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十课学会倾听教案
好习惯教案我会倾听
![好习惯教案我会倾听](https://img.taocdn.com/s3/m/3284bb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c.png)
好习惯教案我会倾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倾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好习惯。
倾听不仅可以增进人际关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提高沟通效率,促进团队合作,使我们更加成熟和有魅力。
因此,教会孩子们如何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分享一份好习惯教案,帮助孩子们学会倾听。
第一步,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在教案的第一步,我们应该向孩子们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实例或者互动游戏的形式来向孩子们解释倾听的好处。
例如,我们可以讲述一个孩子因为没有倾听而错过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导致他错过了一个机会的故事,或者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倾听和不倾听的区别。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深刻地理解倾听的重要性。
第二步,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
在教案的第二步,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练习来帮助孩子们提高倾听技能。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个“闭上眼睛倾听音乐”的游戏,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专心倾听音乐,然后让他们描述自己听到的音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倾听技能。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帮助孩子们学会倾听。
第三步,激励孩子们多倾听。
在教案的第三步,我们应该激励孩子们多倾听。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机制来激励孩子们多倾听。
例如,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倾听之星”的称号,每周评选一名倾听之星,鼓励孩子们多倾听,从而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
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倾听比赛,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倾听技能,从而增强他们的倾听意识。
第四步,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
在教案的第四步,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倾听角、倾听墙等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倾听环境,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倾听。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讲解倾听礼仪、倾听技巧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通过这份好习惯教案,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倾听,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倾听作为一种好习惯,应该被我们重视和培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版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86e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6.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教案)教学背景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高的过程。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口语、听力和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小学一年级是语文学科的入门年级,通过对口说、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建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为后期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口、耳、目的概念和作用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能力和基本阅读能力3.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学重点•听说能力的培养•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以实践和互动为主教学过程第一课口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食物,例如:苹果、橙子、香蕉等,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给学生一些图片并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相应的名称,然后进行游戏,要求学生尽可能快地说出相应的名称,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耳1.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的图片(如动物、交通工具等),让学生邀请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加上相应的图片。
2.教师播放一些有趣的音效,闹铃、汽车鸣喇叭、雨声等,并让学生猜测所听到的声音是哪种。
第三课目1.教师(或学生)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并指出物品的特点和功能。
2.教师让学生阅读课堂板书上的简单文字,指导学生记忆含义,同时加强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课口、耳、目1.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故事,并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互相讲述。
2.教师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根据文字描述勾勒出想象中的场景或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在口、耳、目方面的学习成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2.对于口语、听力和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改进方法。
结束语通过本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学生打好汉语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说、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会倾听教案
![学会倾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ad56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0.png)
学会倾听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2.使学生学会倾听的技巧,提高倾听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倾听的技巧,提高倾听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故事启发法教学对象:9年级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游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学会倾听。
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如何倾听,如何用耳朵赢得好人缘。
二、探索倾听的价值1.看三个情景《倾听者和不倾听者》,交流分析。
教师引导:根据情景,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更喜欢跟谁交朋友?为什么?学生回答。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倾听者可以收获信任、友谊。
当你在认真听对方诉说时,就可以起到安慰作用。
2.听故事:小猫的倾听过渡:倾听还有哪些作用?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叫小猫的倾听,思考:故事告诉我们,倾听对于小猫有什么价值作用?学生回答小结:善于倾听,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智慧,而且可以收获友谊。
它是为我们赢得好人缘的重要条件。
在同学们当前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首先要学会倾听。
三、倾听技巧(1)不合格倾听者的表现首先我们来看下不合格倾听者的表现。
大家看时,要反省下自己有没有存在这些表现。
倾听时,不同的身体姿势向对方传达不同的意思,哪些倾听姿势是错误的,令人不舒服的,我们来看下。
(课件出示)小结:请学生对照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些小的不合格倾听姿势?——没有。
那么恭喜你!你在倾听时做得很好。
——有一点或者一点以上。
那么你就要想办法避免出现类似的姿势。
因为这样的姿势会引起别人的不开心不舒服,甚至是让你失去朋友。
我们除了要避免出现不合格的倾听姿势,还要学会如何倾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倾听者。
(2)合格的倾听者我们在倾听时除了用耳朵外,还要学会用眼睛、表情等告诉对方你在很真诚、认真地倾听。
接下来,我们来做几道多项选择题,以下哪些是属于合格倾听者的表现。
四、自我剖析在你以往的倾听行为中,哪些不利于交往?今后该如何改进?五、练习考一考你的耳朵六、总结当我们用心倾听朋友的倾诉,大家的友谊会更加牢固;当我们用心倾听老师的教诲,会获得一份宝贵的人生启迪;当我们用心倾听父母的唠叨,一定会感受到其中浓浓的爱意,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倾听》教学设计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倾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bb8b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3.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懂得在与人沟通时要学会倾听。
2.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培养同理心。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懂得倾听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沟通时能够耐心倾听。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
2. 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倾听。
3.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2. 准备讨论题和小组活动材料。
3. 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倾听的思考。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倾听问题,以及倾听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
4. 游戏体验:设计一个关于倾听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倾听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个关于倾听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并完成。
2. 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记录一周内自己在倾听方面的变化和收获。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在倾听方面的表现。
2. 对学生在倾听方面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情景模拟等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倾听习惯:关注学生在日常交往中是否能够做到耐心倾听。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通过课后练习和家庭作业,了解学生在倾听方面的掌握程度。
十、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关于倾听的班会,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倾听的学习和实践中。
2. 开展倾听主题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心理咨询室,了解专业的倾听技巧。
高效倾听,提高语文素养:六年级《学会倾听》教案
![高效倾听,提高语文素养:六年级《学会倾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d32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1.png)
目录:一、引言二、高效倾听的意义三、六年级《学会倾听》教案解析1.教材分析2.重难点分析四、如何培养高效倾听能力1.激发学生听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注意力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五、结语一、引言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倾听是语文掌握的基础。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要通过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高效倾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今天,我们将以六年级《学会倾听》教案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以及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二、高效倾听的意义高效倾听是指在聆听中,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理解和反思。
我们知道,口语和听力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倾听是口语和听力的基础,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高效倾听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去识别信息,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口语能力和沟通能力,甚至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
同时,高效倾听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为语文素养不仅是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更是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高效倾听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语言知识,更好地组织语言表达,从而得到更好的语言能力。
三、六年级《学会倾听》教案解析1.教材分析在六年级语文教材《学会倾听》中,通过五篇不同的文章,引导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应用来帮助他们提高倾听的技能。
这五篇文章分别为:(1) 《妈妈还是老师》该篇文章以两个不同的话题为例,对比了从妈妈那里听取的信息和从老师那里听取的信息,引导孩子认识到老师是谁,为什么要听老师的话,如何听取老师的话。
(2) 《笑话的语言之路》该文介绍了笑话的奥妙,表明倾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笑话,理解笑话背后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跨越不同的文化差异进行交流。
(3) 《光盘回收别懒惰》该文介绍了关于光盘的知识,告诉学生怎样维护环境和父母辛勤劳动成果。
通过对留下的光盘与非留下的光盘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信息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
学会倾听教案设计初中
![学会倾听教案设计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02641c0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b.png)
学会倾听教案设计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认识到倾听对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2.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倾听的基本技巧,提高倾听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倾听技巧,提高倾听效果。
2. 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倾听态度。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视频、案例等。
2. 安排适当的教学空间,以便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或问题,引起学生对倾听的兴趣和思考。
2. 学生分享对倾听的认识和经历,引发讨论。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倾听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2. 学生观看案例或故事,讨论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运用倾听技巧,提高沟通效果。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倾听的基本技巧,如保持专注、理解对方意思、不打断对方发言等。
4.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实践倾听技巧,并分享感受和体会。
三、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倾听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互相学习和借鉴。
3. 教师给出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倾听态度。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加深对倾听技巧的理解。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倾听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倾听技巧,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倾听表现,评估学生对倾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内容,分析学生对倾听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3. 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
【心理健康教案】一年级 第十课 学会倾听
![【心理健康教案】一年级 第十课 学会倾听](https://img.taocdn.com/s3/m/4012ef05bcd126fff7050bc1.png)
一年级第十课学会倾听【主题说明】上课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课堂上能否倾听老师讲课、同学们的发言是确保学生学习收效好坏的关键。
本课旨在通过对学生上课听讲状态的观察,引导学生了解听讲的要领,并通过游戏检验学生听讲的专注度,让学生感受到专心听与不专心听的差异,从而提高自己专心倾听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倾听的要领。
2.情感目标:学会专心倾听他人的讲话,知道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学习的关键。
3.行为目标:能专心倾听他人的讲话,并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倾听的要领,学会专心倾听。
难点:将倾听的事情,记忆后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游戏《传递悄悄话》中的悄悄话,开始第一次游戏时,传递的语句可稍短些,给予学生信心,再继续游戏时可适当增加难度。
【教学设计】【活动反馈】上课听讲是学生特别熟悉的一件事情,因此在陈述听讲时学生的形态及神态时,同学们都能及时反馈,但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好倾听的要领,感受到专心倾听与不专心倾听的巨大区别,从而学会专心倾听,并要求自己专心倾听。
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讲清楚倾听各环节的细节要求,这个要求要直观,便于操作。
【练习题】年月日星期天气今天我给爸爸妈妈讲述我在学校听到的有趣事情是。
【心理学背景知识】一、持续性注意持续性注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例如,学生在45分钟的上课时间内,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外科医生在连续几小时的手术中聚精会神地工作;雷达观察站的观测员长时间地注视雷达荧光屏上可能出现的光信号,这些都是持续性注意的表现。
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必须具有持续的注意,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二、有意注意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以分为两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f7c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8.png)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二章:诚实守信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做到诚实守信。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三章:关爱他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 教学内容:讲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四章: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五章:自主学习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内容:讲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六章:团结合作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 教学内容:讲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团队游戏和实例引导学生体验团结合作的乐趣。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团队游戏法,小组讨论法。
第七章:公平正义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学会公平对待他人。
2. 教学内容:讲解公平正义的意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做到公平正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八章:负责任的行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做到负责任的行为。
小学一年级语文浅谈口语交际中的“学会倾听”-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浅谈口语交际中的“学会倾听”-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f298cbbd64783e08122b37.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浅谈口语交际中的“学会倾听” 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对口语交际”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学会倾听”虽只有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倾听”在词典上的含义是细心听取”,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
在生活中,能言者凭如簧巧舌雄辩滔滔令人欣赏,长写者借生花妙笔洋洋洒洒让人折服,擅读者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使人陶醉,谁曾想背后沉默无私的功臣——听。
据专家统计,在人类的各种交际中,一般人花在听、说、读、写的时间所占比例大约是: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
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达,其间构成了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储存——提取——表达的心理过程。
而在听读活动中,听能保持记忆的内容比读远远超出一倍。
由此可见,听在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学习过程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呀!健康人都有听力,但能听不一定会听,常常有听而不专,注意不集中,对老师或同学所讲内容置若罔闻;听而不记,不用笔记也不用心记,任你磨破嘴皮他仍不知所云;听而不思,不能边听边想,更不能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听后的感受。
这样的课堂,教者筋疲力尽,一筹莫展,学生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一、提高教学魅力,激发倾听兴趣谁都有过这种体会: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说教使人如坐针毡,无异于受罪;生动灵活、睿智诙谐的语言却令人如沐春风,是至高享受。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学会倾听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学会倾听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2a0e8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2.png)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学会倾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明白倾听是一种尊重,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3. 通过倾听训练,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倾听的定义和重要性2. 倾听的基本要求3. 倾听的技巧和方法4. 倾听训练游戏5. 倾听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倾听的定义和重要性2. 倾听的基本要求3. 倾听的技巧和方法教学难点1. 倾听的技巧和方法2. 倾听训练游戏的设计与实施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倾听训练游戏道具3. 录音设备4. 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倾听的定义和重要性1. 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倾听的定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倾听的重要性和乐趣。
3. 引导学生讨论倾听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倾听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倾听的基本要求1. 讲解倾听的基本要求,如专心、不打断、不评判等。
2.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倾听的基本要求。
3.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倾听的基本要求。
第三课时:倾听的技巧和方法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倾听的技巧和方法。
3.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倾听的技巧和方法。
第四课时:倾听训练游戏1. 设计倾听训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倾听能力。
3. 针对游戏中的不足,进行倾听技巧的再次讲解和训练。
板书设计1. 学会倾听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教具与学具准备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创作一篇关于倾听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倾听心得。
2. 设计一个倾听训练游戏,与同学进行实践。
课后反思2. 学生反馈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轮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倾听的技巧和方法”。
倾听的技巧和方法是本教案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关键。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10学会倾听 |鄂科版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10学会倾听 |鄂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e6a2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4.png)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10学会倾听|鄂科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掌握倾听的基本技巧,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倾听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描述一下倾听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对交往的重要性。
2. 学习倾听的技巧教师通过PPT和绘画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倾听的基本技巧:•注视发言者的面部;•用眼神交流;•保持沉默、不打断;•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传达理解和同情心;•多问开放性问题,让对方畅所欲言;•不评价对方的观点,不争论,只做倾听。
3. 实践倾听教师分门别类展示一些常见的谈话场景,例如:同学之间的争执、老师讲解课文等。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模拟谈话场景,练习倾听技巧,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和交往能力。
4. 总结倾听的注意事项通过问答交流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总结出以下倾听的注意事项:•不要分心、打断;•不评价、不争论;•不要暴露对方的隐私;•用肢体语言和表情传递理解和同情心;•通过开放性问题、复述和反馈等方式,保证理解对方的意思。
三、教学方法1. 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表达能力。
2. PPT讲解通过PPT讲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倾听的基本技巧,增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和模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教学工具PPT、白板、黑板、笔、图片等。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考察学生的倾听技能和交流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
六、教学拓展从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对倾听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引导,如家庭和校园生活中的倾听应用,让学生更好地将倾听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PPT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虽然便于学生对倾听的技巧有更深刻的认识,但在实践应用环节的安排上仍有所欠缺。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61a9c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f.png)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教案一:了解自我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名字、年龄、家庭成员等。
方法: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了解。
教案二:认识情绪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方法: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表达情绪。
教案三:学会分享目标:让学生学会分享,包括分享玩具、食物等。
方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分享的乐趣。
教案四:学会尊重目标: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包括他人的观点、感受等。
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尊重的重要性。
教案五:学会合作目标:让学生学会合作,包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等。
方法: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合作的过程。
教案六:学会倾听目标:让学生学会倾听,包括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方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倾听的重要性。
教案七:学会表达目标:让学生学会表达,包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方法: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
教案八:学会解决问题目标: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包括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帮助。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教案九:学会自我激励目标: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包括设定目标、鼓励自己等。
方法:通过讲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自我激励的重要性。
教案十:学会处理压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处理压力,包括面对压力时的应对策略。
方法: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处理压力。
教案十一:学会感恩目标:让学生学会感恩,包括感谢他人的帮助和关心。
方法:通过写感恩信、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教案十二:学会宽容目标:让学生学会宽容,包括接受他人的不完美和错误。
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教案十三:学会自我保护目标: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包括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隐私。
方法:通过讲解、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教案十四:学会尊重环境目标:让学生学会尊重环境,包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15d36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0.png)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口语交际单元《听故事,讲故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倾听、理解、表达和讲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学会倾听、理解、表达和讲述故事。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故事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学会倾听、理解、表达和讲述故事。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书、PPT、录音机、磁带。
2. 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故事书,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倾听。
二、学习倾听、理解故事1.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学生认真倾听。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学习表达和讲述故事1. 教师示范讲述故事,强调语气、表情、动作等。
2. 学生分组练习讲述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3.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讲述,其他学生倾听并评价。
四、创作故事1. 教师出示图画纸,引导学生观察并发挥想象。
2. 学生分组讨论,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
3. 每组选出代表进行讲述,其他学生倾听并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1. 倾听、理解故事2. 表达和讲述故事3. 创作故事作业设计:1. 听家长讲故事,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 创作一篇属于自己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创作故事等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倾听、理解、表达和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小班教案《学会倾听》反思
![小班教案《学会倾听》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14de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d.png)
实践与操作
设计多种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 践中掌握倾听技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倾听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和沟通能力。
归纳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倾听的重要性和技巧。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03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表现
学生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 生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 浓厚的兴趣。
培养良好倾听习惯的方法
保持专注
在倾听他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或打 断对方。可以通过眼神交流、点头等方式来表示自 己在认真倾听。
给予反馈
在倾听过程中,可以通过给予反馈来让对方知道自 己在认真倾听。比如,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对方的 观点或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对方感到被理解和被重 视。
理解对方
在倾听时,要努力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不要急 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通过重复对方的话或用自 己的语言来总结对方的观点,以确保自己正确理解 了对方的意思。
THANKS
感谢观看
鼓励孩子表达 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表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 视。可以定期与孩子进行亲子对话,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内 心世界。
提供丰富的听觉体验
通过故事、音乐、自然声音等,提供丰富的听觉体验,激 发孩子对声音的兴趣和敏感度。
给教师的建议
注重倾听技巧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倾听技巧的培养,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有 效的倾听方法。
但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如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 教学资源。
针对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针对教案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求,对教案进行个性化调整和完善。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a4917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e.png)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自己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了解自己的特点。
让学生通过与同学交流,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爱好。
3.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并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特点。
(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
(3)教师总结学生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章:学会倾听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3. 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倾听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倾听他人的意见有助于自己的成长。
(2)进行倾听练习,让学生模拟对话,学会倾听并回应他人的意见。
(3)学生分享自己的倾听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学会表达培养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表达的重要性,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教学过程:(2)进行表达练习,让学生模拟情境,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学生分享自己的表达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学会尊重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尊重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3. 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尊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2)进行尊重练习,让学生模拟对话,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3)学生分享自己的尊重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学会合作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1)教师讲解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合作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5f91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c.png)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简介二、第1章:认识心理健康【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教学活动】1. 讨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理健康体验。
三、第2章: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了解积极心态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内容】1. 介绍积极心态的定义和影响。
2. 引导学生培养积极思维方式。
【教学活动】1. 讨论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积极心态带来的好处。
四、第3章:情绪管理【教学目标】1. 了解情绪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情绪管理的定义和方法。
2. 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活动】1. 讨论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
【教学目标】1. 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良好人际关系的特点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
【教学活动】1. 讨论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练习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六、第5章:培养自信和自尊【教学目标】1. 了解自信和自尊的概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自信和自尊的品质。
【教学内容】1. 介绍自信和自尊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教学活动】1. 讨论自信和自尊的意义。
2. 学生通过完成自我介绍活动来增强自信和自尊。
七、第6章:应对压力和挑战【教学目标】1. 了解应对压力和挑战的策略。
2. 培养学生面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学会放松和调整心态。
【教学活动】1. 讨论应对压力和挑战的策略。
2. 学生通过呼吸练习和放松活动学习应对压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打印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aba9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9.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打印版)第一课做个讲规矩的好孩子教学目标- 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学会尊重他人和公平竞争的意义- 掌握分享和合作的能力教学内容1. 规定的作用- 规定可以维护秩序和公平- 规定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2. 尊重他人-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3. 公平竞争- 掌握游戏规则,遵守规则进行公平竞争- 尊重胜利者,接受失败4. 分享和合作- 学会分享自己的物品和时间-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利用故事或例子引出规定的概念和重要性2. 研究规定的作用- 讲解规定对于维护秩序和公平的作用-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看法3. 研究尊重他人和公平竞争- 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和公平竞争的意义- 讲解倾听、尊重他人权利的重要性-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模拟公平竞争的游戏并分享经验4. 研究分享和合作-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分享和合作的好处- 进行分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物品或合作完成一项任务5. 总结本课内容- 简要回顾本课所学的规定、尊重他人、公平竞争和分享合作的内容- 强调这些对于做一个好孩子的重要性教学资源1. 课件和PPT2. 视频和音频素材3. 小组活动和分组任务材料评价方法1. 参与度和表现评价2. 小组合作评价3. 课堂讨论和互动评价第二课珍惜友谊、团结友爱教学目标- 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学会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和包容差异教学内容1. 友谊的意义- 友谊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支持- 友谊需要用心去维护和珍惜2. 团结友爱- 学会包容和尊重不同的意见和差异- 学会友好相处和合作3. 维护友谊的方法- 学会倾听和关心别人的感受- 学会解决冲突和处理分歧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或例子引出友谊的重要性和珍惜友谊的概念2. 研究友谊的意义和团结友爱- 讲解友谊对于我们的生活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团结友爱的含义和好处3. 研究维护友谊的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维护友谊的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模拟解决冲突的场景,并提供解决方法4. 总结本课内容- 简要回顾友谊的意义、团结友爱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强调这些对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教学资源1. 课件和PPT2. 视频和音频素材3. 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材料评价方法1. 参与度和表现评价2. 小组合作评价3. 课堂讨论和互动评价。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 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 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674c4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3.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2. 使学生掌握语文园地一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口语交际: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2. 语文园地一: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朗读与背诵、写字与书法、课外阅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文园地一知识点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中的倾听、表达和交流技巧,语文园地一中的词语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2.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4.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写字、画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 口语交际(1)导入: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2)新课内容:讲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交流等。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与反馈: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 语文园地一(1)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教师讲解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2)朗读与背诵: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文之美,培养朗读兴趣。
(3)写字与书法:教师示范写字,学生跟随练习,提高写字水平。
(4)课外阅读: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
2. 成果评价:检查学生对口语交际技巧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在语文园地一中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第十课学会倾听教
案(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一年级第十课学会倾听
【主题说明】
上课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课堂上能否倾听老师讲课、同学们的发言是确保学生学习收效好坏的关键。
本课旨在通过对学生上课听讲状态的观察,引导学生了解听讲的要领,并通过游戏检验学生听讲的专注度,让学生感受到专心听与不专心听的差异,从而提高自己专心倾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倾听的要领。
2.情感目标:学会专心倾听他人的讲话,知道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学习的关键。
3.行为目标:能专心倾听他人的讲话,并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倾听的要领,学会专心倾听。
难点:将倾听的事情,记忆后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游戏《传递悄悄话》中的悄悄话,开始第一次游戏时,传递的语句可稍短些,给予学生信心,再继续游戏时可适当增加难度。
【教学设计】
【活动反馈】
上课听讲是学生特别熟悉的一件事情,因此在陈述听讲时学生的形态及神态时,同学们都能及时反馈,但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好倾听的要领,感受到专心倾听与不专心倾听的巨大区别,从而学会专心倾听,并要求自己专心倾听。
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讲清楚倾听各环节的细节要求,这个要求要直观,便于操作。
【练习题】
年月日星期天气
今天我给爸爸妈妈讲述我在学校听到的有趣事情是。
【心理学背景知识】
一、持续性注意
持续性注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例如,学生在45分钟的上课时间内,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外科医生在连续几小时的手术中聚精会神地工作;雷达观察站的观测员长时间地注视雷达荧光屏上可能出现的光信号,这些都是持续性注意的表现。
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必须具有持续的注意,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二、有意注意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以分为两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本质上是以内部言语形式实现的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从个体发展来讲,初生婴儿只有无意注意,他们能将感官朝向声源或者光源方向。
此后,随着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掌握和使用,有意注意才逐渐发展起来。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经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而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中。
他们很容易被新异事物所吸引,注意常常会不集中。
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儿童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听教师讲课。
他们的注意集中了一段时间后,就要开始分散:看看这儿,瞧瞧那儿,做点小动作,低声说话等。
到了小学高年级,有意注意就已经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
儿童能长时间地保持有意注意。
观察材料表明:7~10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为25钟,12岁以上的儿童约为30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调动小学儿童的无意注意。
对于小学儿童来说,新颖奇异的、运动变化的、生动形象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引发无意注意。
引人入胜的故事、色彩鲜艳的教具、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彩的游戏都能产生这种效果。
而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师本人的穿戴则应以简单和雅致为主,尽量避免儿童注意力指向这些对象。
小学儿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力图丰富多样,避免让儿童长时间地把注意集中在一项活动上。
人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有意注意。
培养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儿童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确具体学习目的和任务,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促进有意注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刘电芝.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