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原本)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一、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二、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3、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是总结的结果;·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容和要求:1、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表现为: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涵和外延;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表现为: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容和要求:1、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容和要求:1、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两不可: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排中律述不可同假,矛盾律述不可同真;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和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看,P而非Q成立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看,Q而非P成立(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
高考语文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
高考语文逻辑三大基本规律一、内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二、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3、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是总结的结果;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表现为: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内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表现为: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两不可: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排中律陈述不可同假,矛盾律陈述不可同真;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和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看,P而非Q成立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看,Q而非P成立(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
逻辑思维三大定律
逻辑思维三大定律一、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要保持其自身的同一性。
同一律就是说:我们在思考问题或者讨论问题的时候,用到的概念的含义必须一致,用到的判断的含义必须一致,不能发生变化,不能各自理解得不一样。
概念必须是同一个概念,判断必须是同一个判断。
二、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矛盾律就是不允许在思维过程中出现自相矛盾。
因此矛盾律也叫不矛盾律。
不能对同一对象同时作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既肯定,又否定。
不能对互相否定的判断都肯定。
三、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常用于“反证法”和“归谬法”,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只要证明了一个是错的,那另一个就一定是对的。
一、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要保持其自身的同一性。
同一律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命题,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命题。
“命题”名词解释:命题就是一个判断所表达的含义。
逻辑学初学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判断就是一个命题。
也就是说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者讨论一个问题时:1、一个概念的意思必须是一样的,不能刚开始是一个意思,后来又变为另一个意思;对同一个概念,不能我理解的是一个意思,你理解的又是另外一个不同的意思。
2、一个命题的意思也必须是一样的,前后不能发生变化。
不能转移命题,不能更改命题。
同一律对思维形式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概念要明确,二是判断要同一。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有两种: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一)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不是在原来意义上使用某个概念,而是把不同的概念混为一个概念或者改换同一概念的含义,不保持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和同一,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由于认识不清楚或缺乏逻辑修养,无意之中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从而造成概念混乱。
「干货分享」三大逻辑基本定律介绍: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干货分享」三大逻辑基本定律介绍: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在生活与学习中,我们一直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逻辑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由此可以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的真相,也可以对生活的现象发表观点,作出论证。
今天,就由小编带大家走进逻辑的世界。
今天我们先讲一部分,我们将搞懂逻辑四大基本定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一、同一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以上片段相信大家不陌生,是庄子寓言中很有名的“濠梁之辩”。
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
庄子说辞“诡辩”的地方在于他偷换了概念。
“安”在古汉语中,作疑问词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哪里”,而是“怎么”。
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的“安”是“怎么”的意思,可后来被庄子偷换成了“哪里”。
关于概念、词语在不同语境的多种含义,就是“同一律”讨论的范畴。
何为“同一律”?它指的是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任意变换。
用公式表示就是“A就是A”,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
如果违背了“同一律”,就会陷入我们常说的“偷换概念”或者“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中,比如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中,有这么一句: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同学们可以先思考一下这句话存在何种逻辑谬误?【解析】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品”是各个作品的通称。
看着词语一样,但其实内涵不一样。
逻辑学的三大定律
逻辑学的三大定律在逻辑思维规律中,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三个最基本的规律。
他们所表现的是逻辑思维的确定性、不矛盾性和明确性,在逻辑思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定性要求命题所采用的概念、判断必须是与命题自身同一的,不矛盾性要求思想前后要的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明确性要求命题必须排除中间的可能性,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遵守这三条基本规律,是保障我们思维确定性、不矛盾性和明确性的基本条件,是正确是思维逻辑的最起码的要求。
同一律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命题始终如一。
公式:A是A含义:在公式中,A可以是任何思想、任何概念、任何命题。
如果说定义了这个概念是A,那么在同一个逻辑推论中,必须遵守A是A这个基本原则,即概念是确定的,前面所引用的概念,和后面所采用的概念,是同一个概念。
如果是A,那么就是A,如果在论述过程中,更该了概念的内涵,或者是扩展了概念的外延,前后讨论是概念在定义上出现了不一致,那么这个命题是无效的。
矛盾律内容:同一个思维中,一个命题不可能既是真的,又是假的。
公式:A必不非A含义:在这个公式中,A和非A,是矛盾的、对立的,基本观点是相反的,如果A是对的,那么必然非A就错了;如果非A是对的,那么必然A就错了。
这个命题不能同时认为A和非A都是正确的,也就意味着任何一个思维和辩论中,对于同一对象不能同时做出完全相反的两个判断,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他。
思想前后必须是一贯的,不矛盾的。
在逻辑思维中,一个观点不可能即得对地,同时又是错的,否则论点自相矛盾。
排中律内容:同一个思维中,一个命题不可能既不是真的,又不是假的。
公式:A或者非A含义:在这个公式中,A与非A表示两个互相矛盾或者具有反对关系的两种意见,如果认同A,那么必然要否认非A。
如果认同非A,那么必然要否认A。
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判断,不能同时认为他是对的,也是不对的。
在是非、真假、肯否之间,要么对,要么错,必然也只能做出二选一。
在逻辑思维中,一个观点,不能既不是对的,又不是错的,否则观点模棱两可。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最近接触到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大逻辑基本定律,结合一些案例起来一起看,觉得分外有趣,所见所得分享如下。
1.同一律:同一的是外延与内涵。
什么是同一律呢,逻辑学家提出,我们在沟通时,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同一律。
也就是前后提及一个概念时,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同一。
那么什么是外延和内涵呢?是指概念的两个部分,内涵是定义,外延是在符合此定义的东西,比如说产品和商品,产品的内涵是什么呢?是指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新物体,外延是什么呢?是指所拥有这个内涵的物体。
而商品呢?商品的内涵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样内涵一下就变丰富了,但是外延却减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前后同一,是指前后提及的概念统一,就要保持的是外延与内涵的统一。
如公孙龙骑白马过函谷关,守卫说,人可以过关,马不行。
公孙龙“以公孙龙是龙么”来论证了白马非马的观点,巧舌如簧的形成了《白马非马》的故事。
其实这里公孙龙的诡辩,就是巧用同一律去挖掘的观点,在守卫口中的白马是马,“是”字其实是属于的意思,而公孙龙中的白马不是马,“是”字其实是等于的意思,两者内涵和外延不相同,所以才出了诡辩的故事流传至今。
那么在现代有没有这样的故事呢?在我们的笑声和小品的创作中也常用到利用同一律的生产包袱,比如去年著名的春晚小品,海参炒面,前后两者的海参概念不同,才会有如此大的笑料产生。
这种歧义的案例有非常多,“我想静静”中的静静既可以指状态,也可以指人,“我从来不给笨蛋让路““---我恰恰相反。
”这里的笨蛋也跟静静类似,前后不一,再比如说,“以前喜欢一个人,现在喜欢一个人。
”,“你怎么看,我偷着看”,“买房子送老婆”中间的送字,也是前后同一律的不规则体现。
2.矛盾律:如何理解自相矛盾?我们还是先从概念说起,矛盾律的核心观点认为: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对,一定有一个是假的。
成功的否定,不是失败,而是未成功,未成功和失败是一回事吗?未成功,可能是失败,也可能是一种未知的状态,这种未知状态未来可能演化成成功,也可能演化为失败。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三大定律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三大定律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三大定律是指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这些定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原则,用于确保推理过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同一律是指在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或命题都应保持其含义的一致性,不能随意变换或混淆。
这意味着在同一个推理过程中,一个概念或命题不能一会儿指这个,一会儿指那个,这样会使得推理过程变得混乱不堪,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为真。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命题是真的,那么与其矛盾的另一个命题就必定是假的。
这种规律在形式逻辑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用来排除一些错误的推理。
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一个命题要么是真要么是假,没有第三种可能。
这意味着,对于任何一个命题,我们都可以确定其真假性,不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
排中律可以帮助我们在推理过程中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三大定律是形式逻辑的基础,它们确保了推理过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定律不仅可以应用于学术研究,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帮助我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要求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要求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原则,在推理和论证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和探讨这三个原则,并分析它们的重要性和运用场景。
同一律,也称为恒真律或永真律,指的是任何陈述与自身总是相符的原则。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陈述与自身相一致。
例如,如果说“太阳是太阳”,这个陈述符合同一律。
同样,如果说“1+1=2”,这个陈述也符合同一律。
同一律可以被认为是逻辑学的基础原则之一,因为它确保了推理和论证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任何推理和论证中,如果违反了同一律,就会导致逻辑错误。
因此,同一律对于逻辑学的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
矛盾律是逻辑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指的是任何陈述与其否定之间的关系。
矛盾律表明,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不能同时成立。
例如,如果说“今天是晴天”,那么“今天不是晴天”就不能同时成立。
矛盾律为推理和论证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二元思维框架,使得我们能够对陈述的真假进行准确的判断。
在求证一个命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推理和论证来找到其否定陈述的矛盾之处,从而验证该命题的真实性。
排中律是指任何陈述必定要么为真,要么为假的原则。
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一个陈述只能有两种可能的取值,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例如,如果说“这个球是红色的”,那么它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排中律为推理和论证提供了一个明确的逻辑基础,使得我们能够对命题的可行性进行清晰的判定。
排中律也是逻辑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在严密推理和有效论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逻辑学中的三个基本原则,它们共同确保了推理和论证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逻辑学的任何领域,包括数学、哲学、科学等,这三个原则都被广泛应用。
在数学中,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构成了数理逻辑的基础,为数学推理提供了一种严密的思维框架。
在科学研究中,这些原则也被广泛应用,用于验证实验结果和推断科学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运用这些原则进行思考和判断。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联系和区别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联系和区别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都是逻辑学中的基本定律。
1. 同一律
同一律也称为恒等律,指的是任何命题与其自身相等,也就是说,命题P等同于命题P。
例如,“天空是蓝色”的命题等同于“天空是蓝色”。
2. 矛盾律
矛盾律也称为否定律,指的是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命题一定有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或同时为假。
例如,“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和“这个房间里没有椅子”这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
3. 排中律
排中律也称为中间地带律,指的是一个命题和其否定命题要么其中一个是真的,要么另一个是真的,不存在中间地带。
例如,“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和“这个房间里没有椅子”这两个命题必须要其中一个是真的。
联系和区别: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都是建立在二值逻辑基础上的基本定律,均以真和假作为二元的范畴。
它们的最大联系在于,它们都是逻辑上的基本准则,无论是命题逻辑还是谓词逻辑,都必须遵循这些准则,否则就会产生逻辑混乱。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同一律是命题与自身相等的基本定律,矛盾律则是阐述真假二元互斥的基本定律,排中律则是排除中间地带的基本定律。
形式逻辑基础
形式逻辑基础——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三大基本规律逻辑三大基本规律:一、内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二、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3、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是总结的结果;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表现为: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内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表现为: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两不可: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排中律陈述不可同假,矛盾律陈述不可同真;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和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看,P而非Q成立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看,Q而非P成立(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
矛盾律 排中律 同一律通俗解释
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通俗解释【摘要】逻辑思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是基本的逻辑原理。
矛盾律指的是某个命题或陈述的真值只能是真或假,不存在中间状态。
排中律表明某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不存在其他可能性。
同一律则是指同一个对象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方面上只能有一种属性。
这三大逻辑原理在逻辑学、科学研究、争议讨论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思考问题、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
在辩论中遵循这些原理可以避免争论的混乱,达到更有说服力的结果。
通过训练和应用这些逻辑原理,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和掌握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逻辑原则。
【关键词】逻辑原理,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逻辑思维,训练,重要性,例子,意义1. 引言1.1 什么是矛盾律矛盾律是逻辑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也被称为三大逻辑原理之一。
它指出“对于任何命题,它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不可能既为真又为假”。
简而言之,矛盾律表明了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为真和为假。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矛盾律:如果有一个命题“今天是星期五”,根据矛盾律,这个命题要么是真,表示今天是星期五;要么是假,表示今天不是星期五,不可能存在同时既是星期五又不是星期五的情况。
矛盾律在日常生活和逻辑推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分辨真假、推理论证并进行有效的思考。
通过遵循矛盾律,我们可以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提高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和效率。
1.2 什么是排中律排中律是逻辑学中的一条基本原理,也称为排中原则或排中律。
它指的是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不存在同时为真和为假的情况。
换句话说,排中律认为一个命题要么成立,要么不成立,不存在中间状态。
这个原理在逻辑推理和思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排中律的基本形式是:“对于任何一个陈述句,要么它为真,要么它为假。
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
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
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分别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1、同一律: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和命题都必须保持始终的自身同一性。
其逻辑表达式是:A=A或如果p,那么p。
违反这个逻辑表达式,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2、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个对象,不能同时对它既肯定又不肯定。
其逻辑表达式是:A不是非A。
违反这个逻辑表达式,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3、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个对象,不能同时对它既否定又不否定。
其逻辑表达式是:A或者非A。
违反这个逻辑表达式,就会犯“模棱两可”的错误。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逻辑三大基本规律一、内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二、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与论证;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与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3、逻辑规律就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就是总结的结果; 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与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就是同一的;既“A就就是A”;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表现为: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 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内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表现为: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 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内容与要求:1、内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 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内容与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两不可: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 2)排中律陈述不可同假,矛盾律陈述不可同真;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就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与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瞧,P而非Q成立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瞧,Q而非P成立(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就是同一的。
逻辑思维四大规律
逻辑思维四大规律
逻辑思维的四大基本规律分别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个论证和推理过程中,每一个概念或者判断都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所谓同一就是指任何一个概念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即A是A。
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始终是不变的,其性质是稳定的。
矛盾律:是指在同一个论证和推理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判断,不可能同时为真,必有一个是假的。
任何一个判断都必须保持同一,不允许自相矛盾。
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不能同时既肯定又否定一个事物。
排中律:要求人们在是非面前,对问题必须做出明确的回答,不允许模糊。
如果两个判断是相互否定的,那么必须肯定其中一个是真的,不允许对两个判断都加以肯定或否定,也不允许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第三种可能。
充足理由律:在论证的过程中,任何判断被确定为真时,必须以充足的理由作为根据。
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有三条:理由必须真实;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理由必须充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逻辑三大基本规律一、内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二、作为逻辑三大基本规律的原因:1、最普遍地适用于各种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2、正确的思维应当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而三大基本规律集中反映之;3、逻辑规律是思维规律,逻辑三大规律是总结的结果;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既“A就是A”;2、要求: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概念都要确定,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并用一个概念代替已经使用的另一个概念;表现为:1)随表达需要而随意变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概念混为一谈;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断定内同,或者用另一断定代替之;表现为:1)在思维中,用一个与原来相似但不同的命题代替原来的待断定命题;2)思考或谈论问题时,没有中心论题或者远离中心论题;三、同一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只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2)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3)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矛盾律: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既“非(既A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二、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命题;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通过一个命题的真,可以推假,而通过它的假,又可推真;三、矛盾律的作用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仅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并不否认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3)矛盾律对于下反对关系没有制约作用;排中律一、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2、要求: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下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二、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两不可:对于相互矛盾的命题同时不予肯定,或者含糊其辞;2、复杂问语的回答与排中律:回答复杂问语时可以通过否定前提同时加以否定;三、排中律的作用及其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对于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个时间、地点的同一对关系;2)排中律陈述不可同假,矛盾律陈述不可同真;3)排中律并不否认事物相互转化的中间形态;之所以说因为矛盾律,就因为两个辩题是相互否定的,所以不可能同真;而作为辩题又不能有任意一个为必然真,所以只可能在某种层面上两个命题都假,只有在各自的不同角度和维度上才可能各自为“真”即如果辩题抽象为“P而非Q”vs“Q而非P”则,当A时、用A的眼光去看,P而非Q成立而当B时、用B的眼光去看,Q而非P成立(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
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
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任何思想,即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
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任意变换。
同一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的主要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而只有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人们也才能进行思想交流。
否则,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混淆论题或偷换论题,那就必然会使思维含混不清,不合逻辑,既不能正确地组织思想,也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
因此,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乃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论辩)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相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跑题,不能在讨论某个论题的名义下实际讨论别的论题。
违反同一律要求常见的逻辑错误有:①在同一思维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
-某报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小伙子:"您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斐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行吗?"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
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是贬义。
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
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是褒义,它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
因此,同一个语词("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混淆或偷换论题是在论证中常见的一种逻辑错误。
这种错误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个不同的论题(判断或命题)这样或那样地混淆或等同起来,从而用一个论题去代换原来所论证的论题。
比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讲过下述这样一段话:-"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
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
我主张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
因为,这样做所占的时间较少,而获得的效果却很好。
否则就会这样:这个国家的地理归地理,而它的历史归历史,各管各,不能互相联系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话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
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一个论题。
这就是一种混淆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下面再举两例说明。
-苏格拉底领了一个青年到智者欧底姆斯那里去请教。
这个智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给了这个青年一个下马威。
他劈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学习的是已经知道的东西还是不知道的东西?这个青年当然回答说,学习的是不知道的东西。
于是这个智者就向这个青年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你认识字母么?""我认识。
""所有的字母都认识吗?""是的。
""而教师教你的时候,不正是教你认识字母吗?""是的。
""如果你认识字母,那么他教你的不就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吗?""那么,或者你并不在学,只是那些不识字母的人在学吧!" "不,我也在学。
""那么,如果你认识字母,就是学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了。
" "是的。
""那么,你最初的回答就不对了。
"这个青年就这样被智者欧底姆斯搞晕了,于是承认自己的失败,而甘心拜欧底姆斯为师。
分析:其实,在这个典故里,智者欧底姆斯使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把这个青年弄得昏头昏脑的。
-物理老师出一道题当堂考学生,题目是:"一炉铁水凝结成铁块,它的体积缩小了三十四分之一。
后来,铁块又熔化成铁水,体积增加多少?"学生甲经过计算,回答道:"熔化后的铁水的体积比铁块增加了三十三分之一。
"乙马上反对说:"不对。
同是一块铁。
缩小的是三十四分之一,增加的是三十三分之一,不是自相矛盾吗?"甲又说:"不是我自相矛盾,而是你混淆了概念"。
请分析甲、乙两人谁是谁非。
分析:甲的说法是对的,乙的说法是错的。
因为"增加"和"缩小"都是相对的概念。
缩小三十四分之一,是相对于铁水凝结成铁块来说的;增加三十三分之一,是相对于铁块熔化为铁水说的。
这样甲的说法并不自相矛盾;乙确实是混淆概念,因为他把"增加"和"缩小"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了。
-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
他把新手表和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他又把家中的挂钟和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家中的挂钟比电台标准快了三分钟。
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表是准确的。
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这说明手表准时。
B.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
C.张先生的推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直接和标准时比。
D.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
E.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是:D。
因为确定两个三分钟不是同一概念。
张先生的推断违反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但有时故意违反同一律规则,却可以创造出特殊的说话效果。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校长林文庆经常克扣办学经费。
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林又提出要克扣一笔经费,教授们纷纷反对。
林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
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鲁迅一下站起来,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拍在桌上:"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二)矛盾律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
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
矛盾律的公式是:并非(A而且非A)。
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
因此,"并非(A而且非A)"是说:A和非A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亦即其中必有一个命题是假的。
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
而保持思想的前后一贯性,乃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
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
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比如,我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曾经谈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卖矛(长矛)和盾(盾牌)的人,先吹嘘他的盾如何的坚固,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