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幼儿园节日课程的特点和思考

合集下载

幼儿园国外节日介绍案例分析:跨文化交流与教学启示

幼儿园国外节日介绍案例分析:跨文化交流与教学启示

幼儿园国外节日介绍案例分析:跨文化交流与教学启示【幼儿园国外节日介绍案例分析:跨文化交流与教学启示】一、引言在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跨文化交流不仅能够拓宽幼儿的视野,更能够激发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而节日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以幼儿园国外节日介绍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在教学中的价值和启示。

二、案例分析以美国万圣节为例,这是一个盛大而且富有趣味性的节日。

在美国的幼儿园中,教师们会以万圣节为主题,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教师会向幼儿介绍万圣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组织幼儿们进行面具、南瓜灯等手工制作,还会举办化妆舞会等活动,让幼儿们在玩中学,增强对这一节日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启示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交流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外国节日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的国际化意识。

通过活动的设置,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仅增加了幼儿们的文化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大大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个人观点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学应当注重跨文化交流的融合。

通过介绍国外节日,不仅可以增加幼儿们的文化知识,更能拓展他们的视野,促进其全面发展。

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该注重思考如何将国外节日与本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国家,培养对本国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五、总结通过对幼儿园国外节日介绍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跨文化交流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仅仅通过介绍国外节日,就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我相信跨文化交流在幼儿园教学中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

在知识看见更多关于“幼儿园国外节日介绍案例分析”的文章吧,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六、应用跨文化交流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具体措施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跨文化交流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选择适合幼儿认知水平的国外节日进行介绍,例如美国的感恩节、英国的圣诞节、我国的春节等。

美国幼儿园华裔孩子的传统节日庆祝

美国幼儿园华裔孩子的传统节日庆祝

美国幼儿园华裔孩子的传统节日庆祝在美国,幼儿园里的华裔孩子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既接触到了美国的多元文化,又保留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为了让这些华裔孩子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幼儿园里举办了一系列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节日的气氛,同时也增进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老师们为了让华裔孩子们体验到春节的喜庆氛围,提前布置了教室。

窗户上贴着红纸,门上挂着喜庆的灯笼,墙上挂着精美的年画。

教室里还摆放着各种传统节日食品,如糖果、年糕、饺子等。

在春节庆祝活动中,老师们组织孩子们亲手制作贺卡,送给亲朋好友。

孩子们用彩纸、彩笔、剪刀等工具,精心制作着属于自己的贺卡。

他们还在贺卡上写上了祝福的话语,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孩子们还学习了舞狮、舞龙等传统表演节目。

在表演中,孩子们穿着精美的戏服,跟着音乐的节奏,欢快地跳跃着。

他们的表演引来了阵阵掌声,也让在场的家长们倍感欣慰。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代表着团圆和美满。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老师们为了让华裔孩子们感受到中秋节的温馨氛围,准备了各种有趣的活动。

老师们向孩子们讲述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让他们了解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接着,孩子们分组进行月饼制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亲手揉面、馅料、包馅、烘烤,制作出了美味的月饼。

幼儿园还举办了猜灯谜活动。

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出灯谜,猜灯谜。

这个活动不仅让家长们参与了进来,还让孩子们在思考中领略了中华文化的智慧。

庆祝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将自制的月饼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这让他们在团圆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温馨和美好。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老师们为了让华裔孩子们了解端午节,准备了各种有趣的活动。

老师们向孩子们讲述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让他们了解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接着,孩子们分组进行粽子制作。

幼儿园美式节日庆祝活动策划幼儿园文化教育

幼儿园美式节日庆祝活动策划幼儿园文化教育

幼儿园美式节日庆祝活动策划一、引言美国的节日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于幼儿园的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幼儿园的特点和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我们可以在幼儿园开展一系列的美式节日庆祝活动,通过参与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并体验美国的节日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二、活动策划与准备1. 活动主题每个美式节日庆祝活动都需要确定一个主题,比如感恩节、万圣节、独立日等,主题的确定需要考虑活动的适宜性和趣味性,同时要符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2. 活动内容针对不同的主题,可以准备不同的活动内容,比如制作万圣节南瓜灯、感恩节共享感恩之心、独立日国旗制作等,活动内容要求简单易操作,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 材料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需要提前准备,比如彩纸、彩笔、颜料、粘土等,要确保材料的安全和环保性,避免对孩子们造成不良影响。

4. 活动道具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可以准备一些道具或装饰品,比如感恩节的仿真火鸡、独立日的小旗帜等,这些道具能够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节日的含义。

5. 活动时间安排活动的时间安排要考虑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和注意力集中情况,选择上午或者下午的课间时间进行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进来。

6. 活动宣传在活动前,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家长群等渠道进行活动宣传,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和意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支持。

三、活动实施1. 活动前的预热在活动开始前,可以通过课堂上的简短介绍、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为孩子们预热,让他们对即将进行的节日庆祝活动有所期待。

2. 活动进行活动进行时,老师要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由发挥,同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满足和成就感。

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总结和点评,让孩子们共享自己的体验和心得,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对节日的文化背景和意义有所认识。

四、活动后的反思与评估1. 孩子们的参与度通过观察和分析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体验美国幼教课程,感受异国教育文化

体验美国幼教课程,感受异国教育文化

体验美国幼教课程,感受异国教育文化参加中耶美国幼儿园课程高级研修班培训的五天以来,每天吃饭的时候,在宾馆里休息的时候我都在想,我听到和看到的美国幼教能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和改进。

经过提炼和总结,我将我的思考分为五个板块。

一、强调关注个体美国的教育属于个人中心型教育,重视个性,突出个人,注重个体。

美国培训的第一天,沃特博士用了一种看似很浪费时间的方式向老师问好,他与在座的100多名教师一一握手,并用《hello歌》唱出每一位教师的名字,以此表示欢迎。

当沃特博士唱完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说:“我的每一次握手对你们来说都是唯一的一次,因此,我对每个人握手并微笑。

孩子也是一样,或许你对100个孩子都要报以热情的微笑,你会重复100次一样的动作,但是对每个孩子而言,这只是唯一的一次!”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我们的教育经常说教育要面向全体,但是全体背后的个体却往往被忽视。

在美国的幼儿园中,集体活动是很少的,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鼓励儿童自己选择喜欢的游戏和活动。

在培训期间,布兰达老师为我们出示了一张美国幼儿园班级区域划分的平面图,我旁边的中国老师反映很快,马上就问:“请问集体活动是在什么地方?”原因是在这张平面图上看不到任何可以容纳10人以上活动的空间。

原来在美国,教师为孩子们传授新知识,是在区域中的进行的,一个区域中3-5名幼儿,教师一次只为3-5名幼儿授课。

这样大大的增加了幼儿的学习效率,也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学习。

所以在美国的幼儿园没有什么分数表或成绩单,但是会有一个学习报告。

在于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进展,看看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哪些方面是上小学后需要注意的。

通过培训,我真正了解到要把孩子看成一个个体,要从孩子自身进行比较,我想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在于区分孰好孰坏,而在于提升。

如果我们把教育目标比作是一个地点,那么,每个孩子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不见得一样,路径也不见得一样,相同的是他们终究会到达这个指定地点。

美国的节日文化

美国的节日文化

美国的节日文化想象一下,漫步在热闹的街头,彩色的气球在蓝天下飘荡,一簇簇鲜花在微风中摇曳,小孩子穿着海盗服装在街角嬉戏,而大人们则穿着五彩斑斓的民族服装在笑着聊天。

大家一定会问,这是在哪里?这其实就是我们在庆祝一个普通的美国节日——哥伦布日。

这一天,我们会用欢乐和狂欢来纪念那个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因此其节日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

许多节日都是从世界各地传入美国的,比如中国的春节、印度的排灯节、西班牙的西班牙语情人节等。

这些节日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庆祝,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特色。

美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美国节日文化具有商业化特点。

许多商家都会利用节日的机会进行促销活动,推出各种特色商品和礼品,让消费者在购物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其次,美国节日文化具有普及性。

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人,都可以在美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日庆祝方式。

这使得美国节日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最后,美国节日文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反映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美国节日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体现在各种节日的来源、意义和活动形式上。

以万圣节为例,这个节日原本是为了纪念死者,但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孩子们穿着各种服装要糖吃的节日。

再比如感恩节,这个节日是用来感谢上帝的恩赐,但现在却成了一个家庭团聚、吃火鸡和观看橄榄球比赛的节日。

此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节日,如中国的春节、印度排灯节等,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各不相同,但都为美国的社会文化增添了色彩。

每次参与美国节日活动,我都能深切感受到家庭和社交的重要性。

无论是感恩节还是圣诞节,家庭成员都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

人们还会邀请朋友和邻居来参加,大家在一起享受美食、畅谈人生,这种氛围让我倍感温馨和亲切。

此外,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比如万圣节的南瓜灯、感恩节的火鸡、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还让人们在庆祝中领略到了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美国幼儿园教育特色和目标

美国幼儿园教育特色和目标

美国幼儿园教育特色和目标一、美国幼儿园教育特色及理念1.活动区域多样化:美国幼教工作者精心设计了各种活动区域,如电脑区、图书区、泥塑区、植物区、动物区、积木区、玩沙区、玩水区、烹调区等,以满足宝宝多样化的兴趣和需求。

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活动区域,自主取放玩具和物品,活动结束后自觉收拾。

2.环境布置有序:为了让宝宝对环境产生信任感,美国幼儿园将玩具、物品等分类摆放,显示清晰。

这样,宝宝在找不到东西时不会感到陌生、茫然或不安。

3.友好相处:美国幼儿园注重培养宝宝之间的友好关系。

充足的玩具和物品使每个宝宝都能得到满足,无需争抢。

不同区域的活动让宝宝有机会与多个伙伴一起交流、互动,增加社交经验。

4.冲突解决:当宝宝之间发生争执时,老师会引导他们互相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沟通和解决问题。

5.成就感:美国幼儿园重视宝宝的作品,将图画、剪纸等贴在宝宝容易看到的地方,让宝宝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二、美国幼儿园教育目标及培养方向1.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幼儿园致力于培养宝宝在各方面的发展潜力。

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幼儿园鼓励宝宝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探索精神。

3.培养信任感、责任感和自尊心:美国幼儿园教育宝宝对成人的要求作出反应,学会承担责任。

4.学会表达需求、分享与合作:美国幼儿园引导宝宝学会与人沟通,友好地与同伴交往。

5.提高肢体动作准确性:美国幼儿园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6.丰富知识、经验:美国幼儿园通过游戏让宝宝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并学会总结、分类。

7.发展社会性和情感:美国幼儿园通过培养艺术和认知技能,促进宝宝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

8.培养学习技能:美国幼儿园注重读、写、算等学习技能的培养,但不强迫学习,让宝宝根据自身能力进行学习。

总之,美国幼儿园注重培养宝宝的自主性、合作性和社交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宝宝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长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美国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其特点

美国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其特点

美国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其特点作者:岳慧兰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4年第04期在我国,幼儿园是指3岁~6岁幼儿所在的机构,而在美国,人们只把5岁~6岁的幼儿所在的机构称为幼儿园(Kindergarten),3岁~5岁的幼儿所在的年级称为Preschool。

本文所指的幼儿园是我国习惯的定义,包括美国的Kindergarten和Preschool。

美国密歇根州红杉小学(Red Cedar Elementary School)是一所设有幼儿园(Kindergarten 和Preschool)和小学1~4年级的公立普通小学,学校共有来自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名学生。

2012年至2013年在美国密歇根州访学期间,本人以志愿者的身份持续参与了红杉小学幼儿园猫头鹰班(Kindergarten)和毛毛虫班(Preschool)的日常教育教学事务,从而有机会对美国幼儿园一日活动及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一、红杉小学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一)全校每日晨间庆典活动红杉小学最有特色的活动是每日的晨间活动。

这个活动每天早晨8:45在体育馆里举行,持续约半个小时。

全校学生,包括幼儿园幼儿都要参加。

晨间庆典活动一共由四个环节组成。

第一个环节是忠诚宣誓。

仪式举行时,一边播放字幕,一边奏音乐。

誓词是三句话:“我谨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

忠诚于它所代表的共和国,上帝庇佑下的一个国家。

不容分割,人人由此享有自由与正义。

”学校并没有对学生的姿势做统一要求,只有个别教师在宣誓时会脱帽、立正,表情凝重,右手郑重地放在左胸。

第二个环节是,演奏不同学生所属国家或地区的国歌,并用该国语言说“你好”。

所演奏的国歌每天都会更换,学校中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学生的国歌都有机会被演奏到。

国歌演奏时,所属国的学生手持自己国度的国旗庄严地站在体育馆中央,其他幼儿在四周听着、看着。

国歌演奏结束后,该学生用本国语言说“你好”,其他师生都来学习这个词或这句话。

富有童趣的美国幼儿园节庆活动

富有童趣的美国幼儿园节庆活动

放眼世界(OMEP 中国委员会专版)去年,我来到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mphis ),开启了为期一年的访学生活。

期间,每逢美国的传统节日,我的导师都会邀请我们几位访问学者一起去她家里过节,体验美国的节日文化。

我还有幸受邀参加了我室友(也是一位中国籍的留学生)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举办的一些节庆活动,真切感受到了美国幼儿园传统节庆活动的独特魅力。

一、感受美国幼儿园的节庆活动我室友的女儿Janet 在基督王早期儿童中心(Christ the King EarlyChildhood Center )上4岁班,这是一所教会办的幼儿园,接收1岁半至4岁的孩子。

幼儿园一般在节日来临时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邀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

今年的复活节,我的室友也收到了幼儿园发来的邀请函——邀请家长在4月8日(星期六)那天和孩子一起来幼儿园参加复活节庆祝活动。

邀请函上还说,孩子和家长也可以邀请自己的亲人、朋友去参加活动。

除了我之外,室友还邀请了她的另一个朋友全家一起参加。

复活节(Easter Day )是西方的一个重要节日。

据《圣经》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的第三天复活,复活节因此而得名,它象征着重生与希望。

彩蛋和兔子是复活节的象征。

其中,彩蛋预示着新生命的降临,它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兔子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生物,被人们视为新生命的创造者。

在美国,往往是刚过完圣诞节,人们就开始为迎接复活节做准备了。

每到复活节,人们会聚在一起庆祝节日,有时还会穿戴一新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活动。

礼品店的橱窗里会摆满精美的彩蛋和以小兔子形象出现的玩偶、糖果以及各种各样吸引人的小礼物。

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表示新生活由此开始;也会将可食用的颜料涂在煮熟的鸡蛋上绘制彩蛋,玩藏蛋、找富有童趣的美国幼儿园节庆活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任梅*本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美3~6岁幼儿‘家’概念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资助,项目批准号:17YJC ⁃ZH175。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全年)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全年)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为美国带来了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

我所任教(作为交换教师,200O 年我到美国任教)的美国弗吉尼亚州大瀑布城 ( the Great Falls )私立幼儿园、绿色乡村学校( Village Green Day school ),经常可见一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在一起嬉戏学习,同时也发现他们带来了各自特殊的文化。

因此,美国的幼儿园很注重围绕各国的节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促使移民中的儿童美国化,并在尊重他们原来的文化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也培养儿童对各种文化的尊重和宽容的态度。

围绕这些节日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儿童们了解世界。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活动很频繁,几乎每个月都有。

他们把节日作为教育儿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些节日,有些是美国传统的节日,有些是从外国“移植”过来的,有些是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而由教师、专家自创的活动主题,约定俗成。

依我所见,美国幼儿园中开展的主要节日可分为六大类:(l )季节性节日类。

包括春趣( Spring Celebrations )、夏乐(Summer Fun )、秋乐(Fall Fun )、冬趣(Winter Celebrations ); ( 2) 民族主义类。

包括汉尼康或称烛光节( Hanukkah or Chanukah )、幸运草节( St .Patrick 's Clove )、面具节( MardiGras )、万圣节( Halloween )、复活节( Easter Day )、圣诞节(Christmas )、感恩节 (Thanksgiving )、愚人节 (Fools Day )( 3)文化学习类。

包括文化遗产日( the Heritage Day )、苏思博士日( Dr .Seuss 's Day )和地球日( the Earth Day );( 4)娱乐性类。

中美日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异同

中美日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异同

中美日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异同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其教育质量和课程设置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中美日三国的幼儿园教育在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着一些异同。

首先,中美日三国幼儿园教育都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在中国,幼儿园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在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强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在日本,幼儿园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力和观察力。

其次,中美日三国幼儿园教育也存在着差异。

在中国,幼儿园课程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比如简单的汉字和算术,以及音乐、舞蹈等课程。

在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强调游戏和探究,比如探索科学和阅读绘本,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日本,幼儿园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孩子的礼仪和道德素质,比如礼貌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手工技能。

综上所述,中美日三国幼儿园教育在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着一些异同,但都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不同的国家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也考虑到了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教育传统,以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

- 1 -。

幼儿园走进美国: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

幼儿园走进美国: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

在幼儿园教育中,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根据我提供的内容和主题,从浅入深地探讨幼儿园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以及它在美国的实践和意义。

1. 介绍幼儿园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是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和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内容,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其幼儿园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2. 美国幼儿园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的特点在美国的幼儿园教育中,跨文化体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和内容。

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可以接触、体验和学习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内容。

这些活动包括节日庆祝、跨文化美食体验、访客讲解等。

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他国文化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3. 实践案例分析:幼儿园走进美国在美国的一些幼儿园中,幼儿们不仅通过课堂学习,还可以参与到实地考察的活动中。

一些幼儿园会组织游学活动,让幼儿走出课堂,亲身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他们可能去参观动物园、博物馆,甚至是小型的“国际文化节”。

这些活动给幼儿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跨文化体验,拓展了他们的认知边界,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4. 我对幼儿园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式。

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案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幼儿园应该更多地注重跨文化体验教学,为幼儿的多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 总结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在美国的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实践,幼儿接触并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内容,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种教学方案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幼儿园跨文化体验教学方案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为美国带来了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我所任教(作为交换教师、20xx年我到美国任教)的美国弗吉尼亚州大瀑布城(the Great Falls)私立幼儿园、绿色乡村学校(VillageGreen Day School)、经常可见一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在一起嬉戏学习、同时也发现他们带来了各自特殊的文化。因此、美国的幼儿园很注重围绕各国的节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促使移民中的儿童美国化、并在尊重他们原来的文化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也培养儿童对各种文化的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围绕这些节日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儿童们了解世界。
<<<1234>>>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活动很频繁、几乎每个月都有。他们把节日作为教育儿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节日、有些是美国传统的节日、有些是从外国“移植”过来的、有些是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而由教师、专家自创的活动主题、约定俗成。
依我所见、美国幼儿园中开展的主要节日可分为六大类:(l)季节性节日类。包括春趣( Spring Celebrations)、夏乐( Summer Fun)、秋乐( Fall Fun)、冬趣( Winter Celebrations);(2)民族主义类。包括汉尼康或称烛光节(Hanukkah or Chanukah)、幸运草节(St.Patrick’s Clove)、面具节(Mardi Gras)、万圣节(Halloween)、复活节( Easter Day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圣诞节( Christmas)、感恩节(Thanksgiving)、愚人节(Fools Day )等;(3)文化学习类、包括文化遗产日(the Heritkge Day)、苏思博士日( Dr.Seuss’s Day)和地球日( the Earth Day);(4)娱乐性类。包括反向日(Backward Day)、衣服反穿日(Insid OutDay)和睡衣日( Pajama Day);(5)爱国主义类。包括选举日(Elections)、总统日( Presidents’Day)、国旗日( the Flag Day)、马丁·路得·金(Martin Luther King)等;(6)爱心类。包括父亲节( Fathers’Day)、母亲节( Mothers’Day)、情人节( Valentines’Day)和拥抱节( Hugging Day)。

美国幼儿园课程特点有哪些的相关参考

美国幼儿园课程特点有哪些的相关参考

美国幼儿园课程特点有哪些标题一:视觉化学习美国的幼儿园课程中,视觉化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这意味着老师会使用各种具有视觉元素的教育工具来辅助幼儿学习,比如卡通影片、绘画、拼图等,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视觉化的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概念,而不只是记住单词和数字。

标题二:重视社会和情感学习美国的幼儿园课程也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和情感学习能力。

幼儿园不仅是学前教育的开始,更是幼儿学习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时期。

幼儿在这个阶段能够建立起自信心和独立意识,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理解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平等和友好的交往方式。

标题三:运动和游戏的教育有效性在美国的幼儿园课程中,运动和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也备受重视。

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学会协作和团队合作,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和动手能力。

通过大量的游戏和活动,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题四: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美国的幼儿园课程中,提高幼儿的语言和阅读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通过图片书籍和故事教学,老师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文字,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并且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在进入初中和高中阶段之前建立良好的阅读和写作技能。

标题五:科学和技术教育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在美国的幼儿园课程中也越来越重要。

在科学实验和简单编程的学习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大量的探索和发现,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科学知识。

同时,科学和技术教育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和想象力,以及能够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美国的幼儿园课程在视觉化学习、社会情感学习、运动游戏的教育有效性、语言和阅读技能、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都有突出的特点。

这些特点帮助幼儿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认识中国主题活动看美国幼儿园课程特色

从认识中国主题活动看美国幼儿园课程特色

从认识中国主题活动看美国幼儿园课程特色近年来,中国与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而认识中国主题活动在美国幼儿园中的开展则成为了一种热潮。

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帮助幼儿了解中国文化,还展示了美国幼儿园课程的特色。

本文将从认识中国主题活动的角度,探讨美国幼儿园课程的独特之处。

首先,通过认识中国主题活动,美国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全球意识。

认识中国不仅仅限于中国元素的介绍,还包括对中国历史、地理、语言和风俗等方面内容的了解。

这种广泛的知识传递不仅培养了幼儿对中国的兴趣,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美国幼儿园在设计活动时注重情境模拟,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真实的中国文化。

这种全球教育的理念也是美国幼儿园课程的一大特色。

其次,通过认识中国主题活动,美国幼儿园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教学。

认识中国主题活动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

例如,在认识中国主题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习汉字、数数算术、制作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等。

这种综合教学的方式使幼儿能够在体验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美国幼儿园课程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关联,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学科连接,使幼儿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获得全面的发展。

此外,通过认识中国主题活动,美国幼儿园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

认识中国主题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但并不是教授给幼儿具体的答案,而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去发现和学习。

美国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鼓励他们主动提问、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也是美国幼儿园课程的一大特色。

最后,通过认识中国主题活动,美国幼儿园倡导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认识中国不仅仅是了解中国文化,更是培养幼儿的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美国幼儿园致力于培养幼儿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认识不同文化、接受多元价值观,使幼儿能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思维的公民。

外国儿童节日有哪些特点的相关方案

外国儿童节日有哪些特点的相关方案

外国儿童节日有哪些特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传统。

因此,在儿童教育和教学等方面,外国儿童节日是如何帮助儿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学习包容和尊重其他文化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外国儿童节日一般有下面几个特点:1.多样性和鲜明表达的文化特点。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传统,是儿童学习多样性文化和习俗的极好机会。

通过庆祝这些外国儿童节日,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国家独特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习俗、食品、服装、游戏等等。

2.秉承着共同价值观和全球化的趋势。

由于全球化趋势导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外国儿童节日也越来越受欢迎。

庆祝这些节日可以帮助儿童了解全球文化与习俗,培养全球主义的精神和认知能力,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儿童交流。

3.反映当地的教育、文化和艺术。

庆祝外国儿童节日也是学习当地文化、艺术和教育的好机会。

该节日通常与当地文化、艺术和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例如,日本的儿童节是一个表达孩子们成长和学习的节日,而中国的中秋节则是一个与家庭团聚相连且寓意丰富的节日。

举个例子,在美国,万圣节是一个受孩子们欢迎的外国儿童节日。

这个节日只是在美国比较普遍,也在加拿大、英国和其他一些地方庆祝。

万圣节是10月31日,孩子们会穿上各种服装去敲门要糖果。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许多学校会举行万圣节派对。

老师会编写类似于故事书的万圣节发布会,鼓励孩子们既安全又有趣地过节。

然后孩子们可以自由的穿着自己喜欢的服饰和面具,跟着音乐跳舞或者参加类似糖果检查等交流活动。

在这个节日中,美国儿童可以体验各种万圣节传统,了解美国文化的不同方面,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孩子们的文化传统,互相比较。

总之,外国儿童节日无论在国际化方面还是在多样化方面都非常重要,这些节日提供了儿童学习和交流不同文化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球意识形态,培养了对社交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认知能力。

这些节日也是老师引导孩子学习不同文化、创造性和全球性思维的好工具。

幼儿园不同国家的儿童节庆典教案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幼儿园不同国家的儿童节庆典教案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幼儿园在不同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儿童节庆典教案,这些教案反映了不同国家对于儿童教育的理念和文化特色。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幼儿园儿童节庆典教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国际比较与启示。

一、美国幼儿园儿童节庆典教案在美国的幼儿园,儿童节庆典教案通常包括各种活动和表演,例如合唱、舞蹈、戏剧表演等。

教师和家长会共同参与筹备和组织这些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欲。

通过这些节庆典教案,幼儿可以学习团队合作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中国幼儿园儿童节庆典教案在中国的幼儿园,儿童节庆典教案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教师会安排幼儿学习民间舞蹈、民俗手工等传统技艺,同时也会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和体验。

这些教案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国际比较与启示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幼儿园儿童节庆典教案,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可以从中学习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为自己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也可以通过国际比较,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幼儿教育的发展。

总结回顾:通过国际比较幼儿园儿童节庆典教案,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式。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丰富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国际幼儿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全球幼儿教育的发展!在国际比较幼儿园儿童节庆典教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国家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文化特色。

法国的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他们的儿童节庆典教案通常包括一系列的团体游戏和艺术活动,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而德国的幼儿园教育则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性,他们的儿童节庆典教案通常包括一些户外活动和手工制作,以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文化特色,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传统和方式,而这些传统和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美国学前教育“圣诞节”活动的观察与思考

美国学前教育“圣诞节”活动的观察与思考

美国学前教育“圣诞节”活动的观察与思考美国学前教育“圣诞节”活动的观察与思考2005年笔者应美国匹兹堡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的邀请,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基金”的资助下,前往美国访学。

现将几次随机在学前教育机构所看到的有关“圣诞节”主题活动的情况述评如下,以期对我国幼儿园开展类似的活动起到参照作用。

观察一:1.观察时间: 2005年11月21日上午10∶00~11∶002.观察地点: BSS幼儿学校3.观察过程及内容:我来到上个星期六路过的这所幼儿学校,推开玻璃门进去以后,对接待室的一位先生说:我来自中国上海,我在匹兹堡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前天我路过你们学校,进来看过你们学校的环境布置,我很喜欢。

今天我想到你们学校里面看看,是否可以? 这位先生听后,面露悦色,和身旁的一位女士低声交谈了一下,然后对我说:欢迎你来观看。

他随即走出办公室,打开了内门,让我进去。

我向他致谢,并问该如何称呼他,他告诉我他叫G,是校长助理。

我问他是否可以拍照,他说可以。

他带着我到各个班级去看了看。

在大班, 1位教师和5个幼儿围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坐着,教师在给幼儿看图书讲故事“圣诞树”(Christmas Tree)。

在中1班, 1位教师和7个幼儿席地而坐,教师和幼儿在玩“礼物”(Presents) 的手指游戏,我问校长助理和教师:是否能和他们一起玩游戏? 他们说欢迎,然后我也加入其中;这时有2个孩子的母亲也来到了班里,我轻声地和他们交谈了一下,并邀请他们加入我们的游戏。

在中2班,1位教师和4个幼儿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旁边,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了一张白纸、几个色彩不同的几何图形纸块,鼓励幼儿自己想象,拼摆出不同的雪人造型。

在小2班,5个幼儿在玩到超市采购圣诞节礼物的游戏。

我向校长助理致谢后,离开了这所幼儿学校。

思考一:1.每个班级的幼儿人数在4~7个之间,师幼比率为1∶4~1∶7,较小的班级规模、较高的师幼比率是教师组织圣诞节活动的有利条件,也是优质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美国幼儿园节日课程的特点和思考

美国幼儿园节日课程的特点和思考

美国幼儿园节日课程的特点和思考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为美国带来了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

据查阅文献和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专家教授的的幼儿园节日课程分享,我了解到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活动很频繁,几乎每个月都有。

他们把节日作为教育儿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

有的幼儿园完全是以节日课程做为教学安排的主线,围绕每个节日课程安排儿童日程教学活动.这些节日,有些是美国的传统节日,有些是从外国“移植”过来的,有些是为增加学习的乐趣而由教师,专家自创的活动主题,约定俗成。

美国幼儿园中开展的节日课程大概可分为六大类:(1)季节性节日。

包括春趣,夏乐,秋乐,冬趣。

(2)民族主义类。

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

(3)文化学习类。

包括文化遗产日,地球日,苏思博士日等。

(4)娱乐性类。

如:衣服反穿日,反向日和睡衣日。

(5)爱国主义类。

包括选举日,总统日,国旗日等。

(6)爱心类。

包括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和拥抱节。

虽然具体的节日课程众多,但却有着诸多类似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和意义对于我国的幼儿课程的发展也是有所启示的。

接下来我从两个方面简单谈一下我对美国幼儿园即日课程特点的分析及对我国幼儿教育课程的启示。

一.多样化的生活教育各个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对幼儿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同,所设定的幼儿园课程也是不同的。

关于幼儿教育的价值,一般有三种倾向。

第一种是倾向是从人本主义,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出发,反对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教育是为了充实现在的生活,为了实现自我,为了促进幼儿的自然成长。

第二种倾向是将幼儿教育视做学前教育的准备。

第三种是对第二种倾向的否定,充分肯定学前生活的特殊价值,强调个体的发展和人性的完善,力求融合前两种倾向中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美国以杜威的教育哲学为基础,把教育看成是儿童经验的改造,将教育视做生活的本身而非生活的准备。

他们把社会需要和儿童当前的生活学习的需要结合了起来。

美国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其特点

美国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其特点

美国幼⼉园⼀⽇活动及其特点2019-10-14在我国,幼⼉园是指3岁~6岁幼⼉所在的机构,⽽在美国,⼈们只把5岁~6岁的幼⼉所在的机构称为幼⼉园(Kindergarten),3岁~5岁的幼⼉所在的年级称为Preschool。

本⽂所指的幼⼉园是我国习惯的定义,包括美国的Kindergarten和Preschool。

美国密歇根州红杉⼩学(Red Cedar Elementary School)是⼀所设有幼⼉园(Kindergarten和Preschool)和⼩学1~4年级的公⽴普通⼩学,学校共有来⾃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名学⽣。

2012年⾄2013年在美国密歇根州访学期间,本⼈以志愿者的⾝份持续参与了红杉⼩学幼⼉园猫头鹰班(Kindergarten)和⽑⽑⾍班(Preschool)的⽇常教育教学事务,从⽽有机会对美国幼⼉园⼀⽇活动及特点进⾏深⼊了解。

⼀、红杉⼩学幼⼉园的⼀⽇活动(⼀)全校每⽇晨间庆典活动红杉⼩学最有特⾊的活动是每⽇的晨间活动。

这个活动每天早晨8:45在体育馆⾥举⾏,持续约半个⼩时。

全校学⽣,包括幼⼉园幼⼉都要参加。

晨间庆典活动⼀共由四个环节组成。

第⼀个环节是忠诚宣誓。

仪式举⾏时,⼀边播放字幕,⼀边奏⾳乐。

誓词是三句话:“我谨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

忠诚于它所代表的共和国,上帝庇佑下的⼀个国家。

不容分割,⼈⼈由此享有⾃由与正义。

”学校并没有对学⽣的姿势做统⼀要求,只有个别教师在宣誓时会脱帽、⽴正,表情凝重,右⼿郑重地放在左胸。

第⼆个环节是,演奏不同学⽣所属国家或地区的国歌,并⽤该国语⾔说“你好”。

所演奏的国歌每天都会更换,学校中来⾃不同国家或地区学⽣的国歌都有机会被演奏到。

国歌演奏时,所属国的学⽣⼿持⾃⼰国度的国旗庄严地站在体育馆中央,其他幼⼉在四周听着、看着。

国歌演奏结束后,该学⽣⽤本国语⾔说“你好”,其他师⽣都来学习这个词或这句话。

第三个环节是,当天所有过⽣⽇的幼⼉和教师都站在运动场中央接受⼤家“⽣⽇快乐”的祝福。

美国的“节日幼儿园”

美国的“节日幼儿园”

作者: 姚伟
出版物刊名: 幼儿教育
页码: 16-16页
主题词: 马丁·路德 图书角 万圣节 米尔 艺术区 舞龙
摘要: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我曾参观了许多美国的幼儿教育机构,对米尔沃基市的“节日幼儿园”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这所“节日幼儿园”是招收3至5岁幼儿的私立幼儿园。

之所以称为“节日幼儿园”,是因为幼儿园的课程是围绕各种节日设计的。

美国的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母亲节、独立日、马丁·路德金的纪念日等,都是幼儿园课程的内容。

例如,
在“母亲节”那一个星期,幼儿园每日的活动基本上都围绕“母亲节”进行。

自选活动时间,幼儿在角色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幼儿园节日课程的特点和思考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为美国带来了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

据查阅文献和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专家教授的的幼儿园节日课程分享,我了解到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活动很频繁,几乎每个月都有。

他们把节日作为教育儿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

有的幼儿园完全是以节日课程做为教学安排的主线,围绕每个节日课程安排儿童日程教学活动.这些节日,有些是美国的传统节日,有些是从外国“移植”过来的,有些是为增加学习的乐趣而由教师,专家自创的活动主题,约定俗成。

美国幼儿园中开展的节日课程大概可分为六大类:(1)季节性节日。

包括春趣,夏乐,秋乐,冬趣。

(2)民族主义类。

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

(3)文化学习类。

包括文化遗产日,地球日,苏思博士日等。

(4)娱乐性类。

如:衣服反穿日,反向日和睡衣日。

(5)爱国主义类。

包括选举日,总统日,国旗日等。

(6)爱心类。

包括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和拥抱节。

虽然具体的节日课程众多,但却有着诸多类似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和意义对于我国的幼儿课程的发展也是有所启示的。

接下来我从两个方面简单谈一下我对美国幼儿园即日课程特点的分析及对我国幼儿教育课程的启示。

一.多样化的生活教育
各个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对幼儿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同,所设定的幼儿园课程也是不同的。

关于幼儿教育的价值,一般有三种倾向。

第一种是倾向是从人本主义,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出发,反对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教育是为了充实现在的生活,为了实现自我,为了促进幼儿的自然成长。

第二种倾向是将幼儿教育视做学前教育的准备。

第三种是对第二种倾向的否定,充分肯定学前生活的特殊价值,强调个体的发展和人性的完善,力求融合前两种倾向中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美国以杜威的教育哲学为基础,把教育看成是儿童经验的改造,将教育视做生活的本身而非生活的准备。

他们把社会需要和儿童当前的生活学习的需要结合了起来。

仅仅围绕幼儿生活展开,如幼儿园节日课程的设置。

美国节日课程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有季节性课程,让幼儿体验季节的变化。

包括春趣,夏乐,秋乐,冬趣。

有民族主义类课程,在玩乐中启发幼儿。

烛光节让幼儿体验尊重与宽容,感恩节让幼儿学会感谢。

有文化学习类,文化遗产日让孩子们了解“我的父母小时侯在做些什么?”。

苏思博士日是一个鼓励儿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的节日。

有娱乐性类课程。

衣服反穿日,在这一天,所有的幼儿,老师们都反穿衣服来上幼儿园,欢乐声中教师会不时时机的告诉幼儿如何不把衣服穿反。

有爱国主义类课程。

选举日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大好时机,教师和学生会把总统竞选人的照片贴在墙上,讨论投票,竞选的程序以及我们为什么要投票。

有爱心类课程,拥抱节让忙碌的父母拥抱幼儿,培养幼儿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合作的意识。

每个节日课程名称内容不同,但都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每个节日及其寓意都真实的发生在儿童的生活中。

美国的节日课程具有浓厚的多样化的生活性。

生活性是幼儿园课程最基本的特征。

首先,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点,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

“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的社会生活。

其次,儿童的独特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

幼儿的认知特点,学习特点要求幼儿园课程不能以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为主要任务,而应在幼儿日常生活中不断引导其积累周围世界的经验。

幼儿园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有效。

再次,教育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教育作为促进人成长,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果脱离生活就只能是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出的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低能儿。

两者必须紧密联系,才能发挥教育的价值,体现生活的色彩。

生活是基础,儿童是主体,课程是联系儿童与生活的桥梁。

我国的幼儿园课程也只有立足于幼儿生活,从幼儿生活中来,在幼儿生活中展开,在幼儿生活中结束,才能真正实现幼儿生命的自由,充分.自然.健康发展。

二.多元文化的渗透教育
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体现的是多元文化
教育理念.在课程设计上, 美国幼教界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对象是所有儿童, 课程应考虑每个儿童的兴趣和经验, 反映每个儿童的家庭背景和语言文化。

“课程目的是把儿童的积极情感与多元文化体验联结起来, 这样每个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是被包含在其中的, 是有价值的, 就能友好对待其他种族文化的人并尊重他们。

”课程内容不是以某种文化为中心, 而是包容各种文化, 并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出现。

若干小主题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系统, 每个主题系统都会涉及不同国家、种族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 并引导儿童在认识这些不同文化的过程中达到相互理解、接纳和尊重的目标。

美国丰富多彩的节日课程中也渗透着多元文化的教育。

在美国的节日课程中,我们发现,他们不仅会认识和了解本民族的节日,更会了解多民族的节日。

如犹太人的传统节日烛光节;源自爱尔兰的幸运草节。

而且他们还从本园儿童的构成特点出发, 将多元文化的教育因子融入环境创设中。

如,在表演角放置不同肤色的玩具娃娃和相应的表演服装; 在阅读区陈列不同语言形式的图书和磁带等。

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上, 美国幼儿园特别重视在材料之间建立“超链接”, 以全面反映文化的多样化和共生性。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借鉴美国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我国幼儿教育应具有“尊重民族多元, 强化民族认同, 形成国家一体”的基本理念, 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幼儿教育体系, 促进各
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繁荣。

为此, 我们可以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或特色融入幼儿园课程中, 这里也包括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反映文化多元的观点。

而就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而言,“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 结合本地特点开发、利用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独具特色的优良教育经验。

同时, 我们还要重视教师培训, 强化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意识, 提高教育实践技能, 促进教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唐淑孔起英:《幼儿园课程研究论文集萃----国外幼儿园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3】.左瑞勇:《美国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启示》《幼儿教育》2006.5
【4】.孙小雅:《中国日本美国幼儿园课程目标比较》《实践与探索》1994-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