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如城市化进程、工农业污染、非法捕捞等。

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式,获取准确的信息,为后续的开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评估湿地周边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状况,如交通条件、住宿餐饮设施、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等。

二、开发目标与定位明确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目标和定位。

开发目标可以包括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等。

定位可以根据湿地的特色和市场需求,如打造科普教育型湿地旅游区、休闲度假型湿地旅游区、生态探险型湿地旅游区等。

在确定目标和定位时,要充分考虑湿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旅游开发不会对湿地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旅游产品设计1、生态观光产品设计湿地观光线路,让游客能够欣赏到湿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如广阔的水域、茂密的植被、珍稀的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可以设置观景台、栈道等设施,方便游客近距离观察湿地景观,但要注意控制游客数量和活动范围,减少对生态的干扰。

2、科普教育产品建立湿地科普馆、展览馆等场所,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向游客介绍湿地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等知识。

组织科普讲座、生态导览等活动,由专业的讲解员带领游客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

3、生态体验产品开展湿地生态体验活动,如划船、垂钓、观鸟、湿地植物种植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到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也可以开发一些与湿地文化相关的体验活动,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游客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

4、休闲度假产品建设湿地度假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配套开发温泉、餐饮、娱乐等休闲设施,让游客在享受湿地美景的同时,能够放松身心,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生态旅游区规划标书

生态旅游区规划标书

生态旅游区规划标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本生态旅游区位于_____,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具备开发成为优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潜力。

二、项目目标1、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提供优质旅游体验:为游客打造丰富多样、具有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周边社区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4、提升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将本生态旅游区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三、旅游区规划范围及面积本生态旅游区规划范围东至_____,西至_____,南至_____,北至_____,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四、旅游资源分析1、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区内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树种丰富,植被覆盖率高。

水资源:有清澈的溪流、湖泊和瀑布,水质优良。

地形地貌:山地、丘陵、峡谷等多样的地形地貌,景观独特。

2、人文资源历史遗迹:存在古老的寺庙、碑刻等文化遗产。

民俗风情: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传统节日、手工艺品制作等。

五、功能分区规划1、核心保护区范围:划定生态系统最为脆弱和珍稀物种栖息地为核心保护区。

措施:严格限制游客进入,只允许科研人员在特定条件下开展研究工作。

2、生态观光区范围:包括森林景观、溪流湖泊等自然景观区域。

活动:设置观光步道,游客可欣赏自然风光,进行摄影、徒步等活动。

3、休闲度假区范围:选择环境优美、宁静的区域。

设施:建设度假木屋、露营地,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

4、文化体验区范围:以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集中区域为主。

活动:开展民俗表演、文化展览,游客可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

5、科普教育区范围:设立在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区域。

设施:建设科普展馆,配备专业讲解员,为游客普及生态知识。

六、旅游产品规划1、生态观光产品森林漫步:组织游客沿着规划的步道,深入森林,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连城县生态公益林森林改造初探

连城县生态公益林森林改造初探

连城县生态公益林森林改造初探作者:巫火旺来源:《绿色科技》2015年第08期摘要:分析了连城县生态公益林的森林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改造方案,以促进全县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和树种结构调整,提高生态林的生态效益,加快连城县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森林改造;生态效益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80139041生态公益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生态公益林承担着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连城县环境质量和投资环境。

连城县确定发展旅游和吸引外资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创造良好的旅游和投资环境,实施二次创业时,对生态林实施科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美化环境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1.1自然条件连城县位于福建省西部,介于东经116°32′14″~117°09′54″,北纬25°13′35″~25°56′00″之间,辖区内共有17个乡(镇)、1个省办国有林场、8个地方国有林场,232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258 150.27 hm2,林业用地212 535.06 hm2,占86.27%,非林地33 824.3 hm2,占13.73%,生态公益林面积50 896.3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4%,本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水热条件优越,但由于地形复杂,相对高差悬殊,以及森林影响,各地中小气候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19.2℃,极端最高温37.1℃,极端最低温-2.3℃,年降水量1 833.9 mm。

山脉主要有玳瑁山和松毛岭山脉,红壤是林业用地的主要土壤;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遭受破坏,面积锐减,有的乡镇已不复见,现有生态林树种以马尾松、杉木为主,阔叶树比例仅占至11.8%。

1.2生态林现状连城县生态公益林面积50 896.3 hm2,占全县林业用地的24%,其中有林地47 567.5hm2,占93.5%;疏林地256.3 hm2,占0.5%;灌木林地1 517.5 hm2,占3.0%;未成林造林地224.9 hm2,占0.4%;无林地1 330.3 hm2,占2.6%。

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福建省连城县为例

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福建省连城县为例

都有所体现 . 为了使城 市建设用地 的盲 目扩张现象得到控制 , 生态 环境得 到有效 保护 , 在城 市规划 中需对 城 市建设用地 进行
生态适宜性评 价 . 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最早 由被誉为生 态规划奠基人 的美 国景观规划师麦 克哈格提 出I 2, 1 ]并应用 于土 地利 - 用规划 .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融合 了生态学 、 经济学 、 学及其他 相关 学科的原理和 方法 的一种综 合研究过程 , 地 主要根 据土 地系统 固有 的生态条件分 析并 结合 考虑 社会经 济 因素 , 价其 对某 类用 途 的适 宜程 度 和 限制性 大 小 。 分其 适 宜程 度等 评 划 级_ . GS 3 ’ 以 I 作为技术支撑 , 生态适宜性评价逐步在生 态敏感 性分 析、 市用地 扩展分析 、 镇土地评 估 、 城 城 居住 区评 价 、 旅 游规划等方面得到 了广泛应用 _ 但城 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的相关研 究较 少 , 1 . 而且在技术方法上有待完善 . .
摘要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 城市建设用地盲 目扩张 , 不仅造成 土地资源 的浪费 , 而且造成城 市生态环境 的破坏 . 文 本
以 GS I 为技术支撑 , 采用“ 取大值” 原则与“ 成对 明智 比较法” 加权 进行 因子叠加分析 , 对连 城县进行了城 市建设用地 生态适宜性评
价研究 . 生态优先” 以“ 为原则 , 按照先安排非建设用地 , 安排建设 用地的顺序 , 再 分析 确定其用地 的建设适 宜性 等级 , 对研 究区划
* 国家 83 6 计划 ( 0 A 1Z 3 )国家 自 2 7 A 2 25 ; 0 然科学基金项 目(070 8 4 415 ) 收稿 日期 -0 8 4 6 ' 0 —0 —0 2

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3篇】

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3篇】

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3篇】生态旅游项目策划书1西沟生态村位于两省(河南、山西)、三县(辉县、修武、陵川)交界处的薄壁镇境内,面积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

森林覆盖率95%,河水流径10余公里,是国家级重点生态林和太行猕猴保护区。

西沟生态村主要特征是:高山林立、奇峰怪石;峡谷万丈、壁立陡峭;泉涌溪流、瀑大潭深;古树参天、鸟语花香;野果遍坡,桃梨满园;深秋时节,红叶漫山;名贵药材,亨誉中原;自然冰雕,别有洞天。

生态村内现有景点:潭头瀑布、西沟四级瀑、龙浴湖、黑龙洞、黄龙潭、龙王寨、青苔岩、小寨河、千年龟石、香炉石,还有众多奇峰待命名,这里集雄、秀、奇、幽于一体,揽山、水、林、洞于一沟。

专家赞誉西沟生态—贵在原始,美在天然。

一、项目背景分析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虽包罗万象,但无外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

我国众多的旅游胜地中,有的以自然资源突出为特色,有的以人文资源突出为特色。

随着人们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改变,自然资源成了旅游中最具魅力的优势资源,并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而西沟生态村却隐藏着与世隔绝的自然资源。

(一)国家对旅游产业开发的政策形势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产业,争取把中国发展成为旅游强国,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位居世界第7位,但与世界旅游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产业政策。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将尽快改变政府的主导地位,变政策调节为市场调节,以加速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接轨步伐。

(二)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1.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对景区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

众多旅游专家一致认为,生态、绿色、极限、人与自然、度假、文化、体育等将是未来旅游业的主题。

2.中国旅游景点的开发将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

3.旅游市场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的特点。

(三)西沟生态村资源开发现状分析1.成功点(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景区内的水、空气、植被等未受污染和破坏)(2)近三年来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在河南省内)2.不足点(1)配套设施几近空白(住宿、饮食、娱乐等设施匮乏)(2)景区自然景观尚未开发(峡谷内没有步道和安全保护);(3)景区运营机制未制定(国家所有国家开发的运行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4)尚未市场定位。

2024年生态旅游区开发标书

2024年生态旅游区开发标书

2024年生态旅游区开发标书尊敬的招标方名称:非常荣幸能够向您提交我们关于 2024 年生态旅游区开发的标书。

我们坚信,凭借我们丰富的经验、专业的团队以及对生态旅游的深刻理解,能够为您打造一个独具特色、可持续发展且备受游客喜爱的生态旅游区。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本生态旅游区开发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打造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户外运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保护和传承当地的生态文化。

二、项目选址与资源分析(一)选址概述本项目选址于具体地点,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脉、森林、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具备开发生态旅游区的良好条件。

(二)资源优势1、自然资源该地区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植被丰富多样,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

此外,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流、波光粼粼的湖泊以及壮观的瀑布等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赏和体验机会。

2、文化资源当地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如传统的村落、古老的庙宇等,这些文化资源为生态旅游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三、项目规划与设计(一)功能分区1、生态观光区设立多条生态观光路线,让游客近距离观赏自然风光,了解生态系统的奥秘。

2、休闲度假区建设高品质的度假酒店和民宿,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完善的服务设施。

3、科普教育区设立生态科普馆和展览馆,通过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形式,向游客普及生态知识和环保理念。

4、户外运动区开发徒步、骑行、露营、攀岩等户外运动项目,满足游客对运动和挑战的需求。

(二)设施建设1、交通设施完善景区内的道路系统,建设停车场、观光车等交通设施,确保游客出行便捷。

2、服务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餐厅、商店、卫生间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城县生态旅游规划调研大纲1.生态旅游资源现状1.1总体资源评价一、地理区位连城县是福建省龙岩市下辖山区县,位于闽西山区武夷山脉南段,北倚清流,南接龙岩、上杭,东邻永安,西连长汀,是闽、粤、赣三省的结合腹地,辖区总面积约为2596平方公里。

介于东经116°32′14″-117°09′54″,北纬25°13′35″-25°56′之间。

二、交通条件连城县对外交通可达性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拥有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方面:县城至龙岩129公里,至赣州164公里,至京福高速三明北互通接口136公里,至梅州226公里,至福州424公里,至厦门322公里。

205 国道、319国道、204省道贯穿县境百余公里,实现了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公路贯通。

厦门—龙岩、龙岩—长汀、三明—武平高速公路穿过县境,3小时内可达厦门、漳州、泉州、赣州、梅州、泰宁等城市。

铁路方面:赣龙铁路贯穿全县,有冠豸山火车客运及货运站。

航空方面:连城县冠豸山机场于2004年建成民用航站通航,4c级标准。

与福州、北京、上海的通航加大了连城县与大中城市的联系。

三、旅游区位连城县是福建省五大旅游区中闽西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门户。

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铁公机”的交通优势,对于发展闽西旅游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连城县的冠豸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遗产申报提名地和国家自然遗产,与北边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泰宁以及南边的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共同构成福建省“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廊道”,连城县位于此廊道的中部,具有良好的旅游区位。

四、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连城县全境多为低山丘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

东部和东南部地势高,渐次向中西部长廊盆地倾斜。

东部以玳瑁山脉的梅花山中山区为主体,西陲为武夷山支脉的松毛岭次中山区。

主要地貌类型有:中山:主要有玳瑁山脉和武夷山支脉两条山脉。

位于莒溪乡境内的石门山,海拔1811米,是全县的最高峰。

中山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姑田、赖溪、曲溪、李屋、塘前东北、四堡东、罗坊西北、莒溪东和庙前北。

低山:分布于四堡、北团、罗坊、塘前、文川、文亨、宣和、朋口、莒溪、新泉、庙前等乡镇的部分地区,海拔400-500米,占全县总面积30%。

丘陵:主要在中部长廊盆地周围,占全县总面积的20%。

盆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四堡、北团、城关(文川、文亨)、宣和、朋口、新泉、庙前等乡镇,占全县总面积10%左右。

(二)气候1、区域特征境内为两大气候区域:中部长廊丘陵盆地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东、西部低中山区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

2、气温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夏长冬短。

年平均气温在13.8-19.5‴。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随海拔高度递增,光热资源递减,无霜期缩短。

3、降水境内雨量充沛,全县的年平均总雨量在1600-2200毫米;全县年降雨量大多集中在梅雨期,其次为春季;从地域分,东南多于西北。

(三)植被资源连城县林业资源丰富,属我国南方36个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2.8%,是海西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海西生态功能效应的保障源。

县域植被属南岭东部常绿楮类林区,具有中亚热带植被分布的特点。

松、杉、竹为全县主要优势树种,天然杉木是全省最好的优质树种之一。

全县植被类型主要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等。

境内有红豆杉、水杉、长苞铁杉、香樟、古榕树等珍稀树木,还有猕猴桃、香菇、木耳、等奇珍异果和灵芝、铁皮石斛、金线莲、眼镜草、杜仲、厚朴等珍贵中草药材。

(四)动物资源连城县动物资源丰富,梅花山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以及金斑喙凤蝶、云豹、金猫、梅花鹿、黄腹角雉、水鹿等珍稀动物。

(五)地热资源境内有姑田丰头、文亨汤头、莒溪和新泉等多处温泉。

新泉的温泉泉源丰富,溢出量大,分布面积广。

从新泉大溪、小溪至芴山旁,均有泉脉相通。

1.2生态资源特色连城县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丹霞山水、森林、温泉构成了连城县自然风景的三大亮点。

丹霞山水:冠豸山独有的天墙奇观是其丹霞地貌的代表,与武夷山、泰宁的丹霞景观具有差异性。

石墙、峰墙分布密集,在30多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有不同方向延伸的石墙、峰墙70余座,其石墙群的规模和密度为中国丹霞地貌所罕见。

冠豸山的地貌类型丰富,包括奇峰、溶洞、湖泊、飞瀑等,与武夷山并称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冠豸山风景区碧水丹山,深谷幽泉,山水交融。

作为世界遗产申报提名地、国家自然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观光休闲及科学科普价值高。

森林: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8%,居全省首位。

境内有梅花山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其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被称为“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

这里原始森林茂密,名贵花草、中药材比比皆是,具有科研和实用价值,并适宜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活动。

温泉:连城县境内拥有多处温泉资源点,有新泉温泉、文亨汤头温泉、姑田丰头温泉、莒溪温泉等,出水量较大,水量多在2.038 -11.58升/秒,水温一般在32-71摄氏度。

连城县温泉富含铁、钙、硫、氟、偏硅酸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

连城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以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资源是其突出亮点。

(1)客家文化连城是纯客家县,连城县客家人的迁徙始于“永嘉之乱”、“五胡乱华”。

为躲避战乱,中原士族大规模南迁,从淮河流域迁徙到皖南、赣南地区,随后又进入闽西地区,在宁化石壁、长汀等地落脚,逐步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客家民系,后来又逐渐迁徙至连城、永定、上杭等地。

连城县的客家文化保留了较多中原士大夫文化的精髓。

连城客家人中的中原士族比例较高,在兴建家园的过程中,他们更多的将“士族”的精神观念(把为官与仕途视为奋发进取的象征,重视人文礼教、纲常伦理、宗族传承及文化修养)在此发扬光大,也就造就了连城地区的书院文化、耕读文化、宗祠文化以及与读书教育相关的雕版印刷、宣纸制造等传统产业,其美食、民俗文化资源也独具特色。

连城县境内书院数量众多,历史悠久,以冠豸山的理学文化书院和古村落中的宗族书院群落为代表;培田和芷溪两大古村落保留了中原士大夫南迁的历史记忆,也是客家耕读文化的展示地。

连城县拥有游大龙、走古事、根雕、雕版印刷、宣纸等一大批特色民俗活动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城县还是客家美食之乡,多种菜品荣获中华美食称号。

(2)红色文化连城县是中央红军苏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文保单位新泉整训旧址群(新泉红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室、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张家祠、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于溪公祠等)、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张氏家庙、官庄农民调查会旧址愧山公祠、松毛岭战斗遗址等10多处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

1.3资源存在问题资源还在以低端观光旅游产品为主。

2.生态旅游发展现状2.1生态旅游发展情况2.1.1生态旅游发展经济效益2011年实现全县接待游客223 万人次,全县旅游总收入9.56亿元。

201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01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总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52.1%。

2013年全县接待游客398万人次,同比增长31.6%,实现旅游总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35.5%。

预计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508万人次,同比增长27.5%,旅游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29%。

2.1.2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情况连城境内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仅“国字号”品牌就有冠豸山、培田、梅花山等景区。

全县拥有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中冠豸山风景区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十大美景”和“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等,入选“福建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

2012年1月,天一温泉度假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11月,培田古村落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12月,连城县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

2013年8月,冠豸山荣膺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称号,2013年12月,天一温泉度假村成为我市首家五星级旅游饭店,冠豸山生态旅游区被评为福建省首批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014年2月,我县成为我省首个“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2014年冠豸山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文化明珠”——四堡古书坊建筑群。

新泉红四军整训地等景区。

世界A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主体坐落连城,是“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翡翠”、客家“香格里拉”等。

连城文化资源丰富。

客家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有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宣和乡培田村、庙前镇芷溪村)、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乡(四堡乡)、三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培田古村落、“新泉整训”旧址、四堡古书坊),其中培田古村落被誉为“客家经典建筑”和中国乡土建筑的“民间故宫”,入选“中国十大最美村镇”;四堡古书坊是明清时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的唯一幸存者。

县内民俗文化活动特色鲜明、保存完整、代表性强,有客家十番音乐、汉剧唱腔、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走古事、游大龙、花灯、烧炮等七项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还有犁春牛、连城宣纸制作技艺、提线木偶戏、连城四堡锡器制作技艺、连城地瓜干制作技艺、连城拳等十三项被评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提线木偶书法、姑田游大龙相继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连城物产资源丰富。

生态资源保护良好,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县和闽江、九龙江及汀江的主要发源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8%,居省、市前列。

红心地瓜干、白鹜鸭、红衣花生、宣和雪薯等特色农产品久负盛名,是“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鹜鸭之乡”。

朋口镇是“中国兰花名镇”,正在建设的兰花博览园是全国最大“国兰”基地、兰花文化主题景区、兰花研究基地和海西休闲农业示范区。

2.1.3社会效益连城县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使得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和适宜,提高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良好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维护了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明显提高,山区减灾防灾能力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明显加强。

2.2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生态旅游与文化、体育相融合,县域拥有攀岩、滑翔、跳伞、悬崖跳水、公开水域游泳等5个省级运动基地,已举办许多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

文化馆、图书馆、木偶剧团、冠豸山艺术团、文化馆、书画院、茶馆等休闲娱乐场所有50余家。

目前,冠豸山正在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培田在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景区的提档升级将大大改善游览品质,增加连城县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