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产业现状暨产业技术路线图

合集下载

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方案

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方案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观后感范文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一部充满趣味和想象力的动画电影。

作为《西游记》的现代
改编版,电影在保留原著经典故事情节的同时,加入了更多时代元素和新意,让故事
更加生动有趣。

电影讲述了孙悟空被困在一个神秘的世界中,与四位同伴展开了一场充满挑战和冒险
的历程。

在这段旅程中,孙悟空不仅要面对外部的严峻考验,还要面对内心的矛盾与
挣扎。

通过这些挑战,孙悟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和
有担当的大圣。

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富有个性,每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感人的一面。

特别
是孙悟空和他的朋友们之间的友情和信任,让人印象深刻。

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团
结一心,共同克服难关,展现出了团结合作的力量和友谊的可贵。

总的来说,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通过现代动画的形式重新诠释了传统经典故事,不仅给人带来了欢乐和视觉享受,更让人思考人性、友情和责任等主题。

这部电影让
我们重新认识了经典故事,也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它是一部
令人回味无穷、感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竹类产业是指以竹子为主要原材料的产业,包括竹材加工、竹制品制造、竹纤维加工等多个领域。

竹类产业的发展与利用竹子的多样性和优势有关,竹子不仅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而且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包装、纸张、纺织等多个领域。

一、竹类产业发展现状竹类产业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作为竹子种植和利用最广泛的国家,竹类产业发展较为成熟。

以下是竹类产业发展的一些现状:1. 竹子种植发展迅速:中国是竹子的传统产地,中国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0%,竹子种植面积多年来稳步增长。

目前,中国的竹子种植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年生长量超过6000万立方米。

2. 竹材加工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竹材加工技术不断改进,竹材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得到提高。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批竹材加工基地和研发中心,不断推出新型竹材制品。

3. 竹制品市场需求旺盛:竹制品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环保特性,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追捧。

尤其是在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竹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4. 竹类纺织和纸张产业发展较慢:相对于竹材加工和竹制品制造,竹类纺织和纸张产业在发展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竹纤维的提取和纺织技术相对较为复杂,竹纸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二、竹类产业发展趋势竹类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竹类产业发展的几个趋势:1. 加强竹子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随着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和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增加,竹子作为一种绿色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未来,竹子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将成为竹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开发新型竹材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科技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竹材的研发将成为竹类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研究和开发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竹纤维纳米材料等新型竹材,为竹类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3. 竹制品的创新和设计将得到重视: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和品质的追求,竹制品的创新和设计将成为竹类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023年福建省竹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福建省竹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福建省竹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福建省竹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福建省是我国竹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竹产业在福建省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传统竹木制品向发展新型竹材料、竹纤维、竹炭以及竹笋等高附加值产品方向转变。

近年来,福建省竹业行业市场发展稳步上升,成为福建省区域性支柱产业之一。

一、竹资源优势福建省是重要的竹类生产区之一,拥有极其丰富的竹资源。

福建省竹林面积近20万公顷,分布广泛,品种繁多。

其中以小叶龙竹、毛竹、箬竹、慈竹和稠竹等5种为主要生产种,分布在福建省南部以及福州市、龙岩市、宁德市三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

二、竹制品市场传统竹木制品在福建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长,竹材料在家具、建筑、装饰、交通、文化艺术、生活用品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另外,竹类化工产品市场也在逐步壮大,例如竹纤维、竹炭、竹醋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三、竹笋市场福建省竹笋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竹笋市场需求逐渐增长,配销网络逐渐扩大,竹笋加工工艺日益精湛。

福建省竹笋产区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南平市、三明市、宁德市等地区,年产量稳居中国前列。

四、竹制造纤维素原料市场竹制造纤维素原料是福建省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竹纤维的强度、硬度等性能优于棉、毛等常规纤维,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建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外,福建省的竹造纤维素原料市场配套设施完善,有完整的裁剪、染色、加工设备,锻造了一批有竹造纤维素制作工艺稳定性强、产量高、顺应市场变化的企业。

五、竹产业的未来发展未来几年,福建省竹业市场将面临更多的市场增长机遇。

福建将继续实施“优民生、创业乡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间竹产业合作,进一步加速竹产业升级,进一步挖掘竹产业增长潜力,推动竹产业经济发展。

竹产业情况汇报

竹产业情况汇报

竹产业情况汇报竹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植物,其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竹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竹产业的现状进行汇报,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竹资源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竹林面积居世界首位,竹资源储量也相当丰富。

竹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地。

竹的种类繁多,包括箭竹、毛竹、龙竹等,其中毛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二、竹产业发展现状。

1. 竹制品加工业。

竹制品加工业是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竹编制品、竹木复合材料、竹纤维制品等。

竹编制品主要应用于家具、工艺品等领域,竹木复合材料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等领域。

竹纤维制品则应用于纺织、纸张等领域。

2. 竹药食品业。

竹叶、竹笋等竹材可以用于制作药品和食品,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目前,竹药食品业逐渐兴起,市场需求较大,竹药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竹林旅游业。

竹林旅游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产业,通过对竹林的开发和利用,打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竹林旅游业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文化传承。

三、竹产业发展建议。

1. 加强科技创新。

竹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应加大对竹材加工技术、竹药食品的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推动竹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2. 提高产品质量。

竹制品加工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应加强对竹林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提升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3. 加强产业协作。

竹产业链条较长,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政府、企业和农户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推动竹产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竹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竹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文化居重要地位,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从古至文人名人骚客咏竹的诗、文不计其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外尚虚心”。

历代名园中以竹为题材的数不胜数,创造了“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坞寻幽”、“竹石小品”等园林佳景。

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翩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人民,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竹子在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竹类资源分布状况世界竹林主要分布在亚州东南季风区域。

中国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共22属竹类资源500多种,竹林面积520万hm2,占世界竹林总面积近1/4,是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被誉为“竹子王国”。

在我国,竹子主产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地区,北起河南桐柏山的南端和大别山的北坡、南抵海南南端、西自西藏的错那-鲁藏布江下游-四川盆地南缘、东迄浙江-福建沿海和台湾西部低山丘陵,相当于北纬18°~38°、东经53°~122°区域(其中北纬23°30'~30°20'、东经104°30'~122°00'为主要区域),竹资源自然分布范围极广。

大面积的竹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西南20多个省区,分布区域有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江苏、四川等省(自治区),其中北纬23°~30°、东经100°~122°间的毛竹面积分布大约占全国毛竹面积的70%以上,是我国主要毛竹自然分布的中心区域,尤以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广东、云南等省份面积最大。

竹业发展现状

竹业发展现状

竹业发展现状竹业是指利用竹子进行加工和利用的产业。

在中国,竹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拥有丰富的竹资源,广泛分布于江南、西南等地区。

而竹业作为一种传统的产业,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发展迅速。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竹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竹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在竹子的栽培方面,中国已建立了大规模的竹林种植基地,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了竹子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竹子种植已成为一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同时,在竹子的繁育方面,中国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实现了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

其次,在竹子的加工方面,中国竹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竹子是一种非常多样化的原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家具、纸浆、食品等多种产品。

中国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竹制品加工基地,形成了完整的竹制品产业链。

竹制品在设计和工艺方面也提升了很多,不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农民工艺品,而是具备了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竹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材料,符合人们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也较为稳定。

另外,竹子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了对竹子和竹业的支持力度。

在制定政策、产业规划等方面,中国政府都给予竹业以专门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同时,竹业还可以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的升级。

比如,竹纤维可以用于制造纺织品、纸浆可以用于制造纸张等,这些都是竹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中国竹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竹子的采伐和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比如砍伐竹林导致土壤流失等。

同时,竹子的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实现竹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竹制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大科技和技术的投入,提高竹制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此外,市场开拓和品牌推广也是一个关键环节,需要加大对竹制品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2023年竹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竹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竹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竹子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具有生长快、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纸张等多个行业。

竹子行业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以下是竹子行业市场分析的现状。

一、市场规模:竹子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农产品之一,我国的竹子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竹子种植面积达到4000多万亩,竹子产量达到6000多万吨。

竹子行业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庞大,产值超过千亿元。

而且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竹子行业的市场规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应用领域:竹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是建筑领域,竹子可以用来制作竹楼、竹桥、竹篱笆等建筑材料。

其次是家具领域,竹子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家具,如竹椅、竹桌、竹床等。

此外,竹子还可以制作工艺品、纸张、食品包装等产品。

另外,竹子还被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医药、能源等领域。

竹子的多功能应用使得竹子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市场竞争:目前竹子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竹子产品的特点是价格低廉,因此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竹子产品,价格竞争较为激烈。

同时,随着竹子种植技术的进步和加工技术的提升,竹子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此外,一些大型企业也在加大竹子行业的投资,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四、发展趋势:竹子行业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竹子行业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竹子有很多优良特性,如强度高、抗粉蚀性好等,使得竹子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竹子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竹子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综上所述,竹子行业在中国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竹子具有丰富的资源、环保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纸张等多个领域。

竹子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市场竞争激烈,但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竹子行业将会受到环保需求的推动,进一步发展壮大。

竹资源和竹产业发展情况

竹资源和竹产业发展情况

竹资源和竹产业发展情况解读一、竹资源概况竹子是一种快速生长、可再生的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

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竹林面积和丰富的竹子品种。

竹子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二、竹产业现状1. 竹林培育:我国竹林面积不断扩大,培育技术不断提高,竹林质量逐年提升。

2. 竹制品生产:竹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竹笋、竹板材、竹家居用品、竹工艺品等。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竹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3. 竹产业发展区域:我国竹产业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其中浙江、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份是主要的竹制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三、竹产业发展历程我国竹产业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1.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竹产业主要以手工业为主,产品种类少,产量低。

2. 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竹产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3. 转型升级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竹产业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在这个阶段,我国竹产业逐渐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四、竹产业面临的挑战1. 资源短缺:随着竹产业的快速发展,竹林资源短缺问题逐渐凸显,需要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 环境污染:部分地区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环保措施的落实。

3. 技术创新不足:我国竹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研发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我国竹制品出口量的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提高产品质量。

五、竹产业发展前景未来,我国竹产业发展将继续向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化:我国将继续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绿色化生产活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将为我国竹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

我国竹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竹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竹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目前,竹副产品加工利用的发 展方向是突破传统的利用范围, 建 立竹副产品加工利用的产业化技术 体系, 开发竹副产品的新用途、 新领 域, 提高竹副产品资源利用率, 并进 一步向深度加工发展, 减少竹笋、 竹 材加工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其主要 开发方向是: (. ) 竹副产品加工利 用走向产业化; (/ ) 在深度加工方 面,向竹子食品、竹子保健及医药 品、饲料和其它化工制品等生产应 用方向发展。
竹材的开发利用由于热带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对天然林实施保护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再生能力强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的竹子资源从现阶段看主要是建立以竹材胶合板材和造纸为主导产品的大规模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实现竹产区的资源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主要开发
> 创新与产业化
56789:;8<
=6< >578=?567
竹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 重要组成 部 分 , 分布广, 速生丰产, 再生能力强, 用途广泛, 具有良好的 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 已成为世界 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由 于全球环境的恶化, 热带森林锐减, 天然林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国际市 场对竹制品需求的日趋增加,竹业 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技术, 解决竹子开裂、 色泽的保护和 改良、 竹子防霉和阻燃等问题。 (, ) 研究适合竹材加工的安全无毒、 高 效的新型胶合剂,用于加工竹子家 具、 建筑和装饰材料。 (0 ) 研究高附 价值可切割的轻质建筑和包括贴面 材料在内的竹饰面材料技术。(1 ) 生物能源开发。以再生能源来缓解 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压力,是全球化 趋势。竹子是可再生的制造生物能 源的最好原料之一,用快速热解或 气化、 炭化等方法, 可得到竹制品燃 油。 这种油含有多种化学物质, 除作 为燃料外, 还可用于制药、 化工等其 它工业。并继续研究竹炭和竹子活 性炭的制作工艺及其结构与特性, 开拓其应用领域。 (2 ) 竹纤维纱线。 绿色保健型竹子纤维经纯纺或与其 它天然纤维、涤纶差别化纤维等混 纺而成。用其制成的面料具有竹子 纤维吸湿快干、凉爽透气、柔软滑 爽、 色泽亮丽、 悬垂飘逸及抗菌性良 好的特点。 竹笋 /研究无毒、 生产成本低、 保鲜效 果好、 便于运输和储藏、 食用卫生方 便的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或两者相 结合的保鲜技术, 如辐射处理、 现代 先进的真空软包装等生产技术。研 究竹笋深加工调味笋系列产品技 术。 竹副产品 ,在继续加强竹副产品传统利用 的基础上, 用植物化学、 生物化学、 医药化学、植物分类学及植物生态 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技 术手段,重点进行竹子生物活性成 分( 主 要 指 药 用 成 分 )分 布 规 律 和 它们的功能、竹子提取物质化学特 性及利用的研究; 进行竹子水解、 热 解产物的形成及利用研究;采用生 物化工和食品化工新技术,应用发 酵动力学和酶动力学,研究竹子天 然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新的分离 技术。 ( 本栏编辑 范信德)

2021年全国竹产业产值、种植面积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1年全国竹产业产值、种植面积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1年全国竹产业产值、种植面积及发展趋势分析一、竹产业产值培育优质竹资源,有助于绿化美化国土,培育更多更好的绿水青山。

同时,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超过50%,木材安全形势严峻。

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竹材物理性能与木材相似。

加快发展竹产业,增强竹材供给,能够有效弥补国内木材供需缺口。

2020年中国竹产业产值为3217.98亿元,同比种植11.2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1万亿元。

二、全国竹林面积我国是竹资源品种最丰富、竹产品生产历史最悠久、竹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统计,全国竹林面积641.16万公顷。

2021年,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和国家统计局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其中,竹林地701.97万公顷。

从竹林品种占比看,毛竹林种植面积467.78万公顷,占竹林业总面积的72.96%,其他竹林种植面积173.38万公顷,占竹林业总面积的占27.04%。

竹林分布在17个省,其中竹林面积30万公顷以上的有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广东、安徽、广西等地。

毛竹林分布在13个省,其中毛竹林面积70万公顷以上的有福建、江西、湖南、浙江省,四省种植面积合计370.62万公顷,占全国毛竹林面积的79.23%。

三、竹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现代竹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竹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优质竹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改善,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竹产业发展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现代竹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基本建成,主要竹产品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我国成为世界竹产业强国。

竹产业的发展现状

竹产业的发展现状

竹产业的发展现状竹产业是一个传统而又新兴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中国,竹资源丰富,竹文化深厚,在竹产业方面具备很大的优势。

竹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下:首先,竹产业的规模逐年扩大。

目前,中国的竹产业已经形成了从竹材生产到竹制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

竹产业涉及到竹材供应、竹材加工、竹制品制造等多个环节,相应的产值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9年中国竹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700亿元人民币。

其次,竹制品的种类丰富多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竹制品市场也逐渐扩大。

除了传统的竹篮、竹席、竹椅等传统竹制品外,如今还有竹炭、竹纤维等新型竹制品涌现。

这些竹制品不仅耐用、轻便、环保,而且具有独特的竹文化韵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再次,竹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政府对竹产业的重视以及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竹产业的创新发展。

现如今,竹产业的技术已经逐渐更新换代,不仅有传统的手工制作技术,还有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

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竹制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最后,竹产业在环保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竹子的生长速度快,容易再生,具有很高的可持续发展性,能够有效地减缓森林资源的消耗。

此外,竹子本身具有吸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竹产业在节能减排和环保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并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总之,竹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科技的进步、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的推动,竹产业将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大竹产业的研发投入,提高竹产业的附加值和品质水平,进一步推动竹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2024年竹子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竹子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竹子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竹子作为一种天然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市场需求。

近年来,竹子市场发展迅猛,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现状。

本文将探讨竹子市场的现状,包括竹子的种植与加工、竹制品的需求与产业链发展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

竹子种植与加工竹子的种植与加工是竹子市场的基础。

目前,竹子种植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如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适合竹子的生长,种植规模相对较大。

竹子的加工主要包括去皮、切割和烘干等环节。

这些环节的完成需要大量人工和设备投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制造工艺的应用,竹子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竹制品的需求与产业链发展竹子是一种多功能性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用性,因此在建筑、家具、装饰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绿色生活方式的追求,竹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竹子市场的产业链包括竹子种植、加工、设计和销售等环节。

竹子种植成为了竹子市场的首要环节,加工环节则是将竹子转化为竹制品的重要环节。

设计和销售环节则是推动竹子市场发展的关键,包括竹制品的创新设计、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等。

市场前景竹子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竹子作为天然资源和可再生材料的优势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竹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和喜爱。

目前,竹子市场正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市场机遇包括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以及消费者对竹制品的需求增加等。

然而,竹子市场也面临着竹子种植难度的提高、竹制品质量和设计创新的不足等挑战。

综上所述,2024年竹子市场发展现状呈现出增长势头强劲、多功能性需求增加的趋势。

未来,竹子市场有望实现更为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结论2024年竹子市场发展现状呈现出竹子种植与加工的基础环节稳定发展,竹制品需求与产业链发展的持续增长以及市场前景的广阔。

然而,竹子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在种植、加工、设计和销售等环节持续进行创新和提升。

四川制定竹产业发展“路线图”5年内综合产值翻番

四川制定竹产业发展“路线图”5年内综合产值翻番

014Manager'Journal_August10,2018015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视察时作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的指示,为四川竹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而截至2017年底四川有竹林1752万亩,居全国首位。

目前,竹产业已成为四川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

统计显示,全省有沐川县、长宁县、叙永县、青神县等10县(区)竹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11个县的竹农人均竹业收入超过2000元。

四川盛产竹。

山区、平坝,笼笼翠竹到处可见,有“竹乡”之誉的地方不止一处。

各种竹制品,论数量、品种,也不少。

竹笋可食用,竹根可加工成竹工艺品,竹材可加工成家具、竹地板、竹炭、竹纤维纺织品等产品,成片的竹林可发展生态旅游……发展好竹产业,事关全省农民增收、脱贫攻坚,事关四川乡村振兴。

把遍布全省的竹子利用好,把四川竹产业做成全国一流,四川现代农业就有了又一个优势产业。

《四川省竹产业发展规划》日前发布,《规划》提出到2022年,建成竹业重点县40个,现代竹林基地突破1000万亩,全省竹业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竹农人均竹业年收入达到1500元。

此前,四川还印发《关于推进竹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根据《意见》,到2022年,全省竹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品牌覆盖率均超过70%,竹旅游康养达到5300万人次。

事实上,在四川,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已成为共识,生态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式初步建立,以竹为主的生态资源优势正逐步过渡为生态产业优势。

四川正全力谋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效转化,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然而,横比浙江、福建,四川的竹产业实在算不得强,种植效益不高、加工深度不够、旅游资源转换力度较弱……如何疏通这些梗阻,实现四川“竹业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的计划,是当下应考虑的问题。

(本刊编辑部)_Manager'JournalAugust 10,2018Manager'Journal _August 10,2018到2022年,四川竹业综合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竹农人均竹业收入突破1500元。

我国竹加工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我国竹加工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我国竹加工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竹子是重要的生态、产业和文化资源,是低碳、循环的生态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品的重要原料,竹产业发展在壮大循环经济中地位突出,前景广阔。

我国竹加工业产业链上游为竹子各部分原料及其提取物;中游涉及笋竹食品、竹浆造纸、竹制品、竹建材、竹提取物品等多个领域上千个品种;下游为竹产品应用领域,竹子可以用来造纸、造家具、作为药用材料等。

我国竹加工产业链资料来源:《2022年中国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一、上游分析1.竹林(1)种植面积我国是世界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共有竹类植物39属、530余种,我国竹种资源、竹林面积、竹材蓄积和产量全球居首,有“竹子王国”之美誉。

根据我国第九次(2014-2018年)森林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竹林面积641.2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98%,占森林面积的2.94%。

我国历次森林资源调查竹林面积增长趋势图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2)竹林结构我国竹林资源以毛竹林为主,其中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四省的毛竹林面积约占全国毛竹林面积的80%。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材用竹林占比最大,达36%;其次为笋材两用竹林,占比为24%;生态公益竹林占比19%。

2020年我国竹林资源性质结构分布情况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3)竹林产量竹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产量最高省份是四川,重庆,湖南,浙江。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竹林产量由2016年25.1亿根增至2020年的37.7亿根,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7%;据推测,2021年我国竹林产量可达41.0亿根。

2016-2021年我国竹林产量、增速及预测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2.竹浆我国竹浆造纸主要分布于四川、广西、贵州、重庆等地区,四省竹浆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

图说竹资源全产业链科技创新

图说竹资源全产业链科技创新

“竹资源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以竹林生态建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振兴乡村经济增长点,涵盖了竹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区域集成示范等整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创新的过程,或许我们不能走进现场感受,但可以通过图片展现竹资源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这些创新的瞬间,是科研团队的付出,更是竹产业前进的脚印。

科技创新方竹育苗基地(责编:孙洁)图说竹资源全产业链1. 项目组在浙江省德清县城山村雷竹示范林设置标准试验样地2. 2019年5月,项目组研究生在安徽省泾县测定不同高度竹笋的光合、蒸腾等生理指标3. 毛竹林的高效培育4. 项目组成员进行毛竹生长水分运输等指标的夜间观测5. 2019年7月,项目组专家在江苏省宜兴市国有林场现场指导材用毛竹林机械化采伐注意事项124531. 针对竹材易霉变、天然耐久性差、传统防霉药剂易流失等问题,项目组开发竹基复合材料长效防护技术,显著降低防霉剂在重组竹户外使用环境下的流失问题,实现户外用竹质装饰材料长效、高效、绿色防护。

如图所示为在青岛市即墨区对重组竹的室外实际应用示范,通过将埃洛石缓释防霉剂与传统的防霉剂对比,添加进木蜡油涂料中,对重组2. 2019年,项目组优化了竹源下脚料青贮工艺流程中的温度、发酵时间、接种比例、米糠添加量等影响因子,实现了竹源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以及竹源青贮饲料在猪、羊饲料中的应用技术,建立了高效、节粮、环保的应用技术模125341. 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开发出竹质异色层积装饰材料生产新技术,形成竹质异色层积装饰板材及装饰单板新产品并在推广示范企业进行中试生产。

产品装饰效果较常规重组竹及竹集成材产品显著提高,附加值提升,可为推广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2. 毛竹林下竹荪种植 3. 山东临沂竹复合管生产基地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在浙江省安吉县鄣吴镇上吴村竹林养殖示范基地首次开展竹林孔雀养殖,目前引进的20只孔雀生长良好,相关研究也正在开展中5. 重庆市涪陵区笋用麻竹林精准培育示范基地农户采麻竹笋1231. 项目组于2019年12月24日在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毛竹林挖的冬笋,项目组成员做毛竹笋线粒体提取和纯化实验2. 余杭笋用雷竹林精减施肥技术研究3. “材用竹林高效培育与监测技术”带状采伐试验样地相关凋落物设置1. 麻竹林下套种羊肚菌2. 2019年4月,在云南省沧源地区,项目组老师给当地种植户培训巨龙竹高效培育技术3. 竹缠绕管廊4. 四川省仁寿县大化镇红塔村竹菌复合经营示范基地5. 项目组将竹菌复合生态系统科普到中小学生亲身体验种植过程等自然教育活动,建设竹林文化示范单位和自然教育示范课堂,组织开展“竹林蘑菇地”自然教育科普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科普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力12453。

中国竹产业现状

中国竹产业现状

中国是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目前有竹子40多属500多种,竹类种质资源、竹林面积、竹材蓄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竹业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

竹材有“第二森林”的美称。

国内外对竹材的应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由此可见竹材的用途十分广泛,由于竹材纤维细长,适用于制造各种优质的纸浆。

除造纸外,竹材的主要产品还有竹胶板、竹地板、竹工艺品等产品。

中国在竹利用方面无论从生产品种规模和产品均居世界之首,产品远销国外。

“十五”期间全国竹业发展突飞猛进,竹资源面积、产品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竹子经营加工及综合利用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竹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成为中国林业的四大朝阳产业之一。

竹子作为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少木材消耗、改善生态功能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

中国竹类资源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竹林面积达520多万公顷。

目前全国约有3500多万农民直接从事竹林培育、竹制品加工等生产经营。

近几年,我国竹材产量保持在12亿根以上,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竹材产量小幅增长,总体保持平稳态势;我国较具规模的竹地板企业有百余家,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福建、江苏、江西、安徽等产竹省区。

我国的竹林主要分布于20个省(区、市)、500多个县(市),面积较大的有15个省(区、市)。

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广东、安徽、广西8省、区竹林面积合计占全国的88.64%,其中福建、江西、浙江3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的一半。

我国的竹产品粗略可分为竹材人造板、竹地板家具、竹日用工艺品、竹建筑、竹炭与竹醋、竹纤维制衣、竹材造纸、竹制药、竹笋膳食用品、竹工机械等10大类,近万种产品,应用十分广泛。

2009年,全国大径竹材产量13.56亿根,竹笋干产量46.53万多吨,竹产业总产值710亿元。

2009年中国竹产品出口额达15亿美元,产品出口177个国家,居世界之首。

目前我国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企业创新及新技术、新品开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中国竹产业现状

中国竹产业现状

中国竹产业现状中国的竹产品粗略可分为竹材人造板、竹地板家具、竹日用工艺品、竹建筑、竹炭与竹醋、竹纤维制衣、竹材造纸、竹制药、竹笋膳食用品、竹工机械等10大类,近万种产品,应用十分广泛。

2009年,全国大径竹材产量达13.56亿根,竹笋干产量为46.53万多吨,竹产业总产值达710亿元。

同年,中国竹产品出口额达15亿美元,产品出口177个国家,居世界之首。

余杭区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城市。

该区正在着力打造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城市名片。

余杭是浙江省的竹子主产区,有竹林资源35.29万亩,占全区有林地面积的50%,共有竹种5个属30余种,优势竹种为毛竹,早竹、苦竹和淡竹。

竹林是余杭重要的经济与生态资源,目前,余杭的竹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竹子栽培、竹制品加工和竹产品贸易营销为一体的产业体系,竹区旅游也日渐兴起。

余杭曾获得“中国竹子之乡”美誉。

目前宜丰县竹制品加工企业达9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21家。

主要产品包括竹胶合板、竹地板、竹家具、竹窗帘、竹凉席、竹纤维、竹碳等十几个系列上百个品种。

然而,竹加工产业整体质量不高,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科技含量较低,产业规模和集群化生产程度偏低等问题成为束缚该县竹加工产业发展的瓶颈。

尽管如此,2009年该县竹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达11.63亿元,上交税收达3300万元。

贵州都匀福建永安永安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竹产区之一。

全市竹林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其中毛竹面积占50万亩以上,蓄积量达到8000万根。

永安市竹业历史悠久,竹编工艺传统精湛,竹编产品种类繁多,质量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全市竹编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

同时,___积极推进竹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加快竹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当前,制约竹产业发展的五大因素是:一是公路发展缓慢,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残等,造成一些偏僻乡村的竹料无法运输出来;二是由于本县、本乡镇竹种紧缺,大部分农户到外地去购买竹种,而农民对种苗好坏的识别能力不强,造成高价购到的却是品质不好甚至是快淘汰的种苗,导致竹子产量较低、农户上当受骗;三是农民采伐、种植等不科学,许多地方存在只采伐不补种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此为基础的四川省竹产业年产值为332.22亿元)
(2)未来五年目标:
推广多用途优良竹种示范基地60万亩,笋、材年产值(盛产期)0.5万元/亩;
建成特色小径笋竹示范基地60万亩,鲜笋产值(盛产期)0.6万元/亩;
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000万亩,笋、材产值增量0.1万元/亩;
建成大熊猫主食竹优质林30万亩50万亩,产值(盛产期)0.8万元/亩;
(2)培育国家、省级竹类新品种10余个
川牡竹1号(审定编号:川R-SC-DS-005-2011);
慈竹6号(审定编号:川R-SC-NA-003-2010),已申报国家良种审定;
绵竹5号(审定编号:国R-SV-DF-006-2011);
慈竹4号(审定编号:(川审2010)第23号);
天新6号(审定编号:川R-SC-DS-018);
(2)竹型板(竹压板、竹胶合板):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泸州市为加工区,加工能力52万立方米,2015年产量42.2万立方米。年产能15万立方米的企业有3家:四川华象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南充富达竹业有限公司、长宁县恒达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3)原竹制品(家具、生活用品):泸州市、眉山市、宜宾市为集中产区,加工能力62.5万件(套),2015年产量43.7万件(套)。年产能5万件(套)的企业有3家:兴文县石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泸州纳溪竹韵贸易有限公司、长宁县江阳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4)竹食品(竹笋、竹荪):自贡市、宜宾市、南充市为主要加工区,加工能力55.7万吨,2015年产量36.1万吨。年产能1万吨的企业有8家:富顺县锦明笋竹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富顺天地春食品有限公司、宜宾长宁盛园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天盛竹业有限公司、长宁县纯兵竹笋保鲜厂、长宁县野王笋类食品厂、泸州市容大竹业集团有限公司、泸州市兴乐食品有限公司。
(二)产业发展创新需求分析
1、制约我省竹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1)竹种质资源创制及功能性新品种选育主要包括:竹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珍稀观赏竹品种选育技术、高品质竹种质资源培植系统、遗传改良技术、分子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
竹精深加工产业完成区域布局投产,如竹炭、竹醋酸产能分别达到100万吨,产值可达120亿。
(以此为基础的四川省竹产业年产值为500.22亿元)
2、发展路径
强化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竹子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以科研院所为核心,建立西南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林业科技资金、资源、市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竹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应用激励机制,促进竹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竹产业新品种应用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高竹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
(5)竹苗研发及生产企业:四川农大风景园林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瀚森农林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等;
(6)竹工艺品及生态旅游企业:青神云华竹旅有限公司、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宜宾市蜀南竹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
2、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竹资源收集创制及功能性新品种研发不足,对特有功能性竹种质资源的挖掘不够,没有发挥基因资源优势,开发利用不足,科研、教学与生产脱节现象仍然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具有功能性的竹类新品种研发较少。
全省已有竹加工企业达2000多家,其中大中型加工企业926家。代表性加工型产品体系:
(1)竹浆(纸):乐山市、宜宾市、泸州市为集中产区,加工能力255.5万吨,2015年产量139.3万吨。年产能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6家:四川永丰浆纸股份有限公司、犍为县凤生纸业有限公司、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玖龙浆纸(乐山)有限公司、四川银鸽竹浆纸业有限公司、赤天化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成果《四川主要丛生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推广》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成果《雨雪冰冻灾害后四川主要经济竹林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技成果《低木素/高纤维竹资源挖掘与关键酶基因克隆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四川发展目标与创新需求
丛生竹的带蔸埋秆繁殖方法(专利号码:CN103229652A);
一种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及活性炭(专利号码:CN105502381A);
一种竹溶解浆的制造工艺(专利号码:CN101158122);
具有复合表层结构的竹板材(专利号码:CN201645580U);
用乙醇、硫酸盐、乙酸制造溶解浆的工艺(专利号码:CN200710050511.4)酒用竹活性炭(专利号码:CN101314473)等。
二、四川发展基础
(一)产业基础分析
1、产业规模和产值、代表性产品、产业链上主要企业和主要区域
四川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竹类资源极其丰富,竹种总数达160多种。竹产业是我省传统产业之一,具有资源优势明显、发展较快、后劲足、潜力大等特点,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至2015年全省拥有竹林面积1713.22万亩,其中,浆用竹竹林1154.50万亩、笋用竹林196.89万亩、材用竹林217.25万亩、其他竹林144.58万亩。竹林资源开发形成五大产品体系,年产值218.22亿元。预计到2020年,四川竹林年产值能达到700亿元。
(3)盆周山地笋竹发展区盆周低山区分布着方竹、苦竹、白夹竹等笋用价值极高的乡土小径竹,面积190万余亩,涉及13个市40个县。除乐山、眉山相关县进行了苦竹笋用林基地经营而外,大部分竹林任由竹农粗放采收,竹笋作为土特产就近上市,而未形成产业。
(4)大熊猫国家公园区四川将在盆地西缘和川西高原结合区域,涉及成都、绵阳、阿坝、雅安等7个市(州)、19个县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该区域将重点选育大熊猫主食竹优良品种,并进行大熊猫主食竹定向培育技术体系研究。
企业技术中心8个: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四川银鸽竹浆纸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宜宾长毅浆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等。
4、重大成果
(1)已有专利技术10余项
一种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专利号码:CN102177803A);超强度竹浆制造工艺(专利号码:CN101158123);
建立良好的竹产业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功能,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扩大市场规模。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建立营销组织和网络连锁店,集代理、配送、连锁经营于一体,建立竹产业现代化的市场交易体系。
3、发展区域情况
(1)传统产业发展区包括乐山、宜宾、泸州、眉山、自贡5个市27个县(区),拥有竹林资源面积987.65万亩,已形成制浆造纸,竹地板、竹旅游、竹工艺品、笋食品等优势产业,2015年竹业产值174.74亿元。该区域发展将以围绕发挥我省竹产业中的传统优势,着力竹林集约经营水平提高,以及低效竹林改造。
(1)未来三年目标:
推广多用途优良竹种示范基地20万亩,笋、材年产值(盛产期)0.5万元/亩;
建成特色小径笋竹示范基地40万亩,鲜笋产值(盛产期)0.6万元/亩;
累计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800万亩,笋、材产值增量0.1万元/亩;
建成大熊猫主食竹优质林30万亩,产值(盛产期)0.8万元/亩;
以竹炭为代表的竹精深加工产品完成中试。
(2)产业转型发展区包括绵阳、德阳、遂宁、资阳、内江、南充、广安、达州、巴中9个市,约73个县(区),拥有竹林352万余亩,2015年产值27.38亿元。该区为川中丘陵区,人口密集,竹林资源以“四旁”分布,农什利用为主,产品流通性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力外出务工,不少竹林被荒弃。该区域宜通过材笋两用优良竹种,改造传统的低效竹林,产品向竹炭竹醋液方向转型,构建四川竹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国内外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分析
竹产业是中国现代林业的四大朝阳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中国十大林业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竹林资源面积、立竹量增长较快,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竹子经营加工及综合利用取得较大进展,竹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批以竹业为龙头的新兴企业正在崛起,企业创新及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竹产品涉及传统竹制品(建材、日用品、工艺品)、竹材人造板、竹浆造纸、竹纤维制品、竹炭和竹醋液、竹笋加工品、竹叶提取物等10大类,几千个品种。应用领域已发展到建筑、造纸、新材料、电力、家具、包装、运输、医药、食品、纺织、旅游等方面。
竹产业现状暨产业技术路线图
一、发展现状与前景
(1)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竹子在世界森林资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第二森林”。全世界竹林面积为3200多万公顷,主要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其中,亚太竹区是世界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世界竹产业的中心地区,几乎所有相关竹产业的生产和研究都集中在亚太环太平洋地区。开展竹产业研究的主要是中国、日本和印度3国,日本对毛竹的应用研究比较深入,在毛竹产品深度开发与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印度对竹子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竹浆造纸和竹林资源培育上方面,对竹材的理化性能的应用研究较少。东南亚地区几乎所有产竹子的国家都有或多或少的竹加工利用,但多数没有对竹产业的研究,仅泰国和马来西亚对部分竹产品的性能和加工技术有一定的研究,如提高造纸的产量性能和资源培育技术等。非洲竹区是3大竹产区中最小的一个,资源相对集中,但非洲的竹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竹子资源培育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美洲地区只有美国对竹产业中的产品展开了研究,近年来随着竹资源的培育和利用在全球的升温,美国强化了竹子在园艺业的发展,建立了较完善的产品供销服务体系,美国本土竹加工企业数量不多。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竹类种质资源、竹林面积、竹材蓄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竹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在竹加工技术研发和竹产品创新方面,我国整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2、创新团队
现有以陈其兵教授为代表的创新技术团队,团队核心人员11人,主要由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教授和研究员组成;一般人员47人,主要由企业及林业局的高级工程师和研究员等组成。技术团队的人员结构合理,主要成员具有丰富的课题组织实施经验、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且长期从事竹产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基本具备研究所要求的人力资源水平,已具有一批研究骨干力量,每年在读博士生20至30人,在读研究生80至10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