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改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射 时 间 3 s 5。
徐超 等 J 一定 量 的环氧 树脂 、 将 丙烯 酸 、 乙胺 三 和 甲苯 加入 三 口烧 瓶 中 , 油 浴 的 条 件 下加 热 至 一 在 定温 度 ( 般 是 101左 右 )在 该 温 度 下 搅 拌 反 应 一 0' 2 , 1h , 却 至 6 ℃ , 节 酸值 , 可 制 得 环 氧丙 烯 0后 冷 o 调 即 酸酯 预 聚 物 。 固 化 阶 段 的 工 艺 参 数 : 射 源 采 用 辐
10W高压汞灯 , 00 辐射距离 5m, c 辐射时间 1mn 0i 。 田志高等 通过对环氧树脂进行 改性 , J 降低其
黏 度 , 用丙 烯 酸酯 化 , 得低 黏度 环 氧丙 烯酸 酯预 再 制 聚体 。研究 发现 : 改性 环 氧 丙 烯 酸 酯涂 料 比未 改性
优 良, 近年来发展迅速 , 正逐步取代传统木材、 纸张、
些不足之处 , 如硬度、 抗污染性、 耐溶剂性等方 面
不尽人意。为了更好的提高丙烯酸酯涂料的综合性
能 , 大其 应 用 范 围 , 要 对 丙 烯 酸 酯 乳 液 进 行 改 扩 需
性。
2 丙烯酸酯涂料的改性研究
2 1 环 氧树 脂改性 .
工艺参数 : 光引发剂采用 I97 辐 射距离 2 e , R0 , 0r 辐 a
聚物。
传统的溶剂型涂料 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 物( O ) V c 的
排 放越来 越 受 到严 格 限 制 。 因此 , 发 低 污染 环保 开 型 的水性涂 料 、 粉末涂 料 、 固含量 涂料 等环境 友好 高 型涂 料 已成 为涂 料研 发 的主要 方 向 。
固化阶段 的工艺参数 : 辐射源采用北京埃士博
金属 等使 用 的涂料 。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 Modified with Acrylic Acid Ester)在近几年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是一种有潜力的高性能材料。

本文将对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合成方法、性能调控以及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合成方法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乳化聚合法和分散聚合法。

乳化聚合法是通过将水溶性聚氨酯与丙烯酸酯在乳化剂存在下进行共聚反应得到。

此方法具有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温度低等优点,合成的产品分散性好、性能稳定。

而分散聚合法则是通过将聚氨酯与丙烯酸酯分散在共溶剂中共同聚合得到。

此方法可控性好,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调控产品性能。

二、性能调控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性能可以通过改变聚氨酯段的结构以及调整丙烯酸酯的添加量来进行调控。

聚氨酯段的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抗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起硬段物中低分子量杂链段的引入可以改善力学性能,增强材料的耐磨性和拉伸强度。

而丙烯酸酯的添加可以改善水性聚氨酯的柔软性、耐磨性和耐化学性能。

此外,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配比来控制水性聚氨酯的粒径大小,进而调控粒子分散性和粘度。

三、应用领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在涂料、胶黏剂和封堵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涂料领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喷涂涂料、木器涂料和工业涂料等。

它具有优异的附着力、硬度和耐候性,且不含有机溶剂,对环境友好。

在胶黏剂领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可用于水性胶黏剂、纸张粘合剂和电子封装材料等。

它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拉伸强度和抗黏性,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封堵剂领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可用于混凝土修补、管道封堵和地下工程封堵等。

它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流变性能和耐水性能,可在复杂的工程环境下有效封堵。

综上所述,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在合成方法、性能调控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是一种环保型的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具等领域。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耐化学性和耐磨性不够,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的进展,旨在提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

1. 改性剂的添加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改性研究主要是通过添加各种改性剂来实现的。

常见的改性剂包括增塑剂、填料、增韧剂、抗氧化剂、紫外吸收剂等。

这些改性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比如提高其耐化学性、防腐蚀性和耐磨性等。

2. 纳米材料的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应用在涂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尺寸效应,可以显著提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

添加纳米氧化锌可以提高涂料的紫外防护性能;添加纳米硅胶可以提高涂料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等。

3. 功能性单体的引入功能性单体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结构和功能的单体,可以通过引入功能性单体来改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

引入含有羰基官能团的单体可以提高涂料的耐化学性;引入含有硅烷官能团的单体可以提高涂料的耐候性和耐水性等。

4. 高性能树脂的应用5. 新型交联剂的研究交联剂是一种可以在涂料固化过程中与树脂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可以通过引入新型交联剂来改善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

引入多官能团交联剂可以提高涂料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等。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改性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通过添加改性剂、引入纳米材料、功能性单体、高性能树脂以及新型交联剂等手段,可以显著提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找到更多有效的改性方法,为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改性研究进展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改性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7-10-13作者简介:潘申鑫(199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E-mail:2277109033@。

通讯联系人:张玉红(1974-),女,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E-mail:。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改性研究进展潘申鑫,张玉红,何培新(有机化工新材料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综述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改性研究的进展,包括有机硅改性、引入反应性乳化剂改性、增粘树脂改性、无机纳米材料改性等,并对未来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压敏胶;丙烯酸酯;乳液;改性中图分类号:T Q43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22 ( 2018 ) 03-0053-04压敏胶制品由于用途广泛,近些年来发 展迅速,由最初的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溶剂型压敏胶逐渐发展出一系列其他类型压敏胶,如乳液型、热熔型等等。

其中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由于环保、安全无毒、产品制备工艺简单以及最终性能较好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现有品种存在粘接强度和耐水性差,涂布干燥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地 限制了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使用范围[1'2]。

为 此,研究者对丙烯酸酯类压敏胶进行了改性研究,并取得较好的进展。

本文对常见的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改性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改性类型1.1有机硅改性有机桂氧烧结构中桂氧键的键能尚,分子 体积大,内旋转能垒低,表面能小,使得它 本身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疏水性、透 气性和耐候性等特点。

用有机硅改性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改性后的压敏胶粘接效果显著改善,贮存时间变长,而且能提高压敏胶耐水性、耐老化性、耐高低温性、耐擦洗 性等多种性能^5]。

目前,最常见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乳液的方法有2种,即共混改 性法和化学共聚改性法。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起着粘合的作用。

丙烯酸酯是一种具有高度粘附性和耐久性的化学物质,可以将两个不同材料牢固地黏合在一起。

丙烯酸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可以形成坚固的结构,并在接触面上形成丰富而密集的分子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扩散到被粘合的物体表面,并与其表面形成强力吸附。

丙烯酸酯还可以通过与材料表面上的官能团结合,形成化学键,增加粘合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此外,丙烯酸酯还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涂散性,可以均匀地分布在被粘合物体的表面上,填充微小的孔隙和不规则表面,进一步提高粘合力。

总的来说,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强力吸附和化学键,将被粘合物体紧密粘合在一起,并提供持久性和耐久性。

丙烯酸酯改性EVA乳液胶黏剂的黏结性能研究

丙烯酸酯改性EVA乳液胶黏剂的黏结性能研究

丙烯酸酯改性EVA 乳液胶黏剂的黏结性能研究doi:10.3969/j.issn.1674-7100.2017.01.010收稿日期:2016-05-2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4BAD02B06),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3JJ1024),广 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4B090921006),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1601)作者简介:曾广胜(1975-),男,湖南洞口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聚合物成型工艺及设备方面的教学与 研究, E-mail :guangsheng_zeng@通信作者:钟 衡(1988-),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高分子材料, E-mail :860257156@曾广胜 钟 衡陈 一 刘文勇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摘 要:采用单一变量法,选择醋丙乳液、纯丙乳液、苯丙乳液、硅丙乳液分别改性EVA 乳液胶黏剂,研究丙烯酸酯乳液与EVA 乳液的共混效果,以及不同类型的丙烯酸酯乳液对EVA 乳液胶黏剂黏结性能的增黏效果。

热力学、差示量热扫描、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酸酯乳液能够与EVA 乳液互溶。

剥离强度、高温黏结性能、低温黏结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丙烯酸酯改性的EVA 乳液胶黏剂的黏结性能整体得到提高,其中,经醋丙乳液改性的EVA 乳液胶黏剂的综合性能最优,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关键词:EV A 乳液胶黏剂;丙烯酸酯乳液;共混效果;黏结性能中图分类号:TB333.2+3;TQ3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100(2017)01-0059-071 研究背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EV A )乳液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良好的耐酸碱性及耐紫外老化性、较好的互溶性、较低的成膜温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胶黏剂的制备,尤其适用于包装用环保胶黏剂的制备[1]。

水性油墨用丙烯酸酯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油墨用丙烯酸酯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更优的WA R 连接料

1 功 能 单 体 改 性
WI 中通 常 引入 功 能 单 体 作 为 连 接 料 的共 聚 改 性剂 , 如 引入 交 联 单体 可 使 共 聚物 分 子 链 上含 有 可
交 联 的基 团 , 使WI 在 成膜 过 程 中通 过 分子 内或分 子 间 的交 联 反 应 , 形成 立 体 网状 结 构 的 聚合 物 _ 5 ] , 从 而 使 油 墨 具 有 良好 的耐 水 性 、附着 性 和 常 温 固 化 能
关键词 : 水性油墨 ; 丙烯 酸 酯树 脂 ; 连接料 ; 改 性
中图分类号 : T Q 4 3 3 . 4 3 6 : T S 8 0 2 . 3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8 4 9 ( 2 0 1 3 ) 0 3 - 0 0 5 3 — 0 5
能 单体 , 采 用 预 乳 化半 连 续 种子 乳 液 聚 合法 合 成 了 WA R,引入 的AD H交联 剂 可与 D A AM一起 构成 室 温 自交联体 系 。研 究结果表 明 : 当m( A D H) : m( D A A M) = ( 1 . 0 ~ 1 . 2 ) : 1 时 ,相应 乳 液及 其胶 膜 的综 合 性能 相 对
2 0 1 3年 3月 第 2 2卷 第 3期
Vo 1 . 2 2 No . 3. M E a r , 2 0 1 3
中 国 胶 粘 剂
CHI NA ADI - [ E ES F VES
水性油墨用丙烯 酸酯树脂 的改性研究进展
周 婷 婷 ,张英 强 ,吴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上海
予 墨膜 良好 的 自然干 燥性 和优 异 的成膜 特 性 。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简述了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4种常用的改性方法:嵌段共聚改性、接枝共聚改性、核-壳乳液聚合改性和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IPN);综述了国内外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标签: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1 前言聚氨酯(PU)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磨性、柔韧性、耐化学品性,附着力强、成膜温度低、保光性好,可以室温固化,因此在涂料、胶粘剂及油墨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1,2]。

目前聚氨酯油墨、胶粘剂等多以溶剂型为主,有机挥发物(VOC)对大气污染,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3,4]。

水性聚氨酯(WPU)以水为分散介质,不含有机溶剂,不燃、无毒、不污染环境、易运输保存,使用方便且软硬度可调、耐低温、耐磨性好及粘附力强,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品[5~7]。

然而,WPU还存在耐水性差、耐高温性能不佳、固含量低等缺点。

为了提高乳液及膜性能,扩大应用范围,需对PU乳液进行适当的改性。

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较好的耐水性、耐候性,但存在硬度大、不耐溶剂等缺点。

用丙烯酸酯对WPU改性,可优势互补[8~10]。

2 丙烯酸酯改性WPU的方法目前,丙烯酸酯改性WPU的主要制备方法有嵌段共聚、接枝共聚、核-壳乳液聚合和互穿聚合物网络(IPN)[11]。

2.1 嵌段共聚丙烯酸酯嵌段共聚改性WPU的方法主要有双预聚体法和不饱和化合物封端法2种[12]。

双预聚体法是用丙烯酸酯改性WPU的较早的方法之一,此法首先制得含羧基和羟基的聚丙烯酸酯,再制备以—NCO封端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溶液,然后水性聚氨酯预聚体溶液和聚丙烯酸酯反应,最后进行扩链,即可得到嵌段共聚物。

不饱和化合物封端法是用具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对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封端,再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13]。

任天斌等[14,15]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异丙二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及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带有双键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预聚体(APUA)可聚合乳化剂。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究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究

收 稿 日期 :2R2—0 () 7—0 。 2 作者 简介 :鄢红军 ( 9 6一) 17 ,男 ,广东 省有 机硅 _ 程技 术 l I 研 究开发 中心工 程师 。
维普资讯





第 l 6卷
铁 片 置于 室 外 1个 月 ,然 后 测 其 拉 伸 剪 切 强 度 。
液 分 成 2份 ,分 别 加 入 相 应 原 料 ,室 温 下 搅 拌
2 ,用铝 软 管 装 好 、封 底 制 成 有 机 硅 改 性 丙 烯 4h 酸 酯 胶 粘 剂 的 甲 、乙两 组 分 。
1 3 测 试 仪 器 .
2 0余 年 问 得 到 了 飞 速 的 发 展 。但 目前 各 大 厂 家 生 产 的 S A 都 存 在 同 样 的 问 题 :强 度 不 够 高 、 G
维普资讯
产 品 ・ 用 应
有 硅Sl0MT : 7 机 材I2E65A 1 料C21(l~ LO, E 1 ,N A ) L 0 R5
有 机 硅 改 性 丙 烯 酸 酯 胶 粘 剂 的 研 究
鄢 红 军 刘 虎 城 田 文 新
( 东省 有机硅 工程 技术 研究 开发 中心 ,东莞 53 1) 广 2 17
1 实 验
I l 主要 原 料 。
差 热 分 析 :粉 末 样 品称 量 15~2 0mg,在 、
氮 气 氛 中进 行 ,升 温 速 度 l 0℃ / n mi。
MMA、AB S:工 业 品 ,进 口 ; 甲 基 丙 烯 酸 羟 乙酯 、甲 基 丙 烯 酸 乙 二 醇 双 酯 :工 业 品 , 国 产 ;邻 苯 二 酚 :C P, 国 产 ; MAA:C P,进 口 ;
摘 要 : 用 有 机 硅 聚 合 物 对 聚 丙 烯 酸 酯 胶 粘 剂 进 行 改 性 ,使 其 拉 伸 剪 切 强 度 、 贮 存 稳 定 性 、 耐 热 性 、 耐 候性 等性 能 都优 于 未经有机 硅 聚合 物改性 的 丙烯酸 酯胶 粘剂 。

丙烯酸酯乳液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乳液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乳液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万凯;张婉容;朱超;张禹;冯波;艾照全【摘要】The present progresses of acrylate coatings modified by epoxy resin,organic fluorine,organic silicon,polyurethane,nanometer materials etc.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and the development of acrylate modification was also prospected..%综述了环氧树脂、有机氟、有机硅、聚氨酯以及纳米粒子改性丙烯酸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丙烯酸酯改性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粘接》【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研究进展【作者】万凯;张婉容;朱超;张禹;冯波;艾照全【作者单位】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31.4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是指由丙烯酸酯类或甲基丙烯酯类与其他乙烯基酯类单体进行乳液聚合所得到的产物[1]。

以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合成的丙烯酸酯树脂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候、耐碱、耐化学品性能和粘接性能,且成本低廉,在建筑物外墙涂料和胶粘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2]。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是一种环保型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水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成为现代建筑涂料的主流产品之一。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涂膜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水性丙烯酸酯涂料进行了不断的改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本文将对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纳米颗粒改性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在涂料中起到增强功能和改善性能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将纳米颗粒引入水性丙烯酸酯涂料中,有效提高了涂膜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引入水性丙烯酸酯涂料中,可以显著提高涂膜的硬度和耐磨性;将纳米氧化铝颗粒引入水性丙烯酸酯涂料中,可以明显提高涂膜的耐化学腐蚀性能。

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纳米颗粒对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影响存在差异,通过合理选择和设计纳米颗粒,可以实现对涂料性能的精确调控。

二、功能添加剂改性功能添加剂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品,可以通过引入到水性丙烯酸酯涂料中,改善其性能和功能。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和含量的功能添加剂,成功改善了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

添加超分散剂可以提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分散性,降低涂料的粘度和表面张力,提高其涂布性和涂膜质量;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提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耐老化性能,延长涂膜的使用寿命。

研究人员还通过添加抗菌剂、防霉剂、防火剂等功能添加剂,成功赋予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新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三、共聚物改性共聚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与水性丙烯酸酯树脂共混共聚,改善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

研究人员通过引入不同种类和含量的共聚物,成功改善了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力学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和耐候性能。

引入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可以提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柔韧性和粘附性;引入丙烯酸类共聚物可以提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引入氟碳类共聚物可以提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耐候性能。

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黏合剂的研究进展

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黏合剂的研究进展

圆猿愿军事医学圆园员圆年猿月第猿远卷第猿期酝蚤造酝藻凿杂糟蚤,灾燥造猿远,晕燥猿,酝葬则,圆园员圆α鄄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黏合剂的研究进展蔡大振员,圆,徐亮圆,孟庆国员,刘克良圆[摘要]α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可作为快速黏合剂,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用于止血、伤口黏合、骨骼黏接、医疗栓塞、无痛绝育等。

α鄄氰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各有优缺点,应结合结构特点进行选择。

通过结构修饰可期望改善性能,扩大应用。

本文综述了α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结构修饰以及在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在军事医学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α鄄氰基丙烯酸酯;合成;结构修饰;临床医学;军事医学[中图分类号]砸远员[文献标志码]粤[文章编号]员远苑源鄄怨怨远园(圆园员圆)园猿鄄园圆猿愿鄄园源粤凿增葬灶糟藻泽蚤灶则藻泽藻葬则糟澡燥灶α鄄糟赠葬灶燥葬糟则赠造葬贼藻皂藻凿蚤糟葬造葬凿澡藻泽蚤增藻泽悦粤陨阅葬鄄扎澡藻灶员,圆,载哉蕴蚤葬灶早圆,酝耘晕郧匝蚤灶早鄄早怎燥员 ,蕴陨哉运藻鄄造蚤葬灶早圆(员援杂糟澡燥燥造燥枣孕澡葬则皂葬糟赠,再葬灶贼葬蚤哉灶蚤增藻则泽蚤贼赠,再葬灶贼葬蚤,杂澡葬灶凿燥灶早圆远源园园怨,悦澡蚤灶葬;圆援陨灶泽贼蚤贼怎贼藻燥枣孕澡葬则皂葬糟燥造燥早赠葬灶凿栽燥曾蚤糟燥造燥鄄早赠,粤糟葬凿藻皂赠燥枣酝蚤造蚤贼葬则赠酝藻凿蚤糟葬造杂糟蚤藻灶糟藻泽,月藻蚤躁蚤灶早员园园愿缘园,悦澡蚤灶葬)悦燥鄄糟燥则则藻泽责燥灶凿蚤灶早葬怎贼澡燥则泽,蕴陨哉运藻鄄造蚤葬灶早,耘鄄皂葬蚤造:噪藻造蚤葬灶早造蚤怎岳赠葬澡燥燥援糟燥皂;酝耘晕郧匝蚤灶早鄄早怎燥,耘鄄皂葬蚤造:皂择早岳赠贼怎援藻凿怎援糟灶[粤遭泽贼则葬糟贼]α鄄悦赠葬灶燥葬糟则赠造葬贼藻泽葬则藻憎蚤凿藻造赠怎泽藻凿葬泽则葬责蚤凿贼蚤泽泽怎藻葬凿澡藻泽蚤增藻泽蚤灶贼澡藻皂藻凿蚤糟葬造枣蚤藻造凿,泽怎糟澡葬泽蚤灶澡藻皂燥泽贼葬贼蚤糟,憎燥怎灶凿遭燥灶凿蚤灶早,遭燥灶藻遭燥灶凿蚤灶早,皂藻凿蚤糟葬造藻皂遭燥造蚤泽皂,责葬蚤灶造藻泽泽泽贼藻则蚤造蚤扎葬贼蚤燥灶援粤灶葬责责则燥责则蚤葬贼藻泽赠灶贼澡藻贼蚤糟则燥怎贼藻泽澡燥怎造凿遭藻糟澡燥泽藻灶枣燥则泽责藻糟蚤枣蚤糟泽贼则怎糟贼怎则藻援酝燥凿蚤枣蚤糟葬贼蚤燥灶泽糟葬灶遭藻皂葬凿藻贼燥蚤皂责则燥增藻贼澡藻责藻则枣燥则皂葬灶糟藻葬灶凿贼燥藻曾责葬灶凿贼澡藻则葬灶早藻燥枣葬责责造蚤糟葬贼蚤燥灶援栽澡蚤泽葬则贼蚤糟造藻则藻增蚤藻憎藻泽贼澡藻凿蚤枣枣藻则藻灶贼泽赠灶贼澡藻贼蚤糟则燥怎贼藻泽,泽贼则怎糟贼怎则藻皂燥凿蚤枣蚤糟葬贼蚤燥灶泽葬灶凿皂藻凿蚤糟葬造葬责责造蚤糟葬贼蚤燥灶泽燥枣α鄄糟赠葬灶燥葬糟则赠造葬贼藻泽葬凿澡藻泽蚤增藻援栽澡藻责则燥泽责藻糟贼燥枣贼澡藻蚤则葬责责造蚤糟葬贼蚤燥灶蚤灶贼澡藻皂蚤造蚤贼葬则赠皂藻凿蚤糟葬造枣蚤藻造凿蚤泽凿蚤泽糟怎泽泽藻凿援[运藻赠憎燥则凿泽]α鄄糟赠葬灶燥葬糟则赠造葬贼藻;泽赠灶贼澡藻泽蚤泽;泽贼则怎糟贼怎则藻皂燥凿蚤枣蚤糟葬贼蚤燥灶;糟造蚤灶蚤糟葬造皂藻凿蚤糟蚤灶藻;皂蚤造蚤贼葬则赠皂藻凿蚤糟蚤灶藻员怨源怨年粤则凿蚤泽等首次合成了α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中的氰基和酯基的强吸电子作用使得烯键非常活泼,在微量阴离子条件下,就能发生迅速的分子间聚合并产生黏接力[员]。

水性油墨用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油墨用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进展

乳胶 膜 的耐溶 剂性 能 、耐 水性 能 、断 裂强度 、断裂 伸 长率等。孙学武等 先 合成碳 一碳双键 封端的水性 P U预 聚物 ,再 用丙烯 酸丁酯和 甲基丙烯 酸 甲酯混合
单体 降低体 系黏度 ,经过机械乳化 、中和及钴 6 一 0Y
应 用无 皂乳 液聚合 、细乳 液 聚合 、乳 液互 穿 聚合物 网络等新 的聚合 工艺 。这 些工 艺 的应用 可 显著 改善
为有 机 硅 单 体 , 十 二 烷 基 苯 磺 酸 钠 ( Yl d0dec
b n e eufnc B 、辛烷基 酚聚氧 乙烯醚 ( 一 ezn sl i ,D S) o OP 1 为乳化剂 ,过硫酸钾 为引发剂 ,采用乳液聚合法 0)
分 间的相容性 ;化学共混法是在 P U和 P A乳液 中,添
加 适量交联剂或偶联 剂 ,搅拌后使 2 种乳 液混 合均匀
并交 联 【 化成 膜 ;而 新 出现 的辐射 法 主要 是 在高 能 古 1
射线 辐 照下 ,将 介质 分解 成 自由基 ,从而 引发 乳液 聚合。 崔 月芝 等 以双 丙 酬丙烯 酰 胺 为交 联 剂 ,加 入 P UA共f 组分 中 ,得到交联 型 P 昆 UA复合乳液 ,经表 征, 酮羰基 与P U的肼基发生了交联反应 , 提高 了P A U
能 、抗 氧 化 性 能 及 良好 的 耐 水 耐 污 性 能 和 透 气 性
耐腐蚀性能 和耐候性能 。兼具 P U乳液和聚丙烯酸酯 ( oy cyae A ) p larlt,P 乳液 的优 良特性 的聚氨酯 一丙烯
酸酯 ( 0y rta ecya ,P A ) p lueh n arlt e U 复合乳液 ,不仅 具有优异 的成膜外观和综合性能 ,而且成本低廉 ,无 溶 剂污染 ,较适 用于连续 化生产 。 目前 ,P UA复合 乳 液越来 越受 到研究 者们 的关 注 。P UA复合 乳液 常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研究进展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是一种环保型涂料,具有高固含量、低挥发性、无毒、无味等优点,在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在硬度、耐磨性、耐化学品性等方面表现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改性提高其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改性方法1. 添加无机添加剂无机填料、纳米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改性中。

硅酸盐纳米颗粒能够提高涂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化学品性能,同时还能提高涂膜的光泽度和抗粘附性。

钛白粉是一种优质的光学亮度提升剂,添加后可提高涂料的遮盖力和光泽度。

氧化锌、氧化铝等无机填料也能起到增强性能的作用。

2. 共混改性将不同种类的树脂进行共混改性,可以使水性丙烯酸酯涂料兼具不同树脂的性能优点,从而在涂料的硬度、耐磨性、耐化学品性等方面得到提高。

聚氨酯树脂与丙烯酸酯树脂的共混可以提高涂料的弹性和耐磨性;乳液聚合物与环氧树脂的共混可以提高涂料的硬度和耐化学品性。

3. 添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可以在涂层中形成更均匀、更紧密的表面,从而提高涂料的抗污染性和耐化学品性。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涂料的附着力和流平性。

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光泽度和硬度。

二、研究进展1. 纳米材料的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在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等纳米材料被用作填充剂添加到涂料中,可以显著提高涂料的硬度、耐磨性、耐化学品性等性能,同时不影响涂层的透明度和光泽度。

纳米材料的应用还可以提高涂料的防腐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未来,随着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纳米材料将在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趋势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功能性改性剂的研发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致力于多功能性改性剂的研发,以实现涂料性能的多向提升。

双主剂型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挥发过程的质量变化研究

双主剂型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挥发过程的质量变化研究
本 文 所 使 实 验 样 为 抚 顺 哥 俩 好 化 学 有 限
收 稿 日期 : 2 1— 0 ~ 0 02 1 8
A B混 合物 的挥 发是 比较 明显 的 ,其 中 A 利 B组 分
的挥 发 量接近 5 %,而 AB混合物 则 约为 1 %. 0 5
基 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6 0 6) 3) 07 ;国家 93项 目 ( 02 B 2 5 { ;新疆 高技术发展项 目 ( 0 96 2 ;新疆 8 7 2 1C 8 10) ) 20 116) 科 技 厅 自然 基金 ( 0 8 10 ,2 0 2 4) 2 02 14 0 8 18 ;伊 犁 师 范 学 院 重 点 项 目 ( 0 810 2 1 2 0 2 0 ). )
本 文 样 形 状 为 薄 片 ,直 径 ~ mm,厚 度 8

粘 接 强度 高 ,耐 酸碱 ,耐 高低 温 ,耐 老化 性 能蚶 , 耐 剥 离 , 化 速 率可 以凋 ,粘 结材质 ,‘ ,以及 I I泛 1 操 作 简 单 、运 输携 带 方便 等优 异 的性 能 ,已成为粘 胶 剂 市场 n i 流 产 品 … 勺 .但 改性 丙 烯 酸 酯 : j1 I" 构胶 住 使 时会 扦 发 山一 些 害环 境 利 人 体健 康 的气 体 l.不 仪 如此 ,反 府物 的挥 发会 对 改 性 丙烯 酸酯 - { j 结构 胶 的 化 时 间 以及 化 性 能产 生一 定的 影响 , 冈此 对其 挥 发特 性 的研 究无 疑 是有 价值 的.
作 者 简 介 : 张文 ( 97 ) 18 一 ,女 ,伊 犁 师 范 学 院在 读研 究 生 ,主要 研 究 方 向 :凝 聚 态光 学 .
3 2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 然科学版 ) 自

丙烯酸酯胶粘剂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胶粘剂研究进展
[&]
艺, 为长远发展做充分准备。 "(! 改进现有品种的性能 " ( ! ( ! 第二代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 现有 >?@ 虽然综合性能优异, 但是多存在稳定 性差、 贮存期短、 单体挥发气味大、 对湿热耐受性较 差、 易燃、 有毒等问题。各国科学家都在着手解决这 一系列问题。 (!) 改进贮存稳定性: 加入锌、 镍、 钴等的乙酸 盐、 丙酸盐, 甲酸、 乙酸、 甲基丙酸的铵盐。’, A1二 叔丁基 1 $ 1 甲基苯酚等也可改进其贮存性能而不
!
;<)
-
- ;<)
第 !! 卷第 " 期 中国胶粘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用做双面胶带用压敏胶、 装饰薄膜压敏胶粘剂、 层 压薄膜压敏胶粘剂等。 组成如下: 单体: 丙烯酸酯类、 醋酸乙烯 (酯) (甲基) 、 丙 (!) 烯酸等, 有研究表明, 从经济、 性能比较, 丙烯酸与甲 基丙烯酸配合使用效果好, 最佳比例为 " # $ % $ # " 之 间

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新进展

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新进展
本人在199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合成胶 粘荆丛书第7册《快固型胶粘剂》一书中,曾对丙 烯酸酯类反应型胶粘剂作过详细评述。本文仅就 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近10 a来的进展作一些补
充评述。 l最新专利介绍
丙烯酸酯结构胶,在80年代渐趋成熟,工业 应用已具相当规模,不过在90年代仍有众多的公 司发表许多专利,现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实例。 1.1 日本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1
表3大仓最新低臭丙烯酸酯结构胶的一些性能



蠢·
噬 唁 磊:


500

。∞0
时问,h
圉1湿热老化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老化条件:RH:95%,50℃
3 3种结构胶的性能对比 一些关于丙烯酸酯结构胶的评论文
章【19—2…,把丙烯酸酯结构胶和环氧、聚氨酯结构 胶性能进行对比。其实3者各有优缺点,下面介
霸珏鞘涵翰稿毓蕊醋辅藤磊囊i
便,可油面粘接,粘接材料广泛,综合机械性能好 等诸多优点,因而使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许多 厂商又致力于该胶的改性,推出了一系列性能更 好的新胶种,使其应用前景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 Taguc}1i,koick Suto,Hirom Eur Pat AI)pl Fp
802249 Al 22 0ctl997
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新进展
陆企亭 (上海康达化工实验厂,上海市,2012叭)
摘要介绍了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腔近10 a束的技术进展。着重介绍了国外几个大公司的最新产品。 对丙烯酸酯、环氧和聚氨酯结构肢性能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丙烯酸酯结构胶技术进展性能
1975年杜邦公司发明了由甲基丙烯酸甲酯 和氯磺化聚乙烯为主要成分的所谓第2代丙烯酸 酯胶粘剂以后,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以下简称 丙烯酸酯结构胶)作为结构胶粘剂的研究和工业 化才有了长足的进步。

丙烯酸涂料的改性与功能化研究进展

丙烯酸涂料的改性与功能化研究进展

丙烯酸涂料的改性与功能化研究进展赵万赛1,于国玲2(1.宣城市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安徽宣城,242000;2.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河南南阳,473000)摘 要:介绍了丙烯酸涂料的改性与功能化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丙烯酸涂料改性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用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有机氟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等对其接枝或混拼;用无机纳米填料或功能化助剂对其杂化改性,赋予其特殊的功能。

关键词:丙烯酸涂料;改性;杂化;功能涂料;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 6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696(2020)05-0040-04[收稿日期] 2020-03-09[作者简介] 赵万赛(1979-),男,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长期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与涂料研究。

研究方向:水性涂料和杂化涂料。

[通信作者] 于国玲(1974-),女, 硕士研究生,高级实验师。

长期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

研究方向:水性涂料。

共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6项。

0 引言以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的丙烯酸涂料因具有优异的干燥性能、合成与配制简单、耐碱耐老化性好、保光保色性优异等特点,而在防腐、装饰、防污、建筑、防水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3]。

但单一的丙烯酸涂料存在着漆膜脆性大、附着力差、不耐冲击、耐热性不足等缺点,常需对其改性后使用[4-5]。

通常用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有机氟树脂和聚氨酯树脂分别对其进行改性,或用无机纳米填料对其进行杂化改性。

改性后涂膜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拓展了丙烯酸涂料的应用领域[6-8]。

近年来,对丙烯酸涂料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下面重点介绍丙烯酸涂料的改性与功能化研究进展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丙烯酸涂料的改性研究1.1 丙烯酸树脂的接枝改性用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有机氟树脂或聚氨酯树脂分别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接枝改性,接枝改性后涂膜的柔韧性、附着力和耐冲击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丙烯酸酯光固化改性树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光固化改性树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光固化改性树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摘要:丙烯酸酯是由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包括酰胺、丙烯酸、乙烯、乙烯、丁二烯和其他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具体取决于这些添加剂的类型、性能和用途,选择不同结构的合成单体并修改产品配方,自2018年实施环境税以来,为军事工业、食品和其他领域合成了各种结构稳定的丙烯酸聚合物,从而加强了绿色塑料的生产和使用。

基于此,对丙烯酸酯光固化改性树脂及其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氨基丙烯酸;羟基丙烯酸;光固化引言近年来,紫外(UV)颜色受到了快速寿命、环境保护、挥发性有机物和低能耗的广泛关注,紫外表面处理通常由光催化剂、活性离心作用、助剂和光合作用组成,其中光油是膜的主要材料,对涂层性能有很大影响,是目前最常用的环氧丙烯酸酯(EA)材料,具有高强度、高亮度、高耐热性和耐化学药剂的特性,在紫外光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主要原材料树脂1(标准双酚a-环氧丙烯酸B-113)、树脂2(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B-165)、树脂3(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B-163)、树脂4(特殊氨基双酚a-环氧丙烯酸B-168G),四种聚合物均使用20%(质量分数相同)三氧化二苯甲酰(TPGDA)、广东理工大学有限公司双酚a-环氧丙烯腈改性材料为了稀释合成B-165所用的肌酐,芳香肌酐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B-163与丙烯酸和肌酐反应,然后与双酚a和环氧丙烯酸反应得到改性双酚a和环氧丙烯酸,并加入20% TPGDA用于合成B-163时的肌酐中,无氯脂是特殊的氨基双酚a,环氧B-168G与丙烯酸和肌酐反应,然后再与双酚A环氧反应,后与特殊胺结构化合物键接,得到特殊胺改性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添加20%的TPGDA进行稀释;B-168G树脂合成过程中所用的酸酐为脂肪族酸酐。

2氨基丙烯酸树脂改性聚氨酯环氧丙烯酸酯(PUA)是另一种较重要的光合作用低聚聚合物,聚氰酸酯,B-羟乙基丙烯酸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改性研究进展摘要:论述了影响第2代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的气味性、耐热性能、耐水性能以及贮存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改善胶粘剂性能的研究进展。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改善丙烯酸酯结构胶性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气味;耐热;耐水;贮存稳定性1975年美国杜邦公司率先开发出了第2代丙烯酸酯胶粘剂(SGA)[1],随后ITW、Loctite、lord等公司也陆续开发出拥有自己特色的SGA产品。

国内对于SGA开发起步略晚,但经过一段时期的技术积累,产品性能已与国外品牌相当。

如北京天山、湖北回天、上海康达、烟台信友等,也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SGA产品。

由于SGA具有快速固化、粘接强度高、柔韧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在电子、航天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3]。

虽然第2代丙烯酸酯胶粘剂(SGA)用途广泛,但它还存在具有刺激性气味、柔韧性不佳、耐湿热老化性能差等问题。

许多研究者对于SGA改性作过相关报道[4,5],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研发SGA的经验,本文主要从改善SGA的气味性、耐热性能、耐水性能、贮存性能等方面提出新的有效方法,为研究者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1 改善气味性第2代丙烯酸酯结构胶主要由丙烯酸酯单体、增韧树脂、引发剂、促进剂和稳定剂等组成,也会根据不同用途加入增韧剂、增稠剂、触变剂、填料和颜料等其他助剂[6]。

在这些组成中,易挥发的丙烯酸酯单体是SGA气味的最主要来源,其他助剂也会含有少量挥发性溶剂,增加SGA的气味性,但由于使用量较少,这里不做详细分析。

对于丙烯酸酯单体的气味性,常规判断方法都是从嗅觉上直接感知气味的大小,但会因人的嗅觉差异而造成判断误差。

过去很多研究者大都从单体沸点的角度去区分单体气味的大、中、小[7,8],而本文将从蒸汽压角度来考量单体的气味性。

液相中物质的分子可以从液相进入气相,该种特性称为挥发性。

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的纯物质蒸汽压是不同的。

蒸汽压大者,为易挥发物质,其挥发性较大;反之蒸汽压小者,为难挥发物质,其挥发性较小。

表1为单体蒸汽压与气味的关系。

表1 单体的蒸汽压与气味关系单体蒸汽压(25℃)/mmHg气味性苯乙烯6.210大甲基丙烯酸甲酯5.530大甲基丙烯酸乙酯4.840大甲基丙烯酸羟乙酯0.364中甲基丙烯酸环己酯0.197中甲基丙烯酸丁酯0.021小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0.011小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0.002小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6.62×10-7小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3.31×10-13小由表1可见,随着单体蒸汽压减小,单体挥发速度下降,气味也逐渐下降。

苯乙烯的蒸汽压值最高,气味也最大,而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蒸汽压值最小,其气味也是最小的。

开发者可参考上述关系筛选气味较小的单体,改善SGA的气味性。

此外,在选择低气味单体时要兼顾单体对体系内其他组分的相容性、对胶体固化速度以及固化强度等性能的影响,需作综合考量。

2 改善耐热性能在高温环境下(高于Tg),SGA粘接异种基材尤其是热线胀系数差异较大的基材时,常因胶层与基材热线胀系数差异而在粘接界面处产生应力,导致粘接力下降。

界面应力越大,粘接强度下降越明显。

若粘接件长期在高温作用下,可能导致粘接失效。

为了改善SGA的耐热性能,通常会采取:(1)选取高Tg 的丙烯酸单体和改性丙烯酸树脂单体或树脂分子链段中含有苯环、杂环或带有庞大侧基基团的物质都可以提高胶粘剂的耐热性能。

(2)添加耐温性填料及树脂如无机盐、惰性可溶性耐温树脂等也可以提高胶粘剂的耐热性能。

(3)提高交联密度添加适量的交联剂,增加反应交联点,提高交联密度,能够使整个分子网络结构更加紧密、结实,从而提高胶粘剂的耐热性能。

桂武标等人通过添加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马来酰亚胺树脂、硅酸铝等3种不同类型的耐热材料来改善SGA的耐热性能。

研究显示,随着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硅酸铝用量的增加,SGA在120 ℃时的剪切强度增加尤其明显。

他们认为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分子链中含有的双酚A结构使得胶体具有了环氧树脂耐热特性,丙烯酸酯交联成网络结构后与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组成互穿网络(IPN)结构,实现了2者良好的共混,从而改善了耐热性能[9]。

聂琦思等人通过添加Tg较高的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同时以耐高温的丙烯酸酯橡胶取代常用的丁腈橡胶,将2者配合以改善SGA的热强度[10]。

刘苏字等人通过添加带有环状侧基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提高了聚合物体系的Tg,从而提升聚合物热稳定性。

随着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用量的增加,高温老化后剪切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适宜的用量为15%[11]。

3 改善耐水性能对于常规塑料基材,如ABS、PC、PMMA等,SGA可以与之形成良好的粘接力,主要是因为胶液可将塑料基材溶胀,2者混为一体,最后形成坚韧的聚合物粘接层。

由于胶液/塑料2相界面已经完全消失,所以水汽无法对粘接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塑料基材的自粘接,难以体现出SGA耐水性能的差异,本文不再对其论述,而是以金属、陶瓷、玻璃等无机基材的自粘接或者无机基材与塑料基材的粘接为例,论述影响SGA的耐水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SGA耐水性能的因素有:(1)胶层自身吸水,影响粘接力。

SGA分子结构中带有的亲水性基团,如:酯基、羟基、羧基等,会增加胶体的吸水性。

这些吸入的水分会降低胶体的模量,降低本体强度,从而削弱SGA的粘接作用力。

(2)水分侵入胶体/基材界面,影响粘接力。

对于金属、陶瓷、玻璃等无机基材的粘接,SGA 主要是通过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界面静电引力、机械作用力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牢固粘接。

水分可通过塑料基材渗入到胶层,抵达胶层/无机基材界面,也可通过胶层/无机基材界面直接渗入,破坏已形成的粘接作用力;水汽也可在胶层/无机基材界面处形成弱边界层,进一步降低粘接作用力。

(3)基材亲水,也会影响粘接力。

金属、陶瓷、玻璃等无机基材表面对水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水汽能够渗入到胶层/基材界面,氧化腐蚀金属表面,降低粘接强度;水汽也能够破坏已形成的粘接作用力,降低粘接强度。

相比于无机基材,塑料的亲水性会小些,但它也有一定的亲水性。

基材亲水性越大,水汽就越容易透过塑料基材影响胶层到本体强度,进一步渗入抵达胶体/无机基材界面,影响粘接力。

改善SGA耐水性能的主要方法:(1)降低胶体吸水性降低胶体的吸水性可通过减少亲水性官能团含量、增加疏水性成分比例,以降低胶体的亲水性,提高耐水性能。

如:减少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这类亲水性单体比例,使用疏水性的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等;添加含Si、F等疏水性助剂[12],如添加硅烷偶联剂、含F表面活性剂等;增加分子结构的密实性,如添加交联剂等;都可实现降低胶体吸水性,改善SGA的耐水性能。

刘苏宇等人通过添加15 %的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使得在湿热老化后胶粘剂仍有最大的室温剪切强度。

他们发现:随着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用量增加,剪切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他们认为:随着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用量增加,胶层空间网络结构会逐渐变得紧密,对水分的吸收逐渐减小,同时又能保证一定的水蒸气透过性,使水分的吸收与扩散达到平衡,此时剪切强度不断升高;当聚合物层堆积过厚时(环己酯用量大于15 %),致密的聚合物层阻碍了水蒸汽的透过性,而水分却在扩散作用下不断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这样滞留的水汽破坏了胶层的内部结构及粘接面,导致剪切强度不断下降[11]。

(2)提高胶体与基材的粘附力通过组成设计,使胶体与基材之间形成牢固而不易被水汽破坏的化学键,以抵御水汽对粘附力的破坏,如添加功能性磷酸酯单体可改善对金属铝基材的粘附力;同时,降低固化收缩应力,如减少高官能单体使用量,使用柔韧性的单体和树脂等,也可提高SGA的粘接性能;对基材表面预处理,如对金属基材表面进行清洗、打磨等,去除氧化层或污染物,提升SGA 的粘接力,从而达到改善耐水性能的目的。

桂武标等人也是通过添加硅烷偶联剂,增加了胶体的疏水性和界面粘接力,改善了耐水性能[13]。

聂琦思等人通过添加巯基偶联剂,增加了胶体与基材的粘附力,耐湿热老化后强度保持提升[10]。

4 改善贮存性能影响SGA稳定性的潜在因素主要有:(1)单体自聚。

SGA组成中的丙烯酸单体本身有自聚合倾向,所形成的活性单体自由基会引发其他单体发生聚合反应,从而降低了胶液的贮存稳定性。

(2)内含引发剂释放活性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降低贮存稳定性。

(3)组成物中含有少量金属离子,与引发剂或者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对,形成活性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也会降低贮存稳定性;(4)环境因素影响。

温度会加速引发剂分解,加快活性自由基的生成。

另外,温度也会加速单体自聚,降低贮存稳定性;光线照射,尤其是紫外光照射,也会形成活性单体自由基,引发聚合,降低贮存稳定性。

为了避免潜在因素造成SGA贮存稳定性下降,常采取措施有:(1)添加适量的阻聚剂阻聚剂可以消耗分解出的游离自由基,阻止聚合反应发生。

高效的阻聚剂基本不会对SGA 的性能产生影响,它只会延长操作时间、初固时间和贮存时间[14]。

(2)添加适量的离子螯合剂添加适量的离子螯合剂,如Na2EDTA、Na4EDTA盐等,可使金属离子稳定存在,降低或避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率,与阻聚剂一同改善贮存稳定性。

对于螯合剂的选取应注意其在体系中的溶解性以及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15,16]。

戴义华等人将自制的双组分丙烯酸酯胶粘剂在80 ℃加速老化,胶液在4 h时出现不同程度凝胶,而后向原液中加入100 mg/kg Na4EDTA螯合剂以消除体系中残留的金属离子,同时加入500 mg/kg对苯二酚阻聚剂改善体系的贮存稳定性,进行加速老化,12 h时未出现凝胶现象[17]。

(3)降低贮存温度降低贮存温度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降低体系活性、延长贮存时间。

在选择贮存温度时需注意:在某些含有MAA的SGA体系,贮存在0 ℃以下的环境时,胶液会出现组分结晶析出现象,影响使用和粘接等性能。

另外也要注意,低温贮存时,胶液不能出现成分析出、相分离的现象,否则影响SGA固化性能。

(4)避光贮存丙烯酸酯类单体会吸收透过包装材料的光线,如可见光或紫外光等,它们会激发碳碳双键形成活性自由基,引发光聚合反应。

因此,应将胶液存放在避光区域或者采用不透光的材料包装方可避免光线对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5)胶液中容留部分氧气厌氧胶粘剂能够实现稳定贮存,氧气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SGA也可巧妙地利用氧气阻聚的原理,让氧气容留在胶液内部,辅助提高贮存稳定性。

例如,在制备某些黏度大、触变性高的SGA时,不必将胶液内部气泡完全脱除。

容留在胶液中的部分细小气泡,不仅不会影响2组分混合的均匀性,更不会影响到产品其他性能,但能够阻止体系内部的聚合反应,从而改善贮存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