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总纲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81c0b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6.png)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高三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是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
下面是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一、化学基本概念1.原子与元素:原子的结构、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周期表。
2.离子与化合物:离子的定义、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化学计量与电子结构:摩尔与质量关系、原子量与摩尔质量。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氧化数的计算。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
4.勃朗斯特(E)方程:电解质的溶解与电离度、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离子反应与化学平衡。
5.平衡常数计算:物质摩尔浓度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2.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3.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4.表观活化能与反应速率:表观活化能的概念、表观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
4.平衡与反应速率:平衡体系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五、化学体系的熵1.熵的概念与变化:熵的定义、反应熵与熵变、熵变与反应性质的关系。
2.化学反应的熵变:化学反应的熵变计算、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3.熵变与化学平衡:熵变与反应方向、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六、化学平衡与电子转移1.电荷转移与配位反应:电子转移的概念、电子转移反应的特点。
2.电子转移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
3.电子转移反应与化学平衡:电子转移反应的平衡常数、电子转移反应与温度的关系。
4.电解与电池:电解概念与原理、电解与化学变化、电池的基本概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0d272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8.png)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的科学。
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或分子组成。
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常见的化学元素有氢、氧、碳等。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化学元素按照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表示其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原子数目。
三、原子结构和化学键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环绕在原子核外。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表格。
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元素的相似性随着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在化合物中保持原子的相对位置。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四、化学反应1. 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参与反应的物质。
3. 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比例达到一定比值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量。
2. 受影响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闭合容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的状态。
六、化学物质和能量转化1. 化学能化学能是物质的一种能量形式,是由于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破坏产生的能量。
2. 反应能反应能是指化学反应中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3.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是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扩展形式,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吸热或放热的量。
七、离子反应和电解质溶液1.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以离子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反应。
2.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导电的溶液,其中溶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高考化学题型复习提纲
![高考化学题型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f2fa7e2aeaad1f347933f0c.png)
高考化学复习提纲一、高考化学题型归纳1、单项选择题1-62、主观题(7-10)元素无机综合、化学平衡综合、实验综合、有机综合二、选择题考点归纳化学常识和社会热点基本化学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反应与能量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计算离子共存问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有机基础知识电化学基础离子浓度及大小比较沉淀溶解平衡三、元素无机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元素:H、C、N、O、F、Na、Mg、Al、Si、S、Cl、Fe、Cu2、常出现的气体:H2、O2、N2、Cl2、CO2、NH3、HCl、SO2、CH4、NO2、CO、NO3、常出现的信息:物质状态、颜色、用途、来源、工业生产、物质类型、原子结构4、常出现的条件:点燃、加热、高温、电解、催化剂5、常出现的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2Na2O2+ 2H2O = 4NaOH + O2↑2Na2O2+ 2CO2= 2Na2CO3+ O2↑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2NaOH + Cl2= NaCl +NaClO + H2O2NaOH + Ca(HCO3)2= Na2CO3+ CaCO3↓+ 2H2ONaOH + Ca(HCO3)2= NaHCO3+ CaCO3↓+ H2O2NaHCO3+ Ca(OH)2= Na2CO3+ CaCO3↓+ 2H2ONaHCO3+ Ca(OH)2=NaOH + CaCO3↓+ H2O2Mg + CO2 2MgO + C3Mg + N2 Mg3N2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H2↑Al2O3 + 2NaOH = 2NaAlO2+ H2OAl(OH)3+ NaOH = NaAlO2+ 2H2O2Al + Fe2O3 Al2O3+ 2Fe3Fe + 4H2O Fe3O4+ 4H2C + H2O CO + H22C + SiO2 2CO + Si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SiO2+ 2NaOH = Na2SiO3+ H2OSiO2+ Na2CO3 Na2SiO3+ CO2↑SO2+ Cl2+ 2H2O = 2HCl + H2SO4C + 2H2SO4(浓) CO2↑+ 2SO2↑+ 2H2OCu + 2H2SO4(浓) CuSO4+ SO2+2H2O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3Cu + 8HNO3(稀) 3Cu(NO3)2+ 2NO↑+ 4H2OCu + 4HNO3(浓) Cu(NO3)2+ 2NO2↑+ 2H2O4NO + 3O2+ 2H2O = 4HNO34NO2+ O2+ 2H2O = 4HNO36、常出现的工业制备:Na的制备:2NaCl 2Na + Cl2↑Mg的制备:MgCl2 Mg + Cl2↑Al的制备:2Al2O3 4Al + 3O2↑氯碱工业: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漂白粉制备:2Cl2+ 2Ca(OH)2= CaCl2+ Ca(ClO)2+ 2H2O石灰工业:CaCO3 CaO + CO2↑硅的制备:2C + SiO2 2CO + Si Si+2Cl2=SiCl4 SiCl4+ 2H2= Si + 4HCl硫酸工业: 4FeS2+ 11O2 2Fe2O3+ 8SO2(沸腾炉)2SO2+O2 2SO3(接触室)SO3+ H2O = H2SO4(吸收塔)合成氨工业: N2+3H2 2NH3(合成塔)硝酸工业:4NH3+5O24NO + 6H2O2NO + O2= 2NO23NO2+ H2O = 2HNO3+ NO高炉炼铁: C + O2CO2 CO2 + C 2CO (产生高温环境,并制备还原剂CO)3CO + Fe2O3 2Fe + 3CO2CaCO3 CaO + CO2↑ CaO + SiO2 CaSi3除脉石(造渣)7、常出现的问题:元素符号或名称、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物质的名称或分子式物质的电子式或结构式、晶体类型判断、熔沸点比较半径大小比较、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原电池电极方程式书写、电解池电极方程式书写四、化学平衡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类型:气体转化的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2、常出现的问题: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平衡的判断标志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ΔH和ΔS以及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判断及等效平衡溶液酸碱性变化、离子浓度大小变化及比较、离子是否沉淀的计算判断、沉淀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与绘制五、实验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类型:物质的检验、物质性质验证、物质含量测定、物质的制备、物质性质探究2、常出现的问题:仪器的选择及使用方法、装置的连接及气密性检测、装置各部分的作用及现象、添加药品顺序及作用、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以及误差分析、其他注意事项六、有机综合题考点归纳1、常出现的物质:烯烃、苯的同系物、卤代烃、醇、醛、羧酸、酯、高聚物、环酯2、常出现的反应:烯烃加成、卤代烃水解、卤代烃消去、醇催化氧化、醛的氧化、醛的还原酯化反应、环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加聚反应、缩聚反应3、常出现的信息:H2/Ni,Δ、 X2/CCl4、 NaOH醇溶液/Δ、 NaOH溶液/Δ、催化剂/O2 浓硫酸/Δ、稀硫酸/Δ、 Cu/Ag,Δ、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4、常出现的合成线路:5、常出现的问题:物质的名称或分子式、物质的结构简式、所含官能团名称或结构简式物质能发生的反应判断、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判断、同分异构体。
高考化学课本知识点梳理
![高考化学课本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2b911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6.png)
高考化学课本知识点梳理随着高考的临近,化学科目的复习成为学生们的重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本文将从化学课本知识点的角度出发,对高考化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周期表及其特性、化学式和化合价的确定等;3. 分子的构成: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性质;4.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随着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结构的改变,物质的性质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二、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1.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类型的写法及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确定;2. 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的关系;3. 热力学:包括焓的变化、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4.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位置和影响平衡的因素;5. 电化学:包括电解质溶液的离子行为、电解和电池等。
三、酸碱与酸碱滴定1. 酸碱性溶液:PH值、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等;2. 酸碱滴定:滴定的原理、滴定计算等。
四、氧化还原与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等基础概念;2. 电化学:包括电解、电池、电解质溶液的离子行为等;3. 金属和非金属的电化学活性:金属电化学活性的反应性和排列顺序,非金属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五、有机化学1. 烷烃、烯烃和炔烃:命名、结构和性质;2. 醇、酚和醚:命名、结构和性质;3. 醛、酮和羧酸:命名、结构和性质;4. 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命名、结构和性质;5.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酰基、氨基、羟基等基团的性质及其反应。
六、化学分析和实验技能1. 常见物质的实验室准备和性质测试;2. 化学分析方法和技术: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清楚地把握高考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同学们重点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式、化学反应类型等,这些内容往往在各个章节中都会涉及。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大纲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1ed21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9.png)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大纲一、基础知识复习1. 元素周期表- 了解主要元素的基本信息,包括原子序数、原子量等。
- 熟悉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和组成,掌握周期和族的概念。
- 掌握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如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等。
2. 化学键- 熟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 掌握离子键的特性,如电导性、溶解度等。
- 理解共价键的键长、键能和极性的概念。
3. 化学反应-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 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及影响平衡的因素。
二、无机化学复习1. 酸碱盐- 熟悉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
- 掌握常见酸碱盐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
2. 有机化合物-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熟悉不饱和烃、醇、醛、酮、羧酸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反应。
三、物质与能量转化复习1. 燃烧与能量- 理解燃烧的过程和能量转化。
- 熟悉燃烧反应的特点和燃烧热的计算方法。
2. 化学能与化学反应- 了解化学能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反应的焓变计算。
四、化学元素周期律与资源利用1. 元素的周期性- 熟悉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和规律。
- 掌握周期表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化学元素与人类生活- 了解常见化学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 掌握化学元素的提取、分离和利用的方法与原理。
五、化学实验操作与技巧1. 基本实验操作- 熟悉实验室常用的基本仪器、玻璃器皿和实验操作规范。
- 掌握实验中的物质称量、溶解、过滤、加热等基本操作技巧。
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处理方法。
- 熟悉常用的化学计算方法,如浓度计算、反应产率计算等。
六、化学领域的新进展1.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掌握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高考化学知识点框架归纳
![高考化学知识点框架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5e941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6.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框架归纳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面临的一场重要考试,而对于理科生而言,化学是其中一门重要科目。
掌握高考化学知识点框架,对于备考高考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基础概念、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反应、化学能量等几个方面归纳高考化学知识点框架。
基础概念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高考化学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基础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原子核结构等。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分子是由若干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而离子则是具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了解这些基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和反应。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在高考化学中,我们常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物质主要由元素组成,元素又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通常有金属光泽;而非金属元素则不具备这些性质。
在物质的性质方面,常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描述。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特性,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而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特性,如燃烧性、腐蚀性等。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高考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等。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反应或物质之间的电荷转移反应,其中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而单质与化合物反应则是指单质与化合物发生反应,通常会产生新的化合物和释放出能量。
化学能量化学能量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
在高考化学中,我们常探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原理。
化学能量主要包括化学键能和反应焓变。
化学键能是指物质中化学键的能量,在化学反应中可发生断裂或形成。
反应焓变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的方向和过程。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4c0b96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7.png)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们纷纷开始备考自己的各科目。
其中,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必修科目,对于理科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备考化学的过程中,必背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就为大家全面汇总了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掌握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重要信息,有助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
2.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
掌握电子排布规律,可以帮助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化学键: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性质。
了解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配位化合物:了解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反应,并掌握配位数和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配位效应和配合物的稳定性。
5. 酸碱反应:掌握酸碱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常见酸碱的鉴别方法。
理解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以及它们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原理。
7. 配平化学方程式: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即使化学方程式达到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平衡。
熟练掌握配平方程式的方法和技巧,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8. 反应速率:了解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等。
掌握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的关系,为理解化学动力学提供基础。
9. 化学平衡: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了解平衡常数与反应方向、反应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平衡的因素。
10. 酸碱平衡:了解酸碱平衡中的pH值和pOH值的计算方法。
掌握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以及酸碱指示剂的用法。
11. 氧化还原平衡:学习氧化还原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了解电位、标准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等概念,掌握电化学反应的原理。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新打印版)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新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7daf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5.png)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
新打印版)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原子与分子
- 元素周期表
- 化学键与化合价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与读写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三、化学计算
- 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计算
-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转化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四、离子反应与沉淀反应
- 电离与离子
-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 沉淀反应的判定与应用
五、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与还原的基本概念
-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六、酸碱中和反应
- 酸与碱的基本概念
-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规律
- 强酸强碱的溶液与中和反应
七、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性质与反应
- 非金属的性质与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八、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
- 烃及其类别
- 功能团及其命名方法
这份归纳总结大全包含了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所需的主要知识点。
阅读和复这些内容将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考试,祝您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904de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b.png)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是中学生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考试的基础部分是必备的,但它不仅在学校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在职场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您分类总结基本基础知识点,让您轻松掌握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基本概念1.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指能在化学反应中相互转化的物质。
2.化学式:化学式是用标记表示的独立的化学元素的符号。
3.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
4.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化合物。
5.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的微观粒子。
6.物质: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体。
第二章编写化学分子式的方法化学分子式包括分子和离子配方,它是一种模拟分子的符号表示。
要编写化学函数式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法:1.根据阴阳离子原则2.在一个离子和一个腹肌物子中加以重新排列3.在化学式中使用圆括号4.在化学式中使用朗缩进键第三章化学原子量1.摩尔数:摩尔是一个物质量的单位,它等于物质的数量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
2.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与C12同位素的标准相比较的元素的基本原子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中每个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代数和。
4.相对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另一种名称。
第四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原理的数量是不变的,但相对质量和摩尔质量可能发生变化。
在计算化学反应时应该记住:1.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同一化学物质的质量几乎总是相等的。
2.当没左右化学物质参与反应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相等。
3.当每种化学物质的质量给出时,可以计算出多少摩尔量,反之亦然。
第五章摩尔浓度1.摩尔浓度:摩尔浓度表示在一个溶液中可溶解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
它可以通过将溶质摩尔数除以溶液的体积得出。
2.溶解度:溶解度是一种物质在溶液中存在的最大浓度。
第六章还原剂和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最基本的反应类型之一。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框架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51b1fb0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d.png)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框架高考化学是中国高中教育中的关键科目之一。
学习化学需要掌握大量的概念、反应方程和实验技巧。
本文将介绍高考化学的重要知识点框架,希望对考生们备考高考有所帮助。
一、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高考化学考试的重点之一,主要涉及元素周期表、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方面。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包括周期性表面和嘉西曼表。
学生应该掌握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原子序数、元素周期和元素族等基本概念,并了解元素的特性和化学性质。
2.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一种通过溶解离子或固体反应的方法来获得产物的反应。
学生需要了解离子反应中离子的化学符号、离子方程和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等方面。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的化学反应。
学生应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符号和化学平衡方程。
4.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一种通过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来产生盐和水的反应。
学生需要了解酸碱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和化学平衡方程等方面。
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涉及到碳化合物、烃、醇、酸、酮、醛等方面。
1. 碳化合物碳化合物是由碳、氢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是分子有机物。
学生需要了解碳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等方面。
2. 烃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分子,可以分为脂肪烃和环烃。
学生需要了解烃的基本结构、命名方式和常见反应等方面。
3. 醇醇是含有羟基的碳氢化合物,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三元醇。
学生需要了解醇的性质、命名方式和醇的制备和反应等方面。
4. 酸、酮和醛酸、酮和醛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基本的三类化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反应。
学生需要了解它们的命名方式、物理和化学性质、制备和反应等方面。
三、实验技巧实验技巧是化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实验室安全、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1. 实验室安全在任何实验过程中,实验室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品的危险性和使用方法,熟悉实验室中的安全设施和紧急处理方法。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总纲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总纲](https://img.taocdn.com/s3/m/6af43e9a25c52cc58ad6be78.png)
9.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物料平衡和电荷守恒)盐类的水解、弱电解离子浓度与大小比较)
10.化学平衡常数
11.离子的鉴定、共存与转化
12.、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热计算
13.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及应用
14.典型元素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15.官能团、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和同系物
氧化性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原子量,化合价
9
90%
原子量、分子量,化合价
8
80%
离子共存
10
100%
离子的鉴别
8
80%
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10
100%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0
100%
pH值的计算
10
100%
溶液的浓度、溶解度
6
6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9
90%
盐类的水解
10
100%
电化学知识
8、P15—16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9、P17稀释公式要记住哦!即: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必修1:第二章】
1、P24了解化学物质分类的意义,理解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P26了解分散系的定义,清楚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微粒大小,清楚胶体与溶液的区别是用丁达尔现象,清楚胶体能通过滤纸。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氢氧化铁的制备的区别。
8、P64合金与纯金属间的联系,合金的作用。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资料卡片中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作用。
9、从钠、镁、铝的性质探究实验中理解金属活泼性与其性质之间的联系。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提纲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e96b4e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4.png)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能识别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掌握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化学用语熟练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3、化学计量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误差分析。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1、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掌握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理解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三、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 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以ⅠA 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化学键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高三化学知识点框架图
![高三化学知识点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f16b0a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6.png)
高三化学知识点框架图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包含着广泛且深入的知识体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高三化学知识点框架图,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下面,我将以此为基础,简要概括高三化学知识点的框架。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 原子、分子和离子2.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3.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4. 摩尔概念和化学计量二、无机化学1. 元素及其周期表1.1 周期表的构成和周期性规律1.2 元素的分类及周期表的应用2. 化学键和化合价2.1 化学键的概念和类型2.2 化合价的确定和应用3. 酸碱、盐和氧化还原反应3.1 酸碱中的常见反应和性质3.2 盐的命名和制备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三、有机化学1. 碳的特殊性质和碳的化合物1.1 碳的电子构型和杂化轨道1.2 碳的化合物分类和命名2. 烃类化合物2.1 烃的分类和性质2.2 烃的衍生物及其应用3. 醇、酸、醛、酮等有机官能团和它们的反应 3.1 醇、酸、醛、酮的结构和性质3.2 官能团的反应和应用4. 有机高分子化学4.1 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4.2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四、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2.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3.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和平衡的因素4. 反应的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的应用五、化学电池和电解质溶液1. 电化学基础1.1 电导和电解质溶液1.2 电池的构成和原理2. 电化学电池和电解的应用2.1 常见电池和其工作原理2.2 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和电沉积六、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的焓变2. 反应焓变和物质的能量转化3. 熵和自由能的概念和计算4. 化学平衡和反应的驱动力七、化学分析和化学实验1. 量的测定和化学计量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巧3. 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鉴定4.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方法以上只是一个基础的高三化学知识点框架图,实际上,化学的知识点是非常广泛和复杂的,还有许多细分的内容和深入的研究。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知识点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4470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b.png)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知识点详解高考作为一项重要的全国性考试,对于考生来说意义重大。
在高考化学科目中,考点众多,涉及知识面广泛。
本文将以详解的方式,对进行探讨,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是化学的基础,也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要部分。
考生需要掌握原子的结构,了解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概念。
此外,还需了解分子的构成和键的类型,如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考生需熟悉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形式,并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
另外,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也是考点之一,考生需要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条件的选择。
三、溶液的性质与浓度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状况,也是考试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溶解度、溶液浓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以及溶解度与温度、溶质种类的关系。
此外,还需掌握溶液的酸碱性、电导性、氧化还原性等性质。
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考生需熟悉常见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此外,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式的写法也是考试的重点,考生需要了解常见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与写法。
五、电化学电化学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化学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反应和电池反应等。
此外,还需了解电化学反应的电极、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焓变、熵变及自由能变化等。
此外,化学动力学要素如活化能、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等也是考点之一。
七、化学与生活、环境以及工业化学与生活、环境以及工业紧密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考生需要了解化学相关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并了解相应的解决措施。
此外,还需了解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制药、染料、肥料等。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058d11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b.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2024)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碳元素包含^12C、^13C、^14C等不同的原子。
- 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空气(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蒸馏水。
-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
- 酸、碱、盐、氧化物:-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如HCl、H_2SO_4。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_2。
-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_2CO_3。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MgO。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组成。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2H_2 +O_2{点燃}{===}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3. 化学中的计量关系。
- 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为摩尔(mol)。
- 阿伏伽德罗常数(N_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mol^-1。
- 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
例如,H_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 气体摩尔体积(V_m):在标准状况(0^∘C,101kPa)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即V_m = 22.4L/mol。
2024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69197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f.png)
2024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等。
在高考中,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科目,掌握好化学知识点和公式对于考试成绩的提升至关重要。
以下是____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公式的总结。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部分:质子、中子、电子;- 元素的定义和分类;-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原子的质量数、原子序数、电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2. 化学键和化合价:-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化合价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3. 氧化与还原:- 氧化与还原的概念;-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 氧化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 质量、物质的量、摩尔的概念和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 反应热、反应速率、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
二、无机化学1. 酸碱盐和中性化学反应:- 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 中性化学反应的原理、条件和实例。
2. 氧化物和过氧化物:- 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 氧化物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3. 氢氧化物和酸苏:- 氢氧化物和酸苏的概念和性质;- 氢氧化物和酸苏的制备和应用。
4. 复酸及其盐:- 复酸及其盐的概念和性质;- 复酸及其盐的制备和应用。
5. 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和应用;-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和命名原则;- 功能团的命名和识别。
2. 烃类化合物:- 烃的分类和命名;- 烃的结构和性质;- 烃的制备和应用;- 烃类化合物的反应。
3. 卤代烃和醇类:- 卤代烃和醇类的命名和分类;- 卤代烃和醇类的性质和应用;- 卤代烃和醇类的制备和反应。
4. 酮类、醛类和羧酸:- 酮类、醛类和羧酸的命名和分类;- 酮类、醛类和羧酸的性质和应用;- 酮类、醛类和羧酸的制备和反应。
2019届最新最全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提纲(精心整理)
![2019届最新最全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提纲(精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ead5faa58da0116c1749e0.png)
2019届最新最全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提纲(精心整理)第一部分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质几乎是相同的。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aa21be483c4bb4cf7ecd1e1.png)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0个)①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使用)。
③化学用语: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④溶液、离子共存、非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转变(守恒原理的使用),中和滴定。
⑤元素周期律“位—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
⑥化学键、电子式。
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重点是等效平衡)——要求巧解,近几年都是等效平衡的解决。
⑧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溶液PH值及酸碱性)⑨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现象、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等)⑩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应用(二)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以考查出现的概率大小为序)①金属元素:铁、铝、钠、镁、铜。
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Al(OH)3Fe(OH)3、Fe(OH)2、Mg(OH)2、NaOH、Cu(OH)2、Na2O2、Na2O、Al2O3、Fe2O3、CuO、NaHCO3、Na2CO3③非金属元素:氯、氮、硫、碳、氧④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NO、NO2、SO2、CO2、HNO3、H2SO4、H2SO3、H2S、HCl、NaCl、Na2SO4、Na2SO3、Na2S2O3⑤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三)有机化学基础(6个)①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主线)②同分异构体③化学式、电子[转载]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指导:高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方程式④几个典型反应(特征反应)⑤有机反应类型⑥信息迁移(四)化学实验(7个)①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主要是原理)②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原理)③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收集方法)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安全意识培养)⑤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实行分离、提纯和鉴别⑥使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或评价实验方案。
高考化学总复习提纲
![高考化学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ba3755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a.png)
高考化学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二、结构1、半径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2、化合价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⑤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三、基本概念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17.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19.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20.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克的——难溶;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25.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 27.雨水的PH值小于时就成为了酸雨;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cm3,浓度为L;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四、基本理论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Fe2+;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31.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32.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3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3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35.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3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38.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39.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40.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4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42.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4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4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45.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46.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4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48.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49.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50.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5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不一定: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52.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53.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3,但ⅣA、ⅤA族的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5个电子;54.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一般≥4,但H原子只有1个电子,B原子只有3个电子;55.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56.一般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但也有2电子,18电子,8─18电子,18+2电子等稳定结构;“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查阅笔记;57.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族序数,但F、O例外;58.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是逐渐增强,但第二周期中CH4很稳定,1000℃以上才分解;59.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一般为气态,但水是液态;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但水却是中性的;60.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一定减弱,非金属性一定增强不一定:第一周期不存在上述变化规律61.第五六七主族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一定显酸性不一定: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显碱性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氢写左边,其它的氢写右边;62.甲烷、四氯化碳均为5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但白磷为4个原子构成分子;6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三查:①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②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注意△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③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64.“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燃烧,C生成CO2,H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65.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无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活泼金属阳极Au、Pt除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阴极:Ag+>Hg2+>Fe3+>Cu2+>H+>Pb2+>Sn2+>Fe2+>Zn 2+>Al3+>Mg2+>Na+>Ca2+>K+67.电解熔融态离子化合物冶炼金属的:NaCl、MgCl2、Al2O3;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Zn至Cu;热分解法冶炼金属:Hg和Ag; 68.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69.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氢氧化钠;电解时阳极为石墨,阴极为铁;70.优先氧化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如还原性:S2->I->Fe2+>Br->Cl-,在同时含以上离子的溶液中通入Cl2按以上顺序依次被氧化; 71.优先还原原理又如Fe3+、Cu2+、Fe2+同时存在的溶液,加入Zn粉,按氧化性最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被还原,即Fe3+、Cu2+、Fe2+ 顺序; 72.优先沉淀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如MgOH2溶解度比MgCO3小,除Mg2+尽量用OH_;73.优先中和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或酸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优先被中和;给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先发生:NaOH十HCl=NaCl 十H2O,再发生:Na2CO3十HCI=NaHCO3十NaCl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十CO2十H2O74.优先排布原理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相同;离核愈近,能量愈低;电子排布时,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上,待能量低的轨道排满之后,再依次排布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去;75.优先挥发原理当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将100克36%的盐酸蒸发掉10克水后关于盐酸浓度变小,因为HCl的沸点比水低,当水被蒸发时,HCl已蒸发掉了;石油的分馏,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润滑油等;76、优先鉴别原理鉴别多种物质时:先用物理方法看颜色,观状态,闻气味,观察溶解性,再用化学方法:固体物质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鉴别;用试纸鉴别气体要先润湿试纸;78、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那么A的转化率不一定降低;对于有多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可逆反应,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一定降低;但对于反应:2NO2气==N2O4气当它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若增大NO2的浓度时,因体系内压强增大,从而时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及平衡向右移动;那么此时NO2的转化率不是减小,而是增大了; 79、可逆反应按反应的系数比加入起始量,则反应过程中每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均相等;80、同分异构体通式符合CnH2nO2的有机物可能是羧酸、酯、羟基醛通式符合CnH2n-2的有机物可能是二烯烃、炔烃五、化学性质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O32-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⑤AlO2-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4、浓硫酸的作用:①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④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⑥胆矾中加浓硫酸——吸水性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①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②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等;③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等;④氨基酸;⑤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7、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8、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有漂白作用的Cl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1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和SO2,但通入过量气体时沉淀又消失,鉴别用品红;12、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F2、Cl2、Br2g、NO2、O2、O3;具有强或较强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但其中H2、CO、HCl、NO、SO2能用浓硫酸干燥;SO2和N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13、与水可反应的气体:Cl2、F2、NO2、Br2g、CO2、SO2、NH3;其中Cl2、NO2、Br2g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都是歧化反应,只有F2与水剧烈反应产生O2;14、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Cl2、NO2、Br2g、O3;15、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H2S、SO2、C2H4、C2H2、其它不饱和有机气体;16、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SO2;NO2;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NO2等氮氧化物和烃类;导致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氟氯烃俗称氟利昂和NO等氮氧化物;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和CH4等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的气体是:CO和NO;17、可用作致冷剂或冷冻剂的气体:CO2、NH3、N2;18、用作大棚植物气肥的气体:CO2;19、被称做地球保护伞的气体:O3;20、用做自来水消毒的气体:Cl221、不能用CaCO3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应用稀盐酸;22、实验室制氯气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Cu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稀溴水不反应;23、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24、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Na2O2;25、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Cu 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26、中学常见的卤族元素与水反应不一定符合:X2+H2O=HX+HXO类型F2与水反应方程式应是:2F2+2H2O=4HF+O2↑27、AgF,AgCl,AgBr,AgI见光一定分解,有感光性不一定:AgF稳定,见光不分解28、卤族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既能是负价也能显正价不一定,F在化合物中只能显负价,不显正价29、卤素的无氧酸一定都是强酸不一定,氢氟酸却为弱酸30、卤素单质和铁反应的生成物一定都是FeX3不一定:I2与铁反应只生成FeI231、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不一定:NaHS、NaHCO3是酸式盐,但它的水溶液显碱性,NaH2PO4、NaHSO4溶液显酸性32、一般地说,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面的金属一定能从酸中置换出氢不一定:这是指稀酸和非氧化性的酸,否则不能置换出氢,如Mg与HNO3或浓H2SO4反应都不放出氢气,因为氢很快被氧化成水另外,冷的浓硫酸或浓HNO3能使铁铝钝化33、酸与酸一定不发生反应不一定:强氧化性的酸如浓H2SO4与强还原性的酸如氢硫酸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S+H2SO4浓=SO2↑+S↓+2H2O34、碱与碱一定不发生反应不一定:具有两性的AlOH3与NaOH 溶液可以发生反应35、H++OH-=H2O能表示强酸强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一定:氢氧化钡和硫酸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Ba2++2OH-+2H++SO42-=BaSO4↓+2H2O,酸式盐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可以写成以上离子反应方程式,例NaHSO4+NaOH=Na2SO4+H2O的反应;36、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一定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一定:如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钠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37、阴离子一定只具有还原性不一定:Na2O2中的过氧根离子、Cl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O3-,MnO4-,ClO4-等阴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具有氧化性38、阳离子不一定只具有氧化性Fe2+就具有还原性;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较稀的H2SO4;39、盐与碱一般发生复分解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不一定:酸式盐与碱反应一般生成正盐和水如:NaHCO3+NaOH=Na2CO3↓+H2O40、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分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分子Ne与HF符合上述要求,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分子41、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一定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不一定:铁跟三氯化铁溶液,铜跟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为:2FeCl3+Fe=3FeCl2Cu+2FeCl3=CuCl2+2FeCl242、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都一定要写成离子的形式不一定:CaCO3,BaSO3为难溶强电解质,但在离子方程式中仍写成分子的形式4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不一定:要看离子浓度大小44、N2气+3H2气=2NH3气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此气体不参加反应,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必然增大,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一定:体积不变时,平衡不移动,体积可变时,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大的方向逆移动45、单质气体一定都是由双原子组成的分子不一定: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46、醇类经缓慢氧化一定生成醛不一定:醛还可以继续被氧化成酸47、醇一定能氧化成醛不一定:羟基不在碳链端点的醇,则不能氧化成醛,更不能氧化成酸48、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乙烯乙炔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但不是同系物49、凡是叫“酸”的都一定是酸类物质不一定:石炭酸叫“酸”,但它不属于有机酸类,而属于酚类50、一般弱酸盐,除它们的钾钠铵盐外都一定不溶于水不一定:有机物醋酸盐一般都溶于水51、如果烃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一定是同一种烃不一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P30—31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示意图和实验2—1中离子反应的含义,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等。
5、P36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
【必修1:第三章】:
1、P46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顺序;
2、P61-62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及实验现象
3、P64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4、P66-68乙烯的来源,乙烯的用途。乙烯的重要地位,乙烯性质的探究
5、P69-71苯的结构、性质实验探究,资料卡片
6、P73-74乙醇、水分别与钠反应的现象区别,结论。P67资料卡片,乙醇的所有性质反应。
7、P75如何设计乙酸与碳酸酸性比较的实验
9、P6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理解沉淀反应的应用,熟悉P68的实验目的、结论等
【选修4:第四章】
1、P7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盐桥的作用
2、P75熟悉不同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方程式。
3、P79理解电解原理和应用,尤其是电镀,再次完成P88的思考与交流
4、P84金属腐蚀的原理,电化学腐蚀为主,识记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电极方程式和总方程式。
8、P75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必修2:第四章】
1、P78基本营养物质要熟悉
2、P88金属的冶炼原理,熟记方程式,铝热反应实验
3、P90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熟记所有内容
4、P95-102了解、识记所有内容。
【选修4:绪言】
绪言中熟悉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选修4:第一章】
1、P2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
5、P79-80硅和二氧化硅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是信息技术、光电池的材料。
6、P82—85,氯气的性质及用途,主要是漂白液和漂白粉的制备等,氯离子的检验。
7、P91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化合反应,二氧化硫的危害。工业硫酸的生产原理。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区别及性质,实验探究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5、P58铝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实验验证、探究过程,氢氧化铝的最佳制备试剂;氢氧化铝的用途。氧化铝俗名——刚玉
6、P59铁的氧化物的颜色,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探究实验过程,注意其中颜色的变化,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鉴别及相互转换。P62了解铜绿
7、(P59资料卡片)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及实验操作,硫酸铝钾的作用。
8、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酸雨的原因及危害;
9、P97氨的性质,氨的喷泉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氨水与氯化氢的反应,铵盐的性质(受热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消石灰。
10、P100硫酸和硝酸的性质及探究实验操作,硫酸脱水性的实验、浓硫酸与铜的实验,钝化原理和现象。
【必修2:第一章】
3、P6—7粗盐提纯得到比较纯的氯化钠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检验出它们?
熟悉课本中给出的一些方法和具体操作。——从中应掌握的知识点:1、尤其是从思考与交流中明确在除杂过程中,如果有几种杂质,加入的试剂要考虑顺序;2、除杂的原则;3、硫酸根离子的检验;4、物质检验与鉴别。(除杂原则见《世纪金榜》P134与P137,物质鉴别题解题方法见P137例题1中的规律方法。)
16、P86氨基酸的两性,P88—90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17、P101缩合聚合反应,什么是单体,什么是链节
18、P105网状、体形和线性的区别
19、P114科学探究,尿不湿的吸水性
8、P64合金与纯金属间的联系,合金的作用。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资料卡片中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作用。
9、从钠、镁、铝的性质探究实验中理解金属活泼性与其性质之间的联系。
【必修1:第四章】:
1、P74了解硅是一种亲氧元素,硅在自然中的存在,二氧化硅的存在——硅石、水晶、石英、玛瑙;玻璃光纤——二氧化硅为原料;二氧化硅的性质及应用。
3、P27认真阅读,熟悉化学平衡的含义,其中重点是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P29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会书写表达式和简单计算
【选修4:第三章】
1、P40实验3—1的实验目的,结论。
2、P41重新做一遍思考与交流
3、P45理解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知道在常温时,水的电离常数是10-14,而升温,水的电离常数增大,PH却减小,但纯水仍呈中性。
2、P47—48金属钠性质验证的实验方法及目的,铝没有打磨前后点燃现象及其之间联系(对照实验,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资料卡片中了解铝的氧化膜的知识。
3、P49—50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及实验目的、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具体操作及目的。
4、P55-57熟悉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实验验证、探究过程,焰色反应的操作。
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应用
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4.电解质溶液(溶液浓度、、中和滴定及PH计算、胶体的知识)
5.“位—构—性”(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理及应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6.化学键与晶体及其特点
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8.化学平衡思想的应用
9.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物料平衡和电荷守恒)盐类的水解、弱电解离子浓度与大小比较)
17
核外电子排布
5
化学方程式
18
化合价
6
物质的量
19
化学式
7
摩尔
20
置换反应
8
物质的量浓度
21
纯净物
9
摩尔质量
22
酸碱盐
10
PH
23
化合反应
11
化学性质
24
原子序数
12
元素符号
25
化学平衡
13
离子方程式
高考前化学回归课本复习资料(基本知识点)
【必修1:第一章】
1、P4常见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
2、P5—6粗盐提纯的具体操作;
3、P39-41资料卡片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实验2-4和科学探究原电池的设计
4、P42-44记住化学电池的原理和方程式。
5、P48这几个实验的实验目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如果给结论你,你是否会这样设计?
6、P50科学史话给你什么结论?P52提高煤燃烧的效率有什么方式?
【必修2:第三章】
1、P60甲烷的空间结构,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煤矿坑道气、瓦斯等主要成分。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总纲
一、十年高考热点知识回顾
热点(重点)知识
重现次数
重现率
化学史、环境保护、石油及煤化工
10
100%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10
100%
阿氏常数
9
90%
热化学方程式
7
70%
核外电子排布,推导化学式
10
100%
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的比较
10
100%
氧化性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原子量,化合价
9、P57醛的银镜反应实验的操作
10、P60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
11、P63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如何提高酯化反应的产率
12、P64有机合成的方法
13、P68—69中的资料整理
14、P75皂化反应,油脂在酸或碱性下水解的区别
15、P82—83各种糖的水解方程式(注意各种糖水解产物的区别)
Cl、S、N、C、P、Na、Mg、Al、Fe等元素单质及化合物
10
100%
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
90%
同分异构体
10
100%
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7
70%
有机物的合成
10
100%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
6
60%
混合物的计算
9
90%
二、复习关键----掌握25条必要知识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法罗定律及推论)
10.化学平衡常数
11.离子的鉴定、共存与转化
12.、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热计算
13.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及应用
14.典型元素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15.官能团、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和同系物
16.有机反应类型
17.有机合成推断
18.有机新信息题有机聚合体
19.阴阳离子的鉴别与鉴定
20.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和鉴定
2、P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3、P9了解能源: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开源节流
4、P12理解使用盖斯定律
【选修4:第二章】:
1、P20实验2—1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实验,记住
2、P22—25好好阅读这里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会书写方程式),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试验结论。如果反过来给你结论,你要会设计这些步骤。
9
90%
原子量、分子量,化合价
8
80%
离子共存
10
100%
离子的鉴别
8
80%
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10
100%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0
100%
pH值的计算
10
100%
溶液的浓度、溶解度
6
6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9
90%
盐类的水解
10
100%
电化学知识
10
100%
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
7
70%
1、P4第一张周期表的制作者俄国门捷列夫,周期表排列的原则
2、P5—6科学探究钠钾与水反应的实验有什么目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得出什么结论?结论在课本中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