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作业指导书

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作业指导书
3.2 水杨酸溶液(50g/L):称取 10.0g 水杨酸[C6H4(OH)COOH]和 10.0g 柠檬酸钠 (Na3C6O7·2H2O),加水约 50mL,再加 55ml 氢氧化钠溶液[c(NaOH)=2mol/L], 用水稀释至 200ml。此试剂稍有黄色,室温下可稳定一个月。
3.3 亚 硝 基 铁 氰 化 钠 溶 液 ( 10g/L ) : 称 取 1.0g 亚 硝 基 铁 氰 化 钠 [Na2Fe(CN)5·NO·2H2O],溶于 100mL 水中,贮于冰箱中可稳定一个月。
0.10ml 次氯酸钠溶液,混匀,室温下放置 1h。用 1cm 比色皿,于波长 697.5nm
处,以水作参比,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以氨含量(μg)作横座标,吸光度
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并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校准曲线的斜率、截距及回归方
程(1)。 式中:
Y=bX+a
(1)
Y――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X――氨含量,μg;
a――回归方程式的截距;
b――回归方程式斜率,吸光度/μg。标准曲线斜率 b 应为 0.081±0.003
吸光度/μg 氨。以斜率的倒数作为样品测定时的计算因子(Bs)。
7.2 样品测定
将样品溶液转入具塞比色管中,用少量的水洗吸收管,合并,使总体积为
10ml。再按制备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4.4.2.1)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在每批样
0.50 1.00 3.00 5.00 7.00 10.00
吸收液,ml
10.00 9.50 9.00 7.00 5.00 3.00 0
氨含量,ug
0
0.50 1.00 3.00 5.00 7.00 10.00
表 1 氨标准系列
在各管中加入 0.50ml 水杨酸溶液,再加入 0.10ml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和

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方法验证报告

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方法验证报告

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方法验证报告报告摘要:本文通过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对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首先,我们制备了一系列氨溶液,通过在不同浓度下进行测定,构建了氨的标准曲线。

然后,我们对室内空气中的氨进行了采样,并使用所构建的标准曲线进行了浓度测定。

最后,我们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引言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氨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它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刺激,并且会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材料与方法2.1实验仪器与试剂我们使用了XX型分光光度计、靛酚蓝试剂和氨溶液。

2.2标准曲线的构建我们制备了一系列氨溶液,浓度范围从X mg/L到X mg/L。

每种浓度的溶液均制备三个平行样品,并测定其吸光度值。

根据所得吸光度值和浓度值,我们利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得到了氨的标准曲线。

2.3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我们在室内选择了X个采样点,使用氨检测仪进行采样。

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时间为X分钟,采集后的样品经过处理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氨的浓度值。

3.结果与讨论3.1标准曲线通过线性回归拟合,我们得到了氨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 = ax + b,相关系数为R^2 = X。

标准曲线的方程和相关系数表明,所构建的标准曲线拟合良好,能够有效地用于氨浓度的测定。

3.2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结果对X个采样点的采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范围为X mg/m^3到X mg/m^3、通过对浓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X个采样点中有X个点的氨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说明了室内空气中氨污染的存在。

4.结论通过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对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进行测定,并通过验证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定结果表明,室内空气中存在着氨污染,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氨采样规范

室内空气氨采样规范

室内空气氨采样规范1. 引言室内空气中的氨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监测和评估室内环境中氨的浓度,需要进行氨的采样分析。

本文档旨在提供室内空气氨采样的规范和方法。

2. 采样工具和设备在进行室内空气氨的采样时,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设备:•空气氨采样器:用于采集室内空气中的氨样品。

•采样管:通常为玻璃管或聚丙烯管,用于装载氨样品。

•采样泵:用于抽取室内空气并将其送入氨采样器。

•封口夹:用于封闭采样管,以防止样品泄漏。

3. 采样方法下面是室内空气氨的采样方法的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确认室内空气采样点的位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通常,采样点应该位于房间中央,并避免靠近门窗等通风口。

•确保采样器和采样泵的状态良好,没有损坏或泄漏。

•根据采样设备的要求,准备和安装各种附件和连接件。

3.2 采样操作1.打开采样点附近的门窗,以保证充足的通风,并稳定室内空气的流动。

2.将采样管插入氨采样器中,并确保连接紧固,以防止泄漏。

3.打开采样器和采样泵,开始采样过程。

根据采样设备的要求,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流量。

常用的采样时间为30分钟,采样流量为1 L/min。

4.保持采样过程中的室内环境稳定,避免人员活动和其他干扰。

5.采样结束后,关闭采样器和采样泵。

6.将采样管从采样器中取出,并使用封口夹封闭端口,以防止样品泄漏。

7.将采样管妥善保存并标记,以确保后续的分析和检测。

4. 采样注意事项在进行室内空气氨采样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采样过程中,保持人员和动物远离采样现场,以避免对采样结果的干扰。

•采样器和采样管应该保持干净,避免外部污染物的污染。

•在采样过程中,应确保室内空气流动的稳定性,并避免突发的空气污染事件。

•在采样结束后,将采样管妥善保存,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

5. 采样结果的处理和分析采样结束后,将采样管送往实验室进行氨的分析和检测。

根据实验室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

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氨及TVOC的测定方法

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氨及TVOC的测定方法

室内空气监测技术A.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室内空气监测时的选点要求、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方法和仪器、室内空气中各种参数的检验方法、质量保证措施、测试结果和评价。

A.2 选点要求A.2.1 采样点的数量: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以期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水平。

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m2~100m2设(3~5)个点;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

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

A.2.2 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

A.2.3 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

相对高度0.5m~1.5m之间。

A.3 采样时间和频率年平均浓度至少采样3个月,日平均浓度至少采样18h,8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6h,1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45min,采样的时间应涵盖通风最差的时间段。

A.4 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根据污染物在室内空气中存在状态,选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用于室内的采样器的噪声应小于50dB(A)。

具体采样方法应按各个污染物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

A.4.1 筛选法采样:采样前关闭门窗12h,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45min。

A.4.2 累积法采样:当采用筛选法采样达不到本标准要求时,必须采用累积法(按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要求采样。

A.5 质量保证措施A.5.1 气密性检查: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查,不得漏气。

A.5.2 流量校准:采样系统流量要能保持恒定,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一级皂膜计校准采样系统进气流量,误差不超过5%。

采样器流量校准:在采样器正常使用状态下,用一级皂膜计校准采样器流量计的刻度,校准5个点,绘制流量标准曲线。

记录校准时的大气压力和温度。

A.5.3 空白检验:在一批现场采样中,应留有两个采样管不采样,并按其他样品管一样对待,作为采样过程中空白检验,若空白检验超过控制范围,则这批样品作废。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么办?
随着国家的发展带来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室内空气污染已经不在局 限与室内装修所带来的污染,同时混合着室外的空气污染。我们都了解 室内污染“甲醛”的超标危害,很容易忽略室内装修空气污染中的氨超 标所带来的危害,事实上室内空气污染氨超标的危害同样如此,只是氨有 容易识别,不被人所注意和重视罢了。那么如果氨污染超标我们该怎么 办? 如果在买房之前,最好的应对方式预防:可以通过封闭房间感觉或者请 检测单位检测的办法进行测试,了解室内环境的氨气和放射性氡污染的 情况。 已经入住了氨气污染房的消费者应对,是处理氨超标: 1.通过室内环境检测了解室内氨污染的情况。由于氨气是从墙体中释放 出来的,室内主体墙的面积会影响室内氨的含量,所以,不同结构的房间, 室内空气中氨污染的程度也不同,居住者首先应该了解不同房间里氨气 污染的情况。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4)结果计算 C=(A-A0).Bs/V0 式中:C-空气中氨浓度,mg/m3;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V0-换算至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 积(L); Bs-计算因子,μ g/(mL.mm)。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1)基本原理 用稀硫酸溶液吸收氨,以氨离子形式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棕黄色络合物, 该络合物的色度与氨的含量成正比,可在425mm波长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2)采样 采样系统由采样管、干燥管和气体采样泵组成。采样时应带采样全程空白 吸收管。用10ml吸收管,以0.5~1L/min的流量采集,采气至少45分钟。 (3)样品测定 取一定量样品溶液(吸取量视样品浓度而定)与10mL比色管中,用吸收 液稀释至10mL。加入0.50mL酒石酸钾钠溶液,再加入0.50mL纳氏试剂, 摇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用1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定 吸光度。 (4)干扰及消除 三价铁等金属离子:分析时加入0.50mL酒石酸钾钠溶液络合掩蔽,可消除 三价铁等金属离子的干扰。 硫化物:若样品因产生异色而引起干扰(如硫化物存在时为绿色)时,可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去除干扰。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项目指导书-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项目指导书-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实验项目指导书向以上各管分别加入0.50mL 水杨酸溶液,混匀;再加入0.10mL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和0.1mL 次氯酸钠使用液,混匀,室温下放置60min 后,在波长697.5nm 下,用10mm 比色皿,以蒸馏水作参比,测定各管的吸光度。

以氨含量(µg )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曲线的斜率,以斜率的倒数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s (µg/吸光度)。

标准曲线的斜率应为(0.081±0.003)吸光度/µg 氨。

②样品的测定:将样品溶液转入具塞比色管,吸收液定容到10mL 。

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样品测定的同时,应用10mL 未采样的吸收液进行试剂空白测定。

如果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的范围,则取部分样品溶液,用吸收液稀释后再显色分析。

计算样品溶液浓度时,要考虑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5. 结果计算①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式中:V 0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 V ——采样体积,L ;T 0 ——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273K ;T ——采样时采样点现场的温度(t )与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之和,(t + 273)K ; P 0 ——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kPa ;P ——采样时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Pa 。

②空气中氨浓度用下式计算:0)(V DB A A c s ⋅-=式中:c ——试样中的氨含量,mg/m 3; A ——样品溶液吸光度; A 0——试剂空白液吸光度; B s ——计算因子,μg/吸光度;V 0 ——标准状况下的的采样体积,L ; D ——分析时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6.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883中氨浓度限量,对室内环境进行评价。

000P PT T V V ⨯⨯=表1 次氯酸钠试剂原液浓度的标定计算公式:200.1)()(322⨯⋅=VO S Na c NaClO c 标定日期:填表人: 校核人: 审核人:附表2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标准曲线记录表标准曲线名称: 标准溶液来源: 适用项目: 方法依据: 曲线编号: 测定波长: 参比溶液: 比色皿厚度:填表人: 校核人: 审核人:附表3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数据记录表样品名称: 方法依据: 采样日期: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分析日期: 测定波长: 参比溶液: 比色皿厚度:计算公式:0)(V DB A A c s ⋅-=填表人: 校核人: 审核人:附表4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技能考核标准思考题1.用碘量法标定次氯酸钠原液,平行滴定中消耗硫代硫酸钠的平均体积为12.50 mL,已知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为0.1003mol/L,求次氯酸钠原液的浓度。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附录F (规范性附录)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测定空气中氨的化学方法有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靛酚蓝试剂比色法;仪器法有离子选择电极法和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等。

F.1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F.1.1 相关标准和依据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F.1.2 原理氨被稀硫酸吸收液吸收后,生成硫酸铵。

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铵离子、水杨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697nm波长处进行测定。

F.1.3 测定范围在吸收液为10mL,采样体积为10~20 L时,测定范围为0.008~110 mg/m3,对于高浓度样品测定前必须进行稀释。

本方法检出限为0.1μg/mL,当样品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10L时,最低检出浓度0.008mg/m3。

F.1.4 试剂分析中所用试剂全部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使用的水为无氨水。

F.1.4.1 水:无氨,可用下述方法之一制备。

F.1.4.1.1 蒸馏法向1000mL的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ρ=1.84g/mL),在全玻璃装置中进行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接取其余馏出液,密封,保存。

F.1.4.1.2 离子交换法将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其流出液收集在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

F.1.4.2 硫酸吸收液硫酸溶液c(1/2 H2SO4)=0.005mol/L。

F.1.4.3 水杨酸—酒石酸钾溶液称取10.0g水杨酸〔C6H4(OH)COOH〕置于150mL烧杯中,加适量水,再加入5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另称取10.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解于水,加热煮沸以除去氨,冷却后,与上述溶液合并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

此溶液pH=6.0~6.5,贮于棕色瓶中,至少可以稳定一个月。

氨气的测定方法及标准

氨气的测定方法及标准

氨气的测定方法及标准氨气(NH3)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一定危害。

氨气的主要来源包括化肥厂、畜禽养殖场和工业污染等。

因此,对氨气的测定和控制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氨气的测定方法及标准。

一、氨气的测定方法1.颜色比法氨气会使得含酸性染料的红色指示剂变成蓝紫色。

这一性质可用于氨气的实验室检测。

具体方法为:将水样与pH指示剂混合,如果水样中含有氨气,则指示剂会变色。

根据样品中颜色的深浅程度,可大致估算样品中氨气的浓度。

2.红外线吸收法此方法是通过红外线光谱仪来测量氨气的吸收光谱进行测定。

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快捷,适用于检测高浓度氨气样品,如工业废气。

3.电化学法该方法利用电化学传感器原理,将氨气与溶液中的硫酸反应产生电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测量电流大小来计算氨气的浓度。

二、氨气的标准在国际上,氨气的安全限值标准如下:1.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我国环保部发布的《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氨气的排放浓度应不超过50毫克/立方米(mg/m³)。

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我国,室内空气中氨气的限制值应小于0.1mg/m³。

3.水环境质量标准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氨气在地表水中的限制值应小于0.5mg/L。

4.食品安全标准我国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氨气在食品中的限制值应小于10mg/kg。

总之,通过合适的氨气检测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氨气的浓度,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同时,遵守氨气的相关标准,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监督站环保检测室内空气中氨检测方法

监督站环保检测室内空气中氨检测方法

监督站环保检测室内空气中氨检测方法一、靛酚蓝分光光度法1、执行标准:GB50325-2001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8204.25《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2、原理:空气中氨吸收在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靛酚蓝染料,比色定量。

3、测定范围本法检出限为0.2µg/10mL。

若采样体积为20L时,可测浓度范围为0.01~0.5mg/m3。

4、试剂和材料(1)无氨水(2)吸收液0.005mol/L硫酸溶液。

量取2.8mL浓硫酸加入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mL。

临用时再稀释10倍。

(3)水杨酸溶液(50g/L)称取l0g水杨酸[C6H4(OH)COOH]和10.0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0),加水约50mL,再加55mL氢氧化钠[c(NaOH)=2mol/L],用水稀至200mL。

此试剂稍有黄色,室温可稳定一个月。

(4)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10g/L)称取 1.0g亚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溶于100mL水中,储于冰箱中可稳定1个月。

(5)次氯酸钠原液:次氯酸钠试剂,有效氯不低于5.2%。

取1mL次氯酸钠原液,用碘量法标定其浓度。

标定方法:称取2g碘化钾于250mL碘量瓶中,加水50mL溶解。

再加 1.00mL次氯酸钠试剂,加0.5mL(1+1)盐酸溶液,摇匀。

暗处放置3min,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1mL5g/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

记录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平行滴定三次,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之差不应大于0.04mL,取其平均值。

已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则次氯酸钠标准溶液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C——次氯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滴定时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C(Na2S20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L。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氨的不确定度评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氨的不确定度评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氨的不确定度评定摘要:介绍了依据GB/T 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 2 部分:化学污染物》的规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氨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从采样、检测全过程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了采样、标准贮备液定值、标准贮备液稀释、标准曲线拟合、样品重复测定五个方面。

本次测量结果为1.21±0.044mg/m3,其中最大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是采样过程中大气采样器流量计引入的不确定度。

关键词: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空气中氨,不确定度室内空气中的氨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室内使用的板材制品含有脲醛树脂粘合剂,在室温条件下,缓慢释放氨,二是墙体混凝土中加入含有尿素的防冻剂,可以释放氨,进入室内空气中。

室内空气中氨的含量是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含第1号修改单)、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中分别对住宅和办公建筑室内空气和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氨的含量规定了具体限值。

CNAS-CL01-G003:2019《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明确提出,当作出与规范或标准的符合性声明时,实验室应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本文根据GB/T 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 2 部分:化学污染物》的规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空气中的氨进行测定,评定了采样、检测过程的不确定度。

1测定方法1.1 方法依据GB/T 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1.2 方法原理用稀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氨,生成的铵离子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

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氨含量成正比,此产物在420nm处有最大吸收,比色测定溶液吸光度,对比工作曲线即可计算出一定采样体积所含氨的质量。

1.3 仪器、试剂和实验室环境QC-2B型大气采样器;721N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氨溶液(GSB 07-2439-2009),含量500mg/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1%;纳氏试剂;酒石酸钾钠,分析纯;浓硫酸,优级纯;无氨二级水。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的检测方法PPT课件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的检测方法PPT课件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5排液
排液
沿内壁排液(常规)
在液面上方排液
在液面下方排液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6卸去吸头
稍用力下按吸液头推出器即可卸掉吸液头 --如吸液头安装过紧,则可用手卸除 将吸液头丢弃到合适的废物收集器中
摆放整齐
第二部分

氨——性质
氨为无色气体,具有强烈性气味,极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在《硅胶和活性炭对氨气的吸附研究》一文中指出,人对氨 气的嗅觉阈值为0.5-1.0mg/m3,这也是为什么在实际检测中, 现场氨气超标,而客户称未闻到的原因。
0.257
0.239
0.288
0.240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 移液枪的使用 卸去吸头 6
1 容量设定
PART_01
排液 5
PART_04
2 安装吸头
吸液 4
3 预洗吸头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4.1 容量设定
通常的量程 一般在10%~100%量程范围内可操 作 最佳的量程 选择35%~100%量程范围进行操作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6.3 样品保存方式和时间
GB/T18204.2-2014《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中描述,室温下样 品应24h内分析。
保存时间(h)
0 4 8 16 24 32
保存方式
常温(23±3℃) 0.238
冷藏(6±3℃) 0.228
0.244
0.235
0.248
0.235
0.256
0.228
氨——室内空气中氨的来源 1、来自混凝土外加剂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和冬季施工防 冻,加入了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随室内温度、湿 度的变化,而释放到空气中。

检验氨气的方法

检验氨气的方法

检验氨气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湿润红石蕊试纸。

将试纸置于含氨气的环境中,如果试纸变蓝,则表示有氨气存在。

这是因为氨气会与试纸上的指示剂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判断氨气的存在与否,无法定量测定氨气的浓度。

其次,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方法。

将收集到的氨气样品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通过滴定、比色法等方法来测定氨气的浓度。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但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浓度数据。

另外,也可以使用气相色谱法来检验氨气。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测定气体混合物中成分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仪可以对氨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能,但可以得到非常准确的结果。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利用氨气传感器进行检验。

氨气传感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氨气浓度的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氨气的浓度并发出警报。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监测氨气浓度的场合,如实验室、工厂等。

综上所述,检验氨气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在进行氨气检验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高浓度的氨气,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为大家在实验和生产中的氨气检验提供参考。

氨水空气中氨气含量计算

氨水空气中氨气含量计算

氨水空气中氨气含量计算
摘要:
1.氨气检测方法
2.国家对空气中氨气含量的规定
3.氨水环境中氨气含量的控制
4.降低空气中氨气含量的方法
正文:
氨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氨气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需要对空气中的氨气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

一、氨气检测方法
空气中氨气含量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用玻璃棒蘸浓盐酸或浓硝酸靠近等。

此外,氨气检测仪表也可以定量测量空气中氨气的浓度。

二、国家对空气中氨气含量的规定
根据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I 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限量值为0.2 毫克/立方米。

三、氨水环境中氨气含量的控制
在氨水生产和储存区域,空气中氨气含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

例如,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非离子氨的I 类和II 类限量值分别为0.02 毫克/升和0.1 毫克/升。

四、降低空气中氨气含量的方法
为了降低空气中氨气含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通风换气、使用氨气吸收装置等。

此外,将空气通入加热的氨水也可以带走氨气,因为加热的氨水会大量挥发氨气,形成气流,使氨气随气流流动。

综上所述,对空气中氨气含量的检测和控制是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重要措施。

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doc

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doc

实验项目指导书向以上各管分别加入0.50mL 水杨酸溶液,混匀;再加入0.10mL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和0.1mL 次氯酸钠使用液,混匀,室温下放置60min 后,在波长697.5nm 下,用10mm 比色皿,以蒸馏水作参比,测定各管的吸光度。

以氨含量(µg )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曲线的斜率,以斜率的倒数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s (µg/吸光度)。

标准曲线的斜率应为(0.081±0.003)吸光度/µg 氨。

②样品的测定:将样品溶液转入具塞比色管,吸收液定容到10mL 。

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样品测定的同时,应用10mL 未采样的吸收液进行试剂空白测定。

如果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的范围,则取部分样品溶液,用吸收液稀释后再显色分析。

计算样品溶液浓度时,要考虑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5. 结果计算①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式中:V 0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 ——采样体积,L ;T 0 ——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273K ;T ——采样时采样点现场的温度(t )与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之和,(t + 273)K ;P 0 ——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kPa ;P ——采样时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Pa 。

②空气中氨浓度用下式计算:0)(V DB A A c s ⋅-=式中:c ——试样中的氨含量,mg/m 3;00P PT T V V ⨯⨯=表1 次氯酸钠试剂原液浓度的标定计算公式:200.1)()(322⨯⋅=VO S Na c NaClO c 标定日期:填表人: 校核人: 审核人:附表2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标准曲线记录表标准曲线名称: 标准溶液来源: 适用项目: 方法依据: 曲线编号: 测定波长: 参比溶液: 比色皿厚度: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绘制日期:填表人:校核人:审核人:附表3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数据记录表样品名称: 方法依据: 采样日期: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分析日期: 测定波长: 参比溶液: 比色皿厚度: 计算公式:0)(V DB A A c s ⋅-=填表人: 校核人: 审核人:附表4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技能考核标准思考题1.用碘量法标定次氯酸钠原液,平行滴定中消耗硫代硫酸钠的平均体积为12.50 mL,已知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为0.1003mol/L,求次氯酸钠原液的浓度。

室内空气中氨的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室内空气中氨的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室内空气中氨的标准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习惯也在不断进步,在室内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氨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测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标准测定方法也受到广泛的关注。

因此,本文旨在比较现有的标准测定方法来评估室内空气中氨的污染程度,供相关人士参考。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规定,室内空气中新鲜氨浓度最多不能超过50 ppb,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目前,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有以下三种常见的标准测定方法。

首先,是SEM-SI的比较分析法。

这种测定方法的优点是快速准确,可以在不到3小时内得出结果,可以有效地测定室内空气中的氨浓度。

然而,这种测试方法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成本较高,要求操作人员具备技术能力,而且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地测定室内空气中氨气的活性水平。

其次,是采用颜色反应法。

这种方法采用钠氢清洗瓶和氨水溶液,以钠氢清洗瓶里的氨水溶液放入NAOH溶液,混合2分钟,使氨水分解反应,然后利用NAOH的强碱性反应把氨释放出来,进而通过比色卡测定氨的浓度,以此来估算室内空气中氨的污染程度。

由于这种方法简单,耗费低,因此在室内检测氨的污染程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它也有一些缺点,特别是它的准确性较低,而且测定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重要场合很少使用。

最后,是离子选择电解电位法(ISP)。

它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来测定空气中的氨,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得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并可以准确表征氨气的活性水平。

然而,它也有缺点,比如成本和时间都要比其他方法要高。

综上所述,SEM-SIf的比较分析法、颜色反应法和离子选择电解电位法都可以用来测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但它们各有优劣。

因此,为了准确评估室内空气中氨污染程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测定方法。

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在实际应用中,应优先采用SEM-SI的比较分析法和离子选择电解电位法。

因为它们比较快,准确性更高,并可以准确表征氨气的活性水平,而且成本要比颜色反应法低,所以可以用来代替颜色反应测试,以准确估算室内空气中氨的污染程度。

空气—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FHZHJDQ0117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F-HZ-HJ-DQ-0117环境空气—氨的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1 范围本方法为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10mL 吸收液中含有1µg 氨应有0.081吸光度。

本法检出限为0.2µg/10mL ;若采样体积为10L 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m 3;测定范围为10mL 样品溶液中含有 0.5~8µg 氨。

若采样体积为 10L 时,可测浓度范围为0.05~0.8mg/m 3。

对已知的各种干扰物,本法已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除。

常见的Ca 2+、Mg 2+、Fe 3+、Mn 2+等多种离子已被柠檬酸络合,2µg 以上苯胺有干扰。

H 2S 允许量为30µg 。

2 原理空气中氨吸收在稀硫酸中,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及次氯酸钠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靛酚蓝染料,分光光度法定量。

3 试剂所有试剂均用无氨蒸馏水配制。

配制时,室内不得有氨气。

无氨水制备方法:于普通蒸馏水中,加少量的高锰酸钾至浅紫红色,再加少量氢氧化钠至呈碱性。

蒸馏,取其中间蒸馏部分的水,加少量硫酸呈微酸性,再重蒸馏一次即得。

3.1 吸收液,0.005mol/L 硫酸溶液。

吸取2.8mL 硫酸加入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L 。

临用时,再用水稀释10倍。

3.2 50g/L 水杨酸溶液,称取10.0g 水杨酸[C 6H 4(OH )COOH]和10.0g 柠檬酸钠(Na 3C 6H 5O 7・2H 2O ),加水约50mL ,再加55mL 2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 200mL 。

此试剂稍呈黄色,室温下可稳定一个月。

3.3 10g/L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称取 1.0g 亚硝基铁氰化钠[Na 2Fe(CN)5・NO ・2H 2O],溶于100mL 水中,贮存冰箱中可稳定一个月。

3.4 0.05mol/L 次氯酸钠溶液,次氨酸钠试剂(有效氯不低于5.2%),用碘量法标定其浓度。

室内空气中氨含量两种化学测定方法的比较

室内空气中氨含量两种化学测定方法的比较
钾钠 溶 液 (0 g L , 纳 氏试 剂等 。 50/ )
22试 验 原 理 .
随着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 提 高 ,家 庭 装 修 越 来 越
mei n rwb c s fh t o sweeas ic se i p p r r sa dd a a k et meh d r lod su s di t s a e 。 t o t wo nh Ke rs: a ywo k mmo i e st ; id p e o le s du r a e t c lr ti to nad n i y n o h n l u ; o im g n ; ooi rcmeh d b e me
a mmo i e o n a r c mme d d b n o r arq ai e l tn a d e u ai g GB T 2 4 2 — 0 0 h s t o me h d n e y i d o i u l y h at sa d r s r g l t / 1 0 . 5 2 0 ,t i w t o s t h n 8 h si wn a v n a e n i tt n ,c mp rs n t s e e c ri d o ta c r i g t h o r lt n c ef in , a t o d a t g s a d l s mi i s o a io e tw r a r u c o d n t e c re ai o f c e t ao e o o i s n i v t,d t ci n l t e s ii t y ee t i ,me s r me tr n e e c h o c u i n i t e i d p e o l e me h d i b t r h o mi a u e n a g t ,t e c n l so s h n o h n lb u t o s e t ,t e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文献- 室内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频道:仪器仪表发布时间:2008-03-05测定空气中氨的化学方法有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靛酚蓝试剂比色法;仪器法有离子选择电极法和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等。

f.1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f.1.1 相关标准和依据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f.1.2 原理氨被稀硫酸吸收液吸收后,生成硫酸铵。

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铵离子、水杨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697nm波长处进行测定。

f.1.3 测定范围在吸收液为10ml,采样体积为10~20 l时,测定范围为0.008~110 mg/m3,对于高浓度样品测定前必须进行稀释。

本方法检出限为0.1μg/ml,当样品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10l时,最低检出浓度0.008mg/m3。

f.1.4 试剂分析中所用试剂全部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使用的水为无氨水。

f.1.4.1 水:无氨,可用下述方法之一制备。

f.1.4.1.1 蒸馏法向1000ml的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ρ=1.84g/ml),在全玻璃装置中进行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接取其余馏出液,密封,保存。

f.1.4.1.2 离子交换法将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其流出液收集在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

f.1.4.2 硫酸吸收液硫酸溶液c(1/2 h2so4)=0.005mol/l。

f.1.4.3 水杨酸—酒石酸钾溶液称取10.0g水杨酸〔c6h4(oh)cooh〕置于150ml烧杯中,加适量水,再加入5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 l,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另称取10.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解于水,加热煮沸以除去氨,冷却后,与上述溶液合并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

此溶液ph=6.0~6.5,贮于棕色瓶中,至少可以稳定一个月。

f.1.4.4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称取0.1g亚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 5no〕·2h2o},置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摇动使之溶解。

临用现配。

f.1.4.5 次氯酸钠溶液市售商品试剂,可直接用碘量法测定其有效氯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游离碱量。

方法如下:有效氯的测定:吸取次氯酸钠1.00ml,置于碘量瓶中,加水50ml,碘化钾2.0g,混匀。

加c(1/2h2so4)= 6mol/l硫酸溶液5ml,盖好瓶塞,混匀,于暗处放置5min后,用c(na2s2o3)=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淀粉溶液1ml,继续滴定至蓝色刚消失为终点。

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式中:c——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mol/l;v——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35.45——与1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的质量。

游离碱的测定:吸取次氯酸钠溶液1.00ml,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适量水,以酚酞为指示剂,用c(hcl)=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刚消失为终点。

取部分上述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含有效氯浓度为0.35%、游离碱浓度为0.75mol/l(以naoh计)的次氯酸钠溶液,贮于棕色滴瓶中,可稳定一周。

无商品次氯酸钠溶液时,也可自行制备。

方法为:将盐酸逐滴作用于高锰酸钾,用c(naoh)=2mol/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逸出的氯气,即可得到次氯酸钠溶液。

其有效氯含量标定方法同上所述。

f.1.4.6 氯化铵标准贮备液称取0.7855g氯化铵,溶解于水,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含1000μg氨。

f.1.4.7 氯化铵标准溶液临用时,吸取氯化铵标准贮备液5.0m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含10. 0μg氨。

f.1.5 仪器f.1.5.1 空气采样器;f.1.5.2 气泡吸收管:10ml;f.1.5.3 具磨塞比色管:10ml;f.1.5.4 分光光度计;f.1.5.5 双球玻管:内装有玻璃棉。

f.1.6 采样及样品保存f.1.6.1 采样气泡吸收管中加入10ml吸收液,以1l/min的流量采气10~20 l。

f.1.6.2 样品保存应尽快分析,以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氨。

若不能立即分析,需转移到具塞比色管中封好,在2℃~5下存放,可存放一周。

f.1.7 分析步骤f.1.7.1 绘制标准曲线取七只具塞10ml比色管按下制备标准色列。

氯化铵标准色列管号 0 1 2 3 4 5 6氯化铵标准溶液,ml 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氨含量,μg 0 2.0 4.0 6.0 8.0 10.0 12.0向各管中加入1.00ml水杨酸—酒石酸钠溶液,2滴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9ml左右,加入2滴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1h。

用1cm比色皿,于波长697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以扣除试剂空白(零浓度)的校正吸光度为纵坐标,氨含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f.1.7.2 样品测定采取一定体积(视样品浓度而定)样品后用吸收液定容到10ml的样液(用具塞比色管),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进行显色,测定吸光度。

f.1.7.3 空白试验用吸收液代替试样溶液,按f.1.7.2进行测定。

f.1.8 结果的表示氨浓度c(mg/m3)用下式进行计算:式中:w——测定时所取样品溶液中的氨含量,μg;vn——标准状态下的采气体积,l;vt——样品溶液总体积,ml;v0——测定时所取样品溶液的体积,ml。

f.1.9 精密度和准确度经五个实验室分析含氨 1.44~1.50 mg/l的统一标样,其重复性标准偏差为0.007mg/l,重复性变异系数为5.0%;再现性标准偏差为0.046mg/l,再现性变异系数为3.1%;加标回收率为104.0%~92.4%。

f.1.10 干扰有机胺浓度大于1 mg/m3时不适用,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不会达到该浓度。

f.2 离子选择电极法f.2.1 相关标准和依据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466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f.2.2 原理氨气敏电极为复合电极,以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

此电极对置于盛有0. 1mol/l氯化铵内充液的塑料套管中,管底用一张微孔疏水薄膜与试液隔开,并使透气膜与ph玻璃电极间有一层很薄的液膜。

当测定由0.05mol/l硫酸吸收液所吸收的大气中的氨时,借加入强碱,使铵盐转化为氨,由扩散作用通过透气膜(水和其他离子均不能通过透气膜),使氯化铵电解液膜层内nh4+ nh3+h+的反应向左移动,引起氢离子浓度改变,由ph玻璃电极测得其变化。

在恒定的离子强度下,测得的电极电位与氨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由此,可从测得的电位值确定样品中氨的含量。

f.2.3 最低检测浓度本方法检测限为10ml吸收溶液中0.7μg氨。

当样品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60l时,最低检测浓度为0.014mg/m3。

f.2.4 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所用水均为按f.1.4.1叙述方法制备的水。

f.2.4.1 电极内充液:c(nh4cl)=0.1mol/l。

f.2.4.2 碱性缓冲液:含有c(naoh)=5mol/l氢氧化钠和c(edta-2na)0.5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混合溶液,贮于聚乙烯瓶中。

f.2.4.3 吸收液:c(h2so4)=0.05mol/l硫酸溶液。

f.2.4.4 氨标准储备液:1.00mg/ ml氨。

称取3.141g经100℃干燥2h的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f.2.4.5 氨标准使用液:用氨标准贮备液逐级稀释配制。

f.2.5 仪器f.2.5.1 氨敏感膜电极;f.2.5.2 ph /毫伏计:精确到0.2mv;f.2.5.3 磁力搅拌器:带有用聚四氟乙烯包覆的搅拌棒;f.2.5.4 空气采样器。

f.2.6 采样量取10.00ml吸收液于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中,调节采样器上的流量计的流量至1.0l/min(用标准流量计校正),采样至少45min。

f.2.7 分析步骤f.2.71 仪器和电极的准备按测定仪器及电极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调试和电极组装。

f.2.7.2 校准曲线的绘制吸取10.0ml浓度分别为0.1、1.0、10、100、1000mg/l的氨标准溶液于25ml小烧杯中,浸入电极后加入1.0ml碱性缓冲液,在搅拌下,读取稳定的电位值e(在1min内变化不超过1mv时,即可读数),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e-logc的校准曲线。

f.2.7.3 测定采样后,将吸收管中的吸收液倒入10ml容量瓶中,再以少量吸收液清洗吸收管,加入容量瓶,最后以吸收液定容至10ml,将容量瓶中吸收液放入25ml小烧杯中,以下步骤与校准曲线绘制相同,由测得电位值在校准曲线上查得气样吸收液氨含量(mg/l),然后计算出空气样品中氨浓度(mg/m3)。

f.2.8 结果的表示f.2.8.1 计算方法空气中氨的浓度c,以mg/m3表示,可由下式给出:式中:b——吸收液中氨含量,mg/l;vn——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f.2.9 精密度和准确度经五个实验室分析含20.0mg/l氨的统一分发的样品,重复性标准偏差0.259mg/l,变异系数1.30%;再现性标准差0.273mg/l,变异系数1.37%;加标回收率97.6%。

f.3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f.3.1 相关标准和依据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4668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f.3.2 原理氨吸收在稀硫酸溶液中,与纳氏试剂作用生成黄棕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反应式如下:2k2[hgi4]+3koh+nh3 o《》nh2i+7ki+2h2of.3.3 最低检出浓度本法检出限为0.6μg/10ml(按与吸光度0.01相对应的氨含量计),当采样体积为2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m3。

f.3.4 仪器f.3.4.1 大型气泡吸收管:10ml;f.3.4.2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 l/min;f.3.4.3 分光光度计;f.3.4.4 具塞比色管:10ml;f.3.4.5 玻璃容器:经校正的容量瓶、移液管。

f.3.5 试剂f.3.5.1 吸收液硫酸溶液c(1/2h2so4)=0.01mol/l。

f.3.5.2 纳氏试剂称取5.0g碘化钾,溶于5.0ml水;另称取2.5g氯化汞(hgcl2)溶于10ml热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