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第6讲中世纪西欧的学校教育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课件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课件

形成背景: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学习内容、
政治空间、哲学基础
早期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1137)、波隆
那大学(1158)、牛津大学(1168)、剑桥大学
(1209)、巴黎大学(1108)等。
早期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 其一,大学是师生们,首先是学生倡议创
办的,不是教会和市政当局设立的。 ➢ 其二,它保持有很大的自主权。 ➢ 其三,流动教学。 ➢ 其四,课程内容不确定,以实际需要为主。 ➢ 其五,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开创了辩论
渐从俗世王国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
是使人进入绝对真理的世界,成为具有纯粹信仰的
人。
第二节 世俗封建主的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宫廷学校: 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
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查理曼大帝与阿尔琴
二、骑士教育
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 培养目标: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
教育阶段: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公元476年,北方蛮族入侵,西罗马帝 国灭亡,西欧进入延续一千多年的中世纪。 古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人遗忘,“其结 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 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 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一、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
修道院:为主效力的学校
➢ 修道制的鼻祖:圣·本尼狄克
➢ 学生分内学、外学
➢ 学习内容:七艺
➢ 教师由教士担任,实行个别教学,纪律 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主教学校
堂区学校
二、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神学世界观
神学是最高学问,一切世俗学问都服从之。
人(包括儿童)生而有罪,人生就是赎罪、追
求信仰的过程。

西欧中世纪教育概况79页PPT

西欧中世纪教育概况79页PPT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西欧中世纪教育概况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倚Fra bibliotek南窗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可能性:
–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经济力量不断增强,可有一定的 财力投入教育。 – 城市出现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土壤。
1、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2)东西方贸易的往来和“十字军战役”的促进, 使古代文明重回西欧。 (3)世俗政权与教皇之间的斗争,需要世俗统治者 去寻找理论根据,培养非教会人才,削弱教会 在西欧统治势力。 (4)经院哲学内部孕含着怀疑信仰、崇尚理性的新 思潮。
(二)文化教育特征
1、僧侣垄断了教育权,文化教育权成为僧侣 阶级的特权。 2、僧侣垄断了知识教育权,使教育本身带上 了强烈的宗教性。 3、政治上的严格等级决定了教育必然带上等 级的色彩。 4、教会学校几乎成为唯一的教学形式。
(三)教会教育和僧侣学校
1、学校性质:恩格斯指出:僧侣阶级是当时 “唯一受过教育的阶级”。因此,教会教 育成为中世纪早、中期的主要形式。 • 当时有三类学校:大教堂学校、僧院学校 、教区学校 • 三类学校有其共同的办学目的,一是培养 僧侣;其次是培养为教会服务的人员;再 次是向群众传播宗教。
意义
• 经院哲学产生的意义不在它本身.在提倡盲 目信仰、绝对笃从的时代,唯名论和唯实 论不同观点的出现,打破了中世纪意识形 态领域所崇尚的盲目信仰的思潮,使思想 领域出现了活跃的因素,产生了意识形态产 生了质的飞跃。
2、中世纪大学及其具体特征
• 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影响下,中世纪 大学出现了。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出现在意大利、 法国和英国等国家。 • 意大利: (那不勒斯南部)1131年,萨莱诺大学(医学院) (那不勒斯北部)1158年,博洛那(尼亚)大学 • 法国:1180年,巴黎大学(教会学校) • 英国:1168年 牛津大学;1209年,剑桥大学从牛 津大学中分离。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ppt课件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ppt课件
• 骑士教育的实质: 骑士教育是培养为世俗封建主服务的、保 护封建制度的武夫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1)0—7岁,家庭教育。 母亲对孩子进行宗教、道德教育,同时进行身 体锻炼。
(2)7—14岁,礼法教育。
高一级的封建领主家庭中接受礼仪教育和最初的武士训练。 • 陪同主妇接人待物,学取上流社会的习惯、礼貌和姿态。 • 由领主委托人教授孩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角力。 • 还要学习吟诗、唱歌、弹奏乐器
• 当时有三类学校:大教堂学校、僧院学校 、教区学校
• 三类学校有其共同的办学目的,一是培养 僧侣;其次是培养为教会服务的人员;再 次是向群众传播宗教。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1)教区学校: • 设立在教区的初等学校,学生多为农民的子弟,
学校实行收费。教师为牧师或教堂中的下级人员 。
• 用拉丁文给孩子教授神学、朗读圣书、学习写字 、唱赞美诗,只有极少数教区学校教孩子计算。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1、中世纪西欧的教育特征 2、中世纪的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 洲进入到封建时代。期间分为三个时期:
(一)5—11世纪,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二)11—14世纪,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时期; (三)14—17世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瓦解时期。 • 14世纪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制度趋于解体
• 在西欧封建社会,教会是政治、经济的统治势力 ,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居于统治地位。
• 按照恩格斯的解释:
“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野蛮状态发展而来,它丢 弃了一切旧有的文明,从没落的古代世界继承下 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缺不全而且失 掉文明的城市。”

第三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PPT课件

第三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PPT课件
5
第一节 欧洲中世纪
西方教育简史
从王国到帝国的转变
1.王国指什么王国?谁建立的?
法兰克王国,5—10世 纪末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 人在西欧建立的国家。
说明:日耳曼人——约自公元前
5世纪起,居住在斯堪的那维亚半
岛、日德兰半岛。波罗的海和北海
南岸一些部落的总称。
6
第一节 欧洲中世纪 2.帝国指什么国家?谁建立的?时间?
13
第一节 欧洲中世纪
西方教育简史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重点)
•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之一 ——封建农奴制
条件:破产的农民变成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
•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之二 ——封建等级制度 条件:土地层层分封
14
第一节 欧洲中世纪
西方教育简史
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A.农奴制
自由农民 战 争 投靠封建主 丧失自由 农奴
发展时期: 公元70-4 世纪
1. 公元313 年,罗马皇帝发表“米兰敕令”,宣布 基督教不再受歧视,与其他宗教享有同样的自由。

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

帝王
建 效忠和提供军队
给予土地和保护

大封建主

效忠和服兵役
给予土地和保护

小封 建主
服劳役和耕种
提供农耕土地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18
第一节 欧洲中世纪
西方教育简史
为什么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9
第一节 欧洲中世纪
西方教育简史
为什么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意思是“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君, 而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却没有臣属关系”

中世纪西欧PPT学习教案

中世纪西欧PPT学习教案
第22页/共29页
从精神文明看 中世纪西欧伴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俗教育 出现,大学兴起。大学的自由探索风气,为后来批判质疑的 理性精神创造条件,推动了后世的思想解放。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其中影响最 大的是儒、法、道三家。由于道家对现实政治持否定态度, 因此,不可能成为统治思想。而不论是儒家的仁、礼、义, 还是法家的依法治国和君主专制,等级秩序、臣服顺从逐渐 成为后世轨迹。
中世纪西欧
会计学
1
中世纪西欧 政治:封建制度(封建等级制度
---等级君主制) 经济:庄园经济-----城市复兴 思想文化:经院哲学---大学兴起
第1页/共29页
中世纪
“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 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 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 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 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
第18页/共29页
例2、周朝与中世纪的欧洲
周朝与中世纪的欧洲有许多“同”的所 在,也有不少“异”的特色。同的所在反 映了人类的共性,异的特色是导致东西方 文明沿不同轨迹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 问题:(9分)
第19页/共29页
(1)按示例填写表格。(3分)
比较项
周朝
目 西周
东周
中世纪西欧 5-11世纪 12-15世纪
第27页/共29页
西欧城市作用(对封建制度的离心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城市的商品经济发展,培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 芽 (促进瓦王解权了和庄市园民经力济量的)强。大(市民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
身)。(成为瓦解君主统治的政治力量)
大学主导思想—或摆脱神学束缚)
考察角度:中世纪、横向与东方,纵向与后世

西欧中世纪教育概况 ppt课件

西欧中世纪教育概况 ppt课件

2021/3/30
7
塑造成今天这种面貌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段时期的文明并不是在走下坡路,而 是处在上升阶段。在古代文明逐渐凋亡 的同时,从它的废墟上生长出一种新的 文明。这种文明不断壮大,开花结果—— 果实就是我们今天正在享受的现代文明
2021/3/30
8
国王把大部分土地通过“采邑”形式分封给 宗教和世俗大封建主——公爵和伯爵;大封 建主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土地分给中 等封建主——男爵和子爵,他们占有几个或 几十个庄园;中等封建主也把土地留下一部 分,其余的再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土。
年满 21 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 称号。
2021/3/30
33
骑士教育产生于9世纪的后半期,至12世纪十字军 东征时发展到高峰,14世纪开始衰落,到16世纪, 由于军事技术的发展,步兵作用的增大,火药武器 的改善,笨重骑士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逐渐减小等 等原因,骑士教育便完全消失。
教育目的:训练能够骑马打仗,忠于封建主,懂得 宫廷礼节,善于讨好女主人的职业军人。
制度)的产物。分为“内学”和“外学
”两部分。 “内学” 设基督教教义、宗
教音乐、宗教仪式、读写算以及文法、
修辞、天文等课程,培养神职人员;“
外学”课程与“内学”相差无几,但程
度较低。主要负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
学生的教育。
2021/3/30
15
公元3世纪起,罗马进入奴隶制的垂死阶段,特权 阶级穷奢极欲,劳动人民生活困苦。许多基督教徒 认为欲求圣洁,须脱离现实的罪恶生活,有些人隐 居沙漠,有些人逃入森林或深山,过着禁欲生活。 有的整夜祈祷、斋戒,在寒风烈日下劳动。
4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段历 史时期。这一时期,欧洲文明的发展较 为缓慢,通常被称为“黑暗时代” 。基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二、 骑士教育
(一) 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
封君和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构成骑士制度的主要内容。 骑士的品格应是忠诚和勇敢,严守效忠誓言,不背叛封君,竭尽全力为他服务,甚至 不惜为他付出生命。“在贵族阶层内部,对骑士精神和优雅行为的重视逐渐增强了对 较高道德标准和文雅举止的期望,这促使骑士们成为社会有教养的领导者。
第一节
基督教与教育
中世纪早期文明反映了三重遗产:日耳曼的习俗和制度、罗马人的文化和制度以 及基督教的信仰和制度。
基督教教育成为西欧中世纪教育的主干。西欧中世纪沿用古代罗马基督教会的 教阶制,作为组织原则,大主教和主教分别管辖大主教区和主教区。教会的基层组织 是乡镇的教区,由教区神父管理。西欧中世纪的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与这种体制密切 相关。在各级教区以外,教会还有另一种组织形态,即修道院,其在基督教会传播和 重建中世纪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和学术中心。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只负责教授和指导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再由其转教给其他 学生。大教堂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是“七艺”,也包含一些宗教经典。
从大教堂学校出来的学生一般成为教会的各级管理人员。教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 的村落,学校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只教授基督教教义和一般读、写式的,却被广泛认可的适合于贵族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在骑士 品质中,军人品质指勇敢、忠心和慷慨;宗教品质指服从教会、顺从和贞洁;社会交 际品质包括礼貌、谦逊和仁慈。
二、 骑士教育
(二) 骑士教育的阶段与内容
① 在家庭教育阶段主要由母亲负责对幼童加以养护。 ② 在侍童教育阶段,7—8岁的儿童被送到比自己家庭高一级的封君家里充当侍 童,学习各种礼仪和弈棋、弹琴、唱歌、识字和吟诗等,并养成对宗教的虔诚。 ③ 侍从教育阶段的起始年龄是12—14岁,主要负责照料领主的日常生活。年龄 再大一些可在比武场和疆场观摩和锻炼,学习使用各种武器和战斗技能。 ④ 到21岁,经过一定仪式便可正式成为骑士。 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 打猎、弈棋和吟诗。

《外国教育史》第六章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ppt

《外国教育史》第六章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ppt







七、论道德教育
八、论教育管理
(Jo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

一、生平与著述

生平特征: 捷克兄弟会及其流亡特性 《大教学论》,西方近代最早的系统的 教育学著作,创立了教育学的基本体系, 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产生。 《母育学校》,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第一部看图识字课本 《人类事务改进通论》

(三)道德教育的方法

实行、榜样、教训与规则、避免不良社交和惩罚
八、论教育管理

(一)国家应该管理教育 (二)国家应该设置督学 (三)论纪律和规章制度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意义




(1)堪称欧洲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教育家,同时也是资产阶级新时 期的最初一位教育家。为近现代资产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2)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地总结教学原则的教育家,他的教学理论 包含了大量宝贵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客观规 律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杰出的教育革新家,他的教育思想中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人 文主义的痕迹。呼吁开展普及教育,试图使所有人都能接受普及教育。 泛智论的普及教育思想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4)详细制定了学年制度和班级授课制度;提出各级学校课程设置, 编写了许多教科书;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5) 夸美纽斯在教育工作的一切重要领域都留下了开拓者的足迹以 及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尤其是在近代教学理论方面,他作出了比较 全面的贡献,奠定了近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 (6)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也存在着明显缺陷。教育思想中具有浓郁 宗教气息;对科学知识及教育科学认识也不准确。这些缺陷既有他本 人认识上的原因,也有时代本身的局限。

华师大版第1册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ppt课件

华师大版第1册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ppt课件
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西欧封建制度 一、产生: 6世纪下半叶
二、扩展: 8世纪上半叶
三、确立:11世纪前后 四、渐变:11、12世纪后
采邑改革 人物: 内容: 结果:(经)庄园经济
(经)城市自治 (11世纪后)
性质:基本经济和社会管理组织 特点:自给自足 封闭
背景:为商品经济发展环境-手段:金钱赎买、武装斗争 结果:三种结果---
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John Paul II)于当地时间2005年4月2日21时 37分因病在梵蒂冈去世,终年84岁。
约翰·保罗二世是波兰籍人,1978年 10月当选,在位近27年。4月8日,梵蒂 冈教廷在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举行了追思 弥撒和葬礼。300多万人涌入罗马送别教皇。 来自教皇家乡波兰的人就达百万之众。由于 圣彼得广场只能容纳30万人,葬礼通过27个 巨大的屏幕向全罗马市主要的集会地点现场 转播。200多名世界各国政要及宗教领袖出 席了弥撒及葬礼,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 希拉克等。德国红衣主教拉青格主持葬礼。 他称颂教皇保罗二世以其一生奉献于上帝、 教会和人类大家庭。
(又称为教廷,The Holy See),位于意大利境内,是一个典型的城中之 国。地处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西北角高地上,是世界上最小的袖珍国, 北、西、南3面有高墙与罗马市隔开,而东面的圣彼得广场同罗马市畅行 无阻,面积0.44平方公里,居民以天主教僧侣为主,全境仅2000多人, 而拥有“国籍”的约1000人。梵蒂冈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教皇 是国家元首,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领袖。教皇集行政、立法、司法 三权于一身。
大 授民法和教会法,后来
学 增授医学和神学。
中世纪规模最大的大学:巴黎大学

外国教育史第6讲中世纪西欧的学校教育

外国教育史第6讲中世纪西欧的学校教育

2. 大主教学校 基督教传遍罗马帝国全境后,曾划分主教 管区,各主教管区内设立大主教学校,由主教 直接管理。大主教学校的学生是贵族和高级僧 侣子弟,其组织与僧院学校相似,目的是培养 较高级僧侣,学校条件较好,学科内容也较完
3.教区学校 出现较晚,设在村落教堂的门房或者牧师 的家中,设备简陋,以一般居民的子弟为对象, 收取一定的学费。用拉丁语教授读书、识字和 初步宗教知识,以及唱赞美诗等,不重视算术,
教会学校的教师全由僧侣担任,采用个别 方式进行教学,入学时间不一,学习内容不同, 学习时间的长短也因人而异。 教学方法是由教师用拉丁语口授。讲解教 学内容的意义,学生边听边记,以备复习、背 诵,有时也采用问答方法,但绝不许学生提出 任何怀疑的问题,要求学生盲目信仰《圣经》, 绝对服从教师,回答问题时必须先冠以“《圣 经》说”或“教师说”,以后才讲具体内容。
(二)本讲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在了 解西欧中世纪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基本情况 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中世纪早期教会教育和骑 士教育的基本特点、中世纪后期大学的产生及 其意义,以及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概况等。
一、中世纪西欧的历史演变
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障碍,大批奴隶逃亡、怠工, 出现大规模奴隶起义。与此同时,外部又有日 尔曼“蛮族”的入侵。在连绵不断的奴隶起义 和日尔曼人入侵的联合打击下,西罗马帝国于 公元476年彻底崩溃了。西罗马的覆灭,结束 了以奴隶占有制为基础的古代社会,代之而起 的是封建社会。
骑士并不像他的誓词中所说的那样是仗义勇为的 侠义之士,而是对教会和封建主无限忠诚,对下层劳 动人民残忍无比的武夫。骑士教育以军事知识技术为 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认为读书识字是妇女的事 情,不是勇敌万夫的英雄们所需要的,因此,好多骑 士目不识丁,甚至不会签自己的名字。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育,不论是教会学校,还是 骑士教育都带鲜明的宗教性和等级性,都是为封建主 阶级利益服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尔曼人在西罗马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
经过了四五个世纪才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封建 社会是以封建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占有 大量土地,建立庄园,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农奴 租种庄园主的土地,向主人服各种劳役,依附 于封建主,整个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
西欧的封建统治是在分封土地基础上形 成的严格等级制度。封建等级制的特征是封主 与附庸的臣属关系。国王在形式上是封建国家 的首脑,也是全体封建主的最高“封主”。国 王把大部分土地通过“采邑”形式分封给宗教 的和世俗的大封建主——公爵和伯爵;大封建 主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土地分给中等封 建主——男爵和子爵,他们占有几个或几十个 庄园;中等封建主也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 的再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土。严格说来,骑 士是封建阶梯中最低的等级。在封建等级制度 中,每人对其上级来说是附庸、陪臣,而对其 下级来说则是封主。
说明: (一)西欧封建社会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灭亡起,到
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持续了1200年。其 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5—11世纪为封建社会 的产生和形成时期;11—14世纪上半叶,是封建社会 的发展时期;14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期,是封建制 度走向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不断发展 和形成时期,即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在 世界史上,一般称前两个时期为“中世纪”,意思是 处于古典文化和文艺复兴之间的时期,把最后一个时 期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2. 大主教学校
基督教传遍罗马帝国全境后,曾划分主教 管区,各主教管区内设立大主教学校,由主教 直接管理。大主教学校的学生是贵族和高级僧 侣子弟,其组织与僧院学校相似,目的是培养 较高级僧侣,学校条件较好,学科内容也较完
3.教区学校 出现较晚,设在村落教堂的门房或者牧师 的家中,设备简陋,以一般居民的子弟为对象, 收取一定的学费。用拉丁语教授读书、识字和 初步宗教知识,以及唱赞美诗等,不重视算术,
8—11世纪期间,教会也仿照世俗封建主 的等级制度,在教会内建立教阶结构,形成一 个以教皇为最高首领,下面有大主教、主教、 修道院长和神甫、修士(修女)的严格封建等级。
这样,所有这些封建主阶层形成了整个特 权等级,而封建等级全部的沉重负担都压到劳 动人民,特别是农民身上。
西欧封建社会的这种等级森严的特点,使
在西欧封建社会里,经济上、政治上占统
治地位的宗教教会,在思想领域也占居统治地 位,文化教育渗透着神学思想,正如恩格斯所 说,中世纪“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 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 掉文明的城市。其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 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 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 浓厚的宗教性是西欧封建教育又一特点。
这种修道院于公元4世纪最早出现于埃及,至公元 五六世纪在欧洲很快发展起来。后来还设立女修道院。 公元6世纪初,本尼狄克特别制定了教规,其中第48条 规定,凡能肩挑担子的人,每天至少要有7小时的劳动, 2小时的阅读。这个规定使欧洲僧院的风气为之一新。 僧侣除注意修行外,还重视读经学习,青年人入僧院 后必先学习阅读,才能读经、唱歌。但书籍太少,乃 搜集经卷,广为抄写。僧院一般都设有图书馆、阅览 室。因而它逐步变为知识的贮藏所、文化的中心。
二、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
所垄断,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学校全被取缔, 教会学校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机关。中世纪早期 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 区学校。
1. 僧院学校 僧院学校是最主要的、水平最高的教会学 校,它起源于僧院制度。 公元3世纪起,罗马进入奴隶制的垂死阶 段,特权阶级的穷奢极欲,劳动人民的痛苦生 活,使许多基督教徒认为欲求圣洁,须脱离现 实的罪恶生活。于有些人隐居沙漠,又有些人 逃入森林或深山中去,过着禁欲的生活。有的 整夜祈祷、斋戒,在寒风烈日下劳动。后来隐 居修行的人日多,便建立起公共场所,开展集 体的苦修活动,如共同用膳,共同祈祷,共同 作宗教仪式,形成僧院(修道院)。
公元9世纪时,几乎所有僧院都附设学校,称为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僧院学校的学生都是贵族和僧侣子弟。分
为两类,一类是准备充当僧侣的儿童,称为 “自愿献身者”,一律住校,故又称“内学” 或“内舍生”;另一类是不准备当僧侣的,称 为“外来者”,他们都是走读,所以又称“外 学”或“外舍生”。僧院学生入学年龄为10岁 左右,学习期限约8年至10年。僧院学校的教 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 的品质。“服从”是虔敬上帝,尊崇院长; “贞洁”指终生不婚;“安贫”指安于贫穷的 生活。
封建社会实行长子继承制,封建贵族次子 以下的子弟因不能继承封地和爵位,多从小就 依据其身份等级的高低分别进入僧院学校或大 主教学校,受完宗教教育后即可当神职人员, 或担任国家的官吏。上述三种学校招收对象的
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宗教。僧院学校和大 主教学校虽也教授“七艺”,但都是为神学服务的, 神学是全部学科的“王冠”。学习文法是用以阅读 《圣经》;修辞学是训练传经布道的辩才;辩证法是 为了提高论战的技术,借以打击“异端”;算术和天 文学的教学是为了计算复活节及其他宗教节日;几何 学是为了有助于绘制教堂图样;而音乐则是为了用于 举行宗教仪式。为了加强神学思想,有的科目的内容 往往硬作神秘的解释。
(二)本讲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在了
解西欧中世纪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基本情况 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中世纪早期教会教育和骑 士教育的基本特点、中世纪后期大学的产生及 其意义,以及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概况等。
一、中世纪西欧的历史演变
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障碍,大批奴隶逃亡、怠工, 出现大规模奴隶起义。与此同时,外部又有日 尔曼“蛮族”的入侵。在连绵不断的奴隶起义 和日尔曼人入侵的联合打击下,西罗马帝国于 公元476年彻底崩溃了。西罗马的覆灭,结束 了以奴隶占有制为基础的古代社会,代之而起 的是封建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