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实验—鱼类外部形态

合集下载

鱼类学实验指导(水产养殖、生物科学)

鱼类学实验指导(水产养殖、生物科学)

鱼类学实验指导(⽔产养殖、⽣物科学)“鱼类学”实验指导课程编号:12414220 专业:⽔产养殖、⽣物科学学时:33学时指导教师:龚⼩玲第⼀部分鱼类形态实验⼀鳞⽚、⾊素细胞鳍条的观察(3学时)实验⽬的:掌握鱼类不同的鳞⽚形式、鳞⽚的分区、鳞⽚上年轮的识别,⾊素细胞的分布、种类、形状,鱼类不同类型鳍条的形态,为鱼类学的进⼀步学习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鱼类的年轮的形成是有⼀定的规律,年轮有识别的标识,鳍条的硬棘、软条、假棘的形态结构是完全不同的。

实验对象:路⽒双髻鲨、鲫鱼、鲈鱼、鲥鱼、鳕鱼的鳞⽚;⾦鱼的⾊素细胞,鲫鱼的软条、假棘,⼩黄鱼的硬棘实验药品与器材⽢油溶液、NaOH溶液、解剖盘、解剖⼑、剪⼑、镊⼦、玻⽚、透明胶、解剖镜、显微镜、烧杯、培养⽫观察的主要内容:⼀鳞⽚1.盾鳞: 由表⽪真⽪发⽣(路⽒双髻鲨)鳞棘(露在⽪肤外的部分): 棘突棱突髓腔通孔基板(插⼊⽪肤部分)2.硬鳞: 由真⽪发⽣(软⾻硬鳞类硬⾻硬鳞类)3.⾻鳞: 由真⽪发⽣基本结构: 基区(前区) 顶区(后区) 上侧区下侧区鳞焦鳞嵴鳞沟年轮分类: 按栉刺的有⽆分圆鳞: 鲫(鳞焦偏顶区) 鳞嵴⼏呈同⼼圆排列鳞沟放射状(初级次级)鲥(鳞焦偏顶区) 鳞焦偏顶区鳞沟与鳞嵴波状(⼏乎平⾏)鳕(鳞焦偏顶区) 鳞焦偏基区鳞嵴呈⼩枕状鳞沟放射状(初级次级) 栉鳞: 鲈鱼顶区有栉刺其它同鲫鱼⼆⾊素细胞取活体⾦鱼彩⾊鳞⽚,放在载波⽚上,盖上盖玻⽚,在显微镜下观察⾊素细胞的种类、形状等。

⿊⾊素细胞(活体放射状可变形死后颗粒状)黄⾊素细胞(连成细胞)反光体三鳍条硬棘: 不分⽀不分节假棘: 不分⽀分节软条: 分⽀分节注意:显微镜观察盾鳞、栉鳞的栉刺、鳕鱼鳞⽚、⾊素细胞,其它使⽤解剖镜作业:1.画出鲫鱼、鲈鱼、路⽒双髻鲨鳞⽚的⽰意图(注意各部分的⽐例),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2.画出硬棘、软条、假棘的⽰意图实验⼆~四鲫鱼、⼩黄鱼、鲳鱼的形态⽐较解剖(9学时)实验⽬的鲫鱼、⼩黄鱼、鲳鱼⽣活环境、⽣活⽅式、分类地位存在差异,对三者形态结构进⾏⽐较解剖,从⽽掌握它们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性。

(形态学)鱼类学第一章

(形态学)鱼类学第一章

末末不不
末末不不
鳍棘 不分成左右两半 假棘 用水煮分成左右两半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二、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
背鳍Dorsal fin--位于背部,功能:维持身体直立和平衡,
有的种类一个D、有的2个D或3D,甚至有的后面有一个或若干个小鳍 (副鳍,如马鲛鱼),还有些鱼背鳍后方有一个富含脂肪的小鳍,称 脂鳍如鲑形目,鳕有3D 旗鱼、鮟鱇、鮣鱼、鲽形目鱼类、软鳍鱼 类、棘鳍鱼类
原形尾--椎骨末端平直,达到尾端,将尾鳍分成上下对 称的两叶。如圆口类 歪形尾--椎骨末端弯曲向上,上下叶不对称。 正形尾--尾椎骨末端向上翘,尾鳍对称(外形对称,骨 骼不对称)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二、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
胸鳍Pectoral fin--位置:鳃孔的后方。功能:使身体
前进,控制方向或行进中“刹车”。 圆口纲无P。鲨类P很大, 镰刀状或宽圆形,鳐类P十分宽大,前缘与头侧相连,成为辅 助摄食器官。硬骨鱼类P一般不很大形状各式各样。一般由软 鳍条组成。但鲶形目的P有硬棘(黄颡、海鲇)。舌片状P行动 迟缓,镰刀状P行动快。P有很多变态类型:飞鱼、弹涂鱼、四 指马鲅、红娘鱼的P下部有2-3枚粗而分离的鳍条形状如指头, 可以用来爬行,少数种类没有P(鳗鲡、海鳝科、合鳃目的黄 鳝,鲽形目的舌鳎)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二、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
腹鳍Ventral fin--位置:变化很大,比P小。功能:稳
定身体。圆口类无V,软骨鱼纲都有V。雄鱼腹鳍内侧有一鳍脚 --是雄性交配器官。硬骨鱼类中,软鳍鱼类V由分枝鳍条组 成,棘鳍鱼类多数由1枚棘和数枚分枝鳍条组成。比较特殊的 情况:蓝子鱼、三刺鲀科、鳗鲡目、鲽形目、鰕虎鱼类的吸盘。 腹鳍腹位--鲱、鱼形目,分类地位较低的鱼类 腹鳍胸位--位于P的下方前后,金眼鲷目、海鲂目、鲈形 目 腹鳍喉位--位置前移至喉部,如犀鳕科、鳚亚目 腹鳍亚胸位--位置介于中间,如鲻形目、银汉鱼等。

鱼类学实验指导

鱼类学实验指导

武汉工业学院实验指导(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实验一:鱼体外部形态测量一、实验目的:熟悉鱼类的体形和身体外部器官的位置和形态;掌握鱼类外部器官的名称、位置、形态和特点;掌握外形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工具:鲫、解剖盘、解剖刀、直尺、镊子三、实验内容:凡10m以下标本均以mm,10m以上者以cm为计量单位1. 观察性状:头部,躯干部,尾部,吻部,颊部,眼后头部,下颌联合,颐部,峡部,喉部,眼间隔2. 测量鲫的头尾轴,背腹轴和左右轴的长度并说明其体形3. 可测量性状:全长,体长,体高,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

四、作业1.绘出鲫鱼体轴,并用表格列出体轴的测量值。

2.画出鲫鱼的外观图,在图上标出鲫鱼的全长,体长,体高,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的位置,并用表格列出上述测量的数据。

附鱼类各部分名称1吻部:头部最前缘到眼前缘。

2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

3眼间隔:两眼间最短距离。

4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

5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

6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

7颏部(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

8峡部:颏部后方、喉部前方的部位。

9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

10头部:吻端到鳃盖骨的后缘之间的部分。

11躯干部:鳃盖骨的后缘到肛门之间的部分。

12尾部:肛门到尾鳍末端之间的部分。

常用的测量部位:1全长:吻端到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

2体长(标准长):吻端到尾鳍基部或最后一椎骨后缘的长度。

3体高:身体的最大高度。

4头长:吻端到鳃盖骨或最后一鳃孔后缘的长度。

5吻长:眼前缘到吻端的直线长度。

6眼径:沿体纵轴方向眼的直径。

7眼间距:两眼间的最短距离。

8眼后头长:头在眼以后的长度。

9尾柄高:尾柄部分最低的高度。

10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缘到尾鳍基部或最后一椎骨后缘的长度。

实验二:骨骼系统的解剖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鱼类内骨骼的观察,以了解、熟悉、掌握骨骼的一般结构和演化关系,同时为学习鱼类的肌肉系统等及鱼类分类学奠定基础。

01-实验一-鱼类的外部形态-鱼类学实验

01-实验一-鱼类的外部形态-鱼类学实验

实验一鱼类的外部形态一、实验目的通过下列各种不同体型鱼类的观察,了解鱼类体型的多样性以及体型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材料和工具1、实验材料:尖头斜齿鲨鲤团头鲂鳗鲡鲐牙鲆2、实验工具:尖头镊子分规直尺解剖盘三、观察内容(一)将以上8种鱼列表比较其体轴(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的长度(以毫米mm表示)变异,并说明各种鱼属何体型。

(说明一栏记载以何轴最短,并试说明和分析栖息水层与运动状况)(二)观察体型的同时,对各种鱼的头部器官和身体其他部分的特征进行详细记载。

1、尖头斜齿鲨: 口位何处,其上下颌有无齿,形状和行数如何?鼻孔位何处?大小和数目多少?眼有无瞬褶或瞬膜?眼后方有无喷水孔?头部两侧是否具鳃盖?各有几个鳃孔?背、臀鳍的位置和数目?尾鳍属何型?2、鲤: 有无颌齿?口须几对,位何处?背、臀鳍的硬棘有否分节?棘有无纵缝?属何类型?头部有无鳞片?背、臀鳍的鳍式如何写?3、团头鲂: 有无颌齿?腹鳍位置?背、臀鳍是否都具棘?4、鳗鲡: 前鼻孔的位置及形状?眼的大小如何?是否被皮膜所遮盖?背、臀鳍和尾鳍的大小及形状?鳞片形状及排列方式如何?5、鲐: 眼的位置及大小如何?有无脂眼睑?颌齿大小如何?有几个背鳍?背、臀鳍后方有几个小鳍?胸、腹鳍的位置和形态如何?尾鳍的形态如何?6、角木叶鲽: 注意两眼的位置,颌齿、腹鳍等方面是否对称?背、臀鳍的大小及鳍条性质如何?左右侧的体色是否相同?7、棘箱鱼屯 : 口的大小及齿的形状如何?鳃孔大小及鳞片变异情况如何?8、:头部大小如何?口的大小和位置,口四周边缘有哪些结构?颌齿形状及行数如何?是否可以倒伏?背鳍与胸鳍有无变异结构?鳃孔和腹鳍位何处?(三)鱼体外部分区:观察尖头斜齿鲨、鲤和角木叶鲽的头、躯干及尾三部分的划分标准及各区的分界范围。

四、作业1、测量各标本,并填写表格要求。

2、回答上述每种鱼所提问题。

3、就实验标本分析鱼类体型、头部各器官及鳍与生活习性的相互关系。

鱼类学实验指导

鱼类学实验指导

武汉工业学院实验指导(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实验一:鱼体外部形态测量一、实验目的:熟悉鱼类的体形和身体外部器官的位置和形态;掌握鱼类外部器官的名称、位置、形态和特点;掌握外形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工具:鲫、解剖盘、解剖刀、直尺、镊子三、实验内容:凡10m以下标本均以mm,10m以上者以cm为计量单位1. 观察性状:头部,躯干部,尾部,吻部,颊部,眼后头部,下颌联合,颐部,峡部,喉部,眼间隔2. 测量鲫的头尾轴,背腹轴和左右轴的长度并说明其体形3. 可测量性状:全长,体长,体高,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

四、作业1.绘出鲫鱼体轴,并用表格列出体轴的测量值。

2.画出鲫鱼的外观图,在图上标出鲫鱼的全长,体长,体高,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的位置,并用表格列出上述测量的数据。

附鱼类各部分名称1吻部:头部最前缘到眼前缘。

2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

3眼间隔:两眼间最短距离。

4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

5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

6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

7颏部(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

8峡部:颏部后方、喉部前方的部位。

9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

10头部:吻端到鳃盖骨的后缘之间的部分。

11躯干部:鳃盖骨的后缘到肛门之间的部分。

12尾部:肛门到尾鳍末端之间的部分。

常用的测量部位:1全长:吻端到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

2体长(标准长):吻端到尾鳍基部或最后一椎骨后缘的长度。

3体高:身体的最大高度。

4头长:吻端到鳃盖骨或最后一鳃孔后缘的长度。

5吻长:眼前缘到吻端的直线长度。

6眼径:沿体纵轴方向眼的直径。

7眼间距:两眼间的最短距离。

8眼后头长:头在眼以后的长度。

9尾柄高:尾柄部分最低的高度。

10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缘到尾鳍基部或最后一椎骨后缘的长度。

实验二:骨骼系统的解剖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鱼类内骨骼的观察,以了解、熟悉、掌握骨骼的一般结构和演化关系,同时为学习鱼类的肌肉系统等及鱼类分类学奠定基础。

鱼类的形态观察

鱼类的形态观察

鱼类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解剖鱼的方法2、通过鲫鱼外形的观察与内部器官的解剖,攀捏硬骨鱼类的基本特征3、了解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二、实验原理1、外部形态.鲫鱼体呈纺锤形,略侧扁。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头部最前端为口,呈弧形,随着上下颌骨的运动能张合。

眼位于头部的两侧,无上下眼睑。

外鼻孔位于眼前方,每一鼻孔被鼻瓣膜分成前、后两部分。

眼后为鳃盖,有鳃盖骨支持(共4块)。

腮盖后缘的膜状部分为鳃膜,鳃膜后的大孔为鳃孔。

鳃孔与外界相通,内为鳃腔,有鲜红的鳃。

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体外覆有圆鳞,呈覆瓦状排列。

在体侧中央各有1列在鳞上有小孔的鳞片排列而成的线状结构,称作侧线,此鳞则为侧线鳞。

胸鳍和腹鳍各一对,分别位于胸、腹部,背鳍和臀鳍均有硬棘支持。

肛门之后的部分为尾部,鲫鱼的层绍为正形尾,与尾部相连。

2、呼吸系统鲫鱼的呼吸器官为腮,位于鳃腔中。

腮片附于鳃弓上。

鲫鱼的鳃弓共有5对,在咽的两侧。

其中第一至第四对鳃弓上有两列腮片,第五对鳃弓上没有腮片,而生有咽下齿。

鳃片为鳃丝组成的片状物,每1腮丝的两侧又有许多突起状的腮小片,每一列鳃片形成半鳃,每1鳃弓有2列鳃片者称全鳃。

鳃弓的内四面有两行三角形的突起,左右互生,即为鳃耙。

3、循环系统动脉球,它是心脏前方的1个赂呈三角形的白色小球体,鱼类心脏搏动的顺序是静脉窦、心房、心室。

先仔细观察它们的搏动,寻找各部分之间的界限,然后按下列顺序区别各部分。

静脉窦:位于围心腔后方的暗红色的长囊,前壁与心房相通,心房:位于静脉窦的前方,呈暗红色的薄膜状。

心室:位于心房的前方,淡红色、壁厚、收缩能力强。

动脉球:紧接在心室的前面.为腹大动脉基部的膨大部分,呈圆锥形,壁厚,白色。

腹大动脉:动脉球向前发出的一条相当粗大的血管,位于左右鳃的腹面中央。

入鳃动脉:由腹大动脉两例分出的成对分文,共4对,分别进入第1一第4对鳃:脾脏:位于小肠前部背面,纫长,深红色。

3.生殖系统鲫鱼雌雄异体,其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组成。

《鱼类学》形态部分

《鱼类学》形态部分
侧具翼状侧突,前缘与顶骨后缘相接,两侧仅与上耳骨相接。 ②外枕骨(侧枕骨),位上枕骨两侧,左右外枕骨在后方正中相接,腹面
形成一大孔,即枕孔,为脑和脊髓的通孔,腹后端有椭圆形的枕髁, 与第1脊椎骨的前关节突相接。 ③基枕骨,位脑颅腹面后端正中,前端腹面部分为副蝶骨所覆盖,前接 前耳骨,腹面具骨质底盘,其腹面紧贴一块角质垫,称咽磨,与咽齿 形成相对的咀嚼面。
31
硬骨鱼类的颌弓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2
硬骨鱼类舌弓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3
硬骨鱼类鳃弓
鲈鱼鳃弓背视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4
鲈鱼鳃弓
鲈鱼鳃弓腹视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5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6
硬骨鱼类的主轴骨骼
头骨,由脑颅和咽颅所组成。 脑颅:可分成筛区,眼区、耳区及枕区四个区。
⑥ 鳞片骨,位于脑颅背后方两侧的一对三角形骨片,紧贴在翼耳骨后缘与上耳骨外 侧,后方接在后颓骨上。
⑦后颞骨,紧贴在鳞片骨,上耳骨与翼耳骨后缘间,后端覆盖着肩带上匙骨的前部。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9
硬骨鱼类的主轴骨骼
枕区:包围在脑颅最后端枕骨大孔周围的骨骼。包括有: ①上枕骨,位脑颅背后端中央,背面中央有较高的上枕脊突起,中部两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7
硬骨鱼类的主轴骨骼
眼区:包围在眼球周围的骨骼。包括有: ① 额骨,位脑颅背面,中筛骨后方的一对长方形骨片,后缘
与顶骨相接。 ② 眶蝶骨,位脑颅腹面中央,左右两眼眶之间的一块鞍状骨。 ③ 翼蝶骨,一对,位脑颅腹面,眶蝶骨后方两侧。 ④ 副蝶骨,位脑颅腹面中央,最长的一块骨骼,前端分叉,

2004-2005(1)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复习讲义

2004-2005(1)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复习讲义

《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复习讲义一、名词解释绪论鱼类学“鱼”(真鱼)的定义:指通常以鳃呼吸;用鳍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多被鳞片;是一群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

第一章鱼体的外部形态尾柄、吻部、眼后头部、眼间隔、颊部、鳃盖膜、喉部、下颌联合、颏部(颐部)、峡部、头尾轴(主轴)、背腹轴(矢轴)、左右轴(横轴)、上位口、下位口、端位口、颐须、颌须、鼻须、吻须、脂眼睑、小鳍 (副鳍)、脂鳍、软鳍鱼类、棘鳍鱼类、腹鳍腹位、腹鳍胸位、腹鳍喉位、鳍式第二章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鳞棘或环片、鳞焦、鳞沟或辐射沟、棱鳞、侧线、侧线鳞、鳞式第三章骨骼系统原颅、咽弓、单体椎、多环椎、星椎、脉关节突、尾部棒状骨、下咽骨、咽骨韦伯氏器:鲤形目鱼类的第一至第三椎体的两侧的四对小骨,前后分别与内耳的内淋巴窦和鳔前室相连。

可增加鱼类的听力。

这四对小骨称为韦伯氏器。

第四章肌肉系统大侧肌、肌节、肌隔、轴上肌、轴下肌、红肌、白肌、棱肌、上棱肌、下棱肌第五章消化系统齿式、螺旋瓣、幽门盲囊、咽上器官第六章呼吸系统内鳃裂、外鳃裂、鳃片(鳃瓣)、鳃小片、半鳃、全鳃、鳃间隔、鳃条、鳃耙、鳃盖、假鳃盖、喷水孔鳃——伪鳃、迷路器官、喉鳔类、红腺或气腺、卵圆窗、闭鳔类鳃上器官:某些鱼类的鳃弓或舌弓的一部分骨骼特化而成,上覆黏膜组织,布满血管,可辅助呼吸。

第七章循环系统头环:在硬骨鱼类中,只有背主动脉和颈动脉连合成的环状结构。

第八章尿殖系统前肾、头肾、中肾、肾小体或马氏体、肾小球囊或鲍氏囊、血管小球或肾小球、中肾管(吴夫氏管)、米勒氏管、狭盐性鱼类、广盐性鱼类、性逆转、珠星、婚姻色、卵生、副性征性逆转:雌、雄生殖腺转变的现象。

卵胎生:某些软骨鱼类的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但胚体的营养是靠自身的卵黄提供的。

胎生:某些软骨鱼类的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联系,其营养不仅靠自身的卵黄,也靠母体来提供的。

鱼类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鱼类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鱼类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鱼类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鱼类的形态观察,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提高对鱼类形态多样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具有一系列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如流线型身体、鳞片覆盖、侧线系统等。

这些特点使鱼类能够在水中快速游动、灵活转身、感知水流和水压等。

通过对不同鱼类的形态观察,可以了解这些特点在不同鱼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适应意义。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收集不同种类的鱼类标本或图片,准备放大镜、解剖镜等观察工具。

2.标本观察:对收集到的鱼类标本或图片进行仔细观察,记录其外部形态特征,如体型、体色、鳞片大小及排列、鳍的类型及位置等。

3.解剖观察:选取部分鱼类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其内部形态特征,如骨骼结构、肌肉分布、鳃的结构等。

4.数据分析:整理观察到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鱼类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5.实验总结:根据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及其适应意义,对不同鱼类的形态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四、实验结果1.外部形态特征:(1)体型:鱼类体型多样,有流线型、平扁型、棍棒型等。

流线型身体有利于减少水阻,提高游动速度;平扁型身体有利于在底层水域活动;棍棒型身体有利于在洞穴或缝隙中穿梭。

(2)体色:鱼类体色多种多样,有单色、斑纹、迷彩等。

体色与鱼类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如生活在珊瑚礁区的鱼类往往具有鲜艳的色彩以吸引异性或迷惑天敌;生活在底层水域的鱼类多为褐色或黑色以融入环境。

(3)鳞片大小及排列:鱼类鳞片大小及排列方式多种多样,有圆形、椭圆形、菱形等。

鳞片能够保护鱼体、减少摩擦,不同类型的鳞片有利于鱼类在不同水域环境活动。

(4)鳍的类型及位置:鱼类鳍的类型有背鳍、腹鳍、臀鳍、胸鳍等,位置因种类而异。

鳍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平衡和推进游泳。

不同类型的鳍在不同水域环境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2.内部形态特征:(1)骨骼结构:鱼类骨骼主要由软骨和硬骨组成。

鱼类学01外部形态

鱼类学01外部形态
脂鳍是真正的鳍吗?
(2)臀鳍
功能基本上与背鳍相似。
海鳗、鳗鲡等以臀鳍作为运动器的鱼,其臀鳍一般很长,其它 鱼类的臀鳍仅用来维持身体之平衡,一般显得很小。 多数鱼类具有一个臀鳍,但鳕鱼臀鳍二个,均为鳍条。
有些鱼类的臀鳍纯粹由鳍条组成,有的具有若干坚硬程度不同 的棘。 若干鳉形目的雄鱼,其臀鳍的一部分特化为交接器。
4、鼻
(1)软骨鱼类:鼻孔位于头部腹面,口的前方。有些种
类具口鼻沟,即连接鼻和口之间的沟。 (2)硬骨鱼类:鼻孔一般位于眼的前方。绝大多数每边 均有由瓣膜隔开的两个鼻孔,前面的称前鼻孔为进水 孔,后面的称后鼻孔,为出水孔。
5、鳃裂和鳃孔
(1)鳃裂──头部后方两侧,常有一个或多个的裂孔, 为两鳃弓之间的裂缝。 (2)鳃孔(鳃盖孔,鳃盖裂)──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 鳃盖末端的开口。
端位口: 口开在吻端,上下颌等长。属于这类口型的鱼类极
多,多为善于游泳的营捕食性生活的中上层鱼类,鲐 鱼、马鲛鱼等。
有些为滤食性鱼类,如鲢、鳙。
下位口:
口开在吻的下部,上颌长于下颌。一般多生活于水体 之中下层,以底栖生物为食,如鲟鱼、密鲴、鲮鱼。 密鲴、白甲鱼的口呈一横裂,具角质缘,适于刮取固 着藻类为食。 盘鮈的口呈吸盘状,吸附在岩石上,以免急流冲走。
• 有的上下颌均能伸缩,颌部可以伸 得很长,如海鲂。
2、须 (1)作用:在口周围,常有各种类型的须着生,须上分 布有作为感觉器的味蕾,辅助鱼类发现和觅取食物。 (2)命名:着生位置——颐(颏)部、吻(口角)部、颌部。
3、眼 (1)无真正眼睑,无泪腺,眼完全裸露,不能闭合。 (2)生活在水底的平扁型鱼类,眼睛多着生在背面且两
位置越靠前,越高等!
软骨鱼类的鳍脚

实验一 鱼类外部形态观察及测 [1]

实验一      鱼类外部形态观察及测   [1]

实验一鱼类外部形态观察及测 [1]实验一--鱼类外部形态观察及测-[1]实验一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和测量一、目的要求通过对各种鱼类形态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鱼类形态的多样性,以及鱼类形态、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鱼体各部位的测量,初步了解和掌握鱼体测量和描述的一般方法;熟悉鱼类分类学中常见的一些外部形态学术语的含义,为鱼类分类的识别奠定基础。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各种大小的新鲜或浸泡过的鱼类标本。

2.用品:镊子、剪刀、软尺、解剖盘。

3、观察内容(一)将以上各种鱼列表比较其体轴(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的长度观察体型的同时,对各种鱼的头部器官和身体其他部分的特征进行详细记载。

1.鲤有无颌齿?口须几对,位何处?背、臀鳍的硬刺有否分节?硬刺是否分为两根什么样的身体?如何书写背鳍和臀鳍的鳍型?2.钝吻鲷有颚齿吗?腹鳍位置?什么样的体型3。

黄鳝的每个鳍都退化了吗?鳃孔在哪里?(二)测量项目凡10m以下标本均以mm,10m以上者以cm为计量单位。

1.全长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

2.从吻部到尾鳍底部的体长或标准长度的垂直距离。

3.头长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的垂直距离;鲨、鳐类至最后一个鳃孔后缘。

4.吻长自吻端或上颌前缘至眼前缘的垂直距离。

5.眼径眼水平方向前后缘的最大距离。

6.眼间距头背部两眼间最短距离。

7.从眼睛后缘到鳃盖后缘的垂直距离(从眼睛后缘到鲨鱼和鳐鱼最后一个鳃孔后缘的距离)。

8.躯干长自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个鳃孔)至肛门(或泄殖腔)后缘的垂直距离。

9.体高鱼体最高处的垂直距离。

10.尾长:从肛门(或泄殖腔)到尾鳍底部的距离11.尾柄长自臀鳍基底后缘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的垂直距离。

12.尾柄高尾柄部最低处的垂直高度。

13.尾鳍长尾鳍基部至尾鳍末端的垂直距离。

(三)计数项目(硬骨鱼类)1.鳍型是记录鳍的性质和数量的一种方式。

一般来说,罗马数字代表鳍刺,阿拉伯数字代表鳍线。

例如,鲈鱼的背鳍x II和gong-1 11-14表明鲈鱼的背鳍由12个鳍棘组成,第二个背鳍由1个鳍棘和11-14个鳍棘组成。

1第一章 鱼体外部形态

1第一章  鱼体外部形态

第一章鱼体外部形态【时间安排】4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功能2、了解和研究鱼类的体型,在渔业生产上的意义。

3、掌握鱼体的划分。

【重点与难点】1、鱼体外部分区和测量。

2、各种鳍的形态和功能。

3、鱼类生活在水中,由于水环境是极其复杂的,单淡水水体而言,有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各种水体的环境彼此不尽相同,鱼类在这些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其体型、体表及外部某些器官都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着。

了解形态和机能的统一。

【教学内容】第一节鱼体外部分区和测量(结合图形讲解各部分内容)头部、躯干部、尾部;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尾柄长、尾柄高。

头部分区。

第二节鱼类的体型(讲清楚不同体型对环境适应的一般规律,以几种鱼为例讲解特殊体型)体轴:头尾轴(主轴)AA'、背腹轴(纵轴或矢轴)BB'、左右轴(横轴)CC一、基本体型1、纺缍型、2、侧扁型、3、平扁型、4、棍棒型二、特殊体型* 球型、箱形、侧扁型、海马型等。

第三节头部器官(以图示讲解各部的位置、作用、各器官的主要类型)一、吻二、口三、须四、鼻孔五、眼六、鳃裂和鳃孔第四节鳍(以图形讲解鳍的结构,各鳍的位置与功能)一、鳍的结构软条、鳍棘和假棘三种类型:(一)背鳍(二)臀鳍(三)尾鳍(四)胸鳍(五)腹鳍【教学方法】图示的方式,说明鱼类分区、鱼类测量、头部分区等。

讲解头部器官,鳍时,注意强调形态和机能的统一。

【作业题】一、名词解释01.侧线鳞;02.拟态;03.颊部;04.喷水孔;05.鳍;06.软条;07.鳞棘;08棘鳍鱼类;09软鳍鱼类;10角质鳍条。

二、填空题01.软骨纲可分为____和____2个亚纲.02.圆口类的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为_____.03.鱼类的体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团头鲂属于_____.04.鱼头部的主要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05.鳍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06.鲤的鳍式为D.3-15-22即表示_________.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01.( )娃娃鱼,鳄鱼,鲸鱼都属于鱼类.02.( )软鳍鱼类的鳍通常无棘.03.( )鱼类的颊部是从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04.( )鱼类的尾鳍具有推进鱼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05.( )鳍式D代表殿鳍,A代表背鳍,C代表尾鳍.四、选择题01.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的后缘的部分为______.A. 咽部B. 吻部C. 郏部D. 颐部02._____是自鱼体最高部通过头尾轴贯穿孔背腹的一轴线.A. 主轴B. 矢轴C. 横轴D. 中心轴03.团头鲂,鲳体型呈_____.A. 纺锤形B. 侧扁形C. 棒形D. 平扁形04.泥鳅有须5对,其中______对吻须______对颌须,______对颐须.A. 1,3,1B. 3,1,1C. 2,1,2D. 2,3,005.鱼的眼一般比高等脊柱动物简单,它既无_____,也无真正的______.A. 泪腺,虹膜B. 眼睑, 玻璃体C第三眼睑, 瞬膜D泪腺, 眼睑06.下列哪些鱼类的鼻孔与口腔相通_____.A. 硬骨鱼类B. 软骨鱼类C. 肺鱼类D. 真骨鱼类07.七鳃鳗的鳃裂共有______对.A. 4B. 5C. 6D. 708.喷水孔实质上是一个退化了的______.A. 鳃丝B. 鳃裂C. 鳃小片D. 鳃耙09.从鳍的进化观点上看,一般认为先有______后有_____.A.胸鳍,尾鳍B. 腹鳍,胸鳍C. 奇鳍,偶鳍D. 偶鳍,奇鳍10.在鱼类的鳍式中,P为______.A. 背鳍B. 尾鳍C. 胸鳍D. 腹鳍【讨论题】01鱼类各鳍的功能如何?02.依鱼类的口位置的不同,分别生活在那个水层?03.鱼体为什么要分泌粘液?【思考题】01鱼类为什么为出现多种多样的体型?。

鱼类学实验报告一

鱼类学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鱼类的外部形态一、实验目的:1、了解鱼类体形的多样性及体形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对不同鱼类鳍条和鳞片的观察与计数,掌握鳍式与鳞式的正确表达方式。

掌握鱼体可量性状的正确测量方法,体会可比性状的形态学意义。

3、初步熟悉鱼体外部特征与术语。

二、实验内容:1、体型与体色;2、各鳍的形态特征;3、侧线完全情况下与侧线不完全情况下鳞片的数计4、棘、假棘、不分支软条与分支软条的观察与数计;5、鱼体外部可量性状及可比性状三、仪器与材料:显微镜、测量与绘图用具,1套/组。

四、实验步骤:1、熟悉各种鱼的名称并仔细观察其外部特征;2、识别各种鱼的各种鳍及掌握鳍式的表达方式3、测量各种鱼的可量性状五、作业(一)填空题1、鱼类骨骼可分为外骨骼< 鳞片 + 鳍条 >和内骨骼< 头骨 + 脊柱 >两大部分。

2、骨骼之功能为支撑身体、保持体形和保护鱼体内部器官。

3、背鳍、臀鳍的支鳍骨一般由基节、中节和末节构成,高等鱼则逐渐减少。

4、支持胸鳍的带骨为肩带,支持腹鳍的带骨为腰带。

5、鳍条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前者是软骨鱼类特有,后者是硬骨鱼类特有,它根据分支、分节情况可以分为末端分支、末端不分支、末端不分支鳍条。

6、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前者起源于上皮细胞,后者起源于结缔组织。

7、鳞片根据它的形状、构造和发生,分为盾鳞、硬鳞和骨鳞,骨鳞由真皮产生,根据露出体外部分有无棘刺可分为园鳞、栉鳞。

8、鲤和鲫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是否具有两对口须。

9、青鱼和草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生活环境,形态特征。

10、鲈鱼和鳜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腹部腹鳍前后腹棱。

11、鱼类的体腔分为___颅腔___与____腹(胸)腔_____两部分。

12、在生殖季节,许多硬骨鱼雄体常在鳃盖上,上唇触须上、胸鳍等部位出现一些点状或小片状突起,叫做_珠星,它们是由表皮__角质化___形成。

13、鲢鱼(或白鲢)的腹棱自_胸鳍基部_至___肛门__,鳙鱼(或花鲢或胖头鱼)的腹棱是自__腹鳍____至___肛门__。

1.鱼体的外部形态汇总

1.鱼体的外部形态汇总
触须发达有4对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
须4对
4. 眼
位置 鱼类的眼睛一般较大,一般在头部两侧或一侧。
弹涂鱼
鲤鱼 眼位于头两侧
眼多位于头的背面, 便于观察来自上方的生物
盲鳗
菱鲆 由于常侧卧水底 眼就扭转到一侧 常钻入大鱼的腹内,眼退化
盲鱼

特点 无泪腺→不会“水汪汪”,只能“亮晶晶” 无真正眼睑,眼完全裸露,不能闭合→“死不瞑目”
6.眼径-沿体纵轴方向量出的眼的直径, 即眼眶的前缘到后缘的直线距离
7.眼后头长-眼后缘到最后一鳃孔或鳃 盖骨后缘
8.尾柄长-臀鳍最后鳍条基部到最末一 椎骨(或尾鳍基部)的直线距
离 9.尾柄高-尾柄最低部分的垂直高度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脊椎动物一般能将身体区分成左右 相等的两部分,称左右对称。
鱼类的身体除少数种类成体不对称 外,也呈左右对称。
喷水孔实质上是一个退 化了的鳃裂,在胚胎时期 和其后方的鳃裂没有多大 差异,即使到了成鱼时期, 在喷水孔中常可见遗留部 分的鳃丝。
板鳃鱼类的口位于头腹 面,当其在水底潜伏时, 用头部背面的喷水孔引入 水流进行呼吸,可避免泥 沙进入鳃腔,当其在水层 中游泳时则用口进水。
一般鳐类的喷水孔特别 大,而鲨类的喷水孔小或 退化。
软骨鱼类:
日本七鳃鳗
板鳃类的鳃裂共5-7对,在鲨类开口于头部两侧;
在鳐类开口于头部腹面。
全头类的银鲛具4对鳃裂,因具有一皮褶的假鳃盖,
从外观上只看到一对鳃孔。
硬骨鱼类:鳃裂一般具5对(多鳍鱼类仅4对), 所有硬骨鱼类都具有鳃盖,并有骨骼支持,在外观 上只能看到一对鳃孔。
7. 喷水孔
大部分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 鱼类在眼的后方尚有一孔, 称为喷水孔。

鱼类外部形态—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鱼类外部形态—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 起源于中胚层,位于表皮之下,一般较表皮厚,主要由纤 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构成,细胞数量较少。
外膜层
项目一 了解鱼类外部形态
任务五认知鱼类皮肤的构造特征及衍生物
• 一、腺体 1.腺体的来源及分类
• 鱼类皮肤上的腺体均由表皮细胞衍生而来来,功 能不同,形态不一。
• 据其构造可分为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两类。 • 据其功能可分为黏液腺和毒腺两种。
33
34
35
• 一些鲇形目鱼:鳞片退化为皮状突起; • 大部分鲹科鱼类:部分或全部侧线鳞变态为大的
骨质棱鳞(鳞片中央有刺状突起); • 红娘鱼、绿鳍鱼:背鳍基部两侧也有一行粗大的
棱鳞; • 箱鲀:骨板; • 海龙目:环状骨片; • 鲀形目:骨刺。
36
鲟 鲹 南美大鲇
短吻鼻鱼
刺鱼
37
• 侧线 指鱼体侧由鳞片上的许多小孔所排列成的线装构造。 • 侧线鳞 排列在侧线上,有小孔穿过的鳞片。 • 变异 侧线常见于鱼体两侧,但其形状和数目不同鱼类有
9
2.1 表皮腺层有多种单细胞腺,据其形态及染色特性 可辨别出几种不同类型的单细胞腺。
(1)杯状细胞 最常见,释放粘液物质,是典型的粘液细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般呈杯状,少数亦呈球形或管形。
(2)棒状细胞 圆口类呈棒形,每个细胞有2个核,贴近细胞 膜,鲤形目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泌物里含有蝶呤(一种警 戒物),给同类凶兆报警。因此, 这类细胞又称为警戒物 细胞。其它鱼类这类细胞不含警戒物,只有粘液。
• 起源于外胚层,均由活细胞组成,可分为生发层和腺层。 • 特点:(1)薄而柔软,角质化程度极低,甚至一点也没有,无角
质层。(2)具大量单细胞腺,保持鱼体表粘滑。

鱼体外部形态

鱼体外部形态

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鱼类学研究对象、内容、学习鱼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2、了解鱼类学的发展简史。

3、掌握鱼类的演化和掌握现存鱼类分类纲要。

【重点与难点】鱼类学的发展简史,鱼类的演化第一节鱼类的定义◆ 鱼类学鱼类学为动物学的一个分科,是专门研究鱼类的一门科学。

其内容包括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习性、种类区分以及地理分布等。

鱼类学就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分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类:1、鱼类形态学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布解剖构造,了解各器官的相互关系及机能,分析各器官的原始类型与其发展过程,阐明器官系统的发展的规律。

2、鱼类分类学研究各种鱼类在分类系统上的位置,各类和各种之间的差别和特征,掌握鉴定鱼类的方法,研究它们间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等。

3、鱼类生态学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与影响鱼类生活的外界因子(如水温、盐度、饵料等)的关系。

4、经济鱼类学研究主要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产量、分布及习性等。

从广义的范围来讲,鱼类学可以包括鱼类生理学、鱼类发生学等。

* 鱼类生理学--鱼类器官系统的功能,鱼体内所进行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 鱼的定义是指一群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它们通常用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用鳍协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大多数鱼体被鳞片。

第二节鱼类学研究范围及研究目的◆ 鱼类学研究范围1、鱼类形态学(即系统解剖学):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构造,了解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及机能,分析各器官的原始类型与其发展过程,阐明器官系统的发展规律。

2、鱼类分类学(即系统分类学):研究各种鱼类在分类系统上的位置,各类各种之间的差别和特征,掌握鉴定鱼类的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意义等。

3、鱼类生态学: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习性,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以及影响鱼类生活的外界因子(如水温、盐度、饵料等)的关系。

2-鱼类外部形态1

2-鱼类外部形态1

2021/6/12
39
失去鳍的鲨鱼命运
渔民在捕捞上一条鲨鱼后不论大小,都会在甲 板上用电锯活生生地把鲨鱼的背鳍、两个胸鳍和一 部分尾鳍割掉,然后将全身血流不止的鲨鱼扔回海 中,因为船舱没那么大的地方装鲨鱼肉。
这些鲨鱼身体被直接抛回海洋,这些鲨鱼并不 会立刻死亡,但会失去游弋能力,沉入深海中,无 法游动、觅食,痛、饿、血流不止,最后在深海死 去,或者被其他鲨鱼捕食。
或具1~3枚假棘。 例:鲤科鱼类
• 棘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的背鳍除具鳍条外还有
坚硬的棘。
例:鲈鱼、鳜鱼
2021/6/12
49
背鳍的特化
• 鳐类:背鳍退化,位置移到尾部后端,形状很小。 • 斑鰶及大海鲢等鱼:背鳍的最后一鳍条延长成丝状。 • 鮣:第一背鳍变成位于头顶部吸盘状的印。
2021/6/12
50
13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2021/6/12
14
•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
– 圆口类和板鳃类等没有鳃盖的种类:最后一对 鳃裂
– 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鳃盖骨后缘(不包括鳃 盖膜)
•躯干部与尾部的分界:
– 肛门或尿殖孔后缘
– 鲽形目鱼类:肛门前移,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 枚具脉弓的尾椎骨为界。
2021/6/12
15
2021/6/12
6
2. 侧扁形
• 体侧扁而高,多属中下层鱼类。多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域,
运动不甚敏捷。
• 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
2021/6/12
7
3. 平扁形
• 体宽而扁平,多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例:魟、鳐。 • 少数生活于水体上层,如:蝠鲼 • 头尾轴≈左右轴>>背腹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鱼类外部形态
一、实验目的:
熟悉鱼类的体形和身体外部器官的位置和形态,掌握外形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工具:
鲤、解剖盘、直尺、圆规、镊子
三、实验内容:
1 测量鲤鱼(或鲫鱼)的头尾轴,背腹轴和左右轴的长度并说明其体形
2观察性状:头部,躯干部,尾部,吻部,颊部,眼后头部,下颌联合,颐部,峡部,喉部,眼间隔
3可测量性状:全长,体长,体高,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

四、作业
画出鲤鱼的外观图,记下测量所得的鲤鱼的全长,体长,体高,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等,并在图形上表示出来。

附鱼类各部分名称
1.吻部:头部最前缘到眼前缘。

2.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

3.眼间隔:两眼间最短距离。

4.颊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

5.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

6.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

7.颏部(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

8.峡部:颏部后方、喉部前方的部位。

9.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

10.头部:吻端到鳃盖骨的后缘之间的部分。

11.躯干部:鳃盖骨的后缘到肛门之间的部分。

12.尾部:肛门到尾鳍末端之间的部分。

常用的测量部位:
1.全长:吻端到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

2.体长(标准长):吻端到尾鳍基部或最后一椎骨后缘的长度。

3.体高:身体的最大高度。

4.头长:吻端到鳃盖骨或最后一鳃孔后缘的长度。

5.吻长:眼前缘到吻端的直线长度。

6.眼径:沿体纵轴方向眼的直径。

7.眼间距:两眼间的最短距离。

8.眼后头长:头在眼以后的长度。

9.尾柄高:尾柄部分最低的高度。

10.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缘到尾鳍基部或最后一椎骨后缘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