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比较
[摘要] 目的?Ρ确治隹ú┢接氚萏瞧街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自2015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卡博平组64例与拜糖平组63例。卡博平组口服卡博平,拜糖平组口服拜糖平。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水平、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卡博平组与拜糖平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治疗后均下降
(P0.05)。结论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相当,安全可靠,卡博平改善糖代谢及改善胰岛功能明显优于拜糖平。
[关键词] 卡博平;拜糖平;2型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a)-0015-03
2型糖尿病属常见的进行性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致
使发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以及伴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
足的疾病过程。2型糖尿病会致使机体各种脏器组织的损伤及衰竭,尤其对心血管、肾脏、神经更为明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笔者该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5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均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颁布相关标准:空腹血糖(FP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1.1 mmol/L。入组的12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93±6.74)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8.97±1.54)年;体重指数(BMI)19.28~30.78 kg/m2,平均BMI(25.74±4.31)kg/m2。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卡博平组64例与拜糖平组63例。其中卡博平组男性36人,女性28人;拜糖平组男性33人,女性30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者;②年龄40~75岁;③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
②合并肺、肝、肾、心等功能严重异常者;③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④对该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包括:糖尿病膳食指导与运动指导,对于合并代谢紊乱和高血压者应用调脂和降压治疗。卡博平组:口服卡博平50 mg/次,3次/d;拜糖平组:口服拜糖平50 m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4 疗效标准
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以及患者血糖基本降至正常范围,2hPG下降>4.5 mmol/L,FPG 下降>2.8 mmol/L;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以及患者血糖明显改善,2hPG下降2.2~4.5 mmol/L,FPG 下降1.1~2.8 mmol/L;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患者血糖、2hPG、FPG均较治疗前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性(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治疗前后变化,其中对HOMA-IR、HOMA-β以稳态模拟评估法进行评估计算,HOMA-IR=FPG×FINS/22.5,HOMA-β=20×FINS/FPG-3.5;
②观察两组糖代谢水平治疗前后变化,包括FPG、HbA1c及2hPG;③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卡博平组与拜糖平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变化比较
两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治疗后均下降(P<0.05);卡博平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治疗后低于拜糖平组(P<0.05)。见表3。
2.3 两组糖代谢水平比较
两组FPG、HbA1c、2hPG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HbA1c、2hPG治疗后均下降
(P<0.05);卡博平组FPG、HbA1c、2hPG治疗后低于拜糖平组(P<0.05)。见表4。
2.4 不良反应
卡博平组用药期间发生低血糖6例,恶心、呕吐7例,头痛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6%;拜糖平组用药期间发
生低血糖8例,恶心、呕吐6例,头痛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16%。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为轻微反应,且均经对症处理缓解,不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拜糖平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该药物能够可逆地抑制小肠绒毛上的多种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且能够延缓或减慢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可延迟来自低糖、多糖及双糖的葡萄糖吸收,且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具有降低作用,同时还能够较好的降低餐后血糖[2-3]。卡博平也为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该药物能够通过竞争性抑制小肠上皮刷状缘葡萄糖淀粉酶、胰酶α淀粉酶、蔗糖酶,阻止1,4糖苷键的水解,从而延缓蔗糖和淀粉的消化吸收,以及抑制餐后血糖水平增加,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腹血糖,同时还能够相应减弱对胰岛的刺激作用,保护胰岛功能。笔者该研究结果表明,卡博平组与拜糖平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拜糖平和卡博平治疗疗效相当。
FPG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关注的指标,该指标能够预测餐后高血糖的程度以及预测餐后血糖至基线的波动幅度,且当HbA1c>10.2时,FPG对整体血糖贡献值在70%左右,因此,FPG为推动HbA1c达标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改善总体血糖控制首先控制FPG。HbA1c代表了8~12周血糖的平均水平,?指标不仅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