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封建制度衰落的根源
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探析
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探析近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内部动乱的双重压力下,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近代化进程的启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代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呢?本文将进行深入分析。
经济制度的落后是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封建社会下,中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而封建制度的压迫和限制,使得农民的生产力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导致了国家财政的窘迫,而无法及时调整财政制度,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
而在这一时期,欧洲等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他们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已经远超中国,这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政治制度的腐败也是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虽然通常是异乡人,但依然有很多皇帝和统治者是自然辈出的。
而这些皇帝和统治者在位时通常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利用,导致了政治腐败和国家治理无力。
内部的封建家族势力和宦官势力也给国家的政治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这使得国家经常陷入内乱,政局动荡不安。
这一时期的政治腐败还表现在对外的软弱无力,使得外国列强纷纷侵略中国,使得中国陷入了危机之中。
思想文化的滞后也是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封建社会下的中国,思想文化多为保守的儒家思想和封建传统所主导,而这些观念限制和束缚了人们的思维,使得人们无法进步和创新。
而在外国列强崛起的时期,他们的思想文化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使得中国的思想文化日益滞后,无法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这种滞后导致了中国人对外国的侵略和压迫逐渐失去了抵抗力,使得中国的封建社会日益衰落。
社会制度的不公平也是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封建社会下,社会的阶层划分非常明显,士绅地主统治着大多数农民和贫苦阶层,使得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而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崩溃,使得封建社会无法继续存在。
近代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不仅仅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在权力、经济、思想、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渐走向崩溃。
论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_
论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_中国的封建社会是由皇帝以及“一六四”的封建的三层社会组织而成的,这三个层级分别为皇室家族、贵族家族和庶民家庭。
就在它出现几千年以前,封建社会在我国历史上地位显赫、影响深远,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国家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社会的作用也日益被人们所忽视,而且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形式的变迁,封建社会也在不断衰落。
这逐渐衰落的原因有多方面可以从考虑:首先,封建社会使得社会结构复杂,而传统的官僚制度也显得过于繁琐,使得改革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也有人认为,当时社会不能合理利用资源,很多政策延误实施,也有滥用职权、纰漏敛财、贪污挥霍、受贿滥用财物等等不祥的现象,当时的社会秩序和营商环境日趋萎缩,甚至形势恶化,使国家落入困境。
其次,宗法制度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弊病,宗法制更加强调世袭的权力,不但加剧了封建阶级的垄断地位,还使官民之间的关系更为恶劣,使民间体制对政府体制逐渐失去影响力和地位,因此,宗法制度也给封建体制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此外,封建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渐加大,既有众多穷人流失家国,又有有权有利之人占据地位,权势封建地主随意专横,土地、人口、财产均服从它的支配,普通阶级陷入更为艰苦的境地,贫苦百姓怨声四起,很能够反映出这社会的矛盾和动荡状态。
最后,当时的西方殖民扩张也是给封建社会带来了沉重打击,殖民者用武力霸占资源,被迫放弃自己的文化,西方强权不仅直接继承了封建模式,而且在一些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也对封建社会中的分配机制以及内部的决策机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上就是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
尽管,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社会的衰落并不可避免,但封建社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无可替代。
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分析
中国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我们有着辉煌的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然而,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中国却被人欺凌。
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间,中国处于西方列强的蹂躏之下,跌进了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的天朝上国成了世界的鱼腩,成了一些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弹丸小国启灵的对象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探究。
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中国近代的衰落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倾向于把它看做一个表面原因。
为什么中国的专制统治可以从公元前五世纪一直到1912年清帝溥仪被迫退位呢?这是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的。
社会文化是一个社会变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他决定了一个社会变化发展的轨迹和走向。
所以,导致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漫长的社会文化原因才是近代中国衰落的真正原因。
但是,在具体分析文化原因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封建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君主个人高度集权和君位世袭。
这种基本特征是国家的兴衰主要取决于主个人的品质,即贤明与昏庸。
如果,继承皇位的是位贤明的君主,那么国家的前途则是一片光明;相反,如果继承皇位的是位昏君,那么,国家的命运可以想象。
贤明的君主上任自然会选拔贤臣,变革制度,于是一时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君主昏庸的,就往往奸臣当道、朝纲颓废,社会一片乌烟瘴气,甚至于刀兵四起,国破家亡。
这就是所谓的人治——"其人存,其政举;其人亡,其政息"。
然而就是由君主个人品质来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的情况在中国存在了4000年之久。
如果没有外界的入侵,或许这种情况还将继续下去。
由此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每一个王朝从建立那天起就注定了灭亡。
可悲的是这种兴衰更替在中国重复了4000多年,中国人就是认识不到其中的弊端,不能摆脱他走上别的道路,而这就与中国人受到的思想教育脱不了关系了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上看,中国古代刚刚进入文明社会的黄帝时代,就实行一人执掌天下大权,就依血缘传继帝位。
中国封建制度衰落的原因
中国封建制度衰落的原因:一、经济方面。
经过明初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空前发展,促使了商品经济出现高度繁荣。
在此基础上,若干手工业部门尤其是江南较为发达的丝织业部门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
一些富有的商人购买织机开设“机房”,成为“机户”,他们雇佣“机工”为其劳作。
“机户”开设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它与封建制度下的手工作坊有着本质的区别。
封建手工作坊主一般不脱离劳动,帮工、学徒“衣食于主人”,与作坊主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
而“机户”开设的手工工场是利用手中的资本雇佣“机工”劳动,靠剥削“机工”的剩余劳动为生。
这种占有生产资料的“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
而那些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计日受值”的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机户”与“机工”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恰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本质的特征——雇佣关系。
明朝中后期,在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到清代,这种萌芽有了缓慢发展,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手工工场有了增加,其规模也比明朝扩大。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同于封建制度下的人身依附关系,更不同于奴隶制度下的人身占有关系。
尽管它在产生时是脆弱稚嫩的,并从一开始就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但由于它是新型的生产关系,表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正在走向衰落。
预示历史发展的趋势,正日益瓦解着封建制度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正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反映。
二、政治方面。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是封建社会政治上的主要特点之一。
到明清时期,这一特点更为突出。
一方面,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废除了在中国沿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君权相权合而为一。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立,标志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竭力压制新兴的民主思想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排斥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
如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及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的封建社会和它的衰落
中国的封建社会和它的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周朝,封建制度的稳定性和一统性得到了强化和确立。
阶级之间的限制和分割成为封建社会的基础。
这个社会结构历经了几千年之后,终于在清朝后期崩溃,被资本主义所替代。
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皇帝-官员-地主-农民”这一阶级之间的封建等级制度。
幸存者可以通过阶级提升和晋升得到更高的地位。
地位越高,享受的特权也越重。
这种阶级分水岭也被用于庶民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划分。
封建社会也有一些基本的特征。
真正的剥削者是地主,他们通过剥夺农民的土地和劳动来获取财富。
政治结构中的官员有权利支配地主的资源,所以地主无法获得建设性的财富。
农民通常是封建社会中最底层的阶级,没有财产,而且容易受到腐败的地方官民的欺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演变,封建制度终于在19世纪末萎弱、崩溃,被资本主义取代。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制度,这个制度的成功激励了人们思维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好处。
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对人口进行限制,技术的发展也变得更为迅速,社会的结构也更为平等。
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有很多,这可能是资本主义想要代替它的原因。
这种方法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指导思想,而中国也无法躲避这种潮流。
除此之外,农民叛乱和解放战争的影响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封建社会不断地崩溃和向前进发的过程中,人们也经历了很多的挣扎和痛苦。
他们不断地通过革命和反抗来获得自由,然后通过更加强大的力量来维持这种稳定的状态。
这个社会的发展也让我们更加仔细地学习和思考历史,以便我们可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略谈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略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郭宝文庆阳744400内容提要:自1842年开始,中国人古老的“天朝上国”的美梦在英国人的枪炮下惊醒。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饥饿、贫穷、战火从此便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一百年。
晚清统治者卖国求荣、屈膝媾和,北洋军阀分裂割据、混战不息,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内战不断……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举步维艰,人民大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直到1949年8月15日,中国才再一次真正地取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贫穷落后的面貌才开始改变。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是两千多年的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统治是导致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关键词:封建专制统治;排外思想;闭关锁国;中断中西文化交流;贫穷落后不可否认,我国封建专制制度在我国文化传递、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后来的“康乾盛世”,这些都是历史长河中的奇葩,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但是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断发展,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
封建专制制度的发展,要求有维护其继续存在即维持封建专制统治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例如“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文字狱”等政策,这些严重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与一切灾难的总一根源。
一、晚清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1.“闭关锁国”政策是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的产物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其形态以“男耕女织”的种植农业为主。
当然,也有很少量的手工业产品。
封建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就是田赋,手工业、外贸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的经济基础,加强了对人民群众的统治,牢牢地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实施“重农抑商”政策,防止商品经济对其的经济基础分解。
论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源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可中国并非是逐渐强大起来,而是日益衰落,昔日的东方大国从此一蹶不振。
整体来说,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可划分为内因与外因两大方面近代中国社会落后有很大部分原因出自其内部,包括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政治制度、封建的思想文化等原因。
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近代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近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历史实际是什么?那就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国内封建统治的压迫相结合,把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1]首先是近代中国经济体制的落后。
封建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这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根深蒂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文明,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大一统,并由儒家官僚网将两者结合起来。
[2]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小农经济逐渐瓦解,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可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的小农经济一直主导着中国的经济。
小农经济主张自给自足,排斥市场,对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到很大阻碍作用,不利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虽然1840年以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运动进行改革,提出了许多新主张,发展了资本主义,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法展起到促进作用,可中国的资本主义始终呈现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并未得到很好发展。
也就是说近代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近代中国的经济落后,导致了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始终不能满足中国进步自强的需要。
其次是政治制度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落后。
自秦朝以来,封建的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沿承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虽然说这一制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也是由于这一制度,导致了专制与暴政,使社会丧失了发展的活力。
近代中国虽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政治主体任然是古代一脉相承而来的封建专制制度。
中国封建制度所带来的封建社会的衰落1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社会在不断的前进与发展,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无疑在历史上有着其他文明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历史的是有迹可循的,而历史的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
研究历史,我们就无法避开那占据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而想了解封建社会这个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社会状态衰落的原因,我们则需要把它放进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去研究。
通过研究一个社会状态的衰落来总结出帮助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这也是本文这次研究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目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自秦始皇之后,封建制度持续发展,在唐朝达到他的辉煌,作为一个强大的王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唐王朝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在此之后,虽然有所衰落,但是它依然向全世界展示了它的优越性,此后的封建王朝依然是世界的中心,在经济、文化、国力上持续的走在世界的前列。
一、中国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1911年,也就是从秦朝开始,至清朝结束。
中国的封建社会以封建制度为政治制度,以地主阶级为统治阶级,以自然经济或者说小农经济为经济制度,而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是以奴隶制度为主的奴隶社会,而在战国时期,周天子式微,在中后期无法有效的统治诸侯,而这个时候的奴隶制度也和周天子的权柄一般走向了崩溃,而封建制度在当时作为比较先进的制度取代了奴隶制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封建社会由此开始。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为什么会衰弱?①封建制度的影响1 、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君主个人高度集权和皇权世袭,而这种特征就造就了一种情况那就是皇帝即是国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国家的存亡是寄于皇帝一人身上,如果君主贤明,那么国家的未来自然是一片光明,但是如果君主昏庸的话,国家的前途就堪忧。
但是即使如此,这种制度却仍然被所有人继续施行,从而通过王朝的更迭继续的传承下去,成为被人民普遍接受的“潜规则”。
2 、其次,人民的思想也被这种封建思想所钳制,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人民对于封建制度有种天然的认同,他们认为君主就是上天派来牧守四方的,是天子,天子统治自己是天经地义的,自己是被统治的人,所以国家政治与自己无关,人民不参与也不想参与政治。
封建王朝灭亡的规律
封建王朝的灭亡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内部的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经济问题、军事失败以及外部的入侵等。
以下是封建王朝灭亡的一些常见规律:
1. 政治因素:统治者权力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容易导致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
宫廷斗争、皇位争夺也常常引发内乱,削弱国力。
2. 社会矛盾: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常常引发农民起义。
3. 经济问题:过度的战争开支、财政负担加重、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导致国家财政困难,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4. 军事失败:军队的战斗力下降,军事上的失败会导致国土沦丧,国力大幅削弱。
5. 外来入侵:周边国家的军事压力,特别是当国家内部矛盾激烈,国力衰弱时,容易受到外敌的入侵和侵略。
6. 统治者个人因素:如统治者的无能、昏庸或荒淫无度,不能有效治理国家,也会加速王朝的灭亡。
7. 思想文化因素:思想僵化,文化保守,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也会导致国家的落后和衰亡。
8. 制度因素:封建社会的制度可能逐渐僵化,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矛盾无法通过制度内的途径解决。
9. 自然因素:如严重的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等,也会导致农业生产减少,民不聊生,从而引发社会动荡。
10. 民族融合与分裂:民族的融合与分裂也对王朝的命运产生影响,民族的矛盾和冲突可能导致国家的分裂。
以上因素往往是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朝代的灭亡原因不尽相同,但都难以逃脱这些规律的影响。
论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
论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自秦朝建立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经风雨,有荣耀亦有屈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中国的封建社会拉开帷幕。
然而,清朝中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坍塌,伴随着鸦片战争等外来侵略,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从各朝各代来看,封建社会的衰落是为必然。
据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皇权至上的封建制度加剧社会矛盾君主专制制度对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都以此为蓝本,加以发展和完善,是中国的封建集权专制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完善的封建制度,但正是这样的制度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15世纪以后,中国的科技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后来居上的欧洲,国门也因此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使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1〕这种封建制度给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会造成皇帝的独裁专制残忍狠毒,不利于人才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部分皇帝妄自尊大贪图享乐秦始皇成为皇帝后,昏昏然而飘飘然,自以为大地皆在他脚下,只要守好国门,从此便可高枕无忧。
于是大兴土木,七十万人建造骊山陵寝,三十万人修筑长城,最后民怨沸腾。
这也预示了封建王朝接下来的命运。
代代皇帝皆唯我独尊,夜郎自大,有这样统治者的王朝灭亡是必然的。
自以为创下丰功伟绩的汉武帝,也跟秦始皇一般,自我感觉甚好,于是自我满足骄奢淫逸,到处修建林苑宫殿,内饰穷极奢华。
还有隋炀帝、唐玄宗等人荒淫享乐无所作为。
就连清朝末期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慈禧太后依然挪用军费过寿,每日用餐同样是满汉全席。
有如此的统治者,封建社会如何不衰落?道教佛教兴起,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宗教对封建社会的影响依然体现在最高统治者身上。
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求丹问药,病死在巡游途中。
汉武帝重蹈覆辙,巡游求仙,最后神神叨叨多疑多虑,因“巫蛊之祸”斩杀亲人贤臣良将。
就连唐太宗亦想追求长生不老而服食丹药中毒身亡。
唐朝宪宗、武宗、宣宗、徽宗等人皆受丹药所害。
中国封建社会
论“中国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摘要:中国封建社会公认为始于前475年,是世界上率先建立封建制的社会。
经历了秦汉的发展,封建社会不断上升,直到隋唐时期封建社会在经济、文化、政治、对外交往中达到了顶峰。
两宋时期是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时期。
明清两代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封建制度日益僵化,封建社会开始衰落。
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和中国各阶层人士的改革、革命活动中封建社会逐渐解体。
1956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彻底灭亡。
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封建制度(政治和文化),资本主义,地理环境、民族性格。
在对待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一)历史是循序渐进渐进中发展的。
没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历史是被一股脑涌现的事件在瞬间扭转的。
中国的封建社会经历了发生、发展、繁荣和衰亡的漫长历程。
(二)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遵循了一般的社会发展规律。
正如西欧封建社会衰落一样,衰亡本身也意味着新生。
(三)社会历史领域里,对某一重大事件的原因的追问不可能只用一个或几个公式便涵盖之,而是源于不同时期的积构,不同社会层面的态度,社会某一角落的变化,甚至某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某个个体思想的转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传统科技及西方近代科技都从根本上对封建制度的灭亡产生影响。
中国传统科技是在农业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的,诸如天文立法方面的十九年七闰原则的确立,北宋科学家沈括编写的十二气历都是农业生产的成果并反过来为农业进步提供服务,传统数学,例如《九章算术》太多地涉及土地丈量,谷物称量,仓储容积等与农业息息相关的课题。
虽然没有产生牛顿力学所带来的那种革命性变化,却不断存进农业文明的进步。
西方近代科技思想在近代才全面地被中国主动接受但对推翻中国封建制度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至不仅表现为西方列强从中获取了摧垮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军事力量,更表现为它引导中国各阶层的人士在探索中将中国的近代化推向愈来愈高的层次。
中国走上贫穷落后的原因剖析
近代中国落后原因分析1,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与政治腐败;2,经济形态上的自然经济与抑商政策;3,思想文化上的保守封闭与专制政策;4,对外关系上的华夷观念与锁国政策;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是以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为基本统治形式。
这种统治形式,曾经推进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统一,为中国古代文明辉煌奠定了政治基础。
但是,这种专制统治是建立在“君权神授”和人民无缘参与政治的基础上。
其结果是官僚特权、人治与腐败,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扼杀。
在当时,清朝的专制统治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由于传统政治体制框架内缺乏创新机制,因此无法应对新时代来临的挑战而最终走向衰落与灭亡。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基本生产结构,这种小农经济比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具有更多的活力,为中国的古代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自然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封闭性、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剥削和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则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正常生长,阻碍了经济形态向现代经济形态的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独树一帜。
它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但作为小农经济的产物,传统思想文化中固有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尤其是清朝时期统治阶级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则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曾经是世界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文明之邦,曾经是八方来朝(朝贡体系)、热闹非凡的东方大国,在明清时期却关闭国门,实行严厉的海禁与闭关政策,限制中外交往。
这固然有出自保护本国的原因(以为隔绝中外交往可以免受外来的干扰和冲击),但根源主要是传统社会抑商观念以及“天朝上国”(华夷观念)的心态。
由于闭关锁国,使我对世界大势茫然不知,自我孤立于世界大潮之外,导致中国近代化迟迟未能起步,最终落后挨打。
论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
论中国的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在封建社会形成、壮大到鼎盛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的血与泪的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科技、文化、艺术……成就在封建社会时期都位于世界前列。
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
可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到底是为何而走向衰落呢?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地主制经济。
封建统治阶级从皇帝、贵族、官僚到一般地主拥有最大部分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很少或者没有土地。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交纳高额的地租。
大地主往往利用政治特权和通过暴力手段兼并土地。
对农民剥削的加重,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而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农民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收取的地租也主要用于自己享用,而不是作为商品用于交换。
这种小农经济曾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同时又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中国封建社会虽然也有规模较大的官营工商业,但它主要是为满足统治阶级奢侈和消费无度享乐的需要,并为其聚敛钱财服务的。
再加上中国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这三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商人不仅没有像欧洲封建社会中的城市市民那样成为对抗封建生产关系的独立力量,反而常常把财富转向购买土地,从事风险更小的地租剥削。
而地主除对农民收取高额地租外,也常常兼营商业或放高利贷,以获取更多的货币财富。
封建政府还要向农民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和摊派徭役。
社会生产成果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地主奢侈消费和皇室挥霍、政府开支、军费支出等方面。
农民生活贫困,没有能力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失去生产的积极性。
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近代中国落后原因分析
近代中国落后原因分析1,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与政治腐败;2,经济形态上的自然经济与抑商政策;3,思想文化上的保守封闭与专制政策;4,对外关系上的华夷观念与锁国政策;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是以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为基本统治形式。
这种统治形式,曾经推进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统一,为中国古代文明辉煌奠定了政治基础。
但是,这种专制统治是建立在“君权神授”和人民无缘参与政治的基础上。
其结果是官僚特权、人治与腐败,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扼杀。
在当时,清朝的专制统治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由于传统政治体制框架内缺乏创新机制,因此无法应对新时代来临的挑战而最终走向衰落与灭亡。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基本生产结构,这种小农经济比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具有更多的活力,为中国的古代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自然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封闭性、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剥削和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则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正常生长,阻碍了经济形态向现代经济形态的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独树一帜。
它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但作为小农经济的产物,传统思想文化中固有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尤其是清朝时期统治阶级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则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曾经是世界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文明之邦,曾经是八方来朝(朝贡体系)、热闹非凡的东方大国,在明清时期却关闭国门,实行严厉的海禁与闭关政策,限制中外交往。
这固然有出自保护本国的原因(以为隔绝中外交往可以免受外来的干扰和冲击),但根源主要是传统社会抑商观念以及“天朝上国”(华夷观念)的心态。
由于闭关锁国,使我对世界大势茫然不知,自我孤立于世界大潮之外,导致中国近代化迟迟未能起步,最终落后挨打。
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之我见
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之我见【摘要】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其主要特征包括等级分明、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们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等。
研究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揭示封建社会内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我们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供重要参考。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包括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腐化、社会生产力的停滞和发展受阻、对外入侵和战乱加剧社会动荡、统治者对民生问题的忽视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
封建社会的衰落是不可逆的,与历史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封建社会的衰落原因,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统治阶级、社会生产力、社会动荡、民生问题、社会矛盾、不可逆性、历史发展规律、中国历史影响。
1. 引言1.1 封建社会的定义封建社会是指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为主体,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拥有土地和生产资料,通过向农民征收赋税、劳役等方式获取财富,而农民则以交纳赋税和劳役为代价在地主的土地上劳动。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封建君主制度、农业经济为主、等级分明的社会结构、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等。
研究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重要性在于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探讨封建社会的固有矛盾和破灭机制,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把握当今社会的变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部分完毕。
1.2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严格的等级制度、封建君主封建制度、农民的重负、封建社会的地方割据、经济上的农业疲软和工商业落后、社会道德的多元性以及社会对各种思潮的容忍性。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地位严格受限于出身,等级制度严密,上层统治者通过封建制度维持自己的利益,而下层百姓则负担沉重,生活困苦。
封建社会还存在地方割据现象,导致地方混乱不堪。
经济的发展停滞,农业疲软,工商业发展滞缓,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受到极大阻碍。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变革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变革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变革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政治和经济组织形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封建制度起源和发展、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变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封建制度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
商代的国家制度以贵族作为统治阶级,通过土地赏赐和封爵来稳定统治。
西周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发展起来,君王授予贵族土地和封号以作为政治和军事的支持。
封建制度的确立,使得贵族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士农工商四民的分工也逐渐形成。
二、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 等级分明:封建制度下,社会等级分明,以君主、贵族和庶民为主要等级,贵族地主享有特权和封建领地,庶民则处于弱势地位。
2. 封建农业经济:封建制度以农业为基础,土地是封建制度的核心,贵族地主剥削农民的生产力是其维持统治的重要手段。
3. 家族传承:封建制度注重家族世代相传,继承贵族地主地位和权力,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4. 道德伦理:封建制度强调人们在家族和社会中的义务和责任,重视诸侯的忠诚和臣民的孝顺。
封建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封建制度奠定了中国社会长期的稳定,并形成了承前启后的传统。
其次,封建制度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农业大国。
此外,封建制度注重伦理道德,塑造了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
三、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变革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变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的统一打破了贵族地主的封建势力,实行集权制度,封建制度开始发生动摇。
但是秦朝的统一并未持续太久,随后的汉朝又重建了部分封建制度。
直到隋唐时期的废除均田制和农奴制度,封建制度才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革。
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封建制度逐渐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唐朝后期,军阀割据、土地兼并等问题加剧了封建制度的矛盾,导致了北宋的建立。
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探析
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探析中国近代封建社会的衰落可以追溯到清朝晚期,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
在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开始以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手段进入中国,剥夺中国的领土和资源,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给中国的封建制度带来了严重冲击。
第二,封建社会内部的腐朽和衰败。
中国近代封建社会的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
官员贪污腐败、科举制度落后、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使得社会流动性几乎为零,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财富都无法通过努力而获得。
这种封建体制的腐朽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平等,从而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思想觉醒和知识分子的兴起。
19世纪后半叶,中国觉醒了。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对封建社会进行批判,提出了民主、科学、自由等新的思想观念。
他们通过新闻媒体、书籍、杂志等传播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科学主义等新的思潮,激发了人们的意识觉醒和对封建制度的质疑。
这些意识觉醒和知识分子的兴起对封建社会的衰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民起义和民主革命的爆发。
近代中国的农民起义是对封建社会的一次有力的反抗。
农民反抗地主剥削和官员压迫的冲突,以及西方列强的侵略,激发了农民群众的抗争决心。
著名的农民起义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等,都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脆弱性。
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发起了民主革命的运动,如辛亥革命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提供了基础条件。
中国近代封建社会的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封建社会内部的腐朽和衰败、思想觉醒和知识分子的兴起,以及农民起义和民主革命的爆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中国近代封建社会的终结。
这一过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探析
中国近代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探析作者:路丹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09期【摘要】古代曾经富强的中国在近代一百年的时间内雪崩式的垮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封建制度的阻碍和其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的原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衰落一、中国特有的封建制度模式阻碍了社会发展1、商人-地主-官员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战国时期到清朝中国用两千多年的时间创造了一套世界上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先进的封建制度。
而其先进之处在于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具有弹性的,而这种弹性恰好又成为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阻碍。
在经济上,中国封建社会以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这就意味着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人不管你是农民出身还是商人出身,只要你能买到大量土地就可以晋身成为地主。
同时为了保障农业的发展,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人商业活动,贬低商人社会地位。
在这样的政策和传统意识之下,拥有大量资本的商人阶层想尽办法将手里的资金换做土地。
所以在古代中国,工商业中的资本大部分都流向了农业,被固化在了土地上而非用来扩大再生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但却发展会缓慢,速度落后于西方。
在政治上,中国还发明了一套完善的官员的任用和选拔制度,这就是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特权阶层的垄断地位,给社会中下阶层有能力的读书人提供了一个进入权力阶层的机会,实现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再结合我们刚刚讲过的经济制度大家发现,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之后形成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对立局面不同,中国的商人在经商致富之后往往会将手里的资金变换成土地晋身为地主阶级,同时会鼓励家中子弟读书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成为官员,进而再由地主阶级演变为权力阶层,从而在中国形成官员-地主-商人三位一体的局面。
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具有弹性的封建制度之下,中国的新兴经济力量被封建制度所同化和吸收,限制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更也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反对封建制度的新兴资产阶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
在这条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链环——封建社会中,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封建雏形到秦汉统一,再到宋元明清,中国的封建帝制始终相对稳固,古老的帝制曾让中国有过辉煌的过去,而近代的中国却备受西方列强的欺辱,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以致灭亡。
在近代长达八十年的新旧社会制度较量中,我们古老的国度历尽沧桑,中国人民受尽磨难,而顽固的封建帝制终于走向灭亡,永久的沉入历史的深渊,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那么这些,从何谈起呢?
从内因方面来看,它是由于中国封建制度内部的衰微和破败,自己将自己推进了历史的深渊。
第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灭亡符合客观规律。
社会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如果社会制度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就必然失去其稳定性,当制度动摇了,社会便不再稳固。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废除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实现共产社会[1]。
这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扭转和违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亦是如此。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它始终不曾改变起封建压迫剥削的本性,然而人民不可能始终臣服与奴役和屈辱之下,于是人民奋起反抗,最终,推翻之。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2]。
因此社会制度的更迭往往是由人民的意愿决定的,反之,一种制度想要长时间地生存下去,就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否则就只能进入历史的博物馆。
第二,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严重束缚。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朝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以“天子”的称号自居,采取愚民政策宣扬“君权神授”思想,以维护“家天下”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紧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
隋、唐以后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使官僚阶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流动性,但同时皇帝将选拔官员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上,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更好地控制人民。
这种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国的社会制度逐渐走向僵化从而导致了最后的覆灭。
而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对封建统治者的维护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也加重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藩王作乱﹑以及封建集团内部的斗争激烈不堪。
封建统治阶级从皇帝、贵族、官僚到一般地主拥有最大部分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很少或者没有土地,使得农民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万恶的封建地主身上,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交纳高额的地租承受着繁重的赋税徭役,并失去了自身的人身自由权。
大地主往往利用政治特权和通过暴力手段兼并土地。
对农民剥削的不断加重,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这一阶级矛盾随着晚清政府的腐朽黑暗统治更大大地加深了,因而晚清政府走向覆灭其实早已埋下祸根。
第三,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限制了新思想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儒学本是孔子创立的学派,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谋求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其中,“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等就曾是其真实的表现形式,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王,明教化,儒家思想强调重义轻利,培养君主的“顺民”。
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从而为封建统治奴役人民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武器。
封建统治者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实行政治高压政策,禁止人民的反抗。
他们还通过种种方法,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并采取镇压异端、兴文字狱等手段,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自隋炀帝一直沿用的科举考试制度通过冗长陈旧的八股制根本无法为统治者选拔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人才,这对知识分子来讲是一个错误的诱导。
广大读书人只知道埋头苦读,参加考试,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这种形势下塑造的最多只是一个个可悲的考试的工具,通过这种考试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让其写书,诵读四书五经或许可以,又怎么能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呢?更不能期望其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什么杰出的贡献了。
到了清末江河日下,摇摇欲坠之际,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知识分子觉醒后发动的“戊戌变法”中,则提出修改国家法规制度,“变而不革”,希望靠光绪这个“好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变法;义和团运动,旗帜上写的还是“扶清灭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当时法规的种种弊端,却没有认清封建社会体制的本质,对封建政权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妄想通过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在当时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朝,侵犯了守旧派贵族的权利,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再加上其改革措施急于求成,缺乏必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是不可能成功的。
另外,中国在步入近代后,政治制度上一如既往不曾革新,文化思想一脉相传更是趋向僵化,经济上,自然经济依旧稳固地存在着,大部分的民众依旧守在自己仅有的田地上自食其力。
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无法为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提供必要的生产工具和销售市场。
加上自然经济的自我保护性质对西方渗透进来的先进生产方式产生强烈的抵制,使得先进的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传播举步维艰。
加上高傲的中国人夜郎自大的心态,拒绝和外界的交流,尽管后来魏源,林则徐,洋务派等人物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等,打开了和西方交往的大门,但这只是封建士大夫们在庞大却又落魄不堪的帝国将要覆灭前的垂死挣扎罢了,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大势有如滔滔江水奔流向东无法挽回,从此中国的封建制度走向终结的速度不断加快,最终掉入历史的深渊。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3]。
从外因方面来说,世界历史在进入近代后,东方和西方走向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而在古代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中国却始终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而资本主义的扩张性使其走上了资本扩张的道路,已
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于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其政治理念,思维方式也渐渐侵入中国。
制度上其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古老的封建制度形成巨大的冲击,不断侵蚀并瓦解中国的封建制度,尽管中国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并有着强烈的排外性,但终究已经是行将就木了,所作的反抗尽管强烈但终究无用。
另外,文化上的巨大差距使中国备受屈辱,资本主义所宣扬的“享乐主义”观念和中国传统的儒家“重义轻利”观念形成巨大的反差。
众所周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各人民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而中国传统所持的“天朝上国”,拒绝与外界交流的观念必然受到强烈的冲击,因而使中国在近代前期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百般凌辱,这一切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所致,追求最大利润而忽视伦理道德与价值体系。
因而不思进取但资源丰富销售市场庞大的中国便成为了其侵略﹑抢夺的目标。
从此,中国开始了受侵略的步伐,封建制度也逐渐走向历史的深渊,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总体来讲,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其内在的腐朽变质,加上外在的力量的催化作用,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都走到了历史的句点,伴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入侵,最终走向了崩溃,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它逐渐瓦解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灭亡。
封建制度自身的不思进取,不去变通使他的发展举步维艰,逐渐走向僵化,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外加上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侵入,使原本自身难保的封建社会更加不堪一击,它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衰落,但与此同时它也催生了一个全新的中国的诞生,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中国忍着剧痛送走了封建专制制度,告别了封建社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中国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进步。
内因和外因的双重作用最终灭亡了中国的封建制度,推动封建社会走向了最后的衰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0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3]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