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比较
阿卡波糖说明书
【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阿卡波糖英文通用名称:Acarbose其他名称:阿卡波什糖、阿卡糖、拜唐苹、宝易唐、卡博平、希糖停、抑葡萄糖苷酶、Acarbosum、Glucobay、Glucor、Glumida、Prandase、Precose。
【临床应用】1.治疗2型糖尿病,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个月左右疗效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单独用药,也可与其他抗糖尿病药(如磺酰脲类、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
2.与胰岛素合用,治疗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单独应用本药对1型糖尿病患者无效),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全天血糖波动。
3.用于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可降低IGT患者的餐后血糖。
【药理】1.药效学本药是新一代的口服抗糖尿病药,能明显降低餐后血糖。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分子量大的淀粉以及分子量较小的低聚糖),必须先经过消化(即在唾液、胰液α淀粉酶作用下分解为寡糖),然后在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处经α糖苷酶分解为单糖(葡萄糖、果糖),最后被小肠上段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循环。
本药结构类似寡糖(假寡糖),且其活性中心结构上含有氮,与α糖苷酶结合能力远较寡糖强,能竞争性抑制寡糖的分解,从而延缓肠腔内双糖、低聚糖以及多糖释放为葡萄糖,最终降低餐后血糖,继而降低胰岛素水平。
另外,长期服用本药还可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
2.药动学本药口服后很少被吸收(其原形生物利用度仅为1%-2%),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口服200mg后,代谢半衰期为3.7小时,消除半衰期为9.6小时。
主要在肠道降解或以原形随粪便排泄,8小时药量减少50%,长期服用未见蓄积。
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药浓度峰值及曲线下面积较健康志愿者分别高5倍、6倍。
尚不清楚能否随乳汁排泄。
【注意事项】1.禁忌症(1)对本药过敏者。
(2)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
(3)Roemheld综合征、严重的疝、肠梗阻和肠溃疡等由于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病患者。
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比较
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比较作者:常英霞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第21期[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选自2015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卡博平组64例与拜糖平组63例。
卡博平组口服卡博平,拜糖平组口服拜糖平。
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水平、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卡博平组与拜糖平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治疗后均下降(P0.05)。
结论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相当,安全可靠,卡博平改善糖代谢及改善胰岛功能明显优于拜糖平。
[关键词] 卡博平;拜糖平;2型糖尿病;疗效[中图分类号] R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a)-0015-032型糖尿病属常见的进行性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
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致使发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以及伴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的疾病过程。
2型糖尿病会致使机体各种脏器组织的损伤及衰竭,尤其对心血管、肾脏、神经更为明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笔者该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2015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均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颁布相关标准:空腹血糖(FP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1.1 mmol/L。
入组的12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93±6.74)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8.97±1.54)年;体重指数(BMI)19.28~30.78 kg/m2,平均BMI(25.74±4.31)kg/m2。
糖尿病药物
阿卡波糖【商品名】拜糖苹,卡博平【药物名称】阿卡波糖【英文名】Acarbose【别名】抑葡萄糖苷酶,阿卡波糖,拜糖平,拜糖苹【外文名】Acarbose【药理作用】抑制小肠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食物的多糖分解,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从而减少餐后高血糖,配合饮食治疗糖尿病。
在NIDDM中可与其他口服药合用,对IDDM病人也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以有效控制糖尿病。
【注意事项】因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障碍而在肠停留时间延长,肠道细菌酵解产气增多,可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个别亦可出现低血糖反应。
①从小剂量始服用以减少胃肠不适症状。
②必须吃饭时服药,否则没有作用。
③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以及孕妇和哺乳妇女避免使用。
④若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出现低血糖时,应将其他降糖药减量。
若出现严重低血糖时,应直接补充葡萄糖。
⑤应避免与抗酸药或消化酶制剂同时服用。
【规格】片剂:每片50mg、100mg。
【类别】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药【作用与用途】阿卡波糖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
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
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因此可具有使饭后血糖降低的作用。
一般单用,或与其它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合用。
配合餐饮,治疗胰岛素依赖型或非依赖型糖尿病。
【副作用】阿卡波糖因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缓慢,停留时间延长,经肠道细菌的酵解而产气增多,因此可引起腹胀、腹痛及腹泻等。
【西药剂量】阿卡波糖每片50mg,初起量为1天3次每次一片,以后可增加到一天3次每次2片。
拜糖平拜唐苹通用名阿卡波糖片曾用名拜糖平;拜唐苹;阿卡波糖;抑葡萄糖苷酶英文名Acarbose TabletsAcarbose Acarbose【作用与用途】为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
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
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因此可具有使饭后血糖降低的作用。
一般单用,或与其它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合用。
配合餐饮,治疗胰岛素依赖型或非依赖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
•40-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大医生2021年第6卷第3期2021Vol.6No.3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弧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龚伟锋,任旭坤(莱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三科,山东烟台261423)【摘要】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弧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的影响与安全性。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莱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二甲双弧片治疗)与观察组(49例,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服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及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R)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T2DM患者釆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弧治疗可缓解其临床症状,并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良好”咲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肌;阿卡波糖;血糖;水平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665.2021.03.0040.03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等,血糖的持续升高还可导致眼部、足部、心脏、肾脏、神经等多组织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叫临床上常采用二甲双肌治疗,该药主要通过抑制胃肠道血糖吸收来控制血糖水平,但单独使用该药物治疗时效果一般,长期服用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
阿卡波糖作为一种新型的餐后降糖药物,具有药效快速、安全性高等优势,且对T2DM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o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肌对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与安全性,现作如下报道。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须知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 这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 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 使K+外流, β细胞去极化, Ca2+内流, 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 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 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起效快, 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 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 且排泄较快, 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 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 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 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 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 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 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 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 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 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 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 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 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 只需每日口服1次。
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 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 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 以降低血糖浓度。
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 很快即被完全吸收。
降糖药[1]
口服降糖药一、磺脲类(由于磺脲类降糖药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发挥降血糖作用的,故一般应用于经饮食、运动等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病人,这类患者的胰岛尚存在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1、妥拉磺脲、醋酸已脲【一代】6.格列美脲(亚莫利、安多美、迪北、力怡平、圣平、瑞平、伊瑞、佑苏、科德平)【三代】【本药为第三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作用机制与格列本脲相似,胆本药是与SU受体上的65KDa亚基结合,而不是与140KDa亚基结合,另外有改善组织敏感性的作用,引起重度低血糖少】二、双胍类1、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泰白、唐坦、欣唐屏、维尔唐、瑞久、圣邦、清旷、都乐宁、立乐尔、唐格、弘飞康、名诺、悦达宁、仁欣、齐佶、德艾欣、津真型、降力舒、卜可、众氏得、瑞诺舒、唐必呋、亿恒、麦特没、麦克罗辛、倍顺)(补充:原理:外周摄取葡萄糖,抑制糖原的输出,抑制葡萄糖异生,延迟糖在肠吸收!)三、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就像人为的造成“少吃多餐”),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
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
)1、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希糖停、宝易唐)2、伏格列波糖(倍欣、伏力波糖、万苏迪、沃利保)3、米格列醇(奥恬苹、德赛天、米格尼醇)(二代糖苷酶抑制剂)四、増敏剂(通过增强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活性,从而达到降糖效果。
该药依赖胰岛素而发挥作用,所以,对尚有一定的胰岛功能、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人,单独使用有效。
对于胰岛功能已经严重损害、不能分泌胰岛素的糖尿病人,比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岛严重损害者,单独使用是无效的。
但是,可与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达到既有效控制血糖又减少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用量的效果。
)1、马来酸罗格列酮(罗格列酮、罗西格列酮、圣奥、文迪雅)2、吡格列酮(艾汀、安可妥、安可妥、安克唐、安龙平、贝唐宁、顿灵、卡斯平、唐敏、万成、夷友)五、非磺脲类促分泌剂1、瑞格列奈(孚来迪、诺和龙、普瑞丁)【具有吸收快,起效快的特点。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须知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这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
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
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很快即被完全吸收。
血浆半衰期为1.5小时,代谢完全,其代谢产物不具有降血糖作用,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胆道消化系统排泄。
米格列醇、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6月第6卷第18期Meta analysi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gglitol or acarbose combined with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diabetes mellitusJIANG Yaping 1,LIU Baogui 1,PANG Yang 1,DANG Yi 1,MA Yu 2,CUI Tao3*(1.Xianyang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2.Xianyang Rainbow Hospital,Xianyang 712000;3.the First People'sHospital of Xianyang,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ystem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gglitazol or acarbos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T2DM).Methods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gglitazol or acarbos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2DM in VIP,Wanfang,PubMed and Embase database were searched by computer,and the retrieval time was from March 31,2021.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literatur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the final inclusion of the literatures were carried out by Revman 5.3software for Meta analysis.Results In the end,8literatures with 670patients were included.Me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bA1c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miglit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carbos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Migglitol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T2DM has better effect,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and its overall safety is better than acarbose combined withmetformin,which is worthy of clin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migglitol;acarbose;type 2diabetes mellitus;efficacy;safety;Meta analysis米格列醇、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 分析姜亚平1,刘宝贵1,庞洋1,党艺1,马玉2,崔涛3*(1.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咸阳,712000;2.咸阳彩虹医院,陕西咸阳,712000;3.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陕西咸阳,712000)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8019作者简介:姜亚平(1989-),男,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
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李剑珠,宋宏,沈燕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福建莆田351100[摘要]目的探究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莆田市荔城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与阿卡波糖片组,每组43例,分别予以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片治疗。
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后,阿卡波糖片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阿卡波糖片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的躯体、社会、环境、心理、综合维度评分均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T2DM患者,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疗效确切,安全性相当,但阿卡波糖片相对能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阿卡波糖片;二甲双胍;临床效果;安全性;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1(b)-0077-04Clinical Effects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Acarbose Tablets and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LI Jianzhu, SONG Hong, SHEN Yanpi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Fujian Province, 351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Acarbose tablets and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Methods A total of 86 T2DM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University, Liche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rom October 2020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etformin group and Acarbose tablet group by envelope method,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receiving Metformin andAcarbose tablet treatment, respectively. Blood glucose levels, adverse re⁃a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fasting blood glucose, 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in Acarbose table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Metfor⁃mi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physical, social, environmental, psychological and comprehensive dimensions of Acarbose table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Met⁃formi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T2DM patients, Acarbose tab⁃lets have the same efficacy and safety as Metformin, but Acarbose tablets can better control patients' blood glucose and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Acarbose tablets; Metformin; Clinical effect; Security; Quality of life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糖类代谢紊乱疾病,患者一旦发病,则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糖。
拜唐平是乙类药吗
拜唐平是乙类药吗文章目录*一、拜唐平是乙类药吗*二、拜糖平的副作用*三、拜糖平是处方药吗拜唐平是乙类药吗1、拜糖平是乙类药吗拜糖平属于乙类医保,主要功效为配合饮食控制治疗2型糖尿病。
本品为口服降血糖药。
其降糖作用的机制是抑制小肠壁细胞和寡糖竞争,而与-葡萄糖苷酶可逆性地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造成肠道葡萄糖的吸收缓慢,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
2、拜糖平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2.1、服用阿卡波糖治疗期间,由于结肠内碳水化合物酵解增加,蔗糖或含有蔗糖的食物常会引起腹部不适,甚至导致腹泻。
2.2、本品具有抗高血糖)的作用,但它本身不会引起低血糖。
如果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或胰岛素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故需减少磺酰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或胰岛素的剂量。
2.3、个别情况下,阿卡波糖可影响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需凋整地高辛的剂量。
2.4、服用本品期间,避免同时服用考来酰胺、肠道吸附剂和消化酶类制剂,以免影响本品的疗效。
未发现与二甲基硅油有相互作用。
3、医保目录重新调整包含拜糖平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疾病的病人,调整前每次开络活喜、拜心同、拜糖平、舒降之等药品都要到二级以上医院,社区医院没有这几种药品的开药权。
调整后,新的《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规定,新的社区用药报销范围共有药品1372个,比原目录增加了282个。
新目录将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临床常用药品如络活喜、拜心同、拜糖平、舒降之等放宽到社区卫生站、医务室、门诊部使用。
拜糖平的副作用1、因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障碍而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肠道细菌酵解产气增多,可引起肠道多气、腹胀、腹痛、腹泻等。
2、有部分人会引起低血糖。
虽然拜糖平有抗高血糖作用,它本身不会引起低血糖。
但是如果以本品作为辅助治疗,同磺脲类、降糖片及胰岛素联用易使血糖水平降至低血糖范围,因此,磺脲类药、降糖片及胰岛素需相应减量。
当发生急性低血糖时必须注意,应用本品的病人,普通糖(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的速度较慢,低血糖不易纠正。
2型糖尿病予以阿卡波糖的疗效和安全性评析
可供 2 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
关键词 :阿卡波糖 ;2 型糖尿病 ;疗效分析 ;安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受西式化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 2 型糖尿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大幅拉低了国民幸福指数并加重了社会 负担。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发病后需终身应用降糖药物控制病 情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在降糖药物频繁更新、品类不断增加的大背 景,如何探究疗效确切且经济便利的降糖方案成为医务人员不可推却 的责任和职业使命。笔者以,阿卡波糖为 2 型糖尿病患者施治,成效喜 人,现将对 114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报道如下,以为阿卡 波糖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注 :与治疗前比较,*P<0.05。
(3)统 计 本 组 患 者 体 重 和 不 良 反 应 发 生 率。本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的 体 重 均 值 为(68.52±5.23)kg,治 疗 三 个 疗 程 后 体 重 均 值 为
(67.79±5.14)kg,前后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一周
计。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本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饭后 2h 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有所上升,
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存在差异(P<0.05);本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未有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14%,属可控的轻度腹泻和腹痛。
结论 :阿卡波糖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可在短时间内促使血糖水平平稳下降,有利于血脂指标的优化,且并不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日用药剂量上限为 300mg,期间仍以血糖指标的变化作用药剂量调整
的依据 ;告知患者用饭前即刻温水吞服药物,并指导患者严格执行糖
解读阿卡波糖(卡博平)在降糖治疗中的地位
_ 航HANGZ 州HOU中ZHON美GME攀 I HUA京DON 限CAL公CO.,司 LTD.
23
于 。[一葡 萄糖 苷 酶 抑 制 剂 。要 了 切 开 ,不 能形 成 葡萄 糖 致使 餐 现 为进 餐后 3~4小 时 发生 反应 性
解 阿卡 波 糖 的作 用特 点 .我 们必 后 血 糖 下 降 。 在 应 用 阿 卡 波 糖 低血 糖 ,用阿 卡波糖 则可 以有 效
需先 了解食物 的消化吸收过程 。 后 .小 肠 上段 的 o【一葡 萄 糖 苷酶 防 止或 明显减 轻这 类 低血 糖 的发
段切 开 ,分 解 成葡 萄糖 .吸收 进 与依 赖胰 岛素 而发 挥作 用 的降 糖
入血 液 。生 理状 态 下 .碳水 化 合 药作 用机 制 不 同 ,阿卡 波糖 单 药
物在 小肠 上 段大 部分 被 吸 收 ,形 治疗无低血糖 之忧 ;3)口服后 极
成餐 后血 糖 高峰 .小 肠 中、下段 少被 吸收 入血 .主 要在 肠道 水化 合物 生 ;3)阿 卡 波 糖 还 可 用 于 糖 耐
OC一葡萄糖苷酶一 碳水 便 到达 小肠 中 、下段 .并受此 处 量 异 常者 降低 糖耐 量异 常 向糖
化合物吸收的 “枢纽”
低 活 性 的 一葡 萄 糖 苷酶 作 用 尿病发展 的风险 ;4)需要联 合用
卡值
解 读 阿 卡 波 糖 I【=卡 博 平 =】I
在降;l;l言治疗 中的地位
文 :周嘉强 浙江大学 医学院附属邵逸 夫医院 内分泌科
阿卡 波糖 (卡 博平 )是 以降低 剂 ,阿卡 波糖 的 作 用就是 先 封住 2型糖 尿病 患 者 :2)有 些早期 糖
餐 后 血糖 为 主的 口服 降糖 药 属 刀 片 .使得 糊 精 和麦 芽糖 不 能被 尿 病患 者 (尤 其是 肥 胖患 者 )表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摘要】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常用的药物,本文旨在探讨两者联合治疗的疗效。
首先介绍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并分析联合应用的优势。
随后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评估联合治疗的实际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联合治疗的最佳方案和长期效果。
总结指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联合治疗、疗效、临床观察、不良反应、安全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优势、结论、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健康。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是目前常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二者均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但各自有其特点和局限性。
阿卡波糖主要通过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从而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而二甲双胍则通过降低肝脏对血糖的产生,增加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降低血糖。
联合应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可以在发挥各自优势的通过不同的机制共同降低血糖,有望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对其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估其在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的作用。
我们还将研究该联合治疗方案在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耐受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方面的效果。
我们的目的还包括分析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安全性,以及评估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拜唐苹临床应用安全性经验分享
2W后
4W后
50 mg TID
100mg TID
14/12
10/8
7.8/11.4
6.8/8.7
7.2/11.3
7.5/9.2
10.1/9.8
7.0/8.9
血糖单位;mmol/L
点 评
对于合并多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注意药物疗效同时,
既往冠心病10余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 BP:155/100mmHg 空腹血糖8.1mmol/L,餐后2h血糖11.4mmol/L ECG示胸前导联ST-T改变,陈旧下壁心梗
心功能NYⅢ级
治疗经过
拜唐苹®初始剂量25mg tid ,逐步加至100mg tid 给于扩冠、降压、抗聚等系统治疗 血糖变化如下表
治疗经过
拜唐苹®初始剂量50mg tid ,逐步加至100mg tid
胰岛素30R逐步减量
同时给予扩冠、控制血压、改善微循环、改善肾功能、 活血化瘀等系统治疗
血糖控制情况如下表
血糖变化
时间 初诊 拜唐苹® 胰岛素30R 剂量 (早/晚) 16/14 早餐前/ 后 9.4/ 15.6 午餐前/后 晚餐前/后 8.4/14.1 8.3/13.5
治疗经过
拜唐苹®初始剂量50mg tid ,逐步加至100mg tid 同时给予平喘、解痉、止咳、祛痰、抗炎等治疗 血糖控制情况如下表
血糖变化
时间 2天前
1W后 50 mg TID 拜唐苹®剂 量
早餐前/后 午餐前/后 8.6/ 13.2
7.9/11.8
晚餐前/后 9.3/13.5
8.4/12.3
常用口服降糖药经尿液排出比例
药名 格列 苯脲 格列齐 特 格列 吡嗪 格列 吡嗪 控释 片 90 格列 喹酮 瑞格 列奈 TZD 二甲双 胍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250013)主任王建华评价一种降糖药物的优劣,需要全面衡量,不能光看降糖效果,还要看安全性、耐受性、依从性、价格因素以及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等等。
1、磺脲类的优缺点磺脲类降糖药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
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优降糖、美吡达、亚莫利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病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
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
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短效、经胆道排泄的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2、格列奈类的优缺点属于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代表药物有诺和龙、唐力,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
餐时即服,方便灵活,病人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
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低血糖。
3、二甲双胍的优缺点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输出来降低血糖。
它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首选降糖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各种联合治疗方案(如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的基础用药。
优点:二甲双胍除了能有效降糖以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改善长期预后,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降糖灵相比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
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长期应用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
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4、α-糖苷酶抑制剂的优缺点主要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非常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患者,可与饮食、运动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国产阿卡波糖(卡博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国产阿卡波糖(卡博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沈春玲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04(016)005
【摘要】目的评价国产阿卡波糖(卡博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于饭前即刻服用卡博平50mg,每天3次;对照组服用拜糖平(进口阿卡波糖),剂量和服法同治疗组.共治疗12周,观察血糖及血脂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餐后血糖(PBS)均明显下降,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亦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而且是安全的.
【总页数】2页(P290,294)
【作者】沈春玲
【作者单位】宁波市李惠利医院,浙江,宁波,315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卡博平治疗2型糖尿病64例疗效观察 [J], 宁云绸
2.国产阿卡波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J], 杨军;李卫东;印小红;缪卫清
3.国产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J], 叶学和;颜晓东;梁深;劳丹华
4.玉黄丸联合卡博平与二甲双胍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探讨 [J], 苏玲;尚绪媛;王林泽
5.玉黄丸联合卡博平与二甲双胍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探讨 [J], 苏玲; 尚绪媛; 王林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黄丸联合卡博平与二甲双胍缓释片对2 型糖尿病的治疗探讨
256-259.
[5]达春水.黄龙止咳方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
果[J].世界中医药,2017,12(11):2626-2629.
[6]苏文静,梁廷君,张晓春.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咳嗽的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54-57.
玉黄丸联合卡博平与二甲双胍缓释片对 2 型糖尿病的治疗探讨
表1 两组患儿咳嗽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比较[n, x ±s]
组别
例数
缓解时间(d)
消失时间(d)
观察组
35
2.34±1.02
. A对l照l组Righ3t5 s Res4e.6r5±ve1.0d8.
4.57±0.98 7.22±1.11
t值
9.200
10.588
P值
0.000
0.000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
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11(4):629-631.
[3]项珊,周士伟.中医推拿联合妈咪爱对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免疫功
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3):686-689.
[4]沈凤,王明慧.槐杞黄颗粒联合酮替芬和孟鲁司特对小儿咳嗽变
异性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9,34(2):
苏 玲,尚绪媛,王林泽
(莱芜市莱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莱芜 271100)
摘要:目的:探讨玉黄丸联合卡博平与二甲双胍缓释片对 2 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6 年 5 月~2018 年 5 月期间我院诊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57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80 例)与对照组(n=290 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口服卡博平片,体重肥胖或超重者服二甲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通过降低血糖生成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来控制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则通过抑制肠道中糖类的吸收来减缓血糖升高。
研究方法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对比结果分析。
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估显示,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治疗过程中均较安全。
对比结果分析表明,二甲双胍在降低空腹血糖和HbA1c方面效果更好,但阿卡波糖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效果更佳。
结论认为二甲双胍适合作为首选治疗药物,但对于无法耐受二甲双胍的患者,阿卡波糖也是一种有效的替代药物。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两种药物在长期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社区糖尿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副作用、安全性、优劣势、临床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的人群。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成为严重威胁公共健康的一大问题。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药物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其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通过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等多种途径来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肠道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减缓血糖的上升。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对于这两种药物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还相对不足。
本研究旨在比较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副作用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2000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两种药物在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对比两种药物的血糖控制能力、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程度、体重变化、血脂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等指标的差异,评估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和劣势。
关于阿卡波糖的综述
关于阿卡波糖的综述【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355-021阿卡波糖的概述阿卡波糖(acarbose,又名卡搏平glucobay,商品名拜糖平或拜糖苹)[1],是德国拜尔(bayer)公司[2]70年代中期研制开发的第一个用于临床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990年首先在德国上市,1996年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阿卡波糖是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一种新药,还用于治疗代谢紊乱病如高血糖和肥胖多脂症[3]。
阿卡波糖的糖化学结构比较复杂,目前工业规模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的。
2阿卡波糖的化学性质及作用机理2.1化学性质:阿卡波糖外观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可溶于水,pka值为5.1,分子式为c25h43no18,分子量为645.6,化学名为o-{4,6-双去氧-4[(1s,4r,5s,6s)-4,5,6-三羟基-3-羟甲基-2-环已烯基-1-氨基]-α-d-吡喃葡萄糖基}-(1→4)-o-α-d-吡喃葡萄糖基-(1→4)-d-吡喃葡萄糖[4]。
2.2作用机理:阿卡波糖为葡萄糖结构类似物,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这些结构可在小肠上部细胞刷缘处和寡糖竞争而与α-糖苷酶相结合,酶上的位点被假寡糖占据后,寡糖的消化吸收即受阻碍,具有剂量相关性限制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
它主要作用机制是其acarviosine中含有氮,可与α-糖苷酶上结合碳水化合物位点紧密相连,其亲和力远较酶的正常底物(如蔗糖酶-蔗糖)强大,因此它可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减少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因此可具有使饭后血糖降低的作用。
3阿卡波糖生产菌株及工艺阿卡波糖由改良菌株actinoplanessp.se50(cbs961.70;atcc31042)通过大规模的多级分批发酵而产生。
无菌发酵发生于30-100m3的含高浓度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即主要是10%或更高浓度的淀粉水解产物,低葡萄糖水平下连续加入或不加入麦芽糖,并提供一定量营养物质以维持多聚或寡聚麦芽糖糊精等但主要碳源始终处于高浓度。
优质医学糖尿病药物分类
(车轴里上的润滑油再多没有马拉车也不会走)。目前认为2型糖尿 病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早期应用此类药物可以从根本上改变 病情。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胰 岛素抵抗明显者。但不宜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 儿童。 • 服药时间大约在每天同一时间,与是否进餐无关。本类药物的主要不 良反应为水肿,有心力衰竭倾向或肝病者慎用。用药前和用药中应监 测肝功能,如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3倍,则不用或停用。
5
5、格列美脲(亚莫利、迪北、万苏 平、圣平、伊瑞)
• 第三代新的口服磺酰脲类药,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 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它口服降糖药更少 影响心血管系统;体内半衰期长达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在体内 容易与蛋白质快速结合和解离,对血糖控制较为稳定,不易引起低血 糖。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为磺脲类降糖药中的中长效制剂, 初始剂量为1,一天一次,以后可以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渐增加剂量, 如:每1-2周增加1,一般病人每天剂量为 14,仅少数病人每天剂量 为68。剂量达到2后,剂量的增加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每1~2周剂 量上调不超过2。一般一天一次顿服,建议在早餐前服用,若不吃早 餐,可于第一次正餐之前即刻服用。服用时不得嚼碎。在老年2型糖 尿病患者中,格列美脲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通过它的胰外作用), 并且1c和血液葡萄糖水平都得到了改善,这种改善机制可能有血浆脂 联素升高等因素的参与。本研究结果提示:格列美脲对于老年2型糖尿 病患者的治疗比其他磺脲类药物有更大的优势。
可以增强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它 可以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以起到 减轻病人体重及降糖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比较
[摘要] 目的?Ρ确治隹ú┢接氚萏瞧街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选自2015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卡博平组64例与拜糖平组63例。
卡博平组口服卡博平,拜糖平组口服拜糖平。
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水平、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卡博平组与拜糖平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治疗后均下降
(P0.05)。
结论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相当,安全可靠,卡博平改善糖代谢及改善胰岛功能明显优于拜糖平。
[关键词] 卡博平;拜糖平;2型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a)-0015-03
2型糖尿病属常见的进行性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
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致
使发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以及伴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
足的疾病过程。
2型糖尿病会致使机体各种脏器组织的损伤及衰竭,尤其对心血管、肾脏、神经更为明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笔者该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5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均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颁布相关标准:空腹血糖(FP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1.1 mmol/L。
入组的12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93±6.74)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8.97±1.54)年;体重指数(BMI)19.28~30.78 kg/m2,平均BMI(25.74±4.31)kg/m2。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卡博平组64例与拜糖平组63例。
其中卡博平组男性36人,女性28人;拜糖平组男性33人,女性30人。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1.2 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者;②年龄40~75岁;③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
②合并肺、肝、肾、心等功能严重异常者;③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④对该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包括:糖尿病膳食指导与运动指导,对于合并代谢紊乱和高血压者应用调脂和降压治疗。
卡博平组:口服卡博平50 mg/次,3次/d;拜糖平组:口服拜糖平50 mg/次,3次/d。
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4 疗效标准
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以及患者血糖基本降至正常范围,2hPG下降>4.5 mmol/L,FPG 下降>2.8 mmol/L;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以及患者血糖明显改善,2hPG下降2.2~4.5 mmol/L,FPG 下降1.1~2.8 mmol/L;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患者血糖、2hPG、FPG均较治疗前无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性(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治疗前后变化,其中对HOMA-IR、HOMA-β以稳态模拟评估法进行评估计算,HOMA-IR=FPG×FINS/22.5,HOMA-β=20×FINS/FPG-3.5;
②观察两组糖代谢水平治疗前后变化,包括FPG、HbA1c及2hPG;③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卡博平组与拜糖平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2 两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变化比较
两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治疗后均下降(P<0.05);卡博平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治疗后低于拜糖平组(P<0.05)。
见表3。
2.3 两组糖代谢水平比较
两组FPG、HbA1c、2hPG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HbA1c、2hPG治疗后均下降
(P<0.05);卡博平组FPG、HbA1c、2hPG治疗后低于拜糖平组(P<0.05)。
见表4。
2.4 不良反应
卡博平组用药期间发生低血糖6例,恶心、呕吐7例,头痛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6%;拜糖平组用药期间发
生低血糖8例,恶心、呕吐6例,头痛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16%。
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为轻微反应,且均经对症处理缓解,不影响治疗。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拜糖平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该药物能够可逆地抑制小肠绒毛上的多种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且能够延缓或减慢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可延迟来自低糖、多糖及双糖的葡萄糖吸收,且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具有降低作用,同时还能够较好的降低餐后血糖[2-3]。
卡博平也为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该药物能够通过竞争性抑制小肠上皮刷状缘葡萄糖淀粉酶、胰酶α淀粉酶、蔗糖酶,阻止1,4糖苷键的水解,从而延缓蔗糖和淀粉的消化吸收,以及抑制餐后血糖水平增加,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腹血糖,同时还能够相应减弱对胰岛的刺激作用,保护胰岛功能。
笔者该研究结果表明,卡博平组与拜糖平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拜糖平和卡博平治疗疗效相当。
FPG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关注的指标,该指标能够预测餐后高血糖的程度以及预测餐后血糖至基线的波动幅度,且当HbA1c>10.2时,FPG对整体血糖贡献值在70%左右,因此,FPG为推动HbA1c达标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知,改善总体血糖控制首先控制FPG。
HbA1c代表了8~12周血糖的平均水平,?指标不仅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同时也
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性[4]。
笔者该研究结果表明,两组FPG、HbA1c、2hPG治疗后均下降,卡博平组FPG、HbA1c、2hPG治疗后低于拜糖平组,提示卡博平降低FPG、HbA1c、2hPG水平由于拜糖平。
近年来研究报道表明,当β细胞与高浓度葡萄糖长期接触能够出现不可逆性改变,称为“葡萄糖毒性”,而当β细胞与高浓度葡萄糖短期接触时,则会出现可逆性功能缺陷,称为“葡萄糖失敏感”,故而可见长期高血糖能够会使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受到一定抑制。
笔者该研究结果表明,两组FPG、HbA1c、2hPG 治疗后均下降,卡博平组FPG、HbA1c、2hPG治疗后低于拜糖平组,提示卡博平降低FPG、HbA1c、2hPG水平优于拜糖平。
此外,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为轻微反应,且均经对症处理缓解,不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拜糖平和卡博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卡博平与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相当,安全可靠,卡博平改善糖代谢及改善胰岛功能明显优于拜糖平。
[参考文献]
[1] 夏真芳,杨土保.2011年海口市美兰区居民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7):1081-1083.
[2] 张敏,陈景言,陈树,等.拜糖平联合西格列汀治疗餐后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
糖尿病杂志,2015,17(8):735-738.
[3] 李倩.黄连素、拜糖平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9(3):221-222.
[4] 徐珂.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75-77.
(收稿日期: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