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平弯段曲线要素表-Model

合集下载

连续刚构桥-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图

连续刚构桥-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图
工程编号校对审核工程负责人图号日期5X300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乌江河闪渡特大桥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图设计复核图号审核日期2003.10T1T2T4T3T6T5T8T7T9T10T11T12T6T25T27T28T29T30T1 T2T3 T4T5 T6T7 T8T9 T10T11 T12T13 T14T15 T16T17 T18T19 T20T25 T26T23 T24T27 T28T31 T32T29 T31B6B5B4B3B2B1B1、B3、B5B2、B4、B6B1B2B3B4B5B6T32T31B1~B6BHZ1Z2Z3Z4Z5Z6Z7Z8BHBHZ8Z7Z6Z5Z4Z3Z2Z1ZH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图1/2顶板钢束布置图1/2底板钢束布置图墩中心线跨中心线附注:\P1、图中尺寸以厘米计;\P2、顶板、底板预备束在图中未示出;\P3、T表顶板束,B表边跨底板束,Z表示中跨底板束,BH表边跨合拢束,ZH表示中跨合拢束;\P4、顶板束与中跨底板束采用φ 15.24-16,边跨底板束采用φ 15.24-12;\P5、纵向钢束待砼达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张拉。纵向预应力钢筋数量表项 目纵向钢绞线半 桥全 桥单位kg96051192101jj5X3005X3005X3506X4002008365X3506X400200/210005X3005X3005X3506X4002008365X3506X400200/25X3008366X4005X3502006X4005X3505X3001000200/210001212228604450180134C1-7BH6#19#16#18#17#15#14#9#13#12#11#10#8#7#5#6#4#2#3#1#0#1#2#3#4#5#11#7#8#10#9#12#13#14#15#17#16#锚具YJM15-16波纹管φ90套m锚具YJM15-12套3045611024152285512110060072050603101001001003-37.5250600110025050755032502405075504-4Ⅰ-ⅠⅡ-Ⅱ515112725231917211373184101416126202224262832302931Ⅲ-Ⅲ24687531ZH16543216407X182687X1840305X183605X1830166011X184411X186011X184411X18100ⅠⅠⅡⅡⅢⅢ32032046032032046064213578561432ZHBHBH8368362006X4005X3505X30010005X3005X3506X400200/212228200/26X4005X35010005X3005X3506X4002008368362006X4005X30010005X3006X4002008365X3506X4002008368362006X4005X3505X30010005X3005X3506X400200/23204603201646032032016407X182687X18403605X1830305X1811X1811X1811X1860441006011X18441.23051.2305161.15051616161341.6404040401801.23030306044500.64160.68161616128999X169X16128X168X168X16608X161301308X16448X161308X16448X16342319151171612824202121312527299131765302210141826283219.219.2240T21 T22T27 T28T1 T2T19 T20T31 T32T29 T31ZHT23 T24T25 T26T21 T22T11 T12T15 T16T17 T18T13 T14T7 T8T9 T10T3 T4T5 T61.230516162.37632X16162X162X16162X16T1T19T20T32T31T30T29T28T27T24T23T26T25T22T21T11T12T15T16T18T17T14T13T10T9T7T8T4T5T6T3T244445.21304.81200.9612121212130120

曲线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曲线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2 5 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 其中,单索预应力筋A 弹性模量E 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L=PPL/APEP(其中,单索预应力筋 P=140mm ;弹性模量 p=Ey=1.9*10 MPa;工作段长度按 / ;工作段长度按48cm计); 计 -(kL+μθ μθ) μθ) μθ μθ 单索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P )/( /(kL+μθ);终点张拉力 E=P×e-(kL+μθ μθ);终点张拉力P 单索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 P=P(1-e /( μθ);终点张拉力
11.93 42.27 35.49 52.66 30.32 9.62 34.11 37.89 20.06 27.15 22.59 6.91 13.75 20.71 11.4 7.33 8.77 13.77 48.25 89.52 73.7 91.11 74.2 92.05 78.3 92.6 78.3 89.69 76.5
1.014 0.12675 1.2315 0
168.3≤179.04≤189.7
1.961 0.119381 0.026818 0.97354 186812.8 184319 7.000 0 0.0105 0.98955 183354.7 18239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条及附录G-8可知 可知: 第 条及附录 , ; 注:查《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2.8.3第3条及附录 可知:K=0.0015,μ=0.20;
理论总伸长量 及其允许范围(mm) 及其允许范围 94%≤∑△ ≤106% ≤∑△L
25m 预应力 连续T梁
AB ③ 195.3 BC CD AB ① 195.3 BC CD AB ② 195.3 BC CD AB
0.002441 0.99756 195061.9 194824 0.03824 0.00758 0.96248 191146 187515

01钢束布置形状的快速输入方法

01钢束布置形状的快速输入方法

背景钢束布置形状的输入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建模过程中一般占很大的比例。

正确掌握MIDAS/Civil的钢束布置形状的输入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模效率。

图1 预应力筋布置断面图图2 部分预应力筋形状模拟要点关注通过勾选“BOT”功能自动以梁底缘为参多根相同钢束形考线建立钢束形状。

状的简化模拟。

钢束复制移动 沿主梁底缘布置底板束定义标准钢束在任何文本编辑器中修改钢束形状数据,然后运行生成新钢束形状。

钢束形状mct数据导出mct命令定义钢束背景 对于T 梁,以往设计中通常先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再简化为平面杆系结构进行分析。

采用梁格法模型,可以不必考虑横向分布系数,更直观、方便地对结构进行空间三维模拟,从而保证桥梁检测分析、抗震分析、稳定分析等的结果更加准确。

图1 T 梁全桥梁格模型要点关注结果列举移动荷载的空间加载虚拟横梁容重为零图2 内力结果表格用横向联系梁定义车道图3 变形等值线图车道定义图4 梁单元内力图虚拟横梁定义背景 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斜交桥梁也越来越多。

斜交角度越大,斜桥与直桥的受力特性差别也会越大,尤其是最大弯矩的数值和位置以及最大反力的数值和位置。

MIDAS/Civil 可以方便地模拟斜桥,并给出精确的分析结果。

图1 斜桥梁格模型要点关注图2:梁单元应力图释放梁端约束图2 梁单元应力图斜桥梁格模型结果列举图3 移动荷载追踪器斜桥梁格模型图4 粱单元位移等值线 图5 支座反力图背景 弯桥受力的空间性比直桥更加显著。

弯桥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偏心支座、多支座的正确模拟、梁自重的内外差别、抗扭承载力的验算。

MIDAS/Civil 软件可以方便地实现上述功能。

图1 弯桥平面线形 图2 弯箱梁桥有限元模型要点关注抗扭承载力 在Civil 中直接建立弯梁模型导入弯桥主梁中心线形以偏心梁单元荷载定义内外侧结构自重差多种应力结果一种查看方法进行PSC 或RC 抗扭承载力验算结果列举截面应力查看定义桥梁线形多支座模拟内外侧结构自重模拟背景 采用梁格法,在MIDAS/Civil 软件中,可以方便地实现虚梁定义、曲线匝道建模、支座设置、车道的变化等,并给出准确的全面、准确的分析结果。

【精选】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精选】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1)跨中截面及锚固端截面的钢束位置①.对于跨中截面,在保证布置预留管道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钢束群重心的偏心距大些。

本算例采用内径70mm ,外径77mm 的预留铁皮波纹管,根据《公预规》9.1.1条规定,管道至梁底和梁侧净距不应小于3cm 及管道直径1/2。

根据《公预规》9.4.9条规定,水平净距不应小于4cm 及管道直径的0.6倍,在竖直方向可叠置。

根据以上规定,跨中截面的细部构造如图2-12所示。

由此可直接得出钢束群重心至梁底距离为:cm0.182)0.92(12.55.12=++=p a②.对于锚固端截面,钢束布置通常考虑下述两个方面:一是预应力钢束合力重心尽可能靠近截面形心,是截面均匀受压;二是考虑锚头布置的可能性,以满足张拉操作方便的要求。

为使施工方便,全部3束预应力钢筋均锚于梁端,如图2-12所示。

钢束群重心至梁底距离为:cm5931409550=++=p a图2-12 钢束布置图(尺寸单位:cm )a ) 预制梁端部;b ) 钢束在端部的锚固位置;c ) 跨中截面钢束位置2)其它截面钢束位置及倾角计算 ①钢束弯起形状、弯起角及其弯曲半径采用直线段中接圆弧线段的方式弯曲;为使预应力钢筋的预加力垂直作用于锚垫板,N1、N2和N3弯起角05.7=θ;各钢束的弯起半径为:mm R N 800001=;mm R N 250002=;mm R N 250003=。

由图2-12 a )可得锚固点到支座中心的水平距离xi a 为:cm 2535)tan7-(50-72a x321====x x a a②钢束各控制点位置的确定以N3号钢束为例,其起弯布置如图2-13所示。

图2-13 曲线预应力钢筋布置图(尺寸单位:mm )由0cot θ⋅=c L d 确定导线点距锚固点的水平距离mm 28485.7cot )125500(=⨯-= d L由)2/tan(02θ⋅=R L b 确定弯起点至导线点的水平距离 mm 163975.3tan 2500002=⨯=b L所以弯起点至锚固点的水平距离为mm 4486163928482=+=+=b d w L L L则弯起点至跨中截面的水平距离为mm L x w k 10204448614690)2502/29380(=-=--=根据圆弧切线的性质,图中弯止点沿切线方向至导线点的距离与弯起点至导线点的水平距离相等,所以弯止点至导线点的水平距离为mm 16255.7cos 1639cos 0021=⨯=⋅=θb b L L故弯止点至跨中截面的水平距离为mm 13468)1639162510204()(21=++=++b b k L L x同理可以计算N1、N2的控制点位置,将各钢束的控制参数汇总与表2-12。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计算

表1 活荷载内力计算结果1.1设计资料(1)简支梁跨径:主梁标准跨径30m ,梁全长29.96m ,计算跨径29.16m 。

(2)基本构造:上翼缘板宽2.3m ,每一梁端处横隔板厚度30cm ,1/4跨和跨中位置处横隔板厚度为20cm ,二期恒载:6.0kN/m 。

(3)活荷载:公路—II 级汽车荷载,人群荷载按3.02kN /m 计算。

活载内力计算结果如下表。

(4)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1γ=。

(5)材料:①预应力钢筋:采用1×7s φ 15.24钢绞线,有效面积1402mm ,pkf =1860MPa,弹性模量51.9510p MPa E =⨯;②非预应力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HRB335,R235级;③混凝土:C50,43.4510c MPa E =⨯,抗压强度标准值32.4ck MPa f =,抗压强度设计值22.4cd MPa f =;抗拉强度标准值 2.65tk MPa f =,抗拉强度设计值1.83td MPa f =。

(6)施工方法:采用后张法两端同时张拉,预应力孔道采用塑料波纹管;(7)设计要求:按全预应力混凝土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 类构件设计。

1.2主梁尺寸主梁各部分尺寸如下图所示。

1.3主梁全截面几何特性1)主梁翼缘有效宽度'f b ,取下列三者中的最小值: (1)简支梁计算跨径的l/3,即l/3=29160/3=9720mm ; (2)相邻两梁的平均间距,对于中梁为2300mm ;(3)()'b 612b h f h ++,式中b 为梁腹板宽度,b h 为承托长度,这里b h =0,'h f 为受压区翼缘处板的厚度, 'h f 可取跨中截面议板厚度的平均值,即'h f ≈(1000×180+800×120/2)/1000=228mm 。

所以有()'b 612b h f h ++=200+6×0+12×228=2936mm 。

张拉伸长值的一般计算方法

张拉伸长值的一般计算方法

预应力筋的张拉值(一)结构设计形式第五联现浇预应力箱梁采用单箱三室直腹板断面,梁高1.6m,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

纵向预应力束采用低松弛钢绞线配OVM15-15型锚具和OVM15-15L型连接器,钢绞线N1、N2、N3、N7、N8、N9采用单端张拉,N4、N5、N6采用双端张拉,横向预应力束采用低松弛钢绞线配OVM15-15型锚具和OVM15-15P型固定P锚,钢绞线N1、N2采用单端张拉。

(二)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说明及计算示例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ΔL=(1)Pp=(2)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注意不等于各分段的起点力与终点力的平均值(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各曲线段的切线夹角和(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等于L(m);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弯曲及直线部分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从公式(1)可以看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Ep的理论值为Ep=(1.9~1.95)×105Mpa,而将钢绞线进行检测试验,弹性模量则常出现Ep’=(1.96~2.04)×105Mpa的结果,这是由于实际的钢绞线的直径都偏粗,而进行试验时并未用真实的钢绞线面积进行计算,采用的是偏小的理论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公式Ep=可知,若Ap偏小,则得到了偏大的Ep’值,虽然Ep’并非真实值,但将其与钢绞线理论面积相乘所计算出的ΔL却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要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预应力课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最终版

预应力课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最终版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根据给定的桥梁基本设计资料(主要结构尺寸、计算内力等)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形主梁。

主要内容包括:1.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数量的确定及布置; 2.截面几何性质计算;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预应力损失估算;5.应力验算(短暂状况和持久状况的应力验算);6.抗裂验算(正截面与斜截面抗裂验算)或裂缝宽度计算; 7.主梁变形(挠度)计算; 8.锚固局部承压计算与锚固区设计; 9.绘制主梁施工图。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形梁桥的一片主梁设计,要求掌握设计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及有关构造要求规定,并绘制施工图。

要求:设计合理、计算无误、绘图规范。

(一)基本设计资料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荷载,人群荷载3.52kN/m ,结构重要性系数0γ=1.0 2.环境标准:Ⅱ类环境 3.材料性能参数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主要强度指标为:强度标准值 ck f =32.4MPa ,tk f =2.65MPa 强度设计值 cd f =22.4MPa ,td f =1.83MPa弹性模量 c E =3.45⨯410MPa(2)预应力钢筋采用ASTM A416—97a 标准的低松弛钢绞线(1⨯7标准型), 其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 pk f =186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 pd f =1260MPa弹性模量 p E =1.95⨯510MPa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 ξ=0.4,pu ξ=0.2563 公称直径为15.24mm ,公称面积为140mm2(3)非预应力钢筋1)纵向抗拉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其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 sk f =4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 sd f =330MPa弹性模量 s E =2.0⨯510MPa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 ξ=0.53,pu ξ=0.1985 2)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 sk f =335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 sd f =280MPa弹性模量 s E =2.0⨯510MPa 图1 主梁跨中截面尺寸(尺寸单位:mm )4.主要结构尺寸主梁标准跨径k L =25m ,梁全长24.96m ,计算跨径f L =24.3m 。

纵向预应力钢束断面布置图

纵向预应力钢束断面布置图
ST1ST2ST2ST1ST3ST4ST4ST3SB3SB1SB6SB8SB8SB6SB1SB3SB4SB2SB5SB7PSBPSBSB7SB5SB2SB41#断面1:50ST3ST1ST4ST2ST2ST4ST1ST3SB4SB3SB2SB1SB5SB6SB7SB8PSBPSBSB8SB7SB6SB5SB1SB2SB3SB42#断面1:50ST3ST1ST4ST2ST2ST4ST1ST3PTT15T15PTPTT15T15PTSB4SB3SB2SB1SB5SB6SB7SB8PSBPSBSB8SB7SB6SB5SB1SB2SB3SB43#断面1:50W14W14ST3ST1ST4ST2ST2ST4ST1ST3T14T14T14T14PTT15T15PTPTT15T15PTSB4SB3SB2SB1SB5SB6SB7SB8PSBPSBSB8SB7SB6SB5SB1SB2SB3SB44#断面1:50W14W13W14W13ST3ST4ST4ST3T13T13T13T13PTT15T14T14T15PTPTT15T14T14T15PTSB4SB3SB2SB5SB6SB7SB8PSBPSBSB8SB7SB6SB5SB2SB3SB45#断面1:50W14W13W12W14W13W12T12T12T12T12PTT15T14T13T13T14T15PTPTT15T14T13T13T14T15PTSB4SB3SB5SB6SB7SB8PSBPSBSB8SB7SB6SB5SB3SB46#断面1:50W14W13W12W11W14W13W12W11T11T11T11T11PTT15T14T13T12T12T13T14T15PTPTT15T14T13T12T12T13T14T15PTSB4SB5SB6SB7SB8PSBPSBSB8SB7SB6SB5SB47#断面1:50W14W13W12W11W10W14W13W12

箱梁张拉计算实例

箱梁张拉计算实例

箱梁张拉计算实例(一)结构设计形式第五联现浇预应力箱梁采用单箱三室直腹板断面,梁高1.6m,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

纵向预应力束采用低松弛钢绞线配OVM15-15型锚具和OVM15-15L型连接器,钢绞线N1、N2、N3、N7、N8、N9采用单端张拉,N4、N5、N6采用双端张拉,横向预应力束采用低松弛钢绞线配OVM15-15型锚具和OVM15-15P型固定P锚,钢绞线N1、N2采用单端张拉。

(二)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说明及计算示例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ΔL=(1)Pp=(2)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注意不等于各分段的起点力与终点力的平均值(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各曲线段的切线夹角和(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 等于L(m);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弯曲及直线部分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从公式(1)可以看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Ep的理论值为Ep=(1.9~1.95)×105Mpa,而将钢绞线进行检测试验,弹性模量则常出现Ep’=(1.96~2.04)×105Mpa的结果,这是由于实际的钢绞线的直径都偏粗,而进行试验时并未用真实的钢绞线面积进行计算,采用的是偏小的理论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公式Ep=可知,若Ap偏小,则得到了偏大的Ep’值,虽然Ep’并非真实值,但将其与钢绞线理论面积相乘所计算出的ΔL却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要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曲线要素及坐标表(五)

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曲线要素及坐标表(五)
RR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曲线要素及坐标表(五)鄂黄长江公路大桥计 算日 期图 号Ⅲ—28复 核3、 各钢束的整体布置(包括平弯方向)及编号见《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度及引伸量详见《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数量及引伸量表》。4、 图表中字母a为竖弯角度,θ为平弯角度,L为圆弧长度,T为切线长度,R为圆弧半径,X指各点到n截面的水平距离,Y指各点到主梁顶面或底面的铅垂距离。附注:2、 200m跨连续束包括HT类上缘束和HB类下缘束。1、 本图尺寸均以厘米计。制 图平弯距离复 图MN注:N值为负表示平弯起点在图示中n截面的另一侧CSθXHB450025430.28074.7-104.9177.515%%D65.8130.9二 审 项目负责人nn-1TS15%%D500356.978235.665.8130.9313.1130NM平弯距离35HB4SRXθCS33HB2173.762297.2130.965.850015%%D372.8130锚固点 n+1nR28HB3S审 核平弯距离552.5-109.4注:N值为负表示平弯起点在图示中n截面的另一侧130.965.8235.678356.9500HB22815%%DNMCSXθ29HB115%%D50065.8130.9297.262202.5300.3173.7锚固点 n-1n平弯距离CsMNSLTRθ钢束名n截面号图 示200m跨连续束平弯段曲线要素表三 审 54022.5130.965.8111.946237.5500HB52915%%D432.532237.546130111.9HB515%%D50065.8130.9130.965.850015%%DHB1173.762297.212.84903334HB3

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说明及计算示例

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说明及计算示例

结构设计形式第五联现浇预应力箱梁采用单箱三室直腹板断面,梁高1.6m,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

纵向预应力束采用低松弛钢绞线配OVM15-15型锚具和OVM15-15L型连接器,钢绞线N1、N2、N3、N7、N8、N9采用单端张拉,N4、N5、N6采用双端张拉,横向预应力束采用低松弛钢绞线配OVM15-15型锚具和OVM15-15P型固定P锚,钢绞线N1、N2采用单端张拉。

(二)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说明及计算示例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 L 二谯E F(1)(2)Pp=式中:A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注意不等于各分段的起点力与终点力的平均值(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一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一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各曲线段的切线夹角和(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等于L(m);k一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弯曲及直线部分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一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FL时从公式(1)可以看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Ep的理论值为Ep= (1.9〜1.95)X 105Mpa,而将钢绞线进行检测试验,弹性模量则常出现Ep’二(1.96〜2 . 04)X 105Mpa的结果,这是由于实际的钢绞线的直径都偏粗,而进行试验时并未用真实的钢绞线面积进行计算,采用的是偏小的理论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公式Ep二可知,若Ap偏小,则得到了偏大的Ep'值,虽然Ep'并非真实值,但将其与钢绞线理论面积相乘所计算出的AL却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要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张拉伸长值的一般计算步骤

张拉伸长值的一般计算步骤

预应力筋的张拉值(一)结构设计形式第五联现浇预应力箱梁采用单箱三室直腹板断面,梁高1.6m,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

纵向预应力束采用低松弛钢绞线配OVM15-15型锚具和OVM15-15L型连接器,钢绞线N1、N2、N3、N7、N8、N9采用单端张拉,N4、N5、N6采用双端张拉,横向预应力束采用低松弛钢绞线配OVM15-15型锚具和OVM15-15P型固定P锚,钢绞线N1、N2采用单端张拉。

(二)后张法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说明及计算示例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梁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ΔL=(1)Pp=(2)式中: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注意不等于各分段的起点力与终点力的平均值(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各曲线段的切线夹角和(rad);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等于L(m);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弯曲及直线部分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从公式(1)可以看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Ep的理论值为Ep=(1.9~1.95)×105Mpa,而将钢绞线进行检测试验,弹性模量则常出现Ep’=(1.96~2.04)×105Mpa的结果,这是由于实际的钢绞线的直径都偏粗,而进行试验时并未用真实的钢绞线面积进行计算,采用的是偏小的理论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公式Ep=可知,若Ap偏小,则得到了偏大的Ep’值,虽然Ep’并非真实值,但将其与钢绞线理论面积相乘所计算出的ΔL却是符合实际的,所以要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横断面布置图(一)

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横断面布置图(一)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104国道瑞安飞云江三桥及南岸临时连接线(大桥部分)28GT2GT2GT2GT2252514GT2HZ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6GT2GT2GT2GT2GT21080/2GT2GT225HT1HB1HT1HT135线心中桥半2、2'号截面横断面半0号截面横断面7*100半1、1'号截面横断面7*1007*1003560/23560/23560/2HZ1166166142615560HT1HZ115560HT125GT1GT1GT1GT1GT1GT11661415560HT12526GT1GT1GT1GT1GT1GT1141681080/2141681080/21572*4225HB13515725GT1GT12*42HT1HT1HT125HB1353*100100/2桥中线心3*100GT1GT1GT1100/2GT128心线1416825157GT1GT12*42HT1HT1HT13*100GT1GT1GT1100/2GT180中桥—^ 15.24-19钢束通过位置— 32精轧螺纹钢筋锚固位置—^ 15.24-19钢束锚固位置jLj2. 断面位置见《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平纵面布置图》。3. 钢束横断面布置图例符号说明如下:— 32精轧螺纹钢筋通过位置1. 本图尺寸均以厘米为单位。附注:L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104国道瑞安飞云江三桥工程建设指挥部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横断面布置图(八)瑞安飞云江三桥及南岸临时连接线工程(大桥部分)2002.11日 期Ⅰ—40图 号一 审计 算复 核制 图复 图二 审主梁纵向预应力钢束横断面布置图(一)瑞安飞云江三桥及南岸临时连接线工程(大桥部分)日 期Ⅰ—33图 号一 审计 算复 核制 图复 图二 审

30-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钢束平弯布置

30-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钢束平弯布置
k20+804.5天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钢束平弯布置图号设计复核审核日期 3、钢束Z坐标见相应钢束纵向布置。 o坐标原点53.8跨中指向支点为X轴正方向,垂直于箱底面向上为Z轴正方向。垂直X轴并平行于箱底面且由箱内指向箱外为y轴正方向。2、图中坐标系为通过锚口并平行于肋板的平面和跨中中心线所在垂直于箱底的平面及箱底面交点为坐标原点,平行箱底面并由112.5R5000R8000Y2R8000122206.9129.3R50001号钢束平面大样11、本图尺寸均以厘米计。注: Y坐标原点o180.0x2号、3号钢束平面大样xxx 1949.1/22083.5/2 1号、2号、3号钢束平面布置172651713026梁端175172996/2N1 N2 N3N2 N3 N1主梁中心线9.59.5主梁跨中中心线17.52.52.59.59.517.5 表标束钢坐 xyy 坐标号21y7.5 轴轴钢束坐标010050y00口锚标坐 y3-4.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16.55.64.33.11.80.70.10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57.16.55.64.33.11.80.70.10-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5-4.2-3.3-2.2-1.2-0.5-0.10015020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3501400145003主梁跨中中心线主梁跨中中心线2003.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