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雪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这组偶句对实景做了总结性描绘,而后面的“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又分别关合了为国捐躯的征人和慷慨送别的诗人,阳关怀古的两个主要对象至此收结。
最后两段是个尾声。凭吊古迹,感受着这一片荒旷和死寂,作者心底未免生出几许悲凉。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古代边塞诗中经常出现“胡笳”和“羌笛”,并用这虚拟的“极美”的声音来强化环境的死寂,又暗暗化用王之涣《凉州词》诗意,衍生出一段文字,以表达对历史的无尽哀惋。作者带着这种情怀离开阳关,语调淡淡,情调低徊,“怕还要下雪”,照应题目的“雪”字,也以暗示此时的情绪。
(六)艺术特色
1、中华历史是其文化散文的主题。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2、形散神聚,杂而不乱,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
3、情与理的融合统一。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4、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立记高远,旁征博引,结构匀称。
五、小结
余秋雨带领我们探寻古迹,追寻历史、文化,把人、自然、历史溶为一体,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人文山水画卷,引起我们深思,中国文化到底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明确:(1)在沙漠:对天地的赞美,对行人的赞美;(2)在古战场:联想到古代战斗的场面及战斗给人民带来的苦难;(3)在阳关:联想到《渭城曲》,唐人风范,王维诗画,文化命运。
3、这些历史与文化命运如何?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像阳关一样坍弛了;因为“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文化遭到了政治的漠视与扼杀。
一本《文化苦旅》,一个世界名人,世人惊羡。——余秋雨的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是的,人们在欣赏象闲适智慧的梁实秋,幽默风趣的林语堂,平和闲淡的周作人,随意自在的张爱玲等大家的作品的同时,企盼出现新的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横空出世,夺去了众人的眼光。
有人说他的散文刷新了一个彻底平庸和彻底苍白的时代;有人说《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在星光灿烂的中国散文的天空里,其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有人称余秋雨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六、作业大语练习册阅读《文化苦旅》《山水笔记》等作品
七、板书
阳关雪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作者进一步阐述历代文人“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的魔力。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王维那首著名的《渭城曲》,话题也就转到了正题上。这种开头的写法在余氏散文中随处可见,就像电影镜头,从很远处慢慢拉近。
在写踏访阳关之前,这几段文字作了一个充分的蓄势,作者何以雪天去访阳关,这里道出了心理、情感依据,文章也因了这个开头显得厚重大气、不同凡响。
(五)主题
作者通过对阳关雪这一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探寻表现中国古代文人不朽的地位,并追寻古人曾经经历的生命体现来表现他们悲剧性的命运,揭露出封建政治对优秀文化的漠视和扼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作品通过艺术的构思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
文章接下来写踏访阳关,采用游记笔法以行踪为序: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作者是“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的,尽管一位老者用三条理由(路远,没啥好看,下雪)劝他别去,他还是去了,足见古代文人“魔力”之大,足见作者访古热情之高。在前往阳关的途中,有沙漠,有坟堆,作者写了徒步沙漠的感觉和面对坟堆的思索。
关于沙漠广远苍茫的描写,可视为《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现代表达,不过“四野”换成了“雪野”。而后面“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种感觉奇特而真实,不是亲履其地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天晴后,沙漠中的雪很快地融化,一片坟堆便暴露出来,作者的表述很有特色:“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余秋雨惯常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使描述带有一种很浓的书卷意味。根据坟堆离城很远、坍塌枯瘦、众多密集三点,作者判断这里是古战场,并联想起艾略特诗歌中荒凉、贫瘠的“荒原”意象,脑中迭现出一幅幅与古代战争相关的画面。三组排比连贯而下,意象纷呈,第一组句子写征人驰骋疆场,第二组句子写家人刻骨思念,第三组句子写从军、誓师和出征,简洁而有层次。作者还对阵亡士兵的心理(既爱国又思家)和情态(“扭曲地倒下”)作了富于诗意的悬想,表达了对那些热血男儿的敬慕和同情。随后的一段议论,从地理位置的独特(“西北边陲”),说明这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何以能存在至今(“站立得较为自在”),从历史命题的单纯(“保卫华夏疆域”),说明堆积如山的史册何以未能漏掉这块土地(“算是比较光彩的”),不管古代史官们是否给沙堆中的忠魂留下过“半行墨迹”,毕竟这些至今尚存的坟堆都可算是袒露出的“一帙风干的青史”。这段议论还顺势提及中原的征战和屈死的怨魂,以之作为比衬,文学化的表述固然扩大了文字的表现力,但又使语意的明晰性略有损伤。
课题
阳关雪
课型
新授
课时
二
主备
苏东
审核
蔡进友
备课
时间
2017
10 20
教学
目标
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3、把握本文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
重点
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教学
难点
பைடு நூலகம்理解文化散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远处已有树影”一句,将笔锋拉回到写实上来。阳关在离树不远的山峰上,的确如那位老人所说“没什么好看的”,只有一座“荒落的土墩”———古时的烽火台,它实在是够“荒落”的,“坍了大半”,泥沙层层,苇草萧萧。这里寒风狂劲,积雪未化,作者立在这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上,直觉得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所见“全是冰海冻浪”。这就是王维的朋友要去的阳关吗?作者很花了些笔墨再现《渭城曲》中所写的惜别劝酒场景,不禁慨叹王维的“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出之以“缠绵淡雅”的诗句。王维的诗,惜别之情中有壮气,“西出阳关”在当时毕竟是壮举,所以惜别环境和方式都带有一种富于希望、缠绵温雅的情调。作者从中看出了一种“唐人风范”,那就是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这的确是有见地的。在谈论“唐人风范”时,精通文化史的余秋雨游刃有余,他说李白、高适、岑参意气豪迈的边塞诗,形体健美、目光平静、神采自信的唐人造像,无一不显示出“唐人风范”。文章还通过中西美术的比较,说明这种“唐人风范”来自于艺术家对人生前景的自信。这一段议论,实质上回答了文章第一部分的问题:“文人的魔力”何以如此之大?同时,对诗中“西出阳关”者情怀的描述,也呼应并补充了前面对征人抛家赴敌情景的想像,暗写了那些战死沙场的亡灵的精神风貌。作者感叹,唐代没有把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想着想着,心境凄迷,故眼底“阳关的雪”,也“越见凄迷”了。艺术家的自信是如何湮灭的呢?他想到王维的命运,这个人“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人关于诗与画的界线对他是不存在的,可以“随脚出入”,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这样一个艺术天才又怎么样呢?一生只能充当帝王的“卑怯侍从”,死不能进入帝王将相的“正史”,这一段极富动态画面感的描述,正回应了文章开头“文人不足观”之语。正因为文人的命运普遍如此,艺术自信遂难以延续,诗画中的“唐人风范”便不复存在了。“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这“叹息”的对象既是文人命运,又是“唐人风范”,所以后面接着写道:“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阳关不是坍弛于千年风雪,而是坍弛于千年叹息,不是坍弛于地理界面,而是坍弛于精神疆域,这样一种实而虚、虚而实的表述,使阳关超出了地域学意义,它和“废墟”、“荒原”都成了一种象征。作者在这里婉转地写出了战争、写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轻视对自信的风采的黯然,对本该傲立于世的中国文化的摧残。“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凄迷的何止是阳关的风雪,更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倒在了历史长河的大雪中。想想阿房宫,圆明园,莫高窟……战火、轻视带来了什么?读到这儿我们无疑会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这不禁促使我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
(四)文本理解
踏访阳关而先不写阳关,而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不足观”,鲁迅说过此话,但余秋雨的“不足观”与鲁迅话中的含意有别,它不含贬义而带有同情,乃至于几分不平。(一代文人的“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可是,当他们卸掉了乌纱,随意涂划的诗文便可以千古留芳。这看似不经意的起笔,实际上,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题旨,也为后面的论述埋下的伏笔。)这样写是为了反衬他们诗文的不朽。“峨冠博带”是官的象征符号,“零落成泥”之后有何人记起?而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下面扣住“镌刻山河、雕镂人心”八个字,由己及人,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从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写起,对那些吟咏山河的古诗烂熟于心,“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有时“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正因为如此,世界上那些富于文化底蕴的“生僻角落”,都留下了人们“匆匆抚摩”的脚步。
今天,让我们走进余秋雨,跟着他去探寻历史和文化,听他的解读。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当代著名文化史学者,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浙江省余姚人,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四、作品赏析
没有人像余秋雨那样致力于这种历史文化的探寻,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展示了极为开阔的时空视野,表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余秋雨踏访阳关古址后写了《阳关雪》。
(一)题目“阳关雪”哪个是主体?
一般的作者就这个题作文,很可能会把构思的焦点放在“雪”上,大写阳关所见的雪景。余秋雨却没有把“雪”作为描写的主体,雪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时令的象征,画面的点缀,情调的暗示,主体是阳关,王维的阳关。
(二)作品思路
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踏访阳关,(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徒步沙漠的感觉——古战场(面对坟堆的思索)——阳关(荒落的土墩:荒落、坍了大半,泥沙层层,苇草层层,寒风狂劲,积雪未化)——王维惜别劝酒场景——唐人风范(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
(三)语句分析
1、划出描写沙漠、古战场、阳关的语句,思考这些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沙漠:茫茫无际;古战场:枯瘦萧条;阳关:居高临下,了无踪迹。
2、茫茫无际的沙漠,枯瘦萧条的古战场,了无踪迹的阳关,确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而作者却不辞辛苦地冒雪赶了这么远的路前去,不仅为寻景,更为寻诗,寻历史,寻文化。请勾画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在踏访阳关途中面对这些景分别有哪些感受或联想?
最后两段是个尾声。凭吊古迹,感受着这一片荒旷和死寂,作者心底未免生出几许悲凉。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古代边塞诗中经常出现“胡笳”和“羌笛”,并用这虚拟的“极美”的声音来强化环境的死寂,又暗暗化用王之涣《凉州词》诗意,衍生出一段文字,以表达对历史的无尽哀惋。作者带着这种情怀离开阳关,语调淡淡,情调低徊,“怕还要下雪”,照应题目的“雪”字,也以暗示此时的情绪。
(六)艺术特色
1、中华历史是其文化散文的主题。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2、形散神聚,杂而不乱,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
3、情与理的融合统一。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4、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立记高远,旁征博引,结构匀称。
五、小结
余秋雨带领我们探寻古迹,追寻历史、文化,把人、自然、历史溶为一体,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人文山水画卷,引起我们深思,中国文化到底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明确:(1)在沙漠:对天地的赞美,对行人的赞美;(2)在古战场:联想到古代战斗的场面及战斗给人民带来的苦难;(3)在阳关:联想到《渭城曲》,唐人风范,王维诗画,文化命运。
3、这些历史与文化命运如何?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像阳关一样坍弛了;因为“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文化遭到了政治的漠视与扼杀。
一本《文化苦旅》,一个世界名人,世人惊羡。——余秋雨的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是的,人们在欣赏象闲适智慧的梁实秋,幽默风趣的林语堂,平和闲淡的周作人,随意自在的张爱玲等大家的作品的同时,企盼出现新的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横空出世,夺去了众人的眼光。
有人说他的散文刷新了一个彻底平庸和彻底苍白的时代;有人说《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在星光灿烂的中国散文的天空里,其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有人称余秋雨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六、作业大语练习册阅读《文化苦旅》《山水笔记》等作品
七、板书
阳关雪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作者进一步阐述历代文人“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的魔力。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王维那首著名的《渭城曲》,话题也就转到了正题上。这种开头的写法在余氏散文中随处可见,就像电影镜头,从很远处慢慢拉近。
在写踏访阳关之前,这几段文字作了一个充分的蓄势,作者何以雪天去访阳关,这里道出了心理、情感依据,文章也因了这个开头显得厚重大气、不同凡响。
(五)主题
作者通过对阳关雪这一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探寻表现中国古代文人不朽的地位,并追寻古人曾经经历的生命体现来表现他们悲剧性的命运,揭露出封建政治对优秀文化的漠视和扼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作品通过艺术的构思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
文章接下来写踏访阳关,采用游记笔法以行踪为序: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作者是“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的,尽管一位老者用三条理由(路远,没啥好看,下雪)劝他别去,他还是去了,足见古代文人“魔力”之大,足见作者访古热情之高。在前往阳关的途中,有沙漠,有坟堆,作者写了徒步沙漠的感觉和面对坟堆的思索。
关于沙漠广远苍茫的描写,可视为《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现代表达,不过“四野”换成了“雪野”。而后面“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种感觉奇特而真实,不是亲履其地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天晴后,沙漠中的雪很快地融化,一片坟堆便暴露出来,作者的表述很有特色:“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余秋雨惯常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使描述带有一种很浓的书卷意味。根据坟堆离城很远、坍塌枯瘦、众多密集三点,作者判断这里是古战场,并联想起艾略特诗歌中荒凉、贫瘠的“荒原”意象,脑中迭现出一幅幅与古代战争相关的画面。三组排比连贯而下,意象纷呈,第一组句子写征人驰骋疆场,第二组句子写家人刻骨思念,第三组句子写从军、誓师和出征,简洁而有层次。作者还对阵亡士兵的心理(既爱国又思家)和情态(“扭曲地倒下”)作了富于诗意的悬想,表达了对那些热血男儿的敬慕和同情。随后的一段议论,从地理位置的独特(“西北边陲”),说明这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何以能存在至今(“站立得较为自在”),从历史命题的单纯(“保卫华夏疆域”),说明堆积如山的史册何以未能漏掉这块土地(“算是比较光彩的”),不管古代史官们是否给沙堆中的忠魂留下过“半行墨迹”,毕竟这些至今尚存的坟堆都可算是袒露出的“一帙风干的青史”。这段议论还顺势提及中原的征战和屈死的怨魂,以之作为比衬,文学化的表述固然扩大了文字的表现力,但又使语意的明晰性略有损伤。
课题
阳关雪
课型
新授
课时
二
主备
苏东
审核
蔡进友
备课
时间
2017
10 20
教学
目标
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3、把握本文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
重点
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教学
难点
பைடு நூலகம்理解文化散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远处已有树影”一句,将笔锋拉回到写实上来。阳关在离树不远的山峰上,的确如那位老人所说“没什么好看的”,只有一座“荒落的土墩”———古时的烽火台,它实在是够“荒落”的,“坍了大半”,泥沙层层,苇草萧萧。这里寒风狂劲,积雪未化,作者立在这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上,直觉得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所见“全是冰海冻浪”。这就是王维的朋友要去的阳关吗?作者很花了些笔墨再现《渭城曲》中所写的惜别劝酒场景,不禁慨叹王维的“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出之以“缠绵淡雅”的诗句。王维的诗,惜别之情中有壮气,“西出阳关”在当时毕竟是壮举,所以惜别环境和方式都带有一种富于希望、缠绵温雅的情调。作者从中看出了一种“唐人风范”,那就是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这的确是有见地的。在谈论“唐人风范”时,精通文化史的余秋雨游刃有余,他说李白、高适、岑参意气豪迈的边塞诗,形体健美、目光平静、神采自信的唐人造像,无一不显示出“唐人风范”。文章还通过中西美术的比较,说明这种“唐人风范”来自于艺术家对人生前景的自信。这一段议论,实质上回答了文章第一部分的问题:“文人的魔力”何以如此之大?同时,对诗中“西出阳关”者情怀的描述,也呼应并补充了前面对征人抛家赴敌情景的想像,暗写了那些战死沙场的亡灵的精神风貌。作者感叹,唐代没有把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想着想着,心境凄迷,故眼底“阳关的雪”,也“越见凄迷”了。艺术家的自信是如何湮灭的呢?他想到王维的命运,这个人“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人关于诗与画的界线对他是不存在的,可以“随脚出入”,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这样一个艺术天才又怎么样呢?一生只能充当帝王的“卑怯侍从”,死不能进入帝王将相的“正史”,这一段极富动态画面感的描述,正回应了文章开头“文人不足观”之语。正因为文人的命运普遍如此,艺术自信遂难以延续,诗画中的“唐人风范”便不复存在了。“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这“叹息”的对象既是文人命运,又是“唐人风范”,所以后面接着写道:“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阳关不是坍弛于千年风雪,而是坍弛于千年叹息,不是坍弛于地理界面,而是坍弛于精神疆域,这样一种实而虚、虚而实的表述,使阳关超出了地域学意义,它和“废墟”、“荒原”都成了一种象征。作者在这里婉转地写出了战争、写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轻视对自信的风采的黯然,对本该傲立于世的中国文化的摧残。“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凄迷的何止是阳关的风雪,更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倒在了历史长河的大雪中。想想阿房宫,圆明园,莫高窟……战火、轻视带来了什么?读到这儿我们无疑会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这不禁促使我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
(四)文本理解
踏访阳关而先不写阳关,而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不足观”,鲁迅说过此话,但余秋雨的“不足观”与鲁迅话中的含意有别,它不含贬义而带有同情,乃至于几分不平。(一代文人的“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可是,当他们卸掉了乌纱,随意涂划的诗文便可以千古留芳。这看似不经意的起笔,实际上,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题旨,也为后面的论述埋下的伏笔。)这样写是为了反衬他们诗文的不朽。“峨冠博带”是官的象征符号,“零落成泥”之后有何人记起?而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下面扣住“镌刻山河、雕镂人心”八个字,由己及人,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从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写起,对那些吟咏山河的古诗烂熟于心,“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有时“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正因为如此,世界上那些富于文化底蕴的“生僻角落”,都留下了人们“匆匆抚摩”的脚步。
今天,让我们走进余秋雨,跟着他去探寻历史和文化,听他的解读。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当代著名文化史学者,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浙江省余姚人,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四、作品赏析
没有人像余秋雨那样致力于这种历史文化的探寻,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展示了极为开阔的时空视野,表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余秋雨踏访阳关古址后写了《阳关雪》。
(一)题目“阳关雪”哪个是主体?
一般的作者就这个题作文,很可能会把构思的焦点放在“雪”上,大写阳关所见的雪景。余秋雨却没有把“雪”作为描写的主体,雪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时令的象征,画面的点缀,情调的暗示,主体是阳关,王维的阳关。
(二)作品思路
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踏访阳关,(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徒步沙漠的感觉——古战场(面对坟堆的思索)——阳关(荒落的土墩:荒落、坍了大半,泥沙层层,苇草层层,寒风狂劲,积雪未化)——王维惜别劝酒场景——唐人风范(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
(三)语句分析
1、划出描写沙漠、古战场、阳关的语句,思考这些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沙漠:茫茫无际;古战场:枯瘦萧条;阳关:居高临下,了无踪迹。
2、茫茫无际的沙漠,枯瘦萧条的古战场,了无踪迹的阳关,确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而作者却不辞辛苦地冒雪赶了这么远的路前去,不仅为寻景,更为寻诗,寻历史,寻文化。请勾画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在踏访阳关途中面对这些景分别有哪些感受或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