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范文
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范文《中国近现代纲要》是一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课程,这门课程就是要通过教师对近现代阶段中,我国所经历的一系列历史经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范文篇一《浅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摘要:纵观国内外社会风云,那展用先辈们鲜血染红的“五四”运动大旗,现在急需我们高高举起!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所开创的中国革命事业现在需要我们青年用热血去继承!冲锋陷阵,前仆后继!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人民的呼唤!“五四”让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青年的血是一腔革命的热血!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五四精神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阶段五四运动表现出的反帝彻底性,是以前历次斗争所不具备的。
在此以前,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过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这些斗争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盲目排外。
五四时期,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中国人一度对帝国主义抱有的幻想破灭了。
五四运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口号,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近代中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表现出来的彻底反封建性,首先体现在将斗争目标指向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北洋军阀政府,指向那些出卖民族利益的卖国贼。
广大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及部分资产阶级,联合行动,不畏反动政府的威胁和镇压,表现了一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决心。
其次还表现在对封建主义的猛烈抨击和对民主科学精神的追求上。
在封建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度里,能够以无畏的革命气概,大声呼喊“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真是破天荒的壮举。
二、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人类思想的每一次解放,必然带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论文。论袁世凯
xx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论文(二○xx至二○xx学年度第x学期)论文题目:我读袁世凯学生姓名: xxx学生学号: xxxxxxxxxxx所在学院:xxxxxxxx年级专业:xx 级 xxxx 专业任课教师: xxxx 完成日期: 20xx 年 xx 月 xx 日我读袁世凯(xxx,20xx级xxx专业)【内容摘要】袁世凯虽有过错,但功劳不可被忘记【关键词】袁世凯,功劳,过错所谓“谋国者”既有老成谋国之义,亦有谋国之人的意味。
简言之,袁世凯其人,恰与三国时的曹操类似,于治世之能臣,遇乱世则可成为奸雄。
而他人生的结局、选择,实则与曹操、刘裕、杨坚等人相仿佛,按照中国传统社会的规律,他的未来也将是拨乱反正、一统中华,稳居一朝太祖的排位。
不过历史没有给他机会,相反却造就了他的悲剧。
事实上,同武则天一样,袁世凯死后留给后人的是一座无字碑:将思考留给后人,将功过评说留给后人。
即使结局那么不尽如意,也不能一味去指责。
穿越去那段历史,又有几人能做成袁世凯?又有几人能做的比他完美?——导语袁世凯(1859-9-6—1916-6-6),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故又称袁项城,清末民初的军事和政治人物,北洋系统的领袖,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的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
袁世凯是何许人?想来我们这些读着教科书长大的人,总归对这位“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又建了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不抱什么善意。
同样,对于那些坚持着民主、自由、普世价值的自由派知识分子而言,借由同盟会衮衮诸公之口传出的践踏“约法”、肆行独裁的袁大总统的形象,更可爱不起来。
一般来说,政治人物是不可以犯错误的,一件坏事足以一笔勾销一百件好事,而且基本上不会得到原谅。
尽管袁世凯是晚清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他在推动中国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社会管理、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仅就辛亥革命而言,如果说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其成功标志的话,那么袁世凯的功劳是谁也比不上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论文《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首先我们简单论述一下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及目的。
洋务运动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分不开的。
1860年后,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
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
还有洋务派的整个活动都包含着自强御辱的意图,比如曾国藩办洋务的目的有两个:“剿发逆”和“勤远略”,并且曾国藩不止一次表明“明清内奸,暗御外辱”[1]的思想。
同曾国藩一样,李鸿章办洋务是把自强御辱放在第一位的。
左宗棠在他最初涉及办洋务的书信里,也表明了和曾国藩、李鸿章相同的意图,例如1865年(同治四年)他在致总理衙门的“书”中说:“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此项人断不可不罗致,此项钱断不可不打算,转瞬换约,须预为绸缪也。
”[2]洋务运动在诸多方面都有发展,首先就是军事,这其中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厂,还建设了近代海军,并且还逐渐建设近代化的炮台,船坞和港口,并且还办了不少的学校来培养有关方面的人才;第二便是民用企业,在交通运输、矿业、冶炼业、和一般工业都有涉及;第三是电报和邮政,电报业是洋务运动中成效最显著的行业之一,洋务派创办电报之成功,使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设立电报的企图一直未能得逞,其保护中国主权之功,不可忽视,再一个就是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最后是教育,主要有兴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和传播科技知识。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论文题目:反思近代中国人们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学生姓名:何孟凡学号:12514010所在院系:医药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所在年级:2012级任课老师:李忠萍完成时间:2012、11、12反思近代中国人们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内容提要:鸦片战争无情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让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日益受到人们的反抗!面对严重的国家危机,从平民到有为青年甚至是政府大臣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探索!但是,古老的国家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变!侵略依旧进行,百姓的生活仍是水深火热!我们不得不对此有所反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我们当代社会的一些变革,以及我们个人在处理事情上提供借鉴之处!关键词:农民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教训经验一、一炮轰开了国门,惊醒了熟睡的雄狮!古代中国的文明,让世界人所敬仰,也让中国人感到骄傲!也许正是这种敬仰让西方人不断的追逐更远的目标,让他们变得更强。
而这种与生俱来的自豪让我们的王朝统治者沉浸在满足中而不能突破!于是在历史变迁中世界的格局正悄然的改变着!16世纪至19世纪初,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发展,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也随之向外扩张!当工业文明来到大清王朝时,人们只是将他当做玩具一般,也许谁也没有想到这些东西会给这个王朝带来的灾难!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的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使得封建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地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
面对英国的长炮洋枪,清政府表现软出弱无力,事实上清政府的反抗也是无力的!日益腐朽的制度,封建王朝在西方工业文明的面前显得无力!在抵抗英国的入侵中,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在抵抗英国的鸦片走私中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
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结课论文
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结课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论文篇1:《论辛亥革命》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既是一场革命运动,又是一场政治革新运动,同时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是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是的花,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充分的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虽然它失败了但它开历史之先河,指明了中国今后应该走的道路。
关键词:辛亥革命运动意义道路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社会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2)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主义民主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3)新式学堂的兴起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4)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是思想武器;(5)上海和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6)民主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7)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宣传背景: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各地次第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出刊机关报《民报》,确定了革命纲领。
毛泽东曾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2)孙中山先生揭开中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面纱,这面纱后面的革命又怎样呢?“革命可以‘救人救世’”,“无革命,则亦无和平,腐败而已,苦痛而已。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大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史的一门的公开课。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纲要1500字论文篇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等院校新开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搞好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于叙事中寓论断;二是注重多媒体教学;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课堂讨论和演讲;五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政教〔2005〕5号)中规定,在一年级本科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新课。
该课程的开设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仅会导致教学工作紊乱,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这种意义上讲,确定教学目的是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社政教〔2005〕9号)规定,《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必要性和进步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
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使中国社会长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022年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3篇
2022年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3篇古人有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__近现代史连接过去和现在,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其下一站就是社会,要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__的国情,不仅要了解__的今天,还应当了解__的昨天和前天,这样我们才能以清醒的态度、严谨的唯物史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习__近代史,所学何用?当然要祭奠那些无辜丧命于外敌枪炮下的万千同胞,要追忆三元里人民的拼死抗争、致远号二百五十名将士以舰殉国的英勇悲壮,要缅怀戊戌六君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以及无数革命先驱舍生取义的爱国之举。
然而,最重要的意义是从这段苦痛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励精图治,振奋自强,做好今天的事,写好__的未来史。
__近代史以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发端,意义不寻常。
如果说此前的__仍沉湎于威加四方、万邦慑服的天朝大国的幻境之中,那么此后的__则被列强的铁甲舰拖进了世界舞台之中。
不可能有与世隔绝的安宁,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除被迫一战,别无选择。
此后,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压迫与反压迫、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绵延不绝。
18世纪,工业革命过后的英国在与闭关锁国的__进行贸易往来时,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为了打开__市场,英国商人向__销售鸦片。
林则徐禁烟之后,英国政府以此为由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__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__的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在于把__变成它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__由封闭到逐步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后果。
但总而言之,鸦片战争带给__最大的后果是使__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__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__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大学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
关键字:近现代史屈辱战争历史使命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舞台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古人有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中国近现代史连接过去和现在,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其下一站就是社会,要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这样我们才能以清醒的态度、严谨的唯物史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更是一部富民强国的探索史。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国力所限,中国的百年外交史几乎变成了一部订约、修约的屈辱史,而不平等条约也成为国人心中的一根刺。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多次遭到列强的侵略,而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奋起抗争,书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争之歌。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提出了人的个性解放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更是把探索推上了轨道。
救亡唤起启蒙,启蒙为了救亡,民主与科学精神贯穿各个方面,影响整个时代,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 运动。
1840鸦片战争爆发,1842《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至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侵华,美俄帮凶,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侵华,火烧圆明园,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双十二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落后的原因:简要论点:政治: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与政治腐败经济:经济形态上自然经济与重农抑商的政策与时代潮流相逆。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篇1:《勿忘国耻--南京大屠杀》摘要:近日,对钓鱼岛归属问题的争议使得本来就紧张的中日关系更加白热化。
追根究底,历史问题才是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死穴,而在所有历史问题中,最敏感、最富有争议的就是南京大屠杀。
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杀人比赛,残暴兽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普遍被现在的物欲横流的生活蒙蔽,渐渐淡化了对国民过去所遭受的不齿的回忆。
但是,那些沉痛的记忆是永不能被磨灭的。
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往往是民族主义的重要关注点;;。
而在日本,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存在着广泛不同的情绪及观点,尤其是日本部分极右份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认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修正主义、否认主义的表现。
南京大屠杀70周年,日本也没有忘记这一天。
数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也在各地举行,但是性质却大不相同,有的主张反省历史,有的则是否认历史。
日本出版了大量的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书籍,有的主张反思日本的战争责任,有的则是赤裸裸地否定日本的战争罪行。
右翼学者阿罗健一出版《再验证,南京发生了什么》,书中说当时国民党政府为了战时宣传,虚构了南京大屠杀,中国从80年代开始接着大为宣传南京大屠杀。
日本在东京审判以后20年,没有人提过南京大屠杀。
由于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意见着广泛的分歧,因此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是中日外交及人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
当时,日军经过数月连续作战,几乎没有后勤支持。
日军军官称: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
在西进途中,日军抢劫、杀害平民、强暴妇女的暴行已经开始。
自从命令下达后,罪恶感就消失了,军人们变成了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
这个就地征收的命令,使下级军官发狂,不但抢夺粮食,还强暴中国妇女对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精选
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精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面向全国高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是课程教学的两个主要目标。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范文精选篇一《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摘要:民族主义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从“反满”到“五族共和”再到“反帝”这样几个阶段。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民族问题仍然严峻的今天,同样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思想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日。
这场20世纪初的伟大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通向光明的大门。
孙中山先生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对革命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思想和业绩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走向,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孙中山所创立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方案。
其中民族主义不仅是第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今天,研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处理国内外的民族关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家、民族和谐发展仍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其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提炼而最终形成的。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反满”到“五族共和”、建立统一多民族的独立民主国家的过程。
受少年时代生活环境的熏陶、帝国主义入侵以及西方近代文明的共同影响,孙中山早在香港读书期间就开始为革命做准备。
他经常往来于香港和澳门之间,鼓吹革命,与陈少白、尤少纨、杨鹤龄等还有革命理想的人交往密切。
离开香港去澳门、广州从医后,孙中山一方面与郑士良等人联络会党,争取和发展革命力量,另一方面深入京津等地正式开展他的革命行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参考题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参考题目1. 近代中国从改革到革命的历史发展逻辑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3.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之间的比较4.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的关系5. 评价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6.“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过程综述7. 试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原因8. 试论“长征精神”(或论“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9.论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必由之路10.论在铭记历史中坚持“三个选择”论文写作要求1.在教师给的参考题目中任选一题。
2.独立完成论文写作,禁止抄袭他人文章。
3.论文应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创新。
4.论文所引资料的出处必须一一注明,论文后应附参考文献。
5.论文正文要求在1000字左右,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6.格式包括:标题、内容摘要(1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试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原因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背景),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人物),于1936年12月12日(时间),发动"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意义).和平解决原因:①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特别是华北事变损害了英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利益,蒋介石集团有转向抗日的可能。
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迫切任务。
③张、杨发动西安事变也是为了逼蒋抗日。
④事变发生后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力图置蒋于死地,夺取政治权,扩大内战,有利于日本侵略主要有四种观点1.中共抗日主张作用说,持此说者主要有李新等李新认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是中共中央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面作用的,对于西安事变,“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认为,事变关系十分重大,必须根据中国革命的根本利益和抗日斗争的需要,决定我党的方针”,由于我党当时“已经是一个政治上完全成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能够从复杂的事变中看到无产阶级长远的利益所在,而不为一切晢时的因素所动撼”,党首先肯定了事变的进步性质,认为,这是“中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是国民党中实力派之一部,不满意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要求立即停止“剿中”,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并接受了中共抗日主张的结果”根据当时国内外的斗争形势,深刻指出事变可能有两种前途:“一种前途是爆发大规模内战,另一种前途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文、理科学生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认清专业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因材施教,同时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尝试必要的教学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店铺今天要与大家分享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范文: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全文如下:【内容摘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其中有曲折也有成就。
其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一员,邓小平同志指挥参与了多场关键性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而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通过不断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经历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重要时期,使中国人民在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有了坚实的一步。
本文将深入剖析邓小平同志以及邓小平理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我们今后如何更好的去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理论成果,来面对当今国际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民族复兴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启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书写了不朽的民族赞歌。
在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揭开了中华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虽然经历了之后的波折,但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各项工作又恢复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经过改革开放,中国更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速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而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在这些党的重要发展历程中,都少不了一个人的参与,他就是——邓小平。
1 邓小平生平简介(1904 ——1997)邓小平原名邓先圣,生于1904年8月22日,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邓村人。
1911年接受私塾教育并进入新式小学读书,学名邓希贤。
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范文
近代史纲要期末论⽂范⽂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学⽣学习的必修课,对于⾮历史专业的学⽣来说,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了解中国的国情。
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近代史纲要期末论⽂范⽂,希望⼤家喜欢! 近代史纲要期末论⽂范⽂篇⼀ 《晚清维新思想家的经济新闻主张》 摘要:思想家们忧国忧民,顺应时势,呼吁兴办综合类⽇报和专门商报,重视经济新闻的传播、译栽外国经济新闻和兴办外⽂报刊,强调经济新闻时发展民族⼯商业和富国强兵的突出作⽤。
关键词:晚清 维新思想家 经济新闻主张 ⼀、关于综合类⽇报的经济新闻主张 鸦⽚战争后,外国⼈陆续在中国的⾹港和上海等地创办了为数众多的近代新式中外⽂报刊,⽽中国⼈⾃办的不仅数量少,⽽且⽣存艰难,旋办旋停。
甲午战争之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和战后的维新派⼈⼠对民族报业的前景忧⼼忡忡,⼤声疾呼,把发展近代新式报刊的意义上升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度。
他们最初提出的办报主张较多涉及的是综合类的⽇报。
1875年,在⾹港主持中⽂《循环⽇报》的王韬发表了《论⽇报渐⾏于中⼟》,介绍了外国⼈在华办报情况,并以欣喜的⼼情对刚刚在中国⼟地上萌⽣的民族近代新式报刊予以充分肯定。
1878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虽然他所论证的兴办新式报刊的好处(“知地⽅之机宜”、“知诉讼之曲直”、“辅教化之不及”)同经济信息并不直接相关,但若真正付诸实施还是会对国计民⽣产⽣积极的间接影响。
早年先后就读于⾹港、英国并回到⾹港担任律师的何启,在其《新政论议》中⽐较全⾯地阐述了兴办综合类新式⽇报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
他说:“⽇报之设,上则裨于军国,下则益于编氓”,“若⽇报⼀⾏,则民之识见必加数倍,民之志量必⾼数筹;以此愈进愈深,愈求愈上,吾知其必⽆⽌境也。
”也就是说,办报带来便捷信息,使社会的⽅⽅⾯⾯都可以受益。
经济⽣活的各⽅⾯信息,⼈们在⽇报上尽可以详尽地了解。
包括“物价之⾏情,市道之旺弱。
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2000字范文
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2000字范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教师应多角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店铺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2000字的2000字的近代史纲要论文,欢迎阅读!2000字的近代史纲要论文篇1:《试谈革命先驱----孙中山》每当提到孙中山,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振奋,是热血,虽然他所在的年代离我们很远,但他对我们国家、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他是一个伟人,他的伟大是任何人都无法取而代之的。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也想发表一下个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感受,斗胆对这位伟人做一下评价。
一、伟大历史地位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这段话已经大概反映了孙中山的部分伟大贡献。
具体来说,他的伟大贡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
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期末结课论文
202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期末结课论文近现代史是研究20世纪以来历史的一门学科,包括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近现代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进行研究:对近现代史的概述和重要事件的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启示与反思。
通过这篇论文的探讨,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近现代史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现代中国的启示。
一、对近现代史的概述和重要事件的介绍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的历史。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变革,例如中日战争、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等重要事件。
这些事件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未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毛泽东等人的革命思想独辟蹊径,引领了现代中国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的时期,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封闭和动荡的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走狗。
第二个阶段是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期,这段时间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个阶段从1949年到现今,这期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的大国。
中国近现代史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不断地体现出来。
当下中国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都要求我们对近现代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反思。
人们发现,旧中国面对外国列强的入侵,在资产阶级改革领袖孙中山的呼吁下发起了辛亥革命,成功的推翻了清朝政府,第一次民主共和国的诞生,这对当今的民主事业还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再比如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深刻影响了当今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近现代史的启示与反思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斗争,这对现代中国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前言: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历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等方面的剧烈变化。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本文将从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来探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变化。
一、时间线:中国近代史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时间跨度比较长,大概从1840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时间性质很不一样。
从1840年到1919年,是中国的民族危机时期,从1919年到1949年则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 民族危机时期: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1860年:圆明园被火烧毁,八国联军入侵中国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5年:“推翻万千唐虞”维新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清朝灭亡1915年:五四运动,“爱国、民主、科学”三民主义成为最流行的思想。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抗议运动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期结束,蒋介石“清党运动”1937年:日本侵华全面爆发,中国全面抗战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内战爆发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政治变化:在中国的近代史中,政治变化是最为显著的。
从中国封建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历经了曲折的政治变革之路。
1. 清朝垮台:在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逐渐陷入了被列强侵略、国家日益衰弱的危机之中。
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成了半殖民地化的国家。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清朝执政者更加体味到了这种压迫。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近代化任务,变为了推翻清朝,构建一个新的中国。
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末政治体制被推翻,新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主导思想,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进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关于如何看待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指导教师:班级:姓名:从接触中国近现代历史开始,我就一直被灌输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学了一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思考,现记录下来,权作心得。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一、落后一定就要挨打?严复《天演论》中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质是以自然科学模型来解释社会科学。
我觉得这个很可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有其特点,真理从来都是有条件的,自然科学的真理未必就可以套用到社会科学上。
再说了,到底什么是落后?是文化落后?意识形态落后?抑或是经济落后?我看大明汉族再怎么闭关怎么落后都比女真族先进,怎么一样挨打?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我看未必,落后是相对的。
英国相比于我们先进,但相比于美国就落后,怎么先进的美国没有去打落后的英国?二、关于永不称霸如果按照“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那么先进的话就要打人了?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就可以随意欺负周边落后小国?肯定不行,而且中国承诺过,“永不称霸。
”但要我说,这个承诺就是一张白纸。
如果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足够称霸的高度,称不称霸都是一样的,不称霸一样对别国具有威慑力,一样能达到称霸的目的。
现在的情况是,国人开始幻想性地口头称霸。
可能是近现代被欺负惯了,老想欺负别人。
经济发展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泱泱大国”之类的词语充斥着各类媒体,但实际上我们的国民素质还配不上“泱泱大国”这四个字。
更要命的是,因为我们的快速发展加上体制上的原因,中国已成为众矢之的,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不断地被抛出,在国际舞台上也遇到了种种新的麻烦,发展依然高速但阻力也是空前。
我想,这与国民的称霸心理有很大关系,而这种隐性的称霸思想根源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伯苓班)
考试试卷 [开卷,考查]
学院:化学学院专业:化学(伯苓班)学号:1311219 姓名:孙明康分数:
请谈谈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收获体会,可结合对课上所讲某段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看法来谈(2500-3000字)(5号字A4纸双面打印)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爱国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步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不仅从一个没有主权,没有话语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并且飞速发展的世界强国,并且经历了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脱胎换骨的进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就沿着时间线把这段历史跌宕起伏地讲了出来。
然而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显然不只是要讲述这段历史的艰难险巇,还在于要告诉我们历史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问题。
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的真相,正确地认识历史,还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的发展阐明社会的进程,进而给我们个人的努力和发展指明方向。
在四个伯苓班开设这种“专题讲座”的形式,通过不同研究领域的老师们各自的讲解,更容易把历史的细节讲清楚,也更容易讲得具有说服力。
而本学期在各位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不少分析以及评判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能力。
老师们的观点和论述,对我的影响看起来虽然很微不足道,但是却是十分深远的。
下面我就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这一部分着手,简要阐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给我的历史观带来了什么样的新观点和新思路。
困难重重的革命道路
1927年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的革命道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内有国民党政府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外有帝国主义愈加强烈的侵略以及对国民党的操控利用。
国民党在帝国主义的操控下大批捕杀共产党人。
这样艰难的时期,是否应该坚持革命,以及怎样继续革命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在考验面前,共产党人没有放弃革命,而是为了解放中国的共同理想继续凝聚在一起。
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不仅仅有众多著名的思想家如郭沫若等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还涌现出了毛泽东这样的极具军事头脑的领导天才。
他们一起不仅把中国革命的进程推向了一个新的出发点,并且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并且为其在中国能够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历史的潮流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随波逐流,在历史的考验下,中国共产党也没有明哲保身,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在被“置之死地”的险境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这也是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解放中国的角色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新道路的勇敢探索
中国共产党为了应对内外重重夹击,在1927年8月7日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也确定了中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寻求新出路”的方针。
在前面的几次城市起义中相继失败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决定走一条从来没有被实践过的道路。
他们决定从国民党势力比较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出发,发动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法逐步扩大自身的实力与影响力。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毛泽东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也给其他共产党人带来了希望和继续革命下去的信心。
然而,新的思想被人们所接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即使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当时也对这一套全新的军事理念充满了怀疑和不解。
比如李立三曾经说到过,“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1)从这些话里面我们就能看到其对毛泽东的军事理念是多么的不服气。
甚至连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红旗》也指出,“假如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而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 (2)事实证明,毛泽东提出的从农村地区出发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并且是非常成功的。
能取得这种成功是因为毛泽东正确地认清了事实并且把中国的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在了一起。
他曾经说到,“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又提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
” (3)从这些生动的论述里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毛泽东面对反对者的信心,还能看到他对事实的清楚的把握以及切实的智慧。
面对严峻的形式,没有盲目追寻理论,而是把理论用在实践中,把理论给“用活”,这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的结晶。
而正是这些集体智慧的产物,才最终带来了革命的胜利与最终的解放。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比其他政党更加优秀出众的地方之一。
而这些成果不仅仅具有不可替代历史意义,而且对今天每个人的思想都能够产生极其正面的影响。
这更加说明中国共产党不着眼于自身的利益,而是把精力都放在社会的普遍真理上。
从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困难中历练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还经历了“左”的错误,以及在著名的遵义会议上对“左”的错误的纠正。
而中国共产党为了这些错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这些困难中,中国共产党也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党,对是非的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从思想上和精神上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迎接抗日战争这个最巨大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也由1921年成立时的一个小党,成为了中国反抗帝国主义的一支坚不可摧的强大的力量。
中国的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存在而走向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中国的命运也因为中国共产党而有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只是中国近现代史里无数次探索和历练的缩影。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就如上面这十年左右的探索一样,既有黑暗也有光明,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矛盾集体并存。
而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段浩浩荡荡的历史中起到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仅是在“求独立,求生存”的历史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谋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中国选择走的这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正如上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一样,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与我国不同时期的国情结合起来的产物。
这种理念既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相符合,也满足我国国情的需求,因此必然是历史的正确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所要告诉我们的,正是上面这样的真理。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知兴替”,而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用历史人物的事迹来严格要求自己,立志要成为这个沧桑而厚重国家的复兴者。
最后,我要感谢一个学期里每一位上课的老师。
没有你们的辛勤工作,历史的脉络也不会这么清晰明了。
希望我们能一起在历史的勉励中创造辉煌!
┾参考资料
(1)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面前的诸问题》,1930年6月
(2)《红旗》,1930年5月24日
(3)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