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维,让议论文向说理深刻处漫溯
让议论文在理性思辨中见深度
![让议论文在理性思辨中见深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7cb9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4c.png)
让议论文在理性思辨中见深度议论文一直是作文写作中不可回避的难关占据着中高考作文考试的半壁江山今天和特级教师姜有荣来谈谈如何让议论文在理性思辨中彰显深度考生要想使自己的议论文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过硬的理性思辨能力。
它需要历练,也需要借力。
现选取2019年高考优秀作文中的精彩论段,探究其出彩奥秘,以期给考生一点启迪。
把握行文结构,展开三维思辨议论文的行文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三个部分。
有些考生不仅在构思时能够从这三个维度全面展开思辨,在行文过程中还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有所侧重,重点展开。
如:01厘清内涵,思辨“是什么”“切题是最大的文采。
”有些考生能够在吃透题意的基础上,厘清概念的内涵,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主张。
如:“我再看看你们。
”三年时光,老师看到了我们的成长过程,看到了我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我们的风雨阴晴。
哪怕“千遍也不厌倦”,看不够,最后再看看,是要珍惜往昔和我们的相依相伴。
这一句“我再看看你们”饱含了多少温柔与深情、珍重与不舍!“你们再看看书。
”三年来老师们“要认真看书”“要多读点书”等话语最终汇成这句郑重之言。
这句话里,饱含着老师对我们的期许与勉励。
我们即将奔赴高考考场,再看看书,做临阵的最后准备,多准备一点,多一分把握,可能就多一点分数,这一点分数可能就会改变我们的前途。
我们即将走向新的人生征途,“再看看书”便是一句人生叮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因为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持续前进的力量。
这一句“你们再看看书”饱含了多少期许与叮嘱!(全国卷Ⅲ·四川考生《惜别,珍重,在路上》)考生身为学生,能够调动其人生体验和认知储备,精准把握老师说的两句话的内涵。
既看到了其字面意思,又挖掘出了其背后的隐含情谊;既看到了其对眼前高考的意义,又体会到了其对人生的深远意义——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02厘清逻辑,思辨“为什么”中医用“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有的考生则用理性思辨的利器来探究事物发展背后的成因、运行规律和事理逻辑。
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论证技巧
![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论证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43f5b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9.png)
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论证技巧在学术研究中,论文写作是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承的重要形式。
良好的论文需要具备合理的逻辑思维和精准的论证技巧,才能确保内容准确、有力地传达给读者。
本文将讨论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并介绍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
一、逻辑思维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人类推理和思考的基础。
在论文写作中,逻辑思维的正确运用能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连贯,思路更加清晰。
首先,逻辑思维使作者能够在写作之前对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筹划,确保整个研究的逻辑合理性。
其次,逻辑思维帮助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将各个观点、证据和结论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条理清楚的文章。
最后,逻辑思维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作者的观点和结论,提高论文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二、逻辑思维的运用方法1. 分析问题:在开始写作之前,对研究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确保自己对问题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其次,分析问题的背景、原因以及可能影响等方面,以便能够做出全面而深刻的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建立论文的整体逻辑框架。
2. 构建逻辑链条: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将各个观点、证据和结论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
可以通过使用转折词、因果关系的描述词等来承接和引导读者。
同时,需要注意论文每一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整篇文章的逻辑紧密性。
3. 强调主题句:在每一段的开头,用一个明确的主题句来概括该段的内容和观点。
这样做有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论点,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同时,主题句也起到引导逻辑思维的作用,帮助作者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论证技巧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论证是论文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为了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论证技巧。
1. 引用权威:通过引用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和学者的观点,可以增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但需要注意,引用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并且在文章中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解读。
2. 提供证据:通过实证数据、案例分析或实验结果等方式提供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比较思维:提升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
![比较思维:提升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6a7fbfdccbff121dd3683df.png)
比较思维:提升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作者:李冬梅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6年第5期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李冬梅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关于写作“深刻”作了如下阐释: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这要求高中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议论文走向“深刻”呢?笔者以为平日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辨训练。
比较思维不失为提高学生思辨品质的捷径之一。
结合优秀作文,总结以下三种方法。
一、同异比较,诠释概念议论文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进行思考。
“是什么”部分主要完成对概念的诠释,是议论文写作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论证段落。
对概念的诠释如果不得要领,会给读者留下认识肤浅的印象,甚至会造成混淆概念、偷换概念的后果。
议论文中的概念不需要像说明文下定义那样科学严谨,大部分人会对概念做一个大致的解释,或者用形象具体的比喻、事例化虚为实。
相比于这两种方法,在比较中诠释概念的内涵,议论文的思辨性会显得更胜一筹。
然而平凡并不等于平庸。
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平凡的人,可以无过人之才,可以默默无闻,但不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不能没有理想与追求,不能消极悲观无所作为。
生活平凡,成就一般,永远不能成为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理由和借口。
所以平凡与平庸,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共性在于两者都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个性在于,平凡是中性的,指人有一颗平常心,在普通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生活和工作。
平庸则有贬义,消极颓废,没有追求,无所事事、碌碌无为、随波逐流、自暴自弃,生活没有个性、没有张力。
(《平凡却不平庸》)示例把“平凡”和“平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细致入微地诠释了两个概念。
与单一的诠释一个概念相比,在比较辨析中诠释概念更有利于彰显思辨的魅力。
怎样找到可以比较辨析的概念呢?子日:过犹不及。
懂得凡事过犹不及的道理,我们就能找到可供比较的概念。
作文写作中如何处理论证的深度和广度
![作文写作中如何处理论证的深度和广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6f74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8.png)
作文写作中如何处理论证的深度和广度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方式,而论证则是作文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处理论证的深度和广度,是每个写作者都需要思考和掌握的技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个问题,帮助读者提升作文写作的水平。
一、深度的论证深度的论证是指对一个观点或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深度的论证。
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能对一个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因此,在写作之前,我们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其次,要善于引用权威的资料和观点。
通过引用权威的资料和观点,可以增加自己的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这需要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查阅各种书籍、期刊和学术论文,积累有价值的引用材料。
另外,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可以使我们的论证更加严密和有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观点的前后关联和逻辑的连贯性,避免出现逻辑漏洞和矛盾。
最后,要善于展开思考和深度分析。
在论证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和效果等方式,对一个观点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论证更加深入和全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广度的论证广度的论证是指对一个观点或主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和比较。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广度的论证。
首先,要善于举例和比较。
通过举例和比较,可以使我们的论证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引用真实的案例、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对比,从而展示出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其次,要善于引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多方面的思考和考虑,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观点,还要关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通过引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可以使我们的论证更加全面和客观。
另外,要善于运用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
通过引用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可以使我们的论证更加有说服力和权威。
如何让议论文说理更加深刻
![如何让议论文说理更加深刻](https://img.taocdn.com/s3/m/548a09b4b0717fd5360cdc8c.png)
在 行 文 时 才 能 够 从 冲 突 点着 手 来 发 现 观 点 的 对 立 点 。 这 样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人角度评判,彰显思辨魅力
以退 为进 的方式 可 以使整个 议论文在行 文冲突 中升值 ,然
对 于 大 多 数 高 中 生 来 说 , 议 论 文 最 常 用 的 行 文 就 是 后 不 断 的 追 问 自己 的 思 维 模 式 是 否 正 确 ,进 而 将 所 有 的 冲 先 提 出 整 个 议 论 文 的 论 点 ,然 后 围 绕 着 这 个 论 点 来 找 寻 有 突 点 都 转 化 成 有 效 的 论 据 , 突 破 传 统 的 思 维 ,用 这 种 反 向 0 1 4 年 的江 苏 高 利 于 支 持 这 个 论 点 正 确 的 论 据 ,但 这 种 行 文 方 式 在 很 多 情 的 思 维 方 式 来 发 现 议 论 文 论 述 的 新 角 度 。2 青 春 ”和 “ 不 朽 ” 的 争 议 , 这 个 况 下 反 而 会 使 学 生 不 仅 没 有 讲 清 道 理 ,还 使 论 点 无 法 站 稳 考 作 文 题 目 中 引发 了 对 “ 脚 跟 。 议 论 文 虽 然 只 是六 种 文 体 中 的 一 种 , 但 它 的表 现 形 议 论 文 的 题 目要 求 可 以通 过 多 种 方 式 进 行 分 析 和 立 论 , 可 式 也 可 以是 多 种 多 样 的 , 就 单 针 对 议 论 文 的 说 理 部 分 : 它 以通 过 最 直 接 的 方 式 从 中抓 取 关 键 词 和 关 键 句 来 进 行 立 没 有 什 么 是 不 朽 的 , 只有 青 春 是 不 朽 的 ”或 者 “ 年 有 时候就像是 一场辩论 ,不过在这 场辩论 中对手是作者 自 论, “ 己 , 你 只 有 真 正 的 将 自己 说 服 ,才 有 说 服 别 人 的 可 能 , 如 轻 人 不 相 信 有 一 天 会 老 去 ”或 者 “ 这 种 想 法 是 天 真 的 ” 这 果 连 自 己都 觉 得 牵 强 就 更 是 没 有 办 法 去 说 服 别 人 了 ; 它 有 三 个 角 度 中 的 任 选 其 一 ,但 这 样 的 方 式 基 本 上 只 能 从 一 方 时 候 也 像 是 一 场 亡 羊 补 牢 的 游 戏 , 当 一 篇 议 论 文 出现 漏 洞 面 进 行 论 证 , 缺 乏 论 证 说 理 的深 刻 性 ,针 对 这 个 题 目,我 的 时 候 , 你 只 有 在 下 一 个 漏 洞 出现 可 能 将 整 篇 议 论 文 击 垮 们 可 以看 到 其 中存 在 的 两 个 冲 突 点 ,一 方 面 是 不 相 信 会 老 之 前 自己 先 将 漏 洞 填 补 好 才 能 获 胜 。2 O l 5 年 江 苏 高 考 作 文 去 , 另 一 方 面 认 为 这 种 想 法 是 自欺 欺 人 的 ,那 么 到 底 青 春 是以 “ 智 慧 ” 为 核 心 进 行 立 论 和 论 据 阐 述 。 智 慧 可 以是 经 是否也会老 去呢 ?这两 个冲突 点的存在就可 以使我们产 生 验 、 能 力 、 境 界等 等 中 的任 何 一 种 , 但 是 不 论 选 择 哪 一 点
借助“虚拟论敌”,向议论文写作更深处漫溯
![借助“虚拟论敌”,向议论文写作更深处漫溯](https://img.taocdn.com/s3/m/ecc6ed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5.png)
借助“虚拟论敌”,向议论文写作更深处漫溯作者:范华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第12期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突出问题莫过于逻辑思维欠缺,思维扁平化趋向严重,具体表现为论证方式单一,观点绝对化,论述缺少立体的、多元的、辩证的分析。
因而,在议论文写作中引入“虚拟论敌”的论证支架,通过相互辩驳、补充支撑、完善论证的思维过程,提升逻辑思维品质。
一、什么是引入虚拟论敌为了使论证的思维更加缜密、更富有逻辑性,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可以设想存在一个与我们辩论的对手,那么这个设想出的辩论者就是“虚拟论敌”。
“虚拟论敌”这一概念并非笔者杜撰的,而是来源于高中语文统编选择性必修上册教材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
在该单元中“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这一板块,明确提出了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的概念。
引入虚拟论敌的三种主要批驳方法包括:驳论点——针对对方观点列举反例,或者从对方观点推断出逻辑谬误;驳论据——批驳论据及隐含条件的准确性;驳论证——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
这三种批驳方法,直接指向引入虚拟论敌的三个维度。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写给谁看”很重要。
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论述过程中,不能唯我独尊、自说自话,而要有强烈的现场感,要有“读者”意识、“对象”意识;想要说服对方,既要学会立论,更要学会驳论。
1.引入虚拟论敌——驳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苏洵《六国论》苏洵《六国论》是引入虚拟论敌的绝佳范例,那么他是如何与“虚拟论敌”过招,如何在“虚拟论敌”的质疑下完善自己的写作思路的呢?苏洵借助“或曰”引入虚拟论敌,指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现实问题,接着指导“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以此反駁对方观点,树立自己的论点:弊在赂秦。
理由充分,义正辞严。
2.引入虚拟论敌——驳论据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
向说理深刻处漫溯
![向说理深刻处漫溯](https://img.taocdn.com/s3/m/c424e1b0a98271fe900ef902.png)
向说理深刻处漫溯作者:陈娜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4年第12期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陈娜作为议论文,根本要务是发表议论,剖析事理,因此评判一篇议论文的高下,说理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一改“观点+例子”这种陈旧的议论文模式,努力在分析中“理”出事物的“理”来。
刘勰《文心雕龙》就指出:“论如析薪,贵在破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善于发问,问题引领,让思辨彰显高中生议论文很多时候都是先提出观点,然后想方设法、一厢情愿地寻找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道理没有讲清楚,反而让自己的观点漏洞百出,不堪一击。
如果能够试着换位思考,将自己假设为读者,作为一个质疑者,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审视,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证伪”是体现议论文思辨性的有效途径。
电影《伟大辩手》中说:“谁是你的对手?对手根本不存在?为什么不存在?因为他只不过是对我所说的真理表示反对的人。
”议论文说理有时候就像辩论,真正的对手其实不是对方辩手,而是你自己。
如果在对方找到你论辩漏洞前,你自己已经把这个“空白”找到并且填补上,那么你就可以先发制人,而不是坐以待毙。
以论说文的典范之作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日: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日:弊在赂秦。
”苏洵的说理思路是:首先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着抛出一个问题“或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道出了读者心中的疑问。
的确,六个国家并没有全部贿赂秦国,那不贿赂的国家又因为什么灭亡呢?如果读者想到这个层面,苏洵的观点就站不住脚,因此他马上从这一点出发提出问题,再做出解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日:弊在赂秦”。
在这一问一答中,对自己的原有观点加以补充论证,使文章说理更加完整、严密。
唐德宜在《古文翼》卷七中就指出:“以赂秦作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
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巧用思维方法让作文思想更深刻
![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巧用思维方法让作文思想更深刻](https://img.taocdn.com/s3/m/b6455baa65ce05087632135c.png)
名师讲坛CXZW仲玉梅“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
”美国学者唐纳德·奎恩如是说。
的确,高中学生要想突破“见解平庸、思路平常、语言平淡”的写作瓶颈,可以尝试运用一些思维方法使作文“思想深刻”。
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在议论类文章中如何向思想更深处“漫溯”。
“透过现象看本质”——立意要深刻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有诗句类、故事类、言论类等,在对故事类材料进行审题立意时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如,有“轿夫穿新鞋”这样一则材料: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
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
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这则材料是故事中套故事:整体上说的是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说事,新御史心领神会;局部说的是轿夫的事。
那么,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王廷相用轿夫的事,告诫新御史们:要防微杜渐,要善始善终,始终洁身自好难能可贵,过而能改诚可贵…… 如果没有弄清材料中两件事的关系,脱离整体而只着眼于局部,就容易立意为:“踏实干好平凡的事”“舍己为人”“严以律己”“细节决定成败”等,这般单从轿夫角度的解读就不够准确。
所以,审读故事类材料一定要有整体制约局部的观念,这样才能透过引喻与警示,深刻洞察小故事中所寓含的大道理。
这个立意的过程,运用的就是由表及里、以小见大、探因析果、由近及远的透视思维之法。
“揭示事物内在逻辑关系”——运思要深刻运思,是指思路的运转。
运思深刻,要求主体部分几个层次之间要构建缜密的逻辑关系,像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对比关系、并列关系、条件关系等。
这诸多的层次关系更需要借助灵活的思维方法来构建:(一)发散思维→并列关系发散思维又称多向思维,是指围绕某个中心问题沿着不同途径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法。
写作时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可构建并列关系的结构层次。
例如,关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幸福三要素》一文则从众多要素中精选了三个,分别为:一是有希望。
毕业论文的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论证技巧
![毕业论文的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论证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cb3a3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5.png)
毕业论文的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论证技巧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合理的逻辑思维和有效的论证技巧,可以使论文的内容更加明确、有力,并能够更好地说服读者。
本文将从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介绍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提升论文的质量。
一、逻辑思维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指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活动,建立起一系列合理的、有机的关系,从而形成清晰、连续的思维过程。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论文的结构和框架,使得论文中的观点和论证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
1.建立清晰的论点在毕业论文中,我们需要通过清晰的论点来阐述我们的观点。
逻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将各种有关的事实和证据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有力的论证链条。
2.确立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是指思维中的前后、因果、转折等关系,通过运用逻辑关系,我们能够使论文的内容更加有条理和连贯。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因果关系、比较关系、并列关系等来进行论证,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3.避免逻辑错误逻辑错误是指思维中存在的矛盾、混淆和谬误等问题。
在毕业论文中,逻辑错误会导致观点不清晰、论证不充分,从而影响读者对论文的理解和认同。
因此,我们要在写作过程中提高对逻辑错误的敏感度,深入思考每一个观点和论证,避免出现逻辑漏洞和推理错误。
二、论证技巧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论证技巧是指通过合理的论证手法和方法,来加强论文的说理能力和证明力。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论证技巧提升论文的质量。
1.引用权威观点和研究在毕业论文中,引用权威观点和研究能够为我们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通过引用权威的文献和专家的观点,我们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但是,在引用他人观点时需要保持客观中立,避免武断和片面。
2.分析和解读数据数据在毕业论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024届高考高中语文备考:写议论文条理清晰的方法
![2024届高考高中语文备考:写议论文条理清晰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8254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2.png)
高中语文备考-写议论文条理清晰的方法议论文写作中,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是议论文表达的一个基本要求。
我们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写作思路清晰的策略,以提高议论文表达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写议论文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一点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还要有一个条理清晰的论证思路,这一点很多考生无法做到。
一、开宗明义,亮出观点写文章犹如抽丝剥茧,找对了头儿,丝会源源而出,长抽不断;找不对头,则会时时梗阻,纠缠错乱。
开头写好了,作文就会顺畅。
清代文艺理论家李渔曾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忍弃去。
”它告诉我们议论文开头要精彩亮丽,亮出观点,直接告诉读者我们要说什么,才对读者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让其觉得有可读性,收到夺人耳目的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唐代白居易强调“首句标其目”,主张好的开头要开宗明义。
梁启超也规劝我们:“文章最要让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容易动人。
”开门见山是一种节省文字、直入主题的很好的方式。
这种开头,可以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以统摄全篇,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如:作文《知足常乐》的开头“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
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该做的是珍惜现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
这篇议论文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知足方能常乐”,收到了开门见山,一目了然的效果。
(二)运用题记,展示主题题记一般语言优美,要么提示论点,要么富有哲理,能充分展示考生的才情。
读者一读题记,便可以有先入为主的功效。
它是一种靓丽文章、使思路清晰的很好的方式。
如:作文《诚信之心,利欲岂能熏》运用题记“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生与道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道义;利与诚信不可得兼,舍利而取诚信”开头。
这个题记化用诗文,既展示了考生的才情,又提出了文章观点“诚信之心,利欲岂能熏”,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明白文章的观点。
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
![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f4d1e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4.png)
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在论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组织思维,提供有力的论据支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逻辑思维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在论文写作中,逻辑思维是关键的基础。
它要求我们能够理清思绪,建立起合理的思维框架,从而将各个论点有机地连接起来。
首先,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清晰的论文结构。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思维整理为一种逻辑有序的方式。
这样的排列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论点和逻辑关系。
其次,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纠正论证中的漏洞。
在论证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陷入一些逻辑错误或谬误。
通过运用逻辑思维,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并做出更为准确、合理的论证。
最后,逻辑思维可以增强文章的逻辑连贯性和条理性。
在阐述观点时,我们需要通过清晰的逻辑思考,将不同的主题和段落联系在一起,使得文章有序地展开。
二、论证技巧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论证技巧是用来支持论点的有效手段。
它们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据和引用,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首先,我们可以运用比较和对比的技巧来加强论证。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概念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阐述观点,引出更有说服力的论证。
例如,当我们想论证某个观点的优势时,可以将其与对立观点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其独特之处。
其次,论证中的数据和事实是重要的支撑。
我们可以通过引用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可信的来源来增强论证的可信度。
此外,实际案例的运用也是一种有效的论证技巧,可以使读者更直观地认识到问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最后,强调逻辑性也是论证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我们需要确保论证的思路清晰,推理合理,以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此外,注意避免使用与论点无关的信息,以免影响论证的有效性。
三、论文写作中的实用建议1. 在写作之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资料收集。
这将为我们提供足够的素材和依据,以支持我们的论证。
2. 按照论文结构,合理划分段落。
【写作专题】高考议论文指导:如何使说理更深刻 论证更深入
![【写作专题】高考议论文指导:如何使说理更深刻 论证更深入](https://img.taocdn.com/s3/m/a96d55b2ddccda38366baf24.png)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与假想论敌交锋,反问质疑,与不同观点碰撞, 使自己的观点更严密,论证更深刻。
•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一个人迷路后,解决方案多半有三种可能,
• [原文以拱桥为例有点突兀,这里保留原例,结合主旨,恰当地展开,基本能让读者接受。] • 迷途者结成联盟,大家处在同样的困境中,更能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群策群力,哪怕在困境中挣
扎一时找不到出路,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同伴一定会在迷路困顿中互相扶助,在颠簸中成长。所 以我说:迷失的夜晚,天边璀璨的北斗星,有时不如身旁的同路人。 • [不去寻找向导却要去寻找迷路人,持这种观点容易授柄于人,但作者立意在“共同承担压力,锻炼 和提升自我”上,尚能服人。]
何为“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不等同于聪 明,更不相当于“智力”。智慧是能力,是境界,是经 验,学富五车的人和高智商的人分别有着丰富的知识和 超群的智力,但他们不一定都是智慧之人。(智慧)
方法指导:
第二板斧:分析问题(为什么)
反问质疑法:全面分析,既看到观点的这一面,也看到观点的 另一面,可谓滴水不漏,不走向极端。(明确有度)
2、个体延伸法:如果分论点论证的是个别、个体、个 人,那么运用深入节延伸到对一般、集体或社会的论证, 这样可以使论证更具有广泛性。
其实,“和而不同”不但对一个人的成长必不可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和而不同”。晏子说 “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琴瑟一声,谁能听之?”任何 国家、民族,唯有广开言路,多方倾听,多方吸纳,接 受批评,接受劝导,才能在不同的声音中反省错误,弥 补缺陷,修正行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让议论文说理深刻之思辨性表达
![让议论文说理深刻之思辨性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9179f1fd312b3169a551a457.png)
让议论文说理深刻之思辨性表达文?广东仲元中学 许金石 缺乏思维的深度是目前高中生写作议论文的短板。
议论文写作时,他们只满足于堆砌事例,凑足字数。
议论文写作固然离不开事例,但事例的堆砌不能替代分析论证。
议论文的力量,来源于作者丰富的、生动的、言之成理的思想,而不是事例的叠加。
只有量的覆盖,少了质的升华,议论的深度就达不到。
还有些学生在写作时不能辩证地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往往只满足于浅层的推断,或是贸然下定结论,缺少事物之间更深层次的因果联系;或是只在表面泛泛而谈,不能切中肯綮。
一般来说,思辨性强的表达会为文意带来多元的、丰富的效果,作品中浓缩的生活细节以及作者独有的生活感悟、情感倾向,会引发人们对生活场景、人生情态的联想。
当我们无法为生活的常态提供一个符合情景、符合逻辑的定义,必然无法达到逻辑上的高度,很容易陷入泛泛而谈,感性泛滥的困境。
其实,在议论文的行文过程中,如果论点和论证过程具有思辨性,那么,整篇文章就会显示出写作者高超的思维品质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思辨性表达呢?一、拓展思维的广度思维局限性的藩篱需要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来打破。
而思维的广度要么是向内深入事物的内部细挖,要么向外进行同类事物的类比延伸。
如矛盾法、内因—外因法、可能—现实法、纵向—横向比较法、内容—形式法等。
如下面这一片段论述。
中国文字作为一种形象文字无从提供一个抽象而绝对的上帝,它把“佛”这种心性概念变成了偶像崇拜,结果与印度泛神论接轨了。
泛神论在中国人信仰中表现成“什么都信”和“什么都不真正信”并存,加上汉字文明的模糊性和模棱两可性,中国人始终无法真正理解因果关系这种逻辑思维,造成了各类“阴阳循环”理论,表面上什么都说通了,其实分析起来什么都限于循环论,自相矛盾,所谓的唯物主义成了虚伪主义。
这是逻辑思维中典型的内容和形式分析法,内容是指中国文字的抽象性导致的语义模糊,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成了“什么都信”和“什么都不信”的泛神论。
高中作文-如何使议论文说理更深刻_1
![高中作文-如何使议论文说理更深刻_1](https://img.taocdn.com/s3/m/ce2dea63daef5ef7bb0d3ccb.png)
如何使议论文说理更深刻如何使议论文说理更深刻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使议论文说理更深刻的方法。
具体是:全面思考,深入分析;敢于质疑,善于溯因;一分为二,辩证思维;论据典型,分析得法。
关键词:议论文论证深刻《考试大纲》中对作文发展等级的“深刻”有三条说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论证深刻即主旨不再滞留于事物表面的罗列或生活现象的描述上,而是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给人以启迪。
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等等。
议论文以理服人,理说得是否深刻透彻,是衡量议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论点鲜明,说理透彻。
部分学生写的议论文往往是一个简单的观点加上若干例子的堆砌,很少作深入的分析说理。
即便说理,也常常是停留在浅层表象上,就事论事,泛泛而谈,不疼不痒地说几句套话,蜻蜓点水似地评述一番,浮泛浅薄。
那幺,议论文怎样写才能做到说理深刻呢?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全面思考,深入分析我们观察一个事物,首先接触的是它的现象。
如果只满足于对现象的了解,那幺提炼的主题当然不会深刻,甚至会是肤浅可笑的。
许多现象如果不全面思考,深入分析,蕴涵在其中的道理就无法明晰。
因此说理时不要局限于论述对象本身,而是要认真观察,深入探究,由表及里,挖掘根源,揭示本质,深刻的文章需要通过内在的逻辑关系加以呈现。
考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可紧扣论点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说理。
如:找准位置,需要审视自我,认清自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聆听自我价值的呼唤。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优势,我们要做的只是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个性。
从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找准位置,需要相信自我,肯定自我,用一颗不屈的心擎起千金重的理想。
找准位置,那是张骞“凿空”的驼铃阵阵,那是苏武牧羊的忠心耿耿,那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拔剑击柱,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郑和下西洋的浪花四溅,雄心勃勃。
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论证技巧
![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论证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7f3c0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8.png)
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论证技巧逻辑思维与论证技巧在论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帮助作者合理地组织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并有效地论证立场。
本文将介绍逻辑思维和论证技巧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一、逻辑思维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指根据一定规则和准则进行思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在论文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帮助作者将观点和论证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整个文章逻辑严密、连贯流畅。
以下是几个逻辑思维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1. 归纳和演绎:论文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归纳总结可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而通过演绎推理则能从一般性的结论得出特殊性的观点。
逻辑思维通过归纳和演绎,为论文提供了清晰的逻辑框架。
2. 比较和对比:论文常常需要对不同的观点、理论或实证进行比较和对比。
逻辑思维使作者能够准确地找出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 因果关系:逻辑思维有助于论文中的因果关系的建立。
通过准确地识别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联,作者能够更好地论证观点,并加强论文的说服力。
二、论证技巧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论证技巧是指通过合理的逻辑关系和充足的证据来支持论点的手段。
在论文写作中,合理运用论证技巧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论证技巧:1. 引用权威资料:在论文中引用权威的研究成果、专家观点或经典文献,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2. 提供实证数据:论文中提供数量化的实证数据可以加强论点的支持力度。
数据可以是实验数据、调查结果、统计数据等,通过提供具体的数字,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作者的观点。
3. 逻辑推理: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可以使文章的论证线索清晰、条理分明。
例如,从一般性的原理或规律出发,推导出具体的结论,或从具体的实例引申到一般的原则,都是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
4. 反驳其他观点:在论文中反驳其他观点,可以显示作者的理性和思辨能力。
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比较和对比,作者可以有效地驳斥他人的论证,从而突出自己的观点。
2021届高考写作指导:驳论入文,向说理更深处漫溯—归谬法在议论文中的运用(课件12张)
![2021届高考写作指导:驳论入文,向说理更深处漫溯—归谬法在议论文中的运用(课件12张)](https://img.taocdn.com/s3/m/36e7bf15ba0d4a7302763aee.png)
明观点
旗帜鲜明地亮出 与对方针锋相对 的我方观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在“思辨 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明确要求学生“学习反驳, 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这提示我们学生要 发展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学习归谬法进行驳论写作,从思维方式说,正是 辩证思维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某些作文(辩论稿) 要完成的一大任务。
三、实战演练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几年,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甚至出现了不少留学儿童。赵佳今年高中毕业, 学习成绩向来不怎么样,却也很想去国外留学。当他将此想法跟他家人提出后,就 有了下面一席对话:
赵佳爸:不要看人家去留学,你也想去凑热闹,其实在国内上大学也一样。 赵佳:是我自己想去国外学习的。 赵佳爸:实话实说,你平时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到国外去能学好什么专业?理 工,还是人文? 赵佳:我到国外就是什么专业也学不好,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学的也好。最不济, 还可以看看人家是怎么生活的呢。 赵佳妈:让孩子出去开开眼界也好。
举例论证 假设分析法 揭示本质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
驳论:归谬法
引谬论
针对自己文章 的观点来引述 原材料材料的 错误观点或者 现象,并肯定 其合理性。
驳谬论
主要从谈危害、讲后 果、明错误角度谈任 其发展下去的结果进 行反驳谬论。可以综 合运用假设分析、因 果分析、揭示本质分 析、举例论证等方法。
引谬论
驳谬论 明观点
驳论:归谬法
材料中赵佳表示:我到国外就是什么专业也学不好,去看看人家 是怎么学的也好。最不济,还可以看看人家是怎么生活的呢。
说实话,赵家的想法有可取之处,无数的留学生想去外国学习, 无非是认为国外会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自己在那里会学有所成。
向 着 说 理 深 刻 处 漫 溯
![向 着 说 理 深 刻 处 漫 溯](https://img.taocdn.com/s3/m/9435502d2f60ddccda38a077.png)
向着说理深刻处漫溯——议论文说理深刻性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陈娜教学目标:1、掌握深入说理的角度与方法2、帮助学生建立以理为中心的议论文写作观教学过程:环节一:1、《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议论文)一类卷:深入分析,对重要概念进行准确“界定”二类卷:能够就某一角度形成自己正确的观点,能对判断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分解”和“剖析”2、走进高考:2011年江苏不避平凡,不可平庸。
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3、品一品:其实,我们首先该清楚,平庸不同于平淡平凡。
前者是虚掷了光阴,后者也许波澜不惊却一样可以有非凡的意义,我觉得能够自守于平淡者,淡泊以明志,本身就是拒绝了平庸。
拒绝平庸并不是意味着要有离经叛道之举,过分地出人意料,过分地标新立异。
当今社会倡导个性的张扬,社会愈加宽容,人们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伸展自己的枝叶棱角。
其中不乏让人耳目一新者,但也有刻意地“拒绝平庸”以出格之举吸引眼球者。
《拒绝平庸》一类卷68分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二:1、走进高考:2010年江苏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
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品一品:在现在的生活中,绿色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
它是和平鸽所衔来的橄榄绿,它是松柏四季不败的生命力,它更是如今大热的低碳环保。
可还有多少人记得,属于绿色的,本来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记得绿色本身所有的力量,让心平静的魔力?这份绿色,不是室内的小盆景,城市的小绿化,或植树节偶尔种的几棵树苗所带来的。
这份绿色,来自心灵。
这种绿色的生活,不是碳排放逐渐减少,世界摩擦渐渐低调,或在一次次灾难中体现的生命顽强所代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比较思维,让议论文向说理深刻处漫溯
作者:朱姮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9年第05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修养。
我认为思维能力可以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
如果一个人语言条理清晰,深刻犀利,那他的思维应该也具有条理性和深刻性。
因此,要让议论文写作深刻,我觉得我们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引入比较思维,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界定概念:在比较中辨清论点
议论文一般都是围绕某个核心观点展开论述的,这个核心观点中必然会有核心概念。
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说:“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往往有一两个词语对全文的思路起统领作用,这一两个词语就是文章的‘核心概念’。
”说理要做到观点鲜明,语言准确而深刻,在界定概念的时候我们不妨引入比较思维。
比如,在2011年江苏卷高考优秀范文《拒绝平庸》一文中,开头是这样提出观点的:
今世之人,多以奉行中庸之道自喻,即与世俗同流,人云亦云,而其自身便少了一些原则,多了一些铜臭;少了一些坚守,多了一分谄媚。
而我要说,拒绝平庸。
这段论点的议论中,作者引入了“中庸”这一概念,拿“中庸”和“平庸”进行比较。
在“中庸”少了些什么,多了些什么的比较中,我们认识了“平庸”的真正的内涵实质。
作者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平庸”,给读者以独辟蹊径的感觉。
在界定核心概念时,引进比较思维,可以对文章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相近或相反的比较,让说理在比较中更加深刻。
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把“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这些与“拿来主义”相反或相近的概念做了比较,从而让读者对“拿来主义”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思想认识。
要注意的是,新提出的概念要和所论述的概念具有相关性,假如引进和主概念毫无瓜葛的词语反而会弄巧成拙,造成思维混乱。
概念界定是最直接的方法,在对“是什么”层面的用力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生深厚的写作功力,而且在界定的时候,容易出错。
所以在概念界定无法成功的时候,用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