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细胞融合技术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细胞融合》PPT课件

《细胞融合》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25
2、生物法
各种病毒都具有凝集细胞的能力,它一边粘接在一 个细胞表面,另外一边粘接在另一个细胞表面,从 而使两个细胞在病毒的作用下靠近发生凝结。
精选课件ppt
26
精选课件ppt
27
(1) 特点
研究最早的促融剂。 毒性大而使应用受到限制。 仙台病毒(HAJ)是两层磷脂组成的外膜包裹
1、植物细胞融合(P170)
(1)PEG诱导融合的关键是作用时间。
(2)PEG规格和纯度与融合效率(4000-6000)。
(3)在电融合时,融合率与原生质体密度有关。
(4)在融合液中加入少量CaCL2,即可以维持一定量的电导 率,对细胞也有保护作用,交变电流强弱、处理时间
长短及电脉冲大小均会影响融合效率。
亲本B:苏氨酸缺陷型
杂种细胞可以在不含色氨酸和苏氨酸的培养基上培养,而 亲本细胞均会死亡。
精选课件ppt
49
3)温度敏感突变型杂种细胞的筛选:一般的培养细胞能 在32度到40度的范围内生长,但温度敏感突变型的细胞能 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由此筛选杂种细胞。
精选课件ppt
34
高Ca2+和pH诱导PEG结合诱导
高Ca2+机制:带负电荷间的原生质体在钙离子 的连接下形成静电键——钙桥,促使异源的原 生质体间粘着和结合。
高pH:增加Ca2+在细胞表面的黏附,从而促 进两原生质体的接触。
精选课件ppt
35
精选课件ppt
36
(三) 影响细胞融合的主要因素
精选课件ppt
41
2细胞融合后产生的类型
(1)同核型—同源原生质体的融合体 (2)异核型—非同源原生质体的融合体 (3)多核体—含有双亲不同比例核物质的融合体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37张)课件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37张)课件
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 立学习的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的过程。 2.社会责任:认同单克隆抗体技
2.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 术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体制备的重要技术。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细胞工程
3
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上一页
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
细胞膜的流动性 杂交 遗传信息
PEG 有性杂交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细胞工程
32
答案:(1)诱导小鼠甲产生能够分泌抗病毒A抗体的B淋巴细胞 (2)取小 鼠甲脾脏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培养液制成 单细胞悬液 (3)选择培养基 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够生存 抗原与抗体的 反应具有特异性 (4)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将杂交瘤细 胞在体外培养
17
发展素养 长句特训
与高考接轨
1.(科学思维)动物细胞之间或动物与人细胞之间都可以进行融合,进行 细胞融合后的细胞有多少种?_________________。
(不考虑两个以上细胞之间的融合)
答案:5种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细胞工程
18
2.(科学思维)动物细胞融合与受精作用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受精作用是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的,精子和卵子不需要任何诱 导剂,就可以融合形成受精卵。②动物细胞融合可在不同物种间进行, 由于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自然条件下不能融合成杂种细胞,必须 诱导才能融合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2章 细胞工程
31
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 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杂交瘤细胞)才能生存。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利用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就可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将杂交 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高三生物人教版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PPT教学课件

高三生物人教版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PPT教学课件

意义
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打破了 生殖隔离,扩展了杂交的亲本组合
(1)动物细胞核融合发生在杂种细胞的有丝分裂 过程中。
(2)灭活的病毒只适用于动物细胞融合。
典例研析 【典例 1】 如图为细胞融合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 答。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细胞融合技术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其优越性 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研析 【典例 2】 下图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
(1)在获得 B 淋巴细胞之前,小鼠已被多次注射 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抗原,注射后小鼠体内 发生相应的____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反应, 生成能产生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即时演练 2.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 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要点二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单克隆抗体与普通抗体有什么区别? 2.单克隆抗体在制备过程中有什么特别之处?
归纳提升
1.概念:由单个 B 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 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2.特点: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 大量制备。
3.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
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与骨髓瘤细胞结合的 B 淋巴细胞是经过免疫的淋 巴细胞,实际上就是浆细胞。 (2)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有多种,若仅考虑细胞两 两融合的情况,融合细胞有三种,即两个 B 淋巴细胞的 融合细胞、两个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细胞、一个 B 淋巴细 胞与一个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细胞。
(1)X、Y、Z 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课件(共32张ppt)

高中生物 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课件(共32张ppt)

单克隆抗体
2020/5/18
27
思考:
1、本过程利用了哪些原理?
免疫原理,细胞融合原理和动物细胞培养原理
2、为什么选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融合?
这样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 遗传物质,不仅具有B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而 且还有无限增殖的本领,因而可以获得大量单 克隆抗体
2020/5/18
诱导方法
物理(离心、 物理、化学方法 振动、电刺激) (同左)
化学(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用途
获得杂种植株
主要用于制备 单克隆抗体
2020/5/18
6
1.过程:
2020/5/18
7
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杂交)-2个或多 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A
细胞B
物理法 化学法
仙台病毒 灭活的病毒 疱疹病毒
杂种细胞
2020/5/18
16
效应?
B细胞
抗?原
2.制备过程:
诱导其融合的 方法有哪些?
2020/5/18
17
细胞融合后培养液中有几种细胞
B BB B瘤 瘤瘤 瘤
筛选杂种 细胞
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 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 两条DNA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值。鼠 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 裂增值,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 PEG促融,获得杂种细胞。
2020/5/18
30
小结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两个过程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一个诱导细胞融合的新方法
--灭活病毒 三个“一” 一个新细胞--杂交瘤细胞
一个优势--单克隆抗体特异性 强、灵敏度高的优势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比较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增
胞的全能性

融合前 处理
去除细胞壁
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使用的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比较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物理法:电融合法、离心法 除物理法和化学法外,
诱导方法 化学法:PEG融合法、高 也可用灭活病毒诱导
(2)解决思路:将一种B淋巴细胞与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骨髓 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其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足够数 量的特定抗体。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广泛用作诊断试剂。如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隆 抗体在特定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心血管畸 形等疾病。 (2)用于运载药物和治疗疾病。
一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问题探究 下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请结合图示过程回答下列问 题。
(1)为什么灭活的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不灭活的病 毒可以吗?
提示:灭活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 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相互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 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不可以,因 为不灭活的病毒会感染细胞。
微判断 1.用特定的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从小鼠脾中只能得到一 种B淋巴细胞。( × ) 2.单克隆抗体是单个B淋巴细胞增殖并产生的抗体。( × )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目的相同。( × )
微训练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一般需要灭活的病毒或 聚乙二醇诱导
(2)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在遗传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杂交细胞具有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能表现出 两个或多个亲本细胞的性状。 (3)结合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分析,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能培 养形成杂种动物个体吗? 提示:不能。融合后的杂交细胞经过培养只能通过细胞分裂 形成细胞群,不能形成杂种动物个体。

高三生物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课件.ppt

高三生物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课件.ppt

。2020年11月19日星期四2020/11/192020/11/192020/11/19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1月2020/11/192020/11/192020/11/1911/19/2020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1/192020/11/19November 19, 2020
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设计方案: 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小鼠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
杂种细胞
2.制备过程:
注射抗原的目的是什么
诱导其融合的方法有哪些? 融合后培养液中有几种细胞
怎样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杂交 瘤细胞有何优点
为何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 一抗体检测,多次筛选
大量增殖杂交瘤细胞获得单 抗的方法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差别:
•无细胞壁 •全能性受限制,不能发育成杂种动物
动物细胞杂交与植物细胞杂交的不同: •不需去除细胞壁 •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
一、动物细胞融合(细胞杂交) 1、概念: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
的过程。 2、结果: 形成单核的杂交细胞 3、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4、诱导方式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高中生物选修三2.3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课件 共17张

高中生物选修三2.3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课件 共17张
突破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 缘杂交成为可能
最主要用途:制造单克隆抗体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融合的方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质体融合
细胞融合
诱导方法
电刺激
电融合、PEG、灭
化学(聚乙二醇) 活的仙台病毒
较中,正确的是( B )
A.结果是相同的 B.杂种细胞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 C.操作过程中酶的作用相同 D.诱导融合的手段相同
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
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C )
①淋巴细胞 ②小鼠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
4、生产单克隆抗体时,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试
剂能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因为该试剂( C )
A.能抑制淋巴细胞和杂交瘤细胞的DNA复制 B.能阻止淋巴细胞的原癌基因被激活 C.选择性抑制骨髓瘤细胞的DNA复制 D.能阻止杂交瘤细胞核糖体上所有蛋白质合成
5、科学家们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 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克隆
融合细胞 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
交瘤细胞
A.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培育的杂交细胞是( D )
A.由小鼠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肝细胞融合 B.由小鼠一个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而成 C.由小鼠一个B淋巴细胞与肌瘤细胞诱导融合而成 D.由小鼠一个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而成

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 第二章 细胞工

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 第二章 细胞工

• 源__自__一__个_地B作淋用巴于细一胞种的克__隆_________所__产__生_,的将抗这体种,抗只体会特称异为性单 克隆抗体。 抗原决定簇

为什么把融合后的细胞放在特定培养基(选择培
养基)上培养? [思维激•活提2示] 因为有的细胞未发生融合,有的发生了同种细胞的融合,
通过选择将上述细胞淘汰掉,获得杂交瘤细胞。
【巩固•2】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 )。
• A.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一般不需要灭活的 • 病毒或聚乙二醇诱导 • B.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
单 • 克隆抗体 • C.体外培养时,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 • 不能无限增殖 解• 析D.单诱克导隆动抗物体细与胞常融规合抗的体方相法比:,灭特活异的性病强毒、诱灵导敏融度合高;, 聚• 乙二优醇越诱性导明融显合;电刺激诱导融合。
• ②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 • ③制备过程中至少有两次筛选:第一次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
筛选出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 理化性质单一、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应用 (1)用于疾病诊断、防治和致病机理的研究。 (2)用于治疗疾病,制成“药物导弹”。

电压的作用使细胞 表面的电荷发生移 动,相邻细胞由于 异性电荷的吸引而
紧密接触
融合频率高,对细 胞的毒性小,重复 性强,方法简单,
容易操作
缺 点
制备过程繁琐,会 对细胞的生命活动
产生干扰
有一定的毒性,对 有些细胞不适宜
【巩固•1】 培养人细胞与小鼠细胞的融合细胞发现,细胞会 随机丢失来自人细胞的染色体,在仅含有人的1号染色 体的融合细胞中,合成出人的尿苷单磷酸激酶。下列有 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课件 (共18张PPT)

D.生产杂种细胞
6.单克隆抗体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的 ( D )
A.B淋巴细胞
B.T淋巴细胞
C.骨髓瘤细胞
D.杂交瘤细胞
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 C)
①淋巴细胞 ②小鼠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A.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
2.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融合决定于 (A
)
A.细胞膜的流动性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细胞质的流动性 D.细胞质酶的活性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抗体是由何种细胞产生的? 效应B细胞(浆细胞)
3.一个B淋巴细胞(浆细胞)能分泌多种抗体吗?
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动物体内的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百万种以上的抗体
4. 简述获得抗体的传统途径? 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抗体



克隆杂交细胞




注射到小鼠体内
骨髓瘤细胞
融合
选择培养基上培养
专一抗体检验阳性
专一抗体检验阳性
分开不同杂交细胞,克隆专一 抗体,检验阳性细胞
单克隆 抗体
体外培养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注射抗原
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细胞融合、筛选
诱导其融合的方 法有哪些?
杂交瘤细胞 细胞培养
为什么选用小鼠骨髓瘤
筛选,继续培养
抗原
刺激
动物体
浆细胞
抗体
5.这种方法获得的抗体有什么缺陷? 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第五章细胞融合和体细胞杂交10-10ppt课件

第五章细胞融合和体细胞杂交10-10ppt课件
• 优点:融合率高、重复性与可控制性强。
• 缺点:可能会造成不可恢复的细胞损伤。
细胞电融合仪
生物法
• 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研究最早的细胞融合诱导方法。 主要是由于病毒会与宿主细胞膜直接融合,同时进 入两个细胞就会打破两个细胞膜的隔阂,引发细胞 质的交流,进而达到细胞融合的目的。
• 缺点:要提前大量培养病毒,并且灭活后才能作为 融合剂使用,操作繁琐,而且一旦灭活不充分的话, 病毒还可能感染亲本细胞。因此,目前已经很少使 用病毒诱导法进行细胞融合。
广义:凡是将两个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 的过程。包括体细胞、性细胞的融合和自发融合。就 植物而言,又称为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狭义:将不同的体细胞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杂种细 胞的筛选,培养,期望得到体细胞杂种的一种手段。 所以又称为体细胞杂交(somatic hybridazation)。
• (1)足够量的病毒颗粒附 着在细胞膜上起搭桥作用, 使细胞聚集在一起。
• (2)通过病毒与原生质体 或细胞膜的作用使两个细 胞膜间互相渗透,胞质互 相融合。粘结部位质膜被 破坏,不同细胞间形成通 道,细胞质流通并融合 (病毒也随之进入细胞 质)。
• (3)有丝分裂,细胞核融 合,形成杂种细胞。
第五章 细胞融合与体细胞杂交
远源杂交
• 远缘杂交:不同种属之间,或是地理上远缘的种 内亚种之间个体的交配称为远缘杂交。
• 由于种属间存在着种种隔离机制,致使远缘杂交 常表现不亲和或获得的远缘杂种表现不育。
• 不亲和性: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个体细胞或组 织水平上的不协调而使受精或接合不能正常进行, 或是受精后不能产生后代的现象。
分子生物学标记
• 植物的分子标记主要有RAPD、RFLP、AFLP 、SSR、ISSR、EST等。

高中生物精品资源第六章第1课时 植物细胞融合课件高中生物竞赛

高中生物精品资源第六章第1课时 植物细胞融合课件高中生物竞赛

原生质体制备的一般程序
1)材料选择
原则 (1)原生质体起始材料的特性和生理状况是决定原生质体质量的重 要因素之一。生长旺盛、生命力强的材料 (2)肥水条件、生长季节、植物年龄和光照等都明显地影响原生质 体的产量和活力
具体 (1)试管苗的叶片:叶肉组织(叶片充分展开),叶绿素 (2)实生苗的子叶和下胚轴:消毒,发育同步、生命力和分化能力好 (3)愈伤组织或悬浮细胞:结构疏松、对数生长期。存在变异遗传
B、 酚藏花红(phenosafranine)染色法 无活力的被染成红色 C、 荧光增白剂(calcofluor white, CFW)染色法
CFW 可结合于新合成细胞壁的ß-糖苷上,在400nm激发光照射下可产生 绿色荧光。叶绿素则产生红色荧光
D、伊凡蓝(Evans blue)染色法 只有已受损伤的细胞才能摄取这种染料, 而完整无损的活细胞则不能摄取这种染料
2)酶的种类、浓度及其组合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崩溃酶 果胶酶 离析酶
pH 5-6
pH 4.7-6.0 T=25-30℃
pH 4-5
3)渗透压和稳定剂
(1)酶液、原生质体洗液和培养基中的渗透压应基本上与原生质体的 等渗或比细胞内的渗透压略高些
(2)在略微高渗透溶液中比在等渗溶液中更为稳定 (3)较高水平的渗透压可以阻止原生质体的破裂和出芽,但也有可能
•1986年,Spangenberg单个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在甘蓝型油菜上获得成功。
目前已有49个科,146个属的320多种植物经原生质体培养得到了再生植株。 其趋势仍以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但从一年生向多年生、草本向木本、高 等植物向低等植物扩展。
原生质体杂交研究的意义
原生质体融合 植物细胞融合的障碍在于细胞壁的阻挡,原生质体可以自发或诱导融合,形成 杂种细胞, 从而克服了有性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创造新的种间、属间、科间 杂种类型 (1)创造3新:创造新的遗传变异,新的育种材料,甚至新物种 杂种细胞来自首双亲的核外遗传物质,在杂种的分裂和增值过程中,双亲的 叶绿体、线粒体DNA亦可发生重组, 从而产生新的核外遗传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诱导的方法很多,如:聚乙二醇(PEG) 法、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法、电场融合法等。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法的原 理:PEG分子能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 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 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合以及彼 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使细胞发生融合。
5. 重复步骤4。
6.收集最后一次离心沉淀的血细胞,加入 1mlGKN液混匀。(按压积红细胞体积配成10%的 红细胞悬液)
7.再加入0.5ml预热的50%PEG混匀,室温下 分别于2min、15min取一滴该悬液于干净的载玻片 上,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2. 取血:注射器内吸取1ml Alsver液,再吸取 1ml蛙血,加入已盛有8ml Alsver液的玻璃离心管。 3. 分别取1ml细胞悬液移入塑料离心管中,加 入0.85%生理盐水4ml混匀,1200r/min,离心5min。 4. 弃去上清液,再加入0.85%生理盐水至5ml, 混匀,离心。
实验五 细胞融合
一、实验目的
➢ 了解细胞融合的原理 ➢ 初步掌握聚乙二醇法诱导细胞融合的实验
方法。
二、实验内容
㈠实验原理
细胞融合是指在自然条件或利用人工方法(生 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 胞合并成一个具有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利用人 工诱导方法,不仅可以使同种细胞发生融合,而且 可以使不同种间细胞发生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