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微观示意图类选择题真题汇总

合集下载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2图像类试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2图像类试题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2图像类试题含解析D碳气体,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图可知,P点时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溶液中的氯化钙,故含有两种溶质,故错误;B、设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2HCl ==2NaCl+H2O+CO2↑106 44x 4.4g=,解得x=100g设生成8g的碳酸钙需要稀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 CaCl2=2NaCl+ CaCO3↓、106 100y 8g=,解得y=80g ,故共需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80g =180g,正确;C、0-P的过程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的含量逐渐减少,故pH逐渐增加,正确;D、0-P段表示生成气体,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正确。

故选A。

4. (2018•山东泰安)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 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 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答案】D【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盐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镁三种物质,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B、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故B错误;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也没有加入,所以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故C错误;D、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故D正确。

2018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指导训练:微观反应示意图

2018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指导训练:微观反应示意图

微观反应示意图
秘招一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及类别
1.化学式的书写: 首先明确每个球代表的原子种类及对应的原子个数, 再据此写出化学式。

2.物质分类的判断: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在纯净物中,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若化合物的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则该化合物为氧化物。

秘招二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基本反应类型、判断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
1. 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相同的物质(即由相同小球组成, 且结构也相同的物质),
如果有, 消除相同的物质(如下图)。

2.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 则根据图注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化学式;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 可对不同原子进行命名, 如将“●”命名为A原子, “o”命名为B原子, 然后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化学式。

3.配平,标注条件及状态。

4.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

秘招三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从微观图中获取的信息:
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秘招四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的是物理变化, 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的是化学变化。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五 图像类试题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五 图像类试题

专题五图像类试题一、选择题6. (2018·内蒙古包头)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25.(2018·甘肃兰州)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B.一定压强下,C02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D.向生锈的铁钉缓慢滴加稀盐酸25.D14.(2018·山东烟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 B C DA.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Zn粉、Fe粉C.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H2SO4至过量D.向稀盐酸与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答案】B(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9.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D(2018·广西桂林)20. 烧杯内原有某物质,向其中加入物质X,X的质量与变量Y的关系对应关系的是(【答案】D13.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生石灰【答案】BD15. (2018•陕西)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答案】C20.(2018•湖南邵阳)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①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②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C.③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答案】C(2018•湖南岳阳)15.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①图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B.②图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C.③图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D.④图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答案】D(2018·贵州安顺)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电解水B.常温下向H2SO4、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情况下产生O2D.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答案】B31.(2018·江苏连云港)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B.溶液的pH :C.氮元素的化合价: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 B9.(2018•江苏宿迁))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不相符的是(2018•湖北宜昌)在一密闭的容器中。

2018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含解析)

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1.(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D解析:图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4NO + 6H2O,甲为NH3,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乙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B正确;两种生成物为NO和H2O,它们均由两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故C正确;生成的丙(NO)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即4:6=2:3,故D错,故选择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 7O26H2O + 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山西)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 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答案】A【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氢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和数目不变。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考点11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考点11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A B C D一定条件甲乙丙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新型催化剂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硫原子高温催化剂A B C D考点11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1.(2018·深圳)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C.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D.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2.(2018·上海)用“●”表示一个氢原子,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微观示意图是()A B C D3.(2018·东营)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4B.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D.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4.(2018·泉州)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C.甲和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4D.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25.(2018·安徽)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6.(2018·广东)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

请回答:反应前后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8·汕尾)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

2018中考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2018中考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A.西瓜榨果汁B.苹果酿果醋C.糯米酿甜酒D.鲜奶制酸奶
【答案】A
【解析】
A、西瓜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苹果酿果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糯米酿甜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鲜奶制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A。
①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则需要证明反应后 溶液中有_____生成。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
②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应如何证明其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_____。
23.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该氯化钠溶液100kg,需要氯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各是_________?
24.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 + 3O2↑。现加热24.5g氯酸钾,最多可制得氧气_________克?
海南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馒头B.鸡腿C.青菜
17.三沙市是我国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1)永兴岛上的饮用水主要利用海水淡化膜对海水进行二级脱盐后获得。分离原理如图所示,该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_____操作相似;
(2)三沙海域的海水盐度高,从海水中获取食盐的方法是_____;
(3)海水提取粗盐后的母液还可以用来提取金属镁,其流程如下:
点睛:溶液是均一、稳定 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图表坐标微观图类含解析

专题分类:图表、坐标、微观图类题型1.(2018宜昌)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生成物是混合物C.用符号表示为2X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B、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用符号表示为X2,故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7O26H2O+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重庆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根据CuCl2+2NaOH=Cu(OH)2↓+2NaCl 和题意判断溶液质量先减小但不能为0,氯化铜反应完,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开始增大;根据CuCl2+Zn=Cu+ZnCl2判断开始时溶液中固体质量为0,随着锌粉不断加入生成铜的质量再增加,直至锌粉过量,溶液中固体质量一直在增加;根据CuCl2+2AgNO3=Cu(NO3)2+2AgCl↓判断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直至氯化铜和硝酸银恰好反应,之后沉淀质量不变。

真题汇编-2018年全国化学中考真题分类专1 图像题

真题汇编-2018年全国化学中考真题分类专1  图像题

专题1 图像题9. (2018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9题,2分)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D【解析】本题是一道化学图像题,考查实验过程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A. 开始反应时,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水,溶液中增加了稀硫酸中的溶剂和生成的水,氧化铜反应完毕后,只增加稀硫酸溶液中溶剂,故A正确;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开始时,金属都有剩余,酸相同且不足量,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氯化镁和氯化亚铁的质量中,氯化亚铁质量更大。

故B正确;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饱和石灰水中的溶剂反应,使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析出,反应完毕后,溶液恢复到原温度,依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 开始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膨胀,气压变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瓶中气体减少,降低,气压减小,最终瓶内的气压小于瓶内起始气压,故D错误。

(2018河北省,题号7,分值2)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A、铜不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故A选项错误;B、金属过量,所以浓度大的稀硫酸产生的氢气多,故B选项错误;C、等量的足量的金属与等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相同,并且镁比锌活泼,所以镁反应速率较快,C选项正确;D、等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较多,并且镁的速率较快,故D选项错误。

真题汇编-2018年全国化学中考真题分类专1 图像题

真题汇编-2018年全国化学中考真题分类专1  图像题

专题1 图像题9. (2018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9题,2分)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D【解析】本题是一道化学图像题,考查实验过程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A. 开始反应时,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水,溶液中增加了稀硫酸中的溶剂和生成的水,氧化铜反应完毕后,只增加稀硫酸溶液中溶剂,故A正确;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开始时,金属都有剩余,酸相同且不足量,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氯化镁和氯化亚铁的质量中,氯化亚铁质量更大。

故B正确;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饱和石灰水中的溶剂反应,使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析出,反应完毕后,溶液恢复到原温度,依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 开始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膨胀,气压变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瓶中气体减少,降低,气压减小,最终瓶内的气压小于瓶内起始气压,故D错误。

(2018河北省,题号7,分值2)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A、铜不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故A选项错误;B、金属过量,所以浓度大的稀硫酸产生的氢气多,故B选项错误;C、等量的足量的金属与等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相同,并且镁比锌活泼,所以镁反应速率较快,C选项正确;D、等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较多,并且镁的速率较快,故D选项错误。

真题汇编-2018年全国化学中考真题分类专1 图像题

真题汇编-2018年全国化学中考真题分类专1  图像题

专题1 图像题9. (2018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9题,2分)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D【解析】本题是一道化学图像题,考查实验过程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A. 开始反应时,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水,溶液中增加了稀硫酸中的溶剂和生成的水,氧化铜反应完毕后,只增加稀硫酸溶液中溶剂,故A正确;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开始时,金属都有剩余,酸相同且不足量,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氯化镁和氯化亚铁的质量中,氯化亚铁质量更大。

故B正确;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饱和石灰水中的溶剂反应,使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析出,反应完毕后,溶液恢复到原温度,依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 开始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膨胀,气压变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瓶中气体减少,降低,气压减小,最终瓶内的气压小于瓶内起始气压,故D错误。

(2018河北省,题号7,分值2)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A、铜不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故A选项错误;B、金属过量,所以浓度大的稀硫酸产生的氢气多,故B选项错误;C、等量的足量的金属与等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相同,并且镁比锌活泼,所以镁反应速率较快,C选项正确;D、等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较多,并且镁的速率较快,故D选项错误。

江苏省各地市2018-2019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0微观示意图

江苏省各地市2018-2019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0微观示意图

江苏省2018、2019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0 微观示意图10.(2019·镇江)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改变B.转化②是化合反应C.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D.物质丁是复合肥【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不变;转化②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CO2一定条件CO(NH2)2+H2O,不属于是化合反应;整个过程中,二氧化碳、水属于氧化物,其他的不属于氧化物;丁是尿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

23.(2019·苏州)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D11.(2019·盐城)天然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A.反应前后共有6种物质B.反应物中没有单质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增减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答案】C18.(2019·扬州)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B.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C.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答案】D12.(2019·宿迁)“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①上述示意图中,共包含____种元素。

②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④若D为离子,则BD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①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详细解析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及详细解析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本题共45分)1.下列与常德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门柑橘榨汁B.桃源沙里淘金C.鼎城桂花飘香D.澧县葡萄酿酒【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

【解答】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A、石门柑橘榨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桃源沙里淘金只是将金子从沙子分离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鼎城桂花飘香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澧县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答案】B【解析】从宏观看,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从分子角度看,由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A、C、D三个中,各自的分子都相同,是纯净物,其中A、C是由不种原子组成的分子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而C中分子是由同种原子组成,所以是纯净物中的单质;而B中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为混合物。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答案】D【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没有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并没有耀眼白光。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 D.过滤【答案】B【解析】A、由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步骤可知该实验操作正确,故A正确;B、实验室中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拿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酒精流出着火,故B错误;C、向试管里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在试管口上方竖直滴加,不能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部,以免污染试剂,故C正确;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即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故D正确。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微观示意图问题汇总(七)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微观示意图问题汇总(七)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微观示意图问题汇总(七)试卷第1页,共9页B.物质乙由两个氧元素组成C.甲、丁物质都属于化合物和氧化物D.由该反应模型图可以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C.生成物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性质不变5.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6.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该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C.该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D.该反应为解决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7.2022年4月2日,资阳燃气电站新建工程开始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35试卷第2页,共9页.生成和的质量比为试卷第3页,共9页试卷第4页,共9页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表示2个氮原子C .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D .该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重新组合1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 .乙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质量均不变D .该反应中共出现了3种氧化物11.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生成了两种新的分子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个数不变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D .该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12.单晶硅和有机硅因其特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在集成电路、通信、航天等高科技产业。

如图是工业制取高纯硅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卷第5页,共9页试卷第6页,共9页试卷第7页,共9页试卷第8页,共9页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22.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2018中考化学 真题分类训练 微观反应示意图集训

2018中考化学  真题分类训练  微观反应示意图集训

2018中考化学真题分类训练微观反应示意图集训(时间:30分钟满分: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 (2016海南)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第1题图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2. (2016衡阳)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第2题图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3. (2016扬州)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第3题图A.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B. 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C. 该图可示意SO2与O2的反应D.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4. (2016西宁)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第4题图A. 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 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 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5. (2016乐山)如图是工业上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微观示意图:第5题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都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D.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6. (2016泉州)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第6题图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C.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4D.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17. (2016孝感)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第7题图A.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7∶4B.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C. 一个X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8. (2016烟台改编)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化学微观示意图类选择题真题汇总1.(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图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4NO + 6H2O,甲为NH3,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乙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B正确;两种生成物为NO和H2O,它们均由两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故C正确;生成的丙(NO)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即4:6=2:3,故D错,故选择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 7O26H2O + 4CO2。

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故选D。

3.(2018山西)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 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氢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和数目不变。

故选A。

4.(2018西宁)已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
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B. 乙物质为氧化物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24
D. 反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H2S,故相对分子质量为32+2=34,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能带“g”,故A错误;B、由图可知,乙物质的化学式为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是单质,故错误;
D、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错误。

故选C。

5.(2018德州)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答案】C
【解析】A图表示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单质;B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化合物;D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故选C。

6.(2018菏泽)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 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 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Mg+CO 2
2MgO+C,由此可知:A、由方程式可知,有单质C生成,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2:1,故错误;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和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2
(24+16)]=3:20,故正确。

故选D。

7.(2018连云港)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是一氧化碳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到:CH4+2O2 2H2O+CO2或
2CH4+3O2 4H2O+2CO,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个数可能保持不变。

故选D。

8.(2018盐城)下图为汽车尾气处理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C.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 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答案】C
【解析】A、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B、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正确;
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NO+2CO=N2+2CO2,故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为1:2,故错误;
D、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正确。

故选C。

9.(2018扬州)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 图中共表示了9种物质
C. 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D. 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有4种不同分子表示4种物质,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后元素种类也没有变化,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正确。

故选D。

10.(2018陕西)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下图是生产尿素的微观示意图。

回答问题。

(1)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下列与尿素不属于同类肥料的是_____。

A.NH4HCO3
B.NH4Cl
C.K2SO4
【答案】(1). -3;(2). H2O;(3). C
【解析】(1)根据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2)根据尿素中含有氮元素解答。

(1)由示意图可知,A物质是氨气(化学式为NH3),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1×3)]=-3;反应前后C、H、O、N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6、2、2,1、4、1、2,反应前后相差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D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正确;B、NH4Cl中含有氮元素,正确;C、K2SO4中不含氮元素,错误。

故选C。

11.(2018福建)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_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4 (2). 1 (3). 没有(4). CO (5).
CO+H2O CO2+H2
【解析】(1)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解答;(2) ①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解答;②根据由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分析解答;③根据一氧化碳和水在12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解答。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C、H、O、Au共4种元素,有1种单质分子;(2)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有变化;②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③一氧化碳和水在12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12.(2018宿迁)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④)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答案】(1). 分子(2). 原子(3). (4). 2H2O2
(2)由图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3)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4)甲图表示的是2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为2H2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