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放电时间计算

合集下载

EPS放电时间计算公式

EPS放电时间计算公式
例如1. 20KW延时60分钟
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66.1A=标称功率20000×1÷(0.9效率*32节*10.5V每节电池放电电压)电池组的标称容量=6.1A÷0.61C=108.4AH
20KW延时60分钟,电池配置为32节1组12V110AH。选配时32节12V 1组容量≥110AH
E临界 → 蓄电池组的临界放电电压(12V电池约为10.5V,2V电池约为1.7V)
2、根据所选的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查出所需的电池组的放电速率值C,然后根据: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I最大/C
3、由于使用E临界——电池的最低临界放电电压值,所以会导致所要求的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偏大的局面。按目前的使用经验,实际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EPS应急电源及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
EPS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逆变效率按90%、12V电池放电终止电压10.5V)
1、计算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值:
I最大=Pcosф/(η*E临界)
注:P → EPS电源的标称输出功率
cosф → EPS电源的输出功率因数(EPS一般为1)
η → EPS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为0.88~0.94(实际计算中可以取0.9)
时间与放电速率C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120分钟
180分钟
0.92 C
0.61C
0.5C
0.4C
0.28C
例如1. 5KW延时60分钟
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33A=标称功率5000×1÷(0.9效率*16节*10.5V每节电池放电电压)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33A÷0.61C=54.1AH
5KW延时60分钟,电池配置为16节1组12V54AH。选配时16节12V 1组容量≥54AH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

新电池估算方法:估计算法:电池容量×÷负载电流详细算法:第一,先求出电池10小时率的放电电流,即容量除以10,一组500AH的电池,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50A,二组500AH的,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100A。

第二,用实际放电电流除以10小时率放电电流,求出一个比率,根据这个比率,查《电池放电率与放电容量》表中的放电倍率,从这个放电倍率数中选择一个最为相近的值,对应看到放电率,和有效放电容量倍率这一栏,记录好表中数据。

第三,查看当时的放电环境温度。

第四,计算放电时长:t=额定容量×放电容量倍率×〔1+温度系数×(环境温度-25)〕/放电电流一般温度系数基站里选用,机房里选用注意事项:1、实际放电中,电流是逐渐增大的,并不恒定,因此放电时长肯定要与计算出来的有差别,电流越大,同容量的情况下,放电时间就越短。

2、长期使用后,电池容量肯定要下降的,应该用实际容量进行计算,在初期,可以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

3、如果电池前后两次放电间,由于种种原因没充满电,算出来的时间肯定也不一样,而且充电容量不能以小时×电流直接进行计算,存在一个充电效率问题,充电时,电池会把一部分容量转换为热能散失掉。

4、一般48v用电,电池都是以24节串联一组使用,根据规定,当其中最低一节电压率先达到,也就是只要有一只电池达到,放电终止,计算此时的容量。

但实际应用当中,不是以此来停止电池放电的,而是整组电压降到多少V就终止放电,所以放电放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大的误差。

而且电池测试的一个项目是单体电压的最大最小差值,说明一组电池的单体电压是不均衡的。

如果均衡的,那么以×24=,即可以放到算做结束,但实际当中这种事情至少我是没碰到过,如果相差幅度较大,可能总电压在48v时,有一节达到,但由于终止放电判定条件以整组电压计量的,我设定在47v,那还继续放电,这个求出的容量于真正意义上的容量就不等了,所以反过来求放电时长,也就不准了。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新电池估算方法:估计算法:电池容量× 0.8 ÷负载电流详细算法:第一,先求出电池10小时率的放电电流,即容量除以10,一组500AH的电池,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50A,二组500AH的,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100A。

第二,用实际放电电流除以10小时率放电电流,求出一个比率,根据这个比率,查《电池放电率与放电容量》表中的放电倍率,从这个放电倍率数中选择一个最为相近的值,对应看到放电率,和有效放电容量倍率这一栏,记录好表中数据。

第三,查看当时的放电环境温度。

第四,计算放电时长:t=额定容量×放电容量倍率×〔1+温度系数×(环境温度-25)〕/放电电流一般温度系数基站里选用0.006,机房里选用0.008注意事项:1、实际放电中,电流是逐渐增大的,并不恒定,因此放电时长肯定要与计算出来的有差别,电流越大,同容量的情况下,放电时间就越短。

2、长期使用后,电池容量肯定要下降的,应该用实际容量进行计算,在初期,可以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

3、如果电池前后两次放电间,由于种种原因没充满电,算出来的时间肯定也不一样,而且充电容量不能以小时×电流直接进行计算,存在一个充电效率问题,充电时,电池会把一部分容量转换为热能散失掉。

4、一般48v用电,电池都是以24节串联一组使用,根据规定,当其中最低一节电压率先达到1.8v,也就是只要有一只电池达到1.8v,放电终止,计算此时的容量。

但实际应用当中,不是以此来停止电池放电的,而是整组电压降到多少V就终止放电,所以放电放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大的误差。

而且电池测试的一个项目是单体电压的最大最小差值,说明一组电池的单体电压是不均衡的。

如果均衡的,那么以1.8×24=43.2v,即可以放到43.2v算做结束,但实际当中这种事情至少我是没碰到过,如果相差幅度较大,可能总电压在48v时,有一节达到1.8v,但由于终止放电判定条件以整组电压计量的,我设定在47v,那还继续放电,这个求出的容量于真正意义上的容量就不等了,所以反过来求放电时长,也就不准了。

铅酸蓄电池放电计算

铅酸蓄电池放电计算

铅酸蓄电池放电计算的方法如下:
计算蓄电池额定容量:根据蓄电池的规格参数,可获得其额定电压和容量,例如12V100Ah 的蓄电池额定容量为100Ah。

确定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一般小于额定容量,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测试或查看蓄电池说明书得知。

计算蓄电池放电时间:根据蓄电池实际容量、负载电流大小和负载持续时间计算蓄电池放电时间。

蓄电池放电时间=蓄电池实际容量÷负载电流×0.6(注意:0.6是由于铅酸蓄电池的放电效率在60%左右)。

例如,一块实际容量为80Ah的12V铅酸蓄电池,连接了一个负载电流为10A的设备,需要计算其能够持续工作多长时间:
放电时间= 80Ah ÷10A ×0.6 ≈4.8小时
因此,这块铅酸蓄电池在10A电流下能够工作约4.8小时。

电池放电计算方法说明

电池放电计算方法说明

一、电池放电计算方法说明:计算依据:《汤浅NP型电池的放电电流及放电时间(速算表)》a、计算一额定容量(V A)* 逆变器功率因(0.7 )额定功率下电池需提供的功率(W)= 逆变器效率*DC/DC升压器效率公式中:额定容量(V A)为UPS标称容量;逆变器功率因数=UPS可输出最大的额定功率/UPS额定容量;逆变器效率为逆变器直流转换为交流的效率DC/DC 升压器效率为将电池电压提升为DC Bus电压的效率b、计算二额定负载下电池所需提供的功率(W)每一快电池需提供的电流(A)= 电池块数(PCS)* 每块电池电压(V)公式中:电池块数(PCS)为UPS设计规定的直流输入电压/每块电池电压,如梅兰日兰1K VA UPS 直流输入电压为36V ,每块电池电压为12V,电池块数(PCS)=36V/12V = 3块c、根据电池供应厂家YUASA提供的《汤浅NP型电池的放电电流及放电时间(速算表)》,及需要放电的时间长短、每块电池可提供的电流刻度,选择所需配置的电池AH数。

二、举例:MGE Pulsar DX 1000C 选配电池型号:MGE Pulsar DX 1000C ,后备时间1小时,支流电压36V,12V电池3块,逆变器输出功率因数=0.7、逆变器效率=0.861000V A *0.7(a) 额定负载下电池需提供的功率(W)= 0.86 =814(W)814(W)(b) 每一块电池需提供的电流(A)= 3(PCS) *12V = 22.6(A)(c) 查电池厂家USASA提供的《汤浅NP型电池的放电电流及放电时间(速算表)》就知道所需要的电池容量。

您的例子:型号:MGE Pulsar DX 1000C ,要求后备时间3小时,支流电压36V,12V电池3块,负载180W,逆变器输出功率因数=0.7、逆变器效率=0.86180(a) 额定负载下电池需提供的功率(W)= 0.86 =209(W)209(W)(b) 每一块电池需提供的电流(A)= 3(PCS) *12V = 5.8(A)(c) 查电池厂家USASA提供的《汤浅NP型电池的放电电流及放电时间(速算表)》后,放电时间约为5.5小时。

铅酸蓄电池放电计算

铅酸蓄电池放电计算

铅酸蓄电池放电计算
铅酸蓄电池放电计算是指在知道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和电流下,计算出放电时间和放电效率的过程。

首先,铅酸蓄电池的容量通常用安时(Ah)来表示,表示电池能够供给一定电流下工作的时间。

电流则是电池放电时的电流,通常用安培(A)来表示。

放电时间的计算方法:将铅酸蓄电池的容量除以放电电流,即可得到电池的放电时间。

例如,一个12V、100Ah的铅酸蓄电池,放电电流为10A,那么它的放电时间为100/10=10小时。

放电效率的计算方法:放电效率是指电池实际输出的电能与理论输出电能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放电时,电池内部会产生一定的损耗,使得实际输出电能小于理论输出电能。

其计算公式为:放电效率=实际输出电能/理论输出电能×100%。

其中,实际输出电能等于电池的容量乘以电池的开路电压(即电池未接负载时的电压);理论输出电能等于放电时间乘以放电电流再乘以电池的平均电压(即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压的平均值)。

例如,一个12V、100Ah的铅酸蓄电池,放电电流为10A,放电时间为10小时,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3V,在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从12V降到10V,那么它的放电效率为(100×13)/(10×12×10)×100%=108.33%。

这个结果可能看起来不符合常理,但是因为在实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一定的电化学反应,使得电池的总能量增加,所以导致放电效率大于100%。

- 1 -。

太阳能电池放电时间计算公式

太阳能电池放电时间计算公式

太阳能电池放电时间计算公式太阳能电池放电时间的计算,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实用的话题。

咱先来说说太阳能电池放电时间到底是咋回事儿。

比如说,你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充满了电,然后你用它给某个设备供电,那它能坚持多久呢?这就得靠计算公式来帮忙啦。

这个计算公式啊,其实涉及到好几个关键的因素。

比如说电池的容量,这就好比是一个大水库能装多少水;还有设备的功率,就像是用水的速度。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有一次我去野外露营,带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还有一个小风扇。

这电池板的容量是 100 安时,小风扇的功率是 50 瓦。

咱们先把功率单位换算一下,因为 1 瓦等于 1 伏特乘以 1 安培,电池的电压一般是 12 伏特,所以 50 瓦就相当于 50÷12 约等于 4.17 安培。

然后咱们用电池容量除以放电电流,就能算出放电时间啦。

也就是100 安时除以 4.17 安培,大约能得到 24 小时。

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一直开着这个小风扇,这块太阳能电池板能让它转大约 24 个小时。

不过啊,实际情况可没这么简单。

因为太阳能电池的放电效率不是一直不变的,会受到好多因素影响。

比如说天气,大晴天的时候,电池充电快,放电效果可能就好;要是赶上阴雨天,那可就不好说了。

还有温度也有影响。

夏天温度高,电池性能可能会受点影响;冬天温度低,电池的活性可能也没那么强。

另外,电池的老化程度也得考虑进去。

用的时间长了,电池容量可能就不如新的时候那么大了。

总之,计算太阳能电池放电时间虽然有公式,但要想算得准,还得把各种实际情况都考虑周全。

咱再回到开头说的那个露营的事儿。

我本来想着靠着这块太阳能电池板,能舒舒服服地吹着小风扇过个惬意的周末。

结果没想到,第二天居然下起了小雨,太阳能电池充电不给力,风扇没吹多久就没电了,那叫一个扫兴。

所以啊,在实际使用中,咱们得灵活运用这个计算公式,多留点儿余量,免得关键时候掉链子。

这就是关于太阳能电池放电时间计算公式的那些事儿,您明白了不?希望您在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时候,都能算得准准的,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基站蓄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介绍

基站蓄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介绍

基站蓄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介绍
龚廷枫
蓄电池容量Q=放电电流I×相应放电时间的放电系数
其中:
Q:蓄电池容量(Ah)
I:负荷电流(A)
现在以HII、BTS3012为例来介绍如何计算蓄电池放电时间。

HORII(4/4/4)站型:I HORII=1817(W)/48(V)=37.85(A)
BTS3012(4/4/4)站型:I BTS3012=2300(W)/48(V)=47.9(A)
传输设备电流:I传输=500(W)/48(V)=10.4(A)
因此,HORII(4/4/4)站型基站的放电电流I1= I HORII+ I传输=48.25(A) 放电时间的放电系数=蓄电池容量Q/放电电流I
=500(Ah)/48.25(A)=10.36
BTS3012(4/4/4)站型基站的放电电流I2= I BTS3012+ I传输=58.3(A)
放电时间的放电系数=蓄电池容量Q/放电电流I
=500(Ah)/58.3(A)=8.576
由上表可知,在无采暖(按5℃考虑),500(Ah)/48(V)蓄电池工作状态良好、充满电的情况下:
1、HORII(4/4/4)站型基站的放电时间为:6.5小时
2、BTS3012(4/4/4)站型基站的放电时间为:5小时。

蓄电池放电时间计算

蓄电池放电时间计算

至少取三组数据,计算出电池可放电平均时间H。
放电电流=负载容量(VA)×功率因数/(电池放电平均电压×效率)如果计算实际负载下的电池放电时间,只需将UPS容量换为实际负载容量即可。
大概的计算公式是:
1、知道电池的额定容量AH。比如为:1000AH。
电池用了3年,容量只有80%。
2、记录几次放电的数据:
比如: a,当放电到50V时,放电电流为80A;
计算得出时间为:H=1000AH*80%/(50V*80A/48V)。
b,当放电到49V时,放电电流为82A(读取系统里的实际数据);
c,当放电到48V时,放电电流为83A(读取系统里的实际数据);
通过以上三组数据,计算出电池的平均可放电时间H。
计算公式为:H=实际电池容量AH/(49
----当放电到48.5V时,放电电流为多少A(读取系统里的实际数据);
----当放电到48V时,放电电流为多少A(读取系统里的实际数据);
-------当放电到47.5V时,放电电流为多少A(读取系统里的实际数据);
还有点变化。刚和客户沟通了,当前电池容量需要系统来计算出来:
比如:1、当停电时,电池电压从51.5V(目前的固定值)放电到49V(这个值可以固定,此时对应的电流为多少A(系统读取))时,放电时间H是多少(这个在系统里读取)。
2、根据上面得出时间H,去推算出电池的实际电池容量AH:

放电倍率与放电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放电倍率与放电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放电倍率与放电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做蓄电池销售,常常被客户问到:“你这款电池,我用××A电流放电,可以放(用)多久”。

而这个电流却不是工厂检(实)验室常用的测试电流(例如10或20小时率、3C或1C率),难道要为此专门做一次测试?其实,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通过简单计算,满足客户要求。

经验公式如下:I n t=K t=K/ I n式中n 、K为某种规格电池的常数I -放电电流(A)t-放电时间(h)通过实验,可测得某种规格电池(电池槽、极板、隔板、酸量等等结构、参数相同)I1下的t1和I2下的t2,即可通过下面①式,求得n和K①式n=(lg t2-lg t1)/(lgI1-lgI2)求得n后,任一测试数值代入经验公式中,即可求得K。

有了n和K,即可求得任意放电流或倍率(I)下的放电时间(t)。

例如,某种12V60AH电池,在实验室测得6A电流(10小时率)放电时间为10小时23分,60A电流(1C率)放电时间为37分25秒。

计算求n和K:10小时23分=10.383小时37分25秒=0.6236小时代入①式n=(lg0.6236-lg10.383)/(lg6-lg60)= (—0.205—1.016)/(0.778—1.778)= 1.221根据I n t=KK=61.221 10.383 =92.565若问以25A电流放电,能放多久,把相关数字代入经验公式,即可求的放电时间:t=K/ I nt=92.565/251.221=92.565/50.9201.844小时=大约1小时51分钟又例如:若以15A电流放电,能放多久,则:t=92.565/151.221=92.565/27.9203.315小时=大约3小时19分钟。

锂电池充电放电计算公式

锂电池充电放电计算公式

锂电池充电放电计算公式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车等领域。

在使用锂电池的过程中,了解充电放电的计算公式对于合理使用和维护锂电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锂电池充电放电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应用。

一、锂电池充电计算公式。

1. 充电时间计算公式。

锂电池的充电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充电时间 = (电池容量 / 充电电流) 充电效率。

其中,电池容量指的是锂电池的额定容量,单位为安时(Ah);充电电流指的是实际充电时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充电效率是指充电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效率,通常取值在0.8-0.9之间。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锂电池充电所需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电池容量和充电电流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充电器和充电时间,以充分利用充电时间和延长电池寿命。

2. 充电电压计算公式。

锂电池的充电电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充电电压 = 电池数量单个电池的额定电压。

其中,电池数量指的是并联或串联的电池数量,单个电池的额定电压通常为3.7V。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充电时所需的电压,以便选择合适的充电器和充电电压。

二、锂电池放电计算公式。

1. 放电时间计算公式。

锂电池的放电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放电时间 = (电池容量 / 负载电流) 放电效率。

其中,电池容量和放电效率的含义与充电时间计算公式中相同,负载电流指的是电池在放电状态下所连接的负载电流,单位为安培(A)。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锂电池放电所能提供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负载电流和放电时间来选择合适的电池容量和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2. 放电电压计算公式。

锂电池的放电电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放电电压 = 单个电池的额定电压电池数量。

其中,单个电池的额定电压和电池数量的含义与充电电压计算公式中相同。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放电时的电压,以便选择合适的负载电流和延长电池寿命。

三、锂电池充放电计算公式的应用。

EPS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

EPS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

EPS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逆变效率按90%、12V电池放电终止电压10.5V)
1、计算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值:
I最大=Pcosф/(η*E临界)
注:P →EPS电源的标称输出功率
cosф→EPS电源的输出功率因数(EPS一般为1)
η→EPS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为0.88~0.94(实际计算中可以取0.9)E临界→蓄电池组的临界放电电压(12V电池约为10.5V,2V电池约为1.7V)2、根据所选的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查出所需的电池组的放电速率值C,然后根据:
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I最大/C
3、由于使用E临界——电池的最低临界放电电压值,所以会导致所要求的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偏大的局面。

按目前的使用经验,实际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精选文档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精选文档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新电池估算方法:估计算法:电池容量×÷负载电流详细算法:第一,先求出电池10小时率的放电电流,即容量除以10,一组500AH的电池,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50A,二组500AH的,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100A。

第二,用实际放电电流除以10小时率放电电流,求出一个比率,根据这个比率,查《电池放电率与放电容量》表中的放电倍率,从这个放电倍率数中选择一个最为相近的值,对应看到放电率,和有效放电容量倍率这一栏,记录好表中数据。

第三,查看当时的放电环境温度。

第四,计算放电时长:t=额定容量×放电容量倍率×〔1+温度系数×(环境温度-25)〕/放电电流一般温度系数基站里选用,机房里选用注意事项:1、实际放电中,电流是逐渐增大的,并不恒定,因此放电时长肯定要与计算出来的有差别,电流越大,同容量的情况下,放电时间就越短。

2、长期使用后,电池容量肯定要下降的,应该用实际容量进行计算,在初期,可以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

3、如果电池前后两次放电间,由于种种原因没充满电,算出来的时间肯定也不一样,而且充电容量不能以小时×电流直接进行计算,存在一个充电效率问题,充电时,电池会把一部分容量转换为热能散失掉。

4、一般48v用电,电池都是以24节串联一组使用,根据规定,当其中最低一节电压率先达到,也就是只要有一只电池达到,放电终止,计算此时的容量。

但实际应用当中,不是以此来停止电池放电的,而是整组电压降到多少V就终止放电,所以放电放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大的误差。

而且电池测试的一个项目是单体电压的最大最小差值,说明一组电池的单体电压是不均衡的。

如果均衡的,那么以×24=,即可以放到算做结束,但实际当中这种事情至少我是没碰到过,如果相差幅度较大,可能总电压在48v时,有一节达到,但由于终止放电判定条件以整组电压计量的,我设定在47v,那还继续放电,这个求出的容量于真正意义上的容量就不等了,所以反过来求放电时长,也就不准了。

应急电源及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汇总

应急电源及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汇总

UPS或EPS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汇总UPS或EPS容量选型配置及电池容量计算: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方法(逆变效率按90%、12V电池放电终止电压10.5V)1、计算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值:I最大=Pcosф/(η*E临界)注:P → EPS电源的标称输出功率cosф→ EPS电源的输出功率因数(EPS一般为1)η→ EPS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为0.88~0.94(实际计算中可以取0.9)E临界→蓄电池组的临界放电电压(12V电池约为10.5V,2V电池约为1.7V)2、根据所选的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查出所需的电池组的放电速率值C,然后根据:电池组的标称容量= I最大/C3、由于使用E临界——电池的最低临界放电电压值,所以会导致所要求的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偏大的局面。

按目前的使用经验,实际电池组的安时容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时间与放电速率C例如: 5KW延时60分钟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33A=标称功率5000×1÷(0.9效率*16节*10.5V每节电池放电电压)电池组的标称容量=33A÷0.61C=54.1AH5KW延时60分钟,电池配置为16节1组12V54AH。

选配时16节12V 1组容量≥54AH时间与放电速率CUPS1(30KV A)后备时间计算:UPS1实际负载功率:空调负载功率4.78KW;UPS自身损耗功率按经验值取容量的7%计算,为24KW*0.07=1.68KW;则UPS1实际运行功率为P=4.78+1.68=6.46KW ;后备电池为32节100AH/12V铅酸蓄电池。

则按以上公式和经验值,在空调正常运行情况下,电池最大放电电流为:(2)Imax =P/(η * E临界),η为电池逆变效率,取0.9,则Imax =6460/(32*10.5*0.9)=21.3A(3)电池平均放电电流为:I=ξ* Imax,ξ为校正因数,取0.8 则I=21.3*0.8=17A(4)根据现有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对照蓄电池放电时间曲线图可知蓄电池放电时间T=C/I=100AH/17A=5.9小时UPS2(15KV A)后备时间计算:后池20节100AH/12V铅酸蓄电池。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_收藏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_收藏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收藏(此文是从网上收集资料简易整理而得)新电池估算方法:估计算法:电池容量×0.8(功率系数)÷负载电流详细算法:第一,先求出电池10小时率的放电电流,即容量除以10,一组500AH的电池,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50A,二组500AH的,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100A。

第二,用实际放电电流除以10小时率放电电流,求出一个比率,根据这个比率,查《电池放电率与放电容量》表中的放电倍率,从这个放电倍率数中选择一个最为相近的值,对应看到放电率,和有效放电容量倍率这一栏,记录好表中数据。

第三,查看当时的放电环境温度。

第四,计算放电时长:t=额定容量×放电容量倍率×〔1+温度系数×(环境温度-25)〕/放电电流一般温度系数基站里选用0.006,机房里选用0.008注意事项:1、实际放电中,电流是逐渐增大的,并不恒定,因此放电时长肯定要与计算出来的有差别,电流越大,同容量的情况下,放电时间就越短。

2、长期使用后,电池容量肯定要下降的,应该用实际容量进行计算,在初期,可以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

3、如果电池前后两次放电间,由于种种原因没充满电,算出来的时间肯定也不一样,而且充电容量不能以小时×电流直接进行计算,存在一个充电效率问题,充电时,电池会把一部分容量转换为热能散失掉。

4、一般48v用电,电池都是以24节串联一组使用,根据规定,当其中最低一节电压率先达到1.8v,也就是只要有一只电池达到1.8v,放电终止,计算此时的容量。

但实际应用当中,不是以此来停止电池放电的,而是整组电压降到多少V就终止放电,所以放电放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大的误差。

而且电池测试的一个项目是单体电压的最大最小差值,说明一组电池的单体电压是不均衡的。

如果均衡的,那么以1.8×24=43.2v,即可以放到43.2v 算做结束,但实际当中这种事情至少我是没碰到过,如果相差幅度较大,可能总电压在48v 时,有一节达到1.8v,但由于终止放电判定条件以整组电压计量的,我设定在47v,那还继续放电,这个求出的容量于真正意义上的容量就不等了,所以反过来求放电时长,也就不准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新电池估算方法:
估计算法:电池容量×÷负载电流
详细算法:
第一,先求出电池10小时率的放电电流,即容量除以10,一组500AH的电池,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50A,二组500AH的,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100A。

第二,用实际放电电流除以10小时率放电电流,求出一个比率,根据这个比率,查《电池放电率与放电容量》表中的放电倍率,从这个放电倍率数中选择一个最为相近的值,对应看到放电率,和有效放电容量倍率这一栏,记录好表中数据。

第三,查看当时的放电环境温度。

第四,计算放电时长:t=额定容量×放电容量倍率×〔1+温度系数×(环境温度-25)〕/放电电流
一般温度系数基站里选用,机房里选用
注意事项:
1、实际放电中,电流是逐渐增大的,并不恒定,因此放电时长肯定要与计算出来的有差别,电流越大,同容量的情况下,放电时间就越短。

2、长期使用后,电池容量肯定要下降的,应该用实际容量进行计算,在初期,可以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

3、如果电池前后两次放电间,由于种种原因没充满电,算出来的时间肯定也不一样,而且充电容量不能以小时×电流直接进行计算,存在一个充电效率问题,充电时,电池会把一部分容量转换为热能散失掉。

4、一般48v用电,电池都是以24节串联一组使用,根据规定,当其中最低一节电压率先达到,也就是只要有一只电池达到,放电终止,计算此时的容量。

但实际应用当中,不是以此来停止电池放电的,而是整组电压降到多少V就终止放电,所以放电放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大的误差。

而且电池测试的一个项目是单体电压的最大最小差值,说明一组电池的单体电压是不均衡的。

如果均衡的,那么以×24=,即可以放到算做结束,但实际当中这种事情至少我是没碰到过,如果相差幅度较大,可能总电压在48v时,有一节达到,但由于终止放电判定条件以整组电压计量的,我设定在47v,那还继续放电,这个求出的容量于真正意义上的容量就不等了,所以反过来求放电时长,也就不准了。

5、综合上述所说,只能求一个大概值,除非在条件达到一定要求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算得很准。

当然,具体相差多少,本人也没做过实验,但至少可以有这样一个概念:到底能放5小时左右还是10小时左右,这个左右可能是几十分钟,也可能是1或2个小时,但从大的方向来判断,还是可以依靠的。

电池常用术语解释一:放电倍率
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常用"放电倍率"表示,即电池的放电倍率用放电时间表示或者说以一定的放电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所需的小时数来表示,由此可见,放电倍率表示的放电时间越短,即放电倍率越高,则放电电流越大。

(放电倍率=额定容量/放电电流)
根据放电倍率的大小,可分为低倍率(<0.5C)、中倍率(-3.5C)、高倍率(-
7.0C)、超高倍率(>7.0C)
如:某电池的额定容量为20Ah,若用4A电流放电,则放完20Ah的额定容量需用5h,也就是说以5倍率放电,用符号C/5或0.2C表示,为低倍率。

25)放电率
电池在规定时间内放出额定容量时所需的电流值;或按一定输出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时所需的时间。

常用倍率(若干C)或时率表示。

26)活性物质
电池放电时,能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能的电极材料。

27)充电
将外电路输入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的操作过程。

28)充电率
蓄电池在规定时间内充到额定容量所需的电流值;或在一定电流下充到额定容量所需的时间。

一般用倍率(若干C)或时率表示。

29)充电深度
蓄电池在充电时所充入的容量与全充电状态电池容量之百分比。

30)放电深度
电池放出容量与额定容量之百分比
31)恒压充电
充电时,保持充电器两端电压始终不变的一种充电方法。

32)恒流充电
充电时,充电电流保持不变的一种充电方法。

33)涓流充电
以低充电率(C/100C/20)对蓄电池进行恒流充电,使电池保持全充电态的一种充电方法。

34)浮充电
蓄电池与恒压直流电源一直并联在一起,使其保持全充电状态的一种。

35)循环寿命
蓄电池在失效前所能达到的充放电循环次数。

36)记忆效应
电池长时间经受特定的工作循环后,自动保持这一特定的电性能。

不能全部放出额定容量,只能达到常用的放电深度。

譬如:一只额定容量为100%的电池,在使用时,如果在尚未用完电量后就充电,长期下去,电池就“记住了”这个“刻度”,以后再充电时,充到这个“刻度”就再也不容易充进去了。

37)爬(漏)液
电池内的电解液到正常情况下不与电解液接触的电池外表面或电池部件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