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第二版

合集下载

工科背景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改革--评《化学过程工艺学》(第2版)

工科背景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改革--评《化学过程工艺学》(第2版)

书评㊃广告工科背景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改革 评‘化学过程工艺学“(第2版)高晓新(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江苏常州213164)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是一门结合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理论的综合性课程,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有效组织化工过程工艺流程的能力㊁实现我国化工专业人才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㊂在工科背景下加强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能够切实增强专业学科的教学质量,为新时期祖国发展提供重要的专业优秀人才㊂由刘代俊㊁蒋文伟和张昭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学过程工艺学“(第2版)一书,对化学加工过程中的共性特点进行了整合分类,并在综合考虑工艺核心反应过程中相间的变化特点和相应的分离过程的基础上,以典型的工业实例为现实案例,对固㊁液㊁气相间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工业处理手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专业角度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化工视野,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为相关化工专业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参考㊂该书共分为九章㊂第一章详细介绍了化学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㊁发展特点㊁发展动力,并进一步指出化学过程工艺学的高校教学任务㊂第二章从化学矿㊁煤㊁石油三个方面对化学工业资源进行了全面论述㊂第三章介绍了固体化学矿的初加工及液固相间的化学工程㊂第四章介绍了液相中的化工处理过程㊂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介绍了气-固相体系的物相转化与化学加工以及气液相系统中的物质转化与化学加工方法㊂第七章对气-液-固三相中进行的化工过程进行了全面论述㊂第八章进一步阐述了固相过程与高温合成原理㊂第九章则论述了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区的集成㊂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型产业之一,是创新工业革命的有力助手㊂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加强工科背景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为推动我国化工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步伐提供重要支撑㊂首先,加强课程内容的选择完善,重构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体系建设㊂新世纪以来,高校扩招使得我国培养的工科类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中国高等教育向着现代化方向改革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工科毕业生却存在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㊂工科背景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专业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学生很难得到有效培养和训练,实践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㊂因此,为推动我国化工专业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更为科学合理的化工专业教育体系㊁为国家发展建设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化工专业人才成为迫切之需㊂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繁冗复杂,这与教学课时的时限性之间构成了较为明显的矛盾㊂因此,以‘化学过程工艺学“(第2版)为该课程参考教材,结合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等相关课程,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完善,有利于优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㊁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化工专业课程的综合发展㊂其次,改善课堂教学形式,增强互动式教学课堂占比㊂一方面,学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 以教师为中心 的课堂教学转变为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性探索 的互动式教学模式㊂传统 满堂灌 式的教学方式打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㊁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新的教学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可通过问题启发式㊁小组讨论式等多元化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在互动交流中实现对新知识的内化吸收,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于专业化工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㊂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的化工实践能力,把以讲解教材㊁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增长经验㊁创造创新的开放式教学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中化工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㊂‘化学过程工艺学“(第2版)一书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大量反映化工实际过程的多媒体材料,进一步增加书中形象思维的分量,对于提高学生对化工现场的认识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阅读学习㊂[作者简介:高晓新(1979 ),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工过程模拟优化及化工分离]。

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 第二版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生产技术与操作

化工生产技术与操作 第二版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生产技术与操作
甲醇是易挥发和易燃的无色液体,具有类似酒精的气味。熔点-100.4 ℃,沸点64.8 ℃。甲醇与水、 乙醚、苯、酮及大多数有机溶剂可按各种比例混溶,但不与水形成共沸物,因此可用分馏方法来分 离甲醇和水。
图3-1 甲醇生产流程图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 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二 合成气制甲醇的生产准备
一、反应原理
目录页
图3-5冷激式绝热反应器结构示意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 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四 甲醇合成工艺流程组织
一、甲醇合成反应器
3.反应器的材质 合成气中含有氢和一氧化碳,氢气在 高温高压下会和钢材发生脱碳反应(即氢 分子扩散到金属内部,和金属材料中的碳 发生反应生成甲烷逸出的现象),会大大 降低钢材的性能。一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 易和铁发生作用生成五羰基铁,引起设备 的腐蚀,对催化剂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为防止反应器被腐蚀,保护反应器机械强 度,一般采用耐腐蚀的特种不锈钢制造反 应器。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 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三 甲醇合成工艺条件
目录页
一、反应温度
合成甲醇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有一最大值,该最大值对应的温度 即为最适宜反应温度。
实际生产中的操作温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如催化剂、压力、原料气组成、空间速度和设备使 用情况等,尤其取决于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由于催化剂的活性不同,最适宜的反应温度也不同。对 ZnO-Cr2O3二元催化剂,最适宜温度为380 ℃左右;而对CuO-ZnO-Al2O3三元催化剂,最适宜温度为 230~270 ℃。
项目三 合成气制甲醇 生产技术与操作
任务四 甲醇合成工艺流程组织
一、甲醇合成反应器
2.反应器的结构 甲醇合成反应器的结构形式较多,根 据反应热移出方式不同,可分为绝热式和 等温式两大类;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分 为直接冷却的冷激式和间接冷却的列管式 两大类。以下介绍低压法合成甲醇所采用 的冷激式和列管式两种反应器。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一,化工系统的定常态模拟与分析(一)模拟是对过程系统模型的求解1. 过程系统的模拟分析:对某个给定的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可得出该系统的全部状态变量,从而可以对该过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2,过程系统设计:当对某个或某些系统变量提出设计规定要求时,通过调整某些决策变量使模拟结果满足设计规定要求3,过程系统参数优化:过程系统模型与最优化模型联解得到一组使工况目标函数最佳的决策变量(优化变量)。

从而实施最佳工况1. -序贯模块法:基本部分是单元模块(子程序),用以描述物性、单元操作以及系统其它功能。

单元模块具有单向性特点。

(1) 断裂:通过迭代把高维方程组降阶为低维方程组的办法。

它适用于不可分割子系统;-不可分割子系统:过程系统中,若含有再循环物流,则构成不可分割子系统。

-实施序贯模块法进行过程系统模拟计算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选择断裂物流、如何确定迭代序列。

-判断最佳断裂的准则:①断裂的物流数最少;②断裂物流的变量数最少;③断裂物流的权重因子之和最少;④断裂回路的总次数最少。

i=1,…,m ,代表回路;j =1,…,n,代表物流(2) 回路矩阵简单回路: 一个不可分割子系统包含若干个再循环回路。

包含两个以上再循环物流,且其中的任何单元只被通过一次,称作简单回路。

回路矩阵:过程系统中的简单回路可以用回路矩阵表示。

矩阵:行→回路;列→物流。

若某回路I 中包括有物流j 则相应的矩阵元素aji=1,否则为空白或零。

Upadyhe -Grens 断裂法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要有一种能把所有的有效断裂物流组都能搜索出来的办法;二是要能把最优断裂组从中选择出来。

有效断裂组:能够把全部简单回路至少断裂一次的断裂流股组。

① 多余断裂组:如果从一个有效断裂组中至少可以除去一个流股,而得到的断裂组仍⎩⎨⎧=⎩⎨⎧=ij i j a j j x ij j 属于回路流股不属于回路流股被断裂流股未断裂流股,1,0,1,为有效断裂组,则原有效断裂组为多余断裂组。

(完整word版)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完整word版)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名词解释1. 夹点的意义(夹点处,系统的传热温差最小(等于ΔT min ),系统用能瓶颈位置。

夹点处热流量为0 ,夹点将系统分为热端和冷端两个子系统,热端在夹点温度以上,只需要公用工程加热(热阱),冷端在夹点温度以下,只需要公用工程冷却(热源);)2. 过程系统能量集成(以用能最小化为目标的考虑整个工艺背景的过程能量综合)3. 过程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改变过程系统中的设备类型或相互间的联结关系,以优化过程系统;参数优化指在确定的系统结构中,改变操作参数,是过程某些指标达到优化。

)4、化工过程系统模拟(对于化工过程,在计算机上通过数学模型反映物理原型的规律)5、过程系统优化(实现过程系统最优运行,包括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6、过程系统合成(化工过程系统合成包括:反应路径合成;换热网络合成;分离序列合成;过程控制系统合成;特别是要解决由各个单元过程合成总体过程系统的任务)7、过程系统自由度(过程系统有m个独立方程数,其中含有n 个变量,则过程系统的自由度为:d=n-m ,通过自由度分析正确地确定系统应给定的独立变量数。

)填空题1. 稳态模拟的特点是,描述过程对象的模型中(不含)时间参数2. (集中参数模型)认为状态变量在系统中呈空间均匀分布,如强烈搅拌的反应罐就可以用这一类模型来描述.3. (统计模型)又称为经验模型,纯粹由统计、关联输入输出数据而得。

(确定性模型)又称为机理模型4. (结构)优化和(参数)优化是过程系统的两大类优化问题,它们贯穿于化工过程设计和化工过程操作。

5. 换热网络的消耗代价来自三个方面:(换热单元(设备)数)(传热面积)(公用工程消耗)6. 过程系统模拟方法有、和。

7. 试判断图a 中换热匹配可行性1 , 2 ,3 ,4 。

8. 在夹点分析中,为保证过程系统具有最大热回收,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避免夹点之上 热物流与夹点之下冷物流间的匹配;夹点之上禁用冷却器;夹点之下禁用加热器。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第二版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第二版
收敛单元实质:数值迭代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子程序。
3)适合于收敛单元的数值计算方法应满足条件 A、对初值的要求不高 ✓初值易得,不易引起迭代的发散; ✓初值组数少。
例: 用直接迭代法求解方程组
P22例2-2
解: 令猜值为x1=2;x2=10;x3=5
解: 令猜值为x1=6;x2=3.5;x3=5
(2)
qS/(S-1)
S
g(xk)g(xk1) xk xk1
(3)
✓对于隐式一维代数方程:
f(x)xg(x)0 (4)
相应的迭代公式称作割线法,其迭代公式可从Wegstein迭
代公式导出
从(4)式可得出:
g(xk)xkf(xk)
(5)
将上式代入(2)式
x k 1 q k ( 1 x q ) x x k [ f ( x k ) x ] k ( 1 q ) f ( x k )
f ( X )(k)
( X )(k) ( X )(k) X (k)
( X )(k)
5)收敛容差 ✓在方程的迭代求解过程中,收敛判据中设定的前后两次迭代 结果的差值。为一足够小的正数。
一般用 来表示。
✓实践中,一般根据工程计算所要求的精度,或凭经验进行估计。
合适的容差应能使迭代时间不过长,又能使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精度。
✓从上例可见,阻尼因子q值的选取具有较大的任 意性和经验性。1958年Wegstien提出了一种简便的 方法,可以弥补这种阻尼因子取值困难的弱点.
2)Wegstien法 A、一维Wegstien法
求解一维方程:x=g(x)
(1)
Wegstien迭代公式如下:
x k 1 q k x ( 1 q ) g ( x k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2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2

n
m
n
Oj
∑F x
j =1 Ij
Ij
= ∑ FOj xOj
j =1
m
……
FIn xIn
过程 单元
FO1 xO1 FO2 xO2
……
FOm xOm
TSHY
16/43
2.2.2 单元模型建立方法
2. 能量衡算
对于任何过程单元,其能量平衡均满足:
m
∑E
j =1
Oj
− ∑ EIj = Q + W
j =1
n
(1) (2) (3, 4) (5) (6) (7)
F1 = F2
F3 = F4
Q = F1C pf (t1 − t2 )
Q = F3C pw (t4 − t3 )
K = K ( F1 , F2 , F3 , F4 , t1 , t 2 , t3 , t 4 , Ψ)
TSHY
24/43
举 例
模型中: 模型中: Q——热负荷; 热负荷; 热负荷 K——总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 A——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 t2——物料出口温度; 物料出口温度; 物料出口温度 ∆tm ——对数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温差; t1——物料入口温度; 对数平均温差; 物料入口温度; 对数平均温差 物料入口温度
Q EI1 EI2
根据热力学原理,物流能E包括内能、 动能、位能,即:
1 E j = F j (U j + PjV j + v 2 + gZ j ) j 2

EIn
过程 单元
W
EO1 EO2
EOm

根据焓的定义,H=U+PV,则: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人:吴淑晶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课程名称: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课程代码:040323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上机/实验等学时:2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教材:张卫东,孙巍,刘君腾.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第二版).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11.主要参考书:1.姚平经.过程系统工程.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王弘轼.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都健.化工过程分析与综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一、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培养学生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化工过程系统模拟、分析、优化和合成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2.培养学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化工过程系统模拟、分析、优化和合成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备:1.掌握化工工程分析和合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2.掌握化工过程系统模拟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化工过程系统优化与合成的系统工程方法。

4.了解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5.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6.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化工过程系统模拟、分析、优化和合成的基本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对照表五、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教学内容:化工过程;化工过程生产操作控制;化工过程的分析与合成;化工过程模拟系统;化工企业CIPS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化工过程生产操作控制;掌握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化工企业CIPS技术;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当着眼工程的规划及最优设计—— 寻优的综合技术。
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从系统整体的观念出发,周密考 虑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相互间的制约关系,讨论系统整 体的最优策略。
系统工程学又名:工程学的方法论
研究对象:各个不同的系统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 以系统工程学为基础, 把社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社会系统工程学。 把环境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环境系统工程学。 把化工过程系统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化工过程系
系统的任务。
① 反应路径的综合:
对给定原料寻求反应路径规定产品的问题称为反 应路径的综合。
例:由 糠醛
糠醇
可以有 气相加氢法 副产物少。
高压,但反应迅速,
也有 液相加氢法 低压,反应慢,副 产物多。
② 换热网络综合:
对于大型化工企业,多装置,多物流。
一些装置需要热物流作为加热介质,另一些装 置则需冷却介质提供冷量。




A+B+C

反 B+C +A+P
分 离
A+C




P C
由前例可知,过程系统的流程结构可有几种选择方 案(备选方案)。
树结构流程 再循环流股结构
子系统的特性更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如:想得到合格A
分离子系统
精馏
萃取
板式 填料
间歇 连续
这种在多种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及排除,以 构造最理想系统的过程为系统的综合过程。
其后,在通信网络的设计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着如何 安排通信网络以达到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优的通话 效果的通信网络最优配备问题。
由于先驱者的出发点和侧重面各有不同,对系统工 程的理解和认识也就各有不同. 有些人强调复杂系统的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 有些人则着眼于工程系统的规划和最优设计。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绪论:1:化工过程的定义: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加工制成产品的过程。

2:实现方法:通过反应、分离、混合、加热、冷却、压力改变和颗粒尺寸的变化等一系列步骤实现的。

3:工艺流程:独立转化的单元过程由被处理的物料流连接起来,成化工过程生产工艺流程。

4: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单元过程:1:化学反应过程2:分离过程3:换热过程4:流体输送过程5:设计的目标:高效益、易控制、环境友好和安全的过程。

6:两类优化流程结构的方法:探试法、算法方法7:判断最佳断裂的准则分为四类:①断裂的物流数最少;②断裂物流的变量数最少;③断裂物流的权重因子之和最少;④断裂回路的总次数最少。

8:自由度(设计变量)的选择原则:1:所选择的自由度必须真正独立2:自由度的选择应使问题求解尽量方便9:模拟型问题:理论级数、进料位置、塔顶(或塔底馏出量)、回流比→→塔顶、塔底的产品组成10:设计型问题:轻关键组分的塔顶回收率、重关键组分的塔底回收率、进料位置判据、回流比→→理论级数、进料位置、塔顶和塔底馏出量第二章:1:非理想体系——采用状态方程与活度系数相结合的模型;2:汽相状态方程模型:非理想气体模型:Benedict-Webb-Rubin-Lee-Starling(BWRS);Hayden-O’Connell(用于Hexamerization的氢-氟化物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模型:Lee-Kesler(LK);Lee-Kesler-Plocker;Peng-Robinson(PR);采用Wong-Sandler混合规则的SRK或PR;采用修正的Huron-Vidal-2混合规则的SRK或PR;用于聚合物的Sanchez-Lacombe模型。

3:液体活度系数模型:Eletrolyte NRTL;Flory-Huggins;NRTL;Scatchard-Hilde-Brand;UNIQUAC;UNIFAC;van Laar;WILSON。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一,化工系统的定常态模拟与分析(一)模拟是对过程系统模型的求解1. 过程系统的模拟分析:对某个给定的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可得出该系统的全部状态变量,从而可以对该过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2,过程系统设计:当对某个或某些系统变量提出设计规定要求时,通过调整某些决策变量使模拟结果满足设计规定要求3,过程系统参数优化:过程系统模型与最优化模型联解得到一组使工况目标函数最佳的决策变量(优化变量)。

从而实施最佳工况(二)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序贯模块法、面向方程法、联立模块法1. -序贯模块法:基本部分是单元模块(子程序),用以描述物性、单元操作以及系统其它功能。

单元模块具有单向性特点。

(1) 断裂:通过迭代把高维方程组降阶为低维方程组的办法。

它适用于不可分割子系统;-不可分割子系统:过程系统中,若含有再循环物流,则构成不可分割子系统。

-实施序贯模块法进行过程系统模拟计算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选择断裂物流、如何确定迭代序列。

-判断最佳断裂的准则:①断裂的物流数最少;②断裂物流的变量数最少;③ 断裂物流的权重因子之和最少; ④断裂回路的总次数最少。

i=1,…,m ,代表回路;j =1,…,n,代表物流(2) 回路矩阵简单回路:一个不可分割子系统包含若干个再循环回路。

包含两个以上再循环物流,且其中的任何单元只被通过一次,称作简单回路。

回路矩阵:过程系统中的简单回路可以用回路矩阵表示。

矩阵:行→回路;列→物流。

若某回路I 中包括有物流j 则相应的矩阵元素aji=1,否则为空白或零。

⎩⎨⎧=⎩⎨⎧=i j i j a j j x ij j 属于回路流股不属于回路流股被断裂流股未断裂流股,1,0,1,0Upadyhe-Grens断裂法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要有一种能把所有的有效断裂物流组都能搜索出来的办法;二是要能把最优断裂组从中选择出来。

有效断裂组:能够把全部简单回路至少断裂一次的断裂流股组。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第2章化工系统的定常态模拟与分析分解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第2章化工系统的定常态模拟与分析分解

单元模型
X(c)
X(a)
单元模型
X(b)
X(d)
X(a) 输入流股变量向量(状态、流量和组成) X(b) 输出流股变量向量 X(c) 设备参数 X(d) 其他输出(热量或功)
单元模型的变量
设系统的总变量为m,单元模型中涉及的独立 方程的数目为n,则系统的自由度d
d mn
从m个变量中选取d个变量称为设计变量,也称为决 策变量,其取值对模型求解结果有影响。 剩余的n个变量称为状态变量。
TISFLO(德) FLOWPACK-Ⅱ(英)
2.3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基本原理
序贯模块法的基础是单元模块,通常单元模块与过程单元 是一一对应的 单元模块是依据相应过程单元的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编制 而成的子程序 单元模块具有单向性特点。
序贯模块法的基本思想
从系统入口物流开始,经过接受该物流变量的单元模 块的计算得到输出物流变量,作为下一个相邻单元的输入 物流变量。
具有反馈联结的系统(不可分割子系统), 需要用到断裂(Tearing)和收敛(Convergence) 技术。
S2
S3
S5
S2
S3
S5
• 通过断裂技术可以打开回路,以便采用序贯模 块法进行求解。在断裂物流处设置一个收敛单 元。
• 对于复杂系统,收敛单元设置的位置不同,其 效果也将不同。
• 最优设置要通过断裂技术去解决。
化 规
计 定




单元



设 流 过 物性 算 算 算 算
计算
面向方程法
• EOM又称联立方程法,将描述整个过程系统的数 学方程式联立求解,从而得出模拟计算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Chemical Process
第二章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Chapter2 Steady-stat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PS
2-I


[学习目的] 掌握图的分隔、切断和排序; 掌握序贯模块法、联立方程法、联立模块法及其不同点; 了解图论的基本概念; 了解图的数学表达; 了解常见的经典序贯模块方法。
S6
S5 S1 e1 e2 S4 S 7 S3 S2 e3 e4
子图 S5 e2
S6 S4 S2 e3 S7 ,e1,e4
C、几种重要的子图
路:图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由其它节点和相互顺序连接的 边构成的交替序列。 通路:两节点间按有向边方向与其它节点连接的点、边交替序列。 回路:起始节点与终止节点为同一节点的通路,即封闭的通路。
[学习重点与难点] 图的分隔、切断及排序方法; 序贯模块法、联立方程法、联立模块法。
例 发酵液的分离问题
例 1 发酵液流率=50 kg/min,其中含97%(wt)的水和3%(wt) 的乙醇。 建立蒸发器的模型:计算产品和废液的总流率,同时计算产 品和废液中水和乙醇的流率。
物料衡算关系: F1= F2+ F3 组分衡算关系: F1x1= F2x2+ F3x3
在一个图中,若两个点由一条边连接起来,则称为邻 接点。 若用图来表示化工过程系统的网络结构,则单元过程为 图中的结点,而这些单元过程之间的物料流、能量流等 信号流即为图中的有向边,故可用有向图来描述相应过 程系统的结构,然后通过图论的方法来研究过程系统的 结构特性。
在有向图中,射入一个结点的边的数目称为该结点的入度, 由一个结点射出的边数称为该结点的出度,而结点的入度 和出度之和为该结点的度数。 如一个系统可以分解成子系统,则所对应的图可以分解为子图。
切断
系统降阶!
切断
块内 排序
块间 排序
计算次序可 执行程序 建立计算次序
系统结构分析的过程是系统模拟使联立求解的变量 数逐步降低的过程,因此结构分析也称系统分解。
将一个联立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高维数学问题变成 一系列维数相对数较低的问题进行求解,从而有效降低系 统模拟求解的难度。
2.1.5 过程系统的结构描述 系统的数学模型 = 单元过程的数学模型+ 系统结构的数学模型 化工流程图过于复杂和精细,不适合用于系统的结构分析, 过程描述要适合用于计算机的储存和结构分析的数学运算,所 得到的系统分解结果要能直接用于系统数学模拟计算,因此需 要对化工流程进行归纳\简化和数学描述. 对于系统结构模型,应把系统各单元设备之间的相互连 接关系,以及物料流和能量流的输入、输出关系表示出来。 这种关系可以用结构单元图来表示,如用数学形式表示, 即系统的结构模型。
1
2
3
4
5
6
7

若采用序贯模块法,首先需要将系统分割成若干 个不可再分块(独立子系统),然后对其进行顺 序求解,对含有多个单元的不可再分块,可用迭 代的方法联立求解。

上例中,则需要将系统分割成4个不可再分块,使 各不可再分块之间再无循环流股,可以按流程拓 扑的方向顺序进行求解。对于上例,求解顺序为 {1}——{2,3}——{{4,5},6}——{7}。
C、不可再分块的切断 对必须联立求解的不可再分块进行切断运算,切断块内的 所有再循环流结果和不可再分块内流股的方向确定各不可再分块 内所有单元的计算顺序,然后产生一个总的模拟迭代计算次序。
流程
图 结构描述
矩阵 表格
搜索 环路
环路 分割
不可 再分 块
S1 S2 S3
L3 1
L4
II III IV II
S2 S3 S7
联立模块法兼有序贯模块法和面向方程法的优点。既能使用序 贯模块法积累的大量模块,又能将最费计算时间的流程收敛和设 计约束收敛等迭代循环合并处理,通过联立求解达到同时收敛。
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三种方法的比较
思考题
结合发酵过程的例子,说明过程系统的模拟、设计和优化。 改变例子中的参数,分别进行过程系统模拟、设计和优化。
又如
S6 S4 I
S1
S5
II
S2
III
S3 S7
IV
S1 S2 S3 S4 S5 S6 S7
L1 L2 1
S6
其简单回路有4个:
S2 S4 II III II
I II III I
S1 S2 S5
I II III IV I
过程系统设计
过程系统参数优化
广义上模拟的含义:
采用一能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和内在联系,与原型具有客观 一致性,且可再现原型发生的本质过程和特性的模型,来 进行研究和设计原型过程的方法。
上述三类问题,针对所要求解问题的不同,其求解的复杂程 度也不同。设计问题比模拟分析问题多了一层迭代;而优化 问题不仅增加了循环迭代,还增加了目标函数模型和最优化 模型,使求解过程更加复杂。本章仅针对模拟与设计。
EOM解算快速有效,对设计、优化问题灵活方便,效率较高; EOM形成通用软件比较困难;不能利用现有大量丰富的单 元模块;缺乏实际流程的直观联系;计算失败之后难于诊断 错误所在;对初值的要求比较苛刻;计算技术难度较大。
C、联立模块法
联立模块法又称双层法,将过程系统的近似模型方程与单元 模块交替求解。
A、SMM SMM的基本部分是模块(子程序),用以描述物性、单元操 作以及系统其它功能。 SMM对过程系统的模拟以单元模块的模拟计算为基础。
SMM按照由各种单元模块组成的过程系统的结构,序贯 的对各单元模块进行计算,从而完成该过程系统模拟计算。



系统中的单元设备只要已知其所有输入流股和有关决策变量, 就可通过调用相应的单元模块,解出所有输出流股。 对于开环系统(即不含循环流股的系统),完全可以根据系 统的输入流股,从系统输入开始,按流程方向依次逐个计算 对设备进行顺序计算。 但是当系统内有循环流股时,某些设备的输入流股来自流程 后面的设备,是未知的,这些设备就无法单独求解。
环路:中间节点只通过一次的回路。环路是网络的一个特征, 与再循环、网络拓扑结构直接有关。 e1 s1 e2
s3 s4 e4 s5 e3 s6 s2
e5

相互连接的图:图中任意一对节点均可由路来连接。 显然,在过程系统模型化中,只有这种相互连接的图才是有 意义的,因为当图中含有不相互连接的结点时,则可分解成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相连子系统,对这些不相连系统,则完 全可以分别建立模型并分别完全独立地来进行计算。
热量衡算关系: H1F1+Q= H 2 F2+H3F3
相平衡关系:
x2 = Kx3
例2
将上例中加入如下要求:
必须使乙醇回收率达到99%,另外,产品中必须含50%的乙醇。 计算产品和废液的总流率,同时计算产品和废液中水和乙醇的 流率。
例3
要求进一步提高产品中的乙醇含量,达到90%。
例4
再进一步要求乙醇的回收率也必须达到90%,即,对废液中乙 醇的浓度提出了要求。
2.1.2 过程系统模拟的基本结构 输入模块 单元过程模块 计算方法库
物性数据库 热力学数据库
管理系统
执行模块
经济分析模块
优化方法库 输出模块

输入模块:提供模拟计算中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过程系统 的拓扑结构信息。输入方式可以是批处理或一次性输入,也 可以采用用户人机对话的方式。
单元过程模块:根据输入流股及单元结构信息,进行物料及
例5
乙醇在反应器中通过发酵而得到,在这个理想流程中,通过 发酵可以将2kg的谷物转化为1kg 水和1kg乙醇,进料流率为 100kg/s,含谷物20%(wt),水 80% (wt)。反应器效率为0.25。
发酵产物经过滤后,在浆液中,每10kg的谷物中仍
含1kg的水/乙醇溶液,5%(wt)的浆液排放掉。
模拟是对过程系统模型的求解:
用EXCEL求解此问题
2.1.1 过程系统模拟的概念及基本任务
所谓模拟即是对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这种求解 可解决第1章绪论中所提到的三类问题,即:
模拟
设计 优化
过程系统的模拟分析
对某个给定的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可得出该系统的全部 状态变量,从而可以对该过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
一、 图论的基本概念
化工过程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如何转化为结构单元图?
氨合成过程的系统工艺流程简图 4 6
1
2
9
3
5
7
8
结构单元图由结构单元与流股 构成。结构单元也称为结点,可 以是一个单元设备,也可以是一 个虚拟单元。

储槽中既不发生物理变化,也不发生化学变化, 故不在结构单元图中出现。
对代表物料流和能量流的流股分别进行编号,在结
注意:人们只关心两点是否被一条线所连接,而对点的形状、 大小及连线长短、粗细等不感兴趣。
B、图的种类 可分为无向图和有向图两类。 e5 S e6 6 e5 S e6 6
S4 S 7 S3 S1 S2 e2 e3 e1
无向图
S5
e4
S4 S 7 S3 S1 S2 e2 e3 e1
有向图
S5
e4
每一条边均为有向边的图为有向图。
整体(不可再分块): 具有公共节点的环路所构成的子图(含有再循环物流)。
树:由根和枝组成,往下生长,构成数学上的树。 树的概念可以用来搜索图中的环路,从而找到不可再分块。
二、图的矩阵表示法(回路矩阵、关联矩阵、邻接矩阵) A、回路矩阵 Loop/Stream Matrix p18
回路:起始节点与终止节点为同一节点的通路。 环路:中间节点只通过一次的回路。(简单回路Simple Cycle) 行——回路;列——流股 若回路i中包含有物流j,则相应的矩阵元素 ij 1 , e1 S e4 否则为空白或为零。 6 S2 S4 S5 S6 S7 例 S5 S4 S 7 L1 1 1 1 0 0 S2 e2 e3 L2 1 0 1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