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I制作应用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三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背景介绍校本课程是指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由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
相对于传统教材和标准化课程,校本课程更贴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开发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3.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与探索欲4.突破传统学科边界,培养学科交叉能力三、开发步骤1.需求调研: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专家介入等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需求和期望。
2.方案设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调研结果,确定校本课程的开设范围、学分要求、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
3.内容编写: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校本课程的内容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综合素质。
4.试点实施:在一小部分学生中进行试点,并收集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反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5.全面推广:根据试点数据和经验,逐步推广校本课程,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6.持续改进:根据学校教学评估和学生反馈,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实施措施1.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学科壁垒,提高学科整合能力。
2.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校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使其更好地开展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4.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校本课程,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和绩效评价,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建立校本课程评估机制,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
五、预期成效1.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2.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展涉及学科交叉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3.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校本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MIDI原理与开发应用

《MIDI原理与开发应用》笔记第一章计算机音乐概论1.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协议发展过程:1983年MIDI协议1.01990年Roland公司:GS标准1991年国际乐器制造协会:General MIDI(GM协议),规定MIDI音色排序表,收录常用16类乐器,每类各8种音色,一共有128种音色1994年Y AMAHA公司:XG音源标准Wav格式:基于PCM编码的W A V文件是音质最好的声频文件格式。
采用44.1kHz的取样频率和16bit 量化位数的W A V音质可以与CD音质相差无几。
Mp3格式:12:1压缩比,接近CD音质Mp3PRO,在基本不改变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改善原先的Mp3文件音质。
Wma格式:支持流技术,即边读边放,实现在线广播。
压缩率18:1,还可通过DRM加入防复制功能,可用来保护版权。
根据码率和取样率的不同,WMA与MP3音质各有高低。
Ra/Rm/Rmx格式:可实时传输声频信息,主要适用于网络在线播放。
除了边读边放,还支持使用特殊协议来隐匿文件真实网络地址,从而提供只播放不下载的欣赏方式。
3. 基于数字声频技术的音乐制作方法4. 乐理基础人耳感知范围:20Hz - 20kHz乐音的三(四)大要素:响度(振幅大小决定)、音高(振动频率——基频决定)、音色/音品(声音的频谱成分决定)、时值(具有相对性)基音与泛音:基音又称主频,基频,泛音又称谐频。
弦的振动形成的声波中最低频率称基音,基他基频整数倍的频率为泛音。
基音决定声调,泛音决定音色。
节拍:2/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速度(Tempo):J=120表示每分钟演奏120个四分音符。
这种速度下,每个四分音符时值为0.5秒。
织体:由主旋律(音乐主线条),副旋律(主旋律陪衬),和声层,低音层(支撑音乐),节奏层(一般由打击乐、短乐或噪声组成,稳定音乐的行进速度,烘托音乐气氛)等组成。
midi制作教学大纲

第二章小型重奏类作品的制作
第一节MIDI音色特性及其相适应的音乐形态
第二节弦乐器的模拟
第三节制作弦乐四重奏
第四节铜管的模拟及其重奏制作
集美大学MIDI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五节木管的模拟及其重奏制作
教学重点:重奏类音乐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对乐队音响感觉的把握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计算机音乐制作”的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音乐制作的特性语言与技术手段;
3、逐步练习将技术手段与特性语言融入艺术表现;
4、基本具备独立制作计算机音乐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
1、了解计算机音乐的类型;
2、理解计算机音乐的表达方式;
3、掌握计算机音乐的制作手法;
4、达到能够独立制作计算机音乐的要求。
英文:ComputerMusic Composition
课程编号
9001800
学分/学时
2/57
所属教研室
音乐理论教研室
选修课程
和声、曲式、复调、配器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
无纸化考试
开课专业
音乐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MIDI制作》课程是计算机音乐制作专业主修方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修毕基础和声,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第二节多声道处理技术及艺术特色
第三节计算机音乐的“人性化”处理手段。
第四节多声道计算机音乐的制作流程
教学重点:多声道计算机音乐的制作
教学难点:多声道计算机音乐的艺术特色
教学要求:
1、了解音色调制技术
2、理解采样合成音色的原理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推荐5篇)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推荐5篇)第一篇: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特长,决定开发校本课程中的音乐教育——合唱和赏析中国民歌。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是一个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开展的重要标志。
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具体安排如下: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
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发音乐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四、音乐校本课程内容如下:1、音乐:声乐的基本常识和歌曲合唱的排练。
音乐合唱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唱歌方法,良好的歌唱姿势,自然发声,吐字,咬字以及音高,节奏等训练。
二是培养学生的乐感和听觉等综合音乐素质。
三是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训练学生的声线,从而根据学生不同声线来规范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技巧。
四是注重和声的训练,声部的安排,提高全体合唱队的音乐修养。
2、中国民歌赏析:蒙古族、新疆、满族等民歌的欣赏与分析。
3、参加对象:面向本校全体学生中进行选拔,人数定在30人左右。
4、训练时间:合唱训练的时间定于每周二下午第7节课。
MIDI制作应用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题目:《MIDI制作的应用》一、设计背景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了,到1948年,计算机应用于音乐的分析,研究中。
通过音乐家与计算机专家的实践,证明了计算机的分析音乐的风格、调性与和声结构等方面是十分有用的。
1957年,美国作曲家理查伦?希勒尔和数学家伦纳德?艾萨克合作首次制作出真正的“计算机音乐”。
70年达中期到80年代初期,电子工业飞速发展,计算机又笨重的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跃入了微处理器时代,世界第一台个人电脑ALTAIR8800与1975年问世了,在1976年和1981年,奠定当今世界的电脑两大支流的APPLE和IBM PC也相继问世。
音乐天才们也没有坐失良机,他们抓住了每一个机会:几乎每一种新的电脑推出,他们都很快被应用到音乐方面来,一些音乐家不满足于普通微机提供的音乐功能,他们与计算机专家合作研制出了专业的音乐电脑,如Atari和Amiga音乐电脑就是很好的例子。
与此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以日本的喜多郎、法国的雅尔、美国的迪尤特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电脑音乐家,他们用电脑音乐系统创作和演奏的和多乐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很多音乐爱好者在第一次听了它们的音乐后,说什么也不敢相信这竟是靠一个人在电脑音乐系统制作出来的。
80年代初,电脑音乐经历了一次真正的革命-----MIDI。
对于MIDI这个词大多数人并不陌生:MIDI 不就是电脑音乐的意思吗?其实,MIDI不过是一种接口,或者说是一种通讯协议,但由于它对电脑音乐产生了太大的影响,一直人们把他做为电脑音乐的代名词了。
包括电子音乐爱好者的许多人,甚至一些搞专业音乐的人都随着惯性误以为电脑音乐就等于MIDI了。
误区主要是在音乐概念方面,把技术标准误作为音乐形式。
MIDI是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英文缩写,最简单明了的意思是-----“音乐设备(乐器)的数字化接口,它既不是一个音乐品种,也不是某一类音乐形式,而是一种电子音乐的制作设备(乐器)之间数字化连接的标准和电子音乐众多制作技术手段的一个新环节。
《MIDI音乐制作课程整体设计》

《MIDI音乐制作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电脑音乐制作的基本原理。
使学员掌握电脑音乐的一般制作技术和方法,掌握nuendo等软件的使用方法,能运用电脑音乐系统制作一般乐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利用电脑音乐设备进行创作,把它与配器、作曲、和声相结合,充分利用其优势,达到能够独立创作的目的。
能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录音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从基本的MIDI知识开始,教师对MIDI音乐制作软件、录音软件的讲解和辅导,让学生在一学期内掌握如何搭建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制作音乐所需的和声、配器知识,MIDI制作和扒带的技巧等,使学员能迅速独立地担当从旋律的记录到母带制作的全部工作。
课程修完后,学生能直接进入通讯公司、网站担任彩铃制作师,进入卡拉OK制作公司担任扒带专家,进入游戏制作公司担任音乐音效工程师,进入门户网站担任MIDI音乐编辑,或者投资不多,自己在家建立工作室,成为自由音乐人。
(2)课程内容设计第一单元:MIDI音乐工程准备一:硬件准备二:系统准备三:音乐软件准备与安装四:nuendo使用前的一些设置五:导入MIDI文件六:hypersonic播放标准MIDI文件MIDI文件七:新建项目与认识界面八:nuendo软件设置九:项目与乐曲设置第二单元:MIDI音乐工程录入十:建立工程所需轨道认识音频轨道与MIDI轨道的属性侧边栏十一:歌曲录入方法○1——MIDI键盘录入(旋律声部)十二:歌曲录入方法○2——鼠标录入(贝司声部、铺底声部与弦乐)十三:歌曲录入方法○3——五线谱录入(木吉它声部与电吉它声部)十四:歌曲录入方法○4——鼓组录入(流行、交响、民族鼓声部)十五:歌曲录入方法○5——分步录入(也叫步进录音)(民乐声部)第三单元:MIDI音乐工程编辑十六:项目编辑(包括事件块编辑工具使用方法与标记轨道、顺序播放轨道、文件夹轨道、标尺轨道的建立与使用)十七:音符编辑1、2十八:量化和移调(批量音符处理)十九:事件列表编辑二十:逻辑编辑(选学)第四单元:MIDI音乐工程处理二十一:工程实时效果处理与MIDI效果器处理二十二:自动化控制处理二十三:工程速度、节拍的变化设置与工程浏览器使用第五单元:MIDI音乐工程输出二十四:MIDI混音(输出前的准备)二十五:MIDI输出与工程快捷操作二十六:乐谱编辑与输出第六单元:编曲理念(选学)二十七:音色的选择二十八:配器法二十九:套鼓乐器制作专题三十:弓弦乐器制作专题三十一:戏曲与民乐制作专题(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按照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为《笑脸》《我祈祷》《beat it》《向往神鹰》《青藏高原》《滚滚长江东逝水》《朋友》《青花瓷》《四季调》《神话》《枉凝眉》这11首歌曲进行下列项目设计:一、MIDI音乐工程准备二、分析歌曲旋律编曲三、MIDI音乐工程录入四、MIDI音乐工程编辑五、MIDI音乐工程处理六、MIDI音乐工程输出(4)授课计划表(教学日历)本学期时数共计72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实验64学时,习题(讨论)4学时一、考核方案设计(1)考核方案制定的目的:全面应用已学的知识对歌曲进行编曲与制作,作品能与音乐产业相结合。
新教育理念下电脑MIDI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

探索篇•课题荟萃新教育理念下电脑MIDI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张婷(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甘肃兰州)新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而新课改倡导新教育理念,将电脑MIDI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电脑MIDI真正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很好地将音频、视频、文字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状态直观明了,实现了互动学习,学生在具体的音乐场景下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大大提升了音乐教学效率。
一、利用电脑MIDI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老师只是以单一的教唱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通过重复训练以达到掌握唱歌技巧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得不到提升。
新教育理念倡导激发学生的生命个体,培养学生的情境体验,电脑MIDI 音乐系统的出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将电脑MIDI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比如,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对事物的专注度不高,受个人情绪化影响比较严重,尤其对音乐欣赏教学而言,这种现象会影响音乐教学的效果。
而将电脑MIDI引进音乐欣赏课堂后,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呈现,创设了有效的音乐欣赏情境,营造了良好的欣赏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效化。
例如,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有古典民乐《渔舟唱晚》,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比较浅,认知能力弱,这时老师可播放电脑MIDI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通过媒体画面去认真感受音乐的背景、速度、节奏和情绪,通过画面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意境美:夕阳下老渔翁打鱼归来,开怀畅饮,悠然自得的画面跃然纸上,通过音频、视频等营造了强烈的画面感,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对这首古典民乐产生了极强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欣赏的欲望。
XX大学MIDI音乐教室教学系统解决方案

MIDI音乐教室教学系统方案目录一、MIDI音乐教学系统简介 (3)二、学院概况 (3)三、方案建设 (3)四、清单 (10)一、MIDI音乐教学系统简介MIDI是英文“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 ,意思是“乐器数字化接口”,顾名思义 ,它是处理电子乐器之间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接口”是个计算机科学术语 ,并不专指硬件端口。
因此 ,MIDI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一种协议 ,也就是各种电子乐器之间对话的一种规范 ,它可以让不同的音乐软硬件之间进行对话。
电脑音乐系统的核心是 MI DI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 ,最初的电脑音乐系统便是以MIDI技术引入电脑系统而发轫的。
引入 MIDI技术以后 ,电脑从处理文字、数字的科学机器、商业机器变成了强有力的音乐工作站。
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而直接得益于电子技术的电子乐器 ,其发展速度也异常迅猛。
从最初的电颤琴、电风琴 ,到稍后出现的电声吉他、电贝司 ,再到电子琴、合成器、采样器 ,一直到今天用途极广的电脑音乐系统 ,音乐人从中强烈地感受到了高科技与音乐艺术完美结合的无穷魅力。
MIDI是融乐谱和音响于一体的,它集作曲、演奏、指挥录音四项功能为一体,运用它来教学可以使写作、分析与听觉训练同步进行,这种直感(直接感受)式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随着MIDI音乐制作普及的不断升温,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大中院校都开始开设MIDI 音乐制作专业,同时也涌现出很多私立现代音乐学校培训MIDI音乐制作专业。
随着MIDI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软硬件设备,多样化的制作技巧,促使目前对于MIDI音乐教学系统的要求,也由早期单一的软件教学,开始向多媒体教学方向发展。
利用MIDI 先进技术的优势,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思维与音响脱节的状况,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和声教学产生了崭新的变化,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浅谈MIDI音乐制作软件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MIDI音乐制作软件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标签:MIDI;音乐制作;音乐教学;制作软件引言音频文件的播放数据形式是时间参数+控制指令+音高+力度参数,本文通过在时间参数和力度参数上同时嵌入水印信息,达到扩大容量的目的和提高安全眭。
1音乐教学中有效教学的重要性音乐在提升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并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音、体、美、劳课程的设置符合这一教学理念。
此外,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时压力比较大,文化知识学习较为枯燥,设置音乐课程不但能缓解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带来的压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高,这也是设置音乐教学较为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
随着音乐的普及,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也发生很大转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动了音乐教学水平提高,预示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音乐教室的信息化、是醉话发展迅速,计算机等设备在音乐制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时代的开展是技术的创新也是对教育教学的以综合功能突破,利用MIDI音乐制作软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是现代化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各级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以及各类专业音乐院校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音乐院校相比,各方面都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而选择音乐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国音乐欣赏教学基础相对薄弱、教学财力和物力相对不足的现状。
2音乐制作软件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2.1运MIDI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伴随科技发展,计算机音乐软件也日趋成熟,并逐渐影响和改变了音乐创作的形式与方法,使得原本仅属于专业音乐工作者才能胜任的音乐创作工作逐渐大众化,更多音乐爱好者以计算机音乐软件为桥梁,实现了自己的音乐创作梦想。
其中计算机音乐软件对整个音乐创作过程渗透和影响的第一步是其在多声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影响,并以计算机制谱软件音乐MIDI为主要工具。
MIDI制作在小学音乐课件的应用

MIDI制作在小学音乐课件的应用作者:张诗琪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5期【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熟练掌握一些计算机音乐软件的操作,与现代课堂接轨。
运用计算机音乐软件也是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将MIDI制作运用于小学教学课件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文中所提及的计算机音乐制作作为一门较为前卫的学科在出现以来就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提高全民音乐文化,及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计算机音乐已经逐步进入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对音乐教学起到了极大地辅助作用。
音乐软件的介入将会丰富课堂,完善音乐教育。
【关键词】MIDI制作;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学课件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与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同步进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在小学阶段要保证儿童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计算机音乐制作不仅可以给小学生增添新形势,还可以帮助教师制作更符合小学生课件。
一、MIDI制作的简介及其教学价值(一)简介什么是MIDI呢?MIDI直观上理解就是乐器数字化接口。
电脑音乐制作统称为MIDI制作,广义上说音乐的剪切、乐谱制作、声音录制、音乐调控等都是MIDI制作,从狭义上说是设置MIDI信号,MIDI信号中所包含的MIDI信息控制着发声单元何时发出声音、发何种音色、发多长时间(时值)、用多少力度发声和发声变化等等。
(二)教学价值将MIDI制作技术运用于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使教学更直观、生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
例如合唱的教学中,可以利用MIDI的分声部播放,让学生们分声部的学习,把抽象的音乐变得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学会合唱。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 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 差异。
多元化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 展,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满足学 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整合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应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 源,包括教师、设施、场地等,为学 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乐器演奏技能
提供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培训,如 钢琴、吉他、小提琴等,让学生掌 握一门乐器演奏技能。
音乐创作与表演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包 括歌曲创作、合唱排练、舞台表演 等,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课程结构设计
课程目标
课程进度
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如提高学生 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等。
开发方案简介
01
02
03
方案目标
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音乐 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个 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方案内容
包括教材编写、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和审美能力。
方案实施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艺术节等形式,将音乐校 本课程融入到学生的学习 生活中。
02 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 讲授、演示、实践操作 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效果。
评估与反馈
建立评估机制,对学生 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 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
划和方法。
04 校本课程开发方法
课程开发策略
目标导向
明确课程目标,确保课程 内容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 致,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内容选择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 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课 程内容,包括经典音乐、 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的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在空气中飘散。
校本课程,这是一个让人充满激情的话题。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要用我的意识流来描绘这个方案。
一、课程定位校本课程,要明确它的定位。
它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注重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
那么,我们的课程定位就是:以学校文化为底蕴,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程内容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让学生在广泛涉猎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设置中,我们将融入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分工与合作。
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中,我们将引入自我管理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约束、自我激励。
三、课程内容1.校本课程内容分为五大模块: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社会实践。
2.人文素养模块:包括经典文学作品鉴赏、历史文化探究、哲学思想研讨等。
3.科技素养模块:涵盖自然科学、技术创新、科学实验等。
4.艺术素养模块: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
5.体育素养模块:注重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涵盖田径、球类、武术等。
6.社会实践模块: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实践等。
四、课程实施1.课程安排:每周安排两节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2.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实践、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师队伍:组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校本课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五、课程管理1.建立校本课程管理机制,明确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的责任。
2.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提高课程质量。
MIDI音乐制作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MIDI音乐制作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作者:张一璕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06期摘要:MIDI音乐是现代音乐教学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其特点具有简便、以操作性,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音乐教学模式也随之更新,MIDI制作系统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音乐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MIDI音乐制作这一课堂展开具体的分析,并且对一些国内外的音乐教育形式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MIDI;音乐制作;音乐教学;应用;探讨计算机音乐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对是比较短的,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了解到,其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近年来,计算机在运算速度与存储容量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一些虚拟乐器插件也被引入,从而提升了音乐平台的热度。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音乐教学也更加趋于数字化发展,并且应用到了实践教学当中,我国的一些相关学者对电脑音乐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从而构建了较为全面的MIDI音乐教学理论。
1. MIDI音乐在国内外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1.1现阶段国内音乐教学情况分析音乐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属于素质教育的一种,很多教师在实行音乐教学活动期间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知识的灌输使学生了解音乐,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激发,甚至会使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抵触心理,虽然一些教师能够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但是却没有用对方法,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由于我国人口具有基数大的特点,所以各音乐院校也在不断的进行扩招,但是却没有对音乐教学基础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会使音乐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1.2现阶段国外音乐教学情况分析在一些国家中,很早就意识到了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并且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新的探究。
在实行音乐教育期间,更加重视人力与多媒体的结合,并且能够对音乐教学基础设备,以及教学思路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与创新能力得到良好的发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与兴趣爱好。
基于MIDI音乐的单片机实验教学设计

基于MIDI音乐的单片机实验教学设计作者:王晓爽夏振华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年第20期摘要针对单片机课程教学的特点,介绍一个基于项目开发的单片机实验教学案例的设计。
该案例利用单片机定时器产生不同长度和频率的方波信号来实现MIDI音乐的演奏,学生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乐曲,音乐播放可采用按键启动或光电检测启动,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可以吸引学生研究单片机程序的兴趣,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关键词单片机;MIDI音乐;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1)20-0031-03SCM Experiment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MIDI Music//WANGXiaoshuang, XIA Zhenhua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M cours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a SCM experiment teaching case based on project development. The case use single-chip timer to generate a different length and frequency of the square wave signal to achieve MIDI musicperformance, the students choose the music they like, music player can start with the button or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pplication, it can attract the students to study the enthusiasm of SCM program, and have a strong interest.Key words SCM; MIDI music; experiment teaching0 前言单片机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于单片机的项目开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单片机课程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创造性、开拓性和趣味性[1-3]。
MIDI音乐制作教室方案

打开方式 电动方式
对角线 120英寸
幕布比例 4:3
增益 2.5倍
1
套
20
网络交换机
TP-LINK
TL-SG1024DT
网络标准 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ab、IEEE 802.3x
端口 24个10/100/1000M自适应RJ45端口(Auto MDI/MDIX)
INTE
定制
根据场地面积定制
20
套
17
互动式的视唱练耳教学工具
Auralia
For Mac 5
包括26个章节,专业的视唱练耳课程,其中有音程、音阶、节奏、音高旋律、和弦及各种练习,覆盖从古典音乐到现代音乐中各种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软件的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介绍,配有谱例及音响资料,非常直观。
支持使用Flip4Mac导出为高品质的QT和WMV格式 闪存高清 传感器像素300w以上,静态有效像素600w以上。支持5.1录制
含24-70F4镜头套装
1
套
3
监听音箱
Gossart
M6
输入方式 Input Mode Analog
低频单元 LF Transducer 6.5"
高频单元High-frequency Unit(MHDU) 1"
原生的VST 3 REV-X插件和Sweet Sport Morphing通道条效果器插件,使用DSP运算不占CPU资源;
2个独立的耳机输出通道
1
个
5
MIDI键盘
M-AUDIO
Keystation88
88键力度感应半配重键盘;
MIDI技术与应用

《MIDI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MIDI技术与应用课程名称(英文):MIDI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培养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多选):■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国际素养■信息素养■领导能力素养课程代码:0610013周学时:2 总学时:64 学分:4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录音艺术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录音艺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通俗音乐创编与制作》、影视游戏音乐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基础。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MIDI 数据组成与传输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对音序器、合成器等软、硬件设备进行熟练操控与掌握,应用于计算机音乐制作中。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MIDI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现代数字音乐技术进行计算机音乐制作。
具体内容包括:1.MIDI数据的结构组成与传输方式2.MIDI的相关控制原理3.音序器的操控原理以及软硬件音源、合成器的操控4.各种类型乐队在计算机音乐制作中的使用方式与基本原则5.计算机音乐制作的相关技术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本课程采取面授的授课方式,包括课堂讲授与课堂操作实践结合的教学形式:面授64学时,操作实践32学时。
第一章MIDI技术概论1. 课时数22. 讲授内容(1)MIDI与音频音序;(2)MIDI标准、MIDI 信息及其实际应用;(3)音序软件的使用3. 学生学习任务掌握音序器平台,了解MIDI标准,掌握MIDI信息的内涵以及在音乐制作中的作用。
4.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为主,结合上机操作,与学生互动。
5.课外学习要求阅读MIDI规格的基本规定, 自行安装并熟悉音序软件第二章电声乐器组的声部与音序制作1. 课时数162. 讲授内容(1)贝斯声部的色彩与风格、贝斯声部的音序制作技巧、虚拟贝斯的混音技术;(2)套鼓与无音高打击乐声部的音序编写技巧;(3)辅助打击乐器以及虚拟鼓的混音制作;(4)键盘声部的色彩与风格、原声钢琴的音序制作技巧;(5)合成器概论以及合成器声部的音序制作技巧;(6)吉他声部的色彩与风格、吉他声部的音序制作技巧、虚拟吉他的使用技巧;(7)节奏乐器组作业作品简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题目:《MIDI制作的应用》一、设计背景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了,到1948年,计算机应用于音乐的分析,研究中。
通过音乐家与计算机专家的实践,证明了计算机的分析音乐的风格、调性与和声结构等方面是十分有用的。
1957年,美国作曲家理查伦?希勒尔和数学家伦纳德?艾萨克合作首次制作出真正的“计算机音乐”。
70年达中期到80年代初期,电子工业飞速发展,计算机又笨重的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跃入了微处理器时代,世界第一台个人电脑ALTAIR8800与1975年问世了,在1976年和1981年,奠定当今世界的电脑两大支流的APPLE和IBM PC也相继问世。
音乐天才们也没有坐失良机,他们抓住了每一个机会:几乎每一种新的电脑推出,他们都很快被应用到音乐方面来,一些音乐家不满足于普通微机提供的音乐功能,他们与计算机专家合作研制出了专业的音乐电脑,如Atari和Amiga音乐电脑就是很好的例子。
与此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以日本的喜多郎、法国的雅尔、美国的迪尤特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电脑音乐家,他们用电脑音乐系统创作和演奏的和多乐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很多音乐爱好者在第一次听了它们的音乐后,说什么也不敢相信这竟是靠一个人在电脑音乐系统制作出来的。
80年代初,电脑音乐经历了一次真正的革命-----MIDI。
对于MIDI这个词大多数人并不陌生:MIDI不就是电脑音乐的意思吗?其实,MIDI不过是一种接口,或者说是一种通讯协议,但由于它对电脑音乐产生了太大的影响,一直人们把他做为电脑音乐的代名词了。
包括电子音乐爱好者的许多人,甚至一些搞专业音乐的人都随着惯性误以为电脑音乐就等于MIDI了。
误区主要是在音乐概念方面,把技术标准误作为音乐形式。
MIDI是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英文缩写,最简单明了的意思是-----“音乐设备(乐器)的数字化接口,它既不是一个音乐品种,也不是某一类音乐形式,而是一种电子音乐的制作设备(乐器)之间数字化连接的标准和电子音乐众多制作技术手段的一个新环节。
所以,在音乐形式层面与”交响音乐“、“流行音乐”等相提并论的只能是电脑音乐(或电子音乐)而不是MIDI。
MIDI作为电子音乐的一种技术标准为我们创作电子音乐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通道,了解和掌握MIDI原理及操作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知道,早期的电子合成器是没有同统一标准的,各生产厂家都按照自己的规格生产电子乐器。
电子乐器之间和电子乐器与电脑之间,都没有固定的通讯协议。
所以,如果您只使用同一厂家的两件电子乐器,问题就不大,可是当您同时使用几家公司的设备构成一个电脑音乐系统的时候,麻烦就来了,您怎么能使一台美国E-MU的音源发出您在日本ROLAND 键盘上弹奏的一个标准A呢?您怎么让您的电脑知道您在合成器上弹了些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乐器制造者协会的十几家厂商于1982年通过了美国SEQUENTIAL CIRCUITS公司的大卫?史密斯提出的“通用合成器接口”的方案,并改名为“乐器数字接口”即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其缩写为“MIDI”并公布于世。
1983年MIDI协议1.0版正式制定出来。
此后,所有的商业用电子乐器的背后都出现了几个五孔MIDI插座,并通过MIDI专用电缆的连接,把各种电子乐器同装上MIDI接口电脑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电脑音乐系统。
MIDI标准的制定十个电子乐器生产厂商以空前的热情生产出各种电子乐器,由键盘式的(合成器、主控键盘)、弦孔式的(MIDI吉他,MIDI小提琴)、敲击式的(鼓机)甚至还有吹奏式的(呼吸控制器)。
除此之外,还有五花八门的各种音源模块(就是没有键盘的合成器)供人选购。
如此一来,电脑音乐工作者人数激增,并制作出相当一批惊人之作。
我们现在所听到的磁带、CD和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由乐队演奏,而是由电脑音乐系统制作出来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贯彻实施,基础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对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钢琴课作为我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拓展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调整教学体系,探索新的钢琴教学模式,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
二、指导思想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开发新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开发具有师范大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目标1、MIDI技术应用在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中不仅把深奥的知识通俗化、难把握的技术简单化,同时对开拓同学视野,提高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电脑多媒体技术空前发展,音乐学科是电脑多媒体技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由于应用软件的开发,可以使其作用于音乐专业和声课的教学中,它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视听问题,增强学生识记能力和对和声的感受能力;使教学难点简单化;可以录入范例和学生习作及视听音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充分演示键盘和声音型的演变过程,也可帮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和声分析。
3、MIDI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现在只需要一台普通的电脑,加上一张专业声卡及几个音乐制作软件,就能制作出高品质的音乐作品。
杨臣刚、香香、庞龙等网络音乐人通过网络传播其作品,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现今主流的音频制作软件有MIDI标准,MIDI信号,音色,CakeWalkPro9使用,Sonar4和Cubase3的MIDI编辑功能,MIDI 乐器法,扒歌实践。
熟练制作MIDI音乐,为制作电脑音乐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制作手机铃声,和手机游戏音乐,以及利用MIDI进行编曲工作,为师范学生的就业拓展了空间。
四、课程门类:音乐五、课程内容:(1)MIDI技术应用在高师钢琴集体课中的可行性分析1、关于MIDI软件。
相关的音乐教育教学软件如同一家公司Sibelius在NAMM 2004推出的Compass,它是一个交互式的作曲教学软件,针对高中或大学水平的学生设计,涵盖了作曲的各项规则,用户可以进行作曲练习并试听自己的作品;同是交互式的乐器百科全书Sibelius Instrument、音符教育工具Sibelius Notes、练耳及听觉测试的系统软件Aurelia、以及音乐理论训练、测试软件Musition等。
另外还有学习四部和声的软件Ra-ton5.0,乐谱制作如作曲大师、TT作曲家等软件,而其他众多的MIDI软件不仅有专业的音乐制作功能,而且其良好的易操作性与友好的界面对音乐教学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些软件应用于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开拓学生视野,同时也很好的体现了我们新课标要力求创新的精神。
2、掌握MIDI软件。
近年来,由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广大教师中的培训和提高,相信大多数的音乐教师对电脑不再陌生,经过短时间的培训,他们同样可以掌握一些入门级的MIDI软件并应用到教学中去。
3、利用MIDI文件。
网络资源提供了大量的关于钢琴曲的MIDI文件比如车尔尼的599、849、299等作品,巴赫的创意曲集等不胜枚举。
当然,有些钢琴曲还需要老师自己去搜集、制作或异地交流。
4、建立MIDI环境。
除了可以保持原来高师钢琴集体课中的硬件设施与连接之外,学生机位仅增加一台配置不一定太高的电脑与两根MIDI连接线而已,为了增强MIDI技术在其他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我们也可以选用带有MIDI接口的比如创新声卡、MAYA声卡等。
教师机位要有较为专业的近场监听音箱与专业的声卡,这样能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效果。
另外,以上在教学或创作中所使用的音源不再是以前的硬件音源,仅仅用采样率稍高的软音源就可以完成工作.(2)MIDI环境下的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研究① MIDI软件的操控能力②音频的简单处理能力③音乐编创能力(3)MIDI技术在高师钢琴集体课中的应用初探①织体分析②理论知识分析③解决难点④自查自纠⑤钢琴小品创作(4)MIDI技术的发展对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影响研究六、实施具体步骤:以一个学期为例,一周一个课时,共24个课时。
1、钢琴教学示范演奏先从整曲示范演奏、局部示范演奏、技术难点示范演奏和乐曲的艺术表现手法上示范演奏入手,使学生获得乐曲完整的视听直觉印象、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导和发展学生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情趣。
练习曲的选择要全面。
练习曲是为训练技术服务的。
技术,当然是越全面越好。
通常使用“拜厄”、“车尔尼599、849、718”、莱蒙、克拉莫等人的练习曲,以及巴赫的复调练习曲等,使技术训练更趋全面。
教师按学生的音乐专业为其选择练习的曲子,练习占用四个课时,为MIDI制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课下除学生自主练习外,课上采取学生pk弹奏的方式。
也就是先由一个学生弹奏,其他学生可以随意向他挑战。
最后留下的胜利者,可以去学校的录音棚录制自己的音乐。
这样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态度与进取精神。
(共4个课时)2、中外乐曲中,重视中国作品。
应当承认,在钢琴教学当中,经典性的外国文献是不可缺少的。
在此前提下,我们强调重视中国作品的学习。
中国作品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掌握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色彩和审美特征,都具有外国作品所不具备的优势。
选取《黄河组曲》第一部分进行练习,占用2个课时。
课上采取领奏,合奏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共2个课时)3、精选奏鸣曲,注重风格表现。
选学若干经典性的奏鸣曲,是全面提高技术与艺术表现能力,以及掌握弹奏较大型、复杂作品能力所必须的。
例如,莫扎特的作品旋律优美、精致灵巧,多为明朗、欢快的情绪。
和声比较单纯、朴素,结构严谨,内涵丰富。
学习莫扎特的奏鸣曲,训练学生精致、精巧、讲究、微妙、典雅的技术能力和表现能力。
而学习贝多芬的奏鸣曲,则能训练学生学会表现音乐深刻的戏剧性,多种音乐形象的鲜明对比和发挥音乐巨大的感染力。
占用1个课时对《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进行讲解,并作为课下作业进行课下联系,第2个课时采取小组晋级制。
小组成员互相协作进行比试。
最后获胜的小组可以在学院音乐会中演奏自己的奏鸣曲。
这样更好的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
(共2个课时)4、选择适当的伴奏曲目。
学会弹奏歌曲伴奏,是高师钢琴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所以在选择教材时,可以从系统的声乐教材中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伴奏谱,与钢琴独奏曲教材结合使用。
同时,也可选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
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们学习伴奏的弹奏方法,而且还要学会分析,学习歌曲伴奏的编配方法,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