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536古代汉语通关宝典全科串讲高频考点讲义

合集下载

2014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D.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正确答案:
D
15、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的是(

A.童子隅坐而執燭。
B.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
C.劍斬虞常已
D.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
正确答案:
B
16、下列句子含有数词作谓语的是(

A.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A.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B.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
C.癸酉,師(陳)於鞌
D.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正确答案:
D
5、下列各组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是(

A.泪——淚
B.解——懈
C.韭——韮
D.偷——媮
正确答案:
B
6、下列各组词中全是连绵词的是(

A.猶豫 囹圄 逍遙
B.匍匐 知識 輾轉

A.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B.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C.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D.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
正确答案:
B
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是(

A.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
B.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语义关系是
A.受动关系
B.使动关系
C.为动关系
D.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处所
正确答案:
B
13、“天生民而立之君”一句属于(

A.被动句
B.宾语前置句
C.双宾语句
D.判断句
正确答案:
C

自考00536古代汉语密训高频考点汇总

自考00536古代汉语密训高频考点汇总

目录第一章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1)第二章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索 (1)第三章古书的用字 (1)第四章古书汉语词的构成 (2)第五章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3)第六章多义词和词义引申 (3)第七章词义关系 (3)第八章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 (4)第九章动词、形容词、名词 (4)第十章数词及数量表示法 (4)第十一章副词 (5)第十二章代词 (5)第十三章介词 (6)第十四章连词 (6)第十五章语气词 (7)第十六章判断句 (8)第十七章被动句和被动表示法 (8)第十八章语序和省略 (8)第十九章古代文献的阅读 (9)第一章汉字的结构与演变第二章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索第三章古书的用字第四章古书汉语词的构成★★★造字方法相同、构件不同:①同为会意,所取义符不同。

如:災——灾、塵——尘。

②同为形声,所取义符不同。

如:鷄——雞、杯——盃。

③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

如:猿——猨(猿和猨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它们属于变换构字成分而形成的异体字。

)④同为形声,所取义符和声符都不同。

如:村——邨。

造字方法相同、构件相同、写法不同:①构件所处的位置不同。

如:够——夠、峰——峯。

②笔道形态略不同。

如:土——圡、決——决、况——況。

分化字★★为了使文字更明确的记录语言,人们就使用更多的字形来分担文字的记录职能,这就是文字的分化。

我们把用来分担汉字记录职能的字形称为分化字,把原来兼有多个记录职能的字形称为源字。

分化文字职能的方法★★★假借其他字分化职能:为了分化一个字的多个记录职能,有时人们会借用其他字来进行分担,使表意更为明确。

利用异体字分化职能:为了减少字量的目的,可以在异体字认同之后把多余的字形取消。

利用异体字分化文字职能,则为异体字的不同字形赋予不同职能,使原本冗余的形体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造新字分化职能:分化源字职能最常见的方法是造新的字形。

造新字的方式包括在源字基础上增加构件,在源字基础上更换构件或对源字作形体改造。

2009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09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09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6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解释的汉字结构类型是( )A.指事B.会意C.转注D.假借正确答案:C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句是?( )A.庄公(寤)生,驚姜士。

B.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C.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

D.楚始得曹而新(昏)于衛。

正确答案:A3、下列各组字,属于造字方法不同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A.弃——棄B.迹——蹟C.泪——淚D.赴——訃正确答案:C4、根据字形结构分析,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组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孟嘗君至(關)。

關法,鷄鳴而出客。

C.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D.十年春,齊師(伐)我。

正确答案:D5、下列各組字,属于分化字(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A.其——箕B.信——伸C.畔——叛D.村——邨正确答案:A6、“然謀臣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中的“爪牙”,其意义和今义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A.感情色彩不同B.词义范围更宽C.词义轻重程度不同D.词义范围更窄正确答案:A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今义比古义词义范围更窄的一句是( )A.雖蔬食(菜)羹,未嘗不飽。

B.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

C.(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D.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正确答案:B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A.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端:尽头)B.燕日敗亡,(卒)至河上,而齊七十餘城皆復為齊。

(卒:士兵)C.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

(作:兴起,出现)D.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臭:气味)正确答案:B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同义连用的一句是( )A.是以人民衆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

2024年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重点考点

2024年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重点考点

2024年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重点考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古代汉语词汇1. 《说文解字》中的词汇:掌握《说文解字》中的重要词汇,包括形声字、会意字等,能够正确解读这些词汇的含义和构造。

2. 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词汇:掌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用词汇,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3. 古代汉语中的特色词汇:例如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性词汇、修辞手法所用的词汇等,需要熟练掌握。

1. 句子结构:了解古代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包括主谓宾、定状补等关系的组合方式。

2. 动词的使用方法:了解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用方法,包括时态、语态等变化规则。

3. 形容词和副词:了解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包括修饰对象的方式和位置等。

4. 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和否定句等特殊句型的构造规则。

三、古代汉语修辞手法1. 借代:了解古代汉语作品中常用的借代手法,包括比喻、拟人等。

2. 对仗和排比:掌握古代汉语中对仗和排比的常见形式和用法。

3. 夸张和反问:了解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夸张和反问手法,能够正确运用于文学作品中。

四、古代汉语阅读理解1. 古代文学名篇的阅读:熟练掌握古代文学名篇的阅读方法,能够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2. 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够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综合鉴赏,包括文学风格、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评价。

3. 古代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能够对不同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包括作者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

以上就是2024年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重点考点的相关内容。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相关知识和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第二篇示例:古代汉语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语言阶段,涵盖了从先秦时代到清末民初的广泛时期。

在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考试中,古代汉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考核学生对古代汉语语法、词汇及替代阅读能力。

以下就是2024年福建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的重点考点。

自考00536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自考00536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2015.10月真题真题真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是【】A.大篆C.小篆B.籀文D.秦隶考点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是【C】A.大篆C.小篆B.籀[zhòu]文D.秦隶汉字形体的演变繁难简易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所采用的标准字体已知我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汉字笔画的最后定型使汉字体系由古文字跨入今文字2.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亦血高C.果弓又B.朱刃息D.上月矢真题真练2.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C】A.亦血高C.果弓又B.朱刃息D.上月矢解析:A中的“亦”B中的“刃”C中的“上”均是指事字,如亦:从大,即一个正面的人形,用两个点指示腋下的部位;刃:似刀,但比刀多了一点,即标志性的指示符号,指刀的利刃。

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比類合誼,以見指僞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本無其字,依聲托事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1、象形许慎说:象形者,畫成其物, 隨體詰詘用线条勾勒事物的轮廓来造字的方法,大凡象形字,多数是具体实物名词例:人大女又目耳口齿 日月草木水戈户门 牛羊犬豕马鹿弓矢2、指事许慎说: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用纯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添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意义。

如: 上 下 刃 亦 本 末 朱 甘3、会意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一个新字。

如:从 臭 莫 及 息 牧许慎说:會意者,比類合議,以見指偽。

(从......从.....)4、形声 是由表示字的意义的形符(义符)与表示字的读音的声符(音符)两部分组成。

如:簧、刎、江、星徒(从辵chuò土声,本义:行走) 錢(从金戋jīan声) 旗(从yǎn,其声) 颖 (从禾,顷声,本义:谷穗) 赖(从贝,剌là声,本义:盈利)佞 (从女仁声,本义:用花言巧语谄媚)许慎说: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从....,......声)(1)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布。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2022.10)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2022.10)

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及(2022.10)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解析(2022.10)1.[单选题] 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戶甘淼雞B.其閩築海C.元馭柴淚D.韭禮汝偏2.[单选题] 许慎为“會意”下的定义是()A.建類一首,同意相受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C.視而可識,察而見意D.本無其字,依聲託事3.[单选题] 下列各组字,声符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吐徒填B.供恭戴C.劍銜錢D.聞問閩4.[单选题] 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龜,象龟之形,指事。

B.果,从田从木,会意。

C.社,从土示声,形声。

D.穎,从禾顷声,形声。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B.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剪),采椽不断。

C.位尊而無功,奉(俸)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D.當(嘗)察亂何自起,起不相爱。

6.[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A.芣莒馳騁囹圄B.執事趑趄隳頹C.逶迤倉庚繽紛D.俊傑社稷形容7.[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池”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池”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B.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8.[单选题] 下列对“敬”和“恭”的词义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程度深浅不同:“敬”表示一般的尊重;“恭”表示高度的尊重。

B.语法功能不同:“敬”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恭”只能做谓语。

C.范围广狭不同:“敬”只能用于下对上;恭”没有这种限制。

D.侧重的方面不同:“敬”侧重于内心;“恭”侧重于外貌。

9.[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案灌夫項,令謝。

夫愈怒,不肯謝。

B.被有遺秉,此有滯穗。

C.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自考古代汉语重点知识(全国)

自考古代汉语重点知识(全国)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2)第二章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索 (3)第三章古书的用字 (4)第四章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4)第五章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5)第六章多义词和词义引申 (6)第七章词义关系 (6)第八章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 (7)第九章动词、形容词、名词 (8)第十章数词及数量表示法 (8)第十一章副词 (9)第十二章代词 (9)第十三章介词 (9)第十四章连词 (10)第十五章语气词 (12)第十六章判断句 (14)第十七章被动句和被动表示法 (14)第十八章语序和省略 (15)第十九章古代文献的阅读 (16)第二十章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16)第一章汉字的结构与演变第二章汉字的结构与词义的探索季氏将伐颛臾★★★★★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為?(翻译题)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

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翻译题)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地点,到、在。

解释划线词的词义。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翻译题)相:扶助盲人走路的人,即助手。

解释划线词的词义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

(翻译题)固:城墙坚固。

子适卫★解释划线词的词义子曰:“庶矣哉!”(翻译题)庶:众,指人多。

阳货欲见孔子★★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翻译题)诸:“之于”的合音。

之,代词,代指阳货。

于,介词,引进动作发生的地点。

第三章古书的用字第五章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第二节复合词复合词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以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为例,说明如何从意义的角度辨别是两个单音词连用还是复合词。

(1)A.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B.且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

(2)A.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

B.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爲?(分析题)(1)中,A 句的“春秋”指春天和秋天,是两个单音词连用;B 句的“春秋”指年龄,是一个复合词。

2011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11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正确答案:
D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复音词的是(
)
A.顔色憔悴,(形容)枯槁。
B.璧則猶是也。(雖然),馬齒亦長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D.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
正确答案:
C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句是(
)
A.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B.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
A.变文
B.互文
C.连类而及 D.婉曲 正确答案: B
古文背诵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将下列文句空缺的部 分补充完整。
1、21.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 )善之善者也。22、子罕曰:“( ),爾以玉 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23、人之迷,其日固久。( ),廉而不劌, 直而不肆,光而不燿。24、知困,然後能自强也。( )。《兌命》曰:“學學半。”25、 數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26、是烏也,( )。南冥者,天 池也。
D
9、“匪來貿絲,來即我謀”中“即”的意思是(
)
A.即使
B.接近
C.离开
D.立即
正确答案:
B
1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使用本义的是(
)
A.(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B.十年春,齊師(伐)我。
C.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正确答案:
B
1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程度副词的是(
)
A.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B.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C.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015年4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6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魯宣公卒,【赴】(訃)者未及,東門门氏來告亂。

B.今離妻見秋【豪】(毫)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

C.更招竹林人,枕藉糟舆【麯】(麴)。

D.敝邑以政刑之不【脩】(修),寇盗充斥。

正确答案:A2、下列各组字,属于因造字方法不同而形成的异体字是()A.麈一尘B.村一邨C.冰一氷D.岳一嶽正确答案:D3、下列各组字,全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鹿朱江B.上二亦C.仞莫从D.臭星向正确答案:B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假借关系的一句是()A.以疆為弱,在【俛】(俯)仰之問耳。

B.王使榮叔來【錫】(賜)桓公命。

C.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

D.雖有槁【暴】(曝)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

正确答案:B5、下列各组字,全部为义符相同的形声字的一组是()A.闢聞問B.項題穎C.哀衷裹D.懈慰恭正确答案:D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句是()A.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B.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C.(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D.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正确答案:A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今之爭奪,非(鄙)也,财寡也。

(贪吝、小气)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指责)C.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其(宮)不備其宗器。

(宮室、住宅)。

D.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

(迎接、接待)正确答案:C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是联绵词的一句是()A.(言語)相結,天下為一。

B.舆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古代汉语 自考00536

古代汉语 自考00536

古代汉语——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汉语,都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古代汉语属于历史语言,分成四期:(一)上古汉语,秦汉以前的汉语。

(二)中古汉语,魏晋至唐代的汉语(三)近古汉语,宋代至民国(四)现代汉语,民国以来(确切定为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古代汉语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称作文言。

(二)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近,称作古白话。

文言的两大特点:(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二)它带有人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时代的。

(注:书中这一段话挺有意思的,我把它抄在后边:要想把一种距今久远,脱离当代生活的历史语言长期使用下去,就势必要着力模仿,而且,按照古代正统文学和文章学的评论标准,越是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就越被认为是语言修养高。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应以先秦两汉作品中为主,兼及唐宋以后的仿古文言文。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即属基础理论课,又属工具课。

提高古代汉语也就是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不是学一点理论就能解决问题的,还必须阅读足够量的文言作品,以积累语言材料和产生语感。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和意义1、文言文阅读与历史遗产的继承这段课本内容写得极好,能够激励学子们。

2、学习古代汉语是深入瞭解现代汉语的需要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汉语的句式,大部分来自古代汉语。

有些古代汉语的特殊短语和句式,虽然在现代汉语句法中不存在了,但在构词法中还有所保留。

文言与白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定了学习现代汉语不能一点也不涉及文言。

有没有文言知识,直接影响到对现代汉语理解的深入程度和应用的准确程度。

四、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1、处理好语感与语理的关系自由阅读古书是一个较高的目标,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

2、处理好分解与综合,微观与积累的关系在阅读时,要通过每一篇短文的学习,积累词汇,词义和句式,最终达到熟练和形成语感。

古代汉语自学考试复习(全集)1.doc

古代汉语自学考试复习(全集)1.doc

古代汉语自学考试复习(全集)1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材料(1)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字典排列:1)根据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照声音顺序排列。

3)按编号排列。

2音标:1)直接声音:同音音标。

2)反向切割:用两个汉字拼出一个汉字的发音的注音符号。

方法如下:颠倒的上字的声母与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的韵母和声调与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例如:“手抱饭”是“手”的声母“H”和“抱”的韵母“敖”的组合,是“好”的“好”或“好”。

3)朱茵字母和拼音字母朱茵。

3解释方法:1)直接培训:它也被称为单词形式。

它用一个词来解释另一个词。

例如:元,始也。

2)描述:解释被释放物体的特征、形状、位置和功能。

例如:这就是为什么酒和浆被填满,秦鼓被用作节日歌曲。

3)正义圈:也称为定义。

例如:窦,十升。

4)示例:也就是说,人们熟悉的事物可以与不熟悉或难以解释的事物相比较。

例如:黑色是火的颜色。

4种常见参考书:1)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所写。

这是我国最早的字典。

该书由540个汉字组成,创造了一种以部首控制汉字、篆书为主要特征的词典编纂方法。

2) 《康熙字典》:它是清朝康熙四十九年编纂的。

包括张玉书和陈廷敬在内的30人参加了这次由康熙55年编纂的编纂。

本词典根据笔画数将214个部首分为12组。

这十二集是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如子丑毛寅。

3) 《汉语大字典》:这是一本解释汉字的形状、声音和意义的大型中文参考书。

这本大字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汉字集,共有56000字。

4)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该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等单位联合编写,于1979年出版。

古汉语中有3700多个常用词。

修订版于1993年出版。

5) 《辞源》: 专门用于阅读古籍和研究古代文学和历史的参考书。

6) 《辞海》: 这是一本综合性词典。

除了单个的单词外,接收的对象主要是单词、字符、作品、历史事件、古代和现代地名、各种学科的组织和术语。

古语今天,旧的意义和现在的意义是结合在一起的。

2015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是(

A.連及
B.燮文
C.婉曲 D.互文 正确答案: D
古文背诵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将下列文句空缺的部分 补充完整。
121、、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 )?22、獻玉者日:“( ),故敢獻之。” 23、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患安。蓋( ),安無傾。24、其 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孰知其極?25、凡用兵之法,( );全 軍為上,破軍次之。26、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材木不可勝用也。
正确答案:
A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是联绵词的一句是(

A.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遺以水。
B.適(莽蒼)者,三飧而反,腹猶果然。
C.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沃野千里,(蓄積)饒多。
正确答案:
B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是复合词的一句是(

A.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D.王使問禮於左師(舆)子產。
正确答案:
A
18、下列古书注音术语,与“讀若”功能相同的一个是(

A.讀圜
B.讀如
C.讀為
D.如字
正确答案:
B
19、章句类古注的主要内容是(

A.汇集各家注解
B.辨音释义
C.补充订正前人旧注
D.串讲文意
正确答案:
D
20、杜甫《潼關吏》“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中所使用的特殊表达方式
C.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殁)。
D.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正确答案:
B

2021古代汉语 00536 考前知识汇总

2021古代汉语 00536 考前知识汇总
笔果题库 APP,客服微信:15361472871
古代汉语 课程代码:00536
古代汉语
课程代码:00536 考生须知: 1、参考教材:《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
9、汉字的【本义】是众多引申义产生的起 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语素并列构成的复
点,一个词只有一个本义,常见的有【“ 朝” 合词。这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
(1)【分化本义】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例:執事 將軍 當道 持戟 敗績 知府 司寇 司馬 拾遺 稽首。 (4)【主谓结构】:两个语素之间有说明与
【假借】。P9-P14 4、【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构 拟字形的造字方法。许慎说:【“ 象形者,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
7、古文字時期的汉字,包括【殷周甲骨文、
西周金文、战国文字和秦系小篆】。P14
張— — 帳。
称性状。事物本身与其性质状态及相关的动 作行为有密切关系,从而构成相互间的引
8、汉字经过隶变,进入今文字阶段,书写 16、单音节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简称单 申。这种形式的引申往往引起词性的变化。
元素演变为笔画,汉字的象形性彻底消失。 音节词。P57
中,看看是否通顺,句子的意思有没有变化, +名词】、【名词+数词+量词】。P157
45、在文言文裏,“ 于” 是一個純粹的介詞。
从而来确定甲、乙两词在哪个或哪些义项上 34、【动量表示法】: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单,一般不用 介詞“ 于” 也寫作“ 於” “ 乎” , 其用法主 要
同义、如【“ 全” 与“ 完” 】。P107
会意是 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 —慰,竟——境,解——懈,賈(贾)—— “ 又(手)” 兩個表义符号构成的会意字,

2023年4月自考00536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2023年4月自考00536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2023年4月自考00536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古代汉语的发展历史分为几个阶段? A. 两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 四个阶段 D. 五个阶段2.古代汉语的第一个阶段是指哪个时期? A. 商周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宋元明时期3.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是什么? A. 重视词序 B.重视词汇 C. 重视音韵 D. 重视声调4.古代汉语的韵脚分为几类? A. 一类 B. 两类 C. 三类D. 四类5.古代汉语的字音分类系统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A. 韵母B. 声母C. 舌部D. 旁部二、简答题1.请简述古代汉语的第一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古代汉语的第一个阶段是指商周时期。

在商周时期,古代汉语主要存在于甲骨文和金文中。

古代汉语的主要特点是:(1) 字形多样,存在大量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2) 词汇较少,表达方式较为简单,缺乏抽象词汇;(3) 语法以词序为主,重视“主语+谓语”的句式;(4) 声调递进关系较弱,节奏感不明显。

2.请简要介绍古代汉语的韵脚分类。

答案:古代汉语的韵脚分为四类:平声、仄声、上声和去声。

平声指的是韵母发音时声调平稳不变的情况,例如“一、四”;仄声指的是韵母发音时具有上升或下降调的情况,例如“二、三”;上声指的是韵母发音时声调上升的情况,例如“二”;去声指的是韵母发音时声调下降的情况,例如“三”。

3.请简述古代汉语的字音分类系统。

答案:古代汉语的字音分类系统是根据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的组合来确定的。

声母指的是在发音过程中辅音的部分,例如“b、c、d”;韵母指的是在发音过程中元音的部分,例如“a、o、e”;声调指的是在发音过程中音高的升降变化,例如“1、2、3、4”。

通过这种分类系统,可以准确地判断和表达古代汉语单词的发音。

三、论述题请论述古代汉语的影响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古代汉语作为中国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年1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13年1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13年1月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6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字,全都是象形字的是()A.厷齒矢B.莫雞眉C.星逐鹿D.齊果向正确答案:D2、许慎为“转注”下的定义是()A.視而可識,察而見意B.比類合宜,以見指撝C.建類一首,同意相受D.本無其字,依聲託事正确答案:C3、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捨,从手而舍,会意B.餓,从我从食,会意。

C.產,从生,产声,形声。

D.吹,从口从欠,会意。

正确答案:D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A.或令孺子懷錢絜壺<甕>(瓮)而往酤。

B.八月<剝>(扑)棗,十月穫稻C.名立而功成,美<章>(彰)而惡不至。

D.近者<說>(悅)服而遠者懷之。

正确答案:B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字关系的一句是()A.為湯武<敺>(驅)民者,桀與紂也。

B.誰謂河廣,曾不<崇>(終)朝C.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避)死傷,不畏衆彊。

D.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効人之子<姪>(侄)昆弟之狀。

正确答案:C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是复合词的一句是()A.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B.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C.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D.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正确答案:B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B.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C.兩釋【纍】(累)囚以成其好。

D.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

正确答案:A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的变化属于程度深浅差异的一句是()A.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00536古代汉语

00536古代汉语

00536《古代汉语》自考学习笔记绪论1、汉语发展四个时期:(一)上古汉语:秦汉以前的汉语(二)中古汉语:魏晋至唐代的汉语(三)近古汉语:宋代至民国(四)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2、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汉族所使用并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分为,文言和古白话。

3、文言的两大特点:超方言性和仿古性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1、世界文字两大类:拼音文字和构意文字。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

2、许慎作《说文解字》。

3、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4、象形:“象形者,書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象形字也有表示实物性质或状态的,作形容词。

5、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为数最少。

6、会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两种类型:形合会意字、义合会意字。

7、形声:“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最早是增加声符构成,后是增加义符构成8、转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非结构类型。

9、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非結構類型。

各类型例字:六书例字形象人大女又目耳口齒日月草木水戈戶門牛羊犬豕馬鹿弓矢高向眉栗血指事上下一二刃亦会意形合从牧莫舂义合臭息法(灋)明形声江河星雞項題顏顛產转注考老假借令長其莫10、古文字时期汉字包括: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秦系小篆。

小篆以后,汉字进入今文字时期。

11、隶书起源于战国晚期、成熟于汉代。

字体扁方平整,布局稳重匀称。

笔画鼠头燕尾,有波势挑法。

12、楷书萌芽于东汉,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隋唐。

文选译文1)夫子至于是邦也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

(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2)贫而无谄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自考专科专业课
古代汉语(课程代码:00536)
知识点切片
注:下划线部分——重点记忆
一、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如: 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

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5)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如:江、河、杨、柳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

如:莫。

(7)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如:考、老。

2、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
(1)左形右声。

如:松、理、越。

(2)右形左声。

如雕、期、鸿、救。

(3)上形下声。

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

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

如园、闾、街。

(6)内形外声。

如辩、闻、雠。

3、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
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
是下形上声。

4、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

(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

(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

(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5、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

如:釜,从金省,父声。

雷,从雨,田省声。

6、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商代金文、甲骨文。

7、文字的演变阶段:
(1)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

周金文。

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

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

秦小篆、秦隶。

(2)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

魏晋真书(楷书)。

8、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9、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1)部首形体的变化:如“人”变为“亻”,“心”变为“忄”。

(2)简省或讹变。

如“春”,从艹从日,屯声,(上部讹变)。

“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

(3)混同,是讹变的后果。

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

如“服”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

10、本义: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文字的本义。

11、如何探求本义:探求本义,既不能脱离文字形体,也不能脱离文献用例。

若撇开字形,仅从文献用例追溯词义的源头,是无法或难以办到的。

如诛;若仅根据字形而脱离文献语言,探求本义也是不大可能的。

如高。

二、古书中的用字
1、假借字:凡文献中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伸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2、假借字的分类:
(1)本无其字: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有两种结果:
A、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

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a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

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

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

“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b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

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

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

(2)本有其字: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有三种情况:
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

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

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

如“彼匪”。

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

如“寤”借为“牾”,即写了别字。

C、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无”的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了。

3、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如“莫→暮”。

4、古今字的形体:
(1)古字+形符→今字。

如“其→箕”“取→娶”“昏→婚”。

(2)古字改变形符→今字。

如“说→悦”“振→赈”“没→殁”“张→胀”。

(3)古字略加变形→今字。

如“大→太”“闲→间”“陈→阵”。

(4)也有些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字,形体上可能无关。

如“亡→无”“伯→霸”。

5、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