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负载均衡项目配置手册
10-可靠性配置举例-H3C_S12500_VRRP典型配置举例
H3C S12500 VRRP典型配置举例Copyright © 20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1 简介 (1)2 配置前提 (1)3 VRRP单备份组配置举例 (1)3.1 组网需求 (1)3.2 配置思路 (2)3.3 使用版本 (2)3.4 配置注意事项 (2)3.5 配置步骤 (2)3.6 验证配置 (4)3.7 配置文件 (5)4 VRRP多备份组配置举例 (6)4.1 组网需求 (6)4.2 配置思路 (7)4.3 使用版本 (7)4.4 配置注意事项 (8)4.5 配置步骤 (8)4.6 验证配置 (11)4.7 配置文件 (14)5 VRRP负载均衡模式配置举例 (16)5.1 组网需求 (16)5.2 配置思路 (17)5.3 使用版本 (17)5.4 配置注意事项 (17)5.5 配置步骤 (18)5.5.1 Device A的配置 (18)5.5.2 Device B的配置 (19)5.5.3 Device C的配置 (20)5.5.4 验证配置 (21)5.5.5 配置文件 (27)6 相关资料 (28)1 简介本文档介绍VRRP的配置举例。
2 配置前提本文档不严格与具体软、硬件版本对应,如果使用过程中与产品实际情况有差异,请参考相关产品手册,或以设备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档中的配置均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配置和验证,配置前设备的所有参数均采用出厂时的缺省配置。
如果您已经对设备进行了配置,为了保证配置效果,请确认现有配置和以下举例中的配置不冲突。
本文档假设您已了解VRRP、STP和IPsec特性。
3 VRRP单备份组配置举例3.1 组网需求如图1所示,Host A所在网络的出口处部署了两台网关设备。
现要求使用VRRP主备备份功能,将这两台设备组成一台虚拟路由器,作为Host A的缺省网关。
负载均衡项目配置手册
负载均衡项目配置手册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XXXX负载均衡项目配置手册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1 组网方案1.1 网络拓扑1.2 负载均衡资源实服务实服务组虚服务名称IP地址名称VIP weight protocol port advanced-balance ep-1 10.4.42.38KMXP 10.4.41.194tcp 80sticky-srcip(weightdrr) ep-2 10.4.42.39 4ep-3 10.4.42.40 3ep-4 10.4.42.41 2ep-5 10.4.42.42 2epbak-1 10.4.42.44KMBAK 10.4.41.271tcp 80 sticky-srcip epbak-2 10.4.42.45 1gw-1 10.4.42.51gw 10.4.41.471tcp 80 sticky-srcip gw-2 10.4.42.52 1oa-leader-1 10.4.42.30OAVS01 10.4.41.201tcp 80 sticky-srcip oa-leader-2 10.4.42.31 1oa-user-1 10.4.42.33 1oa-user-2 10.4.42.34 1oa-user-3 10.4.42.35OAVS02 10.4.41.211tcp 80 sticky-srcip oa-user-4 10.4.42.36 1rms-1 10.4.42.48rms 10.4.41.441tcp 80 sticky-srcip rms-2 10.4.42.49 1server1-http 10.4.41.33(port=80)http 10.4.41.311tcp 80 sticky-srcip server2-http 10.4.41.35(port=80) 1注:红色表示该实服务不存在。
H3C SecPath L5000-S[L5000-C]负载均衡设备 快速安装指南-APW100-整本手册
Remarks
By default, no real server group is created. By default, the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the real server group is weighted round robin. By default, only the real server with the highest priority participates in scheduling. By default, when at least one real server is available, the real server group is available. , By default, the fault processing method is which means all available connections are kept. By default, no real server is created. Use at least one method. By default, no IPv4 or IPv6 address is configured for the real server. By default, the port number of the real server is 0. By default, the weight of the real server is 100. By default, the priority of the real server is 4. By default, the real server does not belong to any real server group. By default, no virtual server is created. Use at least one method. By default, no IPv4 or IPv6 address is configured for the virtual server. By default, the port number of the virtual server is 0. Use at least one method. By default, no default real server group, backup real server group, or persistence group is specified for the virtual server, and the virtual server does not reference any LB policy. By default, the virtual service function is disabled for the virtual server.
H3C NGFW网关双主模式典型配置指南
H3C 盒式 NGFW 设备出口网关双主模式典型指南1 简介本文档介绍了H3C 盒式NGFW 设备出口网关双主典型配置举例。
2 配置前提本文档不严格与具体软、硬件版本对应,如果使用过程中与产品实际情况有差异,请参考相关产品手册,或以设备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档中的配置均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配置和验证,配置前设备的所有参数均采用出厂时的缺省配置。
如果您已经对设备进行了配置,为了保证配置效果,请确认现有配置和以下举例中的配置不冲突。
本文档假设您已了解IRF LLB 和链路聚合等特性。
3 使用限制∙在F1000 系列防火墙中,最优选择相同型号的机型之间建立IRF。
∙组建IRF 的两台F1000 防火墙堆叠必须使用相同的软件版本。
∙F1000 的IRF 口可以使用前面板的GE 光口或GE 电口。
4 配置举例4.1 组网需求如图1所示,两台F1050 组成IRF,内网用户通过防火墙下行链路聚合HASH分流到两台设备,在防火墙上通过链路负载均衡技术选路到电信网络和联通网络,在F1050 上配置链路聚合本地优先,对本地转发流量优先从本设备出,避免横向流量。
由于有非对称场景,所以需要配置会话热备功能。
图1 NGFW 设备出口网关双主典型配置组网图4.2 配置思路∙在两台F1050 之间建立IRF。
∙为了防止IRF 链路故障导致IRF 分裂,在网络中产生两个配置冲突的IRF,需要启用MAD 检测功能。
将F1050_1 的GE1/0/4 和F1050_2 的GE2/0/4 BFD MAD 检测。
∙将F1050_1 的GE1/0/6 和F1050_2 的GE2/0/6 配置为三层聚合口。
F1050_1 的GE1/0/7 配置为电信网络出接口,并添加到聚合组2 中,F1050_2 的GE2/0/7 配置为联通网络出接口,同样添加到聚合组3 中。
∙在防火墙上配置链路负载均衡将内网流量负载分担到两条链路中。
4.3 使用版本本举例是在F1050 的Ess 9316 版本上进行配置和验证的。
H3C交换机QinQ配置
QinQ 目录目录第1章 QinQ配置....................................................................................................................1-11.1 QinQ简介...........................................................................................................................1-11.1.1 原理介绍..................................................................................................................1-11.1.2 QinQ的实现方式......................................................................................................1-21.1.3 QinQ报文的TPID值可调功能...................................................................................1-21.2 配置端口的VLAN VPN特性功能.........................................................................................1-31.2.1 配置准备..................................................................................................................1-31.2.2 配置过程..................................................................................................................1-31.3 配置基于流分类的Nested VLAN........................................................................................1-41.3.1 配置准备..................................................................................................................1-41.3.2 配置过程..................................................................................................................1-41.4 配置端口的QinQ报文TPID值可调功能...............................................................................1-51.4.1 配置准备..................................................................................................................1-51.4.2 配置过程..................................................................................................................1-51.5 配置VLAN-VPN Tunnel......................................................................................................1-61.5.1 VLAN-VPN Tunnel简介...........................................................................................1-61.5.2 VLAN-VPN Tunnel配置...........................................................................................1-71.6 QinQ的显示与维护.............................................................................................................1-71.7 QinQ典型配置举例.............................................................................................................1-81.7.1 基于流分类的Nested VLAN配置过程举例...............................................................1-81.7.2 端口的QinQ报文TPID值可调功能配置过程举例......................................................1-91.7.3 VLAN-VPN Tunnel典型配置举例...........................................................................1-11第1章 QinQ 配置下表列出了本章所包含的内容。
CiscoH3C交换机高级配置与管理技术手册_随笔
《CiscoH3C交换机高级配置与管理技术手册》阅读记录目录一、手册概述与读者背景 (2)二、手册内容结构概览 (2)2.1 手册章节概览 (3)2.2 关键知识点梳理 (5)三、第一章 (6)3.1 交换机基本概念及原理 (8)3.2 初始配置步骤与要点 (9)3.3 配置示例及解析 (10)四、第二章 (12)4.1 VLAN配置与管理 (13)4.2 链路聚合与负载均衡配置 (14)4.3 网络安全配置 (15)五、第三章 (17)5.1 交换机的日常管理与监控 (18)5.2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20)5.3 系统维护与升级流程 (21)六、第四章 (23)6.1 典型案例分析 (24)6.2 实践操作经验分享与心得交流区 (26)6.3 专家建议与行业前沿技术动态分享区 (27)一、手册概述与读者背景旨在帮助他们全面掌握H3C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技能。
本手册从基础到高级,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实例,涵盖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接口设置、VLAN管理、路由协议、网络安全以及故障排查等多个方面。
本手册的目标读者主要是具备一定网络基础知识的工程师和技术支持人员。
他们熟悉网络基础概念,如OSI模型、TCPIP协议等,并且对交换机有一定的操作经验。
对于初学者,本手册将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逐步引导读者掌握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技巧。
而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本手册将提供更深入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解决更复杂的网络问题。
《Cisco H3C交换机高级配置与管理技术手册》是一本实用性强的技术参考书,适合网络专业人士和高级技术人员使用,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二、手册内容结构概览本《Cisco H3C交换机高级配置与管理技术手册》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H3C交换机。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知识篇:主要介绍H3C交换机的基础知识,包括交换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组成、接口类型、工作模式等内容,帮助读者建立起对H3C交换机的基本认识。
防火墙IRF堆叠配置命令+链路负载均衡配置命令
[H3C-security-zone-Trust] quit
#放通安全策略
[H3C]display cu | in security-policy
security-policy ip
[H3C-lb-lgroup-isp] transparent enable
[H3C-lb-lgroup-isp] quit
2. 配置链路
#创建 link1 ,配置其下一跳IPV4地址为 61.175.192.50,并加入链路组ISP中
[H3C] loadbalance link link1
[H3C-B-irf-port 2/1] quit
3. 将堆叠端口开启,并激活配置
[H3C-A] interface range g1/0/22 to g1/0/23
[H3C-A-if-range] undo shutdown
[H3C-A-if-range] quit
[H3C-A] irf-port-configuration active
[H3C-GigabitEthernet1/0/13] quit
[H3C]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0/13
[H3C-GigabitEthernet2/0/1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H3C -GigabitEthernet2/0/13] quit
[H3C-lb-link-link1] router ip 61.175.192.50
[H3C-lb-link-link1] link-group ISP
H3C 交换机配置命令手册
目录之巴公井开创作H3C 交换机配置命令手册:2交换机端口链路类型介绍:2认证方式为Scheme时Telnet登录方式的配置2Vlan 的创建及描述2将端口配置为Trunk端口,并允许VLAN10和VLAN20通过3DHCP典型配制举例:3链路聚合典型配置3三层交换的IP路由配置:4(1)配置各接口的IP地址4(2) 配置静态路由4# 在Switch B上配置两条静态路由。
5配置举例:建立SSL Proxy服务器51. 组网需求52. 组网图53. 配置步调5# 配置接口IP地址。
5SSL服务器端战略配置:6证书属性过滤组的配置:6证书ACP战略配置:7SSL Proxy服务器战略配置:7# 配置目标HTTP服务器。
7运行SSL Proxy服务器:7# 配置ACL,用来匹配将要进行SSL代理的数据流。
7# 将路由战略应用到接口上。
8H3C 交换机配置命令手册:交换机端口链路类型介绍:1.Access类型的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2.Trunk类型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3.Hybrid类型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
认证方式为Scheme时Telnet登录方式的配置#telnet server enable#local-user guestservice-type telnetlevel 3password simple 123456#Vlan 的创建及描述#<SwitchA> system-view#进入配置选项命令行[SwitchA] vlan 100#创建当前VLAN[SwitchA-vlan100] description Dept1#当前VLAN的描述[SwitchA-vlan100] port GigabitEthernet 1/0/1#将当前端口加入到对就的VLAN下面将端口配置为Trunk端口,并允许VLAN10和VLAN20通过[Switch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1#进入当前端口[SwitchA-GigabitEthernet1/1]port link-type trunk#将当前端口设为中继[SwitchA-GigabitEthernet1/1]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允许所有VLAN通过[SwitchA-vlan100] quit#退出DHCP典型配制举例:#[SwitchA] dhcp server ip-pool 0#建立DHCP组[SwitchA-dhcp-pool-0] network 10.1.1.0 mask 255.255.255.0#地址池范围[SwitchA-dhcp-pool-0] domain-name #WINS服务器地址[SwitchA-dhcp-pool-0] dns-list 10.1.1.2#DNS服务器地址[SwitchA-dhcp-pool-0]nbns-list 10.1.1.4#从DNS的配制[SwitchA] dhcp server forbidden-ip 10.1.1.2#不介入的地址分配的地址(保存地址)[SwitchA] dhcp server detect# 配置伪服务器检测功能。
H3C VRRP配置
Yes
Yes
配置备份组的虚拟 IPv6 地址 可以被 ping 通
表11vrrp配置任务简介配置任务说明详细配置配置虚拟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可选本配置在vrrp负载均衡模式下不生效142配置vrrp的工作模式可选143创建备份组并配置虚拟ip地址必选144配置备份组优先级抢占方式及监视功能可选145111配置任务说明详细配置配置虚拟转发器监视功能可选本配置仅在vrrp负载均衡模式下生效146配置vrrp报文的相关属性可选147开启vrrp的trap功能可选148142配置虚拟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配置备份组虚拟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后master路由器将配置的mac地址作为发送报文的源mac地址以便内部网络的主机学习到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将发往其他网段的报文正确转发给master路由器
ii
操作手册 系统分册 VRRP
第 1 章 VRRP 配置
本文中标有“请以实际情况为准”的特性描述,表示各型号对于此特性的支持情况 可能不同,本节将对此进行说明。 MSR 系列路由器特性支持情况说明:特性MS来自 20-1XMSR 20
配置备份组的虚拟 IP 地址可以 被 ping 通
Yes
Yes
配置虚拟 IP 地址和 MAC 地址 的对应关系
操作手册 系统分册 VRRP
目录
目录
第 1 章 VRRP配置...................................................................................................................1-1 1.1 VRRP简介.................................................
h3c服务器配置指导(两篇)2024
引言概述:在日益发展的科技时代,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H3C作为一家领先的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服务器配置指导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H3C服务器配置指导(二)进行详细的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服务器配置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硬件配置:1.1 服务器选型: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预算确定合适的H3C服务器型号,包括服务器规格、处理器类型、内存容量、存储空间等。
1.2 硬盘配置: 设置RAID阵列,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硬盘容量和类型,配置热备份和冗余。
1.3 网络接口配置: 设置服务器的网络接口,包括网卡和交换机的配置,确保服务器正常连接到网络。
1.4 电源和散热配置: 确保服务器稳定的供电和适当的散热,包括UPS的配置和散热风扇等。
1.5 外设配置: 根据企业需求,配置外设如打印机、磁带机等,确保服务器与其他设备的正常通信。
2. 操作系统配置:2.1 操作系统安装: 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并进行系统的安装和初始化。
2.2 驱动程序安装: 安装服务器所需的驱动程序,确保硬件能正常工作。
2.3 系统服务配置: 配置系统服务如网络服务、防火墙、远程访问等,确保系统运行稳定且安全。
2.4 用户和权限管理: 设置用户账号和权限,限制对服务器的访问和操作,确保服务器的安全性。
2.5 系统备份和恢复: 配置定期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以便在系统故障时能迅速恢复。
3. 应用程序配置:3.1 数据库配置: 根据企业的需求,安装和配置合适的数据库,如Oracle、MySQL等,并进行性能调优和安全加固。
3.2 Web服务器配置: 配置Web服务器如Apache、Nginx等,设置虚拟主机和域名解析,确保网站的正常访问。
3.3 邮件服务器配置: 配置邮件服务器如Exim、Postfix等,设置邮件访问和收发规则,确保邮件的正常运行。
H3C配置经典全面教程(
H3C配置经典全面教程〔经验和资料收集整理版〕1 H3C MSR路由器、交换机根本调试步骤〔初学级别〕:1.1 如何登陆进路由器或交换机搭建配置环境第一次使用 H3C系列路由器时,只能经过配置口 (Console) 进行配置。
1〕将配置电缆的RJ-45 一端连到路由器的配置口(Console) 上。
2〕将配置电缆的DB-9(或 DB-25)孔式插头接到要对路由器进行配置的微机或终端的串口上。
备注:登陆交换机的方法与路由器的一致,现仅用路由器举设置微机或终端的参数〔进入路由器或交换机〕1〕翻开微机〔笔录本电脑〕或终端。
若是使用微机进行配置,需要在微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的超级终端。
2〕第二步:设置终端参数a、命名此终端H3C 也许自己想命的名b、选择串口一般采纳COM口,常采纳COM1c、设置终端量细参数 ( 此处点击“默认值〞即可)d、翻开路由器的电源,路由器进行启动e、当路由器启动达成后,回车几下,当出现 <H3C>时即可配置路由器。
1.2 路由器根本调试命令使用当地用户进行telnet登录的认证<H3C> 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H3C]telnet server enable翻开路由器的telnet功能[H3C]configure-user count 5设置赞同同时配置路由器的用户数[H3C]local-user telnet增加当地用户(此处为telnet用户登陆时使用的用户名 )[H3C-luser-telnet]password simple h3c设置telnet用户登陆时所使用的密码[H3C-luser-telnet]service-type telnet设置当地用户的效劳类型( 此处为 telnet)[H3C-luser-telnet]level 3设置当地用户的效劳级别[H3C-luser-telnet]quit退出当地用户视图[H3C][H3C]user-interface vty 0 4进入用户视图[H3C-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选择“ scheme〞认证方式备注:红色局部能够由客户自行设置,此处仅做举例时使用!路由器接口的配置为接口配置ip地址<H3C> 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H3C] interface serial 3/0进入某个端口[H3C-Serial3/0] ip address为该端口设置ip地址[H3C-Serial3/0] undo shutdown对该端口进行复位[H3C-Serial3/0] quit退回到系统视图[H3C]备注:红色局部能够由客户自行设置,此处仅做举例时使用!静态路由或默认路由的配置<H3C> 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H3C]ip route-static192.168.0.1 添加一条静态路由[H3C]ip route-static增加一条默认路由备注:红色局部能够由客户自行设置,此处仅做举例时使用!配置文件的管理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显示当前的配置文件<H3C>save保存配置文件display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查察某端口的状态备注:display命令能够在任何视图下进行红色局部能够由客户自行设置,此处仅做举例时使用!交换机的配置文件管理与路由器相同,故友换机的配置幻灯片中不再做举例。
H3C 路由器 使用手册(适用型号:ER5000系列)
H3C 路由器使用手册(适用型号:ER5000系列)主要特性1 高处理性能er5000 系列采用64 位双核网络处理器,主频高达500mhz,处理能力相当于1ghz 的专业网络处理器,同时配合ddrii 高速ram 进行高速转发(er5100 可以达到100m 的线速转发,er5200 可以达到双wan 口200m 的线速转发)。
在实际应用中,er5000 系列的典型的带机量为300 台。
2 双wan 口负载均衡(仅er5200 支持)负载均衡可以让企业网用户根据线路实际带宽分配网络流量,达到充分利用带宽的目的。
针对国内网络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特点,er5200 提供智能负载均衡和手动负载均衡两种均衡模式,满足了需要灵活应用带宽的双线路接入用户的需求。
3 源地址路由(仅er5200 支持)er5200 提供独创的源地址路由功能,即可以通过指定局域网内计算机的出口来达到负载分担的效果。
4 策略路由(手动负载均衡)(仅er5200 支持)er5200 支持策略路由,可以将访问网通和电信的流量分别从不同的wan 口转发,实现“电信走电信,网通走网通”,充分利用双线路的优势。
5 arp 攻击防护er5000 系列通过ip/mac 地址绑定功能,固定了er5000 系列的arp 表项,可以有效防止arp 攻击。
6 arp 欺骗防护er5000 系列通过定时发送免费arp 报文,有效避免局域网计算机中毒后引发的arp 欺骗。
7 网络流量限速bt、迅雷等p2p 软件对网络带宽的过度占用会影响到网内其他用户的正常业务,er5000 系列通过基于ip 或基于nat 表项的网络流量限速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单台计算机的上/下行流量或建立的nat 表项的个数,限制p2p 软件对网络带宽的过度占用。
8 多种管理方式er5000 系列支持两种管理方式:基于web 页面和命令行(cli)。
除了本地管理,er5000 系列还支持远程管理,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也可以对er5000 系列进行远程管理前面板er5100 前面板如下图所示。
H3C路由器配置命令表
H3C路由器配置命令表H3C路由器配置命令表1. 登录路由器打开终端软件,通过SSH或Telnet等方式登录路由器。
查看连接路由器的IP地址,并使用相应的登录命令。
登录命令示例:```telnet 192.168.1.1```2. 基本配置配置路由器的基本信息,包括主机名、域名、设备密码等。
主机名配置命令示例:```sysname Router```域名配置命令示例:```ip domn nam```设备密码配置命令示例:```password level 3 password123```3. 网络接口配置配置路由器的各个网络接口,包括IP地址、接口描述、接口状态等。
配置接口IP地址命令示例:```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配置接口描述命令示例:```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description LAN 1```配置接口状态命令示例:```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shutdown```4. 静态路由配置配置静态路由,指定路由器的下一跳地址。
配置静态路由命令示例:```ip route-static 10.0.0.0 255.0.0.0 192.168.2.1```5. 动态路由配置配置动态路由,使路由器能够自动学习并转发路由信息。
启用动态路由命令示例:```router ripnetwork 192.168.0.0```配置邻居关系命令示例:```ipv6 rip 1 enableipv6 rip 1 neighbor 2001:db8::1 GigabitEthernet0/0/1 ```6. ACL配置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用于控制数据包的转发。
创建ACL命令示例:```acl number 2001rule 10 permit ip source 192.168.1.0 0.0.0.255```将ACL应用到接口命令示例:```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traffic-filter acl 2001 outbound```7. NAT配置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用于实现内部私有IP地址与外部公有IP地址之间的映射。
新华三H3C S5000PV3-EI-PWR 系列千兆管理型交换机 产品手册
H3C S5000PV3-EI-PWR系列千兆管理型交换机产品概述H3C S5000PV3-EI-PWR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是H3C基于业内领先的comware V7平台,面向中小商业市场(SMB市场)推出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千兆管理型交换机产品,支持IRF2堆叠,并提供完备的安全接入策略和更强的网络管理维护易用性;可广泛应用于政府、中小型企业、学校、酒店等行业的网络建设场景。
S5024PV3-EI-PWRS5024PV3-EI-HPWRS5048PV3-EI-PWRS5000PV3-EI-PWR系列千兆交换机产品特点丰富的端口类型全系列支持“以太网口+光口”组合,适应各种场景组网需求,方便用户灵活组网;提供24/48多规格端口产品,所有端口均具备千兆线速转发能力,满足不同用户所需。
1产品彩页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H3C S5000PV3系列交换机支持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就是把多台物理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使其虚拟为一台逻辑设备,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将这多台设备看成一台单一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
IRF可以为用户带来以下好处:简化管理IRF架构形成之后,可以连接到任何一台设备的任何一个端口就以登录统一的逻辑设备,通过对单台设备的配置达到管理整个智能弹性系统以及系统内所有成员设备的效果,而不用物理连接到每台成员设备上分别对它们进行配置和管理。
简化业务IRF形成的逻辑设备中运行的各种控制协议也是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运行的,例如路由协议会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计算,而随着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替代原有的生成树协议,这样就可以省去了设备间大量协议报文的交互,简化了网络运行,缩短了网络动荡时的收敛时间。
弹性扩展可以按照用户需求实现弹性扩展,保证用户投资。
并且新增的设备加入或离开IRF架构时可以实现“热插拔”,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高可靠IRF的高可靠性体现在链路,设备和协议三个方面。
成员设备之间物理端口支持聚合功能,IRF系统和上、下层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也支持聚合功能,这样通过多链路备份提高了链路的可靠性;IRF系统由多台成员设备组成,一旦Master设备故障,系统会迅速自动选举新的Master,以保证通过系统的业务不中断,从而实现了设备级的1:N备份;IRF系统会有实时的协议热备份功能负责将协议的配置信息备份到其他所有成员设备,从而实现1:N的协议可靠性。
H3C交换机设置VRRP
H3C交换机设置VRRP在支持标准协议VRRP模式的H3C交换机设置VRRP 功能,主要包括创建备份组、添加虚拟路由器IP 地址、启用虚拟路由器IP 地址、配置备份组优先级等基本功能,以及包括配置备份组成员交换机的抢占方式、VRRP 认证方式、VRRP 定时器和VRRP 监视功能等高级配置。
在支持负载均衡VRRP 模式的H3C 交换机中,首先还要对交换机设置VRRP 的工作模式。
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VRRP 工作模式配置本节仅适用于同时支持标准协议VRRP 模式和负载均衡VRRP 模式的H3C 交换机,如58 系列和S9500E 系列交换机。
配置VRRP 的工作模式后,路由器上所有的VRRP 备份组都工作在该模式。
VRRP 工作模式的配置步骤如表4-2所示。
表4-2 VRRP 工作模式的配置步骤【注意】通过本命令配置VRRP 的工作模式后,基于IPv4 和IPv6 的备份组均工作在指定的模式。
VRRP 工作在负载均衡模式时,要求备份组虚拟IP 地址和VRRP 备份组中交换机物理端口的IP 地址不能相同,且虚拟IP 地址需要与虚拟MAC 地址对应,也不能采用VRRP 备份组中交换机物理端口上的实际MAC 地址。
否则,VRRP 负载均衡功能将无法正常工作。
创建VRRP 备份组后,仍然可以修改VRRP 的工作模式。
修改VRRP 的工作模式后,路由器上所有的备份组都工作在该模式。
以下示例是配置VRRP 工作在负载均衡模式。
<Sysname>systemview ?[Sysname]?vrrp?mode?loadbalance?H3C交换机设置VRRP 基本功能在标准协议模式下配置H3C 交换机的VRRP 基本功能,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VRRP 备份控制VLAN。
也就是VRRP 报文终结的VLAN。
VLAN 终结是指某个端口在接收到VLAN 报文后去掉报文中的VLAN 标记,再进行三层转发或其他处理。
H3C 双WAN口接入负载均衡
[H3C]track 2 nqa entry wan2 1 reaction 1
2、配置ACL,对业务流量进行划分,以根据内网主机单双号进行划分为例:
[H3C]acl number 3200
[H3C-acl-adv-3200] rule 0 permit ip source 192.168.1.0 0.0.0.254
[H3C-pbr-wan-2]apply ip-address next-hop 162.1.1.1 track 2
4、 在LAN口启用策略路由转发:
[H3C]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
[H3C-Vlan-interface1]ip policy-based-route wan 将WAN这条规则应用到LAN口
双以太网链路接入
1)MSR配置方法
对于MSR网关,可以使用策略路由和自动侦测实现负载分担和链路备份功能。同样以其中一条WAN连接地址为142.1.1.2/24,网关为142.1.1.1,另外一条WAN连接地址为162.1.1.2/24,网关为162.1.1.1,使用MSR2010做为网关设备为例,配置方法如下::
5、配置默认路由,当任意WAN链路出现故障时,流量可以在另外一条链路上进行转发:
[H3C]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42.1.1.1 track 1 preference 60
[H3C]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62.1.1.1 track 2 preference 100 或者直接默认优先级
H3C交换机操作手册(完整资料).doc
H3C交换机操作⼿册(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录H3C以太⽹交换机的基本操作 (1)1.1 知识准备 (1)1.2 操作⽬的 (1)1.3 ⽹络拓扑 (1)1.4 配置步骤 (2)1.4.1 串⼝操作配置 (2)1.4.2 查看配置及⽇志操作 (4)1.4.3 设置密码操作 (5)1.5 验证⽅法 (6)H3C以太⽹交换机VLAN配置 (7)1.6 知识准备 (7)1.7 操作⽬的 (7)1.8 操作内容 (7)1.9 设备准备 (7)1.10 拓扑 (7)1.11 配置步骤 (8)1.12 验证⽅法 (8)H3C以太⽹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 (9)1.13 知识准备 (9)1.14 操作⽬的 (9)1.15 操作内容 (9)1.16 设备准备 (9)1.17 ⽹络拓扑 (9)1.18 配置步骤 (10)1.19 验证⽅法 (11)H3C以太⽹交换机STP配置 (12)1.20 知识准备 (12)1.21 操作⽬的 (12)1.24 ⽹络拓扑 (12)1.25 配置步骤 (13)1.26 验证⽅法 (14)H3C以太⽹交换机VRRP配置 (15)1.27 知识准备 (15)1.28 操作⽬的 (15)1.29 操作内容 (15)1.30 设备准备 (15)1.31 ⽹络拓扑 (16)1.32 配置步骤 (16)1.33 验证⽅法 (18)H3C以太⽹交换机镜像配置 (19)1.34 知识准备 (19)1.35 操作⽬的 (19)1.36 操作内容 (19)1.37 设备准备 (19)1.38 ⽹络拓扑 (20)1.39 配置步骤 (20)1.40 验证⽅法 (21)H3C以太⽹交换机路由配置 (22)1.41 知识准备 (22)1.42 操作⽬的 (22)1.43 操作内容 (22)1.44 设备准备 (22)1.45 ⽹络拓扑 (23)1.46 配置步骤 (23)1.47 验证⽅法 (24)H3C以太⽹交换机ACL配置 (25)1.48 知识准备 (25)1.49 操作⽬的 (25)1.52 配置步骤 (25)1.53 验证⽅法 (26)实验⼀H3C以太⽹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备注:H3C以太⽹交换机采⽤统⼀软件平台VRP,交换机命令完全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负载均衡项目配置手册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1 组网方案1.1 网络拓扑1.2 负载均衡资源实服务实服务组虚服务名称IP地址名称VIP weight protocol port advanced-balanceep-1 10.4.42.38KMXP 10.4.41.19 4tcp 80sticky-srcip(weightdrr)ep-2 10.4.42.39 4 ep-3 10.4.42.40 3 ep-4 10.4.42.41 2 ep-5 10.4.42.42 2epbak-1 10.4.42.44KMBAK 10.4.41.27 1tcp 80 sticky-srcipepbak-2 10.4.42.45 1gw-1 10.4.42.51gw 10.4.41.47 1tcp 80 sticky-srcipgw-2 10.4.42.52 1oa-leader-1 10.4.42.30OAVS01 10.4.41.20 1tcp 80 sticky-srcipoa-leader-2 10.4.42.31 1 oa-user-1 10.4.42.33 1 oa-user-2 10.4.42.34 1oa-user-3 10.4.42.35OAVS02 10.4.41.21 1tcp 80 sticky-srcipoa-user-4 10.4.42.36 1rms-1 10.4.42.48rms 10.4.41.44 1tcp 80 sticky-srciprms-2 10.4.42.49 1server1-http 10.4.41.33(port=80)http 10.4.41.31 1tcp 80 sticky-srcipserver2-http 10.4.41.35(port=80) 1注:红色表示该实服务不存在。
1.3 网络设备资源交换机管理IP地址是:10.4.41.54/255.255.255.192;LB设备的管理IP地址是:10.4.41.34/255.255.255.192;设备的网关是:10.4.41.62;2 交换机S75E配置2.1 创建VLAN及添加端口<H3C> systemview[H3C] vlan 101 //创建VLAN 101[H3C]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进入接口G0/0/1[H3C- GigabitEthernet0/0/1] port access vlan 101 //该端口属于vlan1012.2 配置设备管理IP地址及默认路由[H3C] interface Vlan-interface101 //创建VLAN 101的三层接口[H3C -Vlan-interface101] ip address 10.4.41.54 255.255.255.192 //配置交换机管理地址[H3C -Vlan-interface101] quit[H3C]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4.41.62 //配置默认路由2.3 配置telnet登陆账号[H3C]telnet server enable //打开设备的telnet服务[H3C]user-interface vty 0 4[H3C-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配置用户登录需要进行账户验证[H3C]local-user h3c //创建用户名为h3c[H3C-luser-huawei]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 //该账号类型为telnet,级别为3(最高级)[H3C-luser-huawei]password cipher h3c //配置密码为h3c注:配置登陆账号后切记不能遗忘了登陆密码;2.4 配置内部万兆接口S75E交换机和LB设备是通过内部的万兆接口互联的,所以需要对此接口进行配置,以便于数据流在交换机和LB板块之间转发。
此项目中设备是S7503E,LB板块放置在slot 1位置,所以需要在接口Ten-GigabitEthernet1/0/1上进行配置;如果LB放置在2号位置,那么就需要在Ten-GigabitEthernet1/0/2上配置。
[H3C]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t1/0/1 //进入接口[H3C- Ten-GigabitEthernet1/0/1]port link-type trunk //设置该端口为trunk类型[H3C- Ten-GigabitEthernet1/0/1]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1 //允许端口通过vlan101的报文[H3C- Ten-GigabitEthernet1/0/1]undo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 //禁止vlan1的报文通过3 负载均衡设备配置3.1 基本网络配置3.1.1配置telnet登陆账号[H3C]telnet server enable //打开设备的telnet服务[H3C]user-interface vty 0 4[H3C-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配置用户登录需要进行账户验证[H3C]local-user h3c //创建用户名为h3c[H3C-luser-huawei]service-type telnet //该账号类型为telnet[H3C] 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el 3 //配置登陆级别是3级(最高级别)[H3C-luser-huawei]password cipher h3c //配置密码为h3c注:配置登陆账号后切记不能遗忘了登陆密码;该账号也是LB板块web配置页面的登录账号。
3.1.2配置万兆接口LB板块有一个万兆接口Ten-GigabitEthernet0/0与S75E相连,我们一般采用配置子接口的方式来进行设备的互联,如下所示:[H3C] interface Ten-GigabitEthernet0/0.101 //创建子接口[H3C-Ten-GigabitEthernet0/0.101] vlan-type dot1q vid 101//配置接口转发数据时携带vlan 101的标记[H3C-Ten-GigabitEthernet0/0.101] ip address 10.4.41.34 255.255.255.192//配置设备管理IP地址[H3C-Ten-GigabitEthernet0/0.101] ip address 10.4.41.31 255.255.255.192 sub//将所有的和管理IP地址在同一网段的VIP配置成该接口的从IP地址的方式,以解决VIP不能响应ARP请求的问题3.1.3配置默认路由[H3C]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4.41.623.2 负载均衡服务的配置LB插卡的负载均衡配置都需要通过web方式。
3.2.1登录LB插卡的web管理页面通过IE浏览器输入LB的管理IP地址10.4.41.34,将显示LB的web管理页面。
登录账号就是前面我们配置的telnet账号h3c/h3c。
进入LB的web管理页面,首先显示的是设备基本信息,比如当前cpu、内存利用率等。
3.2.2接口加入安全域进入“安全特性”—“安全域管理”页面,将Ten-GigabitEthernet0/0.101接口加入到Trust域中。
3.2.3服务器负载均衡点击左侧“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进入该配置页面。
3.2.4配置实服务组点击“新建”,创建一个实服务组。
选择负载均衡的调度算法,默认是轮转方式。
健康性检查方式默认是ICMP方式。
3.2.5配置实服务如下是实服务配置界面,状态一栏绿色表示实服务状态正常,红色表示故障。
点击“新建”,创建一个实服务。
配置实服务名称、IP地址、端口号及所属的实服务组。
3.2.6配置虚服务如下是虚服务的配置页面。
配置虚服务,配置完毕后,需要点击使能虚服务,否则VIP不能生效。
查看虚服务的相关配置信息。
3.2.7查看负载均衡统计信息点击“信息统计”可以查看当前各个虚服务的状态。
点击某个虚服务,可以查看其对应的各个实服务及数据报文转发情况。
3.2.8保存配置在完成上述配置后,进入“系统管理”—“配置维护”,保存当前配置信息。
3.2.9用户管理点击“系统管理”—“用户管理”,可以创建新的用户并赋予不同的管理级别。
3.2.10查看接口信息点击“系统管理”—“接口管理”,可以查看当前各个接口的状态信息。
3.2.11配置路由配置静态路由,这和命令行方式下的配置效果是一样的。
附件一S75E交换机配置#version 5.20, Release 6605P01#sysname S75E#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telnet server enable#switch-mode standard#vlan 1#vlan 101#domain systemaccess-limit disablestate activeidle-cut disableself-service-url disable#user-group system#local-user h3c附件二LB插卡配置脚本(网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