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_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_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对OFDI影响的研究_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_卢洪雨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对OFDI影响的研究_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_卢洪雨

2013年 3 月 国际商务研究 Mar. 2013总第34卷第190期 GUOJI SHANGWU YANJIU Vol. 34 No. 190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对OFDI影响的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卢洪雨 张建兵(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摘 要:本文使用2003~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对OFDI的影响。

对世界样本的研究发现:我国制成品出口比重对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集中度、我国与东道国的贸易结合度以及总产品出口竞争力却会产生抑制作用。

对发展中国家样本的分析则显示我国制成品出口竞争力对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制成品出口比重和总产品出口竞争力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贸易结构;对外直接投资;动态面板模型;GMM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13)02-0016-09一、文献回顾关于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者之间的关系,V e r n o n(1966)[1]认为出口的发展先于国外生产,投资前的出口可以作为市场风险最小化的途径。

A j a m i和B a r n i v (1984)[2]以及G r o s s和T r e v i n o(1996)[3]发现已有的美国与东道国的双边贸易量是FDI流入美国的一个正的决定因素。

Johanson 和Vahlne (1997)[4]认为,FDI与贸易是互相补充的战略,因为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的占领,可以通过出口或者FDI分别进行,也可以通过二者结合来完成。

在一个连续过程,跨国公司利用通过先前贸易积累起来的东道国市场资源在东道国进行投资。

另外,Barrell 和 Pain(1999)[5]使用日本对欧盟和美国的FDI的横截面时间序列年度数据,对日本20世纪80年代FDI 的规模与区位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市场规模、相对劳动成本等变量后,投资显著受贸易保护措施,尤其是反倾销活动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技术溢出的滞后效应研究_基于行业专利产出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技术溢出的滞后效应研究_基于行业专利产出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 9] [ 8]

尽管国内外分析与讨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的 文献较多, 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从行业层面或者地区 层面进行的分析 , 而技术溢出的效果相对于技术的 产生是一种非及时的反应 , 即技术溢出具有一定的 滞后性 , 这是因为一项新的专利技术从投入市场到 获得收益必然需要一定的周期 , 而与之相伴的技术 溢出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并且这种溢出效应会在 不同的时间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 应当在一 定的时间周期内考察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 变化问题, 即技术溢出的滞后效应问题, 这样才能更 加完整的刻画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 技术溢出的效 果 , 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2 模型选择和数据说明 本文将利用我国行业层面的数据 , 通过面板数 据 ( Panel Data)回归分析方法, 观察跨国公司专利申 请在滞后 0- 4年内对我国各行业专利产出的影响。 由于我们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 , 因而模型的估计和 检验有许多不同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特征。 P ane l Data回归方法的应用 , 具有许多优点。首先 , 它能够提供大量的数据点 , 这样就增加了自由度并 减少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 , 从而改进了参数估 计的有效性 ; 其次 , P ane l Data 模型提供了多层面分 析问题的综合视角

第 2期
张传杰 乔永忠 :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技术溢出的滞后效应研究
217
部数据均来自各期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 3 计量结果及解释 3 . 1 计量结果 选择滞后期数 为 4 年 , 采用 ev iew s6 . 1 对模型 ( 3) 和 ( 4) 进行回归分析 , 结果如表 1 所示。由于所 有回归都通过显著水平为 1 % 的 H ausm an 检验 , 因 此给出的都是随机效应的结果。从模型 ( 3) 的回归 结果看 , 跨国公司滞后 0- 4 年的专利申请量 P f 对 我国企业的专利产出 Ph it 的弹性系数除了滞后第 0 年以外 , 其余 1至 4 年均为负值, 其中滞后 2 、 3 、 4年 的弹性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说 , 跨国 公司在我国申请专利的当年 , 对我国企业的专利产 出起到了正向的溢出作用 , 而此后 2 、 3 、 4 年均起到 了负向的溢出作用。 从模型 ( 3) 的回归结果看, 跨国公司滞后 0- 4 年的发明专利申请 IP f 对我国企业的发明专利产出 IP h it 的弹性系数在滞后 0 、 2 、 4 年为正值, 其余均为 负值, 说明跨国公司的发明专利申请在滞后 0 、 2 、 4 年对我国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起到了正向的溢出效 应 , 而在滞后 1 、 3 年其溢出效应为负向。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_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_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_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_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二、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hor 为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水平溢出; bl 则表 示出口贸易企业通过供给关系对上游产业发生的后向 溢出。 为避免因其他重要变量的遗漏而引起估计有偏, 本 文引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做解释变量, 由于模型中 因变量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会导致解释变量与随机 扰动项相关 , 从而在用随机效应或者固定效应对面板数 据进行估计时将导致估计量的非一致性。为解决这一 问题, A rellano 和 Bond( 1991 ) 、 A rellano 和 Bover( 1995 ) 、 B lundell和 B ond ( 1998 ) 提出了广义 矩 ( GMM ) 估计方 法。 B lundell和 Bond( 1998 ) 指出 , 时间序列较短时系统 GMM ( syste m GMM ) 的估计效果要远远高于普通 GMM,
∀ 44∀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2期
较少。出口贸易作为市场需求的一部分也是技术创新 的关键刺激因素之一, 它使企业进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 争舞台 , 鼓励各国企业追求新的、 与众不同的观念和技 术, 从而促进各国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K rug m an ( 1979 ) 在分析了经济一体化 ( 主要包括创新者的出口行为 ) 对 技术创新的作用后指出 , 贸易竞争带来的出口增长给创 新者带来的技术创新报酬是进一步刺激创新的重要力 量, 但是随着垄断期的结束 , 技术被普遍传播, 技术差距 缩小, 此时竞争带来的压力又会迫使创新先发国进行新 的技术研 发。另外, 技术贸 易壁垒 ( 谢娟 娟、 梁虎诚 , 2008 ) 等出口贸易政策通过对贸易规模、 贸易质量的影 响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出口研发补贴政策 ( Collie , 2002 ) 、 出口退税 ( 陈林、 朱卫平, 2008 ) 等政府保障政策 亦对技术创新产生了激励作用。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概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出口贸易作为国家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对各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而出口贸易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其影响机制与效果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两个方面。

水平溢出是指出口贸易通过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术在不同企业间的传播和应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

而垂直溢出则是指出口贸易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在产业链内部的传递和深化。

为了深入探究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效应,本文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能够充分考虑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变化特性,以及不同截面数据之间的异质性,从而更准确地刻画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出口贸易、技术创新及其他相关变量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以揭示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效应。

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出口贸易水平、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究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效应,为我国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出口贸易政策和技术创新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1. 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背景介绍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出口贸易作为连接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不仅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跨国流动,更在深层次上推动了技术的传播与创新。

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技术创新已成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_省略_析法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_苏振东

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_省略_析法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_苏振东

国际贸易 《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非对称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苏振东 周玮庆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基于关志雄(2002)和L a l l 等(2006)提出的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构造出口贸易结构指数,考察了1992~2006年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变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此基础上,本文又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出口总量层面上看,出口总量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从出口贸易结构分量层面上看,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即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明显大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表明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最后,针对中国的对外经贸和宏观经济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优化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平稳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品技术附加值 出口贸易结构 中国经济增长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中图分类号:F 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9]05-081231-1186 * 本文得到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批准号:D U T H S 2007325)和大连理工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的资助,作者深表感谢。

作为改革开放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保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国际经济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外向型发展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出口贸易绝对数量的增加来拉动一国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必然会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恶化,最终使其陷入“贫困化增长”的怪圈。

因此,在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和出口强劲增长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变迁,考察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平稳增长的对策建议,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
在 国际贸易 理论 的发展 过程 中 ,技术 要 素一 直起 着 重要 的作 用 ,研究 者 们不 断地 深入 探 讨 着技 术
与贸易的关系。最早 的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专业化分工是 由既定 的劳动生产率或资 源禀赋优势决定的 ,技术是外生的和不变的。在其理论中 ,主要强调技术绩效一劳动生产率 ,虽然没 有明确提出科学技术的作用 ,但其隐含了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和分工产生影响的思想 。随后的新要素 理论在此基础上加入 了知识 、技术等要素作为内生变量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模式 , 即便如此 ,新要素 但 理论 仍未 能触 及要 素 禀赋 理论 的核 心 问题 。在 其理 论 中 ,未就 技术 及 技术 进 步 的国际差 异 、技 术 的动 态特 征对 贸易 的影 响加 以考察 。 上述理论是基于技术的静态角度加 以研究 ,实际上技术不是静态的,技术变动会对贸易模式和各 国福利 水平 产生 影 响 。从 2 0世 纪六 七 十年代 ,强 调技 术 进 步 动 态 效 果 的理 论 出现 。最 早 从 动 态 角度 来 分析 技术 创新 对 国际 贸 易的影 响 ,主 要有 P se 16 ) 提 出 的技术 差距 贸易模 型 。在技 术 差距 模 onr(9 1 型中,Pse 把国家问的贸易与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 ,把技术创新 和技术转移看成是 贸易的一个 onr 决定性因素。16 96年 V ro 提 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考察了在新产品的导人 、成长和成熟过程 中, e n n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认 为新 产品首先 由创新 国向其他 国家出 口,伴 随着技术成熟 和技术转 移 ,贸 易格局 随着 发 生 变 化 。Gu e 16 ) 最 早 认 识 到 R rbr( 97 &D在 促 进 一 国 贸 易增 长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 他指出投入 R D的多寡可以改变一个 国家在 国际分工 中的比较优势 。Kum n (99 & rg a 17 )用单一劳动 要 素 、南北 两 地 区的一 般 均衡模 型 规 范 了产 品周期 ,认 为 技术 创新 和 技术 扩散 所形 成 的技 术 差距 是 各 国贸易模式和贸易利得的决定性 因素。

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证检 验美 国工 会领导 人提 出的进 口是失 业 主要 根 源 的论 断 , 最终 发现 : 把工作 岗位, 口竞 争 外 的其 他 因素 , 进 如经 济 增 长 , 而不 是 进 口贸易 , 主导 了就 业 的 结 构 性 转 变 。 G o s n 1 8 ) 得到 了类 似 的结 论 。 而与 K u gr 1 8 ) G os n 18 ) rs ma ( 9 2 也 re e( 9 0 及 rsma ( 9 2 的研 究 结 论 相 反 , e R— vn a 19 ) 用美 国制 造业产 业 1 7 - 18 eg ( 9 2 采 9 7 9 7年 的面 板数 据 , 验 进 口竞 争 力 的增 加 对美 国制 造业 产 检 业就 业影 响时 , 却发现 : 口竞 争对 美 国制 造 业 的就 业 有 较大 的显 著 负效 应 , 口价 格 每 降低 1 % , 进 进 0 将 会导致 2 4~ . . 3 9个百分 点 的就 业下 降 。 对于 欧盟及 O C 国家 的实 证检 验 结果 也 存 在较 大 的不一 致 性 。部 分 学 者认 为进 口对就 业 的影 E D
(02 认 为 出 口导 向对 劳动力需 求有 正 的显 著影 响 , 20 ) 而进 口渗 透对 劳 动需 求 的影 响 不 显著 , 这一 观 点
也得 到 了众 多研究 的认可 , 如胡昭玲 等 ( 0 7 的研 究表 明出 口对就 业有 正 向拉 动 作用 , 进 口对 就业 20 ) 但 的总体 影 响是 不确定 的 ; 不过 , 明 ( 0 3 、 夏 20 ) 喻美 辞 ( 0 8 、 2 0 ) 盛斌 等 ( 0 8 的研究 则显 示 工业 品 出 口增 20 ) 加 了劳动力需 求 , 而工业 品进 口对劳动力 需求 变化 的影 响是 负的 。这 些争 论 也 为继 续探 讨这 一 问题 留 下 了空 间 , 于此 , 基 本文 将利用 2 0 - 2 0 0 1 0 8年 中 国制 造业 2 8个细 分行 业 的 面板 数据 , 一步 验证 国 际 进

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基于我国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基于我国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基于我国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刘美玲;黄文军【摘要】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和FDI的国际技术溢出,并总结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999~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进出口、FDI、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和国内技术吸收能力对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和出口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FDI、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对TFP和规模效应影响并不显著;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TFP;国内的技术吸收能力能够提升国际技术溢出效率,但作用相对较小.【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7页(P48-54)【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作者】刘美玲;黄文军【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6;F830.59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开放国内市场,积极吸引国外投资、鼓励企业“走出去”,20世纪80年代初期,确立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定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进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 (FDI)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9年之后进入了一个新高速发展的时期,1999~2012年,进出口总额从3606.3亿美元增加到38671.2亿美元,FDI从403.2亿美元增加到1117.2亿美元,分别增长了10.7倍和2.7倍。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12年各组织成员国贸易量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占全球货物出口的11.2%,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占全球货物进口的9.8%,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资金约束已经逐渐减弱,生产力过剩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呈现出来,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层次的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国家面临的艰巨而现实的问题。

FDI与技术垂直溢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FDI与技术垂直溢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溢 的有 效路径 ,F I D 技术溢 出的行业 间前后 向联系更 有理 由成 为研究 者所关 注的 目标 。
忽 略了通 过产业链条上下游之 间前 向与后 向联 系方式产生 的行 业 间垂直溢 出 。为此 ,他们 开始致力 于F I 相关产业 垂直联 D对 系效 应 的实证研究 ,获得 了与理论预 期较 为一致 的实证结 果 。
外资政策变化 中,有 10 多项政策变化是 有利于外 国直接投资 50 (oeg i c Ivs e t FrinDr tn et n,简称 F I e m D )流入 的 ,仅有 不到 10 0 项 的政 策 是 限 制 外 国 直 接 投 资 的 。 F I 带 来 的 技 术 溢 出 D所 ( cn l ysioe) 支持东道 国政府 制定优 惠外资政策 的理 t h O g pl vl是 e o l " 论根 据之一 ,它们相信F I D 能够通过 技术溢 出的方式 促进 当地 的技术进步 ,帮助本 国经济 走上 内生化 的增 长道路 。技 术溢 出 指F I D 内含 的人力 资本 、研发 、管理经 验等无 形资产 通过 各种 渠 道 的非 自愿 性 扩 散 ,是 经 济 外 在 性 的一 种 表 现 。K k o o k (9 4 19 )把 F I D 技术溢出效应归纳 为模 仿效应 、竞 争效应 、劳动
门生产技 术水平 间的溢 出效应进行 了实证检 验 ,结果表 明技 术溢 出带来的技 术效率的提 高与我 国工业部 门 自身前期技 术水平
积累具有 密切相关性 ,F I D 的行业内溢 出效应不太明显,而行业间垂直溢出效应显著 ,是重要 的技术溢 出途径 。为此 ,应该鼓
励 本地 企 业 融入 外 资产 业 链 , 以提 升技 术水 平 。
收 稿 日期 :2 0 — 6 0 090 — 1

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作者:高书丽阮铃雯来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05期[摘要]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放缓,我国出口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转变贸易增长模式,提高技术创新。

本文从R&D经费角度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认为R&D经费投入对出口有显著影响,R&D 经费的执行部门对出口有不同影响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出口 R&D一、引言改革开放至今,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我国的出口贸易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2006年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位。

然而在表面的繁荣下危机暗藏,我国的出口产品一直靠低价占领全球市场,附加值普遍不高,更多的是粗放型的贸易模式。

由于日益受到国内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迅速兴起,特别是受国际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内部、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出口贸易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就目前环境来说,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成为重要问题。

从长远来看,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改变我国的外贸增长模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试想一个国家或企业如果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岂能不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受制于人,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本文试图对我国现阶段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依据。

二、文献综述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要素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们不断地深入探讨着技术与贸易的关系。

最早的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专业化分工是由既定的劳动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优势决定的,技术是外生的和不变的。

在其理论中,主要强调技术绩效—劳动生产率,未明确提出科学技术的作用。

随后的新要素理论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知识、技术等要素作为内生变量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模式,但在其理论中,未就技术及技术进步的国际差异、技术的动态特征对贸易的影响加以考察。

解析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

解析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

解析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摘要】国际贸易与FDI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带来了技术溢出的机制和影响。

国际贸易对技术溢出的影响主要通过跨国流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技术传播和创新,提高了全球技术水平。

而FDI则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生产活动在本地市场输送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技术溢出。

国际贸易与FDI的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创新。

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包括产业链的密切联系、文化和制度环境等。

未来研究应更深入探讨技术溢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在政策建议方面,应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本地创新能力并建立更加开放的技术传播平台,以促进国际贸易与FDI在技术溢出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FDI、技术溢出、协同作用、机制、影响因素、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际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FDI)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国际贸易与FDI不断增加,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技术溢出作为国际贸易与FDI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技术溢出是指先进技术在跨国企业间流动并传播的过程,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外部性,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际贸易与FDI作为促进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其生产率和竞争力。

研究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对于了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技术传播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与FDI对技术溢出的影响、技术溢出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国际贸易与FDI在技术溢出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2 研究意义技术溢出是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领域中一个重要但又复杂的问题,其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技术溢出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国际贸易和FDI对技术传播和创新的影响机制,从而有助于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战略,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_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VAR模型分析

对外开放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_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VAR模型分析

心,要求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而对外贸易、吸引海外人力资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正是 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提升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本 文利用 VAR 模型,深入分析上述 3 个因素对中国技术创新 能力的影响,以提高对外开放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 认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问题的提出
对外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不 断增强,总体技术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据统计,中国 2008 年全年研发(R&D)经费支出 4 5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2%,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5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 200 亿元。在 创新成果取得上,2008 年全年共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 82.8 万件,授予专利权 41.2 万件,其中国内授权 35.2 万件,占 85.5%,授予发明专利 9.4 万件。在创新成果交易上,2008 年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 22.6 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2 665 亿元,同比增长 19.7%,全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 10170 份,合同金额 27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6.8%。其中,技术 转让费 235.5 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 86.8%,技术引进合 同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引进质量进一步提高。
国内学者十分关注对 FDI 知识、技术溢出效应的跨区 域差异特征的考察和分析。陈继勇、盛杨怿(2008)构建了包 括国内知识资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和地区技 术进步的分析框架,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 R&D 投 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 认为受中国目前引资结构和质量的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 资的知识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 FDI 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 活动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而通过 FDI 渠道传递 的外国 R&D 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与当地的经济、 科技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冼国明、薄文广(2006)考察了 FDI 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检验发现,外资企 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国内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 的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 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谢建国(2006)利用中国 29 个省区 1994—2003 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 FDI 对中国各

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_经验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_经验研究综述
高伟生(1985-), 江西修水人,华侨大 学商学院硕士研究 生,主要从事宏观计 量和转型经济研究。
Maddison, A.(1995)在描述世界经济发展史时指出:1870~1913年和二战后的两 次世界经济高速增长都伴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浪潮。如何解释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同 步增长的现象成为贸易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中观层面的实证研究 研究样本由国家层面向行业、企业层面演变是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的趋势。中观层面 的实证研究主要考察国际贸易作为国际R&D溢出渠 道在影响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方面受到哪 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因素进一步强化 溢出效应。 Keller(2002)将R&D分为国内本行业R&D、国 内其他行业R&D、国外本行业R&D和国外其他行业 R&D,在CH模型两种研发投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四 种研发投入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8个 OECD国家1970~1991年13个行业的样本数据进行
三是贸易产生技术溢出的渠道,包括进口渠 道、出口渠道和其它技术溢出渠道的引入。Xu and Wang(1999)认为贸易的技术溢出主要体现在进口资 本品的作用,因此根据进口资本品加权的国外研发 资本比Coe and Helpman(1995)和Keller(1998)的方法 有更强的解释力。Hejazi, W. and Safarian, A.E.(1999) 在CH模型中引入FDI技术溢出变量,发现贸易技术 溢出的作用系数大大缩小,且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大于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内研发资本存量与其他国家的差异;Sitf 表示国外研 发资本存量,以贸易份额为权重对国外研发资本存 量进行加权;①m 为进口额占GDP的比重。研究发 现: G7国家的研发对较小工业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 产生了额外30%的回报,跨国境的研发溢出十分显

出口贸易整体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5个国家2002—200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出口贸易整体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5个国家2002—200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第 1 2卷 第 6 期
21 0 0年 1 2月
J u n lo o t i a U n v r iy o c no og o r a f S u h Ch n i e s t f Te h l y
VO1 1 .2 NO 6 .
口产 品 的技 术 附加值 就 成为 摆在 各 国政府 面前 的首 要 任务 。

相 比较 ,他 们 的 国 际 分 工 地 位 急 剧 下 滑 。 Sl - a a v

相 关 文 献 综 述
tr、S o a 和 T jl 2 0 ) 过 实 证 分 析研 究 表 o e d gt i a i 07 通 o(
平 也 因为 自身所 处 的价值 链位 置 的移动 变化 而不 断
理论 和实证研 究 中的核 心 任务 之 一 ,亚 当 ・ 密首 斯 先提 出绝对优 势 理论 ,接着 大 卫 ・ 嘉 图 提 出了 相 李
对优 势理论 , 相对优势理 论的基础 上 , 克歇尔和 在 赫 俄林 提 出要 素禀赋理论 ,即 : 国应 当 出口密集使 用 一
在 实证 研究 方 面 ,L l e a( 0 6 通过 研 究 表 a t l2 0 ) l
明 : 亚地 区的 巴基 斯 坦 、孟 : 等 国家 由于过 度 南 如拉
依赖 于纺织 品 出 口 , 全球价 值 链 中停 留在 低端 环 在
节 , 东亚 新兴 市场 国家 以及 拉 美 地 区发 展 中国家 和
作 者 简 介 :郑
义 (9 4一) 17 ,男 , 徽 毫 州人 , 士 生 ,主 要 从 事 全 球 价 值 链 分 工 、经 济 增 长 等 研 究 。 韩 奉 璋 (9 9一) 安 博 18 ,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综述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综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5月May.,2012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综述田朔,李平(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255012)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较强的竞争及伴随出口贸易商品的流动而产生的技术溢出等都能使得出口商获得技术优势,形成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相关贸易政策通过影响贸易规模、贸易质量等方面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对于如何利用出口贸易刺激并实现技术进步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在综述近年来出口贸易对本国技术创新影响的主要文献的基础上,将其影响归纳为竞争引致创新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及政策影响等方面,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出口贸易;技术创新;竞争引致创新;技术溢出;政策法规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794(2012)05-0040-05一、引言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技术要素一直贯穿其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内生增长理论等揭示了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相互促进关系。

基于上述理论,国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较多;国内学者的研究则多集中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方面。

总体而言,关于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一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然而,出口贸易作为市场需求的一部分,也是刺激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技术创新:出口贸易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激烈的竞争舞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1];出口贸易过程中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2-3];贸易双方国家的相关政策也能够解释出口贸易引发的创新效应。

因此,本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竞争引致创新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政策法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二、竞争引致创新效应出口贸易使企业面临着来自世界范围内其他生产者的激烈竞争,国际市场竞争鼓励各国企业追求新的观念和技术,促进各国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一、内容概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首先本文将对技术创新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揭示技术创新模式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

具体来说本文将从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生产效率的关系、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产品质量的关系、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

其次本文将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如面板数据模型、协整分析等,对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本文将充分考虑内生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将对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总结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这些政策建议将涉及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主体,旨在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出口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旨在揭示技术创新模式在这一领域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为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A. 研究背景和意义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这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技术创新模式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

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技术路线或者技术组合。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环境,中国制造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影_省略_研究_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_郑展鹏

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影_省略_研究_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_郑展鹏

第35卷第4期2014年4月科研管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Vol.35,No.4April ,2014收稿日期:2012-01-04;修回时间:2012-08-22.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GH -2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00107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BJL015)。

作者简介:郑展鹏(1978-),男,河南新县人,河南大学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人员,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技术溢出、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0-2995(2014)04-008-0018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郑展鹏(河南大学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摘要:文章借鉴国际经典技术溢出模型,构建包含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的国际R&D 溢出模型,利用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将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比较而言,对外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还与技术本身所属的创新层次有关,但总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技术创新;比较研究;面板数据模型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1引言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度影响全球经济及我国亟待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背景下,加强研究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我国已逐步形成“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三位一体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贸易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

贸易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

贸易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贸易政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科技创新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其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息息相关。

贸易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影响着科技创新。

首先,关税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进出口成本。

当一个国家提高进口关税时,可能会减少国外高科技产品的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迫使国内企业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以填补市场需求的空缺。

相反,降低进口关税则可能使国内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从而促使它们通过创新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贸易政策中的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也对科技创新有着显著的影响。

严格的技术标准会促使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发,以满足市场准入的要求。

同时,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因为它们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独家享有创新带来的收益。

贸易自由化政策为科技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它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跨国交流与合作。

企业能够更容易地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有助于加速自身的创新进程。

例如,一家国内的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研发理念和技术,从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却可能对科技创新产生不利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往往导致贸易摩擦和贸易战的加剧,破坏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

这使得企业面临不确定性增加,减少对长期研发的投入。

一些企业可能会因为贸易壁垒而失去重要的市场,导致创新的动力和资源不足。

从国家层面来看,贸易政策还会影响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引导企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相关领域的研发中。

同时,对于一些关键技术和产业,政府可以通过贸易政策进行保护和扶持,促进其发展壮大。

贸易政策也影响着科技创新的人才流动。

开放的贸易环境有助于吸引国际优秀人才,他们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技术,为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相反,贸易限制可能阻碍人才的自由流动,限制了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与融合。

出口贸易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进展与评析

出口贸易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进展与评析

作者: 陈敏[1];杜晨妍[1]
作者机构: [1]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出版物刊名: 经济视角
页码: 74-8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主题词: 出口贸易;贸易政策;贸易结构;技术创新
摘要: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无法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贸易壁垒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也阻碍企业开展对外贸易业务,这一现状敦促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因此,本文从出口贸易政策和结构视角出发,把出口贸易政策分为补贴政策和法律法规政策两大类,而将出口贸易结构分为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区域结构三小类,总结当前学术界关于出口贸易政策和出口贸易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些研究成果,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

国际贸易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China
' s Innovation Capacity
作者: 许培源[1];高伟生[1]
作者机构: [1]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福建泉州362021
出版物刊名: 财经研究
页码: 70-79页
主题词: 贸易结构;技术溢出;人力资本;创新能力
摘要:文章利用1994—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面板数据,结合各地区的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构造贸易溢出变量,实证研究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

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显著地提高了其技术创新能力,贸易增加了发明和实用
新型专利的授权量;中西部地区由于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贸易仅仅对技术含量较
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量产生影响,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影响不
显著。

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应该实施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基于自主创新,中西部地
区基于比较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i it
析, 这样可能会因遗漏某些重要变量而影响到估计的结 果, 为克服这一不足 , 本文将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系 统 GMM ) 进行估计。另外, 考虑到国内行业不同的竞争 程度会对后向溢出产生影响, 本文亦将其纳入到模型 中, 并借助中国制造业 2001 ~ 2007 年的行业数据在已 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出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效应 对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 下: 第二部分为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 第三部分对计 量结果进行分析 ; 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及启示。
二、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hor 为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水平溢出; bl 则表 示出口贸易企业通过供给关系对上游产业发生的后向 溢出。 为避免因其他重要变量的遗漏而引起估计有偏, 本 文引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做解释变量, 由于模型中 因变量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会导致解释变量与随机 扰动项相关 , 从而在用随机效应或者固定效应对面板数 据进行估计时将导致估计量的非一致性。为解决这一 问题, A rellano 和 Bond( 1991 ) 、 A rellano 和 Bover( 1995 ) 、 B lundell和 B ond ( 1998 ) 提出了广义 矩 ( GMM ) 估计方 法。 B lundell和 Bond( 1998 ) 指出 , 时间序列较短时系统 GMM ( syste m GMM ) 的估计效果要远远高于普通 GMM,
∀ 44∀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2期
较少。出口贸易作为市场需求的一部分也是技术创新 的关键刺激因素之一, 它使企业进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 争舞台 , 鼓励各国企业追求新的、 与众不同的观念和技 术, 从而促进各国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K rug m an ( 1979 ) 在分析了经济一体化 ( 主要包括创新者的出口行为 ) 对 技术创新的作用后指出 , 贸易竞争带来的出口增长给创 新者带来的技术创新报酬是进一步刺激创新的重要力 量, 但是随着垄断期的结束 , 技术被普遍传播, 技术差距 缩小, 此时竞争带来的压力又会迫使创新先发国进行新 的技术研 发。另外, 技术贸 易壁垒 ( 谢娟 娟、 梁虎诚 , 2008 ) 等出口贸易政策通过对贸易规模、 贸易质量的影 响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出口研发补贴政策 ( Collie , 2002 ) 、 出口退税 ( 陈林、 朱卫平, 2008 ) 等政府保障政策 亦对技术创新产生了激励作用。
国际贸易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

内容提要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平 田 朔
国际贸易不仅是商品和服务在国际间的交换 , 同时也为先进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提供了条
件 。目前 , 有关进口贸易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而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研 究相对薄弱。 基于此 , 本文通过构建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函数, 运用中国 2001 ~ 2007 年制造业行业的面 板数据, 实证检验出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对行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 结果表明 , 出口贸易的水平效应对 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后向溢出的作用较不显著, 但在考虑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后, 出口贸易的技 术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 关 键 词 作者单位 出口贸易 技术创新 水平溢出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垂直溢出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08B JL007):
R& D 资源约束
下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 !! 基于国际 技术扩散和内 生需求 视角 与山东省软科学项目 ( 2008RKA133) : 自主创新与 山东省产 业结构 升级 ! !! 基于劳动力禀赋视角的研究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年第 2 期 ∀ 45∀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 学术界在对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时, 系统 GMM 方法 被广泛采用。因此, 本文亦选用系统广义矩估计 ( sys tem GMM ) 的计量方法进行估计 , 对 ( 1 ) 、 ( 2 ) 式取对数, 得到以下基础模型 : lnIi t = ln A + ∀lnL i, t- 1 + + v1 + v 2 + # it lnIi t = ln A 0 + ∀lnLi, t - 1 + lnRD li t + lnRDk it + hori t + !bli t + v1 + v 2 + # it lnRD lit + lnRD ki t ( 3) ( 4) 提供产品占第 i 行业总产出的比重 ∋ 。 ( 4 ) RD l: 研发活动的劳动投入 , 以按行业分组的大 中型工业企业 R&D 人员表示。 ( 5 ) RDk: 研发活动的资本投入 , 以按行业分组的大 中型工业企业 R&D 经费的投入表示。 ( 6 ) pcm: 行业勒纳指数 , 本文采用行业勒纳指数来 表示市场的竞争程度, 参照 Cheung 和 Pascual( 2004 ) 提 出的测量方法进行计算 , 与之不同的是本文在计算时省 去了国家维度: VA i t - W i t F it 其中, VA 为增加值 , 以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 # 工 pcm it = 业增加值 ∃来表示; W 为劳动力成本, 以 # 工资总额 ∃表 示; F 为总产值 , 用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 # 工业总产 值 ∃来表示 ; i 和 t分别代表行业和时间。 3. 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中国 2001 ~ 2007 年制造业的面 板数据 , 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和可得性, 删除了 # 其他制 造业 ∃, 采用剩余 28 个制造业行业 ( 的面板数据估计。 用于计算出口贸易水平和后向溢出的出口交货值、 工业 总产值以及用于计算行业勒纳指数的工业增加值均来 自于历年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 用于计算行业勒 纳指数 的劳 动力成 本来自 于历 年 中 国劳 动统计 年 鉴 ; 行业的专利申请数、 研发活动的 R& D 经费的投入 和 R& D 人员的数据均 来自于历年 中国 科技统计年 鉴 。水平溢出、 垂直溢出以及市场竞争程度这 3 个变 量均属于指标间的比率关系 , 所以直接使用相应指标的 当年值计算 ; 研发活动的资本投入这一变量则以 2001 年为基期, 用分行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其他年份 的按行业分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 R& D 经费的投入进行 调整, 以消除年代价格因素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 , 由 于统计口径的不一致, 无法获得 2004 年制造业细分行 业相应的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及出口交货值数据 , 因而本文通过求 2002 年和 2003 年的增长率以及 2005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 由于受到构建分析指标的可行性以及数据的可得 性等方面原因的限制, 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 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方面, 即体现在 贸易品或投资中的技术、 知识在出口贸易过程中产生的 溢出, 主要包括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 1. 水平溢出效应 水平溢出主要体现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间的 水平链接效应 , Feder( 1982 ) 通过构建两部门模型, 对 19 个国家和地区及 31 个国家和地区两组样本的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存在外部经济效应。 他指出 , 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出口多样化和在国际市场 上更具竞争力的商品, 能够促进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 间的联系 , 增大非出口部门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出口 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高于非出口部门, 非出口部门一 方面可以得益于模仿、 学习出口部门的生产技术或直接 利用出口部门提供的基础设施而产生的技术溢出; 另一 方面, 人力资本的迁移是知识传播、 技术转移的一种重 要途径 , 因而出口部门人力资本向非出口部门的流动会 对后者的技术创新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许和连、 栾永 玉 ( 2005 ) 的研究表明 , 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对非出口 部门的技术外溢缩小了两部门间的要素生产率差异。 2. 垂直溢出效应 出口贸易与 FD I相似, 也可以通过不同产业或行业 之间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经济关系或联系, 对国内技 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 , 此即出口贸易的垂直 溢出效应。垂直溢出主要体现在相关产业或行业的购 买和服务过程中, 某一产业或行业的技术发生了变化影 响到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产业或行业, 迫使后者对其原有 的技术体系进行改进 ( Kneller和 P isu , 2005 ) 。这在加 工贸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跨国公司通过技术援助带动 从事加工贸易的配套供应商, 促进其技术进步 , 加工贸 易配套供应商又会对其相关行业具有技术创新的需求, 因而, 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企业技术创新对相关企业技 术创新有很大的启示和促进作用。通常情况下, 加工贸 易采购商品的技术含量越高, 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的效 果就越明显, 对当地 技术进步的 促进作 用也就越 大。 G ross m an和 H elpm an( 1991 ) 系统地研究了行业间以及 行业内技术的外溢及其作用, 邹武鹰、 许和连和赖明勇 ( 2007 ) 利用 1996~ 2003 年 17 个制造业对 16 个国家的 出口贸易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的水 平链接和后向链接效应。 总体而言 , 目前对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仍 略显薄弱 , 且相关研究大多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 1. 模型的设定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著名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 道格拉斯研究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 并用 C D 生产函数 ( Y = AL K ) 来表示, 研发活动实际上也是一个投入产 出的过程, 因此可用 C D 生产函数来解释和检验 R& D 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 , 表示如下: Ii t = ARD lit RD kit ( 1) 其中, i 和 t 分别代表行业和时间 ( 以年为单位 ); I 为研发产出 , 表示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 RD l 为研发活 动的劳动投入; RDk 为研发活动的资本投入 ; A 为技术 影响因素, 、 分别是研发产出对研发活动的劳动和资 本投入弹性。 在开放系统中 , 研发活动不仅与研发人员和资本的 投入有关, 与各种对外活动也存在着密 切关系。邹武 鹰、 许和连和赖明勇 ( 2007 ) 指出, 出口贸易的溢出与产出 增长之间存在着指数关系, 因此, 为体现出口贸易通过技 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本文根据 C D 生产函数 的构建方式, 将行业研发活动的产出函数表示如下 : ho r + ! bl Ii t = A 0 e RD lit RD kit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