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2

合集下载

2 新文化运动

2 新文化运动

2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中指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皆准者。

”这表明其根本目的是()。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答案】D【分析提示】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尊孔复古,并下令各地学校恢复尊孔读经,其“尊孔”的根本目的是为复辟帝制做好舆论准备。

2.科学被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下列图片与之直接有关的是()。

【答案】D【分析提示】A项是《海国图志》,B项是《资政新篇》,C项是《天演论》,D项是《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件大事。

3.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历程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

下列有关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批判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C.以民权、平等和马克思主义为前期指导思想D.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答案】C【分析提示】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的思想。

4.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专制独裁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答案】C【分析提示】题干材料揭示的是群众素质的低下,突出表现为不关心政治,因此首先应该解放民众的思想。

5.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

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第 2 页第 3 页【分析提示】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文化运动反对孔子主要是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所以反封建就要反对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学。

最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历史上册9_新文化运动 (2)

最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历史上册9_新文化运动 (2)
6、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 义的是 (C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 ) A、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 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 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D ) A.辛亥革命的影响
新文化: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又叫“新学”或“西 学” 旧文化:主要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②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③经济上: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资产阶
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袁世凯(左三)穿起祭祀服在北京天坛祭天(1914.12.23)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 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源自2.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
意义
局限性
小 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十月革命以后)
兴起
1915年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后期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西方的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民主
科学
自然科学和看待 客观事物的科学 观点。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 暗。” ——陈独秀《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李大钊
1889.10.29~1927.4.28 河北乐亭人
胡适
1891.12.17~1962.2.24 安徽绩溪人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二)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 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弃医从文
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进行思想文 化领域的革新才能救中国
-6-
2.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①兴起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
-9-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 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 的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 的”吃人社会。
-10-
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来自于民国 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 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 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 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这段材料里反映的旧道德中什么样的思想? 封建礼教具有害人的思想 ,新道德强调了个 人的独立自主权。
(2)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国初年百姓门前的对 联


恩 雨
德 乾
专制




-11-
民主
-12-
“民主”和“科学”为“德先生”和“赛先 生”。这个。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
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独立、平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 ; 提倡新文学,建设新文学。
是一次伟大的 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人民 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 五四运动 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对于中国传统文 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新文化运动》参考学案2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新文化运动》参考学案2

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习目标》:1.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学案使用说明:导学案分为:基础知识框架、重难点阐释、合作探究、知识扩展四部分;对不同难度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导学案-----自学提纲一、陈独秀与《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黑暗重新笼罩中国大地:帝国主义……,袁世凯……②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③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④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由此掀起了……(直接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使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

)2.兴起①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②概况:运动中心:_____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主要人物:李大钊、胡适、______、_____、_ 等;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和,大力宣传思想。

主要思想阵地:______________主要活动基地:__________________③《新青年》主张、影响:大力宣传,猛烈抨击,鼓吹“”。

它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了,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德”与“赛”)——核心内容(1)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一文,提出“当以与并重”(2)民主的内容: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第2课新文化运动

第2课新文化运动

第2课新文化运动情景问题切入北大红楼是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原址,原是北京大学学生的宿舍楼,因大楼用红砖砌成,故称红楼。

红楼是北京大学旧址的一部分,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

这里曾经是李大钊、毛泽东同志工作过的地方。

那么红楼是怎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营垒,并成为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的呢?学习目标引领整体结构感知本课第一目“《新青年》与新觉醒”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特定历史背景及兴起的概况。

本课第二目“高扬科学民主大旗”讲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宣传民主和科学、道德革命、文学革命。

本课第三目“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讲述了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既有积极方面还涉及消极方面。

三目呈因果关系,图示如下:自主预习梳理【答案】①民族资产阶级②民主共和③尊孔复古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⑤文化⑥反封建⑦陈独秀⑧青年杂志⑨李大钊⑩鲁迅○11民主○12科学○13北京大学○14民○15君○16历史进化○17帝制复活的先声○18提倡科学○19三纲五常○20奴隶之道德○21狂人日记○22封建礼教吃人○23文学革命○24文学改良刍议○25白话文○26文学革命论○27平易○28陈腐○29思想解放○30封建专制思想○31马克思主义○32民众○33国家政治事务○34文化转型○35片面○36绝对否定○37绝对肯定○38形式主义○39消极重难疑点探究1.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及其评价含义: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既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也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无神论等内容。

评价: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高一历史上册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2旧人教版

高一历史上册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2旧人教版

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A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7分,共70分)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是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某某政治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的基本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这些是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和阶级基础。

2、新文化运动中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这主要是由于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的基础 B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解析】只有否定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才能使人们更多更好地接受资产阶级新思想和新文化。

3、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自己思想的时候,都没有对旧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以至于被袁世凯用来作为复辟的工具。

4、近代激进的某某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直接目的是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启发知识界探索西方文化C打破封建束缚 D倡导文化革命【答案】C【解析】打破封建束缚,反对袁世凯专制复辟。

5、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出的某某,主要是指A国家主权和某某权力 B人民的某某权力和自由C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D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答案】D6、我们之所以说鲁迅在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A把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 B主X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C对封建礼教攻击的最猛烈 D首先提倡白话文【答案】A【解析】鲁迅的《孔乙己》是把反封建内容和白话文的形成结合起来的典型。

7、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A确立了“某某”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答案】D【解析】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之下,确立“某某”和“科学”的主导地位是不可能的;改良主义思潮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所以A、B项都是错误的。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三)2新文化运动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三)2新文化运动

必修三专题三:2、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2012年2月信阳市二模28题)1911年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的丁文江参加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

这表明A.中国传统因素融入到近代教育中B.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C.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仍然存在D.中国开始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2.(2011年12月山西诊断16题)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

”这里的“格致”是指A.程朱理学 B.中国传统科学技术C. 民主和科学 D.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3.(2012年1月永州市一模11题)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 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4.(2012年1月韶关一模15题)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迫出来的。

……与其呼吁民众不要“激进变革”,不如吁请统治者不要“极端顽固”。

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B.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D.北洋军阀与新文化运动5.(2011年9月珠海市摸底15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②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发生的③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④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A.①②③④ B.①④C.②③④D.②③6.(2012年1月南阳市期末20题)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

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内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

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动,使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

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为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这种结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2)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2)
倡导文学革命
意义: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三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 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 乃抨击专制之灵魂也。”
(1)为什么有人会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2)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
(1)孔子是历代君主塑造的精神偶像,他所代表的儒家 学说则成为专制统治的灵魂。 (2)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了中国封 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承载了很多封建思想。因 此,在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儒学是必需的。但是,儒学毕 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有很多我们民族几千 年的优秀文化积淀,不能全盘否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 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槽柏”。
——胡适《文学改良刍 议》
“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载的大解 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0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蝶 李商隐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蝴蝶 胡适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陈一独定秀 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传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2)

传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2)
第9课
新文化运动背景: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 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政治背景
标志: 口号: 代表人物: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民主和科学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西方的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民主
科学
自然科学和看待 客观事物的科学 观点。
(德先生)ຫໍສະໝຸດ (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 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 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四提倡 四反对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
提倡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迷信盲从
反对旧道德 反对旧文学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 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新文化运动“是几 个青年凭空造出来 的。”这种说法对不 对?为什么?

3、2新文化运动

3、2新文化运动
一必废材其料一一。儒孔…家教…与盖传共主统和张道尊乃德孔绝是对,维两势护不必相立君容君主之,专主物制张,存立其君, 势必复辟的,工理之具自,然“,打无倒足怪孔者家。店”其实就是
反对复辟专制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二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 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 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 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 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 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 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政治 经济
中华民国建立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袁世凯妄图 复辟帝制
请思考: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鲁, “思想自由”、 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迅“兼容并包”办学方
“无论何种胡学派,苟 针的实质是什么?
其言之成理适,持李大之有
效 也陈 独 秀听,辜他…鸿们即自使铭由彼蔡 元 培发此钊展相。反”, 鼓发励展各,让科新学观思想点去自由抢 占封建思想的阵地。
原名《宽容》 现名《北大钟声》

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己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天人和谐、“民本”与“德
化 的
治” 、 尊老爱幼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精 糟粕:纲常礼教

“存天理、灭人欲”

“三从四德”

“八股取士”

迷信思想、奴才意识
课堂小结
材料二: “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
才能避免“中毒”
------钱玄同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说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 局限?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2)(32)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2)(32)

——鲁迅《祝福》(节选)
探究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
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 和精神支柱,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 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问题思考
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 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
(1)袁世凯打着“尊孔复古”的旗号,利用以孔子为代表的
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 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 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
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
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的探索历程
李鸿章
洋务运动
康有为
戊戌变法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器物 ___ 变革
失败
制度 ___
变革
失败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时间
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主要撰稿人 指导思想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新青年》
北京大学
总结
一场思想—— 新文化运动 两面大旗—— 民主、科学 一本杂志——《新青年》 五位干将—— 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 鲁迅、胡适
练习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C )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①李大钊 D、《民报》 ③鲁迅 ④胡适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D )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促进思想解放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教案2北师大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教案2北师大版
3.历史解释: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学习,学生能够解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精神内涵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学生需要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包括辛亥革命后政治动荡、文化自卑感的抬头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等因素。
-学生可以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以及他们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满意度。
2.制定改进措施并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
-根据学生的反思活动和反馈意见,教师可以identify specific areas that need improveme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以此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当堂检测:
-教师设计一些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题目应涵盖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方面,以便全面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以此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3.答案与解析:
-教师在课后及时批改学生的当堂检测,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析。
-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教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掌握程度,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和调整。
教学反思与改进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2)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2)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既不是一概排斥, 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 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一、情景导入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但并没有摆脱西方 列强的侵略;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 张共和,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一些先进的中国人 想到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统 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
文 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
化 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
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五、巩固练习
1、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学革命 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对复古运动 B、文化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民主运动 3、新文化运动中的两面旗帜是( ) ①民主 ②科学 ③自由 ④平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民主
科学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阵地 --北京大学
“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北大校徽
浙江绍兴人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二)新世纪的曙光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李大钊是在中国第一个举起宣传社会主 义大旗的人; 标志着中国革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 来。

新文化运动2

新文化运动2
2008年于丹赠日本首相 2008年于丹赠日本首相 《论语心得》
2001年人大校园在全国高校率 先立起了孔子像
《论语心得》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探 究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新”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背景
政治: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 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经济: ③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根本 原因 思想: ①民主平等自由思想进一步传播 直接 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原因
材料三:“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
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 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 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1.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作用: 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 空前的解放。
10.前期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 成果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新时期 D.启发知识分子选择接受马 克思主义
根据材料归纳上述观点?
探究二:旧道德、新道德是指什么?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 材料:儒学宣扬强调君君臣臣、三从四德、忠 传统道德。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孝节义(君主专制、上下尊卑)等级,形成包办婚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姻、蓄婢纳妾、女人缠足、贞节守寡、繁文缛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材料一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 一必废其一。„„盖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 立君,势必复辟,理之自然,无足怪者。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二 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 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养成思想专制之 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但 础和精神支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 重做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 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打倒孔家店”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2)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2)
返回
历史
( B )4.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 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
“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三大改造
返回
历史
( C )5.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 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
返回
历史
探究指导
1.新文化运动中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如何看 待?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为了加强其专制独 裁统治,恢复帝制,在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 口号,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具有进步意义。
返回
历史 但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片面的。这个 口号不适应于今天。现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 物质文明建设,必须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 统,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目录导航
01 目 标 导 航 02 知 识 要 点 03 探 究 指 导 04 历 史 图 片 05 解 题 技 巧 06 过 关 训 练 07 合 作 探 究
历史
返回
历史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考纲要求
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 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 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 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的地位和作用。 。

4.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 李大钊
、鲁迅。
5.主要思潮: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封建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1)直接原因: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的逆流。

(2)政治上: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3)思想上:辛亥革命使思想深入人心。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 _____》,(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

(3)前期指导思想:。

(4)中心:北京大学。

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1)陈独秀指出,科学与民主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

(2)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①李大钊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

②陈独秀从历史的观点出发,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陈独秀指出,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2)鲁迅的小说《》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文,陈独秀发表了《》一文。

(2)“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积极性(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运动,它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

★问题1怎样理解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1)含义:①“民主”(Democracy):当时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个性解放、人权、民主(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共和、宪政等,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

第9课新文化运动[2]

第9课新文化运动[2]

鲁迅《狂人日记》 鲁迅《狂人日记》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 年 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 新世纪的曙光” “新世纪的曙光”。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学思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 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 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 救国救民的真理, 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 国的 。 文化 的 。
哲人已逝
精神永存
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给我们 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 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
民主、科学 民主、 爱国、 爱国、奉献
今日青年之誓言: 今日青年之誓言:
我们将继承和发扬新文 化运动先驱们的优良传统, 化运动先驱们的优良传统, 爱国爱民、追求真理、 爱国爱民、追求真理、勇于 探索、努力学习, 探索、努力学习,为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西方的资产阶 级民主政治
自然科学和看 待客观事物的 科学观点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德先生) 德先生
(赛先生 赛先生) 赛先生
前 期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 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对号入座
民 主 科 学 迷信盲从 新文学 新道德 独裁专制 旧文学 旧道德
提倡民主,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民主 提倡科学 科学,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 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