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考试题1(附答案)
西安石油大学《统计学》期末试卷(一)答案详解
![西安石油大学《统计学》期末试卷(一)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fcdc148fe4733687e21aadc.png)
本科课程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课程名称:统计学 考试性质:考试 试卷类型:(一) 考试班级: 考试方法:闭卷 命题教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方法论2.同质、大量、差异3.确定性、随机性4.时期5.结构6.简单7.1200%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分);改“典型调查”为“重点调查” (1分)。
2. ×(1分);改“时点”为“时期” (1分)。
3. ×(1分);改“平均指标”为“强度相对指标” (1分)。
4.√(2分)。
5. √(2分)。
6. ×(1分);改“之比”为“之差” (1分)。
7. ×(1分);改“ ”为“ ”(1分)。
8. ×(1分);改“r 的值为“r 的绝对值”(1分)。
9. √(2分)。
10. √(2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BCE 2.ABCD 3.ABD 4.ADE 5.BD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要点)例1:某班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55.5、80、91、58.5、60,5、60、70、73、75… 例2:某大学各班学生人数为:24、43、35、32、30、29、31、32… 变量:统计学成绩 变量值:55、80、91、58、60、60、70、73、75… 变量:学生人数 变量值:24、43、35、32、30、29、31、32… 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值是变量的具体表现。
统计学成绩可以用小数表示,所以是连续变量, 学生人数只能用整数表示,所11p q 00p q以是离散变量。
2.(1)简单随机抽样:是抽样中最基本、最单纯的方式,它是按随机的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适用于均匀总体。
这种抽样方式在理论上最符合随机原则,它的抽样误差容易得到理论上的论证,因此可以作为其他更复杂的抽样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衡量其他抽样方式抽样效果的比较标准。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1(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1(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9c0bb4a7302768f993991.png)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1(附答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3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确定调查单位D.确定调查时限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3分)A.作用不同B.灵活方式不同C.组织方式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3分)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4.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3分)A.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B.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C.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D.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5.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3分)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6.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3分)A.企业按年产能力分组B.人口按年龄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产品按品种分组7.抽样误差是指()。
(3分)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8.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3分)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9.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3分)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10.某市工业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零售业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3分)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1.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8c7c8e04360cba1aa811dada.png)
第一部分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 )指标较好。
A 、全距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四分位数间距E 、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 )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B .负偏态分布C .正态分布D .对称分布E .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均数B .标准差C .中位数D .四分位数间距E .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变异系数E .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 n 外,还可计算 ,S 和 ,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 联系和区别。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三、计算分析题1、根据 1999 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 116 名正常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 mmol/L )测量结果如右表, 请据此资料: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 95%参考值范围。
(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 0.8mmol/L 以下者及 1.5mmol/L 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2、某些微丝蚴血症者 42 例治疗后 7 年用间接荧火抗体试验得抗体滴度如下。
求平均抗体滴度。
C .两者均不变D .两者均改变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变异系数B 5.偏态分布宜用( A .算术均数 B.方差 C .极差 D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标准差 C .中位数0 的常数后,(B .标准差C .几何均数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统计学练习题(含作业及非官方答案)(1)
![统计学练习题(含作业及非官方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308d6c85022aaea998f0fc9.png)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参数)A.参数B.总体C.样本D.统计量2.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分类数据)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数值型变量3.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顺序数据)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数值型变量4.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统计量)A.参数B.统计量C.变量D.变量值5.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整群抽样)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6.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7.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68%)A.68%B.95%C.99%D.100%8.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大约有(95%)A.68%B.95%C.99%D.100%9.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0.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离散系数)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11.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峰态系数的值(等于0)A.等于0B.大于0C.小于0D.等于112.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尖峰分布)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13.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则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赞成)A.赞成B.69C.中立D.221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未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那么该班考试分数的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64.5和78.5)A.64.5和78.5B.67.5和71.5C.64.5和71.5D.64.5和67.515.某行业中随机抽取10家企业,第一季度的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是:72、63.1、54.7、54.3、29、26.9、25、23.9、23、20,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7.95)A.28.46B.30.20C.27.95D.28.1216.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0.4,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为(8)A.80B.0.02C.4D.8 方差:1)(122--=∑=nxxsnii;离散系数:xsvs=17.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µ)A.µB.XC.2σ D.n2σ18.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n2σ)A.µB.XC.2σ D.n2σ19.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正态分布)A.服从非正态分布B.近似正态分布C.服从均匀分布D.服从2χ分布20.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此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误差分别为(50,1)A.50,8B.50,1C.50,4D.8,821.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正态分布)A.正态分布B.t分布C.2χ分布 D.F分布22.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t分布)A.正态分布B.t分布C.2χ分布 D.F分布23.根据两个匹配的小样本估计两个总体均值之差时,使用的分布是(t分布)A.正态分布B.t分布C.2χ分布 D.F分布24.估计两个总体方差比的置信区间时,使用的分布是(F分布)A.正态分布B.t分布C.2χ分布 D.F分布25.一种零件的标准长度5cm,要检验某天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H0:µ=5,H1: µ≠5)A.H0:µ=5,H1: µ≠5B.H0:µ≠5,H1: µ=5C.H0:µ≤5,H1: µ≥5D.H0:µ≥5,H1: µ≤526.一项研究表明,中学生中吸烟的比例高达30%,为检验这一说法是否属实,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H0:π=30%,H1:π≠30%)A.H0:µ=30%,H1: µ≠30%B.H0:π=30%,H1:π≠30%C.H0:π≥30%,H1:π≤30%D. H0:π≤30%,H1:π≥30%27.列联分析是利用列联表来研究(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A.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B.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C.一个分类变量和一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D.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分布28.设R 为列联表的行数,C 为列联表的列数,则2χ分布的自由度为((R-1)×(C-1))A.RB.CC.R×CD.(R-1)×(C-1) 29.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A.各总体是否存在方差B.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C.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D.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30.组间误差是衡量不同水平下各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它(既包括随机误差,又包括系统误差)A.只包括随机误差B.只包括系统误差C.既包括随机误差,又包括系统误差D.有时包括随机误差,有时包括系统误差 31.组内误差是衡量某一水平下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它(只包括随机误差)A.只包括随机误差B.只包括系统误差C.既包括随机误差,又包括系统误差D.有时包括随机误差,有时包括系统误差 32.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指只涉及(一个分类型自变量)A.一个分类型自变量B.一个数值型自变量C.两个分类型自变量D.两个数值型因变量33.双因素方差分析涉及(两个分类型自变量)A.两个分类型自变量B.两个数值型自变量C.两个分类型因变量D.两个数值型因变量34.在方差分析中,数据的误差用平方和来表示的,其中反映一个样本中各观测值误差大小的平方和称为(组内平方和) A.组间平方和 B.组内平方和 C.总平方和 D.水平项平方和 35.在方差分析中,数据的误差用平方和来表示的,其中反映各个样本均值之间误差大小的平方和称为(组间平方和) A.误差项平方和 B.组内平方和 C.组间平方和 D.总平方和 36.如果一个变量的取值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各观测点落在一条直线上,称为两个变量之间为(完全相关关系)A.完全相关关系B.正线性相关关系C.非线性相关关系D.负线性相关关系37.如果相关系数r =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A.相关程度很低B.不存在任何关系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38.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iβ的实际意义是(当x变量1个单位时,y 增加的总数量)A.当x=0时,y 的平均变动数量B.当x 变动1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数量C.当x 变动1个单位时,y 增加的总数量D.当y 变动1个单位时,x 的平均变动数量39.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拟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回归系数75.11-=β表示(时间每增加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A.时间每增加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B.时间每增加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C.产品成本每变动1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D.时间每减少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40.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是(判定系数)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 41.各实际观测值(yi )与回归值(i yˆ)的离差平方和称为(残差平方和)A.总变差平方和B.残差平方和C.回归平方和D.判定系数 42.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称为(判定系数)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 43.若两个变量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则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R2的取值范围是([0,1])A.[0,1]B.[-1,0]C.[-1,1]D.小于0的任意数 44.若变量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r =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判定系数R2=0)A.判定系数R2=1B.判定系数R2=0C.回归系数1ˆ1=βD.估计标准误差se =045.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k k i x x y βββˆˆˆˆ110+++=Λ中,回归系数i βˆ表示(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x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平均变动额为i βˆ)A.自变量x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平均变动额为i βˆB.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x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平均变动额为i βˆC.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x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变动总额为i βˆD.因变量y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xi 的变动总额为i βˆ46.设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k k i x x y βββˆˆˆˆ110+++=Λ中,若自变量xi 的回归系数i βˆ的取值接近0,这表明(自变量xi 对因变量y 的影响不显著)A.因变量y 对自变量xi 的影响不显著B.因变量y 对自变量xi 的影响显著C.自变量xi 对因变量y 的影响不显著D.自变量xi 对因变量y 的影响显著47.指数平滑法适合于预测(平稳序列)A.平稳序列B.非平稳序列C.有趋势成分的序列D.有季节成分的序列48.移动平均法适合于预测(平稳序列)A.平稳序列B.非平稳序列C.有趋势成分的序列D.有季节成分的序列49.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为t b b Y 10ˆ+=,若1b 为负数,表明该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水平趋势D.随机波动 50.对某一时间序列拟合的直线趋势方程为x b b Y t 10ˆ+=,如果b1的值等于0,则表明该序列(没有趋势)A.没有趋势B.有上升趋势C.有下降趋势 D ,有非线性趋势二、简答题1.简要区别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答: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方法。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_(1)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2882741359eef8c75fbfb3f4.png)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5.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构成要素有6个,即指标名称、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
6.职工的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工龄是数量标志。
7.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工人数是属于离散变量,而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连续变量。
8.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9.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10.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品质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数量标志。
11.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2.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二、判断题1.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 T )2.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这是统计指标。
( F )3.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 F )4.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T )5.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F )6.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计算而得到。
( T )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年龄”是变量。
(T )8.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 F )9.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成绩”是连续变量,“85分”是变量值。
( F )10.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 F )1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F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 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 D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2.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
2022秋统计学习题及答案(1)
![2022秋统计学习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0011ab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5.png)
2022秋统计学习题及答案(1)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统计”一词的含义有哪几种各种含义之间有何关系2、统计工作过程有哪些?二、单项选择题1、某公司要调查了解本地区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本地区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B.本地区所有居民家庭C.某一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D.本地某一居民家庭2、在研究我国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时,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80万个家庭中抽取1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A.100个家庭B.80万个家庭C.1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8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从数量上认识个体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个体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5、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
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6、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7、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8、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9、变量是变异的()。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0、最近互联网上的一份报告称,“由200辆新车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外国新车的价格明显高于本国生产的新车”。
这一结论属于()。
A.对样本的描述B.对样本的推断C.对总体的描述D.对总体的推断三、多项选择题:1、在第六次全国人中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人口的性别比是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3、某家庭的三位成员的某月工资额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3000元,这里()A.有三个变量B.只有一个变量C.有三个变量值D.有一个变量值E.既有变量、也有变量值四、案例分析题:1、某地区统计部门提供一份统计报告显示:“该地区某年末有商业零售企业5000个,就业人数60万人,该年实现销售利润300亿元,人均实现销售额5万元。
统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a5127b5022aaea998f0fb9.png)
统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A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B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C .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D .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普查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B .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变异指标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 .小于100%B .大于100%C .等于100%D .小于或大于100%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A .中位数B .众数C .算术平均数D .调和平均数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7.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
A .x y 246000ˆ+=B .x y 24.06ˆ+=C .x y 624000ˆ+=D .x y 600024ˆ+=8.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 9.计划规定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07% B.107.4% C.97.1% D.110%10.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但是只有()。
大学课程《统计学》练习题1(含答案)
![大学课程《统计学》练习题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d767323186bceb19e8bbf2.png)
大学课程《统计学》练习题1(含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5、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7、如果改变研究目的,原来的统计总体成为统计单位后,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了。
()8、张明同学的期末考试总成绩为476分是统计指标。
()9、对某地区银行职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时,银行的每个职工是调查对象。
()二、单项选择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某家庭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6、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7、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力工具。
A、解决问题B、克服困难C、进行交流D、认识社会8、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
《统计学》(练习1)答案解析
![《统计学》(练习1)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54d947ddccda38376baf9a.png)
统计学课程单项选择练习题11.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D )。
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对高中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85%的高中生愿意接受大学教育。
这一叙述是( D )的结果。
A、定性变量B、试验C、描述统计D、推断统计3.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 C )。
A、企业的收入B、员工的工资C、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D、汽车产量4.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A )。
A、生活费支出B、产品的等级C、企业类型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5.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这里的500人是(B)。
A、总体B、样本C、变量D、统计量6.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 )。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等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7.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8.为了解某学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C )。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9.一个样本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与全部数据之比称为(C )。
A、频数B、频率C、比例D、比率10.样本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称为( D )。
A、频数B、频率C、比例D、比率11.将比例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称为( B )。
A、频率B、百分数C、比例D、比率12.下面的图形中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的是( B )。
A、条形图B、饼图C、雷达图D、直方图13.为描述身高与体重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适合采用的图形是(C )。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1套)及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1套)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dc0e136edb6f1aff001fea.png)
《统计学》模拟试题(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统计认识的对象是( ① )(1)总体的数量方面 (2)个体的数量方面 (3)总体的数量方面或个体的数量方面 2、指出错误的命题( ② )。
(1)凡统计指标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 (2)凡统计标志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3)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4)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量的规模3、如果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很多,但缺乏原始记录可供参考,对这种情况用何种方法了解情况较为合适( ③ )(1)重点调查 (2)典型调查 (3)抽样调查 (4)全面调查 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是( ① )(1)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2)负责提交调查内容的单位 (3)典型单位 (4)重点单位 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② )(1)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 (2)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3)确定组数 (4)确定组距6、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100以下,第二组100-200,第三组200—300,第四组300以上( ② )(1)100在第一组, (2)100在第二组 (3)300在第三组7、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③ ) (1)%4%5 (2)%104%105(3)%96%95 (4)%4%5-8、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发生增减变化的指标( ② )(1)相对指标 (2)总量指标 (3)平均指标 (4)以上三项均随总体范围的大小发生增减变化9、某企业三个流水作业的车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5%、90%、87%,则三个车间平均产品合格率为( ① )(1)3%87%90%95⨯⨯ (2)3%87%90%95++(3)%871%901%9513++10、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③ )。
(1)算术平均数 (2)调和平均数 (3)中位数和众数 (4)几何平均数 11、编制统计指数的目的在于( ③ )(1)建立指数体系 (2)研究事物变动的规律 (3)表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的变动程度和方向 (4)研究事物变动的趋势12、用派氏公式计算物价指数时,对同度量因素的处理是( ② ) (1)固定在基期 (2)固定在报告期 (3)是固定在报告期还是基期要根据研究问题确定 (4)固定在过去某一特定的时期13、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0年增长1.25倍,2008年比2000年增长1.52倍,那么2008年比2007年增长( ① )(1)12.1% (2)21.6% (3)27.2% (4)无法计算14、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指数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③ )(1)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2)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3)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4)各期逐期增长量的环比值大体相等15、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估计的精确性和不重复抽样的相比( ③ )(1)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2)前者一定小于后者(3)两者相等 (4)前者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后者1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31,则样本容量应( ① )(1)增加8倍 (2)增加9倍 (3)增加2.25倍 (4)增加1.25倍 17、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③ ) (1)(0,1) (3)[0,1] (3)(-1,1) (4)[-1,1] 18、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③ )(1)88.0,32ˆ=+=r x y(2)88.0,32ˆ-=-=r x y (3)88.0,32ˆ-=+-=r x y(4)88.0,32ˆ=+-=r x y 19、对于是非标志来说,其方差的最大值为( ② )。
(完整版)统计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统计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fd100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59.png)
1、一个统计整体( ) A 、只好有一个标记 B 、只好有一个指标 C 、能够有多个标记 D 、能够有多个指标2、检查某大学 2000 名学生学习状况,则整体单位是()A 、 2000 名学生B 、 2000 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公司经营状况检查,则检核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公司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公司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公司D 、该地每一商业公司 4、以下哪一种检查的报告单位与检查单位是一致的 (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施检查C 、员工检查D 、未安装设施检查 5、某市进行工业公司生产设施普查, 要求在 7 月 1 日至 7 月 10 日所有检查完成, 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
A 、检查时间B 、检查限期C 、标准时间D 、登记限期 6、某连续变量分为 5 组:第一组为 40—— 50,第二组为 50—— 60,第三组为 60—— 70,第四组为 70— — 80,第五组为 80 以上,则( )A 、50 在第一组, 70 在第四组B 、 60 在第三组, 80 在第五组C 、 70 在第四组, 80 在第五组D 、80 在第四组, 50 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 12 个工业公司的员工人数和薪资总数, 要求计算该局员工的均匀薪资, 应当采纳 ()A 、简单算术均匀法B 、加权算术均匀法C 、加权调解均匀法D 、几何均匀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久计划达成程度,应规定 ( )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域有 10 万人,共有 80 个医院。
均匀每个医院要服务 1250 人,这个指标是( )。
A 、均匀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能够相加的是()。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期间数列C 、中断时点数列D 、均匀数时间序列11、依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照的样本资料的特色是( )。
统计学试题和答案(1)
![统计学试题和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3811b0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7.png)
统计学试题和答案(1)《统计学》模拟试卷(⼀)⼀、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数据。
3、设总体X 的⽅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平为99%的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
(Z 0.005=2.58)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均⽉收⼊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中位数为。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7、设总体X ~),(2σµ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
当σ未知,且为⼩样本时,则ns x µ-服从⾃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个。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14分)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法属于 ( ) ①、应⽤统计学②、描述统计学③、推断统计学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2倍,⽽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①、扩⼤2倍②、减少到1/3 ③、不变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艇速的均值的⽆偏估计值为()①、32.5 ②、33 ③、39.64、某地区粮⾷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平接近,平均差越⼤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②、离散程度越⼤③、稳定性越⾼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平α-1越⼩,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①、越⼤②、越⼩③、不变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的有()①、x >e M >o M ②、x o M >e M8、⽅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 ( ) ①、各⽔平总体⽅差是否相等②、各⽔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③、同⼀⽔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9、某年某地区甲⼄两类职⼯的⽉平均收⼊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平均收⼊的离散程度 ( ) ①、甲类较⼤②、⼄类较⼤③、两类相同10、某企业2004年与2003年相⽐,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产费⽤增长了 15%,则该企业2004年单位成本指数为()①、187.5% ②、7% ③、106.48%11、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个年度内各⽉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
统计考试题(1)
![统计考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7a2d5fad3b3567ec112d8a5c.png)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电算化专业期中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1. 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
A、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B、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D、同质性、差异性与大量性2. 已知全市10个化工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全市10个化工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全市10个化工企业的全部职工B、10个化工企业C、10个化工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D、10个化工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3. 以各个工业企业为调查单位,所有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 )。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标志总量4. 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
A、每台生产设备B、每个国有工业企业C、所有国有工业企业D、所有国有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5. 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6. 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
A、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B、各组分布频数相互之比C、各组分布频数与频率之比D、各组分布频数与总频数之比7. 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应用( )符号表示。
A、0B、-C、×D、…8. 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01.9%B、167%C、60%D、97.9%9. 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10. 在对连续型变量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组距数列分组资料中,最末一组为开口组,组中值为55,与其相邻的一组的组距为10,则最末一组的下限应为( )。
A、60B、40C、45D、5011. 在具有两个贸易市场上报告期和基期某种水果价格和销量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该种水果销量的平均变动,应采用( )形式计算。
统计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统计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762587be23482fb5da4c89.png)
统计类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填空题 2. 单项选择题 3. 多项选择题 4. 判断题 5. 简答题 6. 综合题填空题1.散点图是以_______轴为自变量,_______轴为因变量的一个图。
正确答案:横、纵2.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____,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_。
正确答案:品质标志、数量标志3.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条件。
正确答案:各组频率大于零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或100%)4.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_________来估计相应的________数值。
正确答案:标本指标值、总体指标5.一个由100人组成的群体,无论它有51个女人(和49个男人)或者99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其性别变量的众数都是________。
正确答案:女人6.像高度、收入、年龄这样可被测量的变量叫________。
正确答案:度量变量单项选择题7.考察全国的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C.增加值D.固定资产正确答案:A8.某商场销售额2004年与2003年相比为120%,同期价格水平下降2%,则该商场销售量指数为()。
A.1.33B.1.224C.1.22D.1.18正确答案:B9.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正确答案:B10.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事物性质不同,可分为()。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C.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正确答案:B1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正确答案:B12.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现象的各年逐期增长量大致相同,则该现象可拟合()模型。
统计学期末试题_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_模拟试卷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ec20a0029bd64783e2cb1.png)
模拟试卷一:统计学期末试题院系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A. 直方图和折线图B. 直方图和茎叶图C. 茎叶图和箱线图D. 茎叶图和雷达图2.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A. 异众比率B. 平均差C. 标准差D. 离散系数3.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n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A. 100和2B. 100和C. 10和D. 10和24.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 无偏性B. 有效性C. 一致性D. 充分性5.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C.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D. 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总体均值6. 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D.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7. 在回归模型εββ++=x y 10中,ε反映的是( )A. 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 的线性变化部分B. 由于y 的变化引起的x 的线性变化部分C.除x 和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D.由于x和y的线性关系对y的影响8.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A.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无关C.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D.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相关9.若某一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则以K为增长极限。
描述该类现象所采用的趋势线应为()A. 趋势直线B. 指数曲线C. 修正指数曲线D. Gompertz曲线10.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A.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B.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C.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D.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统计学课程练习题及答案(1)
![统计学课程练习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c2f9e033169a4517723a39c.png)
第一章一、选择题1、统计的三种含义中,做为基础的是()A、统计分析B、统计工作C、统计学D、统计资料2、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3、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性别B、民族C、健康状况D、年龄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A、每一户B、每个人C、每个地区的人D、全国人口数目5、统计学是()A、实质性科学B、方法论科学C、纯自然科学D、社会学科学6、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国内生产总值B、利税总额C、劳动生产率D、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平均工资B、人均可支配收入C、资金利税率D、粮食总产量二、填空题1、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对统计理论最大的贡献是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引入了统计学2、统计的三种含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名词解释1、描述统计2、推断统计四、简答:1、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法和规律2、简述统计学的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
6第二章一、选择题1、搜集初级资料的主要方法是()A、业务记录B、调查C、统计表D、整理表2、某地为了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3、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B、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C、既不能进行全面调查,也不能进行非全面调查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能进行4、了解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状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5、我国自1953年以来,在全国范围进行的五次人口调查是()A、抽样调查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均为非全面调查,二者的基本区别在于()A、组织方式不同B、作用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先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区分为()A、国家、部门和地方的统计报表B、定期报表和年报报表C、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D、单一表和一览表8、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A、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B、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C、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D、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9、典型调查属于()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专门调查D、一次性调查E、经常性调查10、我国进行的五次人口普查是()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定期调查E、经常性调查11、抽样调查是()A、一种非全面调查B、永远存在抽样误差C、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调查单位D、不存在抽样误差,只存在登记性误差E、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1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或内容的承担者是()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C、调查对象D、统计报表13、调查表的种类()A、只有单一表B、只有一览表C、有单一表和一览表之分D、有计算表和分析表之分14、调查表通常由()组成A、表头B、表体C、表格D、表外附加E、表身15、在工业企业设备调查中()A、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B、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C、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E、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判断题:1、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2、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3、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的调查方法()4、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统计学期考试题(附答案)
![统计学期考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4fbbfa910ef12d2af9e7d7.png)
《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A 00p qB 11p qC 01p q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A 抽样调查B 普查C 统计报表D 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A Z 检验法B t 检验法C 2χ检验法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A 应选择奇数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C 应选择偶数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 )A 90%B 95.5%C 96%D 3%96%5.95%90++15、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表示( )A 0H 为真时拒绝0H 的概率B 0H 为真时接受0H 的概率C 0H 不真时拒绝0H 的概率D 0H 不真时接受0H 的概率16、有三批同种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废品量相应为25件、30件、45件,则产品平均废品率为( )A 3%1%2%5.1++ B 3%1%2%5.1⨯⨯C 453025%1%2%5.1++++ D%145%230%5.125453025++++ 17、调查50个房地产公司,房屋销售面积与广告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这说明( )A 二者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B 平均看来,销售面积的76%归因于其广告费用C 如要多销售1万平方米的房屋,则要增加广告费用7600元D 如果广告费用增加1万元,可以多销售7600平方米的房屋 18、按最优值距离法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值( )A.越大越好B.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平均值的最短距离C.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绝对距离D.反映的是评价指标值与最优值的相对距离19、两个不同时期按可比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属于( )A 主要比例关系分析B 经济效益分析C 经济速度分析D 社会总供需平衡分析20、国内生产总值2000亿元,其中农业200亿元,工业600亿元,建筑业220亿元,运输邮电商业320亿元,则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A 33%B 40%C 49%D 51%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某地区20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按家庭收入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中( )A 分组标志是数量标志B 分组标志是品质标志C 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D 家庭收入是定比变量E 组限可以按重叠方式表示2、某企业计划使本月产品的单位成本比上月降低5%,实际降低了10%,则该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 )A.计划完成百分比为200.0%B.计划完成百分比为94.7%C.计划完成百分比为104.8%D.超额完成了计划 E 未完成计划 3、根据某样本资料所求得的居民月收入(元)与某种商品销售量(千克)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ˆ= 120+0.78x ,并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这意味着( ) A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C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B 居民月收入与该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D 由于居民月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商品销售量平均为120千克E 居民月收入每增加1元,该商品销售量平均增加0.78千克4、若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数,则以下数量关系中正确的有( ) A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 C 国内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 D 国民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 E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可支配收入5、对任意一个变量数列都必定存在的集中趋势指标有( )。
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1)
![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366b59b763231126fdb113e.png)
第2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主要是对()的整理。
A、历史资料B、分析资料C、原始资料D、综合资料2、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3、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重叠B、相近C、不等D、间断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60,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A、B、9 C、6 D、10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20B、510C、500D、4906、组距、组限、组中值之间关系是()。
A、组中值=(上限+下限)÷2B、组距=(上限-下限)÷2C、组中值=(上限+下限)×2D、组限=组中值÷27、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8、次数分布和次数密度分布相同的是()。
A、变量数列B、组距数列C、等距数列D、异距数列9、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C、分组标志的选择D、分组界限的确定10、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11、将统计表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是()。
A、从构成要素看B、从内容上看C、从作用上看D、从性质上看12、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B、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C、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13、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B、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14、采用不等距分组编制变量数列是因为()A、现象是均匀变动的B、现象变动是不均匀的C、在标志值中没有极端值D、在标志值中有极端值15、主词经简单分组而编制的统计表是()A、简单表B、调查表C、分组表D、复合表16、统计分组技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期末考试卷课程名称:《统计学》考试学期: 2008-2009学年第2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对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调查时,应该采用()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2.某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1000元和17000元,标准差分别为186元和165元,则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差异()A 城市大B农村大C城市和农村一样D二者不能比较3.为了便于统计处理,用“1”表示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这样的数据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4.重复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1/9,其他条件不变,抽样误差将()A 减少1/3B 减少2/3C 增加2倍D 增加3倍5.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 众数、中位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B 平均数不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C 无论左偏还是右偏分布,一般中位数都在平均数和众数之间D 任何一个数列都存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6.某连续变量数列,最末组是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最后组的组中值为()A 540B 510C 580D 5207.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估计区间不含零点的是()A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B 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C 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D 总体均值、成数及方差的区间估计8.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 商品销售量B国内生产总值C 商品库存量D 人均月收入9.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而相应的剩余平方和和所占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 ) A 相关程度低 B 相关程度高 C 完全相关 D 完全不相关10.同样多的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则价格指数为( ) A 110% B % C105% D120%11. (1X ,2X ,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在下列样本统计量中,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是( ) A221X X + B 21X C 321X X + D 32X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度(1-α)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A 抽样推断的精确度越高B 抽样推断的置信区间越小C 抽样推断的可靠性越高D 抽样推断的极限误差越小13.下列调查中不存在代表性误差的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普查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次抽样的实际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B 实际抽样误差是估计量的标准差C 实际抽样误差是随样本不同而改变的随机变量D 抽样误差是抽样估计结果与真实数值之差15.对某企业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合格品率为95%,抽样平均误差为1%。
当置信度为95%时,该企业产品合格率( )A 在%与%之间B 大于%C 小于%D 在94%与96%之间16.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影响估计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 A 总体参数 B 置信度 C 样本容量 D 抽样平均误差17.设总体为正态分布,μσ32X 分布是总体均值与方差,其中总体方差已知,记(1X ,2X , …,25X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样本均值的分布是( ) A N 2(,)25σμ B 2(μ C t (24) D t (25)18.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 )A 犯了第一类错误B 犯了第二类错误C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D 备则假设是正确的19.下列几个检验导的P 值中,拒绝原假设的理由最充分的是( ) A 99% B 50% C 10% D 5%20.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容量为15,对总体方差进行假设检验,原假设20:20H σ≥,则检验统计量应为( )B1521()20ii x x =-∑21.检验多个正态总体均值是否相等时,应采用的检验法是( )A Z 检验法B t 检验法C 2χ检验法D F 检验法2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c y a bx =+,其中b<0,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 ) A r =0 B r =1 C 0<r <1 D -1<r <023.指数曲线趋势方程yˆ= a tb 中,b 是指( ) A 现象每期发展速度为bB 现象每期增长量为b 个单位C 现象每期增长速度为bD 现象每期数据为b 个单位24.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这种现象,求平均发展速度宜采用( ) A 几何平均法 B 水平法 C 方程式法 D 以上均可25.在方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反映( ) A 由试验因素变化引起的观测值的差异程度 B 由随机波动引起的观察值的差异程度 C 全部观察值的差异程度 D 组间离差平方和26.用原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第一步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 ) A 季节因素 B 长期趋势 C 循环变动 D 不规则变动27.综合评价中的加权指数法( ) A 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包括正指标 B 指数越大越好C 指数越小越好D 应该先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同向化28.当产品为1000时,生产成本为8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15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A 1500065c y x =+B 15000 6.5c y x =+C 6515000c y x =+D 6501500c y x =+ 29.公司下属三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10%,已知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2%,则各企业产量结构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 )A 提高%B 降低%C 提高12%D 降低12%30.若随机变量X~N (2,μσ),Z~N (0,1),则( )。
A Z X μσ-=B Z X σμ-=C X Z σμ-=D X Z μ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表述中,可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数的有( ) A 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B 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C 已知公司下属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D 已知各商场各商品个体价格指数和各商品报告期销售额,求该商场的价格指数E 已知商场各商品个体销售量指数和各商品基期销售额,求该商场的销售量指数 2.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c y a bx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b 表示自变量x 每变动一个单位,因变量y 平均变动b 个单位 B 该房产表示变量x 与y 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C 该方程对应的回归直线必通过(,x y ) D 用方程估计的c y 与实际值y 是一致的E 该方程的回归估计标准差越小,表示方程的代表性越好3.设总体X~N (2,μσ), 其中均值2μσ、方差未知,15,...,X X 是来自X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为x ,样本标准差记为S ,下列表达式中,是统计量的有( )A521()ii Xx =-∑ B 521()i i X μ=-∑ C5212()ii Xμσ=-∑ D5212()ii Xx S=-∑E 15max i i X ≤≤4.当权数为0p q 时,( )A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是拉氏数量指标的变形B 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是帕氏数量指标的变形C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是拉氏质量指标的变形D 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是帕氏质量指标的变形E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没有变形关系5.在检验多种投资方法是否会引起企业收益差异时( ) A 由不同投资方法引起的收益差异是系统误差B 原假设是不同的投资方法下企业收益的理论水平相等C 原假设是不同的投资方法下企业收益的理论水平不相等D 可以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检验E 由投资方法不同引起的离差平方和反映了不同投资方法下企业收益的理论水平之间的差异三、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对所给出的命题判断其正误,并简述理由) 1.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2.置信度(1α-)反映了总体参数落在某个区间的概率为(1α-)。
3.对于时间序列Y=T ×S ×C ×I ,以季节周期长度L 为移动平均项数作为移动平均后得到的新数列中只有长期趋势T 。
4.在对总体均值作假设检验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H 0 则可以认为对原假设进行检验的P 值小于5%。
5.以下是根据航班正点率(%)与旅客投诉率(次/万名)建立的回归方程yˆ= ﹣x ,其中回归系数表示旅客投诉率与航班正点率是低度相关。
四、计算题(每个小题10分,共30分。
绝对数和百分数均保留2位小数)1.某地区对居民用于某类消费品的年度支出数据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抽取了225户居民,调查得到的平均每户支出数额为980元,标准差为150元,支出额在1600元以上的有45户,试以95%的把握程度估计:(1) 平均每户支出额的置信度区间(2) 支出额在16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率的置信度区间(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15元,样本可以比原来少抽多少户?(0.0251.96z=0.051.645z=)2.填齐下表空栏数据并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增减量及平均发展速度(填空按照各栏所示保留小数)3.某农场生产情况如下表试分析该农场粮食作物总平均亩产的变动及原因。
五、分析题(10分)某企业生产的一种食品有三种不同的包装,为了研究不同的包装对其销售量的影响是否显著,现从6家条件相近的超市收集了一时期该食品的销售量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其excel 输出结果如下( 的默认值为):根据以上资料:(1)写出该题中方差分析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指出其检验的方向(2)写出该检验的检验统计量并代进表中对应的数值(3)做出检验结论并说明其依据,指出该题中拒绝原假设犯错误的最小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