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眼睛和眼镜的教案
眼睛和眼镜的教案眼睛和眼镜的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眼睛和眼镜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眼睛和眼镜的教案1一、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卫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三、学习用具:眼睛模型、近视镜、老花镜四、学习过程:(一)提出问题爱动脑筋的小明和爷爷都戴着眼睛,平时他有这样的观察和体会:爷爷看书读报时必须戴上眼镜,而看远处的物体时可以摘下眼镜;而自己看远处的物体必须戴上眼镜,而看书时可以摘下眼镜;视力正常的爸爸却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那么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眼是如何看见周围物体的呢?小明和爷爷患各有怎样的眼睛疾病?他们各自佩戴的眼镜有什么特点呢?(二)自主探究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照相机”,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
那么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观察图5.4-1眼球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了解眼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
2.眼球好像一架,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
3.小组讨论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是凸透镜成像的那种情况?像有何特点?4.认真观察图5.4-2,小组讨论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近处和远处的物体的?5.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是我们有些同学成了近视眼,有些人成了远视眼,你们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吗?(1)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2)成因及矫正近视眼的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的方。
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发散,在眼睛前方放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案:《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
2.使学生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眼睛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眼睛的构造。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2.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1)教师简要介绍眼睛的构造,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了解视觉形成过程。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1)教师展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吗?(3)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4.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吗?(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5.实践活动(1)教师发放眼镜模型,让学生尝试为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选择合适的眼镜。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互相交流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1.复习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
2.思考:如何预防近视眼和远视眼?3.为家人或朋友选择合适的眼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眼睛模型、图片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掌握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提高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之一: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
对话示例: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眼睛模型,谁能告诉我眼睛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A:“老师,眼睛有角膜、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5.4 眼睛和眼镜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3.初步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它们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以及“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和矫正”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强化眼睛保健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难点:理解眼睛的调节及成像原理。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水透镜、光屏、光具座、光源、凸透镜片、凹透镜片【教学过程】【出示图片】美丽的风景【设问】我们通过什么去感受美丽的风景,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导入语】眼睛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它是如何成像的?如何保护眼睛,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又如何去矫正?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出示图片】眼睛的结构及成像原理教师补充: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设问】眼睛的成像原理相当于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件光学仪器?它们是基于凸透镜成像的哪条规律?【出示图片】眼睛和照相机【设问】照相机在拍摄远处和近处的景物时,为了能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节什么?为什么?我们的眼睛看远处和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是不变的,那眼睛又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呢?下面我们通过水透镜实验来模拟眼睛是如何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
水透镜是由密闭的橡皮膜通过导管连着注射器组成,里面装着水。
水透镜的使用方法:注水,焦距变短,抽水,焦距变长【出示图片】学生回答:照相机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学生进行对比加深理解记忆学生回答:调焦即调节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5.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课件及实验探究,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尝试应用控制变量、对比等一些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2、难点:探究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教学用具眼球模型、F灯、水透镜、光具座、凸透镜、光屏、激光笔、磁吸透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展示与实验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提问: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一、了解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出示眼球模型,结合多媒体课件复习眼球的结构,了解眼睛的视物原理。
二、将眼睛与照相机类比。
要使眼睛也能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需要怎么调节?(1)薄厚不同的凸透镜,焦距不同,折光能力也不同。
(2)要让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必须通过调节晶状体的薄厚才能实现。
(三)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请近视眼的同学摘掉眼镜分别观察远近不同的景物。
得出结论: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用眼,眼球可能会发生一些病变:晶状体过厚、过薄,眼球前后方向过长、过短等,请在下图中画出的相应的大致光路图。
(四)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提问:近视眼、远视眼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看清物体?1.近视眼的矫正(在虚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补全这两条光线的大致光路图)。
图3-32.远视眼的矫正(在虚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补全这两条光线的大致光路图)。
得出结论1.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导致远处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
5_ 4-教学设计-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
3.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用眼常识,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教学重点眼睛的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准备气球,水透镜(矿泉水瓶截取中间一段,捏扁后底部封上橡皮膜,内部装水),平行激光光源,光具座,F字光源,特定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屏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问:你们带照相机了吗?引入:我们天生就有两架高级照相机,就是我们的眼睛。
展示两张照片,一张清晰,一张没对好焦而模糊。
问:右边的照片有什么问题?答:没有对焦,像没有成在胶片上。
问:拍摄右边的照片时,要使成像清晰,镜头应该向里缩还是向外伸?答:都有可能。
引入:眼睛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眼睛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眼睛和照相机引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一、眼睛1.眼球的结构。
(1)通过图片,对比展示照相机、眼球的结构,讲授眼球的结构及晶状体、视网膜等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照相机认识眼球的结构及各部位作用,更易于理解记忆。
(2)介绍眼睛如何利用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厚薄)。
拓展:睫状体和晶状体之间由晶状体悬韧带连接,睫状体放松时,悬韧带张紧,向四周牵拉晶状体,使晶状体较薄、凸度小;睫状体收缩时,是向内收缩的(类似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变小),即睫状体会靠近晶状体,则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受到悬韧带的牵引力变小,晶状体由于自身弹性而变厚、变凸。
(通过拉伸、放松气球演示)【设计意图】适当拓展,让学生对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形状的过程有初步了解。
(3)演示实验:水透镜模拟晶状体,探究晶状体的形状对折光能力、焦距的影响。
《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5.4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眼睛是人体的最重要感觉器官,本节把眼睛作为像照相机那样的光学仪器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并使学生获得一些眼保健和眼镜的相关知识。
教材中把它单独作为一节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即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巩固和应用,又教给学生用眼卫生知识和一些生活技能,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方法;(3)知道远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像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精神;(3)通过思考、交流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尝试应用已知科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使学生有眼睛保健知识和保护视力的意识,(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与小组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公开见解和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精神,(3)通过测量眼睛的近点和眼镜的度数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内容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一般,本节课的重点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方面上,难点在学生的活动组织、小组分工合作及自学等。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12根直尺。
学生4人小组分工等。
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师:1.眼睛是我们了解外面世界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它到底有多么重要呢?我们看看盲人歌手杨海涛怎么说?2.播放视频(盲人歌手演唱短片),并提问:请你说说眼睛的重要性?生:1.眼睛的重要性;2.补充眼睛的重要性。
师: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还要关心身边的盲人和有视力缺陷的人。
《眼睛和眼镜》教案
《眼睛和眼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近视眼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2. 让学生了解眼镜的种类和作用,学会正确选择和佩戴眼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眼睛的基本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 眼睛的功能:视觉的形成和传导过程。
3. 近视眼的成因: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光线不足、遗传等因素。
4. 预防近视的方法: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适当的距离、做眼保健操等。
5. 眼镜的种类: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散光眼镜等。
6. 正确选择和佩戴眼镜的方法:验光、选择合适的镜框和镜片、定期检查视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眼睛的基本结构、功能,近视眼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难点:眼睛的成像原理,眼镜的选择和佩戴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眼睛的模型,了解眼睛的结构。
2. 采用讲解法,讲解眼睛的功能和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眼镜的选择和佩戴方法。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交流讨论眼睛的保护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眼睛模型,用于展示眼睛的结构。
2. 准备PPT,用于讲解眼睛的功能和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3. 准备典型病例,用于分析眼镜的选择和佩戴方法。
4. 准备眼保健操视频,用于指导学生做眼保健操。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眼睛的结构:让学生观察眼睛模型,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如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3. 讲解眼睛的功能:详细讲解视觉的形成和传导过程,使学生了解眼睛的功能。
4. 分析近视眼的成因:讲解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光线不足、遗传等因素导致近视眼的原因。
5. 介绍预防近视的方法:讲解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适当的距离、做眼保健操等预防近视的方法。
6. 探讨眼镜的种类:介绍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散光眼镜等眼镜的种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4眼镜和眼镜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眼镜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眼镜的构造及功能。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眼镜的使用心得,培养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
-简答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眼镜矫正视力的原理,以及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的成因。
-应用题:设计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根据度数选择合适的眼镜,眼镜的保养与维护方法等。
2.观察与思考:
-观察家人或同学佩戴的眼镜,了解眼镜的类型、度数及佩戴原因。
-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眼镜,撰写一篇关于眼镜使用心得的文章。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相关知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不同度数的眼镜,让学生根据度数选择合适的眼镜。
2.学生动手操作,测量眼镜度数,并了解眼镜的矫正作用。
3.教师发放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眼镜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眼镜的构造、功能、矫正原理等知识点。
在教学伊始,教师可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眼镜类型,引导学生思考眼镜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步骤讲解眼镜相关知识
(1)介绍眼镜的起源、发展及种类,让学生了解眼镜的历史和现状。
(2)详细讲解眼镜的构造、功能及矫正视力的原理,突破教学难点。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眼镜度数的表示方法,区分不同类型的视力问题。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实践活动,共同了解眼镜的相关知识。
-家长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关注眼睛健康。
初中物理“眼睛和眼镜”的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初中物理“眼睛和眼镜”的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初中物理“眼睛和眼镜”的教学设计关于“眼睛和眼镜”的教学【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矫正的。
2 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探究,提高利用物理方法认识和解决人体生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可变焦水透镜的成像模拟实验,尝试应用控制变量、对比、替代等一些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强化眼保健意识。
(2)体验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海伦·凯勒的简介,体会残疾人的痛苦和对生活的热爱。
点评:课堂教学是由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的。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这一教学目标,以人体的器官──眼睛为研究对象,以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原因及其矫正的方法和器具为主要内容载体,生发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度六条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全面具体,教育要素的挖掘充分,教学目标的表述准确、切实。
【新课教学】 1 新课引入教师:生活中有一种说法,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说明眼睛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
你们有没有想过,有的人一生都生活在黑暗中,感受是怎样的?其实大家只要有生活在漆黑的夜里的经验,就不难体会一个失明的人对光明的渴望。
下面请大家听一篇散文。
(播放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背景音乐:“二泉映月”)教师:听完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眼睛对于我们非常的重要。
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眼睛。
教师:看来,眼睛对于我们真的很重要,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探究与眼睛和眼镜有关的知识、问题。
点评: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验,激发探究眼疾成因,预防近视和失明的强烈欲望。
2 新课教学教师:眼睛作为人的一个重要器官,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看东西。
教学设计6:5.4 眼睛和眼镜
教学设计
三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过程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2.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去解释或联想某些生活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矫正方法:远视眼对光的偏折(会聚)力太弱,所以要用会聚透镜(凸透镜)来矫正。
教 学 反 思
(教什么)
落实方式
(方法与手段)
设计意图
(为什么这样教)
一、复习导入
(5分)
二、研读目标
(2分)
三、自主学习
(10分)
四、合作探究
(15分)
五、当堂检测(5分)
六、小组评价与课堂小结(5分)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每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用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获得信息,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患有近视和远视的人要佩戴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眼睛和眼镜。
学生进一步理解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布置作业(2分)
练习册本节内容
板 书 设 计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一、眼睛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晶状体太厚,远处的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2、矫正方法:近视眼对光的偏折(会聚)能力太强,所以要用发散透镜(凹透镜)来矫正。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远视眼:晶状体太薄,远处的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情感态度
1、使学生具有眼保健、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5.4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
3.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如何矫正视力的,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教学重点】眼镜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教学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教学步骤】【新课引入】观看一组山水风景的图片,思考为什么人小小的眼睛可以承载万千的世界,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课堂导学案】一、讲授新课1.眼睛的结构及功能:阅读课本100页眼睛部分,(1)眼睛的结构:图片展示眼睛的结构。
(2)眼睛能看清楚物体的过程。
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收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3)我们的眼镜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图片对比眼睛与照相机的结构: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光屏晶状体的厚薄调节——调焦眼睛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活动:思考讨论照相机成像与眼睛成像有没有不同点呢?照相机如何调节看清楚远近,眼睛如何看清远近?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像总能成在视网膜上;照相机是通过调节物距和像距使像成在胶片上。
2.眼睛的调节:通过课本图片对比,总结正常眼睛如何调节看清近处与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调节:近厚远薄3.近视眼及其矫正:小游戏:长时间盯着一支笔,谈谈感觉。
实验演示: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措施。
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凸,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一点,而当光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类比: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总结出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感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为孩子们设计了一节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眼睛和眼镜”。
一、设计意图1. 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 掌握眼镜的制作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掌握眼镜的制作原理和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互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掌握眼镜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难点:眼镜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眼球模型、眼镜模型、制作眼镜的材料等。
学具:制作眼镜的材料、画纸、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孩子们对眼睛的好奇心,如“眼睛像什么,黑珠子镶在白面上,谁能看见它能干啥?”(答案:眼睛)2. 观察眼球模型:让孩子们观察眼球模型,引导他们发现眼球的基本构造,如角膜、瞳孔、晶状体等,并解释这些结构的功能。
3. 讲解眼镜原理:介绍眼镜的制作原理,包括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区别,让孩子们了解眼镜是如何帮助人们纠正视力的。
4. 实践环节:分组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眼镜,教师提供指导。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眼镜的各个部分,如镜片、镜框等,并解释这些部分的作用。
5. 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眼镜,互相试戴,讨论眼镜的特点和舒适度,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眼球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眼镜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难点:眼镜的制作操作方法和技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在家长群内分享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所学内容,鼓励家长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教学设计4:5.4 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与眼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了解用眼护眼常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是本章“透镜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
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
本节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领悟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难点:近视和远视的成因。
三、教学策略在教学目标上,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有关眼睛和眼镜的知识,而且更加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探究方法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加强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巩固。
3.设计一项关于眼睛保护的活动方案,如“爱护眼睛,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眼保健操比赛等,提高同学们对眼睛健康的关注。
4.教学拓展:
(1)鼓励学生收集关于眼睛和眼镜的科普知识,进行课堂分享,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组织学生参观眼镜店或邀请眼镜行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眼镜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3)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在眼镜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张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人体哪个重要的器官吗?它有什么作用?”
b.选择题: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近视?(选项:A.长时间看书;B.长时间看电脑屏幕;C.经常进行户外活动;D.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答案:A、B)
c.填空题:眼镜的度数表示______。(答案:晶状体的屈光力)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眼睛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眼镜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谁能来总结一下?”
2.通过动画演示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眼睛是如何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来改变焦距,从而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3.讲解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睛问题的成因和纠正方法,提醒学生注意预防眼睛疾病。
4.介绍眼镜的种类和功能,如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散光眼镜、太阳镜等,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镜片和镜架。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眼睛和眼镜》教案(通用10篇)
《眼睛和眼镜》教案《眼睛和眼镜》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眼睛和眼镜》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眼睛和眼镜》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护眼常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晶状体的形状对观察景物的影响”的演示,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眼睛。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学情分析学生对眼睛和眼镜较熟悉,生物课上已经对眼球的结构、近视眼和良好用眼习惯有所介绍,所以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已有良好的基础。
从物理的角度了解眼睛,了解正常眼睛的调节对于刚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较大难度。
由于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科学探究能力较差,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待培养。
重点难点重点:1.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2.科学用眼习惯的养成难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
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为什么有的眼睛要戴上眼镜才能看清物体?这节课我们从物理的角度来学习有关眼睛的知识。
活动2【讲授】一眼睛是如何看清物体的1.复习眼球的结构。
投影眼球图片,将构造中视网膜和晶状体空出请学生填空。
重点讲解晶状体和视网膜,提出问题:晶状体的形状和学过的哪种光学器件相似?2.播放视频:牛眼照相机归纳: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将精彩尽收眼底。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5.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
3.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样矫正视力的,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4.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交流评估→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生活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重点:从光学角度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三、分析学情及实施策略学生在七年级生物课上就已经学习了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所以对眼睛的结构,如何看到物体,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像位置偏前偏后一点都不陌生,都有直观的印象,但对于如何从光学角度分析眼睛成像,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如何矫正却没有更多的了解或思考。
他们只是知道结果而已。
针对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力求以形象、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
所以我自制了教具,水凸透镜,由于它的薄厚可调,所以模拟晶状体进行一系列的成像研究,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些,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
本课将通过“现象→分析→现象(实践)”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入手,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和分析交流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四、教学用具课件、蜡烛、水凸透镜、光屏、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废液烧杯、火柴。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探究性学习是物理学习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
教学中,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中通过学生观看风景、精彩的体育赛事、嫦娥一号发射等视频吸引学生进入教学进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获得眼镜的作用,提起探究眼睛的兴趣。
再通过眼睛成像、眼睛观察远近不同物体对比等视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能力并不是很强,教学中通过降低探究难度(近视眼和远视眼生理原因探究中将探究实验分成先探究成像位置,再探究矫正方法),利用自制的器材形象地模拟了眼球的晶状体、通过手模拟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突破性地让学生自己探究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生理变化和矫正方法。
教学中运用模型法引导学生分析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眼睛内部结构、看远近不同物体时晶状体变化、近视眼和远视眼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变化等,形象地让学生轻松地学习。
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区分。
物理来源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教学中通过学生拍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正确的用眼方式视频,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不正确用眼的行为,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学会正确用眼方式。
学会学习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学中通过示范,渗透让学生从周围的各种媒体获得有用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②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按照实验方法正确进行实验、观察和交流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②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①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②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④渗透STS教育。
四、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的保护眼睛的意识,能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物理,让物理知识走向生活,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教学器材
教师:多媒体系统、光具座、蜡烛、火柴、光屏、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二个。
学生:自制光具座器材一套、自制的水凸透镜一个(可以自由改变其焦距)、自制光屏一个、蜡烛、火柴、凸透镜和凹透镜(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各一个。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系统投影短片:介绍眼球的构造。
利用多媒体系统投影动画:比较照相机和眼睛成像原理,诱导学生得出:
①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巨大的物体都能看到,说明成的缩小的实像,而实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只能是倒立,即眼睛成像性质为:倒立缩小实像。
②晶状体、角膜相当于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③视网膜相当于胶片(或光屏)。
2.探究活动1:正常眼成像情况
教师演示实验:点燃一支蜡烛当物体,经过一个度数较低的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再将蜡烛靠近凸透镜,让学生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
在同一位置换一块度数较高的凸透镜,让学生观察光屏成像的清晰程度。
诱导学生得出:凸透镜与眼睛晶状体相比,可以通过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改变成像的清晰程度。
问题:人眼能不能换晶状体来改变成像的清晰程度?
多媒体系统投影短片:眼睛看近处物体和远处物体晶状体变化和成像情况。
再利用多媒体系统投影动画:
诱导学生得出:
①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使物体的清晰像成在视网膜上。
②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使物体的清晰像成在视网膜上。
3.选择一个近视的同学和一个眼睛视力较好的同学一起表演:两个同学站在同一位置分辨同一套扑克牌,老师不断后退,至一个同学不能辨认出牌面数字时为止。
问题:同样的距离,同样大小的数字,为什么一个同学看不清牌上的数字?
诱导学生得出:先看不清牌面的数字的同学的眼睛近视。
探究活动2:近视眼生理原因和矫正方法
猜想:
①近视眼生理原因是眼球变化,使成像在视网膜之前。
②近视眼生理原因是眼球变化,使成像在视网膜之后。
③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④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设计实验:
①模拟正常眼睛看物体。
②模拟近视眼看物体。
③尝试用各种光学器材矫正。
进行实验:
分析和结论:
利用多媒体系统投影动画: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探究活动3:远视眼成因和矫正方法
猜想:
①远视眼生理原因是眼球变化,使成像在视网膜之前。
②远视眼生理原因是眼球变化,使成像在视网膜之后。
③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④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设计实验:
①模拟正常眼睛看物体。
②模拟近视眼看物体。
③尝试用各种光学器材矫正。
进行实验:
分析和结论: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
多媒体动画演示:两图叠在一起演示,将近视眼和远视眼对比区分:比较远视眼与近视眼
探究活动4:保护眼睛
让学生模拟下列图片中的情况,分别表演给其他同学观看。
让学生指出造成近视的原因。
通过观看从生活中拍摄的不正确用眼方式的视频,诱导学生总结爱护眼睛的方法。
指导学生上网查资料,分发护眼材料。
七、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指导学生观看动手动脑学习物理内容,指导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学习近点、远点、明视距离及科学世界中“眼镜的度数”等材料,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