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空间力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是 F x 0得 F ,y 0F : ,Z 0(3 7 )
结论: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是,力系中所有的力在三轴上的投影的代 数和分别等于零。 式(3-7)称为: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式(3-7)有三个独立方程,可求解也只能求解三个求知数。
4 举例
7
第三章 空间力系
例 3-1: 已知车床在车削一圆棒时,由测力计测得刀具承受的力F 的三个正交分量 Fx,Fy,Fz的大小各为4.5 kN,6.3 kN,18 kN,试求力F 的大小和方向.
Mx(F)yFz zFy My(F)zFx xFz (312) Mz(F)xFy yFx
力F 作用点坐标,沿坐标轴投影分别为:
xl;yla;z0
FxFsiqn ;Fy0;F zFcoqs
由式(3-12)得
q q M x ( F ) y z z F y F ( l a ) F ( c) o 0 0 s F ( l a ) co q q q M y ( F ) z x F x z 0 F F s i ( l n ) ( F c) o F c so l
17
第三章 空间力系
M Z (F )M Z (F x)M Z (F y)M Z (F z)xyF yx F 0, \ M Z(F )xyF yx F
同理可求得对y,Z的矩的式子,合在一起有
M x(F)yzF zF y; M y(F)zF xxzF ; M z(F)xyF yx F(31)2
上式称为:空间力对轴的矩的解析式。显然,平面力对点的矩,可以由它得到, 只要令Z=0,FZ=0即得。
15
第三章 空间力系
2)力对轴的矩计算式:
用MZ(F)表示空间力F 对 z 轴的矩,由图得
z
M z(F ) M O (F x)y F xh y 2 A O A B (3 1)1
表明:力对轴的矩MZ(F) ,等于力F在垂直于该轴平面上的投影 Fxy对于这个平面与该轴的交点O的矩。 3)力对轴的矩MZ(F) 是一个代数量,其正负号可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或逆向观察 法-与平面力对点的矩的符号规定相同,逆时针为正,顺为负,如图所示。 4)空间力对轴的合力矩定理
14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空间力对点的矩的作用效应,完全可以用力矩矢MO(F)来表示。 式 (38):M O (F)rF
4)由式(3-8)可知:力矩矢MO(F)与矩心O有关,所 以矢端必须位于矩心O,不可移动,是定位矢量。
2. 力对轴的矩
工程中,经常遇到刚体绕定轴转动的情形,为度量力使刚体绕定轴转动的效应, 有必要了解力对轴的矩的概念。 1)力对轴的矩的概念
上述求力F对z轴的矩的过程中,将力 F 分解为 Fxy 和 Fz ,再分别求各分力对z轴 的矩的过程及计算方法,类似于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式(2-10), \式3( - 1) 1 的求解过: 程可以写为 Mz(F)Mz(Fz)Mz(Fxy)0Mz(Fxy)Mz(Fxy)
16
第三章 空间力系
将上述情形推广到,任意多个空间汇交力系的情形,则
6) 力对轴的矩的单位:由式(13-1)显见,为Nm;kNm.
7)力对轴的矩的解析式
如图,设F沿x,y,z轴的分力分别为Fx,Fy,Fz,力F作用点A的坐标为x,y,z,于 是,由合力矩定理得
M Z ( F ) M Z ( F x ) M Z ( F y ) M Z ( F z ) x y y F x 0 F , \ M Z ( F ) x y y F xF
F RF R
F RF R
F RF R
6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 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由于一般空间汇交力系 的最终简化结果为一合力FR,因此, 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为:该合力FR等于零,即
F R F 1 F 2 F n F i 0 ( 3 6 )
由式(3-5)知,使FR=0,须满足: 合力 F R 大 ( F x)2 i小 ( F y) i : 2 ( F z) i2(3 5 )
q q F x0:F Ac Cocso 3s 0 F Ac Docso 3s 0 0 q q q F y0:F Ac Cossi3n 0 F Ac Dossi3n 0 F Ac Bo s 0 q F z0: F A C F A D F AB sin F 0
解得 FABFACFAD3sFinq,负号表示:受压力
2)举例
20
第三章 空间力系
教材P85,例3-4: 手柄ABCE在平面Axy内,在D处作用一个力F,如图所示,它在垂 直于y轴的平面内,偏离铅直线的角度为q。如果CD=a,杆BC平行于x轴,杆CE平行 于y轴,AB和BC的长度都等于l。试求力F 对x,y和z三轴的矩。
a ll
解1 解析法:根据式(3-12)求解
在x、y、z轴的投影。
4)合力矢FR的大小,方向余弦
合F 力 R F R 2 大 F x R 2 F y R 2 z 小 ( F x ) 2 i ( : F y ) 2 i ( F z) 2 i ( 3 5 )
方 c F 向 R o , i ) F R s x F 余 ( x ; c F R o , j ) 弦 F R s y F ( y ; c : F R o , k ) F R s z F ( z( 3 5 )
解得F: BF3; FBCFBD
3Fcoqt
9
由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可得取球铰C ,D研究的计算结果:
F FCFD3;FCD
3Fcoqt
9
11
第三章 空间力系
12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2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1. 力对点的矩以矢量表示—力矩矢 对于平面力系,由于各力与矩心均位于同一平面内,用代数量表示力对点的矩。 但对于空间力系而言,由于各力与矩心所构成的平面(力矩作用面)的方位不同, 要用矢量来表示。为此引入空间力对点的矩:力矩矢MO(F)的概念。
如图,现有一力 F 作用在可以绕 z 轴转动的圆盘上。
将力 F 分解为 Fxy 和 Fz ,由于Fz与转轴 Z平行,不能使圆盘 绕 Z 轴转动,故它对 z 轴的矩为零。只有垂直 Z 轴的分力 Fxy 对Z z 轴有矩,且等于分力 Fxy 对z 轴与 xy 平面的交点O的矩。
这样,就将空间力对轴的矩,转化成了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
n
对于空间: 汇 FR = 交 Fi, 力则 M 系 Z(F : R , ) 若 M Z(Fi) i1
表明:若空间汇交力系有合力FR,则合力对某轴的矩=各 分力对该轴的力矩的代数和。称为:空间汇交力系对轴的 合力矩定理。
5) 力对轴的矩等于零的情形: ①若力F与转轴Z相交;②若力F与转轴Z平行,即共面时。
表明:即力对点的矩矢在通过该点的某轴上的投影(如:[Mo(F)]x),等于这力对 于该轴的矩(如:Mx(F)) 。
式(3-13)建立了力对点的矩与力对于该轴的矩的关系。
19
第三章 空间力系
1)力对点的矩的大小,方向
如果已知力对通过点O直角坐标轴x,y,z的矩:Mx,My,Mz,则可求得过点O的
力矩MO的大小,方向。
表明:MO(F)的模恰好是力对点O矩的大小,方位垂直于力矩作用面,指向按右
手螺旋法则来确定,如图所示。也等于三角形OAB面积的两倍。
13
第三章 空间力系 2)力矩的解析表达式
在 (38): M O (F)rF 中, r,F 在 设 x,y,z轴上的投 x,y 影 ,z;F x 分 ,F y,F 别 z 为
解: 1.取球铰链A研究,作受力图。建坐标系Bxyz。 由于ABCD是正交锥,所以q =∠ CBD=∠ BDC= ∠DCB ==60o。且y轴平分∠CBD,EC,DE分别平分 ∠DCB 和∠ BDC。
2.列平衡方程:为求各力在轴x,y上的投影,采用间 接投影法,注意:力F 在坐标面Oxy上投影为零。
1)力矩矢MO(F)
如图,以 r 表示力F作用点的矢径,则力F对点 O的矩可以写为
M O(F)rF(38)
即:力对点的矩MO(F)于矩心到该力作用点的矢径与该 力的矢量积, MO(F)的指向按照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q 2)力矩矢MO(F)的大小 M O (F )r FrF si nF h2Δ A OAB
解:由题知:
F x 4 .5 k;N F y 6 .3 k;N F z 1k 8N
\力F 的大小 F Fx2Fy2Fz21.96kN
力F 的方向余弦,及与坐标轴的夹角为
cosq Fx 4.5 0.220,q 76.7
F 19.6
cos Fy 6.3 0.322, 71.1
F 19.6
cos Fz 18 0.919, 23
M O (F [M )x (F )]2 [M y(F )]2 [M z(F )]2
co M O s ,i) (M x (F ) , M c O ,jo )s M x ((F ),
|M O (F )|
|M O (F )|
cM o O ,k )s ( M x (F ) (3 1)4 |M O (F )|
3)F的图形:如图所示,力F是以Fx=3kN; Fy=3kN; FZ=3kN为楞的长方体的对角线。
9
第三章 空间力系
例3-3:简易起重机为空间铰接结构形成正角锥,各棱边与底面都成倾角θ。B,C处是 活动球铰链支座,D处是固定球铰链支座。顶点A的球铰链承受载荷F,不计各杆自重, 试求各支座的约束力和各杆的内力。
M x ( F ) y z z F y ; M F y ( F ) z x x F z ; M z F ( F ) x y y x F ( 3 F 1 )2
比 M O ( x M F x ( 较 F ) M O ( ; F ) ) y M y ( 得 F ) M O ( ; F ) z M z ( : F ) ( 3 1 )
\ r x i yj zk ;F F x i F yj F zk
带入式(3-8)得:力矩矢的解析形式 i jk
MO(F)rF x y z Fx Fy Fz
(yFz zFy)i(zFx xFz)j(xFy yFx)k (39)
式中:单位矢量前面的系数就是 MO(F)在x,y,z轴上的投影,所以
M O ( F ) x y z z y ; F M O F ( F ) y z x x Z F ; M O ( F ) z x y y x ( 3 F 1 F )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
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扩展到空间,可知:空间汇交力系的 合力FR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如 图所示。即
FRF1F2 FnFi (33)
或FRFxiFyjFzk (34)
式中: F x F R ,xF y F R ,tF z F R z 分别为合力FR
注:可利用对称性,直接写出FAD=FAC,以简化计算。
10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取球铰B 研究,作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F x0,F BC F BD F y0,F BC co3s0 F BD co3s0 F Bc A oq s0
F z0,F BA siqn F B0
百度文库
由前计算FB得 AF:AB
F
3sinq
F 19.6
A
Fx
x
y Fy
βq γ
Fz
zF
8
第三章 空间力系
例 3-2:已知力沿直角坐标轴的解析式为 F(3i4j5k ) kN, 试求这个力的大小和 方向,并作图表示。 解:由已知条件,和力的解析式
由 F F x i F yj F zk 得 F x : 3 F y k 4 NF , z k 5 N,kN
1)力 F 的大小为 F Fx2Fy2Fz252kN
2)力 F 的方向余弦以及与坐标轴的夹角为
cosF,i 3 0.42;4F,i θ64.9 52
cosF,j 4 0.56;6 F,j β55.55 52
cosF,k 5 0.707 F;,k γ18045135 52
18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 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轴的矩的关系
比较力对点的矩的解析式(3-10),和力对轴的矩的解析式(3-12)得
M O ( F ) x y z z y ; F M O F ( F ) y z x x Z F ; M O ( F ) z x y y x ( 3 F 1 F ) 0
结论: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是,力系中所有的力在三轴上的投影的代 数和分别等于零。 式(3-7)称为: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式(3-7)有三个独立方程,可求解也只能求解三个求知数。
4 举例
7
第三章 空间力系
例 3-1: 已知车床在车削一圆棒时,由测力计测得刀具承受的力F 的三个正交分量 Fx,Fy,Fz的大小各为4.5 kN,6.3 kN,18 kN,试求力F 的大小和方向.
Mx(F)yFz zFy My(F)zFx xFz (312) Mz(F)xFy yFx
力F 作用点坐标,沿坐标轴投影分别为:
xl;yla;z0
FxFsiqn ;Fy0;F zFcoqs
由式(3-12)得
q q M x ( F ) y z z F y F ( l a ) F ( c) o 0 0 s F ( l a ) co q q q M y ( F ) z x F x z 0 F F s i ( l n ) ( F c) o F c so l
17
第三章 空间力系
M Z (F )M Z (F x)M Z (F y)M Z (F z)xyF yx F 0, \ M Z(F )xyF yx F
同理可求得对y,Z的矩的式子,合在一起有
M x(F)yzF zF y; M y(F)zF xxzF ; M z(F)xyF yx F(31)2
上式称为:空间力对轴的矩的解析式。显然,平面力对点的矩,可以由它得到, 只要令Z=0,FZ=0即得。
15
第三章 空间力系
2)力对轴的矩计算式:
用MZ(F)表示空间力F 对 z 轴的矩,由图得
z
M z(F ) M O (F x)y F xh y 2 A O A B (3 1)1
表明:力对轴的矩MZ(F) ,等于力F在垂直于该轴平面上的投影 Fxy对于这个平面与该轴的交点O的矩。 3)力对轴的矩MZ(F) 是一个代数量,其正负号可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或逆向观察 法-与平面力对点的矩的符号规定相同,逆时针为正,顺为负,如图所示。 4)空间力对轴的合力矩定理
14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空间力对点的矩的作用效应,完全可以用力矩矢MO(F)来表示。 式 (38):M O (F)rF
4)由式(3-8)可知:力矩矢MO(F)与矩心O有关,所 以矢端必须位于矩心O,不可移动,是定位矢量。
2. 力对轴的矩
工程中,经常遇到刚体绕定轴转动的情形,为度量力使刚体绕定轴转动的效应, 有必要了解力对轴的矩的概念。 1)力对轴的矩的概念
上述求力F对z轴的矩的过程中,将力 F 分解为 Fxy 和 Fz ,再分别求各分力对z轴 的矩的过程及计算方法,类似于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式(2-10), \式3( - 1) 1 的求解过: 程可以写为 Mz(F)Mz(Fz)Mz(Fxy)0Mz(Fxy)Mz(Fxy)
16
第三章 空间力系
将上述情形推广到,任意多个空间汇交力系的情形,则
6) 力对轴的矩的单位:由式(13-1)显见,为Nm;kNm.
7)力对轴的矩的解析式
如图,设F沿x,y,z轴的分力分别为Fx,Fy,Fz,力F作用点A的坐标为x,y,z,于 是,由合力矩定理得
M Z ( F ) M Z ( F x ) M Z ( F y ) M Z ( F z ) x y y F x 0 F , \ M Z ( F ) x y y F xF
F RF R
F RF R
F RF R
6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 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由于一般空间汇交力系 的最终简化结果为一合力FR,因此, 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为:该合力FR等于零,即
F R F 1 F 2 F n F i 0 ( 3 6 )
由式(3-5)知,使FR=0,须满足: 合力 F R 大 ( F x)2 i小 ( F y) i : 2 ( F z) i2(3 5 )
q q F x0:F Ac Cocso 3s 0 F Ac Docso 3s 0 0 q q q F y0:F Ac Cossi3n 0 F Ac Dossi3n 0 F Ac Bo s 0 q F z0: F A C F A D F AB sin F 0
解得 FABFACFAD3sFinq,负号表示:受压力
2)举例
20
第三章 空间力系
教材P85,例3-4: 手柄ABCE在平面Axy内,在D处作用一个力F,如图所示,它在垂 直于y轴的平面内,偏离铅直线的角度为q。如果CD=a,杆BC平行于x轴,杆CE平行 于y轴,AB和BC的长度都等于l。试求力F 对x,y和z三轴的矩。
a ll
解1 解析法:根据式(3-12)求解
在x、y、z轴的投影。
4)合力矢FR的大小,方向余弦
合F 力 R F R 2 大 F x R 2 F y R 2 z 小 ( F x ) 2 i ( : F y ) 2 i ( F z) 2 i ( 3 5 )
方 c F 向 R o , i ) F R s x F 余 ( x ; c F R o , j ) 弦 F R s y F ( y ; c : F R o , k ) F R s z F ( z( 3 5 )
解得F: BF3; FBCFBD
3Fcoqt
9
由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可得取球铰C ,D研究的计算结果:
F FCFD3;FCD
3Fcoqt
9
11
第三章 空间力系
12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2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1. 力对点的矩以矢量表示—力矩矢 对于平面力系,由于各力与矩心均位于同一平面内,用代数量表示力对点的矩。 但对于空间力系而言,由于各力与矩心所构成的平面(力矩作用面)的方位不同, 要用矢量来表示。为此引入空间力对点的矩:力矩矢MO(F)的概念。
如图,现有一力 F 作用在可以绕 z 轴转动的圆盘上。
将力 F 分解为 Fxy 和 Fz ,由于Fz与转轴 Z平行,不能使圆盘 绕 Z 轴转动,故它对 z 轴的矩为零。只有垂直 Z 轴的分力 Fxy 对Z z 轴有矩,且等于分力 Fxy 对z 轴与 xy 平面的交点O的矩。
这样,就将空间力对轴的矩,转化成了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
n
对于空间: 汇 FR = 交 Fi, 力则 M 系 Z(F : R , ) 若 M Z(Fi) i1
表明:若空间汇交力系有合力FR,则合力对某轴的矩=各 分力对该轴的力矩的代数和。称为:空间汇交力系对轴的 合力矩定理。
5) 力对轴的矩等于零的情形: ①若力F与转轴Z相交;②若力F与转轴Z平行,即共面时。
表明:即力对点的矩矢在通过该点的某轴上的投影(如:[Mo(F)]x),等于这力对 于该轴的矩(如:Mx(F)) 。
式(3-13)建立了力对点的矩与力对于该轴的矩的关系。
19
第三章 空间力系
1)力对点的矩的大小,方向
如果已知力对通过点O直角坐标轴x,y,z的矩:Mx,My,Mz,则可求得过点O的
力矩MO的大小,方向。
表明:MO(F)的模恰好是力对点O矩的大小,方位垂直于力矩作用面,指向按右
手螺旋法则来确定,如图所示。也等于三角形OAB面积的两倍。
13
第三章 空间力系 2)力矩的解析表达式
在 (38): M O (F)rF 中, r,F 在 设 x,y,z轴上的投 x,y 影 ,z;F x 分 ,F y,F 别 z 为
解: 1.取球铰链A研究,作受力图。建坐标系Bxyz。 由于ABCD是正交锥,所以q =∠ CBD=∠ BDC= ∠DCB ==60o。且y轴平分∠CBD,EC,DE分别平分 ∠DCB 和∠ BDC。
2.列平衡方程:为求各力在轴x,y上的投影,采用间 接投影法,注意:力F 在坐标面Oxy上投影为零。
1)力矩矢MO(F)
如图,以 r 表示力F作用点的矢径,则力F对点 O的矩可以写为
M O(F)rF(38)
即:力对点的矩MO(F)于矩心到该力作用点的矢径与该 力的矢量积, MO(F)的指向按照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q 2)力矩矢MO(F)的大小 M O (F )r FrF si nF h2Δ A OAB
解:由题知:
F x 4 .5 k;N F y 6 .3 k;N F z 1k 8N
\力F 的大小 F Fx2Fy2Fz21.96kN
力F 的方向余弦,及与坐标轴的夹角为
cosq Fx 4.5 0.220,q 76.7
F 19.6
cos Fy 6.3 0.322, 71.1
F 19.6
cos Fz 18 0.919, 23
M O (F [M )x (F )]2 [M y(F )]2 [M z(F )]2
co M O s ,i) (M x (F ) , M c O ,jo )s M x ((F ),
|M O (F )|
|M O (F )|
cM o O ,k )s ( M x (F ) (3 1)4 |M O (F )|
3)F的图形:如图所示,力F是以Fx=3kN; Fy=3kN; FZ=3kN为楞的长方体的对角线。
9
第三章 空间力系
例3-3:简易起重机为空间铰接结构形成正角锥,各棱边与底面都成倾角θ。B,C处是 活动球铰链支座,D处是固定球铰链支座。顶点A的球铰链承受载荷F,不计各杆自重, 试求各支座的约束力和各杆的内力。
M x ( F ) y z z F y ; M F y ( F ) z x x F z ; M z F ( F ) x y y x F ( 3 F 1 )2
比 M O ( x M F x ( 较 F ) M O ( ; F ) ) y M y ( 得 F ) M O ( ; F ) z M z ( : F ) ( 3 1 )
\ r x i yj zk ;F F x i F yj F zk
带入式(3-8)得:力矩矢的解析形式 i jk
MO(F)rF x y z Fx Fy Fz
(yFz zFy)i(zFx xFz)j(xFy yFx)k (39)
式中:单位矢量前面的系数就是 MO(F)在x,y,z轴上的投影,所以
M O ( F ) x y z z y ; F M O F ( F ) y z x x Z F ; M O ( F ) z x y y x ( 3 F 1 F )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
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扩展到空间,可知:空间汇交力系的 合力FR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如 图所示。即
FRF1F2 FnFi (33)
或FRFxiFyjFzk (34)
式中: F x F R ,xF y F R ,tF z F R z 分别为合力FR
注:可利用对称性,直接写出FAD=FAC,以简化计算。
10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取球铰B 研究,作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F x0,F BC F BD F y0,F BC co3s0 F BD co3s0 F Bc A oq s0
F z0,F BA siqn F B0
百度文库
由前计算FB得 AF:AB
F
3sinq
F 19.6
A
Fx
x
y Fy
βq γ
Fz
zF
8
第三章 空间力系
例 3-2:已知力沿直角坐标轴的解析式为 F(3i4j5k ) kN, 试求这个力的大小和 方向,并作图表示。 解:由已知条件,和力的解析式
由 F F x i F yj F zk 得 F x : 3 F y k 4 NF , z k 5 N,kN
1)力 F 的大小为 F Fx2Fy2Fz252kN
2)力 F 的方向余弦以及与坐标轴的夹角为
cosF,i 3 0.42;4F,i θ64.9 52
cosF,j 4 0.56;6 F,j β55.55 52
cosF,k 5 0.707 F;,k γ18045135 52
18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 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轴的矩的关系
比较力对点的矩的解析式(3-10),和力对轴的矩的解析式(3-12)得
M O ( F ) x y z z y ; F M O F ( F ) y z x x Z F ; M O ( F ) z x y y x ( 3 F 1 F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