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小故事一个人扫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意6
——一个人扫地【创意聚焦】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然而要搞好教室卫生也并不容易,人多了扫不干净,索性就由“一个人扫地”。本创意设计巧妙地处理了“一”与“多”的关系,解决了多人扫地却不见成效的难题。“一个人扫地”的“一”,不是指数学意义上的“一”,而是“承包责任首问制”意义上的“一”,这种定位不仅使创意上升到了教育意义的价值,具有比较高的立意高度,并且为“谁来扫”“怎么的操作提供了可以灵活变化的多种变式。
一、“一个人扫地”的由来
由于班级包干区的范围太大,学生在随笔里写道:“假如我们学校是我们的祖国,那我们班分配到的场地不是西藏就是新疆了。要知道把那么大的场地打扫干净,起码得半个小时吧。”劳动委员来诉苦说:“班里六十多个同学,教室里的桌子排得密密麻麻,掉在缝隙里的纸屑垃圾很难清理,座位上总是坐满了人,课余这点时间,根本来不及扫。”怎么办?我们先借鉴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化大为小,化整为零,责任到人,赏罚分明,但以失败告终。于是再实施:每天只有一个值日生。一段时间过后,教室整洁了,地板拖得发白,讲台擦得一尘不染……眼看着“不可能的任务”在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智慧下成了“一切皆有可能”。“一个人扫地”的创意设计旨在激发孩子们的责任心,力图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多样化地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诱发学生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以非理性带动理性,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和向善心理,有效地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无痕化”教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然而要搞好教室卫生也并不容易,人多了扫不干净,索性就由“一个人扫地”。本创意设计巧妙地处理了“一”与“多”的关系,解决了多人扫地却不见成效的难题。“一个人扫地”的“一”,不是指数学意义上的“一”,而是“承包责任首问制”意义上的“一”,这种定位不仅使创意上升到了教育意义的价值,具有比较高的立意高度,并且为“谁来扫”“怎么扫”的操作提供了可以灵活变化的多种变式。
二、“一个人扫地”的合理化建议
“一个人扫地”的“一”,当然不是指数学意义上的“一”,而是“承包责任首问制”意义上的“一”。即这一天的班级卫生问题由某一学生负责,如何具体地安排分工,由该同学自己想办法。(一)谁来扫
一个人既要扫教室,还要扫场地、拖地板、倒垃圾、清理讲台、擦黑板,分身乏术、时间有限,怎么办?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智慧。要知道,他们是生活在班集体中的。而一个班集体,有同学,有朋友,有班干部,还有老师。一个温馨的班集体,从来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觉得无助。
1.同学来帮你扫。一个人在班级里,或多或少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有可能是座位挨得比较近的前后桌同学,有可能是思想性格比较接近谈得来的朋友。当孩子觉得自己一个人扫地有困难的时候,他自然地会向这些好友求助,作为好友,对于扫地这一力所能及的事,自然也极少会有推辞的。加上孩子们会认为,这是在帮自己的好友做事,就会打消了以往可能存在的敷衍了事的念头,更加尽心尽力地去做,教室打扫干净了,友谊也更加牢固了。在孩子
向周围好友求助的同时,我们老师还要引导其他的孩子去帮助他,让所有孩子明白“友谊”的内涵之一是能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孩子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今天在别人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不吝
惜自己的友善热情,那今后在我们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的。
2.班干部来帮你扫。很多时候,班干部是作为部分学生“对立面”的形象出现的,一些孩子认为班干部是“权力行使者”,是“打小报告的”,所以对班干部会有一些抵触甚至是反感情绪。实施“一个人扫地”创意设计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班干部树立“为同学服务”的公仆意识和“先班级之忧而忧”的责任意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当班干部在同学一个人完不成扫地任务的时候,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就能或多或少地扭转学生对班干部的“误解”,树立班干部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从而更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3.老师来帮你扫。班级里可能存在这样的学生:或是性格孤僻缺少好友,或是较为自私没有好友。当这些人在面临“一个人扫地”时,往往会感到孤单无助。在这个时候,老师作为班级的一分子,不妨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帮着这些孩子扫地。老师在帮助这些孩子扫地的同时,可以和这些内向的孩子交流,引导他们认识到,要突破性格的障碍,一个人没有朋友,不仅会孤单,还很难适应当今社会日趋密切的“合作”需求;还可以和那些自私的孩子交流,引导他们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你平时“与人为善”,在你需要时,别人才会“不吝伸手”。老师帮着孩子一起扫地,还可以增加老师的亲和力,密切师生关系,营建亲情融融的氛围,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怎么扫“一个人扫地”的创意,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好任何一件事,哪怕是扫地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需要智慧的。“一个人责任制”除了激发了孩子们的责任心外,还激发了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智慧——既然都是自己的事
儿了,就得想个办法,让这事儿“多、快、好、省”地解决。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掌握了不少小窍门:
1.时间的安排:等所有的同学都走光了后,或者在同学都没到校时打扫教室,省时省力。
2.先后的安排:先把凳子放到桌上再扫地,能打扫得干净彻底。不能偷懒,不能把扫地、拖地合在一起完成。应先把垃圾和灰尘扫干净后再拖地,这样就不会越拖越脏,可谓是“扫地不误拖地工”。
3.怎样清除口香糖:在教室外的走廊或场地上,时常会发现一些粘在地上被踩得黑乎乎、恶心兮兮的口香糖残渣,它影响清洁,又不易清理。用铲子费九牛二虎之力铲掉后,地上还会残留有污斑。孩子们通过实验发现,在这些口香糖残渣上倒上一点热水,再用扫把或铲子来清除,不但很容易,还很干净彻底。孩子们有了这个“引以为豪”的发现之后,一度成立了一个“铲铲队”,把全校的口香糖残渣都铲除一清,还宣言“铲遍天下无敌手”。
4.顽固污垢的清除:有十几年使用历史的教学楼的地面,早已失去了本来的颜色。有一些部位,还会因为倒上了墨水或是其他原因,形成顽固的污垢、污斑,很难清除。“一个人扫地”制度实施后,有几个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能干”,向这些顽固的污垢宣战了。经过试验,他们发现两个同学合作,在污垢上倒点水,其中一人手持拖把,另一个人的脚用力踩在拖把布上,两人面对面,用拉锯的方式,来回推拉十几次,那块污垢就能被清除掉,地面就能露出“本来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