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鼻咽癌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合集下载

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中部和南方沿海地区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总数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严重威胁高发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

提高鼻咽癌早期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水平是改善鼻咽癌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早期鼻咽癌对放疗非常敏感,单纯放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5年生存率高达95%。

但NPC早期症状与鼻咽良性病变相似,早期筛查亦未广泛普及,早期确诊患者比例不足20%,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放化疗联合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治疗精准性和特异性欠佳,易产生较强的副作用,复发进展风险亦较大,总体生存时间骤减。

鼻咽癌标志物的开发、应用、评价和完善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步骤。

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鼻咽癌标志物专家委员会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集国内鼻咽癌临床和基础领域专家力量,整理并发表了第一版《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以期为鼻咽癌早期筛查推广、精准治疗、复发进展预测和提前干预提供依据,提升鼻咽癌临床整体治疗水平。

血浆EBV DNA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鼻咽癌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标志物非角化鼻咽癌是我国鼻咽癌的主要类型(>95%),几乎所有的非角化鼻咽癌都存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EBV参与鼻咽癌发生和发展全过程,是目前公认的最关键的鼻咽癌致病因素。

重要的是,可直接以外周血为标本检测EBV相关核酸(DNA,RNA)和抗EBV不同抗原成分抗体,从而检测是否感染EBV病毒及感染程度。

因此,EBV相关分子是理想的鼻咽癌标志物来源,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EBV相关标志物应用价值的深度挖掘也是共识关注的重点之一。

①共识推荐将EBV DNA检测作为鼻咽癌高发地区早期筛查的常规项目。

专家解读尽管90%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存在EBV感染,但主要潜伏感染于B淋巴细胞内,且不释放游离DNA入血清,所以健康人血浆中EBV阳性率非常低。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作者:朱雪莹李忠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1年第10期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

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鼻咽癌与Epstein-Barr病毒密切相关。

临床常见症状为鼻塞、血涕、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目前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随着调强放疗等在鼻咽癌治疗中广泛应用,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远处转移成为最主要的失败模式。

肿瘤治疗药物近年来发展迅速,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

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本文就放化疗、手术、靶向治疗及治疗副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介绍。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1.二维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根基。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常规的二维放射治疗是标准的放疗方式。

但是二维放射治疗的同时会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损伤。

现在三维适形治疗运用CT图像对肿瘤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提高靶区的照射剂量,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提高了放疗的有效率。

2.调强放射治疗(IMRT)。

IMRT 是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种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具有显著的剂量学分布优势,即在提高肿瘤靶区放疗剂量的同时,降低邻近器官辐射剂量,极大提高了放疗的精准度。

临床研究显示,鼻咽癌患者行IMRT治疗时,脊髓的最大照射剂量下降了10Gy,腮腺的照射总剂量也下降了18Gy,能提高对腮腺和脊髓的保护。

3.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

VMAT 是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型精准放疗技术,可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对肿瘤及周围组织进行实时的CT扫描监控,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弧形射野数目及入射角度,准确调整射线的照射范围,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

与IMRT 相比,VMAT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更高,优化后的剂量分布更准确。

4.质子治疗(IMPT)。

鼻咽癌精确放疗加同步化疗

鼻咽癌精确放疗加同步化疗

鼻咽癌精确放疗加同步化疗临床路径一、鼻咽癌精确放疗加同步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鼻咽癌(疾病编码:BWA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鼻咽恶性肿瘤(疾病编码:C11.901)(非M1且治疗中不出现影响放疗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西医诊断: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

1.症状:涕血、鼻出血、鼻塞、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颅神经损害或远处转移症状。

2.体征:鼻咽部、颈部有新生物。

3.辅助检查:间接鼻咽镜、纤维或电子鼻咽镜、鼻咽部增强CT和(或)MRI、全身骨扫描或PET检查。

4.病理学[鼻咽部和(或)颈部转移灶]明确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2011版《中医肿瘤学》。

鼻咽癌临床常见证候:1.1、热毒蕴肺型:鼻塞流脓涕或涕中带血,头痛发热,心烦失眠,咽干口苦,耳鸣耳聋,大便秘结,小便黄,鼻腔粘膜充血甚至溃疡,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或滑数。

1.2、瘀血阻络型:鼻塞脓涕,涕血色紫黑,头痛,耳鸣,复视,口干喜冷饮,鼻咽部肿块,颈部肿块凸出,质坚硬,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黄,脉弦细或涩。

1.3、痰浊内阻型:鼻塞涕多,头晕头重,胸闷痰多,恶心呕吐,纳呆,口干不欲饮,耳内胀闷,大便溏薄,鼻咽粘膜水肿,分泌物多,颈部有转移性肿块。

舌质暗淡或淡红,体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弦滑或细滑或濡细。

1.4、气阴两虚型:神疲乏力,少气自汗,头痛,五心烦热,失眠,口干咽痛,间有涕血,唇焦舌燥,形体消瘦,影像吞咽,尿赤便干,口咽粘膜充血、糜烂,舌质红少苔、无苔,或有裂纹,脉细滑或细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耳鼻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专家共识》(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年)、《中国鼻咽癌诊疗指南》(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2007年)、《2010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及剂量设计指引专家共识》(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1年)、《2012ESMO临床实践指南:鼻咽癌的诊断、治疗与随访》(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潘建基-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解读.ppt

潘建基-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解读.ppt
? 通过对目前两种分期的合理性进行探讨,认为UICC/AJCC分期第 八版较为合理,集中了中国2008分期和UICC/AJCC分期第七版各 自优势。
中国鼻咽癌分期工作委员会对分期修订的建议
? 与会专家一致通过了《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2008鼻咽癌分期 修订专家共识》,推荐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修订标准与UICC/ AJCC第八版分期保持一致。
鼻咽癌AJCC/UICC 8th/ 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主要更新
2008中国鼻咽癌分期
新分期修订标准中更新内容的循证证据
中国分期2017版: ? 口咽/鼻腔 ? 鼻旁窦 ? 咽后淋巴结 ? 颈部淋巴结最大径 ?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UICC/AJCC第八版: ? 咀嚼肌间隙(翼内/外肌)的预
中国鼻咽癌新分期 2017版
(修订解读)
潘建基 福建省肿瘤医院
提纲
? 新分期修订背景 ? 分期手段 ? 新分期修订标准中主要更新内容及循证证据 ? 新版鼻咽癌分期问题与不足
鼻咽癌分期的历史
?临床分期的目的
? 指导治疗 ? 预测预后 ? 评价疗效 ? 学术交流
鼻咽癌分期的演变
? 基于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分期评估技术的进步 ? 随着疾病预后的改善,治疗方法与技术的进步 ? 鼻咽癌5年生存率由15-25%[1]逐步提高到如今的80%左右 ? 鼻咽癌分期经历了从经验到依赖循证医学的演变
巴结转移且直径≤3cm;
? 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 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 巴结包膜外侵犯;
? 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
? AJCC/UICC 8th/Chinese Staging 2017 edition
? Nx 无法评估区域淋巴结

鼻咽癌NCCN指南

鼻咽癌NCCN指南
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分子进 行抑制,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和病情选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 括皮疹、高血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
04
随访和监测
定期检查和复查
01 定期进行鼻咽镜和MRI检查
鼻咽癌nccn指南
目录
• 鼻咽癌概述 • NCCN指南推荐方案 • 治疗方案 • 随访和监测 • 预防和健康生活
01
鼻咽癌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 见的头颈部肿瘤之一。
症状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鼻塞、涕中带血、耳 鸣、头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 肿大、视力障碍等症状。
01
02
03
均衡饮食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 A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 类和豆类等。
控制盐的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降 低高血压和鼻咽癌的风险。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 鱼、瘦肉、豆类等。
鼻咽癌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鼻咽癌的认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鼻咽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知识,提高公众的认 知度和重视度。
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鼻咽 镜和MRI检查,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02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从而及 早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03 定期进行X光和CT检查
对于某些患者,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X光和CT检 查,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自我管理和监测
复发和转移性鼻咽癌

鼻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鼻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不同地区、不同医院鼻咽癌综合治疗水平存 在差异,需加强规范化培训。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加强早期诊断和筛查
提高公众对鼻咽癌的认识,加强早期诊 断和筛查工作,提高早期诊断率。
研究术后复发和转移机制
深入研究鼻咽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分 子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
路。
推广新型手术技术
通过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推广新 型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传授鼻咽癌相关知识,指导正 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 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功 能锻炼计划,促进功能恢复。
05
专家共识解读与临床实践 指导意义
专家共识形成背景和内容概述
形成背景
基于鼻咽癌外科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 和临床需求,汇聚多学科专家智慧与 经验,制定鼻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
流行病学
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华南、西南地区发病率较高 ,其中广东省更是全球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此外,鼻 咽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50岁为高发年龄段。
鼻咽癌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鼻咽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 多数学者认为与EB病毒感染、遗传 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危险因素
长期吸烟、酗酒、食用腌制食品等不 良生活习惯,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 物质、放射性物质等环境因素,都可 能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咽癌综合治疗的深入研究与发展。
06
总结与展望:提高鼻咽癌 外科治疗水平
总结本次专家共识解读核心内容
强调鼻咽癌外科治疗重要性
外科治疗在鼻咽癌综合治疗中占据重 要地位,对于早期患者尤为重要。

三大症状,警惕鼻咽癌!

三大症状,警惕鼻咽癌!

三大症状,警惕鼻咽癌!发布时间:2023-03-23T03:59:17.467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1期作者:周玲玲[导读] 鼻咽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鼻咽黏膜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周玲玲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 200040鼻咽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鼻咽黏膜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地域及种族差异,被称为“广东瘤”,好发于中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等,东南亚地区也是高发地区之一。

鼻咽癌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30-60岁多见。

中国年发病率约为 3.26/10万,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3倍[1-2]。

鼻咽癌发病具有家庭聚集性和遗传倾向。

其真正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EB病毒感染、遗传、环境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食用腌制食品等)有关[3]。

鼻咽部位于咽喉部的上方,双侧鼻腔的后方,向上达颅底,向下延伸至口咽,与中耳咽鼓管、咽旁间隙和颞下窝交通,毗邻重要血管及颅神经。

位置深而且隐蔽,肿瘤又多位于鼻咽隐窝,早期症状不显著,故而早期发病时很难被发现,等症状显著,往往是中晚期了,耽误治疗。

罹患鼻咽癌的演艺明星和体育明星不胜枚举。

如被圈内人誉为中国大陆男演员中“四大演技派高手”的李雪健老师,就是一位鼻咽癌患者。

凭《皇家饭》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的香港电影明星成奎安因鼻咽癌去世。

马来西亚著名羽毛球体育名将李宗伟也因鼻咽癌中断事业退出体坛。

鼻咽癌虽然听起来很可怕,其预后与诊断的时间关系密切。

早期的鼻咽癌预后通常较好,经过放射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90%[4]。

但是随着肿瘤的增大,一旦引起鼻塞、耳闷、颈部肿块等症状,患者确诊时多数已经是中晚期,而中晚期患者预后通常是不良的,疗效则要大打折扣,通常需要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降至50%。

所以,良好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疾病。

但是,基于鼻咽的解剖位置比较隐蔽,鼻咽癌往往很会伪装,它总是能带上面具让你认不出它,从而耽误治疗。

《2023版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鼻咽癌病理类型与分期
病理类型
鼻咽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等,其中以鳞状细胞 癌最为常见。
分期标准
鼻咽癌的分期主要依据TNM分期系统,包括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淋巴结转 移情况以及远处转移情况等因素。根据分期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 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02 诊断方法与评估
重离子治疗
重离子射线具有更高的线性能量传递和更强的生物效应,对于某些对光子放射治疗不敏感 的鼻咽癌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疗效。然而,重离子治疗设备昂贵、技术复杂,目前尚未广泛 应用。
放射治疗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
放射性皮炎
放射性口腔炎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涤 剂;出现皮肤破损时,可使用抗生素软膏 预防感染。
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及挑战
靶向治疗药物
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这 些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 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研究进展
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在鼻咽癌的 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 药物已经获得批准上市。
挑战与问题
尽管靶向治疗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耐药 性的产生、药物价格昂贵等。
加强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加强与亲朋好友的交流,提高患者的社会 支持度。
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
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如定期随访、健康咨询等,以便及时 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THANKS
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 ;出现口腔溃疡时,可使用口腔黏膜保护 剂和促进愈合的药物。
放射性中耳炎
张口困难
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挖耳;出现听 力下降或耳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并 治疗。

《鼻咽癌复发转移诊断专家共识》要点

《鼻咽癌复发转移诊断专家共识》要点

《鼻咽癌复发转移诊断专家共识》要点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的黏膜上皮细胞,常常发展成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鼻咽癌复发、转移诊断专家共识》旨在统一对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诊断标准和处理方式,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以下是该专家共识的要点:一、复发和转移的定义:1.复发:指在治愈或根治性手术、放疗后的原发灶区域出现原发病灶。

2.引流区复发:指在颈部淋巴结纵隔内、锁骨上下和颈动脉鞘内如病灶出现。

3.弥漫性纵隔转移:指沿纵隔脂肪间隙,如沿喉返神经后行的转移。

4.血行转移:指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远处器官如肺、骨、肝等处的病变。

二、复发和转移的诊断:1.细致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是判断是否复发和转移的首要步骤。

2.影像学检查包括颈部超声、CT、MRI和PET-CT等,以评估原发病灶、颈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3.对于疑似复发或转移的病例,可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淋巴结穿刺活检或活检从原发灶。

三、复发和转移的分期和预后:1.TNM分期是评估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参考依据,病人的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

2.早期TNM分期的复发患者存在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可能性较小,预后相对较好,而中晚期TNM分期的复发患者颈部淋巴结阳性率较高,预后相对较差。

四、复发和转移的治疗:1.对于颈部淋巴结复发,可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

对为单侧淋巴结亦可行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避免大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

2.非颈部淋巴结转移如胸腺或纵隔,联合全身放疗和化疗可能是比较有效且常规的治疗方式。

3.对于单个病灶或局部诱发的复发,可考虑手术切除,但需权衡手术风险和另一次放疗的荷尔蒙代谢干扰。

4.对于远处转移如肺、骨等,在进行全身治疗的同时,可考虑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以提高局部控制。

以上是《鼻咽癌复发、转移诊断专家共识》的要点。

这份共识在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诊断和治疗上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处理这一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鼻咽癌治疗指南

鼻咽癌治疗指南

鼻咽癌治疗指南疾病简介鼻咽癌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

男性居多,约为女性的两倍。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大多在30-50岁之间。

国内鼻咽癌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以广东省中部的肇庆、佛山、广州市和广西省东部的梧州为高发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

因鼻咽部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复杂,故容易误诊和漏诊。

同时鼻咽癌具有原发癌灶很小或不明显时,却已发生颈部淋巴结和颅神经转移的特点。

鼻咽癌采用放疗为主,手术及化疗为辅的方式进行治疗。

病因: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

多年来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遗传因素:(1)家族聚集现象: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

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

(2)种族易感性: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或侨居国外),其后裔仍有较高的发病率。

(3)地域集中性: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

东南亚国家也是高发区。

(4)易感基因: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号染色体,在鼻咽癌肿瘤细胞中发现多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区(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肿瘤抑癌基因的变异。

病毒感染: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从非洲儿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建立了一株可以传代的淋巴母细胞株。

电镜下可见疱疹型病毒颗粒。

由于它具有与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特性,故命名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

从鼻咽癌组织中可分离出带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少数在电镜下可见病毒颗粒。

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

EB病毒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和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估计预后和随访监控的指标。

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被认为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2019年版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完整版)

2019年版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完整版)

2019年版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完整版)关键词癌性爆发痛共识阿片类药物药物治疗前言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80%肿瘤患者在其疾病诊疗过程中会出现癌性疼痛(简称癌痛)[1]。

在癌痛患者中,癌性爆发痛(breakthrough cancer pain,BTcP)的发生率可达33%~95%,BTcP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导致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的下降,还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支出[2],而且常常提示临床预后较差且对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抗拒[3]。

BTcP为一种难治性癌痛,主要体现在疼痛多不可预测,病理机制复杂,任何解救性药物均有滞后性。

虽然去除病因对于BTcP的治疗较为重要,但由于多数患者已处于肿瘤终末期,因而对抗肿瘤治疗的应答和耐受能力均下降。

近年来,随着“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难治性疼痛示范基地”等项目的推广,国内对BTcP的关注日趋重视,但关于BTcP的诊断、评估、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等方面仍不规范。

为此,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难治性癌痛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学组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共识,并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及治疗经验,编写完成《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年版)》,旨在为国内BTcP的诊疗提供依据。

1、癌性爆发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1.1 癌性爆发痛的定义1990年,Portenoy等[4]首先提出BTcP的定义,是指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稳定基础上出现的短暂性疼痛加重。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BTcP的定义和特征也不尽相同[5-6]。

虽然国际上对BTcP的定义仍存争论,但普遍推荐2009年英国和爱尔兰姑息治疗协会(APM)[7]的定义,是指在背景痛控制相对稳定、镇痛药物充分应用的前提下,自发或在某些可预知或不可预知因素的诱发下突然出现的短暂疼痛加重。

1.2 癌性爆发痛的诊断标准参照APM的诊断标准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本共识提出BTcP的诊断标准如下:1)在过去的1周患者是否存在持续性疼痛(背景痛);2)在过去的1周患者的背景痛是否充分控制(数字化疼痛评分≤3分);3)患者是否存在短暂疼痛加重的现象(数字化疼痛评分≥4分)。

局部晚期鼻咽癌化疗的研究进展

局部晚期鼻咽癌化疗的研究进展

局部晚期鼻咽癌化疗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8-26T08:13:51.2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8月8期作者:邱玉婷罗泽民(通讯作者)[导读] 下面将对近年来研究者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方案和疗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湛江 524000【摘要】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鼻咽癌发病的隐匿性,首诊患者多处于局部晚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显著升高。

近年来,学者们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同期化疗和辅助化疗的方案和疗程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以期在降低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存。

本文将对近年来研究者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方案和疗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同期化疗;辅助化疗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高发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因此,也被称作“广东癌”。

数据显示,我国鼻咽癌发病率为3.26/10万,死亡率为1.77/10万[1]。

在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的应用下,初治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但由于鼻咽癌发病的隐匿性,首诊患者多处于局部晚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显著升高[2]。

2020年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推荐诱导放疗后序贯同步放化疗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近年来,学者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化疗方案和疗程进行了研究,以期在不增加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前提下,提高鼻咽癌患者的局控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

下面将对近年来研究者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方案和疗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诱导化疗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重要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控制潜在的转移病灶等。

Sun和Li等[3-4]的研究结果显示TPF方案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对比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排除T3-4N0)鼻咽癌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无失败生存率、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而晚期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知情同意书·知情告知页

知情同意书·知情告知页

知情同意书·知情告知页亲爱的患者:医生已经确诊您为鼻咽癌。

我们将邀请您参加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研究,本研究为G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IMRT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项目,课题编号:。

本研究方案已经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进行临床研究。

在您决定是否参加这项研究之前,请尽可能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它可以帮助您了解该项研究以及为何要进行这项研究,研究的程序和期限,参加研究后可能给您带来的益处、风险和不适。

如果您愿意,您也可以和您的亲属、朋友一起讨论,或者请医生给予解释,帮助您做出决定。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1.1疾病治疗现况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原发于鼻咽粘膜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

目前研究表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应该采用化疗联合放疗的治疗方法。

适形强调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属于精确放疗范畴,是放疗技术进步的里程碑之一。

IMRT采用“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照射”的方式,其临床结果可明显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并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IMRT显著地提高了靶体积剂量,减少了周围敏感器官的受照体积和剂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采用IMRT治疗鼻咽癌比3D-CRT,及常规放疗有着明显的优势。

顺铂、卡铂、甲氨喋呤、环磷酰胺、博来霉素、阿霉素、氟尿嘧啶等都是较常用的化疗药。

一般认为,铂类+氟尿嘧啶是治疗鼻咽癌的基础方案。

许多临床研究都证明联合化疗具有比单独用药有更好的疗效。

在临床上,患者在接受多个疗程后,发现铂类+氟尿嘧啶对远处转移的控制不佳。

随着新型化疗药的上市,许多新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比如吉西他滨(gemcitabine)被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中,并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及耐受性。

体内及体外试验的研究均表明,吉西他滨和铂类具有抗肿瘤协同效应。

一些学者尝试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作为晚期及复发的鼻咽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取得了瞩目的疗效。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
4、同一部位多程放疗后癌未控制、 复发或再转移,预期所放疗的部 位组织已有明显的放疗后遗症等
(二)放疗目的
有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2种目的。 1、根治性放疗:目的在争取放疗后病人存活5年 以上。凡初诊患者全身情况好,无明显脑神经麻痹或 (和)颅底骨质破坏,颈转移灶未达到锁骨上区,肿 块直径6cm以下,无远处转移,可争取根治性放疗。 2、姑息性放疗 (1)高姑息放疗:首程放疗的Ⅲ期晚期患者及 Ⅳ期早期患者;放疗后复发或虽未首程放疗,但一般 情况差或有影响放疗的严重并发症。 (2)低姑息放疗:首程放疗的Ⅳ期晚期患者;2 疗程放疗后的复发或转移。
体表标记与基本照射野
颅底线体表标记
鼻咽腔体表标记
耳前野
面颈联合大野
耳后野
α1角
α2角
一侧耳前野+耳后野照射
钴60剂量比1:1
双眶下野
眶前野
切迹上 3~4cm
眶上野
下颈锁骨上区常规切线野
全颈后切线野
下颈锁骨上区特殊切线野



切迹 3~4cm
常规全颈前切线野
特殊全颈前切线野
颈侧垂直野
颈侧缩小野
(七)放疗时间、剂量及分割次数
临床分期
Ⅰ期 T1N0M0 Ⅱ期 T1N1a~1bM0,T2N0~1bM0 Ⅲ期 T1~2N2M0,T3N0~2M0 Ⅳa期 T1~3N3M0,T4N0~3M0 Ⅳb期 任何T、N和M1
分期修订要点
• 咽旁间隙侵犯包括茎突前间隙、茎突后间隙均归 为T2期; • 颅神经侵犯为T4期; • T分期简化:去除颈椎前软组织、软腭、翼腭窝、 眼眶等因素; • 用咀嚼肌间隙替代颞下窝; • 咽后淋巴结转移归为N1a期; • N分期基于MRI影像和RTOG(2006年版)的颈部 淋巴结分区标准,取代原N分期的分区法,删除 淋巴结活动度因素,将淋巴结部位、大小、侧数、 包膜外侵犯作为新的分期因素。

鼻咽癌IMRT靶区勾画专家共识

鼻咽癌IMRT靶区勾画专家共识
域。 CTVnd包括需预防照射的淋巴结引流区。
四、专家共识
❖ 定义:95%的PTV所接受的最低吸收剂量。
❖ 处方剂量推荐
PTV PGTVnx、PGTVrpn PGTVnd PCTV1
单次剂量(Gy)
总处方剂量(G
2.1-2.25
≥66(66-76)
2.00-2.25
≥66(66-70)
1.80-2.05
CTV2: 涵盖CTV1,鼻腔后部,上颌窦后部,翼腭窝,部分后组筛 窦,咽旁间隙,颅底,部分颈椎和斜坡。
CTVnd:GTVnd+预防照射的淋巴结引流区。
❖ 计划靶区设置:
PTV: 各靶区外放2-5mm(外放具体数值按各单位摆位误差确定)。
四、专家共识
❖ 淋巴预防照射的靶区(CTV)
1. 咽后淋巴结转移
三、中山肿瘤医院靶区设计
靶区定义CTV2∶
包括CTV1及其周围易受侵犯的区域, 可设定为CTV1外0.5~1cm范围,根据 周围组织情况作适当的修改。鼻咽、 口咽、咽后淋巴引流区和颈部阴性淋 巴引流区设置于同一CTV2内。
三、中山肿瘤医院靶区设计
靶区定义PTV∶ 计划靶体积,PTVnx、 PTVnd、PTV1、PTV,分别为 GTVnx、GTVnd、CTV1、CTV,及其外扩一定范围; 计算机根据数据自动生成,以保证外扩 的三维径 线的准确性。
2:口咽和颈部分界在什么地方? 答:舌骨上缘水平,以上有咽后淋巴结区,所以 靶区为蝶形,以下为Ⅲ区,为:“八”字形直到 锁骨下。
Thank You !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PGTVnx:(GTVnx+GTVrpn)+外放3-5mm PTVnd:包括(GTVnd+周围高危淋巴结1 )+外放35mm CTV1:(高位区)包括PGTVnx+周围高危区 PTV1:CTV1 +外放3-5mm CTV2:(低位区:预防照射区)包括全颈部淋巴 结引流区 PTV2:CTV2+外放3-5mm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移性鼻咽癌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一、前言
IMRT广泛应用以来,鼻咽癌(NPC)的局部控制率达80%以上,远处转移已成为目前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由于转移性鼻咽癌获取病理诊断较难,诊断准确性难以保证;且疾病异质性大,治疗方案不规范,因此预后差异性很大。

2017版NCCN指南对转移性NPC推荐同步放化疗,或铂类为基础的诱导化疗后再考虑鼻咽及颈部放疗。

《头颈部鳞癌综合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推荐初诊转移NPC患者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西妥昔单抗(证据级别Ⅱb),达到CR/PR/SD的患者进一步接受鼻咽/颈部根治性放疗;而治疗后远处转移合并复发的推荐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西妥昔单抗(Ⅱb类)。

这些指南仅给出了一个大的方向,并未对转移性鼻咽癌进行详细的分层指导,可操作性偏低。

因此专家们对转移性鼻咽癌目前现有临床研究及数据进行分层分析和总结,就转移性鼻咽癌的治疗策略规范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初步共识。

二、化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线方案组合是以铂类联合氟尿嘧啶、紫杉类和吉西他滨为主。

PF(顺铂+氟尿嘧啶)是最常见的一线方案。

部分临床研究开始采用TP(多西紫杉醇+铂类)或TPF(多西紫杉醇+铂类+氟尿嘧啶)
方案替代PF作为一线化疗方案。

对初诊移性鼻咽癌目前仍推荐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或三药联合方案。

三、化疗周期
对于转移性鼻咽癌,足量的全身性系统化疗是一线治疗的基础。

对初诊转移NPC患者,首先推荐4~6个周期的足疗程化疗。

四、原发灶局部放疗
近年来原发灶放疗在转移性鼻咽癌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联合原发灶放疗能够明显改善初治转移性鼻咽癌的预后,尤其是在转移量相对少的寡转移鼻咽癌中或能获得根治性效果。

初诊转移鼻咽癌的原发灶处理,推荐联合高剂量放疗。

五、转移灶处理
1. 寡转移灶处理:与其他实体瘤相似,寡转移鼻咽癌在原发灶根治性治疗的基础上如能积极处理转移病灶,部分患者或能达到治愈。

但转移灶处理的介入时间,尚无回顾性或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对比,暂无统一结论。

但就目前临床经验而言,推荐在诱导化疗间歇期进行处理。

2. 多发转移灶处理:多发转移灶由于数目多、分布广,局部处理难度较大。

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对于出现症状的部分患者推荐以姑息减症处理为主。

六、鼻咽癌治疗后转移
1. 姑息化疗:根治性治疗后转移的NPC目前仍以系统的姑息化疗为主。

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单药、两药或多药联合方案,不同的药物组合方案缓解率在20%~76%,但PF仍是主流方案。

2. 寡转移:对于根治性治疗后出现的转移,寡转移灶的积极治疗仍有明显生存获益。

3. 多发转移:治疗后出现的多发转移,以姑息减症处理为主,根据临床情况酌情考虑局部治疗。

七、维持治疗
化疗后联合维持治疗在转移性鼻咽癌中的应用多为回顾性或Ⅱ期小样本研究,证据级别不高。

八、靶向治疗
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建议在有条件的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的一线化疗中,推荐加用西妥昔单抗(Ⅱb类证据)。

近年来,抗血管生成药物也给转移性鼻咽癌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因此,无论是初诊或治疗后转移的鼻咽癌化疗过程中,均可酌情考虑联合靶向药物提高疗效。

九、失败后的再治疗
1. 更换治疗方案:
2. 联合靶向治疗: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和突破之一,PD-1/PDL-1更是给晚期患者带来了希望。

4.最佳支持治疗: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其他相关图1转移性鼻咽癌治疗专家共识流程图吉西他滨的两药方案在前瞻性Ⅱ期试验中也显示良好的有效性及耐受性,如顺铂治疗后进展的复发转移NPC 采用S-1 联合吉西他滨或奈达铂,ORR均>40%,1年OS>60%,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此外,紫杉醇联合卡铂联合吉西他滨三药方案等在多次化疗失败后患者中均有报道,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