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小说的细节描写,品味情感节制背后的东西
3、体会悲悯情怀:关注那些苦难中的同类,关怀和同情弱者。
教学重点: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
教学难点:理解“悲悯”情感和分析小说手法中节制的力量
一、整体感知
(1)故事梗概
讲述了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人)在礼拜二午睡时刻(时)来到一个小镇(地)向神父借墓地钥匙,打算去祭奠被当做“小偷”打死的儿子(事)的故事。(注意为什么要这样概括?人时地事在概括中的重要性,要学会概括的方法。)
二、预习疑问
学生提问:母亲为什么叫她女儿不要哭?她儿子有没有偷?母亲怎么这么镇定?母亲为什么不号啕大哭呢?神父为什么会不安和脸红?镇上的人为什么围在这里?……
师答疑:透彻理解本文只需明确四点:二个重点:母亲和神父的情感。二个难点:小偷和午睡时刻的特点。
三、母亲克制情感
1.初次出场时母亲是什么样子?
确定:贫穷坚强
分析课文原句(抓重点词):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解析:安贫若素镇定安详,用坚强克制悲伤。“直挺挺”的解读——不是放松的,是一种绷紧的状态,是对抗的一种姿态,是防御的一种姿态,她对抗的是什么?(外部、内部)对抗外部道德压力,对抗内部内心巨大的悲恸。
2.一般来说,失去儿女的父母亲们肯定是悲痛不已的,
我们先来看几幅图:
母亲失去了挚爱的独生子,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一种悲痛,但是我们课文中的母亲面对儿子的死,她显得怎么样?
镇定、平静。
3.对比故事:母亲面对道德与情感的纠结有何不同?
战国时期有名的学者曾参,有一个非常了解非常爱他的母亲。一次,曾参有事外出未归,碰巧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被抓走了,曾参的邻居于是报信给曾参的母亲:“你的儿子杀人被捕了。”曾参的母亲不为所动,依旧一门心事织自己的布,不一会,第二个人来,不久第三个人来,都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选择了逃跑。
明确:在情感与道德的纠结中,选择了躲避道德的压力。
在情感与道德的纠结中,礼拜二的母亲选择了情感,她顶着世俗的压力来为儿子扫墓。勇敢的面对世人异样的眼光。
4.母爱的伟大毋庸置疑,在正常情况下,怎么表达它都是不过分的。但在一个非正常的状况下,母爱因为儿子可能有的“污点”而失去了正常表达的可能,情感的洪流必须寻求其他的途径才能传达出来。
作者在处理人物情感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明确:节制胜于放纵。
5.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地方,母亲是如何克制自己的情感的?
1)母亲是如何对待女儿的?
“拖鞋穿上!”
“梳梳头!”
“你要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往后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小结:临近小镇,心中悲痛又矛盾,用命令的口吻克制自己的脆弱,所以在语调上显得特别强硬。说女儿其实也是暗示自己不许哭。态度近乎粗暴,透露母亲的坚强执着,以及刚烈的性格特征
明确:以命令克制脆弱
2)分析结尾的作用?
这样写是为了突现作品的主题—人类伟大的情感—母爱。当人群围观时,儿子给母亲带来的屈辱成为现实时,小说以母女俩直接走向墓地为结尾更突出了这位母亲的从容坦然,表现出其强忍着丧子的巨大悲痛,以超常的勇气直面人生,直面冷酷现实。
3)母亲是如何神色自如的回忆儿子的?
(学生查找)好人、听话、吃苦
明确:以回忆克制痛苦
4)她在神父面前表现怎样?
表现得不近人情的“固执”和“执拗”。她的反常的“平静”“温和”“不动声色”的声音中压抑的是对一个被当作“小偷”打死的儿子的爱。
母亲是如何重复地说自己是小偷的母亲的?请说说她说这些话的神态
讨论:1.他们找到神父之后的一番对话时,去借用公墓的钥匙,为什么母亲已经两次说清楚了儿子的名字,神父仍然不明所以?为什么详细地写到钥匙生锈?
明确:神父不明所以有几种可能:1这个公墓的死者很少有家属来祭奠,神父根本没必要记住每一座
墓的名字所以想不起来2神父只知道有一座墓是前几天一个死了的小偷的,卡诺斯·森特诺这个名字根本不存在神父的意念中3除了他不知道前几天一个死了的小偷名叫卡诺斯·森特诺外,他压根儿就没想到小偷还会有亲人来祭奠的。4神父的不明所以正好表明了他此刻站在道德的审判席上,母亲说卡诺斯·森特诺这个名字倒不如说小偷更让神父容易明白她要去谁的墓地。
钥匙锈说明很少人来祭拜这里的死者。这里埋是都是被人漠视的生命。
2.马尔克斯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母亲重复地说自己是小偷的母亲以及她说这些话的神态?母亲为何不低头反而“盯”着神父?神父为什么脸红?
明确:母亲为何不低头反而“盯”着神父?盯是一种质问责问:你为什么这么无视我儿子的存在?你配做一个神父吗?(母亲并不觉得丢脸,在母亲心里,儿子是什么样的人,她很清楚,她相信自己的儿子即便成了小偷,那也是生活所迫,母亲理解儿子宽容儿子更维护儿子的尊严,她盯着神父,便是对世俗眼光的一种对抗。)
神父为什么脸红?(1、可能意识到自己判断错了,下葬太匆忙了?2、可能为好奇的打量目光伤害了母亲而不安?3、在博大无边的母爱面前,神父为自己以普通人的眼光、普通人的道德评判标准来看待“小偷”和他母亲,神父代表的是宗教之爱,是博大包容一切的爱,可是神父并没有做到包容……)
教师小结:马尔克斯显然不想煽情,只是想克制地叙述一件本身无需渲染就令人震撼的事情,也许对这样的一位母亲煽情只是一种罪恶但是,从她简单的言行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个妇女内心隐藏的悲痛是多么刻骨铭心也许你可以隐隐感觉到,这个妇女表面上平静地就像大地,但是内心却犹如地底下的熔岩,奔突激荡镇静的背后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三、神父悲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