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的特点及应用

合集下载

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的特点及应用

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的特点及应用

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的特点及应用摘要从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对该材料的的物理性能、、抗拉强度、拉伸性能、断裂韧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焊接性、磁滞特性、时效机理、时效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特点进行的分析。

同时18Ni马氏体时效钢具有优良的特性,用途很广,本文对它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18Ni马氏体时效钢,机械性能,磁滞特性、时效机理、力学性能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OF18Ni(300)MARAGING STEELAbstract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18Ni maraging steel,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tensile strength, tensile properties, fracture toughness, fatigue strength, corrosion resistance, eldability,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 of aging, ag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analysd. At the same time, 18Ni maraging steel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and uses widely. It,s applications are summarized briefly in this articleKey word:18Nimaraging steel,Mechanical properties,Hysteresis properties,Aging Mechanism,mechanical property马氏体时效钢自问世以来,以其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工艺性能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与AISI4340高强钢和17-7PH不锈钢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强度和优良的韧性,制造加工容易,焊接性能优良等诸多的优点胜于其他超高强钢。

马氏体时效钢的特性与应用3j33

马氏体时效钢的特性与应用3j33

马氏体时效钢的特性与应用18%Ni马氏体时效钢属于铁基合金,具有极高的强度同时而又不失好的延展性。

铁的基体与以高含量镍为主进行合金化,获得非常特殊的热处理材料。

同时也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如钼、铝、铜和钛,这些元素形成金属间析出物。

钴也添加到合金中去,加入量最多达到12%,用于加速析出反应并保证获得大量、均匀的析出物。

马氏体时效钢本质上说是不含碳的,这是区别该钢与大多数其他类型钢种最明显的特征。

马氏体时效钢性能特点为:——室温下具有超高强度——简单热处理,保证最小的热处理变形——与处于同一强度水平的淬火钢相比具有优异的疲劳韧性——低碳含量,从而消除脱碳问题——截面尺寸是硬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易于加工——好的焊接性能——具有高强度与高韧性——易切削加工,低的加工变形量——热处理过程中收缩均匀稳定——易渗氮——具有好的抗腐蚀与裂纹扩展能力——抛光光洁度高这些特性说明马氏体时效钢能被用作轴,长而细的渗碳或渗氮部件以及冲击疲劳环境下工作的零件,如打印头或离合器等。

马氏体时效钢的回火处理回火作为一种热处理工艺从中世纪时代就开始应用,用于淬火马氏体合金的处理。

而目前回火工艺仅用于对钢进行处理,因为钢占所有马氏体硬化合金中的绝大多数。

马氏体时效钢是不含碳的Fe-Ni合金,并添加了钴、钼、钛与其它一些元素。

典型的钢种如铁基中含17%~19% Ni,7%~9% Co,4.5%~5% Mo和0.6%~0.9% Ti。

这类合金经淬火成马氏体,然后在480~500℃回火。

在回火过程中,由于合金元素在马氏体中过饱和,从而从马氏体中沉淀析出形成金属间析出物,导致强的沉淀强化效果。

根据铝、铜以及其它非铁合金的沉淀强化类推,可将该工艺过程称作时效处理。

并且由于最初的组织为马氏体,因此该类钢被称作马氏体时效钢。

商业化马氏体时效钢在最大的硬化处理阶段,组织中可含有部分中间过渡亚温相Ni3Mo与Ni3Ti的共生析出物。

Ni3Ti相类似于碳钢中的六边形ε-碳化物。

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展望

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展望

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展望摘要: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在常规合金结构钢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超高强度高韧性合金钢。

其在航空等相关行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超高强度钢的分类以及相关应用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介绍,希望能够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发展;前景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军工、冶金、矿山、航空航天以及航海等相关的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目光集中在超高强度钢的研制以及应用中。

在常温状态下,超高强度钢的拉伸强度高于1470MPa,屈服强度则大于1380MPa。

在我国的航空起落架、精密齿轮以及高端轴承钢中对其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作为高端产品的理想选择。

超高强度钢的性能和很多因素都有着较大的关系,其中主要包括了化学成分、内部组织、负载以及外部环境等,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超高强度钢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要朝着低成本以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1.超高强度钢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超强钢主要可以从合金成分的总量和冶金特性来进行分类。

按照合金元素的总量,可以分为低、中高三种,其中,总合金含量在5.0wt%~10.0wt%之间,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低于5.0wt%,超过10.0wt%的是高合金超高强度钢,中间是中高合金超高强度钢。

按照其冶金特性,可以将其划分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以及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

下面将根据第二类来说明。

1.1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低合金超高强钢是一种低合金马氏体结构钢,其合金元素含量低于5.0wt%,其主要原因是马氏体中的碳含量。

1950年,美国首先研制出AISI4340超高强钢,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飞机的升降平台。

采用 Mo、 Ni、 Cr、 Si、 Vi等主要合金元素,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其屈服强度超过1300 MPa。

该产品的碳含量应控制在0.30wt%~0.50wt%之间,以获得高强度、高塑性、高韧性和焊接性能。

18Ni马氏体钢的性能及应用

18Ni马氏体钢的性能及应用

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的特点及应用••admin引用•摘要: 从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对该材料的的物理特点、、抗拉强度、拉伸性能、断裂韧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焊接性、磁滞特性、时效机理、时效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性能进行的分析。

同时18Ni马氏体时效钢具有优 ...••从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对该材料的的物理特点、、抗拉强度、拉伸性能、断裂韧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焊接性、磁滞特性、时效机理、时效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性能进行的分析。

同时18Ni马氏体时效钢具有优良的特性,用途很广,本文对它的应用进行简朴的总结。

要马氏体时效钢自问世以来,以其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工艺性能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与AISI4340高强钢和17-7PH不锈钢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强度和优良的韧性,制造加工容易,焊接性能优良等诸多的长处胜于其他超高强钢。

在当今开发的所有材料中,它是强韧性最高的钢种。

1.成分和组织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是在Fe—18Ni合金中添加Co、Mo、Ti、Al等元素一种钢,如表1。

屈服强度主要是通过Ti元素的添加量来进行调整。

在18Ni马氏体时效钢中C 、Si、Mn等元素被视为杂质元素 P、S含量同样也极低故钢的纯度很高。

18Ni马氏体时效钢不仅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而且淬火性能好在固溶处理(820℃)空冷后其组织为超低碳Ni高主的单相马氏体将它再进行时效处理(490-510℃ 空冷)后在马氏体区域的金属间化合物沉淀析出、细化、弥散使钢得以强化材料的强度、塑性及韧性匹配优良。

关于时效处理过程组织变化的研究颇多有人认为是沉淀物细化(-100A)的说法比较合理但至今仍无定论。

尽管如此但对Ni3Mo、Fe2Mo、Ni3Ti等金属间化合物沉淀强化仍是普遍的说法[1]。

2.组织和机械性能2.1制造方法:马氏体时效钢的熔炼方法有真空感应熔炼(VIM)真空电弧重熔(VAR) 以及电渣重熔(ESR)一次或两次组合的方法。

210984076_热处理对激光熔化沉积18Ni300_马氏体时效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10984076_热处理对激光熔化沉积18Ni300_马氏体时效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表面技术第52卷第3期热处理对激光熔化沉积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郑步云a,陈鑫a,雷剑波b,王天琪a(天津工业大学 a.机械工程学院 b.激光技术研究所,天津 300387)摘要:目的提高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在工业应用中的力学性能,研究不同热处理对激光熔覆制备18Ni300合金的影响。

方法采用固溶处理(840 ℃/1 h)和固溶处理(840 ℃/1 h)+时效处理(490 ℃/6 h)2种热处理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对激光熔化沉积(LMD)制备18Ni300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处理方法下的拉伸断口形貌、性能表征及元素偏析行为,分析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经固溶处理后,熔池边界消失,在高温保温过程中杂质相与合金元素充分溶解在奥氏体中,冷却后形成了均匀的马氏体组织,与沉积态相比,抗拉强度由662.1 MPa变为611.5 MPa,降低了约7.64%,伸长率由12.328%变为13.832%,提升了约12.20%;经固溶+时效处理后枝晶形貌基本消失,各元素分布均匀,并在基体中弥散分布着Ni3Mo、Ni3Ti型第二相沉淀,抗拉强度达到1 404.6 MPa,提升了约112.14%,伸长率为7.80%,降低了约36.72%,在断口中观察到亚微米级第二相沉淀呈球状或颗粒状,并大量分布于枝晶间。

结论沉积态18Ni300合金主要由马氏体和少量奥氏体组成,致密度良好,拉伸性能表现为强度较低但塑性良好;经固溶处理后,物相均由马氏体组成,元素分布均匀,抗拉强度略微下降,塑性提升;固溶+时效处理对合金起到了弥散强化的作用,抗拉强度大幅提升,塑性显著减弱。

在热处理前后试样的断裂机制均属于韧性断裂,第二相弥散强化为热处理后合金力学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激光熔化沉积;马氏体时效钢;热处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N2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23)03-0388-11DOI:10.16490/ki.issn.1001-3660.2023.03.037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18Ni300 Maraging Steel Prepared by Laser Melting DepositionZHENG Bu-yun a, CHEN Xin a, LEI Jian-bo b, WANG Tian-qi a(a.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 Institute of Laser Technology, Tiangong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收稿日期:2022–02–11;修订日期:2022–04–22Received:2022-02-11;Revised:2022-04-2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407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2365);天津市关键技术研发计划(19YFZCGX00870);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20YDTPJC00780)Fund: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2018YFB0407302);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1772365); Key Technologies R&D Program of Tianjin (19YFZCGX00870);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20YDTPJC00780)作者简介:郑步云(1997—),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熔覆增材制造。

马氏体时效钢 综述

马氏体时效钢 综述
马氏体时效钢是高合金超高强度钢的一个典型钢种,是以无碳 (或微碳)马氏体为基体的,时效时能产生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硬化的超 高强度钢。与传统高强度钢不同,它不用碳而靠金属间化合物的弥散 析出来强化。这使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高强韧性,低硬化指数, 良好成形性,简单的热处理工艺,时效时几乎不变形,以及很好的焊 接性能。因而马氏体时效钢已在需要此种特性的部门获得广泛的应 用。
而马氏体时效不锈钢是在马氏体时效钢基础发展起来的超高强
度不锈钢,它具有马氏体时效钢的全部优点,并建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能,成为正在发展中的新一代高强度不锈钢。
国内各种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元素质量分数)%
钢种

C Cr
Nb Mo Si Mn 其它
Ni
<0.03 14 6 0.4- 2 =<0.5 =<0.5 0.1-0.4Al
中国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马氏体时效钢。最初以仿 制 18Ni(250)和 18Ni(300)为主。到 70 年代中期又开始研究强度级别
更高的钢种和无钴或节镍钴马氏体时效钢,还开发出用于高速旋转体 的超高纯、高强高韧的马氏体时效钢(cM 一 1 钢),研制出高弹性的 马氏体时效钢(TM210 等)和低镍无钴马氏体时效钢(12Ni 一 3Mn3Mo —TiAlV)。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 是由调质结构钢发展起来的,含碳量一般在 0.3~0.5%,合金元 素总含量小于 5%,其作用是保证钢的淬透性,提高马氏体的抗回火稳 定性和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钢的显微组织。常用元素有镍、铬、 硅、锰、钼、钒等。通常在淬火和低温回火状态下使用,显微组织为 回火板条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如采用等温淬火工艺,可 获得下贝氏体组织或下贝氏体与马氏体的混合组织,也可改善韧性。

马氏体钢

马氏体钢

谁给解释一下珠光体,马氏体,贝氏体,索氏体,莱氏体等,其形成条件及形状,以及其力学性能莱氏体:是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其含碳量为ωc=4.3%。

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

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

因莱氏体的基体是硬而脆的渗碳体,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

/view/530917.html?wtp=tt(莱氏体中文名称:莱氏体英文名称:ledeburite 定义:高碳的铁基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共晶转变所形成的奥氏体和碳化物(或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工程(2)_热处理(二级学科);机械工程(2)一般热处理名词(三级学科)莱氏体(ledeburite)莱氏体是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其含碳量为ωc=4.3%。

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

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称为变态莱氏体。

因莱氏体的基体是硬而脆的渗碳体,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分为高温莱氏体和低温莱氏体两种。

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称高温莱氏体,用符号Ld或(A+Fe3C)表示。

由于其中的奥氏体属高温组织,因此高温莱氏体仅存于727℃以上。

高温莱氏体冷却到727℃以下时,将转变为珠光体和渗碳体机械混合物(P+Fe3C),称低温莱氏体,用Ld'表示。

莱氏体含碳量为4.3%。

由于莱氏体中含有的渗碳体较多,故性能与渗碳体相近,即极为硬脆。

莱氏体的命名得自Adolf Ledebur (1837-1916)。

关于他,我们只知道他是Bergakademie Freiberg的第一个"Eisenhüttenkunde"教授,并因在1882年发现了铁碳"Mischkristalle" 而闻名。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第22期2019年8月No.22August ,2019董东东,王岳亮,马文有,赵国瑞(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1)引言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 )是一种金属件直接成型方法,是快速成型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

该技术基于快速成型的基本思想,用逐层添加的方式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数据直接生成具有特定几何形状的零件。

成型过程中金属粉末完全熔化,产生冶金结合[1]。

该技术具有制作复杂形状、成型件致密度高、节省材料等优点[2]。

与其他增材制造技术相比,SLM 技术成型精度较高,成型件致密度接近100%,因此,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个性化定制、随形冷却模具、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等领域[3]。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可以直接制造复杂形状的产品,在小型注塑模具的制造方面优势十分明显。

它可以实现随形冷却模具的直接成型,制造周期短、性能优良。

随形冷却水路使得模具表面降温均匀而迅速,不仅大大缩短了注塑周期,而且注塑件均匀无缺陷。

目前,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随形冷却模具的生产制造中,并得到行业认可。

国内外学者针对SLM 成型模具钢材料进行了多项研究。

其中,包括SLM 成型马氏体时效钢的材料性能研究[4]以及随形冷却模具的设计制造和冷却水路传热的模拟研究。

例如,周屹[4]对随形冷却水道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类,分别对水道轨迹、截面形状、内部结构等设计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得到随形水路具有较好冷却效果的结论。

黄玉山等[5]对SLM 成型马氏体时效钢打印态试样以及不同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针对热处理对马氏体时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以上研究主要针对SLM 成型马氏体时效钢材料的某一项性能、工艺或随形冷却模具的传热性能等进行研究,少有学者从模具应用角度对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进行归类总结和研究。

18Ni(1700MPa)型马氏体时效钢时效工艺研究

18Ni(1700MPa)型马氏体时效钢时效工艺研究
Ab s t r a c t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g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t i me o n h a r d n e s s o f 1 8 Ni ma r a g i n g s t e e l wh i c h wa s s o l u t i o n — t r e a t e d a t 8 2 0 o C f o r 1 h we r e s t u d i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wh e n a g i n g a t 4 6 0℃ f or 3 h t e n s i l e s t r e n g h t r e a c h e s a b o u t 9 8 % o f p e a k v lu a e.
t y p i c a l d u c t i l e f r a c t u r e u n d e r t wo k i e s s .
Ke y wo r d s 1 8 Ni ma r a g i n g s t e e l ; a g i n g;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 Ni 3 Mo ; Ni 3 T i
1 8 N i ( 1 7 0 0 MP a ) 型马 氏体 时效 钢时效工艺研 究
时雨 , 卫 广智 , 赵 飞
( 贵州 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2 5 ) 摘 要 研究不 同时效温度 和时间对 8 2 0 ̄ C x l h 固溶处理后 的 1 8 N i 马 氏体时效 钢硬度 的影 响规 律 。研究 了4 8 0 时效 3 h和 4 h 的拉 伸性能 , 并 利用金 相显微 镜 、 扫描 电镜对 时效后 的组织 和断 口进 行观察分 析 。结果表 明 : 当时效温度 较低 ( 4 6 0 o C ) , 时效 3 h 达到峰值 的 9 8 %左右 ; 在较高温度 ( 5 2 0 o c ) 时效 , 1 0 ai r n 左右 即可达到该水平 ; 最优时效工艺为 4 8 0 ̄ C x 3 h ; 两种时效工艺下 的断 口有 明显的延伸和缩颈 , 中心存在 大量 韧窝 , 为典型 的韧性断裂 。

18Ni(300)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18Ni(300)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F141)模具热处理后变形是模具热处理的三大难题之一(变形、开裂、淬硬)。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解决了模具热处理变形问题,但模具要求硬度高又给模具加工造成困难。

熔化既保持模具的加工精度,又使模具具有较高硬度,对于复杂、精密、长寿命的塑料模具,是模具材料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为此发展了一系列的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模具零件在淬火(固溶)后变软(硬度约为28~34HRC),便于切削加工成形,然后再进行时效硬化,获得所需的综合力学性能。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有马氏体时效硬化钢和析出(沉淀)硬化钢两大类。

马氏体时效钢有高的屈强比、良好的切削加工性和焊接性能,热处理工艺简单等优点。

典型的高合金马氏体时效硬化钢有18Ni(200)(00Ni18Co8Mo3TiAl)钢、18Ni(250)(00Ni18Co8MoTiAl)钢、18Ni(300)(00Ni18Co9Mo5TiAl)钢、19Ni(350)(00Ni18Co13Mo4TiAl)钢等,固溶以后形成超低碳马氏体,硬度约为30~32HRC;时效处理以后,由于各种类型的金属间化合物的脱、析出,得到时效硬化,硬度可上升到50HRC以上。

这类钢在高强度、高韧性的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高的断裂韧度。

为了降低材料费用,近年来开发了一类低钴、无钴、低镍的马氏体时效钢,其代表钢种如06Ni(06Ni6CrMoVTiAl)钢、AFC-77(1Cr14Co13Mo5V)钢;另一类为低合金时效硬化钢,代表钢号如我国自行开发的25CrNi3MoAl钢,PMS(1Ni3MnMoCuAl)钢、PCR(0Cr16Ni4Cu3Nb)钢、SM2(20CrNi3AlMnMo)钢等,另外还有美国的P2(20CrNi4AlV)钢,日本大同特殊钢公司的NAK80、NAK55(15Ni3MnMoAlCuS)钢等,这类钢经固溶处理后,硬度为30HRC左右,时效处理后,由于金属间化合Ni3Al析出而强化,硬度可以上升到38~42HRC。

马氏体时效钢C300焊缝金属强韧化研究

马氏体时效钢C300焊缝金属强韧化研究

马氏体时效钢C300焊缝金属强韧化研究田志凌;杨帅【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5(000)020【总页数】6页(P47-52)【作者】田志凌;杨帅【作者单位】钢铁研究总院;钢铁研究总院【正文语种】中文马氏体时效钢作为超高强度钢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凭借着高强高韧的特性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1-3]。

马氏体时效钢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国际镍公司(INCO)研制出来的,最初是为核潜艇研制的新材料,随后转向了航空航天方向。

1961~1962年,该公司的 Decker等在铁镍马氏体合金中加入不同含量的Co、Mo、Ti,通过时效硬化得到屈服强度分别达到 1400MPa、1700MPa、1900MPa 的 18Ni(C200)、18Ni(C250)、18Ni(C300)的马氏体时效钢,并首先将 18Ni(C200)和18Ni(C250)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1-2]。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最初以仿制18Ni(C250)和 18Ni(C300)为主。

到 70年代中期又开始研究强度级别更高的钢种和无Co或节Ni的马氏体时效钢,还开发出了用于高速旋转体的超高纯高强高韧的马氏体时效钢(CM-1钢),研制出高弹性的马氏体时效钢(TM210等)和低Ni无Co马氏体时效钢(12Ni-3Mn-3Mo-TiAlV)[4]。

马氏体时效钢的本质是通过时效硬化的铁镍马氏体合金,以无碳(或微碳)马氏体为基体,以时效产生的析出相金属间化合物来强化的超高强度钢,与传统的高强度钢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不是依靠碳而是依靠金属间化合物的弥散析出来强化的,因此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如高强韧性、良好的成形性、简单的热处理工艺、良好的焊接性以及时效尺寸稳定性等。

良好的焊接性是马氏体时效钢能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这些钢在制造大型构件方面很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1-2]。

国内外对马氏体时效钢的焊接已有许多相关研究[5-12]。

马氏体钢

马氏体钢

谁给解释一下珠光体,马氏体,贝氏体,索氏体,莱氏体等,其形成条件及形状,以及其力学性能莱氏体:是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其含碳量为ωc=4.3%。

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

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

因莱氏体的基体是硬而脆的渗碳体,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

/view/530917.html?wtp=tt(莱氏体中文名称:莱氏体英文名称:ledeburite 定义:高碳的铁基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共晶转变所形成的奥氏体和碳化物(或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工程(2)_热处理(二级学科);机械工程(2)一般热处理名词(三级学科)莱氏体(ledeburite)莱氏体是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其含碳量为ωc=4.3%。

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

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称为变态莱氏体。

因莱氏体的基体是硬而脆的渗碳体,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分为高温莱氏体和低温莱氏体两种。

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称高温莱氏体,用符号Ld或(A+Fe3C)表示。

由于其中的奥氏体属高温组织,因此高温莱氏体仅存于727℃以上。

高温莱氏体冷却到727℃以下时,将转变为珠光体和渗碳体机械混合物(P+Fe3C),称低温莱氏体,用Ld'表示。

莱氏体含碳量为4.3%。

由于莱氏体中含有的渗碳体较多,故性能与渗碳体相近,即极为硬脆。

莱氏体的命名得自Adolf Ledebur (1837-1916)。

关于他,我们只知道他是Bergakademie Freiberg的第一个"Eisenhüttenkunde"教授,并因在1882年发现了铁碳"Mischkristalle" 而闻名。

TAM210A时效钢18Ni1900马氏体时效钢 双真空冶炼工艺

TAM210A时效钢18Ni1900马氏体时效钢 双真空冶炼工艺

TAM210A时效钢18Ni1900马氏体时效钢双真空冶炼工艺TAM210A时效钢18Ni1900马氏体时效钢双真空冶炼工艺TM210A钢为18Ni系列新型300级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指标。

国内多采用VIM+VAR工艺冶炼,双真空熔炼(VIM+VAR):用VIM法生产的钢作VAR的电极,该电极自耗重熔后其纯净度又一次提高,同时改善内部组织结构使之更均匀。

其氧含量达8×10-6以下,与脱气钢比,它的材料致密度高,晶粒细小均匀,大大提高了力学性能。

以上是优先,缺点就是成本高了。

以无碳(或微碳)马氏体为基体的,时效时能产生金属间化合物沉淀硬化的超高强度钢。

与传统高强度钢不同,它不用碳而靠金属间化合物的弥散析出来强化。

这使其具有一些的性能:高强韧性,低硬化指数,良好成形性,简单的热处理工艺,时效时几乎不变形,以及很好的焊接性能。

因而马氏体时效钢已在需要此种特性的部门获得广泛的应用。

TM210A钢是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研制出的目前强韧性能的马氏体时效钢,本钢种的研制成功为我国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系列化提供了新品种。

该材质的锻件都为重要受力件,主要以齿轮为主,因此对这种材料内部质量要求很高。

由于TM210A这种材料价格昂贵,所以锻件加工余量一般比较小。

先要求原材料合格,故对原材料钢棒也进行超声波探伤,按照标准HB/Z59超声波检验质量等中的AA验收,不允许有线形缺陷存在。

原材料表面光洁度差,但验收等高,这要求超声波探伤仪及探头的综合灵敏度高、分辨力高,仪器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好,定性定量准确。

TM210A马氏体时效钢化学成分:碳C: ≤0.015;镍Ni: 17.50~18.50;钴Co: 9.50~10.50;钼Mo: 4.20~4.80;钛Ti: 0.82~1.02;铝Al: 0.05~0.15;铁Fe: 余量。

钢突出的优点是热处理工艺简单方便,固溶后先进行机械加工再进行时效,热处理变形小,加工性能及焊接性能都很好。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F141)模具热处理后变形是模具热处理的三大难题之一(变形、开裂、淬硬)。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解决了模具热处理变形问题,但模具要求硬度高又给模具加工造成困难。

熔化既保持模具的加工精度,又使模具具有较高硬度,对于复杂、精密、长寿命的塑料模具,是模具材料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为此发展了一系列的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模具零件在淬火(固溶)后变软(硬度约为28~34HRC),便于切削加工成形,然后再进行时效硬化,获得所需的综合力学性能。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有马氏体时效硬化钢和析出(沉淀)硬化钢两大类。

马氏体时效钢有高的屈强比、良好的切削加工性和焊接性能,热处理工艺简单等优点。

典型的高合金马氏体时效硬化钢有18Ni(200)(00Ni18Co8Mo3TiAl)钢、18Ni(250)(00Ni18Co8MoTiAl)钢、18Ni(300)(00Ni18Co9Mo5TiAl)钢、19Ni(350)(00Ni18Co13Mo4TiAl)钢等,固溶以后形成超低碳马氏体,硬度约为30~32HRC;时效处理以后,由于各种类型的金属间化合物的脱、析出,得到时效硬化,硬度可上升到50HRC以上。

这类钢在高强度、高韧性的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高的断裂韧度。

为了降低材料费用,近年来开发了一类低钴、无钴、低镍的马氏体时效钢,其代表钢种如06Ni(06Ni6CrMoVTiAl)钢、AFC-77(1Cr14Co13Mo5V)钢;另一类为低合金时效硬化钢,代表钢号如我国自行开发的25CrNi3MoAl钢,PMS(1Ni3MnMoCuAl)钢、PCR(0Cr16Ni4Cu3Nb)钢、SM2(20CrNi3AlMnMo)钢等,另外还有美国的P2(20CrNi4AlV)钢,日本大同特殊钢公司的NAK80、NAK55(15Ni3MnMoAlCuS)钢等,这类钢经固溶处理后,硬度为30HRC左右,时效处理后,由于金属间化合Ni3Al析出而强化,硬度可以上升到38~42HR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的特点及应用摘要从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对该材料的的物理性能、、抗拉强度、拉伸性能、断裂韧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焊接性、磁滞特性、时效机理、时效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特点进行的分析。

同时18Ni马氏体时效钢具有优良的特性,用途很广,本文对它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18Ni马氏体时效钢,机械性能,磁滞特性、时效机理、力学性能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OF18Ni(300)MARAGING STEELAbstract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18Ni maraging steel,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tensile strength, tensile properties, fracture toughness, fatigue strength, corrosion resistance, eldability,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 of aging, ag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analysd. At the same time, 18Ni maraging steel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and uses widely. It,s applications are summarized briefly in this articleKey word:18Nimaraging steel,Mechanical properties,Hysteresis properties,Aging Mechanism,mechanical property马氏体时效钢自问世以来,以其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工艺性能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与AISI4340高强钢和17-7PH不锈钢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强度和优良的韧性,制造加工容易,焊接性能优良等诸多的优点胜于其他超高强钢。

在当今开发的所有材料中,它是强韧性最高的钢种。

1.成分和组织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是在Fe—18Ni合金中添加Co、Mo、Ti、Al等元素一种钢,如表1。

表1: 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Table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18Nimaraging steel屈服强度主要是通过Ti元素的添加量来进行调整。

在18Ni马氏体时效钢中,C 、Si、Mn 等元素被视为杂质元素, P、S含量同样也极低, 故钢的纯度很高。

18Ni马氏体时效钢不仅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而且淬火性能好, 在固溶处理(820℃)空冷后, 其组织为超低碳Ni高主的单相马氏体, 将它再进行时效处理(490-510℃, 空冷)后, 在马氏体区域的金属间化合物沉淀析出、细化、弥散, 使钢得以强化, 材料的强度、塑性及韧性匹配优良。

关于时效处理过程组织变化的研究颇多, 有人认为是沉淀物细化(-100A)的说法比较合理, 但至今仍无定论。

尽管如此, 但对Ni3Mo、Fe2Mo、Ni3Ti等金属间化合物沉淀强化仍是普遍的说法[1]。

2.组织和机械性能2.1制造方法:马氏体时效钢的熔炼方法有真空感应熔炼(VIM), 真空电弧重熔(VAR), 以及电渣重熔(ESR)一次或两次组合的方法。

各种熔炼方法与断裂韧性(KIC)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采用真空双重熔炼可使钢的韧性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而且还能抑制在熔炼时混入的各种杂质元素和非金属杂质的残存量。

因此, 对于象飞机那样要求零部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可靠性的材料来说, 就可以采用VIM十VAR组合的真空双重熔炼方法[1]。

图1: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KICFig1: KIC of the 18Nimaraging steel马氏体时效钢容易进行热加工, 其加工性同SUS304钢冷加工性也非常优良, 进行拉拨加工、冷轧、弯曲和深拉伸等都非常容易。

在冷加工过程中90%以上可安排软化退火。

加工硬化指数同一般钢材相比仅为0.02-0.03, 约比一般钢材低一位数。

18Ni钢冷加工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如图2所示。

随着冷加工度的提高, 强度也随之增加, 伸长率却因冷加工而稍有降低, 韧性也有所卞降。

因此,马氏体时效钢以冷加工作为强化手段,需要灵活有效地应用, 才能使材料达到超高强与高塑韧性相匹配的要求[1]。

18Ni钢,Ni 的含量较高, 固溶处理时在奥氏体化后, 于通常的冷却速度空气或水下, 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18Ni Ms=290℃),一般情况下, 马氏体转变不会受到冷却速度的影响。

18Ni 马氏体时效钢所以能进行热处理的简单理由是它具有A=M可逆转变。

一般出售马氏体时效钢都已经进行固溶处理。

图2:冷加工对18Ni-200钢抗拉强度的影响Fig2:Impact of Cold Processing for 18Ni-200 Steel Tensile strength用户一般都是进行机械加工后,再施以时效处理。

因它在时效处理中尺寸变化非常小(18Ni 一170的收缩率仅为0.07%), 所以, 在整个加工工艺流程中可省去精加工, 这是马氏体时效钢的最大优点。

2.2 物理性能:对18Ni马氏体时效钢按标准热处理规范处理后其物理性能列表2[1]。

表2:18Ni马氏体时效的物理性能Table2: Physical Properties of 18Nimaraging steel2.3抗拉强度: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抗拉强度如表3。

虽然在固溶处理后硬度(HRC)为27--34,抗拉强度高达960--1120MN/m2,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也相当高,易进行冷加工,但同时出现韧性差、切削性能不好等若干问题。

在时效处理后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相差很小,大体为50--100MN/m2,由于加工硬化率小,均匀伸长率不大,但Ψ值仍然很大,故其延伸性仍很好,还能够得到很大的断面收缩率。

表4为应力集中系数为3.5时18Ni个钢的缺漏强度。

由表可以知道,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缺口敏感性非常小,具有很高的缺口强度。

可以认为马氏体时效钢具有缓解裂纹行核地点或裂纹形成后裂纹尖端应力集中的很高能力[1]。

表3: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缺口强度Table3: Intensity gap of 18Nimaraging steel2.4 拉伸性能的影响:固溶处理温度对固溶态18Ni马氏体时效性能的影响如图4所示,由图可见,在固溶状态下,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强度随固溶态状态下,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强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小,同时,延伸率δ和面缩率φ也并未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分别保持在16%和70%以上。

试样经1083K固溶处理后平均晶粒尺寸为5.2μm,强度保持较高值[2]。

当试样经α/γ循环相变处理后,晶粒进一步细化到4.4μm时,强度进一步升高,延伸率和面缩率也分别达到最高值(δ=18%,φ=77%)。

可见当晶粒尺寸非常细小时,在固溶状态下马氏体时效钢才表现出一定的细晶强韧化作用。

图3:固溶处理浓度对固溶态18Ni马氏体时效钢拉伸性能的影响Fig:Effect of solution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ensileprpertien of unaged 18Ni maraging steel2.5 断裂韧性:18Ni马氏体时效钢与其他高强钢。

KIC与σ0.2的比较如图5所示。

图4:超高强钢KIc与σ0.2得关系Fig4: Impact of different limitationmethods for KIc and σ0.2由图可以判断出,马氏体时效钢与其他超高强度钢在σ0.2相同条件下比较,其KIc值最高,表征断裂抗力也很大。

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断裂韧性与熔炼方法、杂质含量有关。

此外也与时效处理条件有关,因此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地修正,找出最佳的工艺方法[3]。

2.6 疲劳强度:影响18Ni马氏体时效钢疲劳强度的因素相当多,它可能由载荷性质(静载荷、冲击载荷、交变载荷),应力状态以及环境、材料表面状况等影响。

18Ni-200钢的S-N曲线如图10所示。

18Ni-200钢在不同温度下旋转弯曲强度如图11所示,以图中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上升,疲劳强度也随之提高[1]。

图5:18Ni-200钢的疲劳强度Fig5:Fatigue strength of 18Ni-200 steel图6:18Ni-200钢的疲劳性能的温度依存性Fig6: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18Ni-200steel’s fatigue performance2.7 耐腐蚀性:18Ni马氏体时效钢在大气中(工业气氛)的腐蚀速度为0.0125mm~0.025mm/年,仅为一般低合金钢1/2,而且它对腐蚀性溶液的抗力比低合金钢更加优良,所以,马氏体时效钢在腐蚀环境下使用时,可以只对必要的表面防护加以考虑。

滞后断裂:将抗拉强度为1400MN/m2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放置在含水蒸汽的大气中或放置于水中加载,在某一时间后就会出现几乎不发生塑性变形的突然断裂,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滞后断裂。

滞后断裂受强度,应力集中系数和热处理调条件等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钢中有氢元素入侵,因此这种现象也叫做氢脆。

各种高强钢的KISCC与抗拉强度的关系如图6所示。

由图可见,即使在同一强度水平,,马氏体时效钢随滞后断裂的敏感性也是最迟缓的。

当马氏体时效钢的实效条件发生变时,滞后断裂敏感性也随之变化,因此,达到最佳效果[1]。

表7:高强钢抗拉强度与KISCC的关系Fig7:Relations of high strengthSteel tensile strength and KISCC当对滞后断裂的脆化环境作考虑时,则应对钢表面处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和讨论,如图7所示,对18Ni马氏体时效钢表面镀Ni与不镀Ni进行比较后可知,马氏体时效钢镀Ni后氢脆现象会大幅度减少。

因此,马氏体时效钢表面处理适宜条件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图8:马氏体时效钢表面镀Ni,在68个下气压的氢气中的滞后断裂Fig8: Plating the Ni in araging steel’sSurface,Delayed fracture in 68 months pressure’s hydrogen2.8 焊接性:马氏体时效钢的焊接性与原有的马氏体系超高强度钢的焊接性有所不同,马氏体时效钢焊接部需要预热或后热,不必担心会出现焊接裂纹,它具有优越的焊接性加之受热影响部分的硬化小,焊后时效温度低,故略变小,是一种加工且焊接性良好的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