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守恒思想

合集下载

“守恒思想”在电解质溶液中应用

“守恒思想”在电解质溶液中应用

“守恒思想”在电解质溶液中应用“守恒”思想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想之一,它是以定量的角度观察化学世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是十分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高中生在化学学习当中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能力,也是近年来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运用“守恒”的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让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守恒”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电子(电荷)守恒等,下面以电解质溶液为载体,阐述了如何运用“守恒”思想来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一、利用电子,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解决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问题1.指导判断离子方式书写是否正确离子方程式书写判断正误是高考选择题的热点之一,也是高中化学考察离子反应的常规题型。

很多同学没有方法,尽管练习了很多,但准确率仍然不高。

如何入手,涉及的点很多,要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做基垫,但离子反应是否符合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否符合得失电子是否守恒,这是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

例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2016年江苏高考卷5题)A.将铜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Cu2++2NO2↑+H2O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分析:A,B选项涉及的是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A选项不仅违背了化学反应规律,同时H,O两元素均不守恒,A项错;B选项违背了得失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B项错;C选型电荷及元素均守恒,改写也正确,C 项正确;D选项Na2SiO3是强电解质,要写成离子,D项错。

任何离子反应均要遵循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还应当遵循得失电子守恒。

2.指导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高考试卷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越来越灵活,题目常以工艺流程,工艺生产为载体,根据条件书写,对于考生是难点.用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及元素守恒进行指导,是书写离子反应书写的重要法宝。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在高中化学中,"守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法,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

守恒思想在物质的量变化和质量守恒方面被广泛应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在一次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产物的质量。

在研究化学反应时,我们可以利用守恒思想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变化。

守恒思想在能量守恒方面也有应用。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物理和化学过程中是守恒的,不会被创建或销毁,只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热化学反应中,我们可以利用守恒思想通过计算热量的吸收或释放来分析反应的能量变化。

守恒思想还可以用于解决化学平衡问题。

根据化学平衡定律,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例是恒定的。

通过守恒思想,我们可以确定平衡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从而导出平衡常数和反应方程式。

在化学量的计算中,守恒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摩尔的概念,所有物质都可以用摩尔来计量。

通过守恒思想,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物质的量计算其他物质的量,并进行摩尔比的计算。

在化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中,守恒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设计实验时,我们可以通过守恒思想预测实验结果,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守恒思想可以用于检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和理论基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解决化学平衡问题,进行化学量的计算,并应用于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中。

通过守恒思想的应用,我们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并运用于实际的化学问题中。

化学守恒思想的运用

化学守恒思想的运用

化学守恒思想的运用姓名一、元素守恒元素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元素守恒包括原子守恒和离子守恒: 原子守恒法是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个数都不变的原理,进行推导或计算的方法。

离子守恒是根据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前后离子数目不变的原理进行推导和计算。

用这种方法计算不需要化学反应式,只需要找到起始和终止反应时离子的对应关系,即可通过简单的守恒关系,计算出所需结果。

例1、在同温同压下,50ml气体A2跟100ml气体B2化合生成50ml气体C,则C的化学式是()(A)AB2 (B)A2B (C)A2B4 (D)AB例2、把 NaHCO3与Na2CO3·10H2O的混合物6.56克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已知此溶液中Na+的物质浓度为0.5 mol/L;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则其质量减少了多少克?练习:1、准确称取6g铝土矿样品(含Al2O3、Fe2O3、SiO2)加入100mL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所用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3.50mol/LB.1.75mol/LC.0.85mol/LD.无法计算2、有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完全变成红色粉末,经称量红色粉末和合金的质量相等,求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3、将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全部产物溶解在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 的盐酸中,多余的盐酸用20mL0.9mol/LNaOH溶液正好中和,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把NH3全部蒸发出来,经测定NH3的质量为0.102克,求镁带的质量为多少?二、电荷守恒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合物、浊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0,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初中化学教材如何体现化学核心素养———以“变化观念和守恒思想”为例

初中化学教材如何体现化学核心素养———以“变化观念和守恒思想”为例

初中化学教材如何体现化学核心素养□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吴冠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核心素养在化学学科的具体化,是化学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之后能够具备化学观念,运用化学知识的必备能力和品格。

笔者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细细比较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发现初高中关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别,初中侧重于“变化”,而高中“变化与平衡”两者皆具。

经材料分析可知,吴静泓将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分为三个维度,其中知识维度包括了“物质变化和守恒思想”[1];贾维兵也认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变化守恒”。

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谈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变化观念和守恒思想”。

一、“变化观念和守恒思想”的内涵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级主题物质化学变化主要包括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变化的类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可见,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在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方面的侧重点不一样,初中化学没有化学平衡的知识,主要侧重于变化观念和守恒思想。

“观念”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基本含义就是对某种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朱迪认为中学学科中的观念是对该学科总观性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应以观念建构为本[2]。

周艳伟认为,化学变化是守恒的,化学变化中存在守恒现象,且满足守恒规律[3]。

由此,笔者认为,“变化观念和守恒思想”主要是指初中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化学变化,初步理解化学变化遵循守恒定律,能够正确看待化学变化与守恒之间关系,知道化学变化与守恒是统一的,同时是对“物质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凭空消失”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具有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功能,也具有帮助学生辩证认识世界物质变化的功能。

二、“变化守恒”在初中化学教材的具体体现化学学科素养直接来源于化学知识,化学教材是化学知识的基本载体,可见化学教材是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建构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必不可少的媒介,化学教材以什么样的方式,按照什么样的逻辑顺序,呈现什么样的知识,都对学生的观念产生影响。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知识点归纳规律方法1.化学计算中常考查的守恒思想有“转移电子数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等,它们是解决化学计算的“金钥匙”,首先要准确判断应该运用哪一种守恒解题。

(1)运用转移电子守恒解题①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谁变价)。

②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变几价)。

③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几个变)。

④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2)运用电荷守恒解题电荷守恒的解题依据是: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即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和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解题的关键是:找全离子;离子带几个电荷乘几。

(3)运用质量守恒解题运用质量守恒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哪一种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淡化中间过程,快速解题。

2.关系式法解题的答题思路和模式(1)分析题中反应——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计量数关系——确定已知物质与待求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列比例求算(2)分析题中反应——根据某元素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列比例求解3.(1)熟记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掌握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和数目如:CO2;CH4;P4;P2O5等4.活用“三点”可快速准确解电解计算题(1)串联电路中每个电极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准确判断各电极的电极产物。

(3)掌握转移4 mol e-不同电极产物之间满足的关系。

4 mol e-~1 mol O2~2 mol H2~2 mol Cl2~2 mol Cu~4 mol Ag~4 mol H+~4 mol OH-反思归纳1.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计算时常注意的问题(1)要利用“三段式”突破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的计算题。

守恒思想

守恒思想
-
2-
3n(Al )=(0.2× 2+0.6-0.7)mol=0.3 mol。
3+
返回目录
退出
方法点击
解题时,如何选择并应用上述方法对于正确快速地解答题目十分关键。 首先,必须明确每一种守恒法的特点,然后挖掘题目中存在的守恒关系,最后 巧妙地选取方法,正确地解答题目。 1.在溶液中存在着离子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因此涉及溶液( 尤其是 混合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等问题可考虑电荷守恒法或 物料守恒法。 2.在氧化还原反应( 包括电化学)中存在着得失电子守恒。因此,涉及氧 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反应前后化合价及电化学中的计 算等问题可考虑电子守恒法。 3.在某些复杂多步的化学反应中,某些元素的质量或浓度等没有发生 变化。因此涉及多步复杂的化学过程的问题可考虑元素守恒法。 4.在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涉及与质量 有关的问题可考虑质量守恒法。
× 100%=
× 100%=
56×2+16×3
× 100%=30%。
返回目录 退出
二、电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总数,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升降相等)。在解题中找到有元素 化合价升高的和降低的物质,列等式求解。 【例 3】 1.92 g 铜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用试管收集生 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 672 mL 气体(标准状况下),将盛有此气体 的试管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 下的氧气的体积为( A.504 mL C.336 mL )。 B.168 mL D.224 mL
返回目录 退出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找准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利用不变量可快速求解。

初中化学中的守恒法则教案

初中化学中的守恒法则教案

初中化学中的守恒法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中的守恒法则和其重要性。

2.掌握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3.能够应用守恒法则解决化学反应问题。

二、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2.守恒法则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概念。

2.如何通过守恒法则解决化学反应中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化学教科书。

2.教具:实验器材、幻灯片、教学PPT等。

3.实验:进行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实验。

五、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一个化学反应的示例引入守恒法则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和电荷是如何守恒的。

2.讲解:详细讲解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守恒法则的重要性。

3.实验:进行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守恒法则。

4.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守恒法则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应用守恒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守恒法则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应用守恒法则。

六、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学过的内容。

2.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3.完成相关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中的守恒法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守恒法则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和练习,学生培养了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6种化学思维

6种化学思维

化学学不好 因为你还没有这 6 种化学思维
化学真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动手操作实验每位学生都爱不过,理论知识一上来了,不少同学却招 架不住... 化学这门课程想要学得好, 听懂老师讲课是第一步,而且仅仅是第一步。 但若要进阶就必须修炼心法。 学习化学的心法即思维方法。 神秘思维方法 6 则大公开 1 计算中的守恒思想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结合,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 或稀释溶液或浓缩溶液(溶质难挥发)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利用质量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质量守恒法”。 化学计算中的物质微粒的守恒思想 是迅速解答计算题的利器, 理解了“质量守恒法”、“原子守恒法”、 “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举一 反三 so easy。 2 化学计算中的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 解题方法。 1.原理: 化学变化中某些物质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的某些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有关计算的一种方法。 差量法的实质是借助教学中的“等比定理”, 把有增减量变化的反应式列成比例式, 即: a︰b=c︰d=(a-c)︰(b—d)。 2.解题: 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 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 列出比例式,然后求解。 3.类型题: 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达到明确各因素在实验中意义的目的。 实验法优于观察法和描述法的地方就在于 它可以人为地干预和控制所研究的对象, 这实际上就是控制变量思想的重要体现。 在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时, 由于外界影响因素较多, 故为搞清某个因素的影响均需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或不变时,再进行实验。 因此,变量控制思想在这部分体现较为充分, 在高考题中近几年也考查较多, 且多以探究型实验题的形式出现。 这类题目以实验为研究手段, 模拟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课题展开研究。 尽管涉及因素较多,有其复杂性, 但仍然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5 电化学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技巧 1、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3、可充电电池电极 反应式的书写 4、特殊情况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注意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改变会引起离子放电顺 序的改变,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改变,有时可导致离子放电顺序的改变。 (2)注意电解质溶液的改变会引起电极正负的改变,在原电池中,一般较活泼金属作负极,但当电 解质溶液发生改变时,较活泼金属就不一定作负极了。 (3)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改变会引起电极反应的改变,一些电池若改变其电解质溶液的酸碱 性,虽不会改变电池的正负极,但却改变了电极反应。 6 常见物质的制备基本思维方法 包括 易水解的盐酸盐的制备 海水的综合利用 溴、镁、从铝土矿到铝 氨碱法和侯氏制碱法、氯碱工业 化学一直是一门神奇的学科 摸透了化学知识 还怕别的科目学不好么?

元素守恒法

元素守恒法

元素守恒法
元素守恒法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计算、推断和鉴别等领域。

元素守恒法的应用基于两个主要原则:一是质量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二是元素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元素守恒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化学反应的计算中,可以通过元素守恒法快速找到未知数,简化计算过程。

在推断题中,元素守恒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的元素种类和数量,推断出未知的物质或反应。

在鉴别题中,元素守恒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的元素种类和数量,鉴别出未知的物质或反应。

元素守恒法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用、准确度高。

使用元素守恒法,可以避免繁琐的方程式和复杂的计算过程,快速找到答案。

同时,由于其基于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因此准确度极高。

然而,元素守恒法也有其局限性。

对于一些非化学反应的问题,或者涉及到质量亏损或核反应的问题,元素守恒法可能不适用。

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总的来说,元素守恒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解题方法,它基于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简单、易用、准确度高。

然而,我们也需要了解其局限性,对于不适用的情况要选择其他方法。

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深入理解和掌握元素守恒法,以更好地解决各种化学问题。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三大守恒定律。

三大守恒定律是解决高考大题必不可少的技巧!那么,如何写化学中三大守恒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三个守恒的最大应用是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

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例:NH4Cl溶液:c(NH+ 4)+c(H+)= c(Cl-)+ c(OH-)写这个等式要注意2点:1、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2、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如:Na2CO3溶液:c(Na+)+ c(H+)= 2c(CO32-)+ c(HCO3-)+ c(OH-)NaHCO3溶液:c(Na+)+ c(H+)= 2c(CO32-) + c(HCO3-)+ c(OH-)NaOH溶液:c(Na+) + c(H+) =c(OH-)Na3PO4溶液:c(Na+) + c(H+) = 3c(PO43-) + 2c(HPO42-) + c(H2PO4-) + c(OH-)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4+)+ c(NH3•H2O) = c(Cl-)Na2CO3溶液:Na:C=2:1,即得到,c(Na+) = 2c(CO32-+ HCO3-+ H2CO3)NaHCO3溶液:Na:C=1:1,即得到,c(Na+) = c(CO32-)+ c(HCO3-) + c(H2CO3)写这个等式要注意,把所有含这种元素的粒子都要考虑在内,可以是离子,也可以是分子。

质子守恒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或者水溶液的由水电离出来的H+总量与由水电离出来的OH-总量总是相等的,也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实际上,有了上面2个守恒就够了,质子守恒不需要背。

高中化学守恒法

高中化学守恒法

中学化学重要思想与方法 守恒法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守恒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中心思想,相应地,守恒法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与技巧,运用守恒, 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与终态,不纠缠过程细节,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思路和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守恒法解题,首先必须判断题目涉及问题属于以上哪一类问题,然后假设未知数表示出其中的“不变量”,列出等式,再进行数学计算而求解。

现举例如下:一、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就是任一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在配制或稀释溶液及结晶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1】将NO 2、NH 3、O 2的混合气体26.88L 通过足量的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重45.75g ,气体体积缩小为2.24L 。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木条不复燃,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解析 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NH 3+H 2SO 4=(NH 4)2SO 4 4NO 2+O 2+2H 2O =4HNO 3 3NO 2+H 2O =2HNO 3+NO由木条不复燃知O 2不足,故剩余2.24L 气体为NO ,根据质量守恒知:混合气体总质量=溶液质量增重+NO 的质量=45.75g +molL L /4.2224.2×30g/mol =48.75g 所以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M =总总n m =molL Lg /4.2288.2675.48=40.625g/mol 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625。

【例2】某碳氢化合物A 0.1 mol ,与在标准状况下为20 L 的氧气(过量)充分反应后,迅速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 2O 2粉末中,在一定设备中使气体完全反应,此时粉末增重15 g 。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中的“守恒思想”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原子、电荷和能量等物质量守恒,并相互转化而不会新生或消失。

这个基本原理是化学反应运行的基础,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反应质量计算中,守恒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进行测定,可以计算出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例如,当铁粉和硫粉在高温下反应产生硫化铁时,可以通过称量所使用的铁和硫的质量,计算出反应产生的硫化铁的质量,从而确定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在实验室操作中,守恒思想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合成化学实验中,合成物质的准确计算和称量是成功实验的关键。

只有严格遵守守恒思想,才能避免实验失误,并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定量分析实验中,同样需要严格遵守守恒思想,通过反应物质量的转化,测定分析物质量的含量。

在化学工程领域,守恒思想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控制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以确保生产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制药工业中,如果药物合成中反应物质量的计算不准确,很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或生产效率低下。

此外,守恒思想也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环保领域,化学反应的废物处理和处理成为资源是一个关键问题。

而守恒思想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制定高效的废物处理方案,并开发新型环保材料。

在能源领域,守恒思想同样将发挥重要作用,减少能源损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守恒思想是化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基本原理。

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中,守恒思想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深入理解和准确掌握守恒思想,才能在化学领域中更好地工作和研究。

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

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

常见守恒类型:
一、质量守恒 依据: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 反 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二、元素原子守恒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 数目不发生变化 三、得失电子守恒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 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四、电荷守恒 依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五、物料守恒
试一试: 稀硫酸与BaCl2溶液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到 的液体过滤,得滤液质量与原BaCl2溶液的质量相等,求 原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守恒: m(H2SO4)aq+ m(BaCl2) aq =m(BaSO4) +m(HCl) aq 已知:m(HCl ) aq= m(BaCl2) aq 所以: m(H2SO4) aq== m(BaSO4 ) 又H2SO4与 BaCl2 恰好反应,设H2SO4有1mol 质量为 98g则生成 BaSO4为1mol 质量为233g,即硫酸溶液的 质量为233g。 H2SO4%=98/233 X100%=42%
【典例导析2】将amol钠和amol铝一同投入mg足 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1,该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 ) 解析 :首先考查钠,铝的性质,确定amol钠, amol铝完全溶解,溶质为NaAlO2,溶质的质量 溶质质质 分数= 溶液质液 100 % 。溶质质量可以根据钠原 子或铝原子守恒进行计算,而溶液质量=mNa+ mAl+ mH2O- m H2 。同理钠投入水中溶液质 量的计算:铁粉投入足量的FeCl3溶液中溶液 质量的计算都体现了质量守恒思想。
NaCl ~ Cl ~ HCl
1mol
NaOH+HCl = NaCl+CO2+H20
1mol
M(NaCl)=58.5g

方法01 守恒思想-高中化学解题方法

方法01 守恒思想-高中化学解题方法

方法01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计算题,其主要功能是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同时也考查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

一般情况下计算题的题目较长,所含信息较多,不容易找到正确的方向,因此有不少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动手做题。

其实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解化学计算题就会游刃有余,守恒法是其中一种比较重要的解题方法。

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

1.1 质量守恒法它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计算或推断的方法。

主要包括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守恒;结晶过程中溶质总质量守恒;可逆反应过程中总质量守恒等。

第一步:明确题目要求解的量。

第二步:根据题目中要求解的量,分析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找出质量守恒的物质及与其相关的量。

第三步:根据质量守恒的原理,梳理出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列式计算求解。

现有一块铝铁合金,为测定其中铝的含量,做如下实验:切一小块合金,将其溶于盐酸,然后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待溶液中的沉淀全部变成红褐色时,过滤沉淀物并在空气中灼烧,最后所得红棕色粉末的质量恰好跟原来的合金试样质量相等。

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A.25% B.30% C.46% D.70%【思路点拨】第一步,弄清从合金到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过程中铁元素的转化;第二步,根据题意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与氧化铁中氧的质量相等的结论;第三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列式计算。

【试题解析】铁、铝两种元素在整个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转化形式如图所示:223+O +H O NaOH 23232+2Al Al AlO Fe(OH)Fe O Fe Fe(OH)Fe -⎧⎧⎧⎪⎪⎪−−−→−−−−−−−→−−−−−→−−−→⎨⎨⎨⎪⎩⎪⎪⎩⎩盐酸过量溶液灼烧合金 根据上图知,最后得到的红棕色粉末为氧化铁,根据题意知反应前合金的质量等于最后得到的Fe 2O 3的质量,因铁元素在各步反应中完全转化,即铁元素的质量守恒,则合金中铝的质量等于Fe 2O 3中氧元素的质量,所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铝的质量合金的质量×100%=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100%=316160⨯=30%。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守恒思想是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指的是在任何物质或能量变化过程中,其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高中化学中,守恒思想被广泛应用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问题上。

以下将详细介绍在高中化学中守恒思想的应用。

守恒思想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在化学反应中,守恒思想可以用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即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当我们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反应物中原子的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因此反应物中的氧原子数等于生成物中的氧原子数。

这样,通过计算原子数或质量数的变化,我们可以利用守恒思想确定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这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应用。

守恒思想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称量或测量,通过守恒思想可以判断实验是否准确。

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守恒,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可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浓度的测量中,如果守恒思想得不到有效应用,很可能会导致浓度计算出现误差。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无论是在化学反应、化学平衡还是化学实验中,守恒思想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守恒思想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准确计算质量和能量的变化。

学习和掌握守恒思想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8大化学思想

8大化学思想

5.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之思想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间和谐统一→相似 性和递变性。
6.数形结合思想(表格→网络→曲线) →数学是化学的工具。
7.定性→定量(精细化) 微观→宏观(本质化)思想 抽象→具体(直观化) 8.相生相克(指相互反应)思想
化学学习中要形成的8大化学思想
• 1.分类思想(繁杂乱→知识点多且分散→由小到大,守恒思想(质量、元素、电荷、电子、物料)守 恒→巧解巧算(一题多练,一题多解) • 3.动态平衡思想(化学、电离、水解、溶解等)平 衡→勒夏特列原理。 • 4.强弱思想(强A制弱B,A→酸、碱、金属、非金属、 氧化剂、还原剂、溶解性等)。

守恒观

守恒观

守恒观(守恒思想)
守恒思想在自然科学中是普遍存在的,是定量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永恒主题,是学习高中化学的最重要学科思想之一,更是高中生要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

主要观点:守恒思想有多种表述形式,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物料守恒、原子守恒、离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等。

其实可以归结为三种守恒:
①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都存在着物料守恒:从宏观物质看即质
量守恒,从微观粒子看即粒子守恒。

②②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电子守恒。

③③化合物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数相等呈电中性:电荷守恒。

从守恒观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

从守恒观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

• 一是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都存在着物料守恒:从宏观物 质看即质量守恒,从从微观粒子看即以物质的量为主的粒子守恒; • 二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电子守恒; • 三是化合物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数相等呈电中性:电荷 守恒。
例题讲解
• 例1.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 入100mL1mol· 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 放出224m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 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 ) • A.81.4% B.77.8% C.68.6% D.无法计算
解析:
• 依题意知,n(HCl)=0.1mol,由于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 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反应后溶液中只有FeCl2,根据Cl-离 子守恒知:n(Fe)=n(HCl)÷2=0.05mol; • 由于反应后盐酸中的氢元素转化为氢气和水,根据氢元素 守恒知生成的H2O的物质的量为:[n(HCl)-n(H2)×2]÷2= 0.04mol;根据氧元素守恒知: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物质的 量就是H2O的物质的量,等于0.04mol; • 故混合物的质量为:2.8g+0.04mol×16g· mol-1=3.44g;混 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3.44=81.4%。 • 答案:A。
• 4、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有关计算、电解 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常用电荷守 恒; • 5、由盖斯定律根据已知反应的焓变求目标反 应的焓变,其本质就是利用能量守恒; • 6、利用建立等效平衡模型解答有关平衡移动 问题或有关计算,其本质就是利用原子守恒。 显然,守恒观是高中化学常用且重要的解题 思想方法之一,要根据不同的守恒思想,快 速建立恒等式关系,巧妙作答,可以提高解 题速率和准确率。

守恒思想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守恒思想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于 创新 、 善 于发掘 、 善 于鼓励 、 学 会欣赏 。课 堂教学 永远都 不是一成 不
拿着 打击乐器 就 开始 了 肆无 忌惮“ 表演 ” , 原本有 秩 序的课堂 顿时乱 哄哄 , 说起来 有趣 , 这位 同学在其 他文化课 上 , 就经 常手舞足蹈 十分不 老 实, 经常模 仿鼓手演奏 , 何况这 是在音 乐课上 。就 在这一 刹那 , 我想
了许 多关于如 果处理 这种突发事 件 的方 法, 这位李 同学显然 是在给我 提意 见。 如 果像 以前一样 , 对于违反 了课 堂常规 的同学进行严厉批评 , 那么 原本轻松 的课 堂气氛就会变 的很不愉快 了 我 毫不犹豫 的夸奖 了 李 同学一番 , 说他是 我们这个班 的“ 小鼓 手 ” , 其他 同学也都 认可 。 那么 “ 小鼓 手 ’ , 今天要给 大家献上一 首好 听的鼓 点。 顿 时教室里共 同发 出一 个 声 打一个 ! ” “ 打一个 ! , , . …” 这 时我把 目光投 向了李 同学 , 我发现 他脸 红 了, 还用音乐 课本挡住 了 自己。他很羞涩 得站 了起 来为大家演 奏 了一首 , 教室里一 下子爆发 出 了热烈 的掌 声。这时我让 小组 同学进 行 展示 , 看 哪组 同学演奏得好 听 , 有创 意 。教室 一片欢腾 , 有乐器 的声
教师 在课堂上 应时刻关 注学生学 习的情绪 变化 , 用 亲切 、 幽默 、 诙 谐、 委 婉的言语 或技巧营造 和谐 、 轻 松、 有序 的课堂气氛 。使学 生在积 极 的情 绪下 , 最大 限度 的获取 知识 。本案例 中, 该 同学表 面上 随意“ 瞎
中。 见到如此欢快的场景, 我也情不 自 蘩地 以打鼓的动作融合进去, 顿时, 表演 的同学更加起劲 了, 这时 , 整个课堂变成了学生快乐的海洋, 自由演 绎 自己感 『 青 的天地 。 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理解能力、 创作能力及对 音乐灵活丰富的感知能力 。 大概一分钟后, 个个笑盈盈地回座位 。 我也及 时给予表扬。 成长 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但是只要不是原 则性 的错误 , 宽容、 谅解、 用巧妙 的方法加 以化解与 引导 , 用鼓励 的方式激 励 学生发现 错误 , 案例 中委婉地指 出了他 的错误 , 因此 , 他能非常乐意的 接受 。 同时, 教师把他 的闪光点放大 , 引导其他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演奏 , 从而使他 获得了 自信, 欣赏换成 了指责 、 批评 , 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

电解质溶液中-三大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三大守恒

电解质溶液的三个守恒[教学目标]1、学会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书写方法2、会用三种守恒解决有关问题3、学会方法的灵活应用[教学重点]1.三大守恒式的书写2.三大守恒的应用。

[教学难点]三大守恒的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化学中的守恒思想是研究化学,学习化学,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引出本节课的电解质溶液存在的三大守恒。

1.电荷守恒(1)定义:是指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2)书写方法: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乘积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乘积之和。

(3)写等式关键2点:○、要判断准确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不能漏掉。

○、注意离子自身带的电荷数目。

(4)难点突破:○特别注意溶质电离出的阴离子能否进一步水解或是电离○从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角度,推导出离子浓度前的系数最终与该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

以Na2CO3溶液为例如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和水解平衡:Na2CO3=2Na+ +CO32-;CO32-+ 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H2O H++OH-。

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有:Na+、H+,阴离子有:CO32-、HCO3-、OH-。

结合阴阳离子的数目及其所带的电荷可以写出:N(Na+) +N(H+) = 2N(CO32-) + N( HCO3-) + N(OH-)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N A得:n(Na+)+n(H+)=2n(CO32-)+ n(HCO3-) + n(OH-);再同时除以溶液体积V得:C(Na+) +C(H+) = 2C(CO32-) + C( HCO3-) + C(OH-),这就是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式。

[课堂训练]:(1)Na2S溶液(2)NaHCO3溶液(3)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式的书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守恒法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要掌握化学计算,应了解中学化学计算的类型,不同类型解题方法是有所不同的。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一)质量守恒法
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题】1500C时,碳酸铵完全分解产生气态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A)96倍(B)48倍(C)12倍(D)32倍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和气体的质量等于碳酸铵的质量,从而可确定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混和气体密度与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比,所以答案为C
(二)元素守恒法
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例题】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 2.8%、含K2CO337.3% 取1克该样品投入25毫升2摩/升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摩/升KOH 溶液30.8毫升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
(A)1克(B)3.725克(C)0.797克(D)2.836克
【分析】KOH、K2CO3跟盐酸反应的主要产物都是KCl,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KCl,根据元素守恒,盐酸中含氯的量和氯化钾中含氯的量相等:n(KCl)=n(Cl -
)=n(HCl) 所以答案为B
(三)电荷守恒法
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例题】在Na2SO4和K2SO4的混和溶液中,如果[Na+]=0.2摩/升,[SO42-]=x摩/升,[K+]=y摩/升,则x和y的关系是
(A)x=0.5y (B)x=0.1+0.5y (C)y=2(x-0.1) (D)y=2x-0.1
【分析】可假设溶液体积为1升,那么Na+
物质的量为0.2摩,SO42-物质的量为x摩,K+物质的量为y摩,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a+]+[K+]=2[SO42-],所以答案为BC (四)电子得失守恒法
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均如此【例题】将纯铁丝5.21克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克KNO3去氧化溶液中亚铁离子,待反应后剩余的Fe2+离子尚需12毫升0.3摩/升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写出硝酸钾和氯化亚铁完全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铁跟盐酸完全反应生成Fe2+
,根据题意可知Fe2+
分别跟KMnO4溶液和KNO3溶液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被还原为Mn2+
,那么KNO3被还原的产物是什么呢?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进行计算可得KNO3被还原的产物是NO,所以硝酸钾和氯化亚铁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