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提纲总结完整版999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北宋的政治【知识详解】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建立与统一: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建立后,按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政策,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强化中央集权措施:(1)军事: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及其调动;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宰相不止一人,副宰相若干,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3)地方: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利;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也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牵制,严重束缚统军的指挥权。

2.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升进士地位。

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上文请勿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典例分析】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

”其出现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知识要点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详解】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人教版七年级下(部编版)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部编版)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6课北宋的政治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

2、宋太祖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消灭南方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局面。

3、宋太袓强化中央集权的治国措施;(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相权: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3)地方政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三年一换制,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地方财权: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重文轻武的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5、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了科举制,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

6、科举制发展的影响:①使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②促进了社会素养的提高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7、重文轻武的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定都:上京。

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2、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

措施: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3、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甘肃、陕西)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4、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冲突加剧。

5、宋真宗时,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来到澶州城,士气大增,打退辽兵。

双方签订澶渊之盟,宋朝给辽岁币。

6、元昊对北宋发动进攻,北宋败退。

双方签订宋夏合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7、澶渊之盟的影响:辽得到了“岁币”。

弊: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的沉重负担。

利:使此后辽宋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8、宋与辽、宋与西夏的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成为“榷场”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复习提纲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复习提纲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一、北宋的的建立北宋的建立:______年______(宋太祖)建立北宋,定都______(东京)。

(相关典故:“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2.北宋的局部统一: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不是全国统一)。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消极影响:军队战斗力减弱;造成冗官、冗费。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积极影响: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消极影响:财政支出大,军队战斗力下降等;导致宋朝积贫积弱。

四、王安石变法▲▲1、时间:1069年 2.在位皇帝:__________ 3.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4.措施:经济上: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官僚特权,增加国家赋税收入);____________ (促进农业发展)。

军事上:____________(增强国家军事实力)。

5.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启示:①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②改革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等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一、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二、各政权关系特点:“战”与“和”,以“和”为主重要事件:1、北宋与辽:_________统治时,宰相_______力主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__________”内容:辽退兵,宋给辽________。

2、宋夏和议宋夏议和:元昊向宋_________,宋给西夏_________;此后宋夏贸易兴旺。

3、金和南宋和议抗金名将_______在_______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北宋辽夏金元的知识点总结

北宋辽夏金元的知识点总结

北宋辽夏金元的知识点总结一、北宋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是宋朝的第一个统一王朝。

北宋的历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 建立与兴盛北宋建立于960年,由赵匡胤建立。

在北宋初期,赵匡胤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选拔文官为官,取消了军功武将对朝廷的威胁。

这一时期,北宋国力强盛,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2. 衰落与灭亡北宋的后期,国力开始逐渐衰弱。

北宋与金朝的战争不断,宋朝的军事力量受损严重。

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了争斗。

最终,北宋在1127年被金朝攻破,灭亡。

二、辽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民族王朝,这个朝代由契丹族建立。

辽朝的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建立与鼎盛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契丹族统治者自称为"皇太祖",定都于上京(今北京)。

辽朝这一时期,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实行了契丹、汉人、奚人、渤海人、女真人的"五族共治"政策。

国家政权、军事制度和文化风貌达到了鼎盛时期。

2. 衰落与灭亡辽朝在其后期,国力开始逐渐衰落。

辽朝与北宋、金朝的战争不断,国家财政压力巨大。

同时,内部出现了皇室、地方武将和官员之间的权力斗争。

最终,辽朝在1125年被金朝攻破,灭亡。

三、夏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由党项族建立,这个朝代的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建立与辉煌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定都于兴庆(今宁夏银川市)。

夏朝在其初期,国力强盛,一度对北宋朝廷造成了威胁,扩张了疆域。

在莫高窟等地留下了大量的壁画和佛教文物。

2. 衰落与覆灭夏朝在其后期,经济逐渐衰落,政治腐败。

同时,夏朝内部各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最终,在1227年被蒙古军队攻破,灭亡。

四、金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由女真族建立,这个朝代的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建立与扩张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定都于中都(今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

金朝在其初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选拔文官为官,取消了军功武将对朝廷的威胁。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提纲总结完整版999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提纲总结完整版999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一、政权分立政权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重大事件辽契丹族916耶律阿保机上京澶渊之盟北宋汉族960赵匡胤汴京(开封)陈桥兵变西夏党项族1038元昊兴庆宋夏和议金女真族1115完颜阿骨打会宁岳飞抗金南宋汉族1127赵构临安靖康之变二、北宋巩固政权措施:政治措施:国策:重文轻武中央:用分事化权办法,削弱相权掌控军权:收兵权,控制军队,调换将领,定期换防地方:文臣任地方官,知州与通判相互制约设转运使,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

两宋经济发展:农业1、引进占城稻2、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3、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湖州);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4、棉花茶树等经济作物种植区扩大5、复种技术得到推广手工业1、南方丝织业超过北方,海南岛拥有先进的棉纺织工具2、制瓷业发达:瓷都景德镇,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中心3、造船业世界领先,南宋配指南针商业国内贸易:1、商业城市繁荣坊市交错,出现早市夜市,娱乐场所“瓦子”,“勾栏”。

2、草市、市镇兴起3、纸币出现(北宋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4、经济重心唐中期开始南移,南宋完成南移。

海外贸易:1、开设蕃坊、蕃市、蕃学2、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广州、泉州成为世界大商港4、外贸范围广思想控制:措施:改革发展科举制表现:增加录取名额,授官从优从速作用:形成读书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养,造就宋文治局面文化科技:文化成果:豪放派苏轼代表著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婉约派李清照代表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倾吐国家分裂悲痛之情司马光《资治通鉴》是记录战国到五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科技成果: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影响:促进知识传播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指南针:北宋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事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两宋时期(一)北宋(960年——1127年)1、北宋的建立: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时间:960年过程: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都城:开封(东京、汴梁、汴州)2、北宋的统一方针:先南后北的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3、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上:(杯酒释兵权;目的是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b.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c.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2)中央:(目的是削弱宰相的权力)a. 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b.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3)地方:(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b. 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c. 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d. 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e. 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4)意义: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4、重文轻武政策:1)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2) 措施:a.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b. 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3) 科举制的发展与影响:发展: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4) 重文轻武的影响:a. 积极性:①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②促进宋朝科技、文化的发展;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b. 消极性:①文臣掌兵,导致军队战斗力薄弱;②官吏冗余,人浮于事导致办事效率下降;③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5、北宋的灭亡:时间:1127年过程: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变。

辽宋夏金元时期提纲

辽宋夏金元时期提纲

辽宋夏金元时期【阶段特征】: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逐步趋向统一②元朝实现大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

②两宋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三次和议,岁币。

③民族融合是主流,边民内迁,互市贸易。

④元朝大一统,推动民族融合出现新高潮(民族迁移回族形成)。

古代科技发展出现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完成与外传)。

1.蒙古政权的建立:①铁木真是_______族杰出首领。

1206年,完成蒙古统一大业,被尊称为“___________”。

②建立_________政权,实行__________的国家体制。

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2.元朝建立①1271年,_________(元世祖)建立元朝,后定都_______(今北京)②1279年,元军消灭______,__________全国。

③忽必烈改制内容:a政治上:效仿中原王朝,建立______制度。

中央设“_________”,作为全国的___________机构;地方设“_____________”,进行有效的统治,加强_____________。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域(宣政院辖地)。

b经济上:推行_________政策,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____________”,编写《______________》。

意义:忽必烈改革有利于________和________,巩固和发展了我国_______国家。

④民族上:a民族矛盾:原因:实行民族_________和_________政策;b民族融合:各族民族差异缩小,_________族出现。

原因:元朝________为中外交流和国内各民族联系交往密切。

⑤文化上:接受______先进文化。

提倡_______,中央教授______的国子学。

(1)辽、宋、西夏政权并立1 北宋政权建立:__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宋太祖)建立宋朝,定都________,史称北宋。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间轴+知识点汇集+重点图片解读+好题汇集】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间轴+知识点汇集+重点图片解读+好题汇集】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唐末汉人纷纷避难,北出长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 世纪后,契丹族有了自己的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造 房屋和城邑。
政权建立:10世纪,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在临潢建 立政权,史称“辽”。
1.重文轻武目的: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武将 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地位使文臣统兵格 局形成。
● 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 ●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统军的指挥权。 ● 重视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 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 才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 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 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的爪牙。 ● 防止知州权力过大,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 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 ● 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的财赋收归中央。
宋金对峙形成: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和 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对峙形成。 金迁都:金迁都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
南宋偏安: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农业生产发展加快,逐渐超越北方 。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了东南地区。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 语。 ●宋代经济作物,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植棉地区,由北宋至南宋初期的广东福建发展到南宋后期的江淮和川蜀 一带。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知识点

中国总体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

政治从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民族
关系
民族政权长期并立,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对外
交往
对外交往有新突破,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思想
文化
文学艺术繁荣,宋词、元曲等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
步交融。

科学
技术
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外传。

世界欧洲:8世纪封君封臣,9世纪西欧庄园,10世纪城市兴起,12世纪欧洲大学兴起;13世纪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同时期亚洲:仍然处于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时序特征(916—1368年)
1.辽宋夏金元时序
2.辽宋夏金元特征(916—1368年)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知识整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北宋建立1.时间:960年2.人物:宋太祖赵匡胤3.都城:开封(汴梁、汴京)4.事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二、北宋的统一1.方针:先南后北2.结果: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区3.实质:局部统一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措施:1.军事方面:目的: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2.政治方面:(1)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目的:防止宰相权力过大)(2)在地方:分散、削弱地方官的权利(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①派文臣担任知州,三年一换②各州府设置通判,分散知州的权力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经济)④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经济)(二)影响:1.利:加强了中央集权与皇权2.弊: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使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

四、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防止武将跋扈2.措施:(1)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2)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3)逐渐形成文官统兵的格局(4)注重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3.影响:(1)积极: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②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为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消极: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1.兴起:隋唐时期、北方、游牧2.建立政权:10世纪初(916年),耶律阿保机,定都上京临潢府,称契丹或辽。

3.统治: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增强二、党项族1.兴起:唐朝、西北方(甘肃东部、陕西北部)2.建立政权:11世纪前期(1038年),元昊,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统编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提纲】

统编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的发展1.江南社会发展的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发展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

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第一组:都市贸易的繁荣:(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2)表现:①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

②街道和宅巷之内可以开设店铺;③经商时间不在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④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第二组:海外贸易:(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表现: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部编人教版新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夏金元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新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夏金元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教版新⼈教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单元:辽夏⾦元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单元:辽夏⾦元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1 北宋的建⽴:时间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

(黄袍加⾝)定都开封,建⽴北宋。

2 宋太祖和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统⼀⽅针结束了分裂局⾯。

3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军队解除禁军将领兵权,控制了军队调动。

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优点:削弱武将权⼒,强化中央集权。

缺点: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军队战⽃⼒消弱。

)中央设副宰相及多重机构以分军政、财政⼤权。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地⽅⽂⾂任知州;设通判,分知州权⼒;设转运使,把地⽅财政收归中央(削弱地⽅权⼒,收归中央)上述措施,宋朝⼤⼤强化了中央集权。

皇权⼤⼤加强。

4 重⽂轻武政策⽬的:削弱武将权⼒,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担任要职,主持军务;注重⽂教,提⾼进⼠地位,发展科举。

影响:(积极)促进了宋朝科技⽂化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稳固。

(消极)减弱了军队战⽃⼒,增加了财政⽀出。

5 辽(契丹)建⽴时间10世纪初建⽴者耶律阿保机(建国后,发展⽣产,创制⽂字,国⼒不断增强)都城上京临潢府6西夏建⽴时间11世纪建⽴者元昊(党项)(仿效唐制度,订⽴官制、军制和法律。

⿎励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字)都城兴庆府7辽与北宋澶渊之盟:宋真宗时辽军对北宋⼤举进攻,打到澶州城下,宋真宗亲征,打退辽军。

辽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

这次宋辽盟约称为“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保持和平局⾯。

8 夏与北宋元昊率军进攻北宋,宋朝损失惨重。

西夏也遭受很⼤损失,北宋与西夏议和,订⽴了宋夏盟约,元昊向宋称⾂,宁给西夏岁币。

9 北宋与辽、夏议和内容:都向北宋称⾂,北宋都给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加重了北宋⼈民负担。

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促进了双⽅经济、⽂化交流。

促进了边境地区发展。

10 ⼥真族⾸领完顔阿⾻打统⼀⼥真各部后起兵抗辽,辽军败退。

1115年,建⽴⼥真政权,国号⼤⾦,他就是⾦太祖。

高一辽宋夏金元知识点归纳

高一辽宋夏金元知识点归纳

高一辽宋夏金元知识点归纳高一历史课程中,辽、宋、夏、金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这四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对于这四个朝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辽朝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

在辽朝的统治下,北方汉族与少数民族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共存。

辽朝的创始人耶律阿保机是个聪明而英勇的政治家,他的军事才能和统一北方的努力为辽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辽朝的重要特点是辽东的开发、社会秩序的建立和佛教的发展。

另外,辽朝还有一些重要的变革和制度创新,如册封系统、耶律大石碑等。

二、宋朝宋朝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历史时期之一。

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是个具有远见的政治家,他通过反对后梁的斗争建立了宋朝。

宋朝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宋朝的政治制度十分严谨,科举制度的建立为人才选拔提供了机会。

在经济方面,宋朝实行了市场经济改革,提倡人民务农和工商业发展。

文化方面,宋朝是一代文人辈出,文化繁荣。

当然,在宋朝的历史中也有一些教训和失误,如北宋疏漏防线、北方铁骑入侵等。

三、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创始人是大禹,他通过治理洪水和开展农业生产,确立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夏朝的历史记载在《尚书》中较为详尽。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世袭制,有明确的君王继承规则。

夏朝也是一个重视农业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朝代,同时也有一些重要的文化发展和创新。

四、金朝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者是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

金朝是辽朝的重要后嗣,而金朝的建立标志着东北地区的一个新的政权。

金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给中国历史的演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金朝的政治制度和辽朝的一些相似,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创新,如分衛的设立、实行契丹文当朝官文等。

金朝的文化和艺术也有非常高的成就,金朝的绘画、雕塑、建筑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两宋时期(一)北宋(960 年一一1127 年)1、北宋的建立: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时间:960年过程: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都城:开封(东京、汴梁、汴州)2、北宋的统一方针:先南后北的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3、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 )军事上:(杯酒释兵权;目的是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b.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2)中央:(目的是削弱宰相的权力)a.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b.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3)地方:(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b.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C.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d.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e.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4)意义: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4、重文轻武政策:1)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2)措施:a.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b.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3)科举制的发展与影响:发展: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4)重文轻武的影响:a.积极性:①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②促进宋朝科技、文化的发展;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b.消极性:①文臣掌兵,导致军队战斗力薄弱;②官吏冗余,人浮于事导致办事效率下降;③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5、北宋的灭亡:时间:1127年过程: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变。

知识梳理七年级下册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可下

知识梳理七年级下册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可下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措施:(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2)政治上:①在中央,削弱相权。

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⑶财政上: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一三、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3.评价:⑴积极影响:①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三、科举制的发展:宋初增加进士科名额,并提高地位。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2.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一三、辽、北宋、西夏的和战 1、北宋与辽一褒渊之盟(1)背景:宋真宗时,演州之战,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2 )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①给北宋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②使宋辽保持长时间的和平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 )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亦很大。

(2)议和: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3)评价:①给北宋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②使双方保持长时间的和平。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女真族的崛起: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要点与考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要点与考
唐朝长安城
凡市,以日 中击鼓三百声而 众以会。日入前 七刻,击钲三百 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 二十
唐朝:政府对商业严格管理
太祖乾德三年 (公元965年)4月 13日,召开封府, 令 “京城夜市至 三鼓已来,不得禁 止。”
——《宋会要 辑稿·食货六七》
北宋开封城
两宋: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
考点12 蒙古族的兴起
③ 北宋-金 靖康之变 宋徽宗、宋钦宗无力抵抗,1127年,北宋灭亡
岳飞抗金 岳飞:郾城大捷;议和(宋高宗、秦桧):标志着 ① 南宋-金 宋金议和 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分界线:淮水至大散关)
② 南宋-元 文天祥抗元 1276年,南宋灭亡(肯定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精神)
考点8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消 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 极 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低;财政支出加重
北宋政治的特点:
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 家统治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 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造成边防 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 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
意义:①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②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核心考点13 元朝的统治
中 ①中书省——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央 ②枢密院——军事事务和调度军队
③御史台——监察事务
秦朝-御史大夫 西汉-刺史制度 元朝-御史台
地 行省制度 方 行(中书)省:从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重 表现 ②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

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
A
A
A
【2022】版课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通过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思维导学】
统一:扩张:
概况
背景:人物:统一:
12世纪,蒙古部落之间战争频繁,人们盼望草原统一
铁木真(成吉思汗)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
灭西夏:灭金朝:攻南宋:
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②南宋时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有先进的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多。
①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②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③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港口:范围:管理:
商业: 贸易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原因
方向
过程
表现
影响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农业发展
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①趋势(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②开始: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完成: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创制文字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渊之盟)
背景:概况: 盟约: 影响:
概况
①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②宋太宗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③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专题概述
第2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1.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

3.宋朝的治国策略是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它的影响是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 分割地方权力。

6、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

8、《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繁荣。

9、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

1271年,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实现了中华各民“再次统一”。

10、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行省制度。

11、隋朝和元朝的相似之处是:都完成全国的统一,都进行了制度创新(科举制、行省制度)12、元朝形成的新的民族是回族。

13、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元昊建立西夏;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1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讲的是岳飞抗金的故事。

15、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元朝设立的宣政院。

16、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对海外贸易态度),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鼓励海外贸易措施)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景德镇。

“史学两司马”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和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史书)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其代表人物是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17、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古代辉煌的顶点,当时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宋朝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18、古代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对世界文明的主要贡献:印刷术:利于文化传播火药:推动欧洲社会变革指南针;促进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新人教版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知识点

新人教版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知识点

新⼈教版第⼆单元辽宋夏⾦元时期知识点第⼆单元辽宋夏⾦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难点)1、北宋建⽴: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2、北宋统⼀:依照先南后北的统⼀⽅针,结束了中原和南⽅的分裂割据局⾯。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A、军事上:○1宋太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2控制军队调动,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3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B、政治上:○1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法,削弱相权;○2在地⽅,派⽂⾂担任各地州县长官(知州),实施知州三年⼀换的制度;○3各州⼜设通判、以分知州权⼒。

C、经济上:○1取消节度使收税权,由中央掌控;○2在地⽅设置转运使,把地⽅财赋收归中央。

(2)影响: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加强。

⼆、重⽂轻武的政策(重点)1、重⽂轻武的原因:为防⽌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移的情况发⽣,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建⽴⼀、契丹族与党项族:1、辽的建⽴(契丹建国):10世纪初(916年),契丹族⾸领阿保机,建⽴契丹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2、西夏的建⽴:11世纪前期(1038年),党项族⾸领元昊建⽴西夏,都城在兴庆府。

⼆、辽与北宋的关系:和战(重点)(1)战: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和: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互通使节。

(3)战:宋太宗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4)战:宋真宗时期,澶州之战,寇准主战,打退辽军。

(5)和:宋真宗时,宋辽议和,内容: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影响(积极作⽤):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有利于双⽅的经济发展和⽂化的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和战(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双⽅损失惨重。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2、统一南北:方针——先南后北。

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杯酒释兵权)。

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

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已分知州的权力。

(3)经济上: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作用: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原因(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表现:(1)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地位。

(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3、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4、重文轻武的弊端:军队战斗力减弱;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南宋)二、澶渊之盟:1、背景: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之后,辽与宋议和。

2、内容: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一、政权分立
二、北宋巩固政权措施:
政治措施:国策:重文轻武
中央:用分事化权办法,削弱相权
掌控军权:收兵权,控制军队,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地方:文臣任地方官,知州与通判相互制约
设转运使,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

两宋经济发展:
农业
1、引进占城稻
2、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3、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湖州);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4、棉花茶树等经济作物种植区扩大
5、复种技术得到推广
手工业
1、南方丝织业超过北方,海南岛拥有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制瓷业发达:瓷都景德镇,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中心
3、造船业世界领先,南宋配指南针
商业
国内贸易:1、商业城市繁荣坊市交错,出现早市夜市,娱乐场所“瓦子”,“勾栏”。

2、草市、市镇兴起
3、纸币出现(北宋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
4、经济重心唐中期开始南移,南宋完成南移。

海外贸易:
1、开设蕃坊、蕃市、蕃学
2、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广州、泉州成为世界大商港
4、外贸范围广
思想控制:
措施:改革发展科举制
表现:增加录取名额,授官从优从速
作用:形成读书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养,造就宋文治局面
文化科技:
文化成果:
豪放派苏轼代表著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婉约派李清照代表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倾吐国家分裂悲痛之情
司马光《资治通鉴》是记录战国到五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科技成果:
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影响:促进知识传播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指南针:北宋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影响: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

火药: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战争(突火枪),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
影响:推动欧洲社会改革
民族关系:
战争:(战争性质:兄弟之争,民族战争)
澶州之战:宋打退辽军订立澶渊之盟
郾城大捷:岳飞抗金
议和:
1、辽宋 ----澶渊之盟
评价:
消极:①岁币增加百姓负担
积极:②保持和平局面,促进辽宋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宋夏和约
内容: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
作用: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3、宋金和议:南宋对金称臣,给金送岁币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东至淮水,西至大散关)
元朝统治
一、蒙古和元朝建立(成吉思汗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
1、蒙古建立: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2、元建立:1271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灭亡南宋实现全国统一
元朝地位: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我国疆域最大王朝
二、元朝巩固统一措施:
政治措施: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掌管监察。

地方:内地:设行省制度,省下设路、府、州、县
边疆:西藏: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西域(新疆):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
东南: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实行四等人制
民族融合表现:汉人外迁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杂居,回族形成
作用: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文化:元朝元曲代表人物关汉卿著作《窦娥冤》鞭挞社会黑暗势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