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
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三篇

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三篇篇一: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妥善处理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保障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办法》,制订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职代会)下设劳动争议调解组,劳动争议调解组是调解本公司劳动争议的专门工作组织。
第三条劳动争议调解组依法调解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一)因公司开除、除名、辞退员工和员工辞职、自动离职终止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执行公司有关薪酬、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三)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四)公司、员工申请调解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四条调解组的职责:(一)调解本公司内发生的劳动争议;(二)检查督促争议双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三)就调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公司有关部门反映;(四)做好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五条调解组调解劳动争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自愿原则,当事人自愿申请;(二)合法原则,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调解;(三)平等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四)公平原则,公平对待公司和员工。
第六条公司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个月内向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章调解组织第七条调解组成员三至四名,其中组长一名。
调解组成员的产生,由公司工会提名,经职代会讨论后,报分公司党委批准。
第八条调解组组长由公司工会代表担任。
职代会闭会期间,调解组的办事机构设在公司党务工作部。
第九条调解组应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做好调解的登记、档案管理和分析统计工作。
第二章调解程序第十条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当自知道或应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调解组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第十一条调解组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对方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应作好记录,在三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条例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条例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条例是为了落实《工会法》第七十六条以及《企业工会章程》的规定,规范企业内部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运作方式和程序,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秩序而制定的文件。
一、委员会的组成1. 委员会成员应当由企业工会选举组成。
其中,委员会主任由企业工会主席担任,委员为企业工会委员。
委员会成员总数应当为3人或者5人。
2. 委员的任期为2年,届满可以再次选举。
委员会主任的任期为与企业工会主席同期。
二、委员会的职责 1. 接受企业内部员工的劳动争议投诉,劝和化解争议,维护企业内部和谐稳定,维护员工权益。
2.对于涉及加班、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并在调解中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 对于不愿意接受调解并想提起诉讼的员工,应当提供相关法律援助和帮助。
4. 对于已经提起诉讼的员工,应当配合企业内部法律援助和法律顾问的工作,积极协调法律纠纷,保护员工权益。
三、委员会的组建程序1. 企业工会应当于每两年组建一次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工会主席召集召开委员会选举大会,选举产生委员会成员。
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主席指定担任。
2.工会主席出具委员会成员名单及职务任免文件,报告企业直接领导并备案。
四、调解程序1. 员工在遇到劳动争议问题后,首先应当与企业管理层进行协商和沟通,尽量化解争议。
2. 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向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诉材料,并在提交申诉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委员会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争议进行调查,并向委员会主席报告情况。
3. 对于已经调查清楚的争议问题,委员会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集体调解工作,要求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认真对待调解,遵守调解程序并保证调解效果公正、公平、合理。
4. 如果调解无果,委员会应当及时向企业直接领导汇报,并将调解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和涉及的所有当事人。
对于需要提起诉讼的员工,委员会应当向法律援助部门协调相关工作,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制度

调解范围:
(一) 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二) 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规定发生的争议;
(三) 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调解程序:
(一)当事人向工会调委会申请调解,应当提交申诉书,调委会收到申诉书后,由调委会机构负责审查,并在三天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于不受理的应当作出说明。
(二) 调委会受理劳动争议事件,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相互谅解,达成协议。在调查中当事人和有关方面应如实提供材料积极予以协助,需要时应出具证明。
(三) 对于事实清楚,容易解决的案件可以采用简易方式处理,由工会调委会指定一名调解员通过电话或派调解员调查,掌握争议的事实,并马上提出调解意见促成双方和解或通知当事人与行政领导当面协商解决。对复杂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由调委会上报上级工会、三方共同参与调解。
参考范本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制度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 根据当事人自愿申请,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及时调解。
(二) 调解后,所达成协议双方必须自觉严格四) 调解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聘用合同、学校规章制度框架内进行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一、为做好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分级负责,上级指导下级,各自在职权范围内处理劳动争议调解,采取讲解法律法规、思想疏导、讲事实、依法办事的原则及时就的解决问题。
三、劳动争议调解人员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查清事实、分清责任,正确疏导,及时,恰当、正确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要恪尽职守,秉公办事。
四、职工对下列劳动争议案件,可以向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五、劳动争议案件调解:(一)、接待来访接待要热情、耐心,要坚持一听、二问、三分析。
将职工陈述的有关情况一一作好记录,对于职工的合理诉求,积极协调解决,做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解释工作,及时和企业沟通,转达职工的合理要求,听取企业的意见,协调劳资双方的关系,将职工和企业有关情况进行简明、扼要的记录。
重大和集体群访案件,先向工会有关领导通报有关情况,对领导要接谈的职工要先向领导介绍有关案情,做好访谈准备。
(二)、对以书面形式投诉的,当日信件必当日拆阅,要认真阅读原件,弄清问题性质、目的、要求,及时回复,做好相关工作,以便进行下一部处理。
六、调解程序及要求(一)、对于工会参与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告之当事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
申请内容应当包括申请人基本情况、调解请求、事实与理由。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职责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职责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督检查:负责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劳动条件、劳动安全、劳动时间、工资待遇等方面,确保用人单位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2. 维权援助:接受职工的举报、投诉,并依法组织调查处理,对违法用人单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
3. 咨询教育:为职工提供劳动权益的咨询与教育,包括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劳动保护的知识等,增强职工的劳动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职工的法律素质。
4. 纠纷调解:负责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调解或组织仲裁,促使劳动争议得到妥善解决,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5. 建议建议: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参与制定、修改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为职工争取更好的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
总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的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确保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劳动保护的义务,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第 1 页共 1 页。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责5篇范文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责5篇范文第一篇: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责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责一、负责对公司职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做好发生劳动争议的预防工作。
二、依照《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处理公司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三、调解公司内发生的劳动争议,主要包括:因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请调解的其他劳动争议等。
四、检查督促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实现调解中的权利,教育双方当事人履行调解中的义务,监督调解协议得到全面落实。
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职责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职责,就是通过对同级工会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经费收支和经费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其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纪、法规和工会财务工作的方针,规章制度,从而协助同级工会组织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管好工会财产,严肃财经法纪,使工会经费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使工会的企事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工会联合会例会制度工会联合会例会制度。
乡镇工会联合会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工会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基层工会主席工作会议,总结、交流、部署工作。
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席办公会议,研究工会日常工作。
第二篇: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责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一、依法调解本企业内发生韵劳动争议。
二、在调解劳动争议中应履行以下职责:l、决定接受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调查申请。
2、调查取证,认定事实。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开展调解工作,维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4、遵守调解纪律,维护调解秩序。
5、监督检查争议双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合同。
6、对职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做好劳动争议的预防工作。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范文(二篇)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范文一、引言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社会意义。
为加强和规范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提高调解工作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调解主体1. 调解委员会:由公司从各部门工会主席和公司的劳动争议调解员组成。
具体人员由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按照工会组织章程和职责分工指定。
2. 劳动争议当事人:指与公司存在劳动争议的员工及其代表。
三、调解程序1. 提出申请: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将劳动争议书面申请提交给所在部门的工会主席,由工会主席按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规程受理。
2. 受理审查:工会主席应当及时受理申请,根据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并将审查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以及涉及的其他当事人。
3. 调解准备:工会主席应当在受理申请后,尽快组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员进行调解准备工作,制定调解计划和议程。
4. 调解实施: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员按照调解计划和议程,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当秉持公平、公正、诚信原则,积极寻求共识。
5. 调解结果:调解委员会应当将调解结果书面告知双方当事人。
若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调解结果即为协议内容;若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调解结果为未能达成协议的事实情况。
四、调解原则1. 自愿原则:调解过程和结果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基于自愿的选择和达成的协议,不得强迫或限制劳动者的选择权。
2.公正原则: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当坚持公正、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公开透明原则:调解过程应当公开透明,对外界公开和向双方当事人提供相关调解信息,保障调解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4. 快捷高效原则:调解应当尽量迅速进行,确保在法定期限内完成调解,减少劳动争议对双方的影响。
五、调解权力和义务1. 调解员权力:调解员有权了解劳动争议的详细情况,调查相关证据,组织调解听证会,发表调解意见和为双方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等。
2. 调解员义务:调解员应当遵守保密义务,对劳动争议调解过程和调解内容进行保密,不得泄露双方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工会专项委员会组织机构及职责

目录1、工会委员会2、经费审查委员会3、女职工委员会4、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章程5、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及职责辽宁佳和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组织机构主席:吴妹委员:赵丽丽巴珊工会工作职责:1、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工会干部的培训、学习,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
3、推动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作好职工政治思想、专业技术培训教育,促进“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和技革技改活动的开展。
4、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推动基层开展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检查工作,保障职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5、组织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模范集体材料的撰写、评选、申报表彰工作。
6、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做好女职工的工作,开展“巾帼建功”创建活动。
7 开展送温暖工程,做好扶贫帮困和一线职工的慰问工作。
8、做好工会经费的收缴管理工作,完成上级工会下达的上解经费任务和对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
9、推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活跃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郭丽莉委员:韩丽杰崔智凯工作职责:一、审查企业工会组织经费收支和财产管理情况。
二、宣传党和国家的财政方针、政策,同铺张浪费、私分钱物等现象作斗争。
三、深入调查研究,汲取职工群众意见,积极参与和支持财务改革,对工会经费收支、财产管理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工会组织机构变动和财务、财产管理负责人工作调动时,负责监督交接工作和离任审计工作。
五、参与政府和上级工会组织规定的其他审查审计工作。
辽宁佳和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郭宇委员:潘晓鸥王艺璇工作职责:一、团结和带领女职工发扬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
二、维护女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向一切歧视、虐待、侮辱、迫害女职工的行为作斗争。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条例_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条例_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开放,劳动争议的发生和解决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加强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和处理,我国出台了《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条例》,下面就对这一条例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概述《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条例》是为了规范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等内容。
该条例的发布不仅能够促进劳动争议的快速解决,还能够增强工会的权威和地位,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制素养。
二、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具备的条件《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组成人员应当是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和调解经验的工会干部和专业人员。
2.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确定一名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委员会的工作,指导和督促工作人员的调解工作。
主任还应当协调组织和开展相关培训课程,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
3.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定和工作程序,对劳动争议的调解方式、程序、期限等方面作出规定。
4.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和场所,以方便调解工作的进行。
以上条件的确立,为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工会的调解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三、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1.调解劳动争议《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调解劳动争议。
调解的方式应以和解为主,为当事人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宣传教育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还应当积极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法制素质和维权意识。
宣传教育应当涵盖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工作条件和待遇等方面的知识,以此提高工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法律咨询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解答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
通过向劳动者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工会能够增强工人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和维护。
工会各部门职责

工会主席职责一、负责召集工会委员会会议,主持工会日常工作。
二、参加企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有关生产经营重大问题的会议,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提出工会的意见。
三、以职工方首席代表的身份,代表和组织职工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四、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五、代表和组织职工依法监督企业执行劳动安全卫生等法律法规,要求纠正侵犯职工和工会合法权益的行为。
六、担任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主持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七、向上级工会报告重要信息。
八、负责管理工会资产和经费。
工会委员会职责一、执行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工会的决定。
二、组织职工依法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和其他形式,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检查督促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决议的执行。
三、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定额、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并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
调解劳动争议。
四、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赛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五、组织培养、评选、表彰劳动模范,负责做好劳动模范的日常管理工作。
六、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职工学习文化、科学和业务知识,提高职工素质。
办好职工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开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七、协助和督促企业做好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和保险福利等方面的工作,监督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参与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调查处理。
协助企业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八、维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
九、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生活,做好会员会籍管理工作。
十、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管理好工会资产和工会企(事)业。
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任务1、审查同级及下级工会组织经费收支和财产管理情况,审查所属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情况。
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置

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置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是指由国家或相关部门设立的专门机构,旨在解决因劳动争议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其职责是通过调解、协商和裁决等方式,促进双方的和解和平等互惠。
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置是为了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一、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置背景和意义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置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
各类劳动争议问题层出不穷,不仅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
因此,设置专门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问题,促进双方和解,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置可以提供一个独立、公正、高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调解、协调双方利益,以及平衡和平等的原则,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促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和谐关系。
2. 维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置可以借助专业的人员和资源,为劳动者提供合法权益的保障。
对于不公正的解雇、工资欠薪、劳动条件差等问题,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寻求公正解决,防止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3. 保障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置也同样对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
通过调解和裁决的方式,能够确保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中的权益得到依法维护,为用人单位提供公平的处理结果。
4. 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置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劳动纠纷,减少因劳动争议产生的冲突和纠纷,从而维护社会平衡和稳定。
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确保基本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正,才能有效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类型和设置方式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和实际情况,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类型和设置方式也有所不同。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与权限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与权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企业内部设立的专门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其职责是协助企业解决劳动争议,维护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职责和权限两个方面阐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重要性及其运作方式。
一、职责1.调解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调解企业内部发生的劳动争议,包括因薪酬、福利、工作时间、工作环境、辞退等原因引起的争议。
委员会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公平、公正地处理每一项争议,以达成双方和解为最终目的。
2.预防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不仅要在争议发生后进行调解,还应积极开展劳动争议预防工作。
委员会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宣传教育、制定员工手册等方式,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企业管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3.反馈和建议: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劳动争议处理情况,为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
同时,委员会还应关注员工对企业管理、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权限1.调查权: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有权对相关证据进行调查和收集,包括但不限于员工档案、工资单、考勤记录、劳动合同等。
委员会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确保调查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调解权: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有权进行调解。
调解应以双方自愿为原则,委员会应在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框架内,通过协商、沟通等方式,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3.建议权:当企业面临重大劳动争议时,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可向企业管理层提出建议,包括调整政策、改进管理方式等,以减少企业损失。
同时,委员会还应关注员工的诉求和意见,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和行使权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具备以下条件:1.人员构成:委员会成员应由企业领导层、工会代表、员工代表等组成,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充分代表。
同时,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关法律、劳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5篇)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包括个人与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之间的劳动争议。
第三条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依法行使调解职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争议的公平化解。
第二章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第四条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成立的,负责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机构。
第五条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的专业调解人员,能够独立、公正、客观地进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二)有必要的办公设施和调解场所,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提供便利的调解条件;(三)有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和调解制度,确保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四)有良好的信誉和声誉,能够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和认可。
第六条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可以是全国、省、市、县级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工会、行业协会等依法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
第七条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应当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一定数量的调解员组成,统一负责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三章调解程序第八条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应当包括以下环节:(一)接收申请: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书面或口头向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提出调解申请;(二)受理申请: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应当在收到调解申请后,及时受理,并告知申请人有关申请受理情况;(三)调解准备: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应当对劳动争议的当事人进行了解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为调解工作做好准备;(四)调解: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根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安排调解员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进行调解;(五)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可以制定调解协议,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六)不成调解:如果劳动争议不能通过调解达成协议,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告知当事人继续处理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5篇)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一、总则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是指用调解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的工作。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劳动合同各方之间的权益、义务、责任等方面出现分歧,而引起的矛盾和争议。
为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制定本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
二、调解机构的组织结构1. 人员组成调解机构设主任一名,负责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协调和管理。
主任由组织指派担任,任期两年。
调解机构设若干名调解员,年满30岁,具有劳动法律专业知识,经过严格培训,取得调解员资格证书。
调解员由调解机构聘任,任期三年。
2. 工作制度调解机构按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需要,确定工作人员数量,并确保调解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
三、调解程序1. 申请调解劳动合同纠纷一方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向所在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提交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受理申请调解机构收到调解申请后,应立即受理,并通知劳动争议各方。
受理调解的时间不得超过三个工作日。
3. 公告调解机构在受理后,可以公告调解事项,征集相关证据和意见。
公告的内容应准确、明确,并注明参与公告的时间和地点。
公告期限为七个工作日。
4. 调解会议调解机构应在公告期满后五个工作日内召开调解会议。
会议召集人是调解机构主任或者指派的调解员。
会议期间,调解机构应提供相应的调解服务和协助。
在调解会议上,调解员以公正、中立的态度,帮助双方了解彼此立场,找到双赢解决办法。
调解员可以邀请有关专家或者人员参加会议。
5. 协议达成若劳动争议各方在调解会议上达成协议,调解员应记录并签订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应明确双方责任和权益,并有具体的执行日期。
6. 不达成协议若劳动争议各方在调解会议上未达成协议,调解员应依法提出解决建议,并说明理由。
解决建议应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劳动争议各方。
四、调解结果的执行和监督1. 协议执行达成调解协议后,各方应按照协议内容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2. 监督调解结果的监督由调解机构负责。
调解机构应定期了解调解结果的履行情况,并协助解决履行中的问题。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责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责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由劳动者自愿组成的,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处理和解决劳动争议的机构。
其职责即为处理各类劳动争议,为劳动者维护权益。
本文将详细阐述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一、处理各类劳动争议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首要职责便是处理各类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一般分为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纠纷,其纠纷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签订、工资、福利待遇、下岗、辞退等问题。
其中,面对员工可能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和由于个人感情因素带来的争执,调解委员会需要采取公正的态度处理,找到最为公平和合理的解决方案。
为达到协商的目的,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需要与用人单位协商,了解双方的具体情况,同时还需要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确保处理案件时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
在调解过程中,应当注重员工的利益和权力,使最终结果能够公平合理。
二、为劳动者维护权益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不仅为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更重要的是为劳动者维护自身的权益。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调解委员会应当坚持中立公正的原则,始终以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并采取各种合法手段,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劳动报酬问题是重要的一种。
调解委员会应当制定详尽的劳动报酬程序,负责处理涉及工资、奖金、福利的问题。
另外,厘清劳动合同的条款、保障工人的社会保障等都是典型的权益问题,调解委员会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专业解释和指导。
三、倡导和平解决劳动争议由于劳动争议的性质和种类不同,其处理方式也有所差异。
调解委员会应当主张和平解决劳动争议,首推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性质的解决方式。
调解委员会的成员需要通过妥善调查和分析,提供经济、法律和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咨询及信息,协助双方达成公正合理的协议,减少可能造成的矛盾对生产和劳动关系的影响。
四、建立工会与劳动者之间的桥梁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扮演着工会与劳动者之间的桥梁角色。
调解委员会成员应当精通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并对劳动者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建立起工会组织和劳动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提供各种服务和咨询,并以实际行动为劳动者服务的利益,为工会组织和劳动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范文(4篇)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范文1、工作例会制度。
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分析、研究劳动争议情况、调解方案和劳动争议预防工作。
2、学习培训制度。
定期组织委员参加劳动法律法规和调解工作技巧、艺术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法律水平和工作能力。
3、案件调解制度。
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受理和调处企业内发生的劳动争议纠纷;检查督促争议双方当事人履行职责;对职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4、预防预报制度。
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信息员队伍,收集整理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预防劳动争议事件的发生。
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档案管理制度。
妥善保管劳动争议调解的相关文字材料,及时将调解申请书、调解记录、调解协议书或调解意见书等文书归档。
对当事人所反映的情况注意保密,不得泄露。
6、统计分析制度。
定期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劳动争议产生原因和规律,提出处理建议和对策。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维护劳动关系稳定,保障雇主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章机构设置第一条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依法设立。
第二条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劳动、行政、司法等部门的代表组成,由政府任命。
第三章职责和权限第一条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是:1. 组织和推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2. 研究劳动争议调解政策,制定相关规定;3. 协助解决复杂、疑难劳动争议案件;4. 培训调解人员,提高调解水平;5. 开展宣传教育,促进劳动争议预防。
第二条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权限是:1. 调解涉及劳动争议的案件,协助双方达成和解;2. 调查劳动争议的事实和证据,听取双方的陈述和申辩;3. 对涉及劳动争议的案件作出调解决定,具有法律效力;4. 受理投诉举报,进行调查处理;5. 呼吁各方遵守劳动法规和劳动合同,维护劳动秩序。
街道工会工作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岗位职责

XX街道工会工作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
会岗位职责
一、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抓好工作计划的落实,做好年度部门工作总结;
二、负责指导企业工会建立劳动合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负责工会“送温暖工程”,做好职工救急济难、职工医疗补充保障计划等帮扶工作;
四、协助和指导职工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做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法律咨询、劳动争议的调解处理以及职工来信、来电、来访的接待服务工作;
五、组织和指导“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各项维护机制,配合劳动、安全、卫生等有关部门对涉及职工权利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参与劳动争议案件的调处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六、参与指导全街道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的维权工作,维护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全街道职工和工会干部的普法宣传、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
八、负责劳模、先进生产(工作)者等的推荐评选和管理工作;
九、负责指导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开展企(事)务
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依法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工会劳动调解工作总结

劳动争议工作总结一、工作职能:1.负责处理辖区域内企业与职工之间以及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其劳动合同制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2.负责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3.负责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咨询服务工作;4.负责劳动争议三方(劳动、工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指导区内各街道、社区、行业、企业劳动争议协调机构开展调解工作;5.负责全区劳动争议处理案件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向上级提供相关信息;6.负责对劳动合同的审核及鉴证工作; 7.承办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授权或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热点栏目: 述职报告二、便民措施1、建立首问首接服务制度;2、建立健全快速立案制度;3、立案审查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应当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从宽掌握;4、对涉及下岗职工、女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因工致残人员和申请法律援助人员申请的劳动争议案件要做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
对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劳动者当事人,劳动仲裁机构可在庭审前对其进行必要的程序性指导;5、实行劳动争议仲裁风险告知制度;6、健全立案服务措施。
落实接待责任制,建立立案接待区、休息区,接待人员要文明接待、热情服务。
设置仲裁公开必备设施,张贴相关的公开内容、仲裁基本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设立窗口意见箱,接受社会监督;7、加大“阳光仲裁"力度.三、工作做法1、加强管理,增强素质,大力提高劳动仲裁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
加强劳动仲裁工作的管理,增强仲裁员的自身素质,是做好劳动仲裁工作的关键。
我们在工作中一是加强学习。
我们按照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的要求来做好仲裁员的学习教育工作。
首先,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学习和教育,使仲裁员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坚定仲裁员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明确仲裁工作的正确指导思想,使劳动仲裁工作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为改革开放大局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其次,进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教育。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由企业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解决企业内部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权益,保障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下面将介绍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及其工作规则。
一、组织设置1. 委员会成员组成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成员由企业内部各方共同推荐产生,以平等、公正的原则确定。
委员会由企业领导、工会代表、员工代表、业务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2. 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主任由企业领导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指定,负责组织调解工作并承担日常管理职责。
3. 分工合作委员会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合作,共同推动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
企业领导应大力支持委员会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二、工作规则1. 劳动争议调解申请劳动争议双方可以向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申请书应包含劳动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要求,并由双方签字。
在接到申请后,委员会应即时召开会议,安排调解工作。
2. 调解程序(1)调节员介入:委员会可以委派调解员,协助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员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调解。
(2)调解会议:根据实际情况,委员会可以安排调解会议,召集双方当事人和相关人员参加。
调解会议应公开、公正,并记录双方的陈述和讨论结果。
(3)证据收集:委员会在调解过程中,可以要求双方提供相关证据,以便调解员做出准确的判断。
3. 调解结果(1)调解协议:如果双方成功达成调解协议,委员会应记录调解协议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按照调解结果执行。
(2)调解不成功: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不同意调解协议,委员会应将争议转交给企业领导或相关部门继续处理。
同时,委员会应做好争议的记录和归档工作。
4. 保密原则委员会的工作应遵守保密原则,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进行保护。
委员会成员及调解员应承担保密责任,不得泄露调解过程中的信息。
5. 宣传教育委员会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对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认知和信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责:
l、调解本企业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2、检查督促争议双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3、对职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做好劳动争议的预防工作。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调解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调解的其他劳动争议。
调解劳动争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当事人自愿申请,依据事实及时调解;
2、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同当事人民主协商;
4、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案,到期末结案的,视为调解不成。
当事人不愿接
受调解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积极配合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