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珠三角区域经济带中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合集下载

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

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

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中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也呈现出了蓬勃的态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珠江三角洲的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并讨论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方,涵盖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这个区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

这些特点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区域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它涉及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等多个方面。

在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例如,建设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加强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城市发展是由区域规划所引导的,它涉及经济增长、人口流动、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以工业化为基础,并逐渐转向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

这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了中国的经济引擎之一。

例如,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了全球创新中心之一。

而广州则是中国南方地区的贸易中心,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

城市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推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随着城市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和服务业涌入,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其次,城市发展也带动了人口的流动和社会发展。

许多人从农村移民到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和机会。

这也带动了城市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交流。

最后,城市发展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工业化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因此,城市发展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珠江三角洲在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口过剩和城市扩张带来了基础设施压力。

例如,交通拥堵和住房短缺是当前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南方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随着近年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广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经济方面1.1 结构矛盾突出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其经济结构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一方面,制造业产业链过长,工资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过高,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难以竞争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相对薄弱,导致经济转型升级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首先,要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附加值。

其次,要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发展高端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

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1.2 区域发展不均衡广东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凸显,珠三角地区相对繁荣,而其他地区发展滞后。

这种不均衡导致人口流动,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等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首先,要改变以往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加大对其他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其次,要完善和加强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的便捷度,降低区域发展的交易成本。

同时,要加强对其他地区的产业扶持,鼓励企业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投资兴业。

二、社会方面2.1 城乡差距大广东城乡差距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较低,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其次,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服务。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治理能力建设,提高农民自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广东是人口大省,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广东经济发展概括

广东经济发展概括

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挑战
资源环境压力
产业结构单一
人才短缺
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以传统制造业 为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较大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资源的 日益枯竭,广东省需要寻找新的 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模式。
广东省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 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高科 技、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发展 相对滞后,需要加强创新和转型 升级。
历史背景
历史文化
广东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如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等,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底蕴。
经济基础
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具有较早的 开放意识和市场意识。
广东省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外向型经济
广东省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商投资,发展外 向型经济。
虽然广东省的人力资源丰富,但 是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相对短 缺,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 度。
广东省内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珠 三角地区发展较为发达,而粤东 、粤西和粤北地区相对滞后,需 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珠三角地区
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拥有完善的交 通网络、丰富的资源和企业集群效应,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逐渐向高端制造业和 服务业转型。
发展动力多元化
广东省经济发展不仅依靠传统的制造业,还 逐渐向科技创新、现代农业、服务业等多个 领域拓展。
对广东省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广东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 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刘璟
【期刊名称】《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年(卷),期】2014(025)002
【摘要】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

近几年来,珠三角的经济略微往粤东西北扩散,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没有十分显著的变化。

本文从珠三角一体化、珠三角与东西北的经济发展形势新变化和区域政策的推行及重大措施的实施三个方面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未来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帮助。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刘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2.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重大政策措施的推行
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
4.《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解读
5.广东省成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马兴瑞协调解决河长制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战略规划与实施效果分析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战略规划与实施效果分析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战略规划与实施效果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发展最为活跃、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比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截至2021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城市,总人口超过1亿,同时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战略规划的历史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其城市群的建设自然也会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研究重点之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战略规划也历时较长。

早在1990年4月,广东省政府就开始着手组织三角洲地区的城市规划,1995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林群在《三角洲地区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概念,并呼吁政府部门加强协调,推进城市群的建设。

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不断发展,政府逐渐意识到城市群建设对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2002年,广东省政府制定了《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规划纲要(2000-2020)》,提出了在2020年前,广东要建成繁荣富强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此后,政府又制定了《广东省城市群发展规划(2008-2020)》与《广东省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规划,不断推动城市群的发展与改革。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的现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规划和建设后,其建设进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整个地区的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各种资源得到了进一步集聚,为整体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群从单一的含义,扩展为综合性的地理、社会和经济概念,涵盖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

据有关数据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群规模已经达到全球之最,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超过1.3亿,GDP总量超过40万亿元,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8。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香港和澳门三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该区域内的城市都有各自的经济特色,包括旅游、金融、制造业等。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并为东南亚和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下面我将从发展现状、挑战和发展战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发展现状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已经逐渐崛起。

香港一直是该地区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澳门和珠海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香港的发展。

广州是该区域内最大的城市,也是主要的制造业中心。

其他城市也在发展中,如深圳为该地区的科技中心,湛江则是一个主要的重工业中心。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也有很多旅游景点,如珠海的澳门、香港的迪士尼乐园和广州的南沙湾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的流动性。

由于该区域内有很多城市,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非常频繁。

而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过于依赖低工资的外来劳动力,加剧了当地的社会矛盾,失去了自身的发展动力。

其次,该区域内的城市早已有了各自的规划和政策,如何合理规划、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最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粤港澳大湾区很容易受到台风、海啸、地震等天气灾害的影响。

三、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上述挑战,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

其中之一是促进产业创新和协调发展。

在此战略下,该区域将支持科技企业,并通过加强交通互联改善人流、货流和信息流的流动性,加强城市规划协调,缓解城市拥挤,做的让更多的人在该地区寻找到发展的机遇。

二是推进开放合作和共建一体化。

在此战略下,该区域将加强对外开放和加强与全球的经济联系,推动更多的国际公司来粤港澳大湾区。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在此战略下,该区域将加快铁路和公路建设,提高区域交通流动性,同时加强环境保护。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珠三角是指中国广东省东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该地区拥有发达的经济、交通和制造业等优势,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这是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现状
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是全国最为发达的制造业集群之一,主要集中在珠海、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

另外,珠三角还具有出色的交通和物流优势,其中的珠江水道更是成为南中国海沿岸较为便捷的交通走廊。

除此之外,珠三角的商贸业也发展迅速,北京路步行街等商圈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趋势
珠三角区域正逐步朝着产业升级转型的方向发展,转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环保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创新转型,提高科技含量。

此外,珠三角地区未来还将增强自主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更加深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机遇。

珠三角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和文化资源,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可以预见,今后该地区将继续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保持重要地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s Gu n z o t l a a g h u i ef P l y k r h u d ma e sr tg t i h o t x. T e it gai n o a g h u F s a o l e a g o s . o i ma e s s o l k t e y wi n t e c n e t h n e rt fGu n z o — o h n c u d b o d c a h o o p r n t .Wi e g a f e o o c a d s a p i z t n,trir n u ty a d h a q at r c n my s o l e p o td p ot i u y t t o l o c n mi n  ̄i o t h h l mi i ao e t y id sr a n e d u re e o o h u d b r mo e s
化 进程 的 同 时 , 积极 发 展 支柱产 业 , 大力 发展 总部 经 济和 第三 产 业 , 并 以此 推 动 经 济 和 社 会 的
优 化发 展 。
关键 词 : 三 角一体 化 ; 市发展 ; 珠 城 战略 中 图分类 号 : 9 G2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 4 0 0 ( 0 0 0 - 0 1 0 17 - 4 8 2 1 ) 3 0 0 - 6
2 l世 纪是 全 球化 和 区 域 经 济 一体 化 的世 纪 。 积 极推 进城 市 问深 度 整 合 , 是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既 内在 要 求 和 必 然 趋 势 , 是 应 对 经 济 全 球 化 挑 也 战 , 升 区 域 整 合 实 力 和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现 实 选 提 择 。珠 江三 角 洲是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先 行 地 区 , 是 我 国重要 的经 济 中 心 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域 , 全 国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在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的首要任务。“ 三促一保 ” 成为全省各地也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
击 、加 快 转 变 经 济发 展 方 式 、促 进 经 济 平稳 较 快 发 展 的 主要 政
策 思路
广 东 省 近 年 来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总 体 趋 势 分 析
1 .区域差距进一步增 大 ,但趋势有所放缓 20 0 2年 ,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 明确 提出区域 协调发展战 略, 随之出台了一系列加 大对东西两翼及 山区等欠发达地 区的 综合扶持措施 ,并取得成效 ,但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来看 ,广

区域 经济
翼 ,并在 20 0 2年开始超 过东翼地 区;再次 ,2 0 年 以 03 来, 广东北部 山区经济开始出现较快增长 , 经济总量所 占比重 开始稳 步 回升 ,2 0 0 8年 已基本接近东翼地 区的
经 济 总 量 比重 。
3 .珠三角外 同地 区经济发展态势 良好 随着广东省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相继 出 台,珠三角外 围地 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竞相进发 ,东 西两翼和山区增长势头增强 ,与全省的发展速度差距进

2 .珠 三 角 地 区经 济 增 长 明 显 放慢 珠 j 角作 为广 东 经 济 发 展龙 头 ,自改 革 开放 以来 均 保持 较 快 的 增 长 速度 ,但 近年 来 增 长 速度 有 所 放 缓 ,珠 =角 经 济 增 长 高 出 全 省 平 均 水 平 的 幅 度 正 逐 渐 收 窄 。 三
省平均水平 05 .个百分点 ,分别低于东翼 、山区 9 . 、 2个 7 个百分点 ,仅高于西翼 21 百分点 ;同时 ,企业效 . 4 .个
益 的下 滑 , 引致 20 年 珠 三 角 地 方 财政 一 般 预 算 收入 增 08

区域协调条件下广东山区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区域协调条件下广东山区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东西j 战略 , 用“ 转移 ” 重大决 策推进 山区发展 , E 运 双 等 在
实 践 中 初 见 成 效 , 山 区 的发 展 仍 然举 步 难 艰 、 难 重 重 、 但 困
策略。

是破 除地 域 区划 思 想 , 树立 全域 广东 理 念 。 山 区 落
后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因是 缺 乏 中 心 区 、 乏 中心 城 市 的拉 动 和 缺
“ 头 ” 射 ,小 城 市 ” 不 动 大 面 积 的农 业 社 区 。 龙 辐 “ 拉 当前 广 东
要着 力 破 除 四大 板 块 和 行 政 区划 的局 限 ,树 立 起 全域 广 东
经 济与经 济管 理
区域协调务件 下
广 亏山 经 溶笈展 路径 递择
焦 非 非
( 东省 云安 中学校长 、 士) 广 硕
【 摘要】 东山区经济发展与珠 三角发 达地 区比较存 在着明显差距 。 当前, 区域 协调 备件 下, 广 在 必须创新思
路, 采取 树 立 区域 协调 发展 新 理 念 、 合 整 体 区域 优 势 、 建 山 区特 色的 现 代 产 业体 系、 整 构 改善 和 优 化 山 区发 展 环

不 仅 关 系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全 局 , 也 关 系 社 会 稳 定 和 长 治 久 安。对此 , 中共 广 东 省 委 书 记 汪 洋 曾 明 确 指 出 :考 验 党 委 “
政 府 能 力 、 平 最 重 要 的 依 据 , 是 能 让 珠 三 角 富 裕 到 什 水 不 么 程度 , 是 能 否 实现 协 调 发 展 , 同 富裕 。” 然 , 是 在 而 共 显 这
前 , 三 角与粤东 、 西 、 区发展 的差距不 是在 缩小 , 珠 粤 山 而 是 在 扩 大 ,一 些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数 据 差 距 让 人 触 目惊 心 。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群,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众多城市组成。

这个地区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发展速度,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这篇文章将着重讨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包括其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一、经济发展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政府开放了海洋临近地区,以鼓励外国投资和技术,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在中国落地生根。

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优质人才,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成为国际化城市。

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包容、活力十足的商贸体系。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珠三角地区的市场规模远远超过欧洲,达到人民币15万亿元,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超过全国的一半。

珠三角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行业。

同时,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也很发达,包括家电制造、汽车制造、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是实现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同时,人才培养和引进也在政策上得到了很大的倾斜。

政府为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条件也大大拉近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距离。

这种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了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珠三角地区的城市规划在整个中国城市规划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以其多元化的城市形态,尤其是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的建设,展现出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水平。

珠三角地区城市规划的特点是以人为本,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城市规划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效益平衡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城市交通、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城市规划鼓励多样化和创新性。

一方面,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让他们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技术和模式,实现城市规划的跨越式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地带之一。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地区资源、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入手,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一、地区资源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南海、东海,独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人力、资金和土地等资源,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和水资源愈发紧张,加上区域内资源集中,导致了环境污染与其他不利因素的日益突出,特别是化工、纺织、造纸等行业的排放产生了很大的环境压力。

解决这些资源矛盾的问题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其对策则可从战略升级、环保投入、土地禁用、资源回收等角度加强。

二、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的重心之一,特别是电器、电子、纺织、服装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但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制造业的利润率愈加薄弱。

因此,该地区应该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产业方面加大投入,强化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

同时,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支撑,其应是服务制造业和消费者的需要并促进城市体系的合理土地使用密集和配套政策制度,建设互联网+服务地区,布局中长期科技标准库等应是该地区发展的重点。

此外,拓展产业空间,完善产业链条,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监管机制也是必备之路。

三、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

不过,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特别是城市空气质量、交通拥堵、生活水平低下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应完善城市规划、健全城市生态系统、加快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发展绿色交通、优化用地空间布局等方面下功夫,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性。

珠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珠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珠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调整,珠三角地区需要寻求新的机制和路径来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以应对挑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珠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背景分析1.1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特点珠三角地区涵盖了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

这一地区以其发达的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而闻名,拥有世界一流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能力。

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加剧和资源环境的约束,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1.2 珠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产业协同发展是指不同产业之间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合作与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整体产业链的价值和竞争力。

对于珠三角地区而言,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产业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地区内企业的创新和升级,提高整体产业链的附加值。

其次,产业协同发展可以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增强珠三角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机制分析2.1 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产业链是珠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

在推动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时,可以采取以下机制。

首先,建立产业链的信息平台,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其次,加强企业之间的关联和衔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最后,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高整体产业链的附加值。

2.2 创新平台和技术集成创新是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搭建创新平台和实施技术集成时,可以采取以下机制。

首先,建立创新研发中心,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参与,推动技术的共享和转化。

其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投资。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位于中国南部的一个经济区,包括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福建省。

它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产业基础。

这里的企业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涵盖了许多行业和领域。

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原因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传统产业面临市场竞争、技术升级和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具体原因如下:1.市场竞争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企业面对着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对手。

传统的制造业和加工业面对着价格压力和市场份额的缩小,必须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来保持竞争力。

2.环境污染长期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企业在发展中采用了一些不环保的做法,大量排放污染物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为了实现区域绿色发展,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企业向环保和清洁能源方向转型。

3.资源压缩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作为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的资源在逐渐减少。

尤其是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生产成本上升,将大大加剧企业压力。

三、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科技水平和人才储备丰富,因此可以采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性高、高附加值和成长性强等优点。

如广东省从2007年开始实施了“广东十大战略性新兴工业集群”,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

2.跨境合作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世界级的金融和服务业。

可以通过增强跨境合作和利用香港和澳门所提供的金融和服务资源,共同促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内部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珠三角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预测

珠三角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预测

加值较高的例如金融 、保险等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较低 。金融危机也对 珠三角地区的外 向型经济造 成了较 大的影响 ,致使 不少 企业 陷入 了困 境。所以 ,总体来讲 ,珠江三角洲地 区仍处于整个产业链 的较低 端,技 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低的产业处 于主导地位 ,导致 了整体 的市场竞 争力 较弱 。
惠 州 5 8 6 . 4 6 1 2 . 2 6 8 6 . 4 5 1 5 . 1 8 o 3 4 3 l 5 . 8 9 3 4 . 9 6 1 6 . 6 1 0 8 5 1 1 l 4 . 1
肇 庆 3 2 8 3 1 1 4 3 9 0 5 6 l 3 2 4 5 0 . 5 7 1 4 4 5 l 6 . 0 9 1 4 . 5 6 1 6 . 5 5 l 5 . 3
表 1 地区各市 2 0 0 5— 2 0 0 9年的 G D P( 亿元)和 G D P同比增速 ( %)情况
2 0 0 5 2 00 6 2 o 0 7 2 O0 8 20 0 9
城市
G D P 增速 GD P 增 速 G D P 增速 GD P 增 速 G D P 增 速 广卅l 3 7 5 8 . 6 1 1 5 . 2 4 4 5 0 . 5 5 1 5 5 1 5 4 2 3 1 2 9 6 0 7 3 8 3 1 4 . 8 7 O 5 0 . 7 8 1 4 . 5
二 、珠 三 角 地 区经 济 持续 稳 定发 展 的 对 策

珠 三 角 地 区 经济 发 展 特 点 及 现 状
近些年来 ,珠 江三角洲地 区的经济实力 不断提高 ,工业化 和城市化 以及信息化和 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产业进一步优化 升级,经济效益 也得到 了较大的提高。以 2 0 0 9年为例 ,据 统计 ,2 0 0 9年珠三角地 区全 年G D P总值为 2 5 4 5 0多亿元 ,占整个 广东省 G D P总量 ( 2 8 0 7 7亿 元 ) 的8 3 %左右 ,约 占全国 G D P总量 ( 2 4 6 6 0 0亿元 ) 的 1 0 % ,与 2 0 0 8年 相 比 ,同 比增 长 约 1 8 % ,近 5年 来 ,珠 三 角 地 区 的 G D P年 均 增 长 率 达 1 8 % ,各市 的 G D P快速增长着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中广东的定位问题研究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中广东的定位问题研究

; 定位 将 有利 于广 东在 新 一 轮 经济 竞 争 中保 持 领跑 者的 地 位 , 同 隹确
时能 不断 深 化泛珠 三 角 经济 舍作 的 实质 进程


泛 珠三 角区域经济 合作 在 资 艨 ,产 业 .市 场 等 方 面 有较 强 的 瓦
补性.合作具有极大的发展潜 力.在新
世 纪 开端 K城 经 济 一 体 化趋 势 越 演 越
《 三)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中
有利 于保证广东经 济发展战健逛泛 珠jf 域合作连向更 f j 区 广阔的

州.广西4省区属于西部地区,而江西、
具 _定位为2璩=角龙头目百爨晕幂;譬辩 可
弱 .发展 速 度 匣
建 泛殊 角经 济 合作
框 .通 过 市场 化 的 形式 .实 现 农 部 和 部之 的 对接 .J: 业转 移 、资 金 散 旱交 ¨ 通 嘲络 的衔 接 f 利 卡婀 部 地 区加 快 大 月 J : 发 的步 伐 . 也使扶 贫 工作 落 寅 剑实 处 这
血 娃 抑 制 地 簋 扩 大 趋 势 . 加 老 、
少 .边 社会 经 济发 展 的途 径之 一 .
仁 富
泛珠 t角区域 合作的提 【 { .对整台
资源 、改善 两部地 I 济 状 况必 然 会 起 到 X经
: 、广 ; 泛殊三 角区域 经济
以救的促进作』
时 ,任 域台作发展
数 旌 人 口的 6 1 % 55

【 域坯 是 边 描 地 寮I
其 南 J J 2古 与 东南 3闻 f 1 I { i ;
越 『 和老 挝 】 的 边 界线 达 40 80
( 甸 缅
多公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广东东西两翼经济发展思路探究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广东东西两翼经济发展思路探究

合作 为广东 缩 小东 西 两翼 与珠三 角 区域 经济 差距 带
来 了机遇 。
从 广东 范 围来看 ,东西 两翼 地 处广 东 东 南 、西 南沿 海地 区 ,离 经 济发 达 的港澳 台和小 珠 江 三角 洲
广东东 西 两翼 指 的是广 东省 东部 和西部 的沿海
地 区 ,东翼 包 括 汕 头 、潮 州 、揭 阳 、汕尾 4个 市 , 土 地 面积 1 7 1 m ;西翼 包 括 阳江 、茂 名 、湛 . x0 k 5
20 0 3年 ,地 缘 相 近 、人 缘 相 亲 、经 贸关 系 密
的交 汇点 ,是东 盟 、大 西 南 、和珠 三 角三 大 经济 圈 的交 汇点 ;东翼 居 闽 、粤 、赣 、台经 济圈 的 自然 地 理 中心 , “ 三 角” 和 “ 珠 闽南 三 角 ” 之 间, 中南 是 地 区对外 的联 系 门户 。东 西翼 可分 别成 为 中南 、大 西 南 地 区的 出海 通道 ,成 为泛珠 三 角 内陆 省 区参 与
出海 通道 功能 和 内陆 省 区与珠 三 角连 接通 道 的桥 头
堡功 能 。
2. 4 %和 4 . 9 9 %。作为广东省内经 济发展大大落后 0
于珠 三 角的经 济 区 ,两翼应 抓 住泛 珠三 角 区域 合作 提供 的机遇 。
相对 于大 部分 泛珠 三 角 的经 济 区 ,广东 东西 两 翼拥 有一定 的资 源优 势 。
地 区 相对 较 近 。珠 三 角 是 泛 珠 三 角 区 域 的 经 济 中
心 ,未来 是要 通过发 挥 向周 边 辐射 的功 能 ,带动 整
江 3个 市 ,土 地面 积 31 x 0 k .8 1 m ,两 翼 占全 省 面 积 的 2 . ;2 0 7% 0 0 4年 年末 户 籍 人 I数 东 翼 16 06 : 2 1 5 . 万人 ,西 翼 16 94万 人 ,两 翼共 占全 省 的 4 . ; 4 . 24 % 是 两个 人 多地 少 的 省 内经 济 区。 两 翼 的 土地 面 积 、 人 口分 别 是珠 三 角 的 1 . 、11倍 ;然 而 ,2 0 3倍 . 03 年 两 翼 的 G P和 人 均 G P 仅 相 当 于 珠 三 角 的 D D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广东的定位问题研究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广东的定位问题研究

【 关键词 J 泛珠三角 ; 东; 广 定位 【 中图分类号 J 2 7 0 F

【 文献标 识码J A
【 文章编号 117 — 7 7 20 )3 0 8 — 3 62 87 (0 6 0 — 16 0

泛珠 三 角 区域 经 济合作 的 背景及 其 战略 意义
部 大开发 , 注重资源的合理 、 效 、 有 可持续利用 , 争取珠三角 区 域整体发展的实现以及西部地 区经济的腾飞 。
与珠江 流域的经济流向和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且 在资
部地 区, 而江西 、 湖南两省属于中部地 区。 在这些 区域 内, 有革 命 老区 , 如赣南 、 闽西、 冈山 、 井 韶山 、 百色 、 海南通什等地 。该 区域也是我 国少数 民族 聚居最集 中的地 区 ( 主要分布 在云 、 贵 、 、 、 等地 )西南 各省 区少 数民族人 口达 6 O 桂 川 琼 , 6 0多万 , 占全国少数 民族人 口的 6 . %。该 区域还是边疆 地区 , 51 5 其中 云南 、 广西两省 区与东南亚三 国( 缅甸 、 越南和老挝 ) 的边 界线 长达 4 0 8 0多公里 。由于历史的原因及 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 制约 , 上述六省 区经济 基础薄 弱 , 发展速度慢 。建立 泛珠 三角 经济合作框架 , 过市场化的形式 , 现东部 和西部 之间的对 通 实 接, 产业转移 、 资金 扩散和交通 网络 的衔 接 , 有利于西部 地区 加快大开发的步伐 , 也使扶贫 工作 正落实到实处 。 这也是抑制 地区差距扩大趋势 , 快老 、 、 区社会经济发展 。 加 少 边
二、 东在泛 珠 三角 区域 经济合 作 中的定 位 广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 ,泛珠 三角区域合 作取得 了很多方面 的突破 , 为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的进程打 开了 良好 的局面。 各省 区的基础设施 、 交通枢纽 、 息平 台等的建设投入显 著加 信 大, 金融 、 房地 产 、 游等 产业合 作程 度都 比以往有 较大 的提 旅 升。 正是在这种新局势下 , 广东作 为泛珠 三角的发起者和牵头 者 ,准确 而且 客观的定位将有利于保证广东 的经济 发展 战略 的有效实施和促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走向更广 阔的天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身于珠三角区域经济带中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一、城市经济:广东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在广东的经济发展中,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迅速崛起,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促进,使城市经济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化水平接近7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比重高达69.7%、65.8%和93.6%(2002年)。

珠江三角洲城市工业发达,有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公司,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配套能力强,其中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和家用电器制造业具有世界级的规模。

“九五”期间,珠江三角洲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都超过两位数,从各市近二年的实际增长和“十五”计划看,未来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如果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广东经济初步实现了工业化,那么未来二十年,广东经济发展将有一个战略性的转变,发展的主线将集中于城市化,城市化将为广东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那些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地区,经济发展更具有主动性和可持续性。

当前全球竞争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大都市区之间综合经济实力的较量,需要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城市的发展。

广东经济未来在国际和国内竞争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或条件的形成,一是取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实力,二是取决于这一城市群中产业的合理分工,三是取决于这一城市群与港澳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而这些因素或条件的最终形成,则需要有明确的、清晰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以及科学合理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近几年来,欧美各国以及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城市发展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把城市功能定位及城市发展中产业结构的重新部署作为新一轮调整的重点。

如美国的丹佛市就重新把该市的功能定位为“一高、二现代”(高新技术研发,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服务),把该市从“制造型城市”转型为“服务型城市”;日本的东京、大坂,韩国的汉城、釜山等城市也正在进一步地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城市间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城市之间重新洗牌,扬长避短,重新打造和提升“城市特色竞争力”。

这种动态和趋势,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注意。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这些新的动态,面对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厚积薄发、日益崛起的时候,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怎么发展?广东的城市发展及城市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广东能否保持并怎样保持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21世纪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部署,也直接影响到广东能否建设成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事关重大,涉及全局。

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当今全球竞争从竞争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大都市之间综合经济实力的较量,二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

这二者实际上代表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广东、珠三角的发展只有把目光投向城市中国的大背景,才有可能找到一条更为清晰的道路。

用,但到了今天,随着改革的深化,就出现了很多的错位。

当经济发展到需要用“有形的手”来调控“无形的手”的时候,需要“有形”和“无形”这两只手统一整合的时候,“无为而治”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它的种种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

计划经济不发达,看起来是坏事,但在市场经济的早期却是好事。

自由放任是广东搞活经济的必经阶段,但绝非永远过程,更不能形成“无为而治万能论”。

广东经济进入90年代以后,问题出来了,由于没有解决好“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间的关系,政府调控乏力,产业结构失衡,社会普遍崇尚投机。

因此,有人形容广东是强势民间、弱势政府,而上海和华东的情景则恰恰相反。

拿华东跟广东相比,也就是10年工夫,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长江三角洲长成了一个经济巨人。

上海除了中央的强力支持之外,应该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背后还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对比这两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非常值得广东思考的问题,也是应该引起省委高度重视的问题。

长江三角洲之所以后来居上,蓬勃发展,除了重视市场作用外,还充分发挥了“有形的手”的作用。

今天来看,上海在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分工、生产力配置、城市功能的定位上有许多值得珠三角思考的地方。

在城市间的协调发展和城市体系的构建上,长三角的协调机制很值得珠三角借鉴,长三角现在已形成了一市两省(上海、江苏、浙江)强有力的协调机制。

常务副市长、副省长每年都召开一次协调发展联系会,重大问题和矛盾当即拍板,当场解决。

上海、江苏、浙江本来都是各自独立的省级行政单位,但现在不仅江苏,浙江,甚至江西,都想成为上海老大哥的小兄弟。

这是为什么?这就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圈中各个城市和区域的定位和发展思路了。

上海的城市定位已经非常清晰,就是要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从而带动长三角地区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上海的辐射半径非常广泛,整个城市规划根据车提出了四个半径的区域概念:一是半小时车程辐射区,二是一小时车程辐射区;三是两小时车程辐射区;四是四小时车程辐射区。

所谓半小时车程辐射圈,就是以上海的人民广场为中心,辐射到上海各区的每个角落,上海市区之间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交通网络的布局都以此为依据;一小时车程辐射圈已经到了周边的苏州、嘉兴等地区;二小时车程辐射到南通、常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地;四小时交通圈已经包括了南京。

这10年,上海围绕着这么一个区域的概念做城市规划,结果把整个长江三角洲都给规划进来,把长江三角洲7000万人口都给覆盖了。

还有广州与香港这两个中心城市,能否走出自我循环,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把大上海的发展思路对比大华南,如果我们真的能按照华南经济圈和国际城市群的思路来进行功能配置的话,很多问题便容易解决了。

这时候,谁能够成为城市经济时代的心脏起搏器,谁就能够占据制高点。

上海已经起到了长江三角洲心脏起搏器的作用,但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起到这个作用,广州还不行,“能量”还不够,比香港还差一点,香港单独也不行,而广州与香港结合起来,这个区域经济的心脏起搏器就能发挥作用。

香港就相当于上海的陆家嘴,而深圳、珠海就相当于浦东开发区一样,至于沿线地区的港口码头就相当于上海的港口。

广东其它地区如珠三角地区的加工产业,就相当于昆山、苏州,如此一来,就构置了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关系,城市之间的功能定位都容易理清楚。

二、明确以经营城市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现代城市不但要求要建设好、管理好,而且要善于经营。

城市不是单纯的投入对象、建设对象和管理对象,而且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主体。

经营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

经营城市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传播并受到关注。

什么是经营城市?目前有不同的概括和解释。

我认为,所谓经营城市,是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素质。

其中,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土地、山水、空间等;基础设施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电力、道路、桥梁、通信网络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等;人文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和政府资源等。

由以上几类资源派生出来的资源还有信息资源、品牌资源、形象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等,这些都是可供经营的城市资源。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城市经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还将不断丰富和扩大,新的资源将不断被开拓和产生,经营城市的内容将越来越广泛。

例如,有的城市原本一些似乎看来不值钱的城市空间,如果用新的思路去装扮它、运作它,就会改变原有的属性。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一切构成城市空间和功能的载体,无一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劳动。

因此,城市是有价值的客观存在,是社会漫长发展中积聚的巨大财富,城市也是最大的国有资产。

经营城市,就是要把城市有价资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使静止的资产富于活力,通过市场化营运,从而达到资产增值,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成为城市之间争夺的对象。

城市的土地、公共建设等资源,开始从非经营性资产逐步转化为可经营性资产,市场配置城市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提高。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政企分开,引进竞争,对大部分的城市资源实行市场化经营,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城市普遍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大规模建设阶段,建设资金普遍紧缺。

建设资金的来源既靠城市自身的积累,又靠引资借债。

但是借债总是要还的,城市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负债不能超过GDP增长允许的尺度,关键在于实施“以城养城”,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

要通过对现有城市国有资产资源的重组、拍卖、租赁、转让、抵押、有偿使用、冠名等多种经营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资产,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财富的节约与增长,提高城市竞争力,使城市更“值钱”。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城市化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都面临一个全新的课题,即怎么从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过渡到今天的经营城市。

建设城市大家都懂得,建设城市找市长,哪个地方修了一条路,哪个地方建一栋高楼,统统市长过问。

现在有很多市长就喜欢搞政治工程,动辄大兴土木、旧城改造,这是很初级的标准;中级水平就是在管理城市上比较到位,把一个城市搞得像一个花园,像辽宁的大连、山东的青岛,在城市管理和城市经营的探索上都很有特色;但是城市发展到了今天,更多的市长开始全面地考虑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使城市最大限度地增值的问题。

这方面上海是一个范例。

一个城市经营得好,其对资源的配置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力非同一般,小则带动周边的经济齿轮,中则形成一个大区域的首位性城市,大则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所谓的大上海引领中国,就是因为大上海把自身的城市经营当成一个龙头来做,结果带动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作为华南经济圈的广州、香港,还有深圳,中心城市,怎么经营好自己,怎么确立各自的角色分工,怎么在国际平台上形成你支持我、我支持你的互动格局,按照城市体系的构架整合起来,形成了重大的辐射效应是至关重要。

对广东的城市、特别是国际城市和中心城市来说,在工业化基本完成后,发展重点将是城市的信息化、知识化和柔性化。

城市的信息是整个经济与社会的信息化,集中在城市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经济和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