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拆装教案
7、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
![7、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https://img.taocdn.com/s3/m/7124df39a216147917112840.png)
更换新弹簧直至符合要求。
教师带领学生调整各
个触头的闭合压力,小
组互助,互相检测。
实训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接触器的拆卸训练 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接触器各部件的检修 3.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接触器的组装训练
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 生不同的接受能力与 操作表现单独指导。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练习
4.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接触器组装后的检测 5.小组互助检测纠错
1.装入动触头支架(带动铁芯)
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
2.装入线圈(注意外引线的连接)
同总结交流接触器的
3.装入反作用力弹簧
组装顺序。
4.装入缓冲弹簧和支架
5.装入静铁芯
6.盖上后底盖并拧紧紧固螺钉
7.将各动触头按标准位置装入动触头架
六、交流接触器的检验 1.线圈接线端子的测量 用万用表电
阻档测量线圈接 线端子的通断情 况并观察好线圈 阻值是否符合要 求。
板书设计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一新课导入二学习本课前的准备工作三拆卸交流接触器四各部件组装前的检修五交流接触器的组装六交流接触器的检验小结课后反思交流接触器作为交流电气控制线路中的常用器件它有很多型号和样式不同的型号和不同的生产厂家的交流接触器的结构也并不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别但由于课时及教学条件的限制本次教学仅仅以德力西的cdc1010型交流接触器为例进行的学习与训练个人感觉太过单一而且器件损坏的部位不同以及出现这个故障的原因分析等均未涉及到说明该项目的设计还是有一定的缺陷在以后的项目设计中要尽量的设计全面最好设计成用一系列的任务点来完成整个生产任务
教学 1、交流接触器的拆装过程
2、交流接触器的检测 内容
3、交流接触器触点的修复
教学 重点
交流接触器各部件的位置关系、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操作演示重点讲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提供学生参与机会,同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https://img.taocdn.com/s3/m/ecc1b803f01dc281e53af06e.png)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作者姓名:鹿有强单位: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联系电话:邮箱:项目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授课班级15电工1、2班授课人鹿有强课型理实一体授课地点一体化实训室课时 2 教材主教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参考教材:《维修电工基本技能训练》、《维修电工(中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流接触器的内部结构、拆装与检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交流接触器拆装与检修方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树立起质量观念、节约意思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交流接触器的拆装过程2、交流接触器的检测3、交流接触器触点的修复教学重点交流接触器各部件的位置关系、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操作演示重点讲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供学生参与机会,同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教学难点交流接触器的检测和触点修复要求(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操作演示重点讲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同时要求学生重点记忆)教学方法设计采用引导、示范讲解、实训练习、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边讲边练,讲练结合。
(两课时连上,第一课时以讲解演示示范为主,练习操作为辅,第二课时以学生训练为主,结合教师巡回指导)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生产车间2.5米立车拖动右臂的电动机不运行,经检测发现交流接触器主触头烧毁,需进行更换维修,我们总不能因为交流接触器出现故障就都去更换新的吧,那样造价就太高了,所以就要求我们对交流接触器器件本身进行维修,而要去修理交流接触器,我们必须掌握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方法,下面我们就以德力西生产的型号为CDC10-10型交流接触器为例学习它的拆装与检修方法。
引导学生列举一些平时接触过或听说过的交流接触器损坏引起的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接触器的损坏点及处理方法。
直接更换新的——增加生产成本。
交流接触器的识别、拆装与检修
![交流接触器的识别、拆装与检修](https://img.taocdn.com/s3/m/8b8f71c758fafab068dc023f.png)
教学
重点
接触器的选择、安装使用、拆装、维修及校验方法
教学
难点
接触器工作原理。
教材
分析
接触器是一种自动控制的电磁式开关,触头的通断不是由手动控制的,而是电动操作。主触头接入电源,线圈与按钮串接后接入电源。按下按钮电磁系统得电工作使主触点闭合,接通电源负载进行工作。松开按钮电磁系统失电断开电源负载停止工作。特点:远距离操作、具有失压、和欠压保护功能,控制容量大、工作可靠操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中的重要元器件,是机械电气设备维修的重要环节之一,授课时用大量图片和生活中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4)测量接触器的线圈直流电阻及绝缘电阻。
4.接触器的安装
(1)交流接触器一般应安装在垂直面上,倾斜度不得超过5°,若有散热孔应将有孔的一面放在垂直方向,以利散热,并按规定留有适当的飞弧空间,以免飞弧烧坏相邻电器。
(2)安装和接线时,注意不要将零件掉入接触器内部。安装孔的螺钉应装有弹簧垫片和平垫片,并拧紧螺钉以防震动松脱。
学情
分析
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对各学科知识的分析、综合运用能力。
心理特征:让我们的学生充满希望、满怀信念、努力拼搏。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任务导入】
接触器是一种自动控制的电磁式开关,触头的通断不是由手动控制的,而是电动操作。主触头接入电源,线圈与按钮串接后接入电源。按下按钮电磁系统得电工作使主触点闭合,接通电源负载进行工作。松开按钮电磁系统失电断开电源负载停止工作。特点:远距离操作、具有失压、和欠压保护功能,控制容量大、工作可靠操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以是其他设备。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https://img.taocdn.com/s3/m/119eed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c.png)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第一篇:教案--接触器的拆装公开课教案学科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执教者zzzz授课班级11高职数控(2)教学课题接触器的拆装与检测课型理实一体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课时上课日期 10月 10日第 3节教学目标:了解接触器的分类和发展方向;掌握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测。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交流接触器的拆卸、组装与检测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教学法、兴趣教学法、激励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接触器的结构?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是什么?导入:在实际电路中,观察接触器通电和失电后的变化,感性认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过程。
回答相应问题。
(听到、看到及归纳)(158设备中,接触器控制电机运行)新授:一、拆装前准备工作1.工具检查1把十字螺丝刀,一个万用表,一支笔,一本本子2.器件一个型号为JZX2-12的接触器3.如何正确拆装一个器件(视频)注意拆下的元件的摆放顺序。
(视频展示拆装)4.如何用万用表检测触点的好坏,以及检测线圈的好坏?二、训练内容(一)1、按规定拆解交流接触器,仔细保留好各个零部件和螺钉。
并要求学生把交流接触器相应的元件整理到表格中、并分析各元件的主要功能,并能够检测元件是否良好。
(1)卸下灭弧罩问题1:灭弧罩有几个部分构成?按顺序摆放整齐。
问题2:辅助常开触点和辅助常闭触点如何检测是否良好?(2)拉紧主触头定位弹簧夹,将主触头侧转45度后,取下主触头。
(3)用手按压底盖板,并拧开螺钉(4)取出动铁心和取出反作用弹簧问题1:动铁心的作用是什么?问题2:反作用弹簧的作用是什么?问题3:如何检验动铁心、反作用弹簧的好坏?(5)取出线圈问题1:线圈的作用是什么?问题2:如何用万用表检测线圈的阻值?(填表)(6)取出静铁心和缓冲弹簧问题1:静铁心是不是整块的铁?为什么?2、按表格的要求,把各个部件整齐的摆放在相应的空格内。
实验一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
![实验一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https://img.taocdn.com/s3/m/2795f62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1.png)
实验一交流接触器的拆装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交流接触器的组成结构和拆装过程。
交流接触器是一个电子元件,用于开关电路或控制电流。
它由主触点、辅触点、线圈和磁芯等部分组成。
实验材料及器材:
1. 交流接触器
2. 螺丝刀
3. 手套
4. 安全眼镜
实验步骤:
1. 关闭电路板电源
2. 卸下接触器上的螺丝
3. 仔细观察接触器的主触点、辅触点、线圈和磁芯等部分
4. 将线圈轻轻拆下来,并检查其电线是否紧固,是否有损坏等情况
5. 检查主触点和辅触点的接触面是否平整,是否干净,是否有氧化等情况
6. 检查磁芯是否正常,是否有裂纹等情况
7. 按照相反的顺序将接触器重新组装起来
8. 启动电路板电源,检查接触器是否正常工作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手套和安全眼镜
2. 操作前必须关闭电路板电源
3. 拆卸接触器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损坏接触器
4. 拆卸接触器时注意不要弄脏其中的部分
5.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电击等事故的发生。
结论: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交流接触器的组成结构和拆装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交流接触器在各种场合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电梯的控制系统,压缩机等机械设备中的控制系统。
在维护这些机械设备时,必须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和拆装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保养和维修工作。
交流接触器拆解实训报告
![交流接触器拆解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de627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a.png)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交流接触器拆解实训,使学生了解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拆装方法,提高学生对交流接触器的认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器材1. 交流接触器1台2. 专用工具1套3. 万用表1台4. 记录本1本三、实训步骤1. 观察交流接触器外观首先观察交流接触器的整体结构,了解其外观形状、尺寸和接线方式。
通过观察,可以初步了解交流接触器的组成部分,如线圈、铁芯、触点、弹簧等。
2. 拆卸交流接触器(1)拆卸线圈:用专用工具将线圈与铁芯分离,注意观察线圈与铁芯的连接方式,以便在后续组装时能够正确连接。
(2)拆卸铁芯:将铁芯从接触器中取出,观察铁芯的结构和磁路。
(3)拆卸触点:用专用工具将触点从接触器中取出,观察触点的结构、形状和接触面积。
(4)拆卸弹簧:将弹簧从接触器中取出,观察弹簧的结构和弹性。
3. 观察和分析(1)线圈:观察线圈的颜色、形状和线径,了解线圈的材料和绕制方式。
(2)铁芯:观察铁芯的形状、尺寸和磁路,了解铁芯的材料和磁路设计。
(3)触点:观察触点的形状、尺寸和接触面积,了解触点的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
(4)弹簧:观察弹簧的结构、弹性系数和材料,了解弹簧在接触器中的作用。
4. 重新组装交流接触器根据拆卸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按照正确的顺序和连接方式,将线圈、铁芯、触点和弹簧重新组装到交流接触器中。
5. 测试交流接触器使用万用表测试交流接触器的线圈、触点等部件,确保接触器各部分工作正常。
四、实训心得通过本次交流接触器拆解实训,我收获颇丰:1. 了解了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正确使用和维护交流接触器打下了基础。
2. 学会了交流接触器的拆装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认识到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4. 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了交流接触器各部件的材料和工艺,为今后选购和更换接触器提供了依据。
5.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了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交流接触器拆装教学导案
![交流接触器拆装教学导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7bb5767375a417866f8fad.png)
本堂课《交流接触器拆装及调试》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目标:1、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内部结构
2、熟悉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实际动手应用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理念
以任务引领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应用于实践中。
3、经教师检查后,作好记录。
5、经教师检查后,记录好成绩。
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的收获,评比哪组同学电路做得最好。
提出新的问题:
利用接触器的特点还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如正反转控制、位置控制等)
(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更多的信息)
七、注意问题:
1、实验中不得随意通电,要有老师在场方可通电,注意人身安全。
2、拆装时要按要求放好所有元件。
教具准备
交流接触器一个,电工工具一套。
教学时数
1课时:讲授+动手操作练习
教学过程
引入课程
新授
总结与思考
实验注意事项
提出本课教学目的—交流接触器的拆装及调试。
一、观察单个接触器。
二、在实际电路中,观察接触器通电和失电后的变化,感性认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
回答相应问题。
(听到、看到及归纳)
三、学生按要求查阅接触器结构特点,理性认识接触器,初步归纳交流接触器的主要工作原理。
四、要求学生把交流接触器相应的元件整理到表格中、并分析各元件的主要功能。
五、训练内容(一)
1、按规定拆解交流接触器,仔细保留好各个零部件和螺钉。
(1)卸下灭弧罩
(2)拉紧主触头定位弹簧夹,将主触头侧转45度后,取下主触头和压力弹簧片。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https://img.taocdn.com/s3/m/fe645a8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e.png)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教学目标:1. 了解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学会正确拆装接触器的方法;3. 掌握接触器的检查和维护技巧。
教学准备:1. 接触器实物;2. 拆装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3.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接触器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和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接触器损坏会导致的问题。
二、接触器的基本结构(5分钟)1. 展示接触器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接触器的各个部分;2. 讲解接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电磁铁、触点、弹簧等;3. 解释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拆装接触器的方法(10分钟)1. 演示拆装接触器的步骤,边操作边解释;2. 引导学生观察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防止损坏零件、确保安全等;3. 让学生分组进行拆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接触器的检查与维护(5分钟)1. 讲解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接触器的工作状态;2. 介绍接触器常见故障和原因,如接触不良、线圈烧毁等;3. 教授接触器的检查和维护方法,如观察触点状况、检查线圈电路等。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 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接触器拆装和维护的掌握程度;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他们的疑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接触器的拆装方法和检查维护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续)六、接触器的工作原理(5分钟)1. 通过教学PPT或黑板,详细讲解接触器的工作原理;2. 结合实物,让学生了解接触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表现;3. 分析接触器的工作电路,让学生理解接触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七、接触器的型号与选择(5分钟)1. 介绍常见接触器的型号和特点;2. 讲解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接触器;3. 引导学生思考接触器选型时需要注意的因素,如电流、电压、触点数量等。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https://img.taocdn.com/s3/m/6cb3fb8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0.png)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教学目标:1. 了解接触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学习接触器的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3. 掌握接触器的检查和维护技巧。
教学准备:1. 准备一定数量的接触器作为教具;2. 准备拆装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展示接触器的结构图和拆装步骤。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章:接触器的基本结构1.1 介绍接触器的定义和作用1.2 展示接触器的实物图和结构部件1.3 讲解各部件的功能和名称,如电磁铁、触点、弹簧等第二章:接触器的拆装方法2.1 讲解拆装接触器前的准备工作,如断开电源、穿戴防护手套等2.2 演示拆装接触器的步骤,包括拆卸固定螺丝、取下外壳、断开连接线等2.3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分组练习拆装接触器第三章:接触器的检查与维护3.1 讲解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3.2 展示接触器检查和维护的工具和仪器3.3 演示接触器的检查和维护步骤,如检查触点磨损情况、测量绝缘电阻等第四章:接触器的安装与接线4.1 讲解接触器的安装位置和注意事项4.2 展示接触器的接线图和接线方法4.3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分组练习接触器的安装与接线第五章:接触器的调试与测试5.1 讲解接触器的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5.2 展示接触器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5.3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分组练习接触器的调试与测试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接触器的各部件名称和功能;2. 学生能熟练掌握接触器的拆装方法;3. 学生能正确进行接触器的检查与维护;4. 学生能独立完成接触器的安装与接线;5. 学生能熟练进行接触器的调试与测试。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掌握程度,对教学内容和步骤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解能力。
第六章:接触器的安全注意事项6.1 强调接触器操作中的安全重要性6.2 讲解接触器操作中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6.3 分析常见的安全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第七章:接触器在电路中的应用7.1 介绍接触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7.2 分析接触器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案例7.3 讲解接触器与其他电气元件的配合使用第八章:接触器的选用与安装位置8.1 讲解接触器的选用依据,如负载电流、电压等级等8.2 分析接触器的安装位置和布线要求8.3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接触器的选用和安装第九章:接触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9.1 讲解接触器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表现9.2 展示接触器故障诊断的工具和仪器9.3 演示接触器故障诊断和排除的步骤和方法第十章:接触器的维护与保养10.1 讲解接触器的维护保养内容和周期10.2 展示接触器维护保养的工具和材料10.3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接触器的维护与保养教学评价:6. 学生能理解并遵守接触器操作的安全规则;7. 学生能分析接触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8. 学生能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接触器并正确安装;9. 学生能诊断和排除接触器的常见故障;10. 学生能进行接触器的常规维护与保养。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精选文档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ab6816d3968011ca30091e2.png)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作者姓名:鹿有强单位: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联系电话:邮箱方法,下面我们就以德力西生产的型号为CDC10-10型交流接触器为例学习它的拆装与检修方法。
加生产成本。
二、学习本课前的准备工作1.工具准备(每人)十字螺丝刀一把,尖嘴钳一把,万用表一个,笔一支,笔记本一本,厚约0.1mm的小纸条10条。
2.器件型号为CDC10-10型交流接触器每人一个。
3.将学生分为4个人一个小组。
4.观看视频——如何正确拆装交流接触器。
带领学生检查工具器件的准备情况,并和学生一起观看视频——如何正确拆装交流接触器,并要求学生简要记录,同时强调在下面的学习训练中注意个人安全和器件安全。
三、拆卸交流接触器根据视频所示的拆卸顺序拆卸交流接触器,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个零部件的实际位置、相似部件的区别等情况,保存好备用。
1.用尖嘴钳夹住动触头(包括主、辅触头)边,左右轻旋的同时向外拉出触头片,观察好主、辅触头的不同并分开存放好。
边讲解边示范,教师在讲解动触头拆卸方法的同时完成实物交流接触器动触头的拆卸工作,并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跟着教师做,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各个动触头间有什么不同?分好类并作好记录。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过程2.将接触器翻转使其底部向上,用手按压底盖板并拧开螺钉,取下底盖板。
在取下底板盖的过正中,按压的手要慢慢的松开以防弹簧飞出丢失。
教师在讲解示范的同时要求学生跟着做,并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拧松螺钉时用手按压底盖?为什么按压底盖的手要慢慢3.按照静铁芯、支架、缓冲弹簧、反作用力弹簧、线圈、动触头支架(带动铁芯)的顺序分别取下并观察好安装位置及各部件的外形结构。
取下静铁芯取下支架取下缓冲弹簧和反作用力弹簧松开线圈接线螺钉取下线圈拆卸完成地松开?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后由教师公布最终答案。
实验一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
![实验一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https://img.taocdn.com/s3/m/34b04ccbc1c708a1284a44f7.png)
2
13
3
14
4
15
5
16
6
17
7
18
8
19
9
20
10
21
11
22
2、按照拆解顺序在下表记录各个部分零件名称数量等信息,经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零件从左向右放置顺序与表格填写一致)
3、按规定安装交流接触器,仔细把每个零部件和螺钉安装到位。
(1)装上动铁芯、固定架、辅助触头的组合体。
(2)装上缓冲弹簧
(3)装上静铁心和线圈,安装线圈弹簧片(注意弹簧片要装紧、放直)
(4)用手按压底盖板,并拧紧螺钉(拧入时采取对角安装的方式,分两次旋紧)
(5)装上辅助常开静触头,拧紧辅助常开静触头的螺钉
(6)压下主触头端,装上辅助常闭静触头,拧紧辅助常闭静触头的螺钉
(7)装上主触头定片,拧紧主触头定片的螺钉
(8)拉紧主触头定位弹簧夹,将主触头侧转45度后,装上主触头压片
实验一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
一、训练目的
1.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内部结构
2.熟悉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二、仪器设备交流接触一个,十字改锥一把、一字改锥一把
三、训练内容
1、按规定拆解交流接触器,仔细保留好各个零部件和螺钉。
1)卸下灭弧罩。
2)拉紧主触头定位弹簧夹,将主触头侧转45度后,取下主触头压片。
3)松开主触头定片的螺钉,卸下主触头定片。
(7)装上灭弧罩,拧紧螺钉,安装完成。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不得随意通电,要有老师在场方可通电,注意人身安全。
2.拆装时,按要求放好所有元件。
3.拆装过程中不允许硬撬元件,以免损坏电器。
4.装配辅助触头的静触头时,要防止卡住动触头。
实验一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教程文件
![实验一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教程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51ef5403d8ce2f0166232b.png)
4)松开辅助触头常闭定片的螺钉,卸下辅助触头常闭定片。
5)松开辅助触头常开定片的螺钉,卸下辅助触头常开定片。
6)用手按压底盖板,并卸下螺钉,取下底盖板(注意静铁心垫片)。
7)拔出线圈弹簧片,取出静铁心、线圈。
8)取出缓冲弹簧
9)取出动铁芯、固定架、辅助触头的组合体。
(8)拉紧主触头定位弹簧夹,将主触头侧转45度后,装上主触头压片
(7)装上灭弧罩,拧紧螺钉,安装完成。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不得随意通电,要有老师在场方可通电,注意人身安全。
2.拆装时,按要求放好所有元件。
3.拆装过程中不允许硬撬元件,以免损坏电器。
4.装配辅助触头的静触头时,要防止卡住动触头。
编号
元件名称
数量
编号
元件名称
数量
1
12
2
13
3
14
4
15
5
16
6
17
7
18
8
19
9
20
10
21
11
22
2、按照拆解顺序在下表记录各个部分零件名称数量等信息,经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零件从左向右放置顺序与表格填写一致)
3、按规定安装交流接触器,仔细把每个零部件和螺钉安装到位。
(拆装后先自我检查,最后请老师检查。
6.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场地。
五、实验总结
实验一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
实验一交流接触器的拆装
一、训练目的
1.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内部结构
2.熟悉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二、仪器设备
交流接触器一个,十字改锥一把、一字改锥一把
交流接触器的识别、拆装与检修
![交流接触器的识别、拆装与检修](https://img.taocdn.com/s3/m/af0a261c52d380eb62946d6b.png)
4.接触器的安装
(1)交流接触器一般应安装在垂直面上,倾斜度不得超过5°,若有散热孔应将有孔的一面放在垂直方向,以利散热,并按规定留有适当的飞弧空间,以免飞弧烧坏相邻电器。
(2)安装和接线时,注意不要将零件掉入接触器内部。安装孔的螺钉应装有弹簧垫片和平垫片,并拧紧螺钉以防震动松脱。
5.安装接触器,注意紧固螺丝的力度。
6.检查已安装的接触器。
7.通电试验。
8、注意安全文明生产
【任务评价】
项目
配分
评分标准
扣分
仪表
15
每一次使用不正确扣2分
工具使用
15
每一次使用不正确扣2分(含型号)
交流接触器
30
拆装过程每一次错误使用不正确扣2分
直流接触器
30
拆装过程每一次错误使用不正确扣2分
安全文明生产
交流接触器按负荷种类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分别为:AC1.AC2.AC3.AC4。一类:控制的对象是无感或微感负载。如:白炽灯、电阻炉。二类:用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三类:用于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和运行中分断。四类:用于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反接制动、反转和点动。
3.安装前的检查
【相关知识】
一、课程概述
1.本节课程研究对象---接触器,及分类、选择、应用和维修。
(1)接触器的发展领域
(2)接触器在整个供电系统与生产设备中重要作用。
(3)接触器小型化。
(4)接触器和常用术语
2.本节课程性质、内容及地位
本节课程以接触器为主线,结合各个领域自动控制系统对接触器应用展开教学,充分认识到接触器的重要性,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基础。它在电力拖动能控制线路的运行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为今后在教学、生产、维修奠定坚实基础,并在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交流接触器的拆卸实训报告
![交流接触器的拆卸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f88b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7.png)
一、实训目的1. 熟悉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交流接触器的拆卸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际应用技能。
二、实训仪器及设备1. 交流接触器:CDC10-10型2. 螺丝刀3. 放线笔4. 灭弧罩5. 主触头定位弹簧夹6. 导线7. 安装板8. 编码套管9. 缠绕管三、实训内容1. 交流接触器拆卸步骤(1)卸下灭弧罩首先,用螺丝刀拆下接触器外壳上的螺丝,取下外壳,暴露出内部结构。
此时,可以观察到灭弧罩固定在导电板或绝缘板上,用螺丝固定。
(2)拆下主触头和压力弹簧片拉紧主触头定位弹簧夹,将主触头侧转45度后,取下主触头和压力弹簧片。
注意,在拆卸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零部件。
(3)拆下导电板或绝缘板观察导电板或绝缘板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果是螺丝固定,则用螺丝刀拆下螺丝;如果是卡扣固定,则用专用工具拆卸。
(4)拆下线圈和静铁芯在拆下导电板或绝缘板后,可以观察到线圈和静铁芯。
用螺丝刀拆下线圈上的螺丝,取下线圈。
然后,用专用工具拆卸静铁芯。
(5)拆下辅助触头辅助触头一般安装在导电板或绝缘板上,用螺丝固定。
拆下螺丝,取下辅助触头。
2. 交流接触器结构分析(1)外壳:保护内部零部件,防止外界干扰。
(2)灭弧罩:隔离电弧,防止电弧对周围环境造成伤害。
(3)主触头:承载主电路电流,实现电路的通断。
(4)压力弹簧片:保证主触头与辅助触头接触良好,提高接触可靠性。
(5)导电板或绝缘板:固定内部零部件,起到绝缘和导电作用。
(6)线圈:产生磁场,驱动主触头动作。
(7)静铁芯:固定在导电板或绝缘板上,与线圈共同产生磁场。
(8)辅助触头:实现辅助电路的通断,如信号指示、保护等。
3. 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吸引静铁芯,使主触头闭合,电路接通。
当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主触头在弹簧的作用下断开,电路断开。
四、实训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
![教案--接触器的拆装](https://img.taocdn.com/s3/m/73078f8baaea998fcd220e81.png)
启发学生思考复习知识为本次课打下铺垫
观看视频,让学生对接触器有个感知的认识
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对接触器的外形与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通过对结构和元件的预先学习,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也不至于后来拆装的时候手忙脚乱。
学生通过小组配合,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并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4、实验结束后,断电拆下所有元件摆放整齐,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
思考
观察接触器实物
通过接触器结构图和原理图,可以总结出各元件。
一人负责拆卸接触器,每拆卸元件交给队员,该队员负责记录元件,并动手画出元件符号、标明文字符号、以及相应功能。
拆卸练习停止,总结。
小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够在竞争中学会团队合作。
1.如何实现接触器的电气检测?
2.利用接触器的特点还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如正反转控制、位置控制等)
(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更多的信息)
四、注意问题:
1、实验中不得随意通电,要有老师在场方可通电,注意人身安全。
2、拆装时要按要求放好所有元件。
3、拆装后先自我检查,最后请老师检查明确无误后,方可通电实验。
教学方法与手段:
引导教学法、兴趣教学法、激励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1.接触器的结构?
2.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3.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是什么?
导入:在实际电路中,观察接触器通电和失电后的变化,感性认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过程。
回答相应问题。
(听到、看到及归纳)
(158设备中,接触器控制电机运行)
(1)卸下灭弧罩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https://img.taocdn.com/s3/m/dedcea7ef01dc281e53af030.png)
作者姓名:鹿有强
单位: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联系电话:
邮箱:
交流接触器的
项目
授课班级
拆装与检修
15 电工 1、2 班
授课人 鹿有强
课型 理实一体 授课地点 一体化实训室 课时
2
主教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教材
参考教材:《维修电工基本技能训练》、《维修电工(中级)》
知识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流接触器的内部结
2.器件
触器,并要求学生简要
型号为 CDC10-10 型交流接触器每人一个。
记录,同时强调在下面
3.将学生分为 4 个人一个小组。
的学习训练中注意个
4.观看视频——如何正确拆装交流接触器。 人安全和器件安全。
三、拆卸交流接触器
边讲解边示范,教师在
根据视频所示的拆卸顺序拆卸交流接触器,并 讲解动 触头拆 卸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调整各
个触头的闭合压力,小
实训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接触器的拆卸训练 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接触器各部件的检修 3.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接触器的组装训练
组互助,互相检测。 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 生不同的接受能力与 操作表现单独指导。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练习
4.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接触器组装后的检测 5.小组互助检测纠错
2.装入线圈(注意外引线的连接)
同总结交流接触器的
3.装入反作用力弹簧
组装顺序。
4.装入缓冲弹簧和支架
5.装入静铁芯
6.盖上后底盖并拧紧紧固螺钉
7.将各动触头按标准位置装入动触头架
六、交流接触器的检验 1.线圈接线端子的测量 用万用表电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
![交流接触器的拆装与检修](https://img.taocdn.com/s3/m/5dfe33d158fb770bf68a55a3.png)
3. 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力
3.专业技能任务完成情
况
创 1.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能提出自己的有一定
新 见解的方案
1.方案的可行性及意义
0.2
能 2.在教学或生产管理上提出具有创新性建 2.建议的可行性
力议
综合评 价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 20 页
任务评价
01 任务描述 02 学习目标 03 任务准备 04 任务实施 05 任务评价 06 任务拓展
交流接触器的安装与使用
(1) 安装前的检查 (2) 交流接触器的安装 (3) 日常维护
正文 . 第二讲 LOGO
第 11 页
任务准备
正文 . 第二讲 LOGO
01 任务描述 02 学习目标 03 任务准备 04 任务实施 05 任务评价 06 任务拓展
三.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①触头过热
四.直流接触器
2.直流接触器的结构 结构: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和灭弧装置三部分组成 (1)电磁系统:由线圈、铁心和衔铁组成 (2)触头系统:有主、辅之分 主触头:接通和断开的电流较大,多采用滚动接触的指形触头 辅助触头:通断电流小,多采用双断点桥式触头
第 14 页
任务准备
正文 . 第二讲 LOGO
第6 页
任务准备
正文 . 第二讲 LOGO
01 任务描述 02 学习目标 03 任务准备 04 任务实施 05 任务评价 06 任务拓展
三.交流接触器
(2)触头系统 按接触情况可分为:点接触式、线接触式和面接触式三种
按结构形式划分:有桥式触头和指形触头两种
按通断能力划分:分为主触头和辅助触头
① 主触头用以通断电流较大的主电路 ② 辅助触头用以通断电流较小的控制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接触器拆装及调试教案
《交流接触器拆装及调试》说课稿
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进程中,我们正试图建立一种以任务引领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体系。
在这种体系中,我们紧扣学习任务、工作任务双核心,突出学做合一,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而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
本堂课《交流接触器拆装及调试》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目标:1、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内部结构
2、熟悉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实际动手应用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理念
以任务引领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应用于实践中。
三、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试题答题卷(初级)的《基本技能》1.2.4交流接触器的拆装及调试的内容。
本节主要学习基本技能的基本形式,尤其是试题B中的元件测试等。
接触器在维修电工初级中的各项应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其中试题1.2.4就要求拆装一个交流接触器及他的调试。
本节与电力拖动中的交流接触器工作原理和布线也存在联系,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的方法进行研究,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印象,避免混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四、学生情况分析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教学对象,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08电工2班,由于职高生素质差异较大,生对这部分知识的
了解大都是感性的,大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学习能力因人而异,所以,教师必须先掌握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失。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法: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堂课以“媒体演示——观察讨论——分析概括——练习巩固提高”为主线。
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方式,以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学法:分析讨论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使他们在分析中模仿,学习教师的思维方法。
并将学到的方法用到实际中去,最终将知识转换成能力。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课题引入
提出本课教学目的—交流接触器的拆装及调试。
(二)新课教学
1、观察单个接触器。
2、在实际电路中,观察接触器通电和失电后的变化,感性认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
回答相应问题。
(听到、看到及归纳)
3、学生按要求查阅接触器结构特点,理性认识接触器,初步归纳交流接触器的
主要工作原理。
4、要求学生把交流接触器相应的元件整理到表格中、并分析各元件的主要功能。
5、训练内容(一)
按规定拆解交流接触器,仔细保留好各个零部件和螺钉。
(1)卸下灭弧罩
(2)拉紧主触头定位弹簧夹,将主触头侧转45度后,取下主触头和压力弹簧片。
(3)松开辅助常开静触头的螺钉,卸下常开静触头。
(4)用手按压底盖板,并卸下螺钉。
(5)取出静铁心和静铁心支架及缓冲弹簧
(6)拔出线圈弹簧片,取出线圈
(7)取出反作用弹簧
(8)取出动铁心和塑料支架,并取出定位销。
按表格的要求,把各个部件整齐的摆放在相应的空格内。
经教师检查后,作好记录。
经教师检查后,记录好成绩。
6、训练内容(二)
按规定安装交流接触器,仔细把每个零部件和螺钉安装到位。
(1)装上动铁心和塑料支架,并安装定位销。
(2)装上反作用弹簧
(3)装上线圈,安装线圈弹簧片
(4)装上静铁心和静铁心支架及缓冲弹簧
(5)装上常开静触头拧紧辅助常开静触头的螺钉
(6)拉紧主触头定位弹簧夹,将主触头侧转45度后,装上主触头和压力弹簧片(7)用手按压底盖板,并卸下螺钉
(8)装上灭弧罩
按表格的要求,把装好的接触器自行调节接触功能。
经教师检查后,作好记录。
经教师检查后,记录好成绩。
7、思考题
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的收获,评比哪组同学电路做得最好。
提出新的问题:
利用接触器的特点还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如正反转控制、位置控制等)(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更多的信息)
8、注意问题:
1、实验中不得随意通电,要有老师在场方可通电,注意人身安全。
2、拆装时要按要求放好所有元件。
3、拆装后先自我检查,最后请老师检查明确无误后,方可通电实验。
4、实验结束后,断电拆下所有元件摆放整齐,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三)重、难点的确定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的重点:接触器主触点和辅助触电的拆装。
教学的难点:接触器安装时各元件的位置及注意事项。
突破方法:
(四)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诱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
(五)整合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六)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法、演示法等。
运用知识迁移、组合的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自发的去认识、掌握新的知识。
(七)通过学生的总结反馈来检查这堂课的教学效果。
七、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讲的重难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强调在接触器的主触点和辅助触点拆装中,应积极寻求异同处,善于把握突破点。
八、时间安排
课题引入:2分钟
操作练习:38分钟
课后小结:5分钟
十、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