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历史背景
关于杭州的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还有文化价值和传说故事

关于杭州的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还有文化价值和传说故事【历史】杭州历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现在的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会。
杭州,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优异、人文古迹荟萃的名城。
【艺术】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杭州地区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据传说大禹曾乘船经过,大禹所乘之船即称“禹杭”(“杭”有船意),后讹传为余杭,这样杭州的城市历史应已有3020xx年以上。
春秋时吴越争霸,杭州即已为两国反复争夺之地。
秦朝时以大江而得名“钱唐”,唐朝时为避国讳改称“钱塘”。
至宋朝时,杭州进入了其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并在靖康之变后成为了南宋的国都。
其时城市之富足繁荣,一时无贰,被称作“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袭隋朝时称谓称其为杭州,并使其为浙江省省会。
在而后几十年的发展中,杭州已经成为了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上海以外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杭州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
春赏苏堤春晓,夏游曲院风荷,秋被满陇桂雨,东踏断桥残雪,已是每一位杭州游客的雅趣。
当然,毕竟做过一国之都,柔柔风情的杭州背后也有铮铮铁骨,“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的千古绝唱即表白了岳武穆坚执的信念。
【诗词文学】因杭州土地肥沃,依江傍海,物产丰富,并且在历史的大多数时期远离战祸,使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地。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等诗句,即是文化杭州的最佳注脚。
大诗人们除去丰富了杭州的文化气质,也为杭州的美景做出过贡献。
唐代白居易,宋朝苏轼,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两人在杭州为地方官期间,先后组织修建了西湖上的白堤、苏堤。
杭州西湖的历史背景一百字

杭州西湖的历史背景一百字
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国家地标,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以下,就
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
一、西湖的历史渊源
西湖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国语·楚语》中的“自巫山及余杭皆为桥州,惟西湖为陆”,可见西湖在早期已经是一个理所当然存在的地方,而不是后来才形成的。
二、西湖的水文概括
西湖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湖泊,拥有一面面碧绿的水面,其面积为6.39
平方千米,最深处为22米,平均深度为2.8米,鱼类种类繁多,数量
众多。
三、西湖的传说故事
西湖的美丽自然景色以及悠久的历史渊源都与一些著名的传说故事息
息相关,比如白蛇传、西湖子盈子之说等,这些故事不仅唤起了人们
的联想和想象力,更让西湖的魅力更加的神秘和迷人。
四、西湖的文化遗存
除了早期的历史文化遗存外,西湖还保存了很多著名的文化遗存,在金隅善卷(即白乐天的《夜泊牛渚怀古》)至今浅唱,文学气息醇熟。
在西湖周围还挂满了许多大师的名言警句,让游客如沐春风。
五、西湖的地位价值
西湖不仅仅是一个理所当然存在的地理区域,它还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精神价值,成为了全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交汇点和人文往返之地。
综上所述,西湖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因此,在未来的数千年中,它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都将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名家笔下的老杭州_札记

《名家笔下的老杭州》读书札记目录一、城市风光与历史印记 (3)1.1 西湖的韵味 (4)1.1.1 苏轼笔下的西湖 (4)1.1.2 范仲淹与白居易的西湖情缘 (6)1.2 六和塔的传说 (7)1.2.1 六和塔的历史渊源 (8)1.2.2 名家笔下的六和塔 (9)1.3 西溪湿地的风情 (10)1.3.1 西溪湿地的自然景观 (11)1.3.2 名家笔下的西溪湿地 (12)二、人文风情与生活点滴 (13)2.1 西湖边的茶馆 (14)2.1.1 茶馆的历史与功能 (15)2.1.2 名家笔下的茶馆生活 (17)2.2 旧时光里的弄堂 (18)2.2.1 弄堂的记忆与故事 (19)2.2.2 名家笔下的弄堂生活 (20)2.3 市井小吃的味道 (21)2.3.1 西湖醋鱼等特色小吃 (22)2.3.2 名家笔下的美食文化 (23)三、名人故居与文化传承 (24)3.1 林隐寺的钟声 (26)3.1.1 林隐寺的历史与地位 (27)3.1.2 名家笔下的林隐寺 (28)3.2 钱塘江大桥的历史变迁 (29)3.2.1 钱塘江大桥的建设历程 (31)3.2.2 名家笔下的钱塘江大桥 (31)3.3 杭州孔庙的文化底蕴 (32)3.3.1 孔子的儒家思想 (33)3.3.2 名家笔下的杭州孔庙 (34)四、文学作品中的老杭州 (35)4.1 《红楼梦》中的杭州元素 (37)4.1.1 贾宝玉与杭州的缘分 (38)4.1.2 《红楼梦》中的杭州风景 (39)4.2 《白娘子传》的杭州背景 (40)4.2.1 白娘子的故事起源 (41)4.2.2 《白娘子传》中的杭州元素 (42)4.3 《武林旧事》中的老杭州 (44)4.3.1 武林旧事的历史背景 (45)4.3.2 《武林旧事》中的杭州风貌 (46)一、城市风光与历史印记在阅读《名家笔下的老杭州》我深受启发,对杭州这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杭州的历史与文化

杭州的历史与文化杭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
自古以来,这座城市便是中国重镇,曾多次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杭州也因其独有的风光、人文和历史背景,成为根植于江南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
第一章:杭州的历史杭州有着3000年的悠久历史。
在先秦时期,杭州是越国的领土,随着秦朝的建立,逐渐进入了中国的版图,成为吴郡和吴兴县。
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将杭州设立为“会稽郡”。
到了南北朝时期,杭州被誉为“真定之源”,开始繁荣。
从隋唐到宋代,杭州成为了中国的重要贸易口岸和文化中心,不断吸引着商人和文人来到这个城市。
明清时期,杭州逐渐进入衰落,但是仍保留着很多历史文化遗迹。
第二章:杭州的文化杭州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被誉为“丝绸之府”、“中国南方文化之都”和“中国新四大美景城市之一”。
它是许多文学作品的背景,诸如《红楼梦》中的“西湖三山五园”、唐代诗仙白居易的“钱塘江潮信处”等。
杭州的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如龙井茶、丝绸、钱塘潮、夫子庙、灯笼节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1. 杭州的历史文化古迹在杭州可以看到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平湖秋月”等,以及富阳西湖、灵隐寺、法喜寺、野径亭、雷峰塔、六合塔等。
这些景点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心灵寄托。
2. 杭州的文化活动杭州被誉为“中国民间文艺之都”,因拥有众多传统讲唱表演艺术、民间音乐、舞蹈等文化。
此外,戏剧演出、赏花祈福、轰趴舞会、梦幻灯组、钱塘潮文化节等都是市民和游客们最喜爱的文化活动。
3. 杭州的名人文化杭州是一个培育众多名人的城市。
唐朝时期的白居易、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文徵明、清朝的龚自珍等都是杭州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诗词、书画、散文等文化遗产更让杭州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杭州的风景杭州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着许多自然和人文的盛景。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西湖景区。
在西湖,你可以欣赏到瑰丽的景色,如断桥残雪、满陇桂雨、平湖秋月等等。
杭州的知识

杭州的知识杭州,简称“杭”,是中国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周边环绕着苏州、上海等著名城市。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它以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人文氛围而闻名于世。
杭州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早期文化遗址。
据史书记载,杭州作为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21年,远古时期的古越族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杭州经历了许多朝代和政权的变迁,都为这座城市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例如,南宋时期的杭州曾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被誉为“人杰地灵”的江南名都,素有“东有杭州,西有洛阳”之美誉。
杭州以其美丽的自然风景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西湖是杭州最大的自然湖泊,也是杭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西湖的美丽景色被誉为“人间天堂”,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湖的周围有许多景点和景观,如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等,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此外,杭州的大运河也是中国四大古代运河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
杭州还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灵隐寺和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天竺山的所在地,对于佛教和道教信仰的人来说是重要的圣地。
此外,近百年历史的中国工艺美术之乡——西湖龙井、宋式茶具也是杭州供应的特产,闻名于世。
杭州的人文事业也十分丰富多彩。
杭州有许多著名的学府和研究机构,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这些学府的知名度和学术实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极高的评价。
此外,杭州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拥有许多富有艺术气息的文化节日和庆典活动。
每年的杭州西湖樱花节、杭州宋城灯会等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总的来说,杭州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城市。
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历史底蕴,杭州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杭州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杭州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演变

杭州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演变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学术格式的文章将深入探讨杭州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代演变,以及它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杭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其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自古以来,杭州就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作为南宋的首都,杭州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文化名人如苏东坡、文天祥等都在杭州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
第二部分:文化元素的传承杭州文化以其独特的元素和传统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杭州的自然景观和园林艺术。
西湖是杭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之一,它以其美丽的湖泊、周围的山脉和古老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此外,杭州的园林艺术也是杭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三部分: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杭州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
杭州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包括保护历史建筑、古迹和传统手工艺。
例如,杭州的宋城景区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展示了宋代的建筑和生活方式。
此外,杭州还设立了博物馆和文化机构,用于收藏、展示和研究杭州的文化遗产。
第四部分:文化的现代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杭州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杭州作为现代化城市,吸引了许多创意产业和年轻人才。
音乐、艺术、时尚等领域的发展促进了杭州文化的创新和国际化。
此外,杭州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如杭州西湖文化节和杭州灯节,吸引了国内外游客。
第五部分:杭州文化的重要性杭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杭州的文化景观,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样本。
杭州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园林艺术和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杭州文化也为城市的发展和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杭州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代演变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城市。
杭州政府和社区应继续支持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确保杭州文化能够在未来继续繁荣发展。
同时,杭州文化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瑰宝,值得被尊重和欣赏。
杭州丝绸之路起点

杭州丝绸之路起点杭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丝绸贸易中心之一,它在世界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丝绸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杭州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自古以来,丝绸就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特产。
公元前202年,在西汉王朝的统治下,张骞开始开辟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通过陆路贸易带到西方,从此拉开了中国与西方交流的序幕。
作为起点之一,杭州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得它成为连接中国内陆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二、丝绸贸易杭州之所以成为丝绸贸易的重要城市,与它地处江南水乡有着密切的关系。
江南地区气候湿润,盛产蚕桑,蚕丝的产量较高,质量也较好。
同时,杭州作为一个重要港口城市,有便利的水路交通,方便了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运输。
丝绸之路的开启,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而丝绸之路的畅通也带来了海量的外国交易商,使得杭州成为了繁荣的贸易中心。
三、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物质贸易的桥梁,更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纽带。
通过丝绸之路,西方国家带入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艺术和宗教文化。
杭州也成为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重要地点。
丝绸贸易带入了许多异域风情和艺术传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
例如,杭州的丝绸之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为人们提供了了解这段历史的窗口。
结语杭州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不仅仅是一座历史名城,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和世界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杭州也因此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今天,虽然丝绸之路的贸易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杭州始终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仍然在为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忆是杭州)杭州市介绍PPT课件

西湖的美丽
西湖是杭州的象征,是杭州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它的美 在四季皆宜,无论早春、盛夏、深秋还是寒冬,都能带给人 们不同的风情和诗情画意。
湖滨路的繁华
湖滨路是杭州的心脏地带,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湖光山色,还 有繁华的城市景观。沿湖滨路漫步,可以感受到杭州独特的 都市气息和人文氛围。
千岛湖
自然的魅力
千岛湖是一个位于杭州郊区的天然湖泊,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群山环 绕,拥有众多岛屿和半岛,被誉为“天堂之水”。
丰富的户外活动
千岛湖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除了游船游览,还可以选择骑行、徒步、露营 等多种户外活动,尽享大自然的恩赐。
灵隐寺与飞来峰
佛教文化
灵隐寺是杭州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到 这里可以感受宁静的佛教文化氛围,领略佛教艺术的魅力。
杭州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集市,叫做“南宋御街” ,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一些传统的工艺品和小吃。
06
杭州的生态与环保
自然保护区与动植物园
设立背景
杭州市为保护珍稀动植物及其 生态环境,建立了多个自然保
护区和动植物园。
自然保护区
杭州市拥有浙江省内的多个自然 保护区,如清凉峰、天目山等自 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 野生动植物资源。
杭州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西 湖醋鱼、龙井虾仁等地道的杭州美食。
最忆杭州
娱乐与购物
杭州的娱乐场所非常多,比如KTV、电影院、酒吧等 ,可以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杭州的夜生活。
杭州的特色小店也非常多,游客可以在这些小店中购 买到一些独特的纪念品,留下美好的回忆。
杭州的购物中心也非常多,比如杭州大厦、银泰百货 等,可以让游客尽情购物。
杭州西湖历史背景介绍作文

杭州西湖历史背景介绍作文
《杭州西湖,那一段独特的历史》
嘿,你知道杭州西湖不?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地儿呀!
咱就说有一回我专门跑去西湖玩。
哎呀妈呀,那景色老美了!我沿着湖边溜达,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就像温柔的小手在抚摸着一样。
湖边的柳树啊,那枝条就跟小姑娘的辫子似的,随风飘荡着。
说起西湖的历史,那可悠久了嘞。
它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名气啦。
好多文人墨客都在这儿留下了足迹和诗词。
就好像唐宋那些大诗人,他们在西湖边赏景喝酒作诗,想想都觉得好有文化气息哟!
据说呀,以前还有很多传说和故事跟西湖有关呢。
什么许仙白娘子啦,听着就特别有意思。
我当时就想,说不定在哪个角落里还藏着他们曾经的浪漫痕迹呢。
西湖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无数的人和事。
它一直静静地在那里,就像一个有故事的老人,默默看着世间的变迁。
等我逛完了西湖,我心里就感慨呀,这西湖的历史真是太迷人啦!真是个值得我们一直珍惜和爱护的好地方呀!以后我肯定还得再来,好好感受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怎么样,听我这么一说,你是不是也想来西湖瞅瞅啦?哈哈!。
2023年杭州市西湖区教师招聘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3年杭州市西湖区教师招聘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以下是2023年杭州市西湖区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真题和答案。
这些题目旨在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提供参考答案供参考。
历史真题1. 请简要叙述杭州市的历史背景。
2. 请说明杭州市西湖区的特色和文化底蕴。
3.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的重点和成就有哪些?4. 请介绍杭州市西湖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情况。
5. 简述杭州市西湖区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模式。
参考答案1. 杭州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长期以来,杭州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它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 杭州市西湖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闻名。
西湖是该区最重要的特色景点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之一。
该区还承载着许多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址,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
3. 杭州市西湖区的教育发展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该区专注于提升教育质量,强调素质教育并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多年来,该区在各个教育指标上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4. 杭州市西湖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
该区有一批优质的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
此外,该区还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提升教学水平。
5. 杭州市西湖区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
该区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供丰富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通过不断创师培养模式,该区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以上是2023年杭州市西湖区教师招聘考试历史真题及答案的简要内容。
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祝您考试顺利!。
杭州历史·文化·传说

杭州历史•文化•传说历史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
从新石器时代的萧山跨湖桥文化开始,杭州已有80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杭州最初的名称为“禹杭”,曾用名有“余杭”、“钱唐”、“钱塘”、“临安”等,历史上先后在五代吴越国和南宋时期成为都城。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
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
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元代初年,来过杭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为“世界上最为美丽华贵的天城”。
1949年5月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杭州一直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
杭州的民俗风情,与杭州的自然环境、人文积淀和发展历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一项项颇具生动性、独特性、参与性的新鲜有趣的民俗活动和地方风情的表演和展现,令人惊奇、感动而难以忘怀。
文化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首先发现于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
距今约5300-4000年。
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
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以大量殉葬精美玉礼器为特征的显贵者专用墓地的发现,莫角山大型建筑基址的发现,显示出良渚遗址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并将成为东方文明圣地。
茶文化杭州的茶文化可追溯到宋代。
宋室南渡,建都临安,把中原的儒学文化也带到杭州。
据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临安巷陌街坊,自有提壶拎水者沿门点茶。
或朔月望日者,如遇凶吉一事,点杯邻里茶水。
杭州西湖景点讲解

杭州西湖景点讲解一、西湖概况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它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西湖三面环山,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一)形成与演变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于泥沙淤积等因素,逐渐与大海隔绝,形成了一个潟湖。
经过历代的疏浚、治理和开发,才成为如今美丽的湖泊景观。
(二)自然景观特色1. 湖光山色西湖的湖水清澈碧绿,平静如镜,周围山峦起伏,峰峦叠翠。
不同季节,湖山景色各异。
春天,桃花盛开,柳浪闻莺;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三潭印月的月色与金黄的树叶交相辉映;冬天,断桥残雪,雪景如画。
2. 植物景观西湖周边植被丰富,有大量的垂柳、桃树、荷花等特色植物。
垂柳依依,沿湖岸低垂,随风摇曳,增添了西湖的柔美。
桃花盛开时,满树繁花,如诗如画。
而荷花则是西湖夏季的一大盛景,大片的荷叶铺满湖面,荷花点缀其中,散发着阵阵清香。
二、主要景点(一)苏堤1. 历史背景苏堤是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后世演变而形成的。
它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
2. 景观特色苏堤上有六座桥,分别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
这些桥造型优美,桥身与周围的湖水、山峦相映衬,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漫步苏堤,两边是湖水,远处是青山,堤上绿树成荫,还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西湖美景。
春天的时候,苏堤是观赏桃花和垂柳的绝佳地点,“苏堤春晓”更是西湖十景之首。
(二)白堤1. 历史渊源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已存在。
它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约1公里。
杭州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

杭州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杭州文化特色1、杭州文化特色的表述杭州城市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在国内外,人们提到杭州,往往首先想到西湖,西湖作为杭州的象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杭州城市文化的特色。
围绕西湖产生的丰富文化内涵影响并渗透到整个杭州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杭州的城市文化形象地称之为“西湖文化”。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开放兼容,形态丰富;(3)雅俗相融,自然和谐;(4)优美秀丽,现代风范。
2、杭州文化特色的论证(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的历史,据考古记载已有10万年以上。
自秦建县,杭州已有2200年历史,自隋置州有1400年历史,自元为省会已有700多年历史,其中吴越和南宋定都杭州,历时230多年。
杭州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良渚文化开始,已有五千年历史,在当时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春秋时期,杭州的物质文化,尤其在青铜冶炼、造船、航海、纺织等方面都较先进。
五代至宋元,为杭州文化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居全国领先地位,号称“东南第一都会”成为当时东南沿海的文化中心之一。
至明清,“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杭州文化发展在全国已是首屈一指。
到近现代,作为国务院首批确认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之一的杭州,不仅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其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也占有重要一席。
杭州文化,历史的沉淀非常丰厚,古迹繁多,文物丰盛,人文渊薮,人才辈出,素有“人物都会”、“文献之邦”、“文物之地”、“宗教圣地”、“东南诗国”、“书画之邦”等许多美誉。
“人物都会”。
杭州历来人才荟萃,特别自宋以来,杭州籍文化名人辈出,如沈括、毕升、喻皓等,更有许多非杭州籍的名人如苏东坡、岳飞、于谦以及章太炎、张苍水、马一浮、李叔同、潘天寿等在杭从政、居住和活动。
“文献之邦”。
杭州西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杭州西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杭州西湖是中国最知名的景点之一,被誉为“天堂之都”。
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以其优美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在杭州西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有什么值得我们探究呢?一、历史的纵览杭州西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早在周朝时期(公元前1046年-256年),西湖就已经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风景胜地。
在唐朝时期(618年-907年),西湖名扬天下,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寻梦乐土,更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
到了南宋时期(960年-1279年),西湖更是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意之地,传世名篇“钱塘湖春行”、“赏花归去马如飞”等都脍炙人口。
2001年,西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地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推向国际。
二、文化的内涵在杭州西湖的文化内涵中,有很多个性鲜明、历史悠久的文化元素。
比如岳飞,他在宋朝时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
岳家军在岳飞的带领下所向披靡,成为抵御金朝入侵的中华抗金的重要力量。
岳飞也曾在西湖畔流放十年,他的忠诚与爱国精神激励了很多人,成为杭州西湖文化的重要一环。
另一个文化元素是龙井茶。
龙井茶在14世纪就已经开始种植,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绿茶品种之一。
龙井茶的产区就是杭州西湖周边,每年春季的龙井采摘大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茶文化爱好者。
品茶品著名的龙井茶,一边倚着西湖,一边感受着茶香,想必很多人都想试试。
此外,杭州西湖还是“龙舟文化”的发源地,每年端午节都会有名为“龙舟赛”的庆祝活动,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各地的龙舟队伍齐聚西湖,来切磋竞赛,这也演绎着中国拼搏、奋斗的精神风范。
三、工艺的传承杭州西湖的文化不仅仅是风景与历史,还有它的工艺传承。
杭州西湖的传统工艺有很多,著名的如剪纸,为避免素质低劣的假货侵占市场,杭州剪纸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度较高。
这些工艺传承也成为历史文化的延续,让西湖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四、温馨的风俗习惯在杭州西湖的文化中,最让人感到温馨的是它的风俗习惯。
杭州西湖的7个传说

杭州西湖的7个传说传说·定情西湖的历史背景杭州西湖的7个传说为报恩而来的白蛇,与恩人许仙于西湖断桥偶遇。
江南烟雨飘然而至,白蛇与许仙同舟避雨,许仙将油纸伞相借,让白蛇得以遮雨归家。
纸伞不大,守方寸天地;断桥不断,连一段缘分。
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就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开始了。
传说·离别美好的爱情总是少不了波折,在白蛇和许仙生活最幸福的时候,法海作为法力强大的僧人,秉持着降妖除魔的正义理念想要收服白蛇。
在他的一系列行为下,便有了“饮雄黄酒现原形”“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的跌宕起伏。
最后,白蛇被镇压在雷峰塔下。
许仙与她隔塔相望,长久分别。
传说·三载同窗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同在书院求学。
三载岁月悠悠过,书院的亭台楼舍、曲径回廊、学堂书籍等都留下了两人美好的回忆,两人的情谊也在相处之中日渐深厚。
传说·十八相送同窗几载,梁山伯都未能发现祝英台的女儿身,但祝英台早已芳心暗许,长桥饯别之时,两人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十八里路。
祝英台以物喻情打了十八个比喻,梁山伯却始终不得其意。
长桥不长,但却承载着两人诉情衷的羞怯以及情定的喜悦。
传说·苏小小结同心处在杭州西泠桥畔,出身卑微的女子苏小小虽身为歌伎,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
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郁,一见钟情,结成良缘。
但迫于时势身世,苏小小难与阮郁结秦晋之好。
最终,苏小小身染重病,临终前嘱咐身边的人:“我别无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
”传说·运木古井传说净慈寺曾在一夜之间被烧了个精光,在众和尚一筹莫展的时候,济公说有办法在三天之内弄到木材重建寺院。
他前往四川一家大乡绅募化建寺用的木头,经过一番曲折,募集到的木头顺着江水漂进了钱塘江。
流经钱塘江关卡的时候,被官差阻拦要对木材抽税,济公便把全部的木头都沉入了水中。
净慈寺的和尚焦急地等到第三天,看到济公回来,急问木头在哪,济公拉着老方丈跑到净慈寺醒心井旁边,只见一根根木头从水中冒上来。
04、杭州历史地理隋唐杭州

04、杭州历史地理隋唐杭州四、隋唐杭州(余杭郡)隋唐杭州,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承先启后的转折阶段,而在杭州城市地理环境的变迁方面,尤为明显。
如果将杭州城市地理环境的变迁过程和杭州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视为纵横两条轴线,建立一个时空座标系的话,那么,隋唐时期的杭州城市正处于这一时空座标的原点。
1、杭州始置,依山筑城隋开皇九年(589)废钱唐郡置杭州,①此为杭州城市的名称之始。
但杭州初治余杭县,第二年“十年(590),移居钱塘城,”即在今吴山东麓鼓楼地的“新城戍”,②十一年(591),“移州于柳浦西,依山筑城”。
③在六朝钱唐县治所在聚落的基础上,揭开了杭州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大业三年(607),罢州设郡,杭州更名为馀杭郡。
④《乾道临安志》卷二引《九域志》载,隋杭州城“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
由于史料不详,其具体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当时杭州城的主要城区在今天城区之南的山麓平原,即沿袭六朝钱唐县治所在聚落,当为事实。
在杭州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许多学者对隋代杭州城区范围作了研究,一些学者还绘出了示意地图,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意见相差较大,在没有确切的考古资料佐证之前,进一步的商榷有待来日。
(参见图-1-13)2、隋开运河,南北相连隋代以前,杭州与中原的交通联系,主要依赖水道,而交通水道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即发戍卒“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⑤这是今天杭州市地域内史书记载的第一条人工疏凿水道,其水道路线既今上塘河。
⑥这条水道自东北向西南抵宝石山后,沿岸向西绕行,遇逢几股从西湖群山下泻之水而汇聚成交通渡津,即后世所称的耿家埠、茆家埠和赤山埠。
⑦所谓的“埠”,即渡津码头。
虽然在今天的耿家埠、茆家埠和赤山埠,渡津已经完全消失,但其地名却保留了历史的痕迹。
在西湖早期尚属浅海湾时,在南侧今云居山、吴山北麓,由于顶风逆浪,水道航行往往极其困难,故“凿石以为栈道”,⑧采用人工背纤,以助船航行。
杭州西湖历史背景简介400字

杭州西湖历史背景简介400字
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毗邻浙江省杭州市市区,
是中国五大湖泊之一。
这里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被誉
为“人间天堂”。
西湖历史悠久,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
居住在此。
其名源于汉代时期,西湖又名西子湖,根据传说,古代有
一位美丽的女子名叫西施,与杭州资本家的故事,令人动情,这也成
为了西湖的一个重要元素。
西湖名扬天下,最早记载西湖美景的文献,是南北朝时期陶渊明
的《归去来兮辞》中所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代诗人白居易去世后,其葬在西湖的草堂,也成为
了西湖上的重要景点之一。
唐代以来,西湖一直是人才辈出、文化繁荣的地方。
宋代文人苏
东坡曾在此任过杭州知州,游历东南亚,发掘了许多西湖文化的珍品。
西湖还是中国南方喜爱的文人墨客的创作之地,至今在西湖畔仍多处
遗留有各类碑、塔、亭、台、石刻、青砖、青瓦残片等文化遗产。
其
中的雷峰塔、白堤、长桥等至今仍是西湖八景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
20世纪初,西湖进行了重建、保护和改造等工作。
经多次改装,西湖景区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公园,并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总之,杭州的西湖气象万千,人文背景底蕴极为丰厚,是一带一
路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
重要节点之一,扮演着贯通东西方民族友谊和文化互鉴的桥梁作用。
2024年导游欢迎致辞例文(4篇)

2024年导游欢迎致辞例文各位来宾,大家好!接下来,我将对杭州的历史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杭州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四、五千年之前,杭州地区便有人类居住,并诞生了被誉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作为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与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安阳齐名,杭州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在夏朝之前,传说大禹曾在会稽(今绍兴县)召集诸侯大会,并在此地“舍航(杭)登陆”,因此得名“禹杭”,后误传为“余杭”。
春秋时期,杭州地区先属吴国,后吴国被越国所灭,杭州又归越国所有。
战国时期,越国被楚国灭掉,杭州随之成为楚国的领土。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____年),秦国灭掉楚国,在今天的杭州地区设置了钱唐县,并同时设立余杭县,均隶属于会稽郡。
自秦朝设立县治以来,杭州已有____多年的历史。
隋朝开皇九年(____年),废除了钱唐郡,正式设立杭州,这是杭州名称首次在历史上出现。
唐朝时期,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____年),余杭郡被改为杭州,为避免与国号冲突,钱唐县被改名为钱塘县。
杭州曾是五代时期的吴越国和南宋王朝的都城。
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东南部建立都城,选择了杭州作为国都,当时杭州被称为西府或西都,州治设在钱塘。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____年),高宗为躲避金兵南渡至杭州,将州治作为行宫,并将杭州升格为临安府,亦称为“行在所”。
绍兴八年(____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此后历经____余年。
2024年导游欢迎致辞例文(二)各位嘉宾: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
在此,我代表美好时光旅行社——一家以“悦游天下”为名的旅游机构,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欢迎。
今天,我有幸担任大家的向导,我的名字是____,朋友们亲切地称呼我为小____。
请各位避免使用过于正式的称呼,这样会显得生分。
伴随我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司机——刘师傅,他拥有超过____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尽可以安心地信赖他的驾驶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的历史背景(1)从“余杭”到“钱唐”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
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
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
”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
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
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
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
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
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
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
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
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
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
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
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
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
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
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
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
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年)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年)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
长庆二年(822年),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
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
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3)吴越国的国都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
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
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
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
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
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
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
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
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护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吴越三代五帝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建就。
当时的杭州就有“佛国”之称。
(4)南宋时的京城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
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
元佑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
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
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
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
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
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
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
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几个县)。
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人口的增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南宋都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
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生产各种日用商品,尤其是丝织业的织造技艺精良,能生产出许多精巧名贵的丝织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
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
西湖风景区经过修葺,更加妩媚动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也很兴盛。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立了最高兴府——太学,还有武学、医学、算学、史学等各科学校,临安府学及钱塘、仁和两县学的学生近千人。
这里书铺林立,刻印的书籍十分精良。
当时的绘画艺术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画院题名的。
(5)浙江省的省会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为省治。
钱塘、仁和、海宁、富阳、余杭、临安、于潜、新城、昌化等州县皆属杭州路。
因遭战乱,杭州城内的不少宫殿被毁,工商业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渐被泥土淤塞。
但由于在南宋时期打下了繁华基础,恢复较快。
至正年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
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大有作用。
所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
清代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
杭州府治均在钱塘、仁和,属县未变。
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杨孟瑛继唐白居易、宋苏东坡后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荡3480余亩,将苏堤增高、加宽,修建振鹜亭(即今湖心亭),砌筑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复了“湖上春来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荫浓”的动人景色。
至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杭州又呈现出四方客商云集,游人纷至沓来的繁荣局面。
(6)废府设杭州市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
城墙周围十里,南至今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六座城门,总占地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
雍正二年(1724)、嘉庆五年(1800),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数尺。
杭州人口有续增加。
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
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
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
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
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属诸县直属于省。
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八个区。
这时杭州已有少数近代工业,如在1897年创办的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前身),规模较大;其后又陆继兴办起火柴厂、造纸厂等,传统的手工丝织行业也逐步采用机械传动。
1909-1914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无条件收回拱宸桥日租界。
(7)从新生走向繁荣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
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
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墅区。
属县则有萧山、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桐庐、淳安七个县(市)。
50年来,杭州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的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会。
杭州在工业生产上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实力,门类比较齐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科技力量和耕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大规模的城市和园林建设,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
杭州,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优异、人文古迹荟萃的名城。
杭州的文化背景杭州在着力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形象,并将在2006年举办世界休闲博览会。
本文试图描述杭州作为“休闲之都”的文化背景,并建议以此为出发点,打造杭州市完整的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杭州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