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现象三》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一、【复习目标】1.了解光的热效应,知道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108m/s 。

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4.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5.掌握平面镜成像和光的反射的作图方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反射的规律、平面镜成像和光的反射的作图 难点:影和像的含义、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三、【知识梳理】四、〖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图1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图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例2.如图2所示,小明想通过A 、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 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例3.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 转折的E 、F 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_______ 反射.让光贴着纸板照到平面镜上的目的是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 贴着纸板E 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 上会看到反射光OB 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 、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有3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在寻找棋子A 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 ,使它与棋子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4)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 ,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5)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 ;(6)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7)移开棋子B ,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 (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 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五、〖当堂反馈〗1.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电视遥控器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2.一束光沿着与水平面15°角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

物理导学案:苏科版八上第三章光现象

物理导学案:苏科版八上第三章光现象

物理导学案:苏科版八上第三章光现象我的物理导学案:苏科版八上第三章光现象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光现象,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通过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光现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光的传播特点,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3. 理解光的折射定律,能够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4. 能够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镜子、玻璃板、水杯、透明塑料尺。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如日食、月食、水面倒影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光的传播:讲解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让学生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进行实验演示,如激光笔穿过透明塑料尺,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3. 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演示镜子反射实验,让学生掌握反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平面镜、凸面镜等。

4. 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演示水杯和玻璃板折射实验,让学生理解折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看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潜望镜、测玻璃板的厚度等。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2. 活动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光现象,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原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学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以“光现象”为主题,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操作、体验光的现象,引导他们发现光的奥秘,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了解光的基本概念,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原理。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掌握光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光盘、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镜子、激光笔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套件,包括透明塑料尺、玻璃杯、水、镜子、激光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现象,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光的奥秘。

2. 基本概念:讲解光的基本概念,让孩子们了解光的特点和作用。

3. 光的传播:让孩子们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尺,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探讨光的传播原理。

4. 光的反射:让孩子们将激光笔照射镜子,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探讨反射原理。

5. 光的折射:让孩子们将激光笔照射玻璃杯,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探讨折射原理。

6. 动手实验: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透明塑料尺、玻璃杯、镜子等,验证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

7.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见解。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难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的原理。

2. 解答: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苏科版【学习目标】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重点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图,应用光的反射规律作光路图。

【学习过程】由学生阅读并互相提问弄清以下问题1、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像,像与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2、平面镜的用途为:利用平面镜可以,还可以改变、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直立一块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从而能得到像与物等大、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2)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 (有/没有)棋子的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实)像、5、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可分为反射和反射两种。

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的(填“可逆”或“不可逆”)。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定律。

典型例题学生先思考并回答,教师巡回纠错并讲解例1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水中的月是像(填实或虚)、例2 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

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例3 汽车后视镜是,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来反射光的、平面镜可以改变,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_______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例4 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箱子中有一点光源S和一块平面镜M,试作出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M反射后从小口K射出光的范围、光现象复习(2)---课内作业1、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A、变大C、不变D、无法判断2、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B、倒影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3、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A、凹型镜面 B 凸型镜面 C 平面镜面 D 乳白平面4、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A、镜面反射B、漫反射C、不发生反射D、两种反射同时产生5、如图所示,人眼看不见哪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a物C、c物D、a、b、c三物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观察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第三章 光现象 导学案

第三章 光现象 导学案

第三章 光现象一、光的色彩 颜色【课前预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

在月亮、太阳、课桌、点燃的蜡烛当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光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在太阳、闪电、舞台上的灯光、激光束、发光的水母、蜡烛光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见过光的色散现象吗?自己做做看:① 找一个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看一看,太阳光经三棱镜后会变成什么?②含一口水,背对着太阳,喷出雾状,看一看,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现象叫光的____ ___,由此可见太阳光是由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 等色光组成。

最早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

【课堂重点】 〖学习过程〗1. 同学自我朗读P 55 的日记片段。

2.光的色散实验结论:太阳光是由 等色光组成的。

3.色光的混合(说出阴影部分的颜色)4.光的三原色: 5.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①大家动手做一做,分别用红色、绿色、蓝色透明体看物体发现:通过红色玻璃纸看到的墙为_______色。

通过绿色玻璃纸看到的墙为_______色。

通过蓝色玻璃纸看到的墙为_______色。

绿红______色 红蓝______色 绿蓝______色结论: 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______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②问题: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确定的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太阳光照在红花上,我们见到 色花 太阳光照在黄花上,我们见到 色花太阳光照在蓝花上,我们见到 色花6.光具有能量:① 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转化为 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导学案_图文.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导学案_图文.

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色彩颜色【学习目标】(1知道光源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2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了解光的三原色及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光具有能量。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及颜料的三原色。

【学习难点】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相关结论。

【课前预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

【课堂导学】 1、组内助学 2、小组展示 3、精讲点拨【活动 1】什么是光源〖活动〗例举生活中发光的物体:〖思考〗上面所例举的物体是不是都是自身在发光?哪些物体是自身发光的?〖分析〗上面例举的自身发光的物体我们还可以分为两类1.自然界存在并能自行发光:2.在人为条件下使其发光的:〖总结〗〖思考〗下面物体哪些是光源?萤火虫、放映幻灯片的银幕、放映的电视机荧屏、太阳、月亮、恒星、蜡烛、宝石。

并思考哪些是天然光源和人选光源?【活动 2】光的色散〖思考〗人们认为白色的阳光是最单纯的, 你认为这是真的吗?生活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你的观点?〖活动〗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用光屏来接收经过三棱镜后的光线。

如书中图所示。

〖总结〗〘活动 3〙色光的混合光的三原色〖思考〗既然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同学们能否将七种色光再复合出白光呢?〖活动〗再用另外一块三棱镜(倒置放在彩色光带通过的地方,观察到什么现象?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1:1:1混合,变成了色。

将红、绿两种颜色的光 1:1混合,变成了色。

将红、蓝两种颜色的光 1:1混合,变成了色。

将绿、蓝两种颜色的光 1:1混合,变成了色。

〖总结〗〘活动 4〙物体的颜色〖活动〗 1. 透明体:(1 透过红色(蓝色、绿色玻璃纸观察周围的景物,与平时有什么不同?(2 当一束白光透过红色玻璃纸会发现:(3 当一束白光透过蓝色玻璃纸会发现:(4 当一束红光透过蓝色玻璃纸会发现:(5 当一束红光透过无色玻璃纸会发现:(6 当一束白光透过无色玻璃纸会发现:2. 不透明体:在暗室中:(1 用一束白光照射到红纸上你会看到:(2 用一束白光照射到蓝纸上你会看到:(3 用一束红光照射到白纸上你会看到:(4 用一束蓝光照射到白纸上你会看到:(5 用一束红光照射到蓝纸上你会看到:〖思考〗带着红色墨镜看作业本上蓝色的字,字是色;看白色的墙壁,墙壁变___色, 看红色的衣服,衣服是色。

八年级物理《第3章 光现象》复习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3章 光现象》复习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3章光现象》复习学案姓名:知识梳理1、_____ __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月亮、萤火虫属光源的是。

2、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它会分解成_____种色光。

这个实验显示的现象叫做_________,第一个研究这一现象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4、※将_____、______、______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而将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颜料。

5、人眼能感觉到特定_________范围内的光,还有一些光,人无法觉察,被称做________。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光叫________,具有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6、在光的色散实验中紫光的外侧有一种不可见的光叫_________,这种不可见光的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_________物质发光。

这种不可见光的应用是被用来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就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分别举两个例子:,;,。

8、结合图像说说小孔成像的特点:。

9、在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m/s。

在其它透明介质中速度比在真空中(小或大)。

10、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__________呈现的像,叫虚像。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

11、平面镜常被用来成像,如制成__________;平面镜还被用来改变光路,如制成的______。

如果平面镜使用不当,就可能带来的麻烦,甚至造成___________。

12、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__________光会被物体表面_______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我的幼儿园教学设计意图在于通过一系列互动和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探索和理解光现象。

我采用了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以实践活动为主,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感知到光的存在,了解光的基本特性,以及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光的现象。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1. 感知到光的存在,了解光的基本特性;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3.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光的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一、引入:我向孩子们展示了手电筒,让他们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

然后,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感受光的传播。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感知到光的存在和传播。

二、探索光的传播:我给每个孩子一张彩色纸张,让他们将纸张放在手电筒的光源前面。

孩子们发现,纸张上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了解到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性。

三、光的折射:我拿了一个玻璃杯,装满了水,然后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入玻璃杯中。

孩子们观察到光线在进入玻璃杯时发生了弯曲。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了解到光在折射过程中的特性。

四、光的反射:我放置了一面镜子,让每个孩子用手电筒的光线照射镜子。

孩子们发现,光线在镜子上发生了反射。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了解到光在反射过程中的特性。

五、描述光的现象: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光的现象。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在活动的重难点中,我发现光的传播和反射是孩子们难以理解的部分。

因此,我在活动中特别强调了这两个方面,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手电筒的光现象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但是,我发现有些孩子在描述光的现象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拓展延伸:我计划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个光现象的观察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导学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导学案.doc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教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自主复习】1、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可分为光源,如:太阳、荧火虫等;和光源,如:电灯、蜡烛等。

2、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一—、、—、、一、—=在红光之外是—,在紫光之外是,人眼都看不见,称为不可见光。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作用强,能杀菌,应用紫外线的效应,进行防伪。

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4、色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5、光在________ 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6、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光的,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________ 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反射角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7、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被反射后仍为,这样的反射叫;若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时,则反射光将反射,使我们能从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样的反射叫。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o8、平面镜成的是,的像,而小孔所成的像是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而成的像,小孔成像,则是由于所成的像。

【课堂导学】1.(2010江苏南京,2题)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树在水中的倒影放大镜把图片放大了日全食现象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A B _ C D2.(2010江苏镇江,4题)下列描述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小孔成像B.插入水中的筷子好象弯折了C.放大镜看报纸D.水中倒影3.(2010江苏常州,5题)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A.绿叶黄花B.黑叶红花C.黑叶黑花D.红叶红花4.(2010江苏泰州,7题)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图3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 ImB. 1.5mC. 2mD. 3m5.(2010年湖南湘潭,12题)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温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6.(2010年安徽芜湖,6题)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2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为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

主要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以及眼睛和视觉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和解释,眼睛和视觉的形成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镜子、玻璃片、色散实验器材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2. 知识回顾(10分钟)复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以及眼睛和视觉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以及眼睛和视觉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在笔记本上画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示意图。

2.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光现象,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3.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复习是否全面,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扎实,是否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在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例题讲解的重点和难点解析1. 重点解析(1)光的传播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个原理是理解后续光现象的基础。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种类;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全反射;4. 光的色散:光谱、色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2. 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光的色散现象。

难点: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实验器材;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日食、月食、水面反射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2. 知识讲解:(1)光的传播:解释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方式,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2)光的反射:介绍反射定律,讲解反射种类,示例反射现象的解释;(3)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示例折射现象的解释;(4)光的色散:展示光谱,解释色散现象。

3. 例题讲解:挑选典型的反射和折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光现象的题目,让学生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环节:安排学生进行光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四个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展示光现象的基本原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解释下列光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1)日食和月食;(2)水面上的倒影;(3)透过玻璃砖看物体。

2. 答案:(1)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2)水面上的倒影:光的反射;(3)透过玻璃砖看物体:光的折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讲解光现象的基本原理,设计例题和随堂练习,以及实验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光的基本知识。

课后,学生应加强对光现象的理解和应用,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拓宽知识面,提高对光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时可向同学、老师请教,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7.课后作业:布置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针对八年级上册的学生,他们在物理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如光的传播、反射等现象,但对平面镜成像的深入理解尚有不足。学生在生活中虽然经常接触到平面镜成像现象,但往往未能将其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缺乏对现象背后原理的认识。此外,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如成像距离的计算,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交叉应用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动画、课件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平面镜成像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针对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的不足,教师应提供适当的辅导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物理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第三章 光现象》导学案

《第三章 光现象》导学案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自身能够_______的物体。

分类:①自然光源;②人造光源。

2、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具有,应用。

紫外线能使,应用。

3、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___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相关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光的传播速度:(1)真空中的光速:c = ___________m/s = ___________km/s(2)其他介质中的光速:V空气>V水>V玻璃5、小孔成像的特点:小孔成像成的一定是像,像的形状与有关,与无关,像的大小可能放大、缩小和等大。

二、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虚像①成的是像②像与物大小_________;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④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_________;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定律。

3、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眼睛______看到,但_________用光屏接收;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眼睛______看到,也_________用光屏接收;4、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成像缩小。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成像放大。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三、光的反射1、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_______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①三线共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法线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两角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学案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一堂关于动物的课。

一、设计意图我设计这堂课的思路是通过动物这个主题,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对动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拿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我播放一段动物的视频,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讲解:我根据PPT的内容,向孩子们介绍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例如:熊猫喜欢吃竹子,猴子喜欢爬树等。

3. 实践:让孩子们用画笔和彩纸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剪下来。

在制作过程中,我引导他们观察动物的特征,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 展示: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制作的心得。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观察得很仔细,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

在课后,我鼓励孩子们去观察身边的动物,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堂动物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引入环节的动物图片和视频的选择,这是吸引孩子们注意力,激发他们兴趣的重要手段。

我精心挑选了各种生动有趣的动物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在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动物的魅力。

讲解环节的内容呈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光现象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3.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教学难点】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四《巩固提高一》
1.一束光线斜射到玻璃平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入射光线和界
甲图说明: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