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智力测验
08章 量表和常模
![08章 量表和常模](https://img.taocdn.com/s3/m/41064b38eefdc8d376ee3235.png)
• 改进方法
– 适当扩大样本容量,减小抽样误差 – 与分层抽样法或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8 量表和常模 20
• 不同的抽样方式,会有不同的计算标准误 的公式,在计算标准误时还要考虑有限总 体与无限总体之分。
8 量表和常模
21
三. 常模
• 常模是测验分数的总体分布形态, 一般用测验分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表 示,它能对个体的分数加以解释。 • 常模就是各种导出分数,由于这些 导出分数具有相等的单位,所以它能比 较各种不同的分数。 • 常模具有相对性,只能用来解释 一个测验范围内的情况。 •
8 量表和常模
BACK
9
第二节 标准化样组和常模
• 标准化样组 • 以一个能代表全域的样组作为 测验对象,测试后所得分数经过统 计,转换,最后构成了一个测验的 常模。 • ?:行为样组与标准化样组
8 量表和常模 10
• 行为样组:测验的题目应有代表性
• 标准化样组,也叫常模团体:主要指被试,
及被试的平均分数。
• 分层非比例抽样 • 特点
– 分布较均匀:各层都有被 抽取的机会,抽样误差更 小,代表性更强 – 在总体分布不均匀时,该 方法效果更好
8 量表和常模 19
(四)分组抽样(整群抽样)
• 以“群”抽样单位抽样 • 特点
– 组织形式简便易行,不会打乱学校或单位的正常秩序
• 不足
– 样本分布不均匀,抽样误差较大
Xc=R + O/k Xc= R-W/(k-1)
8 量表和常模
6
• -------------------------------------------------------• 被试 做对题数 忽略题数 错误数 修正分数(1) 修正分数(2) • ----------------------------------------------------------------------------------------• 甲 14 0 6 14+0/4=14 14-6/3=12 • 乙 14 6 0 14+6/4=15.5 14-0/3=14 • 丙 14 3 3 14+3/4=14.75 14-3/3=13 • -----------------------------------------------------------------------------------------
八大智能测试
![八大智能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3ffdb92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0.png)
八大智能测试【八大智能测试】八大智能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个体智能水平的方法,它通过对个体在不同智能领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测试,以判断个体在不同智能方面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本文将介绍八大智能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评估标准。
第一章语言智能测试语言智能测试主要评估个体在语言运用、理解和表达方面的能力。
测试包括词汇量测试、语法理解测试和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等,通过分析个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判断其语言智能水平。
第二章数理逻辑智能测试数理逻辑智能测试主要评估个体在数学和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
测试包括数学运算能力测试、图形推理测试和逻辑思维能力测试等,通过分析个体的数理逻辑表现,判断其数理逻辑智能水平。
第三章空间智能测试空间智能测试主要评估个体在空间感知和空间推理方面的能力。
测试包括图形旋转测试、立体观察测试和空间关系理解测试等,通过分析个体的空间智能表现,判断其空间智能水平。
第四章体育运动智能测试体育运动智能测试主要评估个体在运动协调和运动技能方面的能力。
测试包括灵敏度测试、协调性测试和运动技能测试等,通过分析个体的体育运动表现,判断其体育运动智能水平。
第五章音乐智能测试音乐智能测试主要评估个体在音乐感知和音乐创造方面的能力。
测试包括音高感知测试、节奏感知测试和乐器演奏测试等,通过分析个体的音乐表现,判断其音乐智能水平。
第六章人际关系智能测试人际关系智能测试主要评估个体在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方面的能力。
测试包括情绪识别测试、人际沟通测试和冲突解决能力测试等,通过分析个体的人际交往表现,判断其人际关系智能水平。
第七章自我认知智能测试自我认知智能测试主要评估个体在自我意识和自我理解方面的能力。
测试包括自我评价测试、自我控制测试和自我目标设定测试等,通过分析个体的自我认知表现,判断其自我认知智能水平。
第八章自然观察智能测试自然观察智能测试主要评估个体在自然环境观察和自然科学理解方面的能力。
测试包括生物观察测试、物理实验测试和地理知识测试等,通过分析个体的自然观察表现,判断其自然观察智能水平。
第八章——教育测验法
![第八章——教育测验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0420b9f5335a8103d2200f.png)
教育测验概述
☑教育测验法的含义与功能 ☑教育测验法的主要类型 ☑教育测验法的优点和局限
教育测验法的含义与功能
测验就是研究者运用数量化的方法对儿童的 心理某个方面的发展或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定 和评价。
测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运用客观 性的测量工具来收集有关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结 果的数量化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揭示教育 活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评价功能
9
教育测验的主要类型
按照测验的编制来源不同
标准化测验指教育部门 专门组织人力,由教育 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 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 定个体心理特征或水平 的测验。
自编测验又称非标准化 测验。是教育者根据教 学的需要,仿照标准化 测验的形式,自行设计、 编制的测验。
标准化测验
自编测验
10
按照测验对象的数量分类
4
3
方便省力
可以根据常模直接
进行对比研究
16
1
3
局限
难以进行定性分析
对研究者有较高要求
2
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标准化测验
☑标准化测验的含义 ☑标准化测验的实施 ☑我国常用的学前儿童标准化 测验工具
思考:
标准化测验的内涵
使用由专家编制的测量量表,并按统 一的步骤进行的测验就是标准化测验。
——美国 梅伦斯
★测验概念的具体含义有以下几点: (1)测验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的; (2)测验是根据标准化程序来测量个体的某种行为, 由一系列能引起个体反应的项目组成; (3)一个测验所测量的只是一个人的一部分行为。
测验的三个基本要素: ➢测验的参照点:由测量编制者所确定的数据单 位的起点,是对不同儿童在某个方面的差异进 行比较的标准。绝对和相对 ➢测量单位:测量编制者所设计的表征被试间差 异的距离。 ➢测量规则:包括对测量步骤的规定、评分的标 准、测量结果数量化的方法等。
《心理测量学》(郑日昌版)超详细知识点笔记
![《心理测量学》(郑日昌版)超详细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ed6ac30ed630b1c59eeb55e.png)
第 1 章概论1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简述:( 1 )公元六世纪初,南朝人刘勰的著作《新论· 专学》中提到了类似现代“ 分心测验” 的思想。
( 2 )在中国古代,“ 七巧板” 是很常见的一种儿童玩具,其实它可以作为创造力测量的工具。
( 3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思想中包含着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定性描述及带有道德判断色彩。
2 、中国近代心理测量的出现:( 1 ) 1916 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绍了比内 - 西蒙智力量表。
( 2 ) 1920 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师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个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心理测验课。
1921 年,他俩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
( 3 ) 1922 年夏天,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
( 4 ) 1924 年,陆志韦先生发表了《订正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 30 年代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
( 5 ) 1931 年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萧孝嵘等倡议,组织并成立了中国测验学会。
( 6 ) 1932 年《测验》杂志创刊。
( 7 )至抗战前夕,由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制定或编制出的合乎标准的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约 20 种,教育测验 50 多种。
3 、中国现代心理测量的发展:( 1 ) 1936 年,苏联在批判“ 儿童学” 时扩大化,心理测验也被一概禁止。
( 2 )从 1978 年北京大学首建心理系开始,心理测验才重新得到恢复。
( 3 ) 1979 年,林传鼎、张厚等以国外资料为参考,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 4 ) 1980 年初,北师大心理系开设了心理测量课。
1984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年会上,成立了心理测验工作委员会,加强了测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4 、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心理测验的产生,是出于实际需要。
最初,人们用测验,是因为要治疗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病人。
( 1 )法国的医生艾斯奎罗第一个把智力落后与精神病分开。
第八章 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第八章 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18581874998fcc22bdd10d1d.png)
心理测量学
第八章 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1
教育成就测验概述
2 标准化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3
教师自编测验
4
教育测验题库建设方法
心理测量学
第八章 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第 一
教育成就测验概述
节
一、教育成就测验的性质 二、教育成就测验的分类 三、教育成就测验的作用
❖ 常见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有:
❖ 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心理测量学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测验内容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一个包 括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双向细目表 。
❖其次,根据各种题型的特征和侧重考查被试 能力特质的哪一方面合理选择 。
心理测量学
(一)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蓝图,它详细说明了测验的内容、 测验目标、对试题数量、考试时间、测验分数分配等,都起 着重要的作用。
❖沃比岗效应的存在提醒我们,在选择标准化测验时 必须考虑到测验内容的时间、社会制度和地域的制 约性问题,如课程和教材的内容有了相应变化,就 不应该再使用陈旧测验。还要考虑到被试的经验, 不要重复使用同一个测验。另外,还应该注意适时 更新测验常模。
心理测量学
第二节 标准化教育成就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二)在多种信息背景下对学业成就的评估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教育成就测验概述
❖ 教育成就测验是在个体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 之后,对其知识、学识和技能的发展水平所进行的 测定,是一种专门为教育情境而设计的测验。
第八章 测量研究
![第八章 测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769bede26fff705cc170a5f.png)
(3)等距变量 等距变量除能表明量的相对大小外,还具 有相等的单位。能把事物作等距的分等, 具有等距性 (4)比率变量 比率变量除了具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外, 还有绝对零点。能测量事物差异的比例关 系,具有可加性。
不同水平的测量使用的统计方法也不同 类别测量 次数,百分比,2,列联相关 等级测量 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 秩次检验 等距测量 均数,标准差,积矩相关,T检 验,F检验 比率测量 几何均数,等比量数
(二)种类 (1)称名量表 称名变量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 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并不说明事物与事物之 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优劣。 只能对事物进行分类,具有区分性 (2)顺序变量 顺序变量是指可以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 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的变量,具有等 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 能把事物分等,具有等级或序列性
2、与信度的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 件 3、效度的种类 (1)内容效度:测验题目对所要测的内容 的覆盖程度,即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 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和代表性。
(2)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 也称效标(criterion)关联效度 通过将测验与某种外在标准作比较来确定 的。 如两个量表测验之间的相关——SCL-90与 EPQ、MMPI
9 .你宁愿单独一人而不愿和其它小朋友在一道玩吗?
10.有很多念头占据你的头脑使你不能入睡吗?
11.你在学校曾违反过规章吗? 12.你喜欢其它小朋友怕你吗? 13.你很活泼吗? 14.有许多事情使你烦恼吗? 15.在上生物课时你喜欢杀动物吗? 16.你曾拿过别人的东西(甚至一个大头针、一粒钮扣) 吗? 17.你有许多朋友吗? 18.你有无缘无故地觉得“真是难受”吗? 19.有时你喜欢逗弄动物吗? 20.别人叫你时,你有过装作没听见的事吗? (节选)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教学复习重点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教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6132f219e8b8f67d1cb904.png)
《智障复习重点》第一章智力障碍概述一、智力障碍的定义●我国的定义①1987年: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活动能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②2006年: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间歇、有限、广泛、全面的支持。
●美国的定义① AAMD(1983)第八版:智力障碍是指一般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并发生在发育时期。
②AAMR(1992)第九版:智力障碍是指个体现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下列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会技能、社区运用、自我管理、卫生安全、实用的学科技能、休闲生活和工作;智力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③ AAMR(2002)第十版:智力障碍是一种障碍,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性、社会性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二、智力障碍出现率:3%三、智力障碍分类⑴级别①轻度(四级)②中度(三级)③重度(二级)④极重度(一级)⑵支持程度①间歇的:零星的、视需要而定(失业、生病)②有限的:经常性、短时间(语言沟通、人际关系、学习数学、短期就业训练)③广泛的:持续性、经常性(在工作、居家生活中需要得到长期的支持服务)④全面的:持久性、需求度高(各种环境,或终身需要)四、智力障碍教育发展历史⑴起源伊塔德:第一个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以儿童的需求为中心,被誉为“特殊教育之父”。
⑵发展塞甘:1837年,在法国巴黎创立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学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障碍教育专门机构之一。
1846年,出版《智力障碍以及其他障碍儿童的精神治疗、卫生保健和教育》,这是最早的有关智力障碍儿童教育训练的论著。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八章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fe7f835b65ce0508763213f7.png)
第八章如何运用教育测量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研究中的测量通常是凭借教育测验得以实现,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被称为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信度的内涵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即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所得测量的一致性程度。
效度指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难度指题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指测验题目对所测量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2.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代表不同水平测量的量表中层次最高、包含信息最多的是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解析】:D3.计算区分度的方法是A.以通过率计算B.以某题得分与该题总分之间的相关来表示C.以标准差计算D.以极端分组差异来表示【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分度的计算方法。
区分度指测验题目对所测量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区分度的计算常以某题的得分与该题总分之间的相关来表示,也可以测验中高分组与低分组在某一题目上得分的平均数的差异来表示。
4.在教育测量中,可鉴定一个测量工具用来测量某种属性是否有效的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度的内涵。
效度指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即一种测验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测量目标。
效度所要鉴定的是一个测量工具用来测量某种属性是否有效。
对某个目标有效的测验,对其他目标就不一定准确有效。
5.难度是衡量测验题目质量的重要指标,计算难度的方法不包括A.以通过率计算难度B.以平均数计算难度C.以标准差计算难度D.以极端分组计算难度【解析】:C难度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测验题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难度主要有三种方法:(1)以通过率计算难度;(2)以平均数计算难度;(3)以极端分组计算难度。
二、多项选择题6.估计测验信度的主要类型有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结构信度D.分半信度E.评分者信度【解析】:ABDE7.随着对国外测验的不断引进、修订,测量法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
大学生劳动教育章节测试第八、九、十章
![大学生劳动教育章节测试第八、九、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0a55e94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1.png)
章节测验第八章1.[单选题]【单选题】_________是相对于常规劳动而言的,就是指能够做出创新的劳动A.主动劳动B.实践劳动C.创新劳动D.非常规劳动我的答案:C2.[单选题]【单选题】创新劳动中包含着大量的_________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创意劳动D.精神劳动我的答案:A3.[单选题]【单选题】_________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或学习,具有一定技巧和知识的人才能从事的劳动A.简单劳动B.脑力劳动C.体力劳动D.复杂劳动我的答案:D4.[单选题]【单选题】_________是科技工作者所从事的一种复杂劳动,是科技工作者运用科技知识创造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劳动。
A.脑力劳动B.复杂劳动C.科技劳动D.体力劳动我的答案:C5.[多选题]【多选题】创新劳动是能够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的劳动A.知识创新B.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D.其它创新我的答案:ABCD6.[多选题]【多选题】创新劳动具有较强的_______和_______A.普适性B.确定性C.针对性D.稳定性我的答案:BC7.[填空题]【填空题】____是指突破劳动惯例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创造和运用全新的思维观念、科技知识、工艺设计及方式方法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
我的答案:创新劳动8.[填空题]【填空题】____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任何特殊训练或学习,每个普通劳动者都能进行的劳动我的答案:简单劳动9.[判断题]【判断题】创意劳动指的是面对新问题,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运用创造性思维,形成事物之间全新结合方式的活动。
我的答案:对10.[判断题]【判断题】精神劳动生产的精神产品主要是指劳动者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领域以脑力劳动为主所提供的智力成果。
我的答案:对章节测验第九章1.[单选题]【单选题】从特性看,创新劳动是___________的融合,不是同一劳动产品生产的重复累加,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质的更新。
《智力测验》课件
![《智力测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6cd5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4.png)
定义
标准化智力测验是一种经 过严格制定和标准化程序 的智力评估工具,具有统 一的评分标准和程序。
特点
标准化智力测验具有较高 的信度和效度,能够提供 准确的智力评估结果。
应用
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 、医学等领域,用于评估 个体的智力水平和发展潜 力。
非标准化智力测验
定义
非标准化智力测验是一种相对灵 活的智力评估工具,可以根据特
预测学业成就
智力测验的结果可以用来预测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业成就,为家长和学 生提供参考。
职业选择与指导的应用
职业匹配
01
通过智力测验,可以了解个人的智力结构和特点,从而为个人
提供适合的职业建议,实现职业与个人能力的匹配。
职业规划
02
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个人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
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提高职业发展的成功率。
诊断问题
智力测验可以帮助诊断个 体是否存在智力障碍、学 习困难等问题,为进一步 的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
智力测验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智力测验
发展中的智力测验
早期的智力测验主要基于心理测量学 原理,通过编制一系列的测验题目来 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代表性的测验 有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和韦氏智力量 表等。
随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智力测 验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现代的智力 测验不仅关注个体的认知能力,还关 注其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 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
智力测验的应用
智力测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职业、 临床等领域。在教育领域,智力测验 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潜力, 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在职业领域 ,智力测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 工具;在临床领域,智力测验可以帮 助医生诊断智力障碍、精神疾病等问 题。
第八章量表与测验法 (1)
![第八章量表与测验法 (1)](https://img.taocdn.com/s3/m/5f04e1acaf1ffc4fff47ac01.png)
一量表法1量表是适用于调查人们主观态度的测量工具,它由一组问题构成,用以间接测量人们在某一态度或观念上的状况。
2量表是用多个问题来测量一个概念(或变量),因此我们也可以把量表看作是衡量某一概念的综合指标。
一个量表实际上是把“尺子”,它的作用在于精确度量一个较抽象的或综合性较强的概念。
3量表的类别:按测量内容分态度量表、能力量表、智力量表、人格量表等按目的分调查量表和测验量表按方式和形式分总加量表、累积量表(格特曼量表)、瑟斯通量表、语义差度量表4总加量表(利克特量表)的基本形式是给出一组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对每一问题表明其“同意”、“不同意”或“不表态”(也可分为五级或七级回答);然后根据每一个人的回答来计分,每个人在所有问题上的得分总加起来可以得出一个总分,这个分数可用来衡量其在某一态度或观念上的倾向性。
总加量表类似一个综合指标。
5总加量表的制作:(1)根据调查内容挑选一组有关的问题(2)规定回答的类别和计分标准(3)试调查,请一些人回答这组问题(4)计算各题的分辩力,删除分辩力不高(即答案趋于一致)的题目(5)保留分辩力较高的题目组成量表6测评表:在考核和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工作绩效时,通常是设计一份测评表。
7量表的优点:能较精确地测量社会现象。
8量表的缺点:设计比较复杂,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还不太高。
二测验法1测验在社会调查中是测量人们行为、态度及心理特征的方法。
2测量方式对于行为的测量通常是直接测量对于态度、人格、能力和心理特征,由于其无法观察而不能直接进行测量,只能间接地测量。
3测验的类型:(1)能力与成就测验测量智力、管理能力、工作绩效等(2)人格与兴趣测验气质、性格、兴趣、需要等方面4测验的程序:(1)选取受测者(2)让受测者对一组预先设计好的刺激(问题、情景、图象等)作出反应(3)测量这种反应,用一个指标说明受测者的反应程度(4)用这个指标来推理受测者在某一行为和态度方面的状况三社会计量法1社会计量法(社交计量法)是一种调查人们社会关系特征和群体特征的测量方法。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章节题库(常模参照测验)【圣才出品】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章节题库(常模参照测验)【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0cc57346c85ec3a86c2c532.png)
第8章常模参照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将Z分数转换成T分数时,需要进行()。
A.正态化转换B.非正态化转换C.线性转换D.非线性转换【答案】C【解析】T分数是从Z分数经过线性转化而来的一种正态化的标准分数,公式为T=10Z +50。
2.在各类标准分数中,标准十分的平均数为5.5,标准差为()。
A.3B.1.5C.10D.15【答案】B【解析】标准十分是一种常态化的标准分数,它是以5.5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另外还有标准九分和标准二十分等。
标准九分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标准二十分以10为平均数,以3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3.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比较基础是()。
A.常模分数B.常模C.导出分数D.分数【答案】B【解析】常模分数是指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按一定的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即常模分数是导出分数的一种。
而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构成常模,常模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比较基础。
4.发展常模就是()。
A.团体的分数B.百分位数C.个人的分数D.年龄量表【答案】D【解析】发展常模是将个人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现相比较,然后根据这种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亦称年龄量表。
在此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5.在心理测验中,对于非典型群体需要制定()。
A.普通常模B.特殊常模C.一般常模D.发展常模【答案】B【解析】常模有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之分。
测验手册上所列的常模通常为一般常模,它不一定适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
特殊常模是为非典型团体建立的,一般比为小团体建立的常模范围更窄。
其优点是,可使被试的结果与最接近的人进行比较,但这同时也是它的缺点,不容许分数在较广的范围内作解释。
6.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叫作()。
A.团体B.常模团体C.样本D.受测人群【答案】B【解析】常模团体是指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智力测验》课件
![《智力测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e85e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2.png)
常见的智力测验
WAIS智力测验
WAIS智力测验是全面评估智力的一种常用测验, 广泛应用于成人智力测试中。
WISC智力测验
WISC智力测验是专为评估儿童和青少年智力水 平而设计的测验。
Raven的标准进阶矩阵测试
Raven的标准进阶矩阵测试是一种经典的智力测 验,通过矩阵图案的推理来评估智力水平。
英国国民学习测验
包括逻辑推理训练、记忆力训 练、问题解决训练等各类能力 训练方法。
智力训练的效果
科学的智力训练可以帮助个体 提高思维能力、增强问题解决 能力和创造力。
结论
总结智力测验的重要性
智力测验是评估和了解个体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 对于个人发展和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提醒注意智力测验的误解和局限性
智力测验结果仅代表个体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的表 现,不能全面衡量智力。
智力测验的实施
1
测验前的准备细节
确保测验环境安静舒适,准备好所有需要的测验材料和工具。
2
如何评估测验结果
分析和解释测验结果,了解测试者在不同智力领域的表现和水平。
3
分析测验结果的方式
采用标准化评分、百分位等方法来解读测试者的智力测验得分。
测验的结果与解释
IQ值和智力水平的关系
IQ值是智力测验结果的一种评估指标,与个体的智力水平呈正相关。
英国国民学习测验是用来检测学生在不同学科 领域的智力水平和能力发展情况。
智力智力能力或 技能,通过针对性问题的回答 评估个体的能力。
全面测验
全面测验评估个体在多个智力 领域的整体能力,包括语言、 逻辑推理、空间认知等。
成套测验
成套测验是一种综合性测验, 测试个体在多个智力领域的能 力,并给出整体智力水平的评 估。
第八章 智力与智力开发题库
![第八章 智力与智力开发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75521001b90d6c85ec3ac671.png)
试题库第八章智力及智力开发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1分/题,共8分)1、智力是以(C)为核心的能力。
A.创造力B.想象力C.抽象思维能力D.记忆力2、西方心理学中,一般认为智力是(C)。
A.个体学习的能力B.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C.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D.个体抽象思维能力3、斯腾伯格认为应从(D)方面分析一个人的智力。
A.经验B.成分C.实践D.情景4、创造力的核心要素是(C)。
A.聚合思维B.直觉思维C.创造性思维D.抽象思维5、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是(C)。
A.二因素论B.群因素论C.三元智力理论D.多元智力理论5、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A)的智龄?A. 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6、智力年龄的概念由()提出,后经由()修订,并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
(C)A.推孟,比纳B.比纳,西蒙C.比纳,推孟D.比纳,韦克斯勒7、在智力测验中成绩为95分属于(B)。
A.优秀B.中等C.中下D.迟钝8、某人1980.10.10出生,1987.09.05参加测验,测验分数经查知道其智龄为8岁5个月,则此人智商为(D)分。
A.125B.118C.137D.121二、多项选择题(共6题,2分/题,共12分)1、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智力由三个各自包含多种因素的维度组成,这三个维度是(ABD)。
A.内容B.产物C.符号D.操作2、发散思维具有(BCD)的特征。
A.灵活性B.流畅性C.独特性D.变通性3、以下更多受到液态智力影响的测验是(BC)A.经验评估B.图形相关C.记忆广度D.词的理解4、人的智商按(AD)分布A、常态曲线B、两头大中间小C、偏态曲线D、两头小中间大5、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ABC)A、发展水平上B、表现早晚上C、类型结构上D、性别差异上6、(ABCD)是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A、出生前后的营养B、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C、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D、主观努力三、填空题(共8题,1分/空,共15分)1、迈耶等人编制的《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中用以评估整体情绪智力及其三个成分。
第八章社区常用心理评估
![第八章社区常用心理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9e852270066f5335a81213d.png)
第一节 智 力 评 定
一个分测验中的各项目得分相加,称分测验的 粗分(或称原始分)。粗分按手册上相应用表可 转化成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分 别将6个言语测验和5个操作测验的量表分相加, 便可得到言语量表分与操作量表分。再将两者 相加,便可得到全量表分。最后,根据相应用 表换算成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由于 测验成绩随年龄变化,各年龄组的智商根据标 准化样本单独计算,查被试者的智商一定要查 相应的年龄组。
第一节 智 力 评 定
10.图形识别 由4个标准图形和90个包 括4种标准图形在内的各种图形组成的分 测验,主要用于测验被试者的视觉分辨 能力、注意力及瞬时记忆能力,同时还 测验手的书写速度及视觉一运动的协调 性、灵活性和精细动作的准确性。
第一节 智 力 评 定
CISA采用离差智商的概念:编制者根据不同分测验的 交流方式组合成言语能力量表和操作能力量表,提出 了能力商(ability qu()tient,AQ)的概念;同时根据因素 分析的结果,把含有相同智力因素的量表组成为A(语 言一理解)、B(数字一逻辑)、C(知觉一组织)和D(注意 一分辨)四种智力因素量表?并提出智力因素商 (intelligence。factor quotient,IFQ)的概念。在相关概 念的基础上,CISA建立了各分测验量表分、能力商、 智力因素商、智商 和百分位等级等各种常模,有助于 评估被试者的智力及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发展的水平 和平衡性。第一节 智 Nhomakorabea 评 定
此外,在WAIS—RC的手册中.还附有各 分测验的粗分转换成年龄量表分的表格。 年龄量表分也是以10为平均数、以3为标 准差的标准分数,但它不是与被试总体 比较,而是按年龄组的成绩分别计算的。 年龄量表分主要用于临床诊断,其意义 与前述用于计算智商的量表分有所不同。
智力测试题书(3篇)
![智力测试题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ee6e6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0f.png)
第1篇前言智力,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认知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指标。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特编写此《智力测试题书》。
本书收集了各类智力测试题,包括逻辑思维、数学推理、空间想象、记忆力、判断力等,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题目,激发读者的思维潜能,提高智力水平。
第一章:逻辑思维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与题目中的规律相同?()A. 1、3、5、7、9B. 2、4、6、8、10C. 1、4、9、16、25D. 1、3、7、13、212. 下列哪个选项与题目中的规律相同?()A. 1、2、3、5、8B. 1、2、4、7、11C. 1、3、6、10、15D. 1、2、5、9、143. 下列哪个选项与题目中的规律相同?()A. 2、3、5、7、11B. 3、4、7、11、16C. 2、4、7、11、16D. 3、5、8、12、17二、判断题1.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也是正数。
()3.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4. 任何两个自然数的和都是偶数。
()三、填空题1. 下列数列的规律是:1、3、5、7、(),填入括号内的数是()。
2. 下列数列的规律是:1、4、9、16、(),填入括号内的数是()。
3. 下列数列的规律是:2、5、10、17、(),填入括号内的数是()。
第二章:数学推理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与题目中的规律相同?()A. 2、4、8、16、32B. 3、6、9、12、15C. 4、8、12、16、20D. 5、10、15、20、252. 下列哪个选项与题目中的规律相同?()A. 1、3、6、10、15B. 2、4、7、11、16C. 3、6、10、15、21D. 4、7、11、16、223. 下列哪个选项与题目中的规律相同?()A. 2、3、5、7、11B. 3、4、7、11、16C. 2、4、7、11、16D. 3、5、8、12、17二、判断题1. 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它的平方根相等。
智力测试题的书(3篇)
![智力测试题的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e5002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9.png)
第1篇第一章:引言智力,是人们认知、思考、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智力已成为衡量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为了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本书特收录了各种类型的智力测试题,旨在挑战读者的思维极限,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第二章:逻辑推理题逻辑推理题是智力测试题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考验的是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经典逻辑推理题:1. 题目:有5个房间,分别用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涂成。
现在有5个不同的人,分别住在不同的房间,且每个人的房间颜色都不相同。
已知:(1)红色房间的人喜欢听音乐;(2)黄色房间的人不喜欢看电影;(3)蓝色房间的人住在绿色房间的人旁边;(4)黑色房间的人住在黄色房间的人旁边;(5)绿色房间的人不喜欢听音乐。
请问,喜欢看电影的人住在什么颜色的房间?答案:喜欢看电影的人住在蓝色房间。
2. 题目:一个村庄有5户人家,每户人家都养了鸡、狗、猪、羊和牛中的一种。
已知:(1)养羊的人比养猪的人家多;(2)养牛的人比养鸡的人家多;(3)养狗的人比养猪的人家少;(4)养猪的人比养羊的人家少;(5)养鸡的人比养牛的人家少。
请问,这个村庄里养鸡的人有多少户?答案:养鸡的人有3户。
第三章: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考验的是人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以下是一些经典数学问题:1. 题目:有100个人参加一个比赛,比赛规则是:如果一个人输了,那么这个人要给赢的人10元;如果两个人打平,那么这两个人都要给赢的人5元。
请问,比赛结束后,谁的钱最多?答案:钱最多的是裁判。
2. 题目:一个班级有40人,其中有18人喜欢打篮球,有20人喜欢打足球,有10人既喜欢打篮球又喜欢打足球。
请问,这个班级里不喜欢打篮球也不喜欢打足球的有多少人?答案:有12人不喜欢打篮球也不喜欢打足球。
第四章:谜语题谜语题是智力测试题中的一种趣味性较强的类型,它考验的是人们的联想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经典谜语题:1. 谜语:一种水果,形状像苹果,颜色像葡萄,味道像西瓜,请问这是什么水果?答案:草莓。
怎样测智商测试题(3篇)
![怎样测智商测试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204d4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6.png)
第1篇第一章:智商测试的起源与发展1.1 智商测试的起源1.2 智商测试的发展历程1.3 智商测试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第二章:智商测试的基本原理2.1 智力的定义2.2 智商的计算方法2.3 智商测试的标准化第三章:智商测试的类型与内容3.1 纯智力测试3.2 工具使用测试3.3 观察能力测试3.4 情绪智力测试3.5 创造力测试3.6 智商测试的题型第四章:如何准备智商测试4.1 心理准备4.2 知识储备4.3 生理准备4.4 时间管理第五章:智商测试的实施步骤5.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5.2 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3 测试后的数据处理第六章:智商测试题的解析6.1 纯智力测试题解析6.1.1 数量关系题6.1.2 判断推理题6.1.3 图形推理题6.2 工具使用测试题解析6.2.1 拼图题6.2.2 拼接题6.3 观察能力测试题解析6.3.1 观察细节题6.3.2 观察变化题6.4 情绪智力测试题解析6.4.1 情绪识别题6.4.2 情绪调节题6.5 创造力测试题解析6.5.1 无限创意题6.5.2 解决问题题第七章:智商测试结果的分析与应用7.1 智商测试结果的解读7.2 智商测试结果的应用7.2.1 教育领域7.2.2 心理咨询领域7.2.3 人力资源领域7.3 智商测试结果的局限性第八章:智商测试的争议与反思8.1 智商测试的争议8.2 智商测试的反思8.3 智商测试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九章:常见智商测试题库及解题技巧9.1 常见智商测试题库介绍9.2 解题技巧与策略9.2.1 基础知识的应用9.2.2 思维方式的转换9.2.3 时间管理第十章:智商测试的自我提升10.1 智商测试与自我认知10.2 智商测试与个人成长10.3 智商测试与职业发展结语智商测试作为衡量个体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对于个人成长、教育、职业发展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了解智商测试的原理、类型、实施步骤以及解题技巧,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智商测试,为自己的发展助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S1
S2
S3
S4
S5• • • • • •
G因素理论模型
2.群因素论(Thurstone,1938)
• 与Spearman相反,Thurstone(1887~1955)认 为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能力,而是由七种 基本心理能力构成的,每一种基本能力在 同一类作业中起作用,不同能力之间相关 很低。
Thurstone的七种基本能力
– 对智力的综合理解
• 美国心理学者韦克斯勒采用综合的观点,认 为智力是一个人心理能量的总和,此项能量 能够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动,使个人的思想有 条理,并且能够对自身的环境做有效的适应。
智力结构的理论假说
• 智力到底包括哪些基本能力的问题,到 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 • 主要的假说包括:
Spearman两因素论 Thurstone群因素论 Guilford三维结构论 Cattell和Vernon的层次论 Gardner’s多相智力模型 Sternberg三元智力理论。
4.智力层次模型
• Cattell (1971)调和了Spearman和Thurstone的观 点,提出一个智力模式,认为G智力包括两个亚成 份:流体智力(fluid abilily)和晶体智力 (crystallized ability)。 • 流体智力指个体基本的生物潜能,不受社会文化 影响的智慧能力。包括,抽象推理的速度和准确 性,尤其是解决新问题能力。 • 晶体能力指通过学校和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能 力,表现为个体的学识水平。
5.Sternberg三元智力理论
– 个体智力上的差异是由于其对刺激情境 的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导致的。 – 智力三重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 • Componential 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 • Experiential 要求的能力 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 • Contextual
力
5.Sternberg三元智力理论
早期的比纳-西蒙量表
• 1905年版本,共计30个项目,难度低的项目在前, 难度大的在后,未考虑项目的功能。以词语材料 为主,没有操作性作业。一个3岁儿童如通过了19项,那么便可认为他比平常的3岁儿童要聪明些。 一个3岁儿童如能完成第14项,这便算是通过5岁 平常儿童的上限了。 • 还未有测量单位、这个量表的常模尚只有50名儿 童,更谈不到效度材料。 • 在1908年的修订本中,发展成了年龄量表,即是将项 目按年龄分组;引出了智力年龄(mental age,MA) 的概念。
– 1905年,比奈和助手西蒙发表了第一个 心理取向的智力测验——比奈一西蒙量 表,用语文、算术、常识等题目来测量 判断、推理等高级心智活动。 – 1908年首次修订,修订后的量表运用了 近代测验理论的基本思想,即测验的原 理在于将个人的行为与他人比较并归类, 首次采用智力年龄作为衡量儿童智力发 展水平的指标。
– 个体智力上的差异是由于其对刺激情境 的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导致的。 – 智力三重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 • Componential • Experiential 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 • Contextual
新问题时,统合不同观 念而形成的顿悟或创造 力
智力测验的发展
• 一、高尔顿和生理计量法
– 诸如判断线条长短、物体轻重、声音强弱的简 单测验,来测量个体的智力。他还注意到白痴 对于热、冷、痛鉴别能力较低,因此这种生理 计量法在判定个体差异方面是有一定功效的。 – 这些任务过于简单,不能预测个人的学业成绩 和工作成就,但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不 过现在的测量更复杂的、更科学,研究者们最 感兴趣有几种方法:
5.Sternberg三元智力理论
– 个体智力上的差异是由于其对刺激情境 的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导致的。 – 智力三重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 metacomponents; • Componential Performance components • Experiential Knowledge-acquisition • Contextual
1.观察时(Inspection time)
• 在计算屏幕上呈现固定线索500ms,等待 360ms,呈现靶刺激(呈现时间不同),并 迅速覆盖,以90%正确的呈现时间作为观察 时。观察时与IQ呈负相关(0.5左右),反 映了视觉信息的编码速度。
2.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 对电脑屏幕上呈现几种刺激,判断是否为 靶刺激,并迅速作按键反应。它包括反应 时间和运动时间,反映神经加工速度,与IQ 呈负相关(0.3左右)。
• 3岁儿童测试内容举例
– 1.穿珠:要求将48颗珠子穿在一起。 – 2.看图说出物体名称:有18张图片(马、树、衣物、 球、飞机、轮船等),要求说出10张。 – 3.用积木搭桥。 – 4.回忆动物图片。 – 5、临摹圆形。 – 6.画直线。 – 7.顺背3位数。
斯坦弗-比纳量表(S-B)
• S-B为推孟在美国斯坦弗大学根据B-S修订 本(1911年版)发展而成。这一新量表保存 了原量表的年龄差异、 一般智力和年龄 量表这三个原则. • 新的发展是项目再次加多(从原有的59 个发展到90个), 年龄范围扩大(3-14 岁 儿童和平常及低智成人),标准化样本扩大 (2300名,其中正常儿童1700名,低智及高 智儿童分别为200名和400名),以及发展了 比率智商(IQ)。
1.G因素论( Spearman,1927)
• Spearman(1863~1945)是因素分析的发 明者,通过因素分析研究,他认为智力由 一个普通因素(G)和众多特殊因素(S) 构成。G因素在各种心理能力测验上均有较 高的负荷,每个S因素仅在某类能力测验上 有较高的负荷。按Spearman的观点,G因素 是理解智力的关键,是从事各种活动均需 要的能力;S因素包括一些特殊能力,只对 某些活动起主要作用。
智力测验
主讲:邹智敏 时间:2010年12月5日
第八章 智力测验
• 一、智力理论 • 二、智力测验的发展 • 三、个别智力测验
– (1)比奈量表 – (2)韦氏量表
• 四、团体智力测验 • 五、非言语智力测验 • 六、评论与发展
智力理论
• 一、对智力的看法
– 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 主要代表人物为伯金汉(B.R.Buckinkingham)、科 尔文(S.S.Colvin)、汉蒙(V.A.Hemon)
components
5.Sternberg三元智力理论
– 个体智力上的差异是由于其对刺激情境 的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导致的。 – 智力三重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 • Componential 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 • Experiential 用学得的知识经验处理 • Contextual 日常事务的能力
• 1937年的修订:编成L和M这两个平行本。 • 1960年的修订: L-M综合本;计算离差智商。 • 1972年的修订:桑戴克(R.L.Thorndike )为 1960年的L-M综合本重新标准化;样本有非白种人 (黑人和西班牙种人) • 1986年的修订:量表结构(分测验形式)和IQ形式 (领域分与总IQ)等方面的改革。 • 2003年的修订:nonverbal IQ; age range of 2-0 through 85+;extends low-end and high-end items(see tabel 9-1)
3.智力结构论(Guilford,1967)
• 单因素模型的另一极端是Guilford的智力结构模型, 含100多个智力因素,不同时期的版本包含的因素 量不同(120,150,180)。他用一三维立方体来 表示,三个维度分别称为运作,内容和产品。 • 运作指心理过程如认知、记忆、评价、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 内容指被加工材料的类型,如符号、语义、行为、 听觉、视觉的, • 产品指加工的结果,如单元,类别、关系、系统、 转换、蕴含。
0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等。
பைடு நூலகம்
个别智力测验
最常用的个别智力测验有: • 比内智力量表(Binet-Simon Scale, B-S) • 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WSs) 所有团体智力测验都可用于个别测试。
比奈量表
– 比奈-西蒙量表自1905年问世于法国。 – 美国Terman(1916)将此量表修订成斯坦弗比内量表(S-B)最负盛名。 – 该量表在1937、1972、1986年先后作过几次修 订,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智力测 验工具。
3.语义提取速度 (Lexical access speed)
• Hunt用字母配对任务(AA,Aa,Ab等)要 被试判断名称是否相同,将Aa反应时减AA 的反应时间作为语义提取速度,与言语智 商呈高的负相关。
4.同时加工速度
• 如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听声音按键,高IQ者, 反应快,操作有效。
• 二、比奈和智力年龄
• (1) Verbal Comprehension:可用词汇测验来测量。 • (2) Verbal fluency:用限时测验来测量,给一个字 母,要求被试组尽可能多的词。 • (3) Inductive reasoning:用类推和数列填充等测验 来测量。
• (4)Spatial Visualization:用一些要求作心理旋转 的作业来测量。 • (5) Number:用四则运算和简单数学应用题来 测量。 • (6) Memory:用图、词回忆测验来测量。 • (7) Perceptual speed:用图画细微的辨认测验来 测量。
5.Sternberg三元智力理论
– 个体智力上的差异是由于其对刺激情境 的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导致的。 – 智力三重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 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 • Componential 用知识分析资料,经思 • Experiential 考、判断、推理达到问 题解决的能力; • Context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