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
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通用9篇)
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1、全体起立,唱国歌。
2、辅导员宣布主题班队会正式开始。
3、主持人讲话:同学们,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我们为了学生的健康,开展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4、观看《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的影片。
5、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手足口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2)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3)麻疹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6、小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
7、发出倡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8、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队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
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2活动目的: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学生进行春季传染病主题班队会。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主题:预防春季传染病二、讲解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1、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疼、无力、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春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
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春季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
2、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3、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疾病能力。
4、开窗通气,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的场所。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6、遇到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
7、发生病例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护理要点:1.让孩子充分休息。
患病时让孩子充分休息,有利于病的痊愈。
在此时不要外出,也不要长时间逗孩子玩。
2.多饮水。
大量饮水除了可对咽部的病毒、细菌起到冲刷的作用,发热时消耗身体的热量、同时能及时补充因退热出汗所丢失的水分。
喝水时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如果孩子不爱喝白开水,也可适当加些果汁,让孩子能多喝些水。
3.保暖。
根据情况增减衣物,有些父母爱用被子为孩子捂汗,这可造成高热抽风。
当孩子出汗后,用温水为孩子擦干汗,及时换上干净的衣物;在室内,就不必穿得太多,与成人穿得相当即可,甚至要比成人穿得少一些才好。
4.合理饮食。
孩子感冒时多不爱吃东西,家长需给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牛奶、酸奶、稀饭、面条、面包等,同时还要多吃新鲜水果(苹果、猕猴桃)、蔬菜,这样可保证有大量维生素C抗病毒的作用。
5.使用鼻腔滴液或喷剂不要超过3天,因为它们会使鼻腔组织变厚,受到刺激,从而进一步阻塞鼻腔通道。
6.不要给宝宝使用阿司匹林。
如果宝宝需要服用退烧要的话,可在医生帮助下选择醋氨酚或布洛芬。
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不能给2岁以下的宝宝使用抗组胺剂。
春季预防常见传染病小知识
春季预防常见传染病小知识
内容如下:
春季易发的传染病有流感、感冒、手足口病等。
要好好预防,请注意以下事项:
1. 强身健体。
春季气温回升,人体适应能力不如其他季节,很容易感冒发烧。
多做活动,补充蔬菜水果维生素,增强体质抵抗力。
2. 注意手部卫生。
流感和感冒主要通过手指传播。
经常用清水和肥皂洗手,特别是接触公共场所后,可以有效杜绝病毒。
3. 注意幼儿卫生。
手足口病以幼儿为主。
家长要监督孩子洗手,不把口中的东西带到别人面前,如同学中间也不要停留。
保持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病毒扩散。
4. 通风好房间。
尤其是封闭空间,保持空气流通清新,有利于排除病原体,降低感染几率。
5. 合理安排出行。
避免非必要出行高发期,尤其是拥挤不通风的场所。
这样可以减少感染机会。
以上几点小习惯,可以在日常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
只要注重卫生,相信就不会因为感冒等细菌而觉得身体不适。
春季预防流行性疾病安全教育
精品文档.春季预防流行性疾病教育春天到了,气候寒冷多变,变化比较大,加上春雨绵绵,春风吹拂,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
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l、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2、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常开窗户,流通空气,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3、不要到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地方去玩,以防感染得病。
一、感冒、流感不一样提起感冒,大家都不陌生,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约85%的人平均一年要感冒3次,由此看来,感冒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病了。
而真正弄清楚“感冒”、“流感”、“伤风”、“上感”的人却为数不多。
感冒,也叫普通感冒,亦可扩大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祖国医学称之为“伤风”,是一组由众多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症候群,冬春季多发,主要症状集中在鼻腔、咽喉、上呼吸道,表现为流鼻涕、鼻塞、喷嚏、咽痛、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和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周身不适,大约5——7天痊愈。
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独立的急性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易造成大面积流行。
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它的发生与流行季节性不甚明显,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性流行,一般三年一个流行高峰。
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中毒症状,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一般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可以直接引起肺炎。
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危害最大,可以危及生命。
首先我们谈谈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过程,主要有四个方面:三、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患者宜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易消化的食物。
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高热头痛者给予解热镇痛剂;咳嗽者给予止咳剂;中毒症状较重者,给予物理退热并酌情输液;感染者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最后我们来谈谈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直至退热后2天。
安全教育学生如何预防传染病传播
安全教育学生如何预防传染病传播近年来,传染病在学校中蔓延的趋势日益明显,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学生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首先,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
初步认识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加强卫生习惯的养成,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首要步骤。
学生应该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掌握正确的手卫生、口腔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正确洗手的方法是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搓手至少20秒,包括手心、指缝、指背、指甲等部位。
其次,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学会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如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病从口入、避免公共场所拥挤等。
此外,学生也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定期洗澡、勤换衣物等,保持身体清洁。
同时,对于自己身体出现的异常症状,学生要及时寻求医学诊断和治疗,切勿贻误病情。
第三,学生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增强抵抗力,抵御疾病侵袭的重要因素。
学生要学会科学饮食,摄入多种多样的食物,如谷类、蔬菜、水果、肉类等,从而摄取各种营养素,增强身体免疫力。
此外,学生要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吃零食等,以免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第四,学生要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在面对传染病传播的高风险环境时,学生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例如,戴口罩、佩戴手套、戴眼镜等,以阻止传染病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皮肤、眼睛等途径进入人体。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正确佩戴和清洗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最后,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
学校应该加强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医疗机构、听取专业人士的讲座、观看教育片等方式,了解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学习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同时,学生还可以参与模拟演习、开展实地调查等活动,提高应对传染病的能力。
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方案
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方案春季是校园传染病高发期,各种病菌随着季节的变化,给学生和老师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保障校园的健康环境,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以下预防方案。
一、保持个人卫生1. 勤洗手:每天至少洗手5次以上,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食物或者使用洗手间之后要彻底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
2. 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用纸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及时将纸巾丢进有盖垃圾桶,并用肥皂和水洗手。
3. 定期剪指甲:长指甲是细菌滋生的温床,保持指甲的整洁短小,洗手的时候注意清洁指甲缝隙。
4.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用手捏鼻子、不抠耳朵等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细菌交叉感染的机会。
二、注意饮食卫生1. 食品烹饪加热: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特别是禽肉和海鲜,避免生食,减少食物中致病菌的摄入。
2. 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膳食,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
3. 避免食品交叉污染:生熟分开、菜板刀具分开使用,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4. 喝开水:饮用水要煮沸,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三、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1. 定期开窗通风: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帮助排除封闭空间中潜在的病菌。
2. 减少人员拥挤:避免人数过多聚集,尽量避免拥挤的场所,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3. 公共设施卫生:定期对学校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清洁,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四、加强体育锻炼和免疫接种1.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过度疲劳。
2. 定期免疫接种:根据医生建议,及时接种疫苗,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 注意休息调节: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增强机体抵抗力。
五、积极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1. 定期检查:学校要定期做体检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和治疗。
2. 学校卫生站和医务室:加强校园卫生站和医务室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及时的预防、检查和诊疗。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5篇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5篇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情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学过程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引入(二)新知探究1、学生阅读教材p68,观察图viii-1思考问题:①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病原体?③分析图viii-1中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在了解传染病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传染病在满足什么条件(即环节)下就可流行起来呢?2学生阅读课本p69资料分析和p70文字,完成以下问题:①小组讨论完成p70的讨论题。
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③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如何预防?怎样与艾滋病患者相处?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①、区分“病原体”与“传染源”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既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传染病达到健康的目的呢?3、学生阅读p71第二自然段,了解三种预防措施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观察图viiii-3,说出这些措施分别属于哪一方面?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
师强调点拨:控制切断保护三个动词,通过6幅图片理解。
指出要根据针对对象来确定是哪一措施。
(三)教师小结:(三)当堂达标:学案p100达标测试题1、3、5、6、7、9(四)作业布置:互动训练p56第一题p58第九题及调查当地的传染病。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材料亲爱的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病毒,它们可能会让我们生病。
特别是传染病,就像一个“小怪兽”,会悄悄地跑到我们身边,影响我们的健康。
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打败这些“小怪兽”,保护好自己吧!一、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呀,就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比如说,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这些都是常见的传染病。
病原体就像是“小怪兽”的武器,它们可能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
当这些病原体从一个人身上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另一个人就可能会生病啦。
二、传染病是怎么传播的传染病这个“小怪兽”可狡猾啦,它们有很多办法跑到别人身上去。
1、空气传播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比如,当一个生病的人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会喷出很多小小的飞沫,这些飞沫里就可能有病原体。
如果我们正好在旁边,呼吸的时候就可能把这些病原体吸进身体里,然后就生病了。
2、接触传播有时候,我们接触了生病的人用过的东西,比如玩具、杯子、毛巾,上面可能会有病原体。
如果我们再用手摸嘴巴、鼻子或者眼睛,病原体就会趁机跑进我们的身体。
3、食物和水传播如果我们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者喝了不干净的水,里面的病原体也会让我们生病。
4、虫媒传播有些小虫子,像蚊子、苍蝇,它们叮了生病的人,身上就可能带上病原体,再叮我们的时候,就会把病原体传给我们。
三、怎样预防传染病既然传染病这么厉害,那我们要怎么预防它们呢?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勤洗手洗手可是非常重要的哦!我们的小手每天会碰到很多东西,上面可能会有很多细菌和病毒。
所以,吃饭前、上厕所后、玩完玩具都要洗手。
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把手心、手背、手指缝都洗干净。
(2)勤洗澡、勤换衣服我们要经常洗澡,把身上的脏东西洗掉。
还要经常换衣服,保持身体干净整洁。
(3)不随地吐痰吐痰的时候要用纸巾包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不能随地乱吐,不然细菌会到处跑的。
春季流感预防知识健康教育
春季流感预防知识健康教育
《春季流感预防知识健康教育》
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因此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关注流感预防知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春季流感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
1. 勤洗手:流感病毒很容易通过手部传播,因此保持洁净的手部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在公共场所或接触过可能有病毒的物品后,及时用肥皂和水洗手。
2. 健康饮食:保持充足的营养和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多食用蔬菜水果和均衡饮食,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
3. 避免密集人群: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特别是流感高发期。
如果必须前往,可以戴上口罩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4. 多通风:流感病毒在封闭环境中更容易传播和滞留,因此保持室内通风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尽量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5.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流感的人亲密接触,勤换衣物、勤通风,保持室内卫生。
6. 及时接种疫苗:根据医生建议,可以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来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以上是关于春季流感预防知识的一些健康教育,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流感预防知识的了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校园春季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
校园春季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
《校园春季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的时期,校园作为学生集中的地方,预防和控制春季传染病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学校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春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医生或疾控专家前来进行相关讲座,向学生介绍春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疾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感染。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刊、班会等各种渠道向学生传达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洗手、咳嗽、打喷嚏以及佩戴口罩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海报,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增强预防意识。
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整治和卫生清理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如何保持周围环境的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源。
最后,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校园传染病防控机制,一旦发现学生出现相关症状,能够及时隔离和采取措施,避免疾病在校园内的扩散。
总之,校园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
同努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才能有效地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保障校园内的健康环境。
第二课预防传染病安全教案
第二课: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知识,知道常见的传染病人哪些,传染途径有哪些。
2、培养学生讲究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3、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难点:1、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及预防。
2、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及预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患上传染病,如流感、痢疾等。
生病是很痛苦、很烦恼的事。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呢?二、常见的传染病: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很快,流行广。
2、沙眼:是一种通过手指、手帕、毛巾、脸盆及其他公共物品传播的传染病。
3、水痘:主要发生于儿童身上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发病较多。
4、细菌性痢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患上痢疾后,会有发烧、腹痛、腹泻、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
5、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具体时间暂不确定。
三:传染病的预防:1、预防流感:(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2、其他预防:(1)早发现、早诊断、站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2)将病人的衣物、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二年级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教案
二年级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传染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知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包括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免疫性。
3.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知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免疫性。
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传播等。
三、教学活动:1. 讲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通过图片、案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染病,了解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 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如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病人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
2. 学生能分享自己了解的传染病,并知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第二章:春夏季常见传染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夏季常见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等。
2. 让学生了解这些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等。
2. 传染病的症状:发热、咳嗽、皮疹等。
三、教学活动:1. 讲解春夏季常见的传染病,通过图片、案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些传染病的基本情况。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染病症状和预防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春夏季常见的传染病。
2. 学生能分享自己了解的传染病症状和预防方法。
第三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方法,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活动:1. 讲解预防传染病的方法,通过图片、案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春季防传染病安全教育内容
春季防传染病安全教育内容春季防传染病安全教育内容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春季防传染病的安全教育内容,以帮助人们在春季保持健康。
-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因此掌握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2. 疾病预防基础知识2.1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
2.2 常见的春季传染病-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等。
- 感冒:由鼻病毒等引起,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咳嗽等。
- 肠道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等,通过食物、水源传播,症状包括呕吐、腹泻等。
3. 预防措施3.1 手卫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接触公共场所后。
- 使用免洗洗手液:当无法使用水洗手时,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杀灭细菌。
- 避免接触口鼻眼: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自己的口鼻眼,以减少传染病病菌进入体内的机会。
3.2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 饭前洗手:在进食前务必洗手,避免摄入病原体。
- 烹饪注意卫生:食物加热至彻底熟热,避免生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3.3 健康生活方式- 锻炼身体: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抵抗力。
- 室内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滋生的机会。
4. 医疗保健4.1 接种疫苗- 按照医生建议进行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等。
4.2 就医动态- 发现身体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疾病扩散。
5. 附件:其他相关资料和资源,如疾病预防手册、健康宣传海报等。
6. 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档中未涉及法律名词,无需额外注释。
一年级预防春季传染病教案
一年级预防春季传染病教案篇一:春季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教案(1)2019年传染病防治及安全教育教案一年级代继安春秋季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有的孩子已有一些患传染病的体验,如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所有的孩子都有打预防针的经验。
此活动旨在结合季节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了解有关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介绍等让孩子了解有关一些传染病的情况及预防疾病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2、增强孩子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传染病的资料;张贴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的宣传资料。
过程:一、讨论:最近老师每天要给你们检查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二、请孩子们讲述自己患传染病的经历和感受、治疗过程等。
请学生描述传染病的症状或教师介绍,教师介绍传染病的症状,使学生可以自我检查(若发现症状吻合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学校上课等。
)流行性感冒症状: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麻疹的症状: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
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在春季,由于气温回暖,病原体易于传播,各类传染病也容易在人群中蔓延。
因此,掌握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春季传染病的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相关知识。
一、加强个人卫生意识1.1 时常洗手:春季传染病多通过手部传播,因此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殊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1.2 避免触摸口鼻眼: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减少病毒侵入体内的机会。
1.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二、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2.1 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2.2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反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2.3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三、避免接触传染源3.1 避免密切接触患者:尽量避免与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特殊是病毒性感冒、流感等传染病。
3.2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春季气温多变,易导致肠胃不适,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减少感染风险。
3.3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尽量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
四、及时就医,合理防治4.1 浮现不适及时就医:一旦浮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4.2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滥用抗生素,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耐药性。
4.3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潜在疾病,及早干预治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5.1 定期清洁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减少病原体滋生的机会。
5.2 废弃物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处理,避免垃圾滞留引起细菌滋生。
5.3 饮用安全水源:保证饮用水安全,避免因饮水不洁引起传染病。
总之,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一环。
惟独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及时就医合理防治,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才干有效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保障身体健康。
春季疾病预防知识幼儿园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幼儿园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害。
因此,幼儿园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春季疾病:
晨检工作。
幼儿园应实施严格的晨检制度,对每位入园儿童进行体温、精神状态等健康状况的检查。
对于发烧、呕吐等症状的儿童,应禁止其入园,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环境消毒。
定期对教室、休息场所、活动场所等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墙地面和儿童可接触的物品。
缺课登记追踪。
对于缺课的儿童,幼儿园应进行登记,并主动向家长询问孩子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传染病的情况,并及时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
健康教育。
教育儿童和家长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
保持家庭和幼儿园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
穿着适当。
提醒儿童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尤其是在运动后容易出汗,应注意保暖。
减少密集场所活动。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
接种疫苗。
鼓励儿童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饮食注意事项。
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C,多食用粗粮、杂粮,避免过多摄入含糖、含磷酸盐的食物,以免影响钙质吸收。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传染病都有哪些。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尤其是H7N9禽流感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背景:针对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容易出现人传染病,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所以通过本周主题班会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三、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最近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容易出现人传染病,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初春、秋季的气候乍暖还寒,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从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到比较少见但更致命的流脑、出血热等,都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十分关键。
历史上传染病的流行:?1348年,欧洲出现了鼠疫大爆发,短短 5年间,欧洲人口减少了近1/2。
传染病的大流行是人类的灾难。
?1918年全球爆发流感,死亡人数达2000万,其中美国死亡50万,比因战争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调查:从小到大你患过那些病?(二)学生讨论并掌握有关知识。
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有什么不同?近视眼:由于患者自身的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
结膜炎:由于外来的致病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传染病流传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以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春季传染病预防安全教育讲稿
春季传染病预防安全教育讲稿今天我同大家一到共同学习我们所需要掌握、了解的“春季怎样预防流行病、传染病”“怎样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知识,如果做到了,才能使我们生活好、学习好,才能不会给社会、家庭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下面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A、春季怎样预防流行病、传染病?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眼病,曾发生过世界性的流行,这种病的病原体是多种病毒,对幼儿园、学校、人口密集的地方危害很大,及易传播。
病人眼睛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被分泌物污染的手指、手帕、毛巾和脸盆等都是传播这种病的媒介物,发生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症状: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并且出血,眼屎多,有刺痛,怕光,流泪,视力模糊等。
二、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染,属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很强,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初次感染病毒后,表现为水痘,以后可潜伏于人体的感觉神经节,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就开始活动,可引起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病程长,病情重,因此水痘与带状疱疹是同一种病毒所致。
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后一般14—16天内发病。
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首位,患者多在冬春季节发病。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或隐型感染者的口鼻腔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随飞沫散布,借空气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流感潜伏期短则数小时,最长不超过四天,患流感后病人一般会有高热,全身酸痛,头痛等症状,有些病人可出现腹泄、咳嗽,患病后3—4天就会退热,1周内痊愈,体质较弱者病程转长。
预防方法很简单: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还要增加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同时注意室内通风,尽量与患者隔离,也可用醋熏蒸对室内进行空气杀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第一章传染病得基本知识ﻫ一、何谓传染病㈠什么就是传染病ﻫ传染病就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与动物之间引起流行得感染性疾病。
此类疾病就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内引起,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或产生毒素,并对正常细胞及其功能造成破坏,严重时可导致感染者死亡。
这些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从一个传染源(例如病人、病畜)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在人与人或动物之间相互传染,使其她人也感染同样疾病。
㈡传染病得特点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⒈病原体ﻫ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得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少数传染病得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⒉传染性ﻫ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得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得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ﻫ⒊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ﻫ⑴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过程得强度与广度分为:ﻫ散发:就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ﻫ流行:就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间内,某种传染病得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得发病水平;ﻫ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得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患同一传染病得人.⑵地方性.地方性就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得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得影响,常局限在一定得地域范围内发生.如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
ﻫ⑶季节性。
季节性就是指传染病得发病率在年度内出现季节性升高,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在夏秋季节流行。
ﻫ⒋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原体产生抵抗力,一段时间内再次遇到该病原体得入侵而不会再感染,称为免疫。
不同得传染病,病后得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得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得还可再感染。
ﻫ二、何为法定传染病ﻫ传染病种类繁多,为了保障公众得健康与安全,国家以法律得形式将某些传染病列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2004年新颁布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甲类、乙类与丙类共37种法定传染病。
其中:ﻫ⒈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ﻫ⒉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与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茵病、淋病、梅毒、钓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ﻫ⒊丙类传染病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与阿米巴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以外得感染性腹泻病。
三、传染病传播得基本条件ﻫ传染病传播需同时具备如下三个基本条件。
ﻫ㈠传染源ﻫ就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得人与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与受感染得动物、昆虫。
病原体通常必须依靠传染源作为载体,伺机感染其她易感者。
ﻫ㈡传播途径ﻫ传播途径就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她易感者所经过得途径。
传染病可经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
常见得传染病传播途径与过程有以下几种:㈢易感人群ﻫ即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得人就就是这种传染病得易感人群。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得易感染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染性,人群易感性得高低取决于一个整体对易感人体所占得比例。
与之相对应得就是群体免疫力,即人群对于某种传染病得侵入与传播得抵抗力。
儿童及青少年由于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功能发育不完善,良好得个人卫生习惯尚未养成,自我保护能力差,因而较容易受到传染病得侵袭。
在儿童中开展有计划得疫苗接种就就是要提高儿童得群体免疫水平。
四、传染病控制得基本原则由于传染病得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宿主),即所谓得传染链,因此,控制传染病得蔓延也必须针对这几个条件采取相对应得预防措施。
ﻫ㈠管理与控制传染源传染源就是引发传染病得根源之所在,因此控制与消除传染源就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得根本措施。
ﻫ例如,对非典型肺炎病人与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严格诊治与管理,对病人家属加以严密监控与检疫,就就是控制非典型肺炎流行得传染源;流行性出血热得传染源就是老鼠,消灭老鼠就就是消灭流行性出血热得传染源;狂犬病得传染源就是狗,国家对养犬得管理就就是控制狂犬病得传染源。
㈡切断传播途径ﻫ传播途径就是传染病传播得通道,因此,切断传播途径,就是控制与消灭疾病得关键措施。
ﻫ病原体高开传染源后,需经一定得途径才会传染给正常人,如通过咳嗽产生得飞沫、蚊虫叮咬、水源污染、输血等途径。
消灭蚊子可以预防疟疾;搞好饮食卫生可以减少痢疾、伤寒得发生;开窗通风、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戴口罩等措施可以预防经空气传播得呼吸道传染病.ﻫ㈢保护易感人群ﻫ保护易感人群,就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得重要措施。
一种传染病就是否能在某人群中发生、流行(包括流行得强度),均与这些人群就是否具有对该病得易感性有关.人群易感性高,说明该人群具有发生该病流行得可能性较大,一旦有传染源传入,并且有适宜得传播途径,即可形成暴发或流行。
ﻫ对于一种新得传染病而言,从来没有感染过这种疾病得人群都就是易感者。
注射疫苗就是保护易感人群得最好方法,现在很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控制。
传染病得流行还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得影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传染病流行得三个条件得存在均可以挥重要得作用.ﻫ五、为何学校较易发生传染病得流行㈠学校就是人群集中得特殊场所ﻫ学校就是一个相封闭得场所,人群聚集,接触面广,一旦有人感染上某种传染病,很容易造成相互传播,特别就是容易引发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与肠道传染病得流行。
传染源可以就是患病得学校教职工或学生。
如果一个食堂炊事员患痢疾,那么她就可能通过污染所接触得食品容器、加工得食品,将病原体传播给就餐人员;一个学生患流行性感冒后如果继续上课,就可能通过飞沫将病原体传播给周边得同学与老师。
㈡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个体得免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传染许多传染病如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等,易感人群都就是儿童与青少年,因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得儿童与青少年,身体免疫力较低,加之缺乏传染病预防知识,没有养成良好得卫生习惯,个人防护意识与能力较差,特别就是不了解传染病早期症状,不能清楚表达身体得不适,因此不能早期识别并配合老师、医生及时诊断治疗,容易造成传染病在学校得传播与流行.如一个学生患有麻疹,只以为就是普通感冒,没及时治疗,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就可通过飞沫传染给其她学生造成大面积得感染。
六、学校传染病流行概况据2005年各地上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事件中约五分之四就是呼吸道传染病,其次就是消化道传染病。
在学校发生得传染病流行事件中,前五位得病种分别为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细菌性痢疾。
ﻫ学校传染病流行发生得高峰时间一般就是四月与十一月。
农村中小学传染病得发生率高于城镇中小学。
七、学校常见传染病及国家重点防治得疾病ﻫ㈠呼吸道传染病ﻫ⒈流行性感冒ﻫ简称流感,就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得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
传染源就是流感患者。
流感主要在人多拥挤得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得分泌物而传播。
ﻫ人群普遍易感。
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得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得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与冬季。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与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ﻫ⒉麻疹麻诊就是由麻疹病毒引起得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就是麻诊患者。
麻诊主要就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得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没有麻诊疫苗前,麻诊就是一种普遍发生得儿童传染病;相关疫苗发明后,麻诊得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
麻疹得潜伏期为7至18日,通常为14日.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
其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何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到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⒊水痘ﻫ水痘就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得一种)引起得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就是水痘患者。
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得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得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得物品而间接传播。
ﻫ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就是儿童。
潜伏期为10-24日,通常为14—16日。
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与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
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得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丰存在.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就是轻微得,可不治而愈。
⒋流行性腮腺炎ﻫ流行性腮腺炎就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得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ﻫ传染源就是性腮腺炎患者与携带病毒者。
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得唾液或飞沫传播。
患者在腮腺炎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得儿童与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
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ﻫ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ﻫ⒌猩红热ﻫ猩红执就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得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ﻫ患者与带菌者为传染源。
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皮肤伤口与产道等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
5-15岁为高发年龄.潜伏期为2-3日。
ﻫ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并出现发热、咽痛;病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与疹后脱屑。
发病初期舌有白苔、肿胀得舌乳头凸出,俗称“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红色,称“杨梅舌”。
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ﻫ简称流脑,就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得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流脑患者与带菌者为传染源。
病菌通过飞沫从空气中传播。
ﻫ人群普遍易感,但C群流脑以10-20岁得青年少年为主。
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生在冬春季。
ﻫ主要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与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劲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引发败血症及脑实质损害,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