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和计算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和计算
2.生产者:植物被称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
物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植物的有机物经过不同的通道进入食
物网中。
3.消费者: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它们通过摄食植物或其他动
物来摄取有机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
4.分解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它们分解死亡的生物
体或有机物残渣,释放出能量和营养物质,使其能够再次进入生物体循环。
5.营养循环:消费者和分解者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其中一
部分通过呼吸作为热量散失掉,另一部分作为新的有机物储存在生物体中。
这样,能量会在生态系统内不断循环。
生态效率是指生物体将摄取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化学能的比例。
生态
效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产量效率和趋同效率。
1.产量效率是指生物体将净生产量转化为新的生物体质量的比例。
产
量效率可以通过测量新生物体质量和摄入能量的变化来计算。
2.趋同效率是指生物体将摄入能量转化为新生物体质量的比例。
趋同
效率可以通过测量摄入能量和消耗能量的差异来计算。
通过测量物种的生物量和生态效率,可以计算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通常使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能量流动来表示。
总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转化的过程。
通过
光能捕获和食物链,能量从植物到消费者,最终转化为热量和新生物体质
量。
通过测量生物体的生物量和生态效率,可以计算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生物论文)
调查当地农⽥⽣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物论⽂)调查当地农⽥⽣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前⾔:通过学习《⽣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章节,我们知道了⽣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
可是,单单靠掌握书中的知识是不⾜以让我们理解透彻的,因此,我们就当地的农⽥⽣态系统做出详尽的调查,通过实践解决⼀些问题来加深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调查过程:1.调查⽅式:询问亲友、⽹上搜集资料、电话访谈2.调查问题:P971)农⽥⽣态系统中⽣产者的主体是什么?2)哪些种类的⽣物是⽣产者?3)农民是⽤什么办法抑制其他⽣产者的数量?4)初级消费者有哪些?5)其中哪些是对农业⽣产有益的/有害的?6)对这些初级消费者,农民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7)次级消费者有哪些?与农作物有什么关系?8)养殖动物的饲料来源是怎样的?9)农民对农作物秸秆是如何处理的?10)⼈们通过什么⽅式来提⾼光能利⽤效率?11)怎样才能使该⽣态系统中的能量得到更加充分的利⽤?3.解决问题:1)⽣产者:由于⼴州处于南⽅,⼤多数农⽥都是种植⽔稻、油菜、⽢蔗、棉花等等。
根据调查,我们知道农⽥⾥可以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如上⾯提到的⽔稻、油菜、⽢蔗、棉花等等,除此之外还会有⼀些野花野草、浮游植物——这些都是农⽥⽣态系统中的⽣产者,它们都能够通过光合作⽤来合成有机物。
可是野花野草作为⽣产者的同时,却影响了农作物的健康⽣长。
据资料显⽰,只要杂草没有死亡,它就⼀直在⽣长,只是⽣长快慢的问题。
农民除草的办法⼀般是除草机、⼈⼿除草、除草药剂。
可是⾯临着⼀⽅⾯,除草剂的除草活性越来越来强;另⼀⽅⾯,作物对他们的敏感性越来越强。
⽣产上,由于施⽤长残留性除草剂⽽对下茬作物造成药害的现象越来越多,给⽣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2)初级消费者:农⽥的初级消费者主要是⼀些害⾍:⽔稻⾍害主要有稻螟和飞虱叶蝉蝽象两⼤类;油菜⾍害主要有蚜⾍、菜青⾍、猿叶甲和跳甲等;棉花⾍害主要有棉蓟马、盲蝽蟓和棉叶螨等,还有其他的蝗⾍、⽑⾍、蝼蛄、⽼⿏、⿇雀等。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核心素养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科学探究)学霸记忆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的能量。
3.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4.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遗体残骸中的能量+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5.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物残体以化石燃料的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6.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1)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2)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无法循环。
7.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1)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能量。
(2)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8.生态金字塔有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三种类型。
9.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教材梳理1.概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输入__、_传递__、_转化__和_散失__的过程。
2.基本研究思路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通常将一个种群或一个_营养级中的所有种群__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我们一般研究这个整体的能量输入、能量储存和能量散失。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能量的流动是生态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一切的生命活动都依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通和转换。
由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过程,不但使生物得以维持生存、繁衍与发展.而且也使得生态系统保持平衡与稳定。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主要是从初级生产者向次级生产者流动。
能量的流动渠道主要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来实现。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能址流动的主要渠道通常有三种形式: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主要是从初级生产者向次级生产者流动。
能量的流动渠道主要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来实现。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能址流动的主要渠道通常有三种形式:( 1 )捕食食物链从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所联系的链条,如稻田中的“青草一昆虫一青蛙一蛇一人”。
( 2 )寄生食物链由大有机体到小有机体进行能址的流动,如’‘人体寄生虫”、“哺乳动物一跳蚤”。
( 3 )腐生食物链由利川死休的微生物组成,并通过腐烂分解,将有机体还原成无机物的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是唯一的,由于某一消费者不只吃一种食物(生物),每种食物(或生物)又被许多生物所食,因此形成相互交错、彼此联系的网状结构,故称食物网。
由于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水稻、杂草)到另一个营养级(如昆虫、老以)的流动过程中,有一部分被固定下来形成有机物的化学潜能.而另一部分通过多种途径被消耗,直到最后耗尽为止。
平均每个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 % ,这就是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
因此,营养级由低级到高级,依据个体数目、生物金与能址的分布,形成了底宽而顶尖的金字塔形,称之为生态金字塔或能量金字塔.即顺着营养级位序列(食物链)向上,能量急剧递减。
在每个营养级中将所有的生物量或活组织连起来,随若营养级的增加,其生物虽随着减少,形成生物量金字塔,这种金字塔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浅水生态系统中最为明显。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本章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流调控途径;能量分析方法一般掌握:林德曼效率;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与流动途径;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的关系;人工辅助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识记:食物链与食物网、辅助能、生态金字塔的概念二、本章主要内容(一)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1.生态系统能量的基本形式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日光能、生物化学能和热能。
2.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地球生态系统的能量90% 以上有来自于日光能,另外不足10% 是来自于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水能等。
太阳辐射能以电滋波的形式投射到地球。
来自太阳的能量是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基础动力,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被转化为有机态的化学能,贮存于植物体内.这些贮存的化学能随绿色植物进入食物链,在流经食物链各环节的过程中,生物质被动物和微生物消化和分解,贮存的化学能经过不同的转化过程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这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能流过程。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一部分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来自日光能,各种农业生物生长需要依靠太阳光完成光合作用,转化日光能为贮存于生物质中的化学能。
但是,农业生态系统还要另一项重要的能量来源,那就是人工辅助能。
人工辅助能:指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所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人力、畜力、燃料、电力、机械、化肥、农药、饲料等。
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连接起来的一个序列,组成一个整体,就像一条链索一样,这种链索关系就被称为食物链。
在自然界,一个完整和发育成熟的生态系统常具有这样一条典型的食物链:植物-—食草动物—一级食肉动物——二级食肉动物——顶级食肉动物。
营养级: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贮存和停留的位置,也即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环节)称为营养级。
食物链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均可以按食物链的发端和生物成员取食的方式归纳为三种类型:(1)捕食食物链:亦称为草牧食物链,这种食物链起始于植物,经过食草动物,再到食肉动物这样一条以活有机体为能量来源的食物链类型。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二节 初级生产的能量转化
一、初级生产中的能量平衡关系
1、初级生产 初级生产:指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 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的能 量转化成有机体化学能,并贮存起来的过程。
其化学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
6CO2+12H2O+太阳辐射能C6H12O6+6H2O+O2
植物每生产1mol有机物(C6H12O6),就能 以化学能的形式固定2821kJ的太阳能。
不同植物种类、不同品种、不同生态环境以及不 同的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不同。如在不同植物 种类当中,C3植物光饱和点低,光呼吸明显,光 呼吸约消耗了一半的光合产物,因而,初级生产 力低。C4植物的光饱和点高,光呼吸消耗只占光 合产物的2%~5%,因而初级生产力较高。
几种类型的C3作物和C4作物的净光合生产力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
一、生态系统的辅助能
第一节
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一、能量的概念与度量
1、能量的基本概念: 能量:在物理学上指的是物质具有做功的能力。 能是物质运动的量度。 能量作为一种做功的动力,根据是否做功,可 划分为动能与潜能。 潜能:静态能量,是尚未做功,但具有潜在的做 功能力的能量。 动能:是正在做功的能量。 如储存在动植物体内部的各种化学能、埋藏于地 下的各种化石能、静止水体中的潜在水能等。 如正在流动的气流、水流所产生的风能与水能等
P=NI+I
I = A+(R1+R2)+(F+U+G)
P:净初级生产总量 NI:未被次级生产者食用部分所含能量 I:被次级生产者采食部分所含能量 A:次级生产者贮存的能量 R1:体增热消耗 R2:维持能,是用于基础代谢的能量损耗 F:固体排泄物所含的能量 U:液体排泄物所含的能量 G:气体排泄物所含的能量
实验二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
实验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一、目的意义1.学会农业生态系统投入能结构和产出能效率分析和计算,分析各种能量流之间的关系;2.从能量角度评价系统的基本情况,为改善系统投入能结构和建立新的农业生态系统提供依据;3.了解常用的能流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输入—输出法和过程分析法等。
二、实验性质和学时1. 实验性质:必修2. 实验学时:3学时三、方法和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和系统的边界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独的一个农田系统、林木系统、畜禽系统或鱼塘系统。
也可以是一个由作物、畜禽、林木、桑园、茶园、果园、鱼塘等亚系统构成的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
系统的边界可以是国家、省、地、县、乡、村的自然疆界(道路、田埂、沟渠、河流、分水岭等),或者是占有的田地、山场和边界,进入边界的能量和物质统称为输入,移出边界的物质和能量称为输出。
2.确定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1)明确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各种大田作物、蔬菜、桑树、果树、竹木、水草、野草等。
消费者包括牛、羊、猪、兔、鸡、鸭、鹅、蚕、蜂、鱼类等,分解者主要是存在于土壤、有机肥、塘泥、河泥中的微小生物,以及可用于食物生产的食用菌类等。
在划分组分(即亚系统)时,根据研究工作的要求,可粗可细。
例如,生产者组分可以把性质相近的并在一起,如农作物、林果木和草类分别划分为三个组分。
(2)在组分确立后,分别确定各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项目对于生产者亚系统的输入,包括太阳辐射能和燃油、电力、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各种工业辅助能以及人畜力、秸秆、有机肥料等可再生生物能;输出则包括主要目的产品—粮食和收获的秸杆等。
对于畜牧业亚系统来说,输入部分有饲料、饲草、畜牧机械、管理畜牧的人工、畜舍和棚圈等建筑物形式的能量输入部分;其输出部分则有肉、奶、蛋、皮、毛等畜产品以及畜力和粪便等。
在各亚系统中,有对系统外部的输出,也有其它系统的输出。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2课时+示范教案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2课时)◆教学目标1.用生态金字塔表征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生物量或数量等关系。
2.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3.尝试调查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态金字塔。
【教学难点】尝试调查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什么特点呢?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为什么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是A,第五营养级最多可以获得多少能量?最少可以获得多少能量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上述问题,结合第1课时的知识进行解答。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0%~20%。
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消耗的能量越多。
A×(20%)4 =A/625;A×(10%)4 =A/10000。
【新知讲解】一、生态金字塔【学生活动】阅读课本57~58页生态金字塔的内容,认识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成面积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得到的金字塔图形,叫作能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用类似的方法表示各个营养级生物量(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之间的关系,得到的图形叫作生物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表示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关系,得到的叫作数量金字塔。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数据,指导学生构建能量金字塔的模型。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据构建能量金字塔模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
【教师活动】展示资料分析。
资料1:夏季某两个生态系统的生物个体数量统计表,单位为个/hm2。
资料2:夏季两个生态系统生物量统计表,单位为g/m-2。
【学生活动】根据数据分别建构两个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高中生物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现状调查
高中生物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现状调查■范伟芳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 511300)【摘 要】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问题,我们课题组通过活动设计,重点叙述了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等营养结构,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情况等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调查【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274-01 一、活动目标为了使增城高级中学高二(252)个理科生能更深刻的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问题,便于更好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便于更好地进行生物教学及开展课题研究,在高二开设的校本课程中选择一部分课时组织学生开展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研究.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农田实地考察,取得图片,获得一手资源.进而了解高中生对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掌握情况。
农田生态系统都是从生产者农作物开始的,人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是农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消费者,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控制者.人类总是努力使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朝着对人类最有异的方向流动.[1]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的活动目标是:1通过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明确当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评述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情况;2.尝试绘制当地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流程图,结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为了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对所调查的农田生态系统提出能量流动方面的改进建议;3.使学生通过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更加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验节约粮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实施方法1.材料用具:小水桶锄头放大镜调查表笔记本等,有条件的学生可用数码相机等工具。
2.突破难点:(1)根据具体解决的问题采用文献分析法或实地调查法;(2)建议农村学生采用实地调查法。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及答案3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考点规范练3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网中的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B.消费者代谢的产物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利用C.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为初级消费者D.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并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2.(2021山东曲阜月考)某池塘中生活着水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小型鱼类和能捕食小型鱼类的大型杂食性鱼类以及大量的微生物。
下列有关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池塘中所有的生物都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水草和浮游植物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且都为自养型生物C.塘泥中的细菌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但不一定是需氧型生物D.杂食性鱼类所处的营养级可能高于小型鱼类,也可能低于小型鱼类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包含4条食物链B.蛇和鹰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没有分解者,图中所示各食物链均不完整D.图中最短的食物链为草→鼠→蛇→鹰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由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图中所有生物和光能、CO2、H2O、N2C.图中的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蝉属于第二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D.人们大量捕捉黄雀后,短时间内蛇和蝉的数量都会减少5.生态学家研究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其局部能量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字母表示能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能量D1的最终去向是流向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是C1+D1+E1C.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1/(A1-B1)×100%D.应尽可能多的增加草原牲畜的放牧量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6.为提高农业产量,农民采取了如下手段:①人工除草;②使用农药消灭害虫;③温室种植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④对农作物施肥。
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典型的调查法 ; ②根据调 查手段采用访谈法 ; ③ 根据具
体解决 的问题采用文 献分 析法或 实地调查 法 ; ④建 议
农村学 生采用 实地调查法。
生 产者 调查 农作物 的名称 其他 生产者名称 抑制 其他生产者的方法
实地调查
其他季节
2 . 3 实施 步骤
实施 的步骤 如下 : 农业生态 系统 的构成 以村材料用具 动 物分类图鉴 、 植物 分类 图鉴 、 铁锹、 锄头 、 水桶 、 天平 、 调 查表 、 笔记 本等 , 有条 件 的学生 可 用小型 录音机 、 录音笔 、 数码 相机 、 摄像机 等采访 工具 。
2 . 2 难 点突破
① 或根 据调查对 象 的选 择范 围采 用
・
5 8 ・
生物 学 教学 2 0 1 3 年( 第3 8 卷) 第7 期
调 查 当地 农 田生态 系统 中的 能量 流 动情 况
沈初 见 ( 浙 江 省 绍 兴 市 第 一 中 学3 1 2 0 0 0 )
摘 要 本文通过活动设计 的形式 , 重点叙述 了通过调查 当地农 田生 态系统 , 明确生态 系统 的组成成 分 , 了解 系统 中能量流动 的
访谈计划 ; ④ 养殖动物 的饲 料来 源是 怎样 的?⑤ 农 民 对作物秸杆是如何处理 的?⑥人们通 过什 么方式 来提
高光能利用效率 ? 2 . 3 . 3 实际调 查方 法 以某地 稻 田生态 系统 能量流 动调查 为例来 说 明。课 题研究 小 组在教 师 的带 领下 , 与稻 田主人一起去 稻 田进 行调 查 , 首先 对 当季稻 田中 的主要农 作物进行识 别 , 具 体农 作物 的名 称可 以查询 植 物分 类图鉴或者询 问农业 技术人员 。对 其他季节农 作物 的种植 情况 以及抑 制杂草 生长 的方 法 , 可 以询 问 稻 田主人 。对消费者的调查应该选 择 l m x l m 的范 围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动的起点:除极少特殊的空间以外,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这样,太阳能就转变成化学能,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
除绿色植物外,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等也是生产者。
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输入系统的总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即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但并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在到达地面的总辐射能中,大约有55%是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不可见光,它们无法被植物利用。
剩下那45%的辐射能虽然能被植物的色素吸收,但由于植物表面的反射、非活性吸收和蒸腾作用都消耗能量,因此,真正用于构成光合作用产物的能量,在最适应的条件下,也只占太阳总辐射能的3.6%。
然而,植物自身的细胞呼吸还可消耗其中的1/3,因此最多只有2.4%的太阳能可转变成化学能而贮存在植物体内。
一般来说,植物只能利用1%左右的太阳辐射能。
参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能量”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
即:植物作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3、能量流动的过程: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储存在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随着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摄入体内。
被植食性动物摄入体内的能量,有一小部分存在于动物排出的粪便中,其余大部分则被动物体所同化。
这样,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如上图)。
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后,将发生上图中所示的变化。
能量在第三、第四等营养级的变化,与第二营养级的情况大致相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可以概括为下图。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习目标】1.理解记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自主学习】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后的去向:散失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自身储存流入营养级能量金字塔:将各个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绘制成图,可以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能量金字塔:始终为正金字塔,都遵循10%~20%传递效率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一般为正金字塔,也有可能为倒金字塔,上下营养级音间无固定数量关系。
【合作探究与展示】1.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2.归纳计算中“最”的问题(1)求消耗生产者最少或消费者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最大传递效率(2)求消耗生产者最多或消费者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最小传递效率例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
【分析】根据题息分析,戊是生产者,丁可通过三条食物链获得能量,三条食物链以及能量计算如下:①戊→庚→丁中消耗戊为:10×1/2×10×10=500(千克);②戊→甲→丁中消耗戊为:l0×1/2 X 10×1/2×10=250(千克);③戊→已→甲→丁中消耗戊为:10×1/2×10×1/2×10×10=2500(千克)。
则共消耗戊为:①十②+③=500+250+2500=3250(千克)。
【答案】3250例2、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图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值,单位为106kJ。
请据图回答:(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这部分能量是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生物实验专练(4)实验分类综合训练之模拟、调查、制作模型类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生物实验专练(4)实验分类综合训练之模拟、调查、制作模型类考向分析综合练习1.为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小球(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球并记录。
则对此模拟实验的叙述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次抓取完应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中,保证每种配子被抓的概率相等B.两个小桶代表的是雌雄生殖器官C.两个小桶内的小球数目可以不相等,但是每个桶内的D和d的小球数目一定要相等D.两个小桶内的小球数目必须相等,但是每个桶内的D和d的小球数目可以不相等2.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B、b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容器中的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B.本实验模拟了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总数量应为1:1D.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1:1:1:13.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在设计制作细胞模型时,首先要考虑模型是否美观D.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4.在M数分裂模型(2n=4)制作实验中,制作了4条黄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条黄色的色单体应大小相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也如此B.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细胞中应有4条黄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C.模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每个细胞中应有2条染色体且颜色不一定相同D.模拟产生的一个配子中可能含有4条黄色的染色单体5.下列关于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B.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数学模型C.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6.多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关键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探讨这个概念,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能量流动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然后,这些有机物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传递。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单向流动是指能量只能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逐级递减是指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会有大量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导致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越来越少。
二、例题分析例题 1: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 10000 焦耳。
假设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 1000 焦耳,那么传递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多少?解题思路: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 10% 20%。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 1000 焦耳,按照最大传递效率 20%计算,传递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 1000 × 20% = 200 焦耳。
例题 2: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有以下食物链:植物→ 食草昆虫→ 食虫鸟→ 鹰。
如果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100000 焦耳,食草昆虫同化的能量为 10000 焦耳,那么鹰最多能获得多少能量?解题思路:首先计算食草昆虫到食虫鸟的能量传递,最多为 10000 × 20% = 2000 焦耳;然后食虫鸟到鹰的能量传递,最多为 2000 × 20% = 400 焦耳。
所以鹰最多能获得 400 焦耳的能量。
三、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1、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100%2、某一营养级获得能量的计算:若已知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和能量传递效率,该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能量传递效率四、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情分析方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情分析方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在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能量流动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和能量捕获利用效率的一门学科。
为了进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情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选择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选择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比如森林、湿地等。
2. 确定能量流动的层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研究,比如生物个体之间的能量传递、群落内不同物种之间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等。
根据研究目标选择相应的层次进行研究。
3. 收集基础数据: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数据,包括物种组成、数量分布、生长繁殖情况、食物链关系、能量转化效率等。
4. 建立能量流动模型: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模拟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可以使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食物网模型等进行建模分析。
5. 分析能量流动特征: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些特征,比如能量流量的大小、能量捕获利用效率、能量捕获与捕食关系的变化等。
6. 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能量流动的特征,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食物链稳定性等指标。
通过对不同情景的模拟和敏感性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7. 提出建议和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比如可以建议增加某些物种的保护力度,改善生态系统的能量捕获利用效率等。
总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情分析方案包括选择研究对象、确定能量流动的层次、收集基础数据、建立能量流动模型、分析能量流动特征、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出建议和措施等步骤。
这些分析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可以进一步研究生物个体之间的能量流动、群落内不同物种之间的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
首先,研究生物个体之间的能量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情况如图:
该玉米种群各个环节能量利用情况
(1)
(2)图b所示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有一部分可以 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因此,该 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充分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2.不能。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物质总是由有序朝着无 序的方向发展。 硅藻能利用获取的营养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释放能 量,依靠能量完成物质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化,维持其生命 活动。
与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结构较简单,优势群落往往只有 一种或数种作物;伴生生物为杂草、昆虫、土壤微生物、 鼠、鸟及少量其他小动物;大部分经济产品随收获而移 出系统,留给残渣食物链的较少。 生态农业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系统工程的方法,遵 循自然规律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 它的主要特点是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全面发展,应 用现在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内部良性循环,稳定持续发 展。如: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等。
4.下图是一个食物网,如果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 有2/5来自鼠,有1/5来自蛇,那么鹰要增重20克体重, 最多要消耗植物多少克?
【调查】 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 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 主要成员。
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人们必须 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 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 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 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
参考调查点:稻田生态系统
组成成分: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生产者: 水稻、杂草、浮游植物等; (3)消费者:田螺、泥鳅、黄鳝、鱼、青蛙、浮游动物、 昆虫、鸟类等; (4)分解者:多种微生物。
1.你所调查的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主体是什么?还有哪 些种类的生物是生产者?农民是用什么方法抑制其他生产者 的数量的? 生产者主体是水稻,其他生产者有杂草、浮游植物等。农 民主要通过喷洒除草剂,或人工除草的方式抑制杂草的生长。 2.初级消费者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对农业生产有益的?哪 些是有害的?对这些初级消费者,农民分别采取了哪些措 施? 初级消费者有:田螺、浮游动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鱼、 鸟类等。一般而言,植食性昆虫和鸟类等往往对水稻生长构 成危害,田螺、植食性鱼数量较多时也会对水稻生长构成危 害。农民采取喷洒农药、竖稻草人等措施防止或减少这些动 物的危害。
5.农民对作物秸杆是如何处理的?
农民对秸秆的传统处理方式有焚烧或填埋等;现代农业提 出了综合利用思想,例如,秸秆可作为多种工业原材料,还 可以用来生产沼气,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能量。
6.人们通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么方式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 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 能的比。 合理密植。 7.怎样才能使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通过稻田养鱼等措施,实现立体化生态农业;通过建造 沼气池,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这些玉米的含碳量折合成葡萄糖是6687.5 kg, 计算公式是(12+18)/12×2675, 这些葡萄糖储存的能量是1.07×108 kJ 计算公式是EG=MG×1.6×104;
这些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是3.272×107 kJ 计算公式为ΔE呼=ΔMG×1.6×104; 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季节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1.3972×108 kJ 计算公式为E固=EG+ΔE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所固定太阳 能的比例是23.4%; 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是1.64% 计算公式为η=1.3972×108/8.5×109。
3.次级消费者有哪些?它们与农作物是什么关系?
次级消费者有:泥鳅、黄鳝、肉食性鱼、青蛙等。一般 而言,这些消费者对水稻生长利大于害。农民通过禁捕, 或适量放养等措施,实现生态农业的目标。 4.养殖动物的饲料来源是怎样的? 动物养殖需要的营养大致包括纤维素、淀粉、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等,通常可使用农作物秸秆/藤蔓、牧草、 粮食(如玉米)、饼粕、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具体的要根据养殖动物的需求合理搭配各种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