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大气压强关系
气压与压强之间的联系
气压与压强之间的联系气压与压强是研究气体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气压与压强之间的联系,并分析它们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气压和压强的含义和定义1. 气压:气压是指空气或气体对单位面积施加的压力。
在大气层中,由于大气重力和分子之间相互碰撞,形成了大气压强。
2. 压强:压强是指单位面积受到的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P = F/A表示,其中P是压强,F是作用在该面积上的力,A是单位面积。
二、气压与压强的关系1. 等压和等温条件下,气压与压强成正比。
当温度不变时,气压和压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P1/P2 = V2/V1表示,其中P1和P2分别是压强1和压强2,V1和V2分别是体积1和体积2。
这个关系可以由理想气体定律推导得出。
2. 气压与海拔高度之间也存在关系。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逐渐减小,因为空气的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变稀薄。
这也是为什么登山时,气压会逐渐降低,需要适应高原环境的原因之一。
三、气压与压强的应用1. 气压和压强的关系在气象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气压是测定天气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通过气压的变化来预测气候情况,例如气压的增加可能表示天气将变得良好,而气压的下降则可能意味着有暴风雨或气旋的到来。
2. 压强的概念在工程学和建筑学中也有重要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物所承受的压强,以确保其安全性。
在高楼大厦中,建筑师必须计算风压和地震力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强,以确保其结构牢固稳定。
3. 压强的概念还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
在蒸汽机或发动机中,需要对气体进行压缩和加热,以增加其压强,从而产生动力。
气压与压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气压是指空气或气体对单位面积施加的压力,而压强是指单位面积受到的力的大小。
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气象学到工程学,从建筑设计到机械工程,都离不开对气压和压强的研究和理解。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能够对气压与压强之间的联系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第 2 课时 大气压强的变化
练闯考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偏小 __________(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 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 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练闯考
【例】在海拔2 km以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约减少111 Pa,若某处气压计示 数是91 120 Pa,则该处海拔是__________m,该处水的沸点__________(选填 “>”“=”或“<”)100 ℃。
练闯考
【点拨】已知标准大气压的值和该处气压,二者之差就是降低的气压,看看降
物 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练闯考
第九章
第 3 节 第 2 课时
压强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变化
练闯考
1.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 (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①在海拔3 000 m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就降低100 Pa。 ②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并不是均匀的。 ③太空中大气压为零。
练闯考
二、大气压的测量工具
水银 2.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__________ 气压计和 金属盒 气压计。 __________
练闯考
三、大气压的应用
大气压 来工作的。 3.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__________ 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 4.高压锅就是通过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提高液体的沸点,从而 达到更易煮熟食物的目的。
(2)大气压会随季节、天气、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练闯考
2.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一定质量(体积)的气体,温度升高时,气压变大。
晴天雨天大气压的变化情况
下雨天时,大气压的变化情况1、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当空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时,空气密度要变小,大气压也随着降低。
一般说来,阴雨天的大气压比晴天小,晴天发现大气压突然降低是将下雨的先兆;而连续下了几天雨发现大气压变大,可以预计即将转晴2、一般睛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的高。
大气压强与空气密度有关,水蒸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主要看氮氧两种主要成份)。
阴天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所以气压变低了!3、空气虽是含有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但可简单分为水汽和不含水汽的其他干空气两个部分。
当把大气变化视为准静态过程并且无热量交换,即不考虑云雾雨雪等形成的,大气压就由这两部分产生的压强相加而成,即为上述气柱中水汽重量与干空气重量之和。
假设把整个气柱分割成无数个高度不等的小气柱,每个气柱含有1摩的空气,其温度、压强可看作是均匀的。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小气柱里空气的分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A,它和其中的水汽分子数N水及干空气分子数N干之间的关系是:N水+N干=NA。
(3)压强为:Δp=Δp水+Δp干=M水g+M干g=n水μ水g+n干μ干g,又因为水汽和干空气在小气柱里占有的摩尔数为整个气柱对底面的压强即大气压p,等于所有小气柱各自对下表面提供的压强之和:其中:μ干=28.97×10?3千克/摩,μ水=18×10?3千克/摩,即(μ干?μ水)>0。
从(4)式可见,当空气中水汽分子含量变化时。
就会引起大气压强的变化:<br>(l)当N水→0,空气柱将不含水汽,全部为干空气,则p→∑μ干g。
即大气压的大小趋于所有干空气重量之和;(2)当N水→NA,空气柱将不含干空气,全部为水汽,则p→∑μ水g。
即大气压的大小趋于所有水汽重量之和;(3)当N水含量升高,空气变得潮湿时,则p要变小。
即天气由晴转阴,大气压要降低;(4)当N水含量降低,空气变得干燥时,即p要变大。
即天气由阴转晴,大气压要升高。
大气压强课件ppt
大气压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结词
大气压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天气和气 候方面。
详细描述
大气压强的变化会引起天气的变化,如低气压条件下 容易出现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这会给人们的生产 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可以 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天气的影响,比如在恶劣天气条 件下减少外出或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对于 一些需要户外作业的行业,如建筑、农业等,可以在 低气压条件下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避免意外事故的 发生。
空气流通和舒适度。
注意事项
在某些情况下,如建筑物高度过 高或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可能 会导致空气流动不畅或出现负压 现象,影响建筑物的居住舒适度
。
高压锅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原理
高压锅中存在高温高压的环境,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锅内的压 力高于正常大气压,使得水的沸点升高,烹饪时间缩短。
应用
高压锅常用于烹饪难以煮熟的食物,如肉类、豆类等,可缩短烹饪 时间并提高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对流
由于大气温度的变化,大气压强会 产生对流现象,即高压区和低压区 之间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流动。
02
大气压强的测量
气压计的种类及原理
气压计的种类
主要包括水银气压计、数字气压计、真空表等。水银气压计 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来表示大气压强;数字气压计则是利用传 感器和电子电路来测量大气压强;真空表则通过测量真空压 力来反映大气压强。
来晴朗的天气。
气压的差异还影响了降水的类型 和强度,例如在低压系统中常常 出现暴雨和飓风等强降水天气。
05
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建筑物通风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原理
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建筑物通 风系统中的空气会受到压力作用 ,使得空气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3、—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
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 气体的对流…(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二、气温分层 高度(千米)温度分布特点 —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 17-55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10、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11、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三、大气压强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13、?14、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15、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16、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760毫米汞柱17、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
一天大气压强变化规律
一天中的大气压强通常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 日间和夜间的温度变化
在白天,阳光加热地表,空气Expanding上升,大气压强降低。
夜间,地表释放热量,空气冷却下沉,大气压强升高。
所以大气压强在日间较低,夜间较高。
2. 陆地和海洋的热容差异
白天,陆地加热较快,空气上升,压强下降。
海洋加热较慢,压强不下降太多。
所以大气压强在内陆白天降幅大,沿海地区降幅小。
3. Regional风的影响
在沿海地区,白天海陆风吹向内陆,夜间陆风吹向海洋。
这也使得大气压强的日变化幅度增加。
4. 天气系统的过境
如果有锋面系统活跃通过,会引起气压的较大变化,掩盖常规的日变化。
5. 季节的差异
在冬春季,日变化幅度较大。
夏秋季受海洋调节,日变化幅度较小。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观测到一天中大气压强波动的典型模式,这种规律的变化对天气预报和气象分析有重要作用。
第3节《大气压强(2)》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
第3节《大气压强(2)》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知识梳理】1.大气压的应用:、、真空压缩袋等。
2.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高气压区:空气从往流动,天气、。
低气压区:空气从下往流动,常形成。
3.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1)大气压会直接影响人体血液溶解的情况。
大气压越高,溶解氧的能力越。
(2)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压与外界大气压相。
(3)低海拔地区的人进入高原地区后出现的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地区气压明显以及氧供应不足引起的。
4.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升高,同种液体的沸点固定不变的。
【知识广场】吸尘器吸尘器一般包括电动机、离心式风机、滤尘器(袋)和吸尘附件(地刷、导管等),如所示。
一般吸尘器的功率为400~1000瓦。
吸尘器能除尘,主要在于它的内部装有一个电动抽风机。
抽风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高速转动产生极强的吸力和压力。
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低压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界混有灰尘和杂物的空气将依次通过地刷和导管进入滤尘袋。
此后,灰尘等杂物滞留在滤尘袋内,空气经过滤尘袋过滤和净化后,由机体尾部排出。
不同的吸尘器,其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但结构却略有不同。
吸尘器配上不同的部件时,可以完成不同的清洁工作。
例如,配上地板刷可清洁地面;配上扁毛刷可清洁沙发面、床单、窗帘等;配上小吸嘴可清除小角落的尘埃和一些家庭器具内的尘垢。
【精选例析】【例1】有一种炊具叫高压锅。
高压锅中的“压”字的含义指的是________(填“压强”或“压力”);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能源,高压锅能更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气压增大使沸点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的原理。
【解析】高压锅密封性很好,锅内气压可以超过标准大气压,所以它是利用增大压强使沸点升高的原理来更快煮熟食物的。
【例2】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A. 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B. 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C. 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腾D.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解析】水沸腾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即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大气压强的有关问题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教师:李淑楠课题大气压强运用的相关问题授课时间:2010年3月6日大气压强的理解教学目标大气压强的应用重点、难点大气压强的应用考点及考试要求大气压强的应用教学内容知识要点:大气压强:产生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能不能用p=ρgh这个公式来计算大气压强的值?答:不能,原因在于:第一,大气的密度是变化的,在地面附近空气的密度较大,随高度的增加,密度越来越小;第二,h值无法确定,因为大气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大气压与为类生活的关系1.大气压与天气、气候的关系: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晴天的气压比雨天高2.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升压升沸;降压降沸3.气体的流速越大,气压越小,例如吹乒乓球,飞机。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还可说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设大气压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取管口的液片AB为研究对象,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液片AB受到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向下压强,,同时液片AB受到管外水银对它产生的向上的压强,及由水银传递来的大气压强,即水银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的AB液片受到的向上、向下的压强相等,即:,所以,所以。
即大气压等于管内高出管外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因此只要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就可以得出大气压的数值。
注意:应明确的几个问题:①水银柱高度是指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差,不是指倾斜管内水银柱的长度L,因此,实验中使管倾斜后,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而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仍旧不变。
②实验中,玻璃管的粗细(内径不同)不会影响大气压强的测定值,因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
③实验中,玻璃管入水银槽里的深度对测量值没有影响,管口向上提,管内水银面上方真空部分体积增大,水银柱高度不变;管口向下接,管内水银面上方真空部分体积减小,水银柱高度不变。
大气压强变化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大气压强变化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大气压强是指空气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而天气变化则是指气象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
大气压强的变化对天气变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大气压强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气流的运动。
当大气压强高于周围的地区时,就会形成从高压向低压的气流,即风。
这种气流会带来不同的天气现象,如风暴、台风、龙卷风等。
风的强弱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天气的变化,比如风的强劲会使天气变得寒冷,而风的方向则决定了风的来源地和带来的气候条件。
因此,大气压强变化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大气压强的变化还会影响到空气的稳定度。
当大气压强下降时,空气会上升,形成云层并产生降水。
相反,当大气压强升高时,空气会下沉,降水机会减少。
这种气压变化对降水的影响是显著的。
例如,在低气压的环境下,空气上升形成云层,云层逐渐增厚后会产生降水,从而导致下雨。
而在高气压的条件下,云层的形成相对较少,降水机会相应减少。
另外,大气压强的变化还会对温度产生影响。
气压的变化会引起空气的膨胀和收缩,从而改变空气的温度。
当气压上升时,空气会被压缩,分子密度增加,温度相应升高;相反,当气压下降时,空气会膨胀,分子密度减小,温度则相应下降。
因此,大气压强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气温的变化。
例如,高气压时,温度较高;低气压时,则会导致温度较低。
此外,大气压强的变化还会对湿度产生影响。
在高气压的条件下,空气下沉并膨胀,湿度相对较低;而在低气压的环境下,空气上升并收缩,湿度相对较高。
因此,大气压强变化对湿度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湿度的变化与天气现象密切相关,比如高湿度会导致潮湿的天气,而低湿度则会使天气干燥。
综上所述,大气压强的变化对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调节空气的运动、稳定度、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大气压强变化直接决定了天气的变化。
了解大气压强变化对天气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气象学研究和气象预报中,大气压强变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天气与大气压强关系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
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
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
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
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大气压强的例子
大气压强的例子
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气压强的例子:
气象预报:气象预报中常会提及气压的变化。
高气压表示大气下压力较大,通常意味着天气晴朗、稳定;低气压表示大气下压力较小,通常意味着天气多云、雨水较多。
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可以对未来天气情况进行预测。
海拔高度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压强逐渐减小。
因为在海平面附近,大气柱的高度较高,所以承受的压力也较大;而在高海拔地区,大气柱的高度较低,承受的压力也较小。
这就是为什么在高海拔地区,如高山上,气压较低,呼吸会感到困难。
气压计的使用:气压计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
常见的水银气压计通过测量大气压力使水银柱上升或下降,从而间接测量大气压强。
气压计在气象学、地理学和航空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气球的漂浮:气球的漂浮与大气压强有关。
气球内部的气体比外部大气的压强小,使得气球浮起来。
当大气压强增大时,气球内外压力差减小,气球可能会下降;而当大气压强减小时,气球内外压力差增大,气球可能会上升。
这些例子展示了大气压强对天气、地理、航空和其他方面的影响,揭示了大气压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讲大气压强
精心整理第三讲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大气压的存在1.大气压强:包围在地球周围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包围地球的空气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
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空气中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鸡蛋被空水。
注意:是例题分析例1.A 例2A C 例3.),这表明了填“掉下”或“12(1)(2)(3)760mm 。
(4)大气压数值的计算:335013.610kg/m 9.8N /kg 0.76m 1.01310Pa p p gh ρ===⨯⨯⨯≈⨯水银柱水银。
3.托里拆利实验注意事项(1)玻璃管中要充满水银,不能留有气泡;若有气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2)在做实验时要将玻璃管竖直放置。
(3)测量高度时要测水银面到玻璃管中液面的竖直高度。
(4)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强变化而变化,与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压下无关。
(5)如果玻璃管上端破了一个洞,管内的水银不会向上喷出,因为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银槽构成了连通器,管内水银将向下落回水银槽,与水银槽中的液面相平。
4.托里拆利实验不用水,而用水银的原因如果用水做实验,则由0p gh ρ=水水得50331.01310Pa 10.3m 1.010kg/m 9.8N /kgp h g ρ⨯==≈⨯⨯水水。
即大气压相当于约10m(约三层楼)高水柱产生的压强,则实验时玻璃管的长度必须大于10.3m ,显然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不合适。
知能解读:(三)标准大气压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声明,规定标准大气压值为101.325kPa 。
1标准大气压=51.01310Pa ⨯,粗略计算中,可取5010Pa p =。
大气压强异常对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影响分析
大气压强异常对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影响分析大气压强是指在某一地点上垂直方向上单位面积上气体对大气柱的重量。
它是气象学中极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对天气的变化和气象预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过,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大气压强异常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给气象预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大气压强异常对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影响。
首先,大气压强异常会导致气象预报的不准确。
传统的气象预报方法主要基于大气压强的变化来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但是当大气压强异常发生时,预报员往往难以准确地判断气象形势的变化。
比如,在雨季到来之前,大气压强通常会下降,这时预报员会预测到即将有降雨的天气。
然而,在某些极端天气情况下,如强烈的风暴或气旋,大气压强可能会急剧升高。
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气象预报方法就会失效,导致预报结果的不准确。
其次,大气压强异常对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也受到气象观测设备限制的影响。
气象观测设备通常是通过测量大气压强来获取天气信息的。
然而,在大气压强异常的情况下,气象观测设备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例如,当强风引起压强变化,观测设备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地进行测量,导致气象观测数据的不准确性,进而影响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此外,大气压强异常还会影响气象预报模型的有效性。
气象预报模型是基于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来建立的,然而在大气压强异常的情况下,模型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模型的假设前提是气象系统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大气压强异常会导致气象系统的不稳定性,使得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因此,当大气压强异常发生时,传统的气象预报模型的准确性可能会降低。
针对大气压强异常对气象预报准确率的影响,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完善气象观测设备来提高气象数据的准确性。
现代气象观测设备往往具备更高的精度和灵敏度,能够更好地应对大气压强异常情况下的观测需求。
其次,可以利用先进的气象预报模型来提高预报准确率。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更多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大气压强变化的规律建立,能够更好地预测大气压强异常情况下的天气变化。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
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
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
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大气压强和什么有关
大气压强和什么有关大气压强的大小和海拔高度、温度有关。
海拔高度相同时,温度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温度相同时,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大气压强和什么有关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13×105帕。
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的重量,它相当于一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气压力。
大气压强即气压,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它的存在。
气压的国际制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大气压强原因是什么1、用分子运动论解释主要是因为在大气运动中,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地发生碰撞。
每次碰撞,空气分子都要给予物体表面一个冲击力,大量空气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体现为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从而形成大气压。
若单位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越多,则相同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越多,因而产生的压强也就越大。
这些不同的分子的碰撞就会产生了大气压。
2、重力观点解释课本中主要提到的是: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讲得细致一些,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
因此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空气的流动性。
大气压强和大气压一样吗大气压和大气压强是没区别的,大气压是大气压强的简称。
大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它的存在。
气压的国际制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气象学中,人们一般用千帕(kPa)、或使用百帕(hpa)作为单位。
其它的常用单位分别是:巴(bar,1bar=100,000帕)和厘米水银柱(或称厘米汞柱)。
大气压强与天气变化——初中物理教案
大气压强是指空气对地面单位面积所产生的压力,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素之一。
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学生需要了解大气压强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1.大气压强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当大气压强升高时,空气压缩,变得密集,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空气温度也会相应上升。
因此,当大气压强增加时,通常预示着高压天气的到来。
在高压天气中,晴朗、干燥、温暖的天气通常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相反,当大气压强下降时,空气膨胀变得稀薄,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得空气温度会相应下降。
因此,低气压天气通常是多云、潮湿、阴雨的天气。
此外,在低气压天气中,可能还会出现雷雨、暴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2.大气压强的计量方式大气压强是描述大气的物理量,其计量单位通常为帕(Pa),即牛顿每平方米(N/m²)。
为了便于测量大气压强,人们通常使用一个特殊的仪器——气压计。
气压计主要有水银气压计和毛细管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通常采用直接读数法,读数的单位为毫米汞柱高度。
毛细管气压计则使用了一个毛细管和一段放置在毛细管内的液体。
当气压增大时,液面在毛细管上升,反之,液面下降。
通过测量液体在毛细管上升或下降的高度,计算出大气压力的大小。
3.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大气压强是由地球上的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例如气温、海拔高度、地形、地球自转等。
下面我们逐一解释一下它们的影响。
气温因素:其中最显著的是气体分子的热运动,随着气温升高,气体分子运动加速,所产生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大气压强也随之升高。
海拔高度因素: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和气压都会逐渐降低,因此,高空处的气压要比低空处的气压低得多。
地形因素:在山区,山峰尖顶的气压通常低于山脚下方的气压,因为山脉挡住来自海洋的湿气,使得山顶的大气压强降低,天气也会相应变化。
地球自转因素:地球自转使得地球的表面处于不断旋转的状态中,气体分子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受到了离心力的作用,因此高纬度地区的大气压强要比低纬度地区的大气压强低。
温度与压强的变化
温度与压强的变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温度与压强是两个与气体状态密切相关的物理量。
在自然界中,温度和压强常常会相互影响,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温度与压强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了解一下温度与压强的定义。
温度是物质内部微观分子或离子热运动程度的一种度量,通常用热力学温度来表示,单位是开尔文(K)。
而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通常用帕斯卡(Pa)来表示,1帕斯卡等于1牛顿作用在1平方米上。
在气体状态下,温度与压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当我们改变气体的温度时,气体的分子会具有不同的平均动能。
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的运动速度也增加,与容器壁碰撞的频率增加,导致容器壁上的压强增加。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在不改变体积和物质量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也会增加。
我们还要考虑温度与压强的变化如何影响气体状态。
根据玻意耳定律,恒温条件下气体压强与体积成反比,P1V1=P2V2;根据查理定律,常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V1/T1=V2/T2。
这两个定律描述了当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体积的变化规律。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温度与压强的变化。
我们可以将一个封闭的容器内的气体加热,当温度升高时,容器内的压强也会随之增加;或者我们可以将一个气体容器受力压缩,当压强增加时,温度也会相应升高。
这些实验结果都印证了温度与压强之间的紧密联系。
除了理论和实验,温度与压强的变化还与气体状态转变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等温过程中,气体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保持温度不变,此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在绝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不发生改变,温度会随着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与压强的变化对气体状态的转变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工程和环境领域中,我们需要根据温度与压强的变化规律来设计合理的系统和装置,以保证气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只有深入理解温度与压强的变化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控制和利用气体的特性,实现更多的应用和创新。
大气压的影响因素
大气压的影响因素大气压的变化还跟天气有关。
在不同时间,同一地方的大气压并不完全相同。
我们知道,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当空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时,空气密度要变小,大气压也随着降低。
一般说来,阴雨天的大气压比晴天小,晴天发现大气压突然降低是将下雨的先兆;而连续下了几天雨发现大气压变大,可以预计即将转晴。
另外,大气压的变化跟温度也有关系。
因气温升高时空气密度变小,所以气温高时大气压比气温低时要小些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
为了比较大气压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对大气压规定了一个“标准”: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当温度为0℃时,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既然是“标准”,在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时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确性。
从有关资料上查得:0℃时水银的密度为13.595×103kg/m^3,纬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为9.80672N/kg。
于是可得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P 水银=ρ水银gh=13.595×10^3kg/m^3×9.80672N/kg×0.76m=1.01325×10^5Pa。
这就是1标准大气压的值,记为1atm。
在最近的科学工作中,为方便起见,有另外将1标准大气压定义为100kPa的,记为1bar。
故现在提到标准大气压,也可以指100kPa。
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湿度越大大气压强越小初中物理老师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
”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
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
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
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
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
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
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
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
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果气压分布不均匀,空气就要从高气压地区向低气压地区流动。
因此某地区的气压高,该地区的空气就在水平方向上向周围地区流出。
高气压地区上方的空气就要下降。
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所以高处空气下降时,它所受到的压强增大,它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空气中的凝结物就蒸发消散。
所以,高气压中心地区不利于云雨的形成,常常是晴天。
如果某地区的气压低,周围地区的空气就在水平方向上向该地区流入,结果使该地区的空气上升,上升的空气因所受的压强减小而膨胀,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所以,低气压中心地区常常是阴雨天。
由于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各气象哨所每天都按统一规定的时刻观测当地的大气压,报告给气象中心,作为天气预报的依据之一。
2.大气压与季节的关系: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
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低。
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季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空气的密度是随高度的上升而减小的,所以,通常讲气压的高低,都是在同一海拔高度的层面上来做比较的,—般用的最多的是海平面气压。
3.大气压与时辰的关系:早上和晚上的大气压比中午的高「百度」营销推广方案怎么写_营销平台_万万没想到订单量逆袭>>> 广告「百度」让感兴趣的客户看到您的广告,百度推广把您的广告展现给精准用户. 查看详情> 对于同一地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地面的大气压值也会有所不同,这叫大气压的日变化。
一天中,地球表面的大气压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早上和晚上,气温相对较低,同时大气中的空气比较干燥,相对湿度较中午低,属于“干空气”,这两个原因造成了早上和晚上空气密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早上和晚上大气压比较高。
而到中午的时候,大气不断的积累热量,使其温度升高,空气湿度增大。
当温度升高后,大气逐渐向高空做上升辐散运动,在下午15~16时,大气上升辐散运动的速度达最大值,同
时大气的湿度也达较大值,由于此二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午的大气压比早上、晚上的大气压低。
4.大气压随地理纬度的变化地球表面大气层里的成份,变化比较大的就是水汽。
人们把含水汽比较多的空气叫“湿空气”,把含水汽较少的空气叫“干空气”。
有些人直觉地认为湿空气比干空气重,这是不正确的。
干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8.966,而水气的分子量只有18.106,所以含有较多水汽的湿空气的密度要比干空气小。
即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干空气的压强比湿空气的压强大。
在地球表面,由赤道到两极,随地理纬度的增加,一方面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极地半径的减小,地球对大气的吸引力逐渐增大,空气密度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两极地区温度较低,所以空气中的水汽较少,可近似看成干空气,所以由赤道向两极,随地理纬度增加,大气压总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增大(因气候等因素影响,局部某处的大气压值变化可能不遵循这一规律)。
5.大气压随水陆的变化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大陆及海洋上气压随气温变化的实际情况.我们说,夏季大陆上气温比海洋上高,由于大陆上的空气向海洋上扩散,而使大陆上的气压比海洋上低;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上低,由于海洋上空气要向大陆上扩散,又使大陆上气压比海洋上高.而由此可见,在温度变化和分子扩散两个因素中,扩散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应当指出,这里所说的扩散,是指空气的横向流动.因为由空气的纵向流动并不能改变竖直气柱的重量(有的文献②把因温度而产生的气压变化说成是空气沉浮的结果,这是不妥的),因而也就不能改变大气的压强(对重力加速度g因高度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 6.1大气压随地势高低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气体的密度n;二是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
在地球表面随地势的升高,地球对大气层气体分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空气分子的密度减小;同时大气的温度也降低。
所以在地球表面,随地势高度的增加,大气压的数值是逐渐减小的。
如果把大气层的空气看成理想气体,我们可以推得近似反映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化的公式如下:p=p0e?μgh/RT(μ为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P0为地球表面处的大气压值,g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R为普适气体恒量,T为大气热力学温度,h为气柱高度)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大气温度变化这一次要因素的影响时,大气压值随地理高度h的增加按指数规律减小,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在2km以内,大气压值可近似认为随地理高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在2km以外,大气压值随地理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渐缓。
所以过去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介绍: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米,大气压降低1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