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素材苏教版

合集下载

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素材 苏教版

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素材 苏教版
③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 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 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 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 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⑨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312022/1/31January 31,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312022/1/312022/1/311/31/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312022/1/31
④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 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⑤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
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 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 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 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奇的克隆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奇的克隆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奇的克隆
各国对待克隆人的态度
• 中国:在2002年2月联合国举行的关于拟定《反对生殖性克隆人国际 公约》会议上,中国代表表明了我国立场:反对克隆人不赞成、不允 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克隆人实验,但主张对治疗性和生殖性克隆 加以区别。
• 日本:日本科技厅提出“有关人体克隆技术等规定的法律”(暂称)。 法律的具体内容包括:禁止将用人体细胞移植到未受精卵后制造的克 隆胚胎移植到人或动物的子宫内,同时也禁止人和动物细胞融合而成 的混合胚胎的移植。对于违反者不仅要处以罚款,而且要判刑。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奇的克隆
用自己的话是说说什么是克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奇的克隆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说明 顺序和说明方法。 2、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 习惯。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 的科学精神。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奇的克隆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什么是克隆? 2、课文介绍了哪些克隆技术? 3、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意义? (小组合作)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奇的克隆
课文介绍了哪些克技术?
• 植物 • 低等生物 • 高等动物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奇的克隆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植物也可以克隆, 那么哪些植物具有克隆本领呢?
柳树 马铃薯 仙人掌
举例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奇的克隆
比起植物的克隆本领,低等生物的克隆本领 更强大,你从哪儿获知它们的本领强大呢?
下定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奇的克隆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克隆羊诞生的 意义又是什么呢?
那么,高等动物可 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 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 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 究。1996年,英国科学 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 上第一只克隆羊。这是 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 英国科学家威尔默特与克隆羊多利 动了当时的科学界。科 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 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8神起奇的名克隆为“多利”。

8 神奇的克隆

8 神奇的克隆

也称克隆。
作者先从科学的角度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了什么 是有性繁殖,接着用了一个浅显的例子对深奥的概
念进行解释说明,非常贴切。然后客观地介绍什么
是无性繁殖。
3、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第三自
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
妙在哪?
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 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 许多小块种进土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 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 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 嫁接培育后代。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五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 中是怎样说明的?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
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
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
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
克隆自己。 用上面的例子说明克隆这一复杂的科学术语,
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
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
你的感受。
总结:
本文形象地解释了克隆的含义,介绍了人类克 隆出羊‚多利‛的重大意义,并向人们展示了克隆 技术造福于人类的诱人前景,激发了我们勤于思考、 热爱科学的精神。
写作指导——下定义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
以柳树的‚插条‛、马铃薯的‚切块‛、仙人
掌的‚切块‛等这些我们熟悉的现象说明这些植物
有克隆的本领。通俗易懂,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克隆
的奇妙。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这样的植物。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 什么?除了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优秀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神奇的克隆》(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神奇的克隆》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科普性说明文。

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克隆技术,说明了克隆技术是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指出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条理清楚,语言严谨,举例层次清晰。

课文以神话举例引入,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是:“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一学段学生已初步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但受年龄和认知水平限制,对本文中的克隆知识以及较深奥的个别专业术语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结合本文特点、学生认知基础、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速度。

了解克隆的知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4、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

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其中教学重点是:体会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

教学难点是: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指导朗读法、启发诱导法、师生互动法、媒体演示法。

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然后交流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自悟自读法、讨论法、圈划法。

促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和憧憬。

三、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大板块展开。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我提出导语:《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

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神奇的克隆教学课件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神奇的克隆教学课件苏教版
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 的诱人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 发挥想象,说一说。
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神奇克隆无性繁殖 造福人类
植物 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培育 挽救 培植
说明方法: 1.下定义 2.举例子 3.分类别
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 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 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 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了书上 的,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克隆的 知识?
造福人类:
1.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 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 家畜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2.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有重要意义。
3.克隆技术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
学习第9自然段: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 诱人的前景。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2021/4/2
9
学习第5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 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 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 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 什么意义?
学习第6~8自然段: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 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 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 有性繁殖。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 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不经过两 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 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 第3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 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 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 哪?
小学复习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神奇的克隆教学课件苏教版
8 神奇的克隆

五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8神奇的克隆_苏教版

五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8神奇的克隆_苏教版

五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8神奇的克隆_苏教版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源于希腊文" 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育或营养繁育的方式培养植物,如扦插和嫁接。

在大陆译为“无性繁育”,在台湾与港澳一样意译为复制,转殖或群殖。

中文也有更加确切的词表达克隆,“无性繁育”、“无性系化”以及“纯系化”。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育,以及由无性繁育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种群。

克隆动物编辑蛙:1952年,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J·金成功地克隆了北方豹蛙:35完整的胚胎和27蝌蚪104个核克隆成功。

鲤鱼:1963年,中国科学家童第周在1963年通过将一只雄性鲤鱼的遗传物质注入雌性鲤鱼的卵中从而成功克隆了一只雌性鲤鱼。

但由于相关论文是发表在一本中文科学期刊,并没有翻译成英文,因此并不为国际上所知晓。

绵羊:2021年,多利(Dolly)鼠:2021年,Cumulina,夏威夷大学。

日本茨城县茨都市的理化学研究所理研研究小组,团队召集人是小仓淳郎,从老鼠的尾巴采1滴血液,利用白细胞的核来复制动物,今后或许可运用于复制其他动物。

猕猴:2021年1月,Tetra,雌性猪:2021年3月,2021年3月,5只苏格兰PPL小猪;8月,Xena,雌性。

2021年1月30日,台湾成功复制迷你猪。

中华民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今30日公布,由台湾3所学术机构共同花了3年时刻,成功改良新式的胚复制技术“手工卵子分切复制技术”,已复制出两胎花斑迷你猪,其中1只已成功繁育后代,显示技术已达成熟时期,猪只现由竹南动科所饲养。

牛:2021年,Alpha和Beta,雄性猫:2021年底,CopyCat(CC),雌性兔:2021年3-4月分别在法国和朝鲜独立地实现;骡:2021年5月,爱达荷Gem,雄性;6月,犹他先锋,雄性鹿:2021年,Dewey马:2021年,Prometea,普罗米特亚(普罗米修斯的阴性变格)雌性狗:2021年,韩国首尔大学实验队,史纳比灰狼:2021年,韩国首尔大学动物克隆研究组,Snuwolf和Snuwolffy,雄性克隆的定义(一)1963 年J.B.S.Haldane在题为“人类种族在以后二万年的生物可能性”的演讲上采纳“克隆(Clone)”的术语。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 神奇的克隆 苏教版(共45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 神奇的克隆 苏教版(共45张PPT)

用通俗的故事来解释抽象的“克隆”,这样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读者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神奇的克隆
四、 围绕“鲸是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鱼类”编一则 简短有趣的小故事。 示例:当我们刚刚出现的时候,妈妈 的肚子是我们的避风港,我们会在里面健 康的成长,等到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迎接 世界史,我们就会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 鲸鱼也是这样的。的人、美食……
8
神奇的克隆
二、选词填空。 卓有成效 成绩斐然 1.科学家在高等动物克隆方面进行了( 卓有成效) 的研究。 轰动 惊动 2.“多利”的克隆成功,( 轰动 )了当时的科学界。 解救 挽救 3. 克隆技术可以( 挽救 )一些濒危物种。
8
神奇的克隆
三、比一比,读一读,再组词。
饲( 饲养 )
祠( 祠堂 )
8
神奇的克隆
说一说:学习了这篇说明文,你有怎样的感悟?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为我们展示了科技的神 奇,这神奇的世界里还有许多未知的宝藏等待 我们去发掘,所以,我们要努力掌握文化知识 这一宝库钥匙,努力去探索去发现。
8
神奇的克隆
结构梳理
克隆的含义 以孙悟空为例
神奇的克 克隆多利诞生的意义 隆 农业 造福人类 生态保护 前景诱人 医学
8
神奇的克隆
选一选:
课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克隆的含义,包括( A B C )
A.植物的克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
B.低等生物的克隆——一些单细胞微生物
C.高等生物的克隆——克隆羊多利 说明方法:举例子
8
神奇的克隆

神奇的克隆课文

神奇的克隆课文

神奇的克隆课文引言克隆(Cloning)是一项引人入胜且备受争议的科技,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克隆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自然的限制,使得人类可以复制出与原始个体完全相同的个体。

神奇的克隆课文将带领我们一起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克隆的定义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生殖方式生成一个与原始个体完全相同的生物体。

这种复制过程不需要受精过程,也不需要两个细胞的合并。

因此,克隆个体不会产生遗传上的变异,具有与其原始个体完全相同的基因组。

克隆的原理克隆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即胚胎克隆和体细胞核转移克隆。

胚胎克隆胚胎克隆是指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实现个体的复制。

这种克隆方式通常使用体外受精的方法,将一个体细胞和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随后,这个受精卵会继续进行细胞分裂,最终形成一个与原始个体完全相同的胚胎。

体细胞核转移克隆体细胞核转移克隆是指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一个没有细胞核的卵细胞内,进而重建一个与原始个体完全相同的个体。

这种克隆方式主要用于繁殖已经死亡的动物或者保存即将灭绝的物种。

克隆的应用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农业方面,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和家畜,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通过克隆技术还可以复制出抗病虫害的植物和耐寒性强的农作物。

•医学方面,克隆技术可以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生产。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可以复制出与患者完全匹配的组织和器官,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措施。

•科学研究方面,克隆技术为科学家提供了探究人类生命周期和细胞发育过程的机会。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可以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细胞,以便进行研究。

克隆的争议尽管克隆技术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好处,但也面临着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争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争议点:1.人类克隆:人类克隆引发了许多伦理和道德问题。

一些人担心克隆技术可能导致人类被“复制”出来,违背了人类独特性和尊严的原则。

《奇妙的克隆》课文原文

《奇妙的克隆》课文原文

《奇妙的克隆》课文原文《奇妙的克隆》课文原文克隆是什么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

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

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

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克隆》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克隆》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克隆》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克隆》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克隆》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克隆》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克隆》说课稿说教材:《神奇的克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克隆的一般知识,说明了克隆技术是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指出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明白。

全文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语句。

根据《语文课程》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一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克隆的知识。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畅想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克隆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了解本文说明中心突出、科学性强、条理清楚等特点和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说教法: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

学生完全可以学习生字词之后,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三读法让学生了解克隆的定义,自然界的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及克隆的前景,接着师生互动,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然后交流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诱发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说学法: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将指导学生运用“自读自悟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和憧憬。

说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各自放开声音朗读课文,并想一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这一程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整体感知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再读课文,诱发兴趣再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诱发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我先“同学们的声音还可以更响亮一些,谁愿意再来读第一自然段?”让举手想读的学生都站起来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