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有趣的声音

合集下载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到并辨别不同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音乐节奏感。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听到并辨别不同的声音。

难点: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音乐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带、音乐CD、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引导幼儿注意听各种声音。

2. 主体活动:a. 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带,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鸣笛声等,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声音的来源。

b. 教师播放音乐CD,让幼儿听音乐,并尝试跟着音乐节奏拍手。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声音模仿游戏,如模仿动物叫声、交通工具鸣笛声等。

3.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活动建议,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观察和体验各种声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内容1. 活动一:声音的辨别目的:让幼儿能够辨别不同的声音,提高听觉敏感性。

材料:各种声音的录音带,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鸣笛声等。

步骤:教师播放录音带,幼儿辨别并说出声音的来源。

2. 活动二:声音的模仿目的: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材料:玩具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步骤:教师示范模仿动物叫声或交通工具鸣笛声,幼儿跟随模仿。

3. 活动三:声音的创造目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材料:各种声音的录音带,音乐CD,乐器等。

步骤:教师播放录音带或音乐CD,幼儿尝试用乐器创造出新的声音。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语文《有趣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文《有趣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文《有趣的声音》教案一、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语文《有趣的声音》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来源,感受声音的魅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模仿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 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铃铛、沙锤、小鼓等。

2. 音频设备播放各类声音。

3. 教学图片,如动物、交通工具、天气现象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声音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然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声音都是从哪里来的吗?”2. 探索环节(2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幼儿尝试操作并描述听到的声音。

(2)播放预先准备好的音频,让幼儿猜测声音的来源,并鼓励他们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展示教学图片,引导幼儿思考和描述图片中的物体或现象会发出什么声音。

3.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分组创作一段有关“有趣的声音”的小故事,可以是他们生活中听到的声音,也可以是他们的想象。

4. 分享环节(10分钟)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自己的故事,其他幼儿可以进行提问和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理解声音的来源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六、家庭作业:请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寻找和记录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制作一份“声音日记”,下节课带到学校来分享。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不同的声音产生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带、音效玩具、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引起幼儿对声音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2. 探究声音:教师展示各种声音的录音带、音效玩具等,让幼儿听一听、玩一玩,感受不同声音的特点。

3. 讨论声音: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听到的声音,鼓励幼儿用词语描述声音的特点。

4. 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声音分类”游戏,引导幼儿将相同特点的声音进行归类。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布置“声音角”,投放相关音效玩具、录音带等,供幼儿自由探索。

3. 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音乐、科学等教学活动。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声音的兴趣和听觉分辨能力的发展。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分享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活动对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影响。

六、教学内容:1. 活动一:声音的产生学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进行简单的实验,如摇动铃铛、拍打桌子,观察声音的产生。

2. 活动二:声音的传播学习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进行实验,如在房间里放置不同的障碍物,观察声音的传播效果。

3. 活动三:声音的特性学习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幼儿区分和描述不同声音的特性。

4. 活动四: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如“模仿声音”、“声音接力”,增强幼儿对不同声音的感知和模仿能力。

5. 活动五:保护听力教育幼儿保护耳朵和听力的重要性。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通用9篇)《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知不同的声音,对周围各种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初步了解“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

3、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的快乐。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重难点:探究并辨别周围不同的声音。

了解“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

活动准备:“动物叫”的手机铃声、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水流声以及警报声、鸣笛声等音效、瓶装豆子、瓶装水、哨子、碗、水杯及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卡纸。

活动过程:一、魔术导入,引发探究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精彩的魔术,你们可要仔细的看,认真的听。

(师在魔盒里放入手机,用纱布蒙上,用手挥动,用嘴轻轻一吹,手机铃声响起动物的叫声,让幼儿仔细听辨,引出话题“声音”)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猜猜这是从哪传出来的?(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一环节的魔术导入,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并能从幼儿熟悉的动物叫声入手,激发兴趣,点燃探究欲望,为下一步探究“声音”做好铺垫)二、谈话交流,初步探究。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在家里你们都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的?(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不同的声音,感知生活中各种声音,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师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电话声、电视声、汽车声、炒菜声、洗衣机声等,我们每个人随时都会产生声音,比如说话、走路、拍手、笑、哭、咳嗽、喝水、关门声等,小朋友们刚才都说得很棒,今后我们更要注意倾听,发现更多奇妙的声音。

三、辨别不同的声音,激发探究兴趣。

引导幼儿欣赏大自然中奇妙的声音,并让幼儿听一听,辨一辨,学一学它们都是什么声音?师:播放音响(风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水流声、水滴声),幼儿倾听。

师小结:大自然中有无群的奥妙,还有更多更奇妙的声音,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能善于观察,善于聆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音乐、声音的兴趣爱好,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听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声音的音频资料、图片、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主题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声音的图片,如动物、交通工具等,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声音特点。

3. 实例讲解(5分钟):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音频资料,如鸟鸣、汽车鸣笛等,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4.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分发玩具,让幼儿模仿不同的声音,如模仿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音等。

5. 总结与展示(3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模仿的声音,大家共同欣赏。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家长协助幼儿收集更多的声音,如家庭物品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等。

2.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里尝试模仿这些声音,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声音的辨别和模仿能力。

2. 关注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看法时的自信程度,评价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生活中对声音的关注和探索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声音分类”活动,让幼儿将收集到的声音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如动物声音、交通工具声音等。

2. 进行“声音接力”游戏,让幼儿按照顺序模仿不同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干扰因素影响幼儿的听觉判断。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辨别不同物体的声音,并能够模仿。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听力和模仿能力,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不同物体的声音,并能够模仿。

难点:培养幼儿的听力和模仿能力,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声音的物体,如铃铛、鼓、木鱼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室,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幼儿听一首欢快的音乐,让他们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动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主体活动(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声音的物体,让幼儿辨别并模仿。

(2)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声音物体,进行模仿比赛。

(3)教师评选出最佳模仿小组,并给予奖励。

3. 总结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声音,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幼儿的参与度如何等,以便下次教学时进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主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能否积极辨别和模仿各种声音。

2. 关注幼儿在模仿比赛中的表现,评选出最佳模仿小组和个人。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声音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 开展校园参观活动,让幼儿走进音乐教室,体验音乐器材,拓宽他们的视野。

3. 举办幼儿声音比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确保他们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和舒适。

3.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九、教学建议:1. 定期进行类似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兴趣。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来源和特点;2.学习如何听取和区分不同的声音;3.通过实验和游戏体验声音的有趣之处。

教学内容1.声音的来源和特点;2.不同声音的区分和识别;3.声音带来的乐趣。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室内的不同声音来源,如窗外的鸟鸣声、教室门的摇晃声、电风扇的嗡嗡声等;2.向学生问一些问题,比如:“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吗?”、“这些声音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等;3.通过引入活动,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第二步:声音的来源和特点1.向学生介绍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点;2.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并让学生敲击或搓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物体振动所产生的声音;3.聆听声音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响度、高低音调、速度、节奏等特点。

第三步:不同声音的区分和识别1.通过播放一段录制的声音,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2.让学生把不同的声音分类,如动物的声音、乐器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等;3.向学生询问他们对不同声音的反应和感受,让他们认识到声音的多样性。

第四步:声音带来的乐趣1.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声音表演,如打击乐、口哨等;2.让学生自己设计声音表演,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3.在课堂上开展声音游戏活动,如猜字谜、模拟电台主持等。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和反应;2.检查学生对声音来源和特点的理解和记忆;3.评估学生在区分和识别不同声音方面的能力;4.评价学生在声音表演和游戏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教学心得中班学生的好奇心强烈,对周围的事物和声音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声音的来源、特点和多样性,既扩展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局限性,在教学中要注重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味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味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味的声音》含反思一、教材分析《有趣味的声音》教具重要包括音乐盒、口琴、铃铛、沙发、小枣糕等各种发声器材。

教学内容要求孩子们基本了解“声音”的构成、原理以及发声方式,培育孩子们对声音的辨别本领,通过对音高、音量、音质等方面的试验,让孩子感受到声音的不同效果,并通过实践培育他们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构成和发声方式;2.通过音高、音量、音质等试验感受声音的不同效果;3.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通过察看发声器材和生活中的声音,区分和辨别不同的声音;4.通过手、眼、耳、口等感官的综合运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5.培育幼儿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磨练孩子们的社交本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对声音的辨别本领;教学难点:通过察看发声器材和生活中的声音,区分和辨别不同的声音。

四、教学过程设计1.热身:《让我们合唱》阅读绘本《让我们合唱》,让孩子们把绘本内容大声朗读出来,激发他们的阅读爱好,并让孩子们通过合唱和学唱和声,培育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2.引入新课:《声音是什么》小组讨论:请孩子们说一说声音是什么,有哪些声音?老师介绍声音的概念,并用实物或图片让孩子们感受声音的特点。

3. 试验一:《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老师出示不同颜色的手摇音乐盒,让孩子们感受不同音调的声音,并让他们本身调整出不同的音调。

试验目的:了解音高的概念和音高的高处与低处分别是什么样的声音。

4. 试验二:《把握不同音量的声音》老师教孩子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比较声音的大小和强弱,并让孩子们本身调整出不同的音量。

试验目的:了解音量的概念,并通过互动游戏学习把握不同的音量。

5.试验三:《感受不同音质的声音》老师介绍音质的概念,并通过用铃铛、口琴、小枣糕等发声器材给孩子们听不同的声音,让孩子们感受不同音质的变化。

试验目的:培育孩子对音质的辨别本领。

6. 手工活动:通过沙发手工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材料所发出的声音,并在这个过程中磨练他们的动手本领和制造力。

中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声音》

中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声音》

《有趣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来源,知道不同的物品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声音,学会用不同的物品发出声音。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声音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鼓、铃铛、木块、塑料瓶等。

2.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学环境,确保幼儿可以清晰地听到各种声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发出声音,让其他幼儿猜测是哪种物品发出的声音。

(二)探索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不同的物品,要求幼儿用这些物品发出声音。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各小组展示成果,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每种物品发出的声音特点。

(三)讨论交流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物品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四)实践活动1.教师发放新的物品,要求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尝试多种方法发出声音。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环环相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关注每位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讨论交流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实践活动环节,幼儿发挥创意,尝试多种方法发出声音,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5.教学评价环节,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有助于巩固知识点。

不足之处:1.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某些物品的声音特点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过于简单,可以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活动名称:有趣的声音适用年龄:3-4岁中班活动主题:科学探索、声音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认识并感知不同的声音。

3.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细节。

教学材料:塑料气球,饮料瓶盖,花瓣,喇叭,铃铛,音叉,纸板,羽毛,咖啡杯,蜡烛,手机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带领学生入口,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来探索声音了。

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这段音乐里有哪些声音。

第二步:认知不同的声音教师将不同物品如铃铛、音叉、花瓣、纸板等都拿出来,发出不同的声音。

让学生通过辨识声音的大小和高低,感知不同的声音。

第三步:声音传播教师将五个咖啡杯排列成一排,每个杯子中放置不同体积的水,然后让学生轻轻敲打不同杯子,观察发出声音的大小和清晰度。

接下来,教师将蜡烛点燃,用手将火焰慢慢地移动到不同位置,让学生通过观察火焰的变化来理解声音的传播。

第四步:制作响筒教师为学生分发一个空饮料瓶盖,让学生将花瓣、羽毛等物品放进去,再用塑料气球包裹住饮料瓶,形成一个响筒。

然后,让学生通过喇叭喊出自己的名字,听听自己的声音变成什么样子。

第五步:音乐时光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开心地舞蹈。

随后,教师让学生通过用手机录制自己的歌声,让学生听听自己的声音有多动人。

第六步:总结回顾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答出今天所学的内容,如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怎样传播等等。

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对声音的辨识能力,对声音传播的理解以及课堂积极程度和表现。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回答程度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安排家长或其他老师来做声音效果,进一步让学生认知不同声音的来源和应用。

学生也可在下一节活动里,制作更多音效,例如雷神之锤、巨人的脚步等等,来加深对声音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味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味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味的声音》含反思教案名称:有趣味的声音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认得并学习各种有趣味声音,例如:水流声、风声、动物叫声等。

2. 开发幼儿的听觉感知本领,培育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对声音的理解本领。

3. 培育幼儿的情感认知本领,让幼儿通过声音表达本身的感受和情感。

教学准备:1. 风琴、小号等乐器2. 音响设备3. 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有趣味的声音1. 老师会播放一些有趣味的声音,并请同学尝试猜出声音的来源。

例如:水流声、狗叫声、人吃东西的声音等。

2. 老师会播放不同音调的声音并让同学跟随音调发出相同的声音。

Step 2:制造声音1. 老师会呈现一些简单的乐器,例如:风琴,小号等,并激励幼儿尝试发出声音。

2. 老师会给幼儿呈现一些材料,例如:木块、鼓棒等让幼儿一起制造有趣味的声音。

Step 3:游戏时间1. 老师会给幼儿呈现一些图片或者物品,并请幼儿仿照图片或者物品发出相应的声音。

例如:请幼儿仿照蛤蜊呱呱叫的声音。

2. 老师会播放一些音乐,让幼儿随音乐发出本身喜爱的声音。

Step 4:共享阅历1. 老师会让幼儿与同伴共享本身喜爱的声音以及常常能够听到的声音。

2. 老师会激励幼儿叙述一些有趣味的声音故事,并共享彼此感受。

Step 5:延长活动1. 激励幼儿在家中制造有趣味的声音,并向班级共享本身制造的声音。

2. 让幼儿走到户外,听取大自然中各种声音以及来自其他人的声音,感受自然,感受生活。

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幼儿们不仅学会了各种有趣味的声音,而且通过制造和仿照各种声音,帮忙幼儿开发了他们的听觉感知本领及音乐创意本领。

在这个活动中,我注意到幼儿个性的差异。

有些幼儿喜爱制造尖锐、有力的声音,而另一些幼儿则喜爱不冷不热、柔和的声音。

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幼儿,敬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老师需要适时调整课堂氛围,让每位幼儿感受到关注和认同。

同时,也要予以幼儿充足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本身去发掘和探究本身的音乐天赋。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到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

2. 各种发出声音的物品,如:玩具、乐器等。

3. 记录卡、画笔。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倾听周围的声音。

2. 主体活动:(1) 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让幼儿听后说出是什么声音。

(2) 教师出示各种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幼儿听后说出是什么物品发出的声音。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互相倾听对方的声音,并说出对方的声音特点。

3.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内容,让幼儿认识到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里找一找、听一听,记录下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声音角”,让幼儿在角里欣赏、探索各种声音。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看是否达到活动目标,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静,避免干扰声音。

2. 录音带或CD中的声音应清晰,易于幼儿辨别。

3. 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语速要适中,语言要简明明了。

4. 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在活动中造成意外伤害。

七、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让幼儿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让幼儿知道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3. 声音的特征:让幼儿学习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八、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物体振动的情况,了解声音的产生。

2. 实验法: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声音的传播。

3. 讨论法:让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九、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辨别各种声音,说明幼儿的听觉能力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声音》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声音》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概念和特点。

2.分辨不同的声音,区分高低、快慢、响亮轻柔等。

3.激发兴趣,开展声音游戏,提高大儿童语言表达和听力能力。

4.培养集中注意力和耐心的习惯,掌握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1.小提琴、口琴等小乐器。

2.手电筒、纸张、沙发等日常生活用品。

3.CD机、录音机等播放器。

4.听歌曲《小手拍拍》等歌曲。

教学内容活动1: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声音通过观察各种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声音,引导幼儿认知声音,和理解声音的特点。

1.老师即兴演唱一首歌曲,让孩子听完后回答:什么是声音?2.老师提问孩子们:声音有什么特征?请举例说明。

比如:高低、快慢、轻柔、响亮等。

3.老师带领孩子们思考:我们最喜欢哪些有趣的声音?请把这些声音一起说出来。

4.老师展示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产生的物品,如:咖啡机、电视、电风扇、门铃等,引导孩子们分辨它们的声音特征。

活动2:走进声音的世界通过模拟各种声音和游戏,激发幼儿的听觉感官和语言表达能力。

1.老师表演包括大声的叫声、轻轻的脚步声、欢快的口哨声等声音,引导孩子们猜测声音源,并联系生活实际,自由发挥,模拟各种有趣的声音。

2.模拟音乐会,孩子轮流演奏小提琴或口琴,其他孩子猜测他们演奏的曲子,或一起合奏玩具乐器等。

3.通过闹钟敲击不同物品、洗盘子等游戏,进一步激发孩子成声能力,尝试各种奇妙的声音组合。

活动3:制作声音作品集最后,老师提供可听的背景音乐和音效,在自由的创作和表演中让孩子们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声音作品集。

1.老师播放各种杂音和奇怪的声音,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和猜测,然后大声说出来。

2.老师指导孩子们一起创作有趣的声音作品,使用日常用品创造各种有趣的声音。

比如:用铁勺敲打玻璃瓶、扔麦穗使其落在地上的声音等。

3.老师播放歌曲《小手拍拍》,要求孩子分成两组,在音乐的节奏和指令下,一组表达出快乐欢笑的声音,一组表达出失落惊恐或悔恨等不同的声音情绪。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到并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听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声音的玩具和物品(如铃铛、小鼓、塑料袋、纸杯等)、录音机、磁带。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声音,让幼儿猜测是什么声音。

2. 探索声音:教师展示各种声音的玩具和物品,让幼儿亲自操作,感受不同声音的特点。

3. 录音体验:教师引导幼儿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和其他幼儿的声音,播放,让幼儿辨别。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其他有趣的声音,并进行记录。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创设“声音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继续探索和体验不同声音的乐趣。

五、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干扰因素。

2. 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探索声音的过程中。

3. 教师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 在活动延伸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回家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活动资源1.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声音的音频素材,用于活动导入和延伸。

2. 教具材料:准备一些简单的声音产生器,如铃铛、小鼓等。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分享家庭中常见的声音。

七、活动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评估幼儿在探索声音过程中的观察力、听力和表达能力。

3. 关注幼儿在活动延伸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八、活动反思1. 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引导方式,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3. 考虑如何将活动与课程其他领域相结合,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声音》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声音》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声音》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来源,知道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声音的来源,学会分辨不同物体的声音。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发现声音的奥秘。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发声物体(如:铃铛、鼓、笛子等)、录音机、音响设备。

2.学具:各种小物品(如:石头、树叶、塑料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各种声音,让幼儿猜猜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2)教师出示各种发声物体,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探索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发声物体。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尝试用手触摸、敲击、吹气等方法,发现声音的变化。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分享他们的发现。

4.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一个新的发声物体,让幼儿猜猜它是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掌握的方法,探索新物体的声音特点。

5.结束语(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勇于探索。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声音的来源和特点。

2.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4.本节课的拓展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不同的物体振动方式不同,产生的声音也不同。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自主发现并描述声音与振动之间的关系,并在游戏中自然地运用这一知识。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感知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观察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各种发出声音的物体(如:塑料尺、玻璃瓶、纸杯、玩具汽车等),录音机、音响设备。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塑料尺,一个玻璃瓶,一张纸,一个玩具汽车。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分辨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倾听周围的声音,注意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 基本部分:a. 教师展示各种发出声音的物体,让幼儿倾听并尝试模仿。

b. 幼儿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发出声音的物体,进行观察和讨论,了解物体的特点和声音的产生原因。

c. 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声音。

3. 拓展部分:a.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幼儿根据音乐节奏,用手中的物体创作声音。

b. 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4.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寻找其他发出声音的物体,记录下来并与父母分享。

2. 环境创设: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声音角”,放置各种发出声音的物体,供幼儿随时观察和操作。

3. 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听觉能力。

2. 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物体,感知声音的产生,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

3. 培养幼儿的听觉、触觉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声音》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声音》

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一、活动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能够对探索周围世界感兴趣。

3.了解噪音的危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二、活动重点难点1.活动重点:知道物体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活动难点:知道噪音的危害,在生活中避免噪音。

三、活动准备乐器铃鼓、三角铁、木鱼、碰铃等若干件,琴一架,大鼓一面。

四、活动过程(一)寻找声音1.听声音,通过游戏激发对声音的兴趣。

(二)了解当物体发生碰撞振动时就会发出声音,并感知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1.出示乐器,幼儿自由实验交流,怎样可以让乐器发出声音。

2.幼儿分组进行乐器操作,操作后请幼儿回答:你的乐器叫什么,它是怎样发声的?(例如,我的乐器叫三角铁它是通过敲打发出声音的)。

3.选择不同的乐器,感知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幼儿再次感知乐器是怎样发声的,并说出和刚才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三)、利用实验游戏,帮助幼儿了解物体振动就能产生声音,停止振动,声音也就没有了。

(三)制造声音1.提问:除了乐器还有什么物体也能能发出声音呢?幼儿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说说会发出声音的物品,并说出通过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的。

2.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什么地方能发声音?你怎样叫它发声的?幼儿自由在身体寻找声音。

例如:我的小手会发声,双手一拍就出声。

五、活动反思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是通过震动和碰撞发出声音的,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听多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平时要轻轻的说话,轻轻走路,拿放物体轻拿轻放等,在家里也要这样,不要把电视、音响开得太响,养成良好的习惯。

等下我们把这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告诉其它班上的小朋友好不好?请幼儿轻轻走出教室。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到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各种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铃铛、小鼓、玩具汽车等。

2. 录音机和录音带。

3. 画纸、画笔。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发出声音的物品,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让幼儿猜测这些物品发出声音的原因。

2. 体验: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幼儿亲自敲击、摇晃,感受不同物品发出的声音。

3.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用录音机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声音,并让幼儿试着模仿这些声音。

4. 创作:教师发给每组幼儿画纸和画笔,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声音,画出相应的画面。

5. 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和所选择的声音。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记录下来,并在下次活动中分享。

2. 环境创设:教师将本次活动中的声音物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探索。

五、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活动效果,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合作环节中的互动表现,以及他们在分享自己作品时的表达能力和描述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和幼儿在家庭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活动延伸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资源:1. 声音物品展示台。

2. 录音机和录音带。

3. 画纸、画笔和彩色铅笔。

4. 幼儿作品展示板。

八、安全注意:1. 在活动前,教师应检查所有声音物品的安全性,确保没有细小零件或尖锐边缘,避免幼儿受伤。

2. 使用录音机时,教师应确保幼儿不会触及电源按钮或录音带,以防误操作。

3. 在绘画环节,教师应提醒幼儿小心使用画笔,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

《有趣的声音》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到并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音乐节奏感。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听到并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

难点: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带、图片、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聆听周围的声音,并尝试辨别。

2. 声音辨识: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带,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声音的名称。

3. 声音模仿:教师示范模仿某些声音,如模仿动物叫声、乐器声音等,让幼儿跟随模仿。

4. 声音创造: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乐器,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出有趣的音乐作品。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在家中尝试聆听周围的声音,并尝试模仿或创作。

2. 延伸活动:组织一次声音展览,让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声音玩具或作品,与同学们分享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聆听并尝试辨别各种声音。

2. 观察幼儿在声音模仿和创作环节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乐器和想象力。

3. 收集幼儿在作业中的作品,评价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七、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将这个教案与其他教学领域相结合,如语言、艺术等,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拓展:1. 邀请音乐家或声音艺术家来园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声音的世界。

2.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厅或录音棚,让幼儿亲身体验专业的音乐制作过程。

九、教学资源:1. 声音辨识游戏软件,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声音辨识能力。

2. 音乐教育网站,提供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和活动建议。

《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5篇)

《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5篇)

《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趣的声音》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辨别不同的声音,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2.获得探索的快乐、感受打击节奏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1.装有大米、黄豆、核桃的罐子若干、空罐1个。

2.磁力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3.音乐《小动物的声音》《幸福拍手歌》伴奏音乐,标记牌3个。

活动过程一、听一听,摇一摇1.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和罐子宝宝一起玩好吗?”2.教师出示一只空罐子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再装进几个核桃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

3.让幼儿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宝宝,自己摇一摇,听一听。

二、听一听,猜一猜1.幼儿探索罐子发出的不同声音,为自己找朋友。

师:“罐子宝宝有声音了,听听里面东西一样吗?”2.幼儿相互听取罐子的声音,找出自己的朋友,好朋友相互碰碰坐在一起。

3.老师摇有东西的罐子让幼儿猜出老师的好朋友,好朋友相互碰碰放在一起。

4.幼儿自由操作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听一听,玩一玩1.出示放在罐子里三样东西的标记牌,听一听对应找出罐子里的三样东西:米宝宝、黄豆宝宝、核桃宝宝。

2.幼儿取回自己的罐子宝宝和老师玩游戏。

(1)师:“孩子们,拿好自己的罐子宝宝和老师玩警察叔叔红绿灯的游戏。

”告诉孩子们游戏的规则:警察叔叔是这样的,出示红灯时大家不能出声,警察叔叔翻过标牌,是哪个罐子宝宝就谁出声摇一摇。

(2)警察叔叔的指挥加快,孩子们随着加快反应摇动罐子宝宝。

3.老师清唱音乐伴奏,幼儿摇动罐子作出相应的节奏。

4.老师的伴奏不断加快,幼儿伴随着老师做出加快的摇动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新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 / 中班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有趣的声音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中班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准备:
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

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2、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 (用手做打电话状)。

(4)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师:“小朋友刚才都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2)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师总结: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干,来,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师:“小朋友都说了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来动手做电话,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

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
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


附歌曲: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本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有趣的声音”,活动以幼儿喜爱的多种形式展开,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倾听和表现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一次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幼儿对打电话很感兴趣,并经常想打电话给老师或小朋友,于是,这个关于声音的小子题便这样产生,本次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活动始终以打电话为线索,贯穿于整个过程,希望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各种积极的情感和探索的声音的兴趣,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