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431分压电阻计算公式
TL431分压电阻计算公式

TL431分压电阻计算公式
分压电路设计:
在TL431分压电路中,我们需要计算分压电阻的取值,以产生所需的输出电压。
以下是分压电阻计算的公式:
R2 = (Vo / Vref - 1) * R1
其中,R1是上方电阻,R2是下方电阻,Vo是所需输出电压,Vref是TL431的参考电压。
详细解释:
1.定义所需输出电压(Vo):
首先,根据具体应用的电压需求,定义所需的输出电压。
2. 确定TL431的参考电压(Vref):
查阅TL431的数据手册,可以得到Vref的具体数值。
通常,Vref约为2.5V。
3.计算所需的下方电阻(R2):
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看到,R2的取值与所需输出电压(Vo)和参考电压(Vref)有关。
通过带入数值,我们可以计算出R2
4.选择上方电阻(R1)的取值:
上方电阻(R1)的取值没有明确的公式可以计算,请注意以下几点:-R1的取值应该适中,通常在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之间。
-R1的取值应该足够大,以保证在工作电流下产生稳定的参考电压。
-R1和R2的串联电阻值应该在典型工作范围内,以保证稳定的工作状态。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的下方电阻(R2)并选择适当的上方电阻(R1)。
请注意,在实际电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电流要求、功耗等其他因素,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
TL431分压电阻计算公式提供了一种实现输出电压分压的方法。
通过合理地选择电阻的取值,我们可以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并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然而,请注意每个具体应用的特殊要求,并参考TL431的数据手册以获取更准确的设计指导。
TL431_典型应用电路

TL431 典型应用电路及稳压电路TL431是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
他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的设置到从Ver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
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Ω,在很多应用中用它代替齐纳二极管,例如,数字电压表,运放电路,可调压电源,开关电源等。
TL431是一种并联稳压集成电路。
因其性能好、价格低,因此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源电路中。
其封装形式与塑封三极管9013等相同。
TL431精密可调基准电源有如下特点:稳压值从2.5~36V连续可调;参考电压原误差+-1.0%,低动态输出电阻,典型值为0.22欧姆输出电流1.0~100毫安;全温度范围内温度特性平坦,典型值为50ppm;低输出电压噪声。
主要参数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可编程输出电压:2.5V~36V电压参考误差:±0.4% ,典型值25℃(TL431B)低动态输出阻抗:0.22Ω(典型值)等效全范围温度系数:50 ppm/℃(典型值)温度补偿操作全额定工作温度范围稳压值送从2.5--36V连续可调,参考电压原误差+-1.0%,低动态输出电阻,典型值为0.22欧姆,输出电流1.0--100毫安。
全温度范围内温度特性平坦,典型值为50ppm,低输出电压噪声。
封装:TO-92,PDIP-8,Micro-8,SOIC-8,SOT-23最大输入电压为37V最大工作电流150mA内基准电压为2.5V输出电压范围为2.5~36V内部结构TL431的具体功能可以用下图的功能模块示意。
由图可以看到,VI是一个内部的2.5V 的基准源,接在运放的反向输入端。
由运放的特性可知,只有当REF端(同向端)的电压非常接近VI(2.5V)时,三极管中才会有一个稳定的非饱和电流通过,而且随着REF端电压的微小变化,通过三极管图1的电流将从1到100mA变化。
当然,该图绝不是TL431的实际内部结构,但可用于分析理解电路。
典型应用电路如下:1:精密基准电压源(附图1)该电路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及较大的输出电流。
tl431限流电阻计算

tl431限流电阻计算TL431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集成电路,可以用作电压参考源、比较器、电压调节器等多种电路。
其中,限流电阻(I lim)是TL431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范围。
本文将详细介绍TL431限流电阻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TL431电路的工作原理。
TL431是一种三端稳压器,具有一个参考电压引脚(REF)、一个控制电压引脚(Cathode)和一个接地引脚(Anode)。
当控制电压引脚的电压高于参考电压引脚的电压时,引脚之间的导通电阻非常低,从而使得电流通过。
当控制电压引脚的电压低于参考电压引脚的电压时,引脚之间的导通电阻非常高,电流无法通过。
因此,通过控制电压引脚的电压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
限流电阻(I lim)是一个关键参数,用于设置TL431的电流限制范围。
通过限流电阻,我们可以设置TL431的输出电流上限,以保护电路中的其他组件。
计算限流电阻的方法如下:1.确定所需的电流上限(Ilim_max)。
根据应用的要求和其他电路参数,确定所需的最大输出电流。
2.选择适合的参考电压(Vref)值。
TL431的参考电压通常为2.5V,但也有其他可选值。
根据所需的输出电流范围,选择适合的参考电压。
3.计算限流电阻(Rlim)。
根据所需的最大输出电流和选择的参考电压,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限流电阻:Rlim = (Vref / Ilim_max)4.选择最接近计算值的标准电阻值。
根据计算出的限流电阻值,可以从标准电阻值表中选择最接近的标准电阻。
5.确定电阻的功率需求。
根据所选的标准电阻和所需的输出电流范围,计算电阻的功率需求。
功率需求应小于所选电阻的额定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出的限流电阻值应小于所选的参考电压值,否则TL431将无法正常工作。
总之,TL431限流电阻的计算方法包括确定输出电流上限、选择参考电压、计算限流电阻、选择标准电阻值和确定电阻功率需求等步骤。
通过合理计算和选择,可以满足电路中对电流的限制要求,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TL431_典型应用电路

TL431 典型应用电路及稳压电路TL431是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
他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的设置到从Verf〔2.5V〕到36VX围内的任何值。
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Ω,在很多应用中用它代替齐纳二极管,例如,数字电压表,运放电路,可调压电源,开关电源等。
TL431是一种并联稳压集成电路。
因其性能好、价格低,因此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源电路中。
其封装形式与塑封三极管9013等一样。
TL431精细可调基准电源有如下特点:稳压值从2.5~36V连续可调;参考电压原误差+-1.0%,低动态输出电阻,典型值为0.22欧姆输出电流1.0~100毫安;全温度X围内温度特性平坦,典型值为50ppm;低输出电压噪声。
主要参数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可编程输出电压:2.5V~36V电压参考误差:±0.4% ,典型值25℃〔TL431B〕低动态输出阻抗:0.22Ω(典型值)等效全X围温度系数:50 ppm/℃〔典型值〕温度补偿操作全额定工作温度X围稳压值送从2.5--36V连续可调,参考电压原误差+-1.0%,低动态输出电阻,典型值为0.22欧姆,输出电流1.0--100毫安。
全温度X围内温度特性平坦,典型值为50ppm,低输出电压噪声。
封装:TO-92,PDIP-8,Micro-8,SOIC-8,SOT-23最大输入电压为37V最大工作电流150mA内基准电压为2.5V输出电压X围为2.5~36V内部构造TL431的具体功能可以用下列图的功能模块示意。
由图可以看到,VI是一个内部的2.5V的基准源,接在运放的反向输入端。
由运放的特性可知,只有当REF端〔同向端〕的电压非常接近VI〔2.5V〕时,三极管中才会有一个稳定的非饱和电流通过,而且随着REF端电压的微小变化,通过三极管图1的电流将从1到100mA变化。
当然,该图绝不是TL431的实际内部构造,但可用于分析理解电路。
典型应用电路如下:1:精细基准电压源(附图1)该电路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及较大的输出电流。
TL431_典型应用电路

TL431 典型应用电路及稳压电路TL431是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
他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的设置到从Ver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
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Ω,在很多应用中用它代替齐纳二极管,例如,数字电压表,运放电路,可调压电源,开关电源等。
TL431是一种并联稳压集成电路。
因其性能好、价格低,因此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源电路中。
其封装形式与塑封三极管9013等相同。
TL431精密可调基准电源有如下特点:稳压值从 2.5~36V连续可调;参考电压原误差+-1.0%,低动态输出电阻,典型值为0.22欧姆输出电流1.0~100毫安;全温度范围内温度特性平坦,典型值为50ppm;低输出电压噪声。
主要参数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可编程输出电压:2.5V~36V电压参考误差:±0.4% ,典型值@25℃(TL431B)低动态输出阻抗:0.22Ω(典型值)等效全范围温度系数:50 ppm/℃(典型值)温度补偿操作全额定工作温度范围稳压值送从2.5--36V连续可调,参考电压原误差+-1.0%,低动态输出电阻,典型值为0.22欧姆,输出电流1.0--100毫安。
全温度范围内温度特性平坦,典型值为50ppm,低输出电压噪声。
封装:TO-92,PDIP-8,Micro-8,SOIC-8,SOT-23最大输入电压为37V最大工作电流150mA内基准电压为2.5V输出电压范围为2.5~36V内部结构TL431的具体功能可以用下图的功能模块示意。
由图可以看到,VI是一个内部的2.5V 的基准源,接在运放的反向输入端。
由运放的特性可知,只有当REF端(同向端)的电压非常接近VI(2.5V)时,三极管中才会有一个稳定的非饱和电流通过,而且随着REF 端电压的微小变化,通过三极管图1的电流将从1到100mA变化。
当然,该图绝不是TL431的实际内部结构,但可用于分析理解电路。
典型应用电路如下:1:精密基准电压源(附图1)该电路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及较大的输出电流。
TL431分压电阻,电阻(电容)并联计算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 一 二 三
电阻(电容) 1 1
1
1
电阻(电容)并联计算器
(黄色是计算结果,无须修改) (蓝色为输入区)
电阻(电容) 2
1
1
1
计算结果 0.5 0.5 0.5
TL431分压电阻计算器
(黄色是计算结果,无须修改) (蓝色为输入区)
方法 上拉电阻(K)
下拉电阻(K)
输出电压(V)
一
33
10
10.75
二
33
10
10.75
三
33
10
10.75
注:在选择电阻时必须保证通过阴极的电流要大于1MA,下拉电阻的值不是任意取的, 要考虑两个因素: 1.431参考输入端的电流,一般此电流为2uA左右,为了避免此端电流影响分压比和避免 噪音的影响,一般取流过下拉电阻的电流为参考段电流的100倍以上,所以此电阻要小于 2.5V/200uA=12.5K。 2.待机功耗的要求,如有此要求,在满足12.5K的情况下尽量取大值。
分压电阻计算公式详细教程

分压电阻计算公式详细教程分压电阻是一种常见的电路设计技术,用于将电压分配到不同的电阻上。
它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了解如何计算分压电阻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分压电阻计算的公式和步骤。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分压电路的基本原理。
在一个简单的电路中,如果我们有两个电阻R1和R2,它们串联连接,并且在它们之间有一个电压源V_in,我们想要在R2上获得一个特定的电压V_out。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分压电阻技术来实现这个目标。
分压电阻的计算公式如下:V_out = V_in (R2 / (R1 + R2))。
其中,V_out是我们想要获得的输出电压,V_in是输入电压,R1和R2分别是两个电阻的阻值。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如何使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分压电阻。
假设我们有一个电路,输入电压V_in为12V,我们希望在一个1000欧姆的电阻R1和一个2000欧姆的电阻R2之间获得一个6V的输出电压V_out。
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V_out = 12V (2000Ω / (1000Ω + 2000Ω)) = 12V (2 / 3) = 8V.通过这个计算,我们可以看到,使用1000欧姆和2000欧姆的电阻,我们实际上无法得到6V的输出电压。
这表明我们需要重新选择电阻的数值来获得我们需要的输出电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需要通过试验和调整电阻的数值来获得我们需要的输出电压。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电阻的功率和精度等因素。
总之,分压电阻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调整电路,以获得我们需要的输出电压。
通过理解这个公式和相应的计算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分压电阻技术,提高电路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tl431稳压原理

tl431稳压原理TL431稳压原理引言:稳压电路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源电路,它能够将不稳定的输入电压转换为稳定的输出电压。
在众多的稳压电路中,TL431是一种常用的稳压器件。
本文将对TL431稳压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TL431简介TL431是一种三端可编程精密稳压器,具有高精度、低静态功耗、高输出电流能力等特点。
它是一种集成电路,内部包含参考电压源、比较器、输出驱动器等功能模块。
二、TL431工作原理1. 参考电压源TL431内部集成了一个参考电压源,该电压源提供一个固定的参考电压,一般为2.5V。
这个参考电压是稳定的,不会受到输入电压的变化而改变。
2. 比较器TL431内部还包含了一个比较器,用于比较输入电压与参考电压的大小关系。
当输入电压高于参考电压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当输入电压低于参考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
3. 输出驱动器TL431输出端接有一个输出驱动器,用于根据比较器输出的电平控制输出电压。
当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时,输出驱动器会将输出电压拉低;当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时,输出驱动器会将输出电压拉高。
4. 反馈回路在稳压电路中,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往往需要设置一个反馈回路。
在TL431稳压电路中,反馈回路的作用是将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通过调节输入电压来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
三、TL431稳压电路设计1. 参考电压选择在进行TL431稳压电路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参考电压。
一般情况下,参考电压选择为2.5V,因为TL431内部的参考电压就是2.5V。
如果需要其他输出电压,可以通过外部电阻分压的方式将输入电压调整为2.5V。
2. 反馈电阻计算反馈电阻的选择对于稳压电路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反馈电阻的大小决定了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的比例关系。
根据公式Vout = Vref * (1 + R1/R2),可以计算出反馈电阻的取值范围。
3. 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选择为了提高稳压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动态响应速度,一般会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加入合适的电容。
tl431计算公式

tl431计算公式TL431计算公式是一种应用于电源管理和检测电路中的三端参考芯片。
它在电源管理和检测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准确的比较电压及恒定的输出精度,可以用于检测电源的输出电压,在没有输出电压的情况下,它还可以用于参考电源的控制,并在需要时保护电源电路。
TL431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当输入电压在一定的阈值之上时,TL431内部的比较电压会被激活,从而导致它产生恒定的输出电压。
这就是TL431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
对于TL431计算公式来说,有三个参数需要考虑,它们分别是输入电压,比较电压和输出电压。
输入电压是TL431内部的比较电压,也是TL431内部恒定输出电压的基础,TL431内部比较电压一般在2.5V到36V之间,输出电压通常介于2.5V到36V之间。
这三个参数都需要考虑,以确定TL431的输出电压。
TL431计算公式的公式如下:V_OUT = V_REF * (1 + R3/R2) + (V_IN - V_REF) * (R4/R2)其中,V_OUT是TL431芯片的输出电压;V_REF是TL431芯片的比较电压,一般介于2.5V到36V;V_IN是TL431芯片的输入电压;R2,R3,R4是TL431内部电阻的值。
根据TL431计算公式,我们可以通过调整R2,R3和R4的值来调整TL431芯片的输出电压。
如果要将输出电压提高,可以适当减小R2的值,以增加比较电压;反之,如果要降低输出电压,可以增加R2的值,以降低比较电压。
TL431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它可以用于监测电源输出电压,精确控制电源线路调出,以及电源电路保护等多种电源管理和检测电路应用。
目前,TL431计算公式已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和检测电路和智能控制系统中。
TL431计算公式是一种应用于电源管理和检测电路中常用的参考芯片,它可以根据输入电压、比较电压和内部电阻值的调整,产生准确的恒定输出电压,从而提高精度,并可以用于电源的输出电压检测和电源线路的精确控制。
分压电阻计算公式详细教程

分压电阻计算公式详细教程在电路中,分压电阻是一种常见的用于降低电压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将电路中的电压分成两个部分,以便用于驱动其他组件或传感器。
分压电阻的计算是电路设计中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分压电阻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分压电路的基本原理。
分压电路通常由两个电阻组成,一个是输入电阻R1,另一个是输出电阻R2。
输入电压V_in通过这两个电阻,形成一个输出电压V_out。
根据基本的电路理论,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分压电阻计算公式来计算输出电压:V_out = V_in (R2 / (R1 + R2))。
现在让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如何使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分压电路的输出电压。
步骤1,确定输入电压V_in.首先,确定输入电压V_in的数值。
这通常是从电源或信号源中提供的电压值。
步骤2,确定输出电压V_out.接下来,确定你想要得到的输出电压V_out的数值。
这通常是电路中其他组件或传感器所需要的电压值。
步骤3,选择电阻数值。
根据所需的输出电压V_out和已知的输入电压V_in,选择合适的电阻数值。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电阻的数值不能是任意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要求来选择。
步骤4,计算输出电压。
使用上述的分压电阻计算公式,将已知的输入电压V_in、输出电压V_out和所选的电阻数值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输出电压V_out的数值。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计算出分压电路的输出电压。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阻的功率、精度和温度系数等因素,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一下,分压电阻计算公式是电路设计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掌握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分析电路。
希望以上的教程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分压电阻的计算方法。
431取样电阻计算

上 下
算法1 算法2 具体采用哪种算法视 电路情况:本人习惯 将上偏电阻R上预留 (等效)2个位置串 一般依据给定上 也可以依据给定 联:R上=R1+R2,故 偏电阻R上,求下 下偏电阻R下,求 依据已知输 采用算法1方便调试 偏电阻R下 上偏电阻R上 出电压、给 24.2 定下偏电阻 设定输出电压Vo: 或上偏电阻 给定下偏电阻R下: 5.1 计算另一电 给定上偏电阻R : 47 上 阻
给定值 计算结果
计算:
上偏电阻R上: 下偏电阻R下: 调整两电阻 上偏电阻R上=R1+R2 的和至合适 R1 上偏电阻值 R2=R上-R1 44.268 27 17.268 44.268 5.414746544
参考图: R1 R上 R2
Vo
R下
TL431的几种基本用法

TL431的几种基本用法:(2010-04-10 17:18:38)转载TL431的几种基本用法:TL431作为一个高性价比的常用分流式电压基准,有很广泛的用途。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TL431常见的和不常见的几种接法。
图(1)是TL431的典型接法,输出一个固定电压值,计算公式是: Vout = (R1+R2)*2.5/R2,同时R3的数值应该满足1mA < (Vcc-Vout)/R3 < 500mA当R1取值为0的时候,R2可以省略,这时候电路变成图(2)的形式,TL431在这里相当于一个2.5V稳压管。
利用TL431还可以组成鉴幅器,如图(3),这个电路在输入电压 Vin < (R1+R2)*2.5/R2 的时候输出Vout为高电平,反之输出接近2V的电平。
需要注意的是当Vin在(R1+R2)*2.5/R2附近以微小幅度波动的时候,电路会输出不稳定的值。
TL431可以用来提升一个近地电压,并且将其反相。
如图(4),输出计算公式为: Vout = ( (R1+R2)*2.5 - R1*Vin )/R2特别的,当R1 = R2的时候,Vout = 5 - Vin。
这个电路可以用来把一个接近地的电压提升到一个可以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唯一需要注意的是TL431的输出范围不是满幅的。
TL431自身有相当高的增益(我在仿真中粗略测试,有大概46db),所以可以用作放大器。
图(5)显示了一个用TL431组成的直流电压放大器,这个电路的放大倍数由R1和Rin决定,相当于运放的负反馈回路,而其静态输出电压由R1和R2决定。
这个电路的优点在于,它结构简单,精度也不错,能够提供稳定的静态特性。
缺点是输入阻抗较小,Vout的摆幅有限。
图(6)是交流放大器,这个结构和直流放大器很相似,而且具有同样的优缺点。
我正在尝试用这个放大器代替次级运放来放大热释红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TL431分压电阻计算公式

TL431分压电阻计算公式并联式稳压电源(TL431)的最大输出电流就是它的最大功率时的最大吸入电流。
计算方法为:Io=(Vcc-V o)/R1)-2mA ,当然还必须满足不超过TL431的最大功率:V o*Io<0.5以上就是安全使用TL431的方法TL431限流电阻如何计算图中的电路,15V供电,输出5V,不知道R5-R9的作用是什么?怎么计算这几个电阻的值R5-R9的作用是是限流和分掉部分电压,因为输入是15V,输出是5V,这几个电阻分掉多余的电压(15V-5V=10V)。
TL431工作电流为1mA到100mA ,可以让TL431的工作电流为20mA,这几个电阻并联后阻值可大概取为(15-5)/20mA=500欧姆,5个电阻分担20*20*500/1000000=0.2W的功率足够了,这样的话每个电阻可为2.5K。
R10和R11选择1K的电阻,有点偏小,为了尽量减小功耗,建议两个同时选择10K的电阻,这样功耗不大,电阻安全,同时可以减少分流。
TL431 恒流源电路三极管电阻选择如果单从下图来设计的话是没有办法实现恒流的,因为Vref随着Rcl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应该是在三极管的集电极间串联负载,只有这个地方才是恒流的,无论Rcl怎么变,三极管集电极的流是恒定的,但这种方法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却没有办法实现恒流,不知道我说得对不?这是个TL431典型的恒流源电路。
原理很简单,不再详述。
电阻Rs的选择是以设计所需电流为准,使Rs上的电压达到2.5V为准。
三极管根据电路功率大小及管子自身的耗散来确定。
当然选用功率大点的管子比较安全。
针对你补充的说明,Rs或者你说的电路中的Rcl其实不是负载电阻,而是电压取样电阻。
一旦你需要的电流大小一定,这个阻值就定了,Rs=2.5/Iout,负载是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是没错的。
你说的对输入电压变化不能实现恒流是不对的。
因为当电压开始升高时,流经三极管的偏流电流也增大,从而导致流经Rs(Rcl)的电流也大幅增大,Rs(Rcl)的电压降也增大。
分压电阻计算

给定值 计算结果பைடு நூலகம்
计算:
上偏电阻R上: 下偏电阻R下: 调整两电阻 上偏电阻R上=R1+R2 的和至合适 R1 上偏电阻值 R2=R上-R1 44.268 27 17.268 44.268 5.414746544
参考图: R1 R上 R2
Vo
R下
TL431调压电阻公式:Vo=(1+R /R )*2.5 推导出:R上=(Vo/2.5-1)*R下 R下=R上/(Vo/2.5-1)
上 下
算法1 算法2 具体采用哪种算法视 电路情况:本人习惯 将上偏电阻R上预留 (等效)2个位置串 一般依据给定上 也可以依据给定 联:R上=R1+R2,故 偏电阻R上,求 下偏电阻R下, 依据已知输 采用算法1方便调试 下偏电阻R下 求上偏电阻R上 出电压、给 24.2 定下偏电阻 设定输出电压Vo: 或上偏电阻 给定下偏电阻R下: 5.1 计算另一电 给定上偏电阻R : 47 上 阻
分压电阻公式

分压电阻公式
分压电阻公式是电路中常用的一个公式,用于计算电路中分压电阻的大小。
在电路中,分压电阻是指由多个电阻串联或并联而成的一组电阻,其作用是将电源提供的电压按比例分配到电路中各个分支中,从而控制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值。
根据分压原理,分压电阻的大小与电路中其他元件的阻值和电压成正比。
因此,分压电阻公式可以表示为:
V2 = R2 / (R1 + R2) × V1
其中,V1表示电源提供的电压,V2表示分压电路中某个分支的
电压,R1和R2分别表示电路中两个电阻的阻值。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任意数量的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情况。
如果电路中有多个分支需要计算,可以将每个分支的电阻和电压依次代入公式中,得到相应的电压值。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L431分压电阻计算公式
并联式稳压电源(TL431)的最大输出电流就是它的最大功率时的最大吸入电流。
计算方法为:Io=(Vcc-V o)/R1)-2mA ,当然还必须满足不超过TL431的最大功率:V o*Io<0.5
以上就是安全使用TL431的方法
TL431限流电阻如何计算
图中的电路,15V供电,输出5V,不知道R5-R9的作用是什么?怎么计算这几个电阻的值
R5-R9的作用是是限流和分掉部分电压,因为输入是15V,输出是5V,这几个电阻分掉多余的电压(15V-5V=10V)。
TL431工作电流为1mA到100mA ,可以让TL431的工作电流为20mA,这几个电阻并联后阻值可大概取为(15-5)/20mA=500欧姆,5个电阻分担20*20*500/1000000=0.2W的功率足够了,这样的话每个电阻可为2.5K。
R10和R11选择1K的电阻,有点偏小,为了尽量减小功耗,建议两个同时选择10K的电阻,这样功耗不大,电阻安全,同时可以减少分流。
TL431 恒流源电路三极管电阻选择
如果单从下图来设计的话是没有办法实现恒流的,因为Vref随着Rcl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应该是在三极管的集电极间串联负载,只有这个地方才是恒流的,无论Rcl怎么变,三极管集电极的流是恒定的,但这种方法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却没有办法实现恒流,不知道我说得对不?
这是个TL431典型的恒流源电路。
原理很简单,不再详述。
电阻Rs的选择是以设计所需电流为准,使Rs上的电压达到2.5V为准。
三极管根据电路功率大小及管子自身的耗散来确定。
当然选用功率大点的管子比较安全。
针对你补充的说明,Rs或者你说的电路中的Rcl其实不是负载电阻,而是电压取样电阻。
一旦你需要的电流大小一定,这个阻值就定了,Rs=2.5/Iout,负载是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是没错的。
你说的对输入电压变化不能实现恒流是不对的。
因为当电压开始升高时,流经三极管的偏流电流也增大,从而导致流经Rs(Rcl)的电流也大幅增大,Rs(Rcl)的电压降也增大。
但一旦Rs(Rcl)电压升高,TL431就会动作而使它的阴阳极的电流大幅增加(分流三极管的偏流电流),最终结果是使Rs(Rcl)的电压回到2.5V为止。
因为三极管的基极偏流电流大小是很小的,它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其发射极电流的大变化,所以基极电流的变化对恒流大小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的。
所以这样的电路其输出电流几乎不受输入电压的变化影响的。
利用TL431+MJE3055三极管构成9.4V大电流稳压电源
改变采样电路的电阻(图中两个27.4kΩ)可改变输出电压。
要输出9.4V,只要上面的电阻是下面电阻的2.76倍。
如把上面电阻换成75.6kΩ;也可把下面电阻换成10kΩ;也可重选电阻。
Rb提供TL431的工作电流和输出三极管所需的基极电流,如果电流很大(超过1A)建议使用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