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说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研修活动记实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研修活动记实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研修活动记实活动时间:2013、11活动地点:一年级办公室活动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活动过程:一、开场白我们组研修的内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二、单元分析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及地位、编写特点:李明珍《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与计算,认识了11~20各数的组成,学习了连加以后的一个教学单元。

它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和掌握算法。

再脱离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再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能做到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按《标准》评价建议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到学期末应达到每分做8~10题。

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继续渗透了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并让学生初步接触了统计表,这为今后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教材编排特点:吴新玲1.计算的具体内容和结构没太大变化,仍然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适当突出“凑十法”。

2.9加几:让学生自己先探索怎么算,教材呈现两种方法:接着数、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还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说说其他的算法。

3.8、7、6加几:例2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自己想该怎样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详解与解题思路指导分享探讨总结研究讲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详解与解题思路指导分享探讨总结研究讲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详解与解题思路指导分享探讨总结研究讲解在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很多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期末到来之际,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本文将对一些关键的数学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并分享解题思路的指导和探讨,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帮助。

一、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在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

"+"代表加法,"-"代表减法。

2. 控制好计算顺序。

根据计算顺序,严格按照从左到右的方式进行计算。

3. 灵活运用进位和借位。

在加法运算中,当两位数相加超过10时,需要进位;在减法运算中,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借位。

二、认识和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在此给出两个数的比较规则:1. 十位数优先比较大小。

比较两个数的十位数大小,十位数大的数大于十位数小的数。

2. 十位数相同,再比较个位数大小。

比较两个数的个位数大小,个位数大的数大于个位数小的数。

三、认识和书写数字1. 数字的认识和读法。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数字从0到9的基本认识和读法。

2. 数字的书写。

书写数字时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书写的规范,力求工整、准确。

四、数的拆分和组合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

在解题时,可以通过拆分和组合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化简为简单的计算过程。

1. 数的拆分。

将一个较大的数分解为各个位数的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大小和运算方法。

2. 数的组合。

将各个位数的数按照顺序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更大的数。

五、运用数轴进行数字排列数轴是一个有序的直线,可以用来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数轴进行数字排列的方法。

1. 利用数轴比较数字的大小。

将数字放在数轴上,可以直观地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设计(上册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设计(上册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设计(上册全)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基本数学素养为目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难易适中。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的认识、数的运算、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数学应用等方面。

本节课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数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新的学习环境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他们在学前教育阶段已接触到一些数学知识,如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等,但系统性和逻辑性还不够强。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各有不同。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认识数字0-10,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算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游戏教学法: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5.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基本概念与运算:讲解数字0-10的认识,以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3.数的组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的组成,理解加减法的算理。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教材简析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教材简析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知识,需要学生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教材还新编了具有亲切感的“编者的话”,设计了新颖的“目录”,努力使学生感到教材是为他们编写的,让孩子们喜欢教科书。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本册教材的设计注意下面几点: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分类概念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了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感受、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分类教学也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以及不同的分法。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把减法和加法适当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比较熟练地掌握加、减的计算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实验教材的10以内的加、减法,仍是把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从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开始,把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把有关的加、减法算式对照排列,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逐步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逐步会利用联想算出加、减法式题的得数。教材最初出现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算式,逐步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两个加法的或两个减法的),再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的和两个减法的),使儿童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到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学生就能把这种规律性的联系运用于学习新知识中,实现学习的迁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研说 (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研说 (1)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针对学生 实际,我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书中主题图的作用
2.加强学生的操作和观察活动
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 行的,所以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 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我在教 学6、7的加减法时,就让学生通过摆小棒使 学生从“一图两式”的基础上理解根据一幅 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即 “一图四式”。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就 能更好地理解。
4、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6和7的计算训练,我们可以用学生喜欢 的爬山游戏,采取竞赛的形式请学生一起爬 山,比一比谁算得又快有准,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我们还可以设计摘苹果,猴子吃桃, 帮青蛙过河等小游戏帮助学生逐步加快计算 的速度和准确率。
4+3= 7
2+3= 5
7-2= 5
6-4= 2
11-20的认 识和加减法
数的认识: 1-5的认识
数的运算: 1-5的组成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数的认识: 6-10的认识
数的运算: 6-10的组成
理解加减法的算理
数的认识: 11-20的认识
数的运算: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了解了三种算法
巩固三种算法
初步接触两步运算
加减混合
连加 连减
由 浅 入 深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 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 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 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推 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能力和探索意识。
使 学 生 经 历能将积一极参与数学学习活 些 实 际 问动题,对抽数象学有好奇心与求 为 数 学 问知题欲。的养过成良好的学习习 程 , 掌 握惯。数 学 基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结构合理,内容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具体包括:1-5的认识与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位置、统计、数学广角等。

这些内容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策略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评价本册教材注重评价与反馈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评价方式包括口头测试、书面测试、观察记录等。

同时,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身的教学效果。

六、教师与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合作学习。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实践,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

七、教学资源本册教材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教学软件等。

小学数学研课标说教材

小学数学研课标说教材

小学数学研课标说教材篇一:四年级数学研课标说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研说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说课标包括教学目标;说教材包括教材编写体例和意图、教材特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单元教材分析;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知道周角、平角及周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结合实例,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角与三角形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4、能够自觉运用角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和三角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角的认识、角的分类、角的度量、三角形的认识及特征、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

教学重点:由于本单元主要是概念教学,且概念比较多,所以重点也比较多。

角的度量、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三角形内角和推导、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为使儿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建构他们自己新的知识与经验,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例如:对“三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已懂得了角的分类,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与周角这一基础,设计了“给三角形分类”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一年级数学上册研说教材

一年级数学上册研说教材
教学
注意与学生已 有知识的联系 及相关知识的
教材内容 与学生学 情的关系
整合,降低学
生的认知难度,
形成 知识体 系




创设丰富的 现实情境, 重视学生直 观感知的作
用。
引导学生从不 同角度分析问 题,强调获得 数学结论的过
程性
教学过 程和学习 过程关系
注重引导学 生在解题过 程中反思不 同解法的优 劣性,从而领 会数学的本
人人都获 得必需的 数学
基 本 理 念
不同的人 在数学上得 到不同的发 展
我理想数学课堂
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放开” 二 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上要做到“多维” 三 教师在讲台上要做到三结合:教材、教师和学生 四 教师所采用的模式要有效,真正让学生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 五 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六 课堂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 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 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 象思维、合情推理能力、逻 辑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 清晰地阐述观点。培养学生 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意识,
经历将一些实际 建立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问题抽象为数学问 题的过程,掌握数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并能解决简 单的问题

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 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 方法的提炼;数学理性精神
的体验
教学策略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小棒 计数器
数一数 摆一摆
量与计量
空间与图 形
统计
实物 模型
操作活动 实践活动
联系生活 收集 活动记录 整理
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理解数的组成
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认识钟表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建立初步的方向感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教材分析

《10的认识》教材分析这节课围绕课标体现趣,新,活三个特色。

1、以趣激情,突破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

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我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动机,在引导学生观察参与的同时,适时激疑9的后面是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

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以游戏形势结束,寓教于乐。

练习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趣味性。

学完10的组成后,在找朋友与拍手组10的游戏中巩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寓教于乐。

新:课堂上,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这种“自主——合作”式的探究模式新。

1、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我为每人准备了小棒,要求学生先数出10根小棒,再用这些小棒拼出漂亮的图案。

这样既巩固学生对10的序数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提供了人人动手研究的机会。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过程之中,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由于学习材料的充足,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

学生的探索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也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解答做出判断,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

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教师都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就使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

活:1、激活内容,调动学生。

课前我比较深入的钻研教材,科学地运用教材,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小问题,使每个问题既围绕重点,又围绕难点来进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认识钟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认识钟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认识钟表一.说教材:【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研究数学。

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

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

平时,与家长交流,听到家长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惯。

另外,这些孩子刚步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

所以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惯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认识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造就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研究意识3、思维拓展目标:使学生初步树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放置时间的优秀惯。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准备:课件、时钟实物二、说教法学法: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非常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捉住他们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一下方法: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研究。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研究与现实糊口的联系,使数学研究贴近糊口。

新一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

新一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
交流合作: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团队合作和支持机制
建立教师团队:组建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 的团队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
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 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学 水平和能力
激励机制:设立教师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 参与教学研究和创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知识的态度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特点
教学内容:包括数 字、图形、计算、 测量等基础知识
教学方式:采用游 戏、故事、实验等 方式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统计与概率部分包括:数据的收集、数 据的整理、数据的分析等
综合与实践部分包括:数学与生活、数 学与科技、数学与文化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 念和运算法则
理解并运用数学思 维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 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和数学素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点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注重实践操作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 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数与代数部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 算、数的应用等
图形与几何部分包括:图形的认识、图 形的测量、图形的变换等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说课稿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说课稿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说课稿全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说课稿全册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数一数教学内容:数一数教材解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

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课标要求: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教学目标: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研究,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研究的快乐及要求。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对研究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

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教学建议:刚入学的学生对课堂研究还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观察画面往往只对其中色彩、人物等感兴趣。

根据学生特点,在出示情境图后,不要急于让学生数数,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让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

在数一数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努力使每个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心。

课时安排:1课时问题研讨:1、怎样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通过“数一数”活动,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的研究习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说课稿比一比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5各数的认识................................................ - 2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认识图形.......................................................... - 4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分类 ................................................................. - 7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6和7的认识................................................. - 10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8和9”的认识................................................ - 14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0的认识....................................................... - 17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数学乐园........................................................ - 20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1~20各数的认识........................................ - 24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认识钟表........................................................ - 28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5各数的认识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说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说稿

一年级数学教材研说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

今天我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法三方面来进行研说。

说课标是说总课程目标和本册课程目标;说教材是说教材的编写体例及特点、内容解析与整合。

说教法是说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说课标:一、总体目标: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本学段的学习提出了基本要求:1、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并能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

3、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这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本册目标新课标分别阐述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

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领域涉及到数的认识: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

数的运算: 100以内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认识人民币;空间与图形领域涉及到图形的认识:主要是认识平面图形;统计概率涉及到统计认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说教材一、教材特点和编排意图: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新颖有趣。

2、由情景串引发问题串。

3、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4、解决问题贯穿于四大领域。

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材通过信息窗的情境图,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的足够空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本册教材在编写思路、呈现方式、栏目设置都在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

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精品)

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精品)

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精品)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

这节课是学生研究“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也为后面“分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体验立体图形的一些特征,激发学生研究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

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等方式,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能够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则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及研究数学的兴趣。

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研究。

教师是数学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
者,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研究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生活、学会研究,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

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和新课研究两个环节。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通过设疑激情的方式,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并试着把“相同的”放在一起,为研究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在新课研究环节,教师通过操作感知和分提示概念的活动,让学生分组活动,巩固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概念,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运算》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运算》的第一节课。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研究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的概念,认识数字0-10。

2.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加法运算,并掌握计算方法。

3.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减法运算,并掌握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对数字0-10的理解和运算符的使用。

四、教具准备1. 《数学运算》教材。

2. 数字卡片。

3. 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并进行数量示意。

2. 观察判断教师出示一堆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数量多少,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3. 数的加法运算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引导学生通过计数器进行加法运算,例如:1 + 2 =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4. 数的减法运算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和一些物品,引导学生通过减去相应数量的物品,进行减法运算,例如:3 - 1 =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5. 巩固练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数的加减法运算练,并进行检查和纠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0-10。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加法运算,并掌握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减法运算,并掌握计算方法。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仍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巩固练。

参考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运算》教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研说稿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研说稿doc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研说——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李红艳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研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11-20各数的认识》。

今天我主要从说教材、说课标、说教学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

说教材是说教材的编写特点、内容结构、编写体例和知识的立体整合;说课标是说课程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说教学是说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说教材、知结构(一)、本册教材编写特点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体现学习过程。

(课件)在教学新内容之前,教材提供一幅学具图,图中散乱放置了学生熟悉的学具和水果卡片。

一方面可通过让学生数出某种数量超过10个的学具,得到11-20的一些数据,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话题;另一方面,可供学生学习数数之后进行练习使用。

这是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学生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课件)教材的编排还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即从结合计数器、实物图等直观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计算的过程与结果,到脱离直观进行计算,逐步加深学生 11—20各数的认识。

(二)、内容结构: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加减法各部分名称;解决问题。

(三)、编写体例:每一节都有主题图-例题-做一做-练习,最后是成长记录袋(四)、知识与技能立体式整合从纵向来看,本单元内容为一年级下册和二、三年级的加减法及四五六年级的四则运算做准备,教学内容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循序渐进。

从横向来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巩固了前面所学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又为下一单元进位加法做准备。

二、说课标:课标分为课程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

(一)、课程目标主要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研说(课件)知识与技能: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研说教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研说教材

在观察、 操作等活 动中能提 出一些简 单的猜想
能发现和 提出一些 简单的数 学问题解 并尝试解 决。 了解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 方法体验与 他人合作交 流解决问题 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 能倾听 数 学 课 程 目 标
第一学段
具有好奇心 能主动质疑、 主动参与活 动
经历抽象出数的过 程理解20 以内数 的意义及常见量体 会加减法的含义能 准确计算
③圆柱 直直的,
上下一样粗细,两 头是圆的,平平的。
①长方体 长长方方, 有平平的面。
2、辨认 物体
④球 表面
是曲面,圆 圆的。
1、认识立 体图形
立体 图形 空 间 与 图 形
3、物 体 拼组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2、辨认平 面图形 三角形 圆 3、图形的 拼组
1、认识 平面图形
C. 5、4、 3、2加几。
1、交换加数 的位置能很快 说出得数。 (例1) 2、巩固用交 换加数的方 法来计算小 数加大数。 (例2) 排队问题:前 面人数加上后 面人数,再加 上她本人等于 这队的总人数。
数 的 知识延伸 运 算
空间与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②正方体
四四方方, 有平平的面。
b、认识 把8凑成 10的过程。
1、看情境图 解决8加5等 于几。(例1)
B. 8、7、6 加几(含用 4、用数学(加深 数学)。
3、用多种方 法计算8加9等 于几。(例3) c、交换加数的 位置(重点)
b、拆大数, 凑小数
对加减法的认识) a、接着数, 数出结果。
数 的 运 算
第九单元: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
评 价 建 议
形式多样
口头评书面 评物质评、 延时评、及 时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说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是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我想把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领悟透彻,对我而言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我就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把自己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理解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课标
1、课程基本理念。

新课标:“……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其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2、课程目标。

现在的总目标在表述上更加明确、全面、清晰、更有利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评价。

3、一年级上册的课程目标可以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及常见的量;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准确进行运算。

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认识物体的位置。

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问题解决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方面:
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9个单元: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二单元位置、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9单元总复习。

分别安排在三个板块中。

数与代数中有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共六个单元。

要求: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20以内数”的数感,培养符号意识,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认识整时钟。

图形与几何中有第二单元位置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共2个单元。

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综合与实践中包括数学乐园和总复习共2个单元。

要求: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2、教材特点。

(一)素材丰富。

更具感性。

(1)海量情景图。

如:我们的校园,小猪小兔盖房子、农家乐、野生动物园、拔河比赛……这些富有儿童情趣的美丽画面,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

里面包含的奇妙知识,更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紧贴于生活。

一年级学生所感知的生活较窄,只有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实物中选取学习素材,才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如:第12页第4题。

说说下面的物品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这些物品在卧室里的摆放,学生是熟悉的。

用数学语言上、下、左、右、
前、后完整的叙述这些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有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位置概念。

(3)丰富的活动。

新教材不仅延续了原教材中的活动,如:涂色、连线、画图、摆学具等。

新教材活动更丰富。

如:第11页第3题。

把附页中的小兔和乌龟贴在图中。

看图讲故事。

说说,谁在谁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再如:第12页第5题。

从附页上剪下小动物图,按要求贴一贴。

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做”,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合理调整,更具理性。

1、内容调整
(1)新教材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是由旧教材中的第一单元“数一数”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的“比多少”合并而成的。

而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中的“比高矮”“比长短”属于测量内容被删去了。

将“分类”调到一年级下册作为“统计”的教学内容。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因为一年级一开始有些知识需要用到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来教学,如果不系统的学,不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所以这一改变更合理。

而原来“位置”中的左右的相对性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3)“用数学”的例题增加了,如:79页例6,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再如:98页例6,我们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

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这两题在原教材的练习中出现过,而非例题。

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理解变通能力有限,所以练习时无从下手,稍有经验的老师都是自己作为补充例题讲解。

所以新教材的这一变动更具理性。

(4)练习增加了,如: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原教材是学习了1~5的认识和比大小,第几,分与合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加减法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

0的认识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共3个练习。

而新教材每学完两个内容之后就安排了一个练习,而且增加了单元整理与复习。

共5个练习,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及时巩固和理解知识
(5)新教材中10以内的减法表增加了减数是0的,还增加了差是0的,下面的提问也多了一问。

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一是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