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 16 国际会计准则16号 固定资产PPE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以下简称“准则16号”)是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的规定。
在企业会计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持有并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长期有形资产。
准则16号对固定资产的计量、确认、评估和报告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下面将从准则16号的重要内容和会计处理的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准则16号规定了固定资产的计量原则。
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企业应按实际购买价格计量,并包括直接相关的购置成本。
准则16号还额外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计量方法,如自建固定资产、交换固定资产和政府补助等。
准则16号规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原则。
企业应当将满足以下条件的固定资产确认为资产:(1)对于购置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可以可靠地计量,并且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2)购置的固定资产已经属于企业,并且能够控制其使用;(3)相关的经济利益有可能流入企业。
当固定资产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则不应确认为资产。
准则16号规定了固定资产的评估原则。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评估。
在成本模式下,固定资产应当以其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折旧计量。
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固定资产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固定资产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评估,但需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采用的评估模式。
准则16号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报告要求。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分列固定资产的种类和金额,并披露固定资产的重要政策、计量基准和折旧方法等信息。
对于可能对固定资产价值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如重大修理、变卖、报废等,企业应当及时披露相关的信息。
在会计处理中,企业应按照准则16号的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计量、确认、评估和报告。
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首先,企业应记录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包括直接相关的费用。
其次,企业应根据准则16号的规定,将固定资产确认为资产,或者在不满足确认条件时,不予确认。
然后,企业应根据所采用的评估模式,计量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累计折旧或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资料准则第16号之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国际会计资料准则第16号之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IAS16)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规定的关于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会计准则。
该准则规定了企业应如何计量、报告和披露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相关信息,以确保相关资产能够准确地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IAS16要求企业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进行初始计量,即以成本减去累积折旧和累积减值损失的金额进行计量。
这些成本包括购买资产的价格、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安装费用和物流费用)以及与资产可投入使用状态相关的贷款利息。
有时,如果资产是以非货币支付的方式获得的,准则还规定了如何计算这些成本。
IAS16还规定了企业应如何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进行折旧和减值测试。
折旧是指企业应该根据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估计的残余价值,在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按适当的方法计算每年的减值金额。
减值测试是指企业应当周期性地评估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是否低于其账面价值,如果是,则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当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出售或报废时,企业需要将其摊销或净额列示在财务报表中相应的资产和负债科目中,并将其带来的收益或亏损计入利润表中。
同时,IAS16还规定了对于租赁资产的计量和披露要求。
在财务报表披露方面,IAS16要求企业应提供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披露信息,包括资产的计量基础、主要假设和估计、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余价值、折旧方法、资产的净残值额、资产的累积折旧额以及减值损失的计提等。
总而言之,IAS16为企业提供了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计量、报告和披露的一系列准则,以确保企业能够适当地处理这些重要的资产,使其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企业的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之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之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IAS16)是一个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会计准则,规定了如何会计处理与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相关的事项。
该准则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企业以一种准确、一致和可比较的方式报告和披露这些资产,以便用户能够做出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绩效的明智决策。
根据IAS16,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是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具有实体形态,用于生产货物、出租给他人或供企业经营,使用寿命超过一年。
该准则要求企业在其财务报表中对这些资产进行准确的计量和分类。
首先,根据IAS16,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应该以其成本计量。
成本包括购买时支付的现金、现金等价物、或者在购买时发生的权益性交换的公平价值。
成本还应包括与获取和将资产准备为其预期用途相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如安装、运输和测试费用。
其次,一旦资产被准备好以供使用,企业应将其按照成本模型或再评估模型进行会计处理。
在成本模型下,资产的会计价值为其成本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
在再评估模型下,资产的会计价值可以根据其公平价值重新确定,并将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另外,IAS16还规定了资产的折旧会计处理方法。
资产的折旧是指其使用寿命内的价值递减过程。
企业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将该递减过程在其预期使用寿命中进行分配,以便反映准确的资产价值。
常用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减值余价法或双倍余价法。
企业应根据其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此外,当资产发生损值时,IAS16要求企业进行减值测试,并在需要时对其进行减值计提。
资产的减值损失是指其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企业应根据相关准则进行减值测试,例如比较资产的账面价值和预计的现金流量,以确定是否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最后,IAS16还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相关的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披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其会计政策、会计余额、折旧方法、减值测试方法等。
这些披露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企业对这些资产的处理和管理情况。
ACCA SBR IAS 16 PPE 笔记
IAS 16 PPE* 有时候recognition完后,要注意一下是否年末,若不是年末要写上depreciationDefinition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are tangible assets that:– Are hel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supply of goods or services, for rental to others, or for administrative purposes– Are expected to be used during more than one period* The risk and rewards have transferred to the entity/has taken possession of the XXX* self-constructed assets 可能是inventory (owner-occupied/normal course of business)Recognition(a) It is probable that future economic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the asset will flow to the entity(b) The cost of the asset to the entity can be measured reliablyInitial measurementCost includes all costs necessary to bring the asset to working condition for its intended use“The asset would have been operational without XXX” “unavoidable cost”Subsequent expenditureComplex assetsWhen the different parts in a single asset have different useful lives and different depreciation rates are applied to each part, the single asset should be broken down into its composite parts.Replacement costThe carrying amount of the item being replaced at the replacement date is derecognized when the replacement takes place.The cost of new item is recognized in full when it is incurred and added to the carrying amount of the asset. It will be depreciated over its expected life, which may be different from the expected life of the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asset.Exchange of assetsIAS 16 specifies that exchange of items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assets are similar, are measured at fair value, unless the exchange transaction lacks commercial substance or the fair value of neither of the assets exchanged can be measured reliably. If the acquired item is not measured at fair value, its cost is measured at the carrying amount of the asset given up* FV of asset given up —FV of asset received —CV of asset given up —CV of asset received OverhaulThe engine need not be componentized as it will have the same 30-year life if maintained every 10 years.Where an asset requires regular overhauls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operate, the cost of the overhaul is treated as an additional component and depreciated over the period to the next overhaul.The cost should be capitalized when the overhaul is to be undertaken.Subsequent measurementCost modelThe asset is carried at cost less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and impairment loss.Revaluation modelThe asset is carried at a revalued amount, being its fair value at the date of revaluation less subsequent depreciation and impairment loss.The revised IAS 16 makes clear that the revaluation model is available only if the fair value of the item can be measured reliably.Scopea)If an item is revalued, the entire class of assets to which that asset belongsshould be revalued.b)All the items within a class should be revalued at the same time, to preventselective revaluation and to avoid disclosing a mixture of costs and values from different date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FrequencyThe frequency of valuation depends on the volatility of the fair values of individual items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The more volatile the fair value, the more frequently revaluations should be carried out.Depreciation accountingDepreciable amounta)The depreciable amount of an item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should be allocated on a systematic basis over its useful life.b)The depreciation charge for each period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anexpense unless it is included in the carrying amount of another asset.Depreciation methodReflect the pattern in which the asset’s economic benefits are consumedStraight lineReducing balance (最后一年是balance figure)The depreciation method should be reviewed at each financial year end and, if the pattern of consumption of benefits has changed, the depreciation method should be changed prospectively as a change in estimate under IAS 8.The change in depreciation method is a change in accounting estimate and the depreciation charge for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s should be adjusted.Residual valueResidual value is the estimated amount that an entity would currently obtain from disposal of the asset, after deducting the estimated costs of disposal, if the asset were already of the age and in the condition expected at the end of its useful life.The residual value of an asset may increase to an amount equal to or greaterthan the asset’s carrying amount. If it does, the asset’s depreciation charge should be zero until its residual value subsequently decreases below the asset’s carrying amount.At least at each financial year endChanges are changes in accounting estimates and are accounted for prospectively as adjustments to future depreciation.Useful lifeAt least at each financial year endDepreciation charge for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s should be adjusted if expectations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previous estimates.Changes are changes in accounting estimates and are accounted for prospectively as adjustments to future depreciation.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 determining the useful life of an asset:* 若要改变life,should be reasonable and supported by evidencea) Expected use of the assetb) Expected physical wear and tearc) Technical or commercial obsolescence arising from changes or improvements inproduction, or from market demand or the product or service output of the assetd) Legal or similar limits on the use of the asset, such as the expiry dates of relatedleasesBeginning and Cessation of depreciationBegin when it is available for useCease at the earlier date of the asset is classified as HFS and the date that the asset is derecognizedDepreciation does not cease when the asset becomes idle or is retired from active use unless the asset is fully depreciated. However, under usage methods of depreciation the depreciation charge can be zero while there is no productionOther:One asset has been replaced after only XX year earlier than expected. In this case, any remaining net book value of the old engine and overhaul cost should be expensed immediately.。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 号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 号——租赁》新变化Note on 2018-01-122016 年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 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 号——租赁》(IFRS 16),并将于2019 年1 月1 日生效,届时将替换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7 号——租赁》(IAS 17)。
IFRS 16 相对于IAS 17 变化较大,其指导原则在于要求承租人将租赁入表。
“新准则”下无论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承租人均须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IFRS 16 规定,租赁负债的计量是付款义务即租金和租赁期结束时预计支付款项之和的现值,这与IAS 17 下融资租赁负债的计量基本一致。
然而,使用权资产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既非有形资产也非无形资产,对于其应当如何计量呢?按照IFRS 16,使用权资产的确认金额应为租赁负债加上初始直接费用等。
在确认资产和负债的基础上,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负债则按照摊余成本法计算利息支出,这与现行IAS 17 下融资租赁的计量也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对于出租人而言,IFRS 16 要求仍将企业所发生的租赁业务分类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相应的会计处理也基本不变,由此可以看出,IFRS 16 实施后,主要影响的是承租人的经营租赁业务,其会计处理将发生较大变化(基本可看作视同融资租赁业务)。
IFRS 16 对租赁的认定是承租人从可识别资产获得经济利益并主导资产的使用,重点在于“主导资产使用”或“控制资产”,大致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出租人无实质可替换权,二是承租人有对使用方式和目的的决策权,三是承租人有操作决策权。
根据IFRS 16 提供的案例,如出租人有大量标的物可随意替换出租给客户的租赁物,且替换成本较低,则出租人有实质可替换权,不构成租赁;如客户对船舶的目的地不具决策权,则客户丧失对使用方式和目的的决策权,不构成租赁;或者虽然客户可决定船舶目的地,但无权操作船舶,则客户丧失操作决策权,也不构成租赁。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
国际会计准则第1 6 号正体中文版草案不动产、厂房及设备总召集人国立政治大学会计系教授郑丁旺覆审委员国立台湾大学会计系教授杜荣瑞惠众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会计师卢联生初审委员淡江大学会计系教授颜信辉翻译单位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仅准则部分对外征求意见,有意见者请于99 年5 月20 日前,将意见以电子邮件方式寄至tifrs@.tw)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国际会计准则翻译覆审项目委员会征求意见函国际会计准则第16 号不动产、厂房及设备A部分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国际会计准则翻译覆审项目委员会翻译国际会计准则第16 号正体中文版草案A1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及设备本版纳入截至2009 年12 月31 日发布之国际财务报导准则对本准则所作之修正。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3 年12 月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16 号「不动产、厂房及设备」,并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16 号「不动产、厂房及设备之会计」(1982 年3 月发布)。
国际会计准则第16 号于1998 年修订,另于2000 年作进一步之修正。
常务解释委员会制定下列三个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6 号有关之解释:_ 解释公告第6 号「修改现有软件之成本」(1998 年5 月发布)_ 解释公告第14 号「不动产、厂房及设备:项目减损或损失之补偿」(1998 年12 月发布)_ 解释公告第23 号「不动产、厂房及设备:重大检修成本」(2000 年7 月发布)。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1 年4 月决议,依据旧章程所发布之所有准则及解释于修正或撤销前仍应适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3 年12 月发布修订之国际会计准则第16 号,并取代解释公告第6 号、解释公告第14 号及解释公告第23 号。
其后,国际会计准则第16 号已被下列国际财务报导准则修正:_ 国际财务报导准则第2 号「股份基础给付」(2004 年2 月发布)_ 国际财务报导准则第3 号「企业合并」(2004 年3 月发布)_ 国际财务报导准则第5 号「待出售非流动资产及停业单位」(2004 年3 月发布)_ 国际财务报导准则第6 号「矿产资源探勘及评估」(2004 年12 月发布)_ 国际会计准则第23 号「借款成本」(2007 年3 月修订)*_ 国际会计准则第1 号「财务报表之表达」(2007 年9 月修订)*_ 国际财务报导准则第3 号「企业合并」(2008 年1 月修订)†_ 「国际财务报导准则之改善」(2008 年5 月发布)。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根据IAS16,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是指企业用于出租给其他方或自用于生产、出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具有物质性的长期资产。
这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机器和车辆等。
IAS16要求企业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进行初始计量。
初始计量时,企业应以成本为基础,包括购买成本、直接相关的运输费用和安装费用。
如果企业通过金融租赁方式获得资产,则应将租赁资产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
另外,企业还应考虑任何与资产采购相关的贷款利息。
对于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后续计量,IAS16提供了两种选择:成本模式和重新评估模式。
在成本模式下,企业应将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按成本减少折旧或摊销,并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应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进行,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资产的帐面价值。
在重新评估模式下,企业可以选择按公允价值重新评估其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重新评估后的公允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将被调整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的变动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不论采用哪种模式,企业都应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则应进行减值损失的计提。
另外,对于处置资产,企业应按照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预计出售费用后的净额,计提处置损失或计入投资收益。
在披露方面,根据IAS16,企业应披露其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账面价值、累计折旧、重新评估模式下的公允价值以及减值准备。
此外,企业还应披露计量政策、折旧方法和使用的假设。
总的来说,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规定了企业在计量、披露和报告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方面的要求。
企业应根据其选择的计量模式按照规定的方法对资产进行计量,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比较性,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绩效。
(注:本文只是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的简要介绍,具体操作和适用范围应根据个体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分析和应用。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简介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简介
朱海林
【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
【年(卷),期】1994(000)008
【摘要】本准则是国际会计委员会于1993年修订的准则之一,属于财务报表可比性项目.它替代了1981年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4号“折旧会计”中涉及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规定,定于1995年1月1日起生效.本准则适用于所有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但不适用于(1)森林和类似再生性自然资源;(2)矿产权、矿产的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类似的非再生资源.另外,本准则不考虑在应用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综合制度过程中所涉及的某些方面的特殊问题,有关规定可参考国际会计准则第15号“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资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恶性通货膨胀中的财务报告”.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朱海林
【作者单位】财政部会计司准则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4.5
【相关文献】
1.浅析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与德国商法典--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历史成本计量法) [J], 牛晓璠
2.基于我国固定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的探讨 [J], 苟勇
3.基于我国固定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的探究 [J], 史彩霞
4.我国固定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J], 何帆
5.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为例 [J], 陈天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摘要::一、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概述二、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三、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四、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五、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减值损失六、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案例分析接下来,我将根据,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正文: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
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拥有并取得经济利益的生产资料,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家具等。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拥有并取得经济利益的生产资料,按照其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许多类别,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家具等。
2.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确认是指企业应该在固定资产满足一定条件时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计量是指企业应该按照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特征,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计量;记录是指企业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记录,包括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折旧、清理等;报告是指企业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间向外部报告固定资产的情况。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内,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固定资产的原值逐年减少的过程。
常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4.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减值损失: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期内,对其进行维修、改造、更新等支出。
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期内,由于市场变化、技术进步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可回收金额的那部分损失。
5.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案例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企业如何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假设一家企业购买了一台生产设备,原价为1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 年,预计残值为1 万元。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首先,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规定了有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准则要求企业在初始确认时按照成本计量该资产,并将直接相关的支出纳入初始成本中。
初始成本包括购买价格、直接与资产相关的运输费用、安装和调试费用,以及其他与资产放置到可使用或出租状态相关的支出。
其次,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详细说明了有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选择以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其有形资产。
成本模式要求企业继续按照初始成本计量资产,并根据预计使用寿命进行折旧或摊销。
公允价值模式要求企业将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在每个报告周期重新评估其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还规定了有形资产的减值测试和重新计量的要求。
准则要求企业在每个报告周期结束时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减值损失。
如果资产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需要计提减值损失,并调整账面价值。
准则还要求企业在资产重估时进行重新计量,以反映现行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还对有形资产的报告和披露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有关有形资产的信息,包括减值损失、重新计量增值、已评估的有形资产价值以及折旧和摊销费用等。
最后,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还对租赁交易进行了规定。
准则要求企业根据租赁交易的性质将其分类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并根据不同的分类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融资租赁,准则要求企业将租赁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并根据营运租金和利息支付计量租金费用。
总结来说,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规定了有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测试和重新计量的要求,以及有关有形资产的报告和披露规定。
准则也对租赁交易提供了指导。
遵循该准则的规定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16
目录一、概述二、目的三、范围四、定义五、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确认六、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初始计量七、初始确认以后的计量基准处理方法八、揭示九、生效日期二、目的本号准则的目的是规定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会计处理。
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会计的基本问题是资产确认的时间、其帐面金额的确定、与它们有关的需确认的折旧费用,以及对帐面金额的其他损耗的确定和会计处理。
本号准则要求一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在其满足“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中对一项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标准时确认为资产。
三、范围1.本号准则适用于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会计处理,除非有另外的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2.本号准则替代于1981年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会计”。
本号准则还替代1976年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号“折旧会计”中有关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折旧部分。
本号准则所包含的原则的应用可能也适合像长期无形资产那样的其他资产,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第4号“折旧会计”仍然适用于这样的资产。
3.本号准则不适用于:(1)森林及类似的再生性自然资源;和(2)矿产权,矿产、石油、天然气和类似的非再生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然而,对于在发展或保持上述第(l)或第(2)条所包含的活动或资产时使用的,但又能与这些活动或资产分开的不动产、厂房和设备,适用本号准则。
4.在某些情况下,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使用与本号准则所规定的不同的方法,来决定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帐面金额的初始确认。
例如,根据对负商誉的所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要求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最初用公允价值计量,即使它大于成本。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些资产的会计处理的所有其他方面,包括折旧,均应按本号准则的要求予以确定。
5.国际会计准则第25号“投资会计”,允许企业将投资物业作为不动产处理,以符合本号准则的要求,或作为长期投资处理,以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第25号“投资会计”的要求。
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报表列示
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固定资产》规定了对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报表列示的规范。
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价值稳定的特点,因此正确的会计处理和报表列示对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进行详细解读,并分析其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1. 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的主要内容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主要规定了对固定资产的定义、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等方面的会计处理。
其中,固定资产的确认是指企业应当在取得固定资产所有权时确认相关的资产,并对其进行计量。
在固定资产的计量方面,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规定了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即在确认资产时按照实际成本予以计量,并在后续的会计期间进行摊销或折旧处理。
会计准则还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报告和披露要求,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列示固定资产的价值、折旧、减值准备等信息,以便于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2. 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对企业的影响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规定了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报表列示,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面,企业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不能随意调整固定资产的价值和计量方法,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在固定资产的报告和披露方面,企业需要充分披露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摊销或折旧情况以及减值准备等信息,以便于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这些规定的实施将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有助于提升企业信用和形象。
3. 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的应用实践在实际应用中,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的规定需要企业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报告和披露等方面的操作流程。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各项责任和权限,确保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确保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报告过程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
42个国际会计准则
42个国际会计准则42个国际会计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发布的一系列规范,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提供统一的会计准则。
这些准则涵盖了各个方面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对于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准则。
IAS 1《财务报表展示》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展示要求。
该准则规定了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并规定了报表的格式和披露要求,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公正。
IAS 16《固定资产》规定了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
该准则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资产减值测试,并规定了折旧和摊销的方法,以确保固定资产在财务报表中得到正确的反映。
第三,IAS 36《资产减值》规定了资产减值测试的要求。
该准则要求企业在每个会计期末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其是否有发生减值的迹象。
如果有减值迹象,企业需要根据减值测试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减值准备。
第四,IAS 38《无形资产》规定了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
该准则明确了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以及无形资产的摊销和资产减值测试的方法,确保无形资产在财务报表中得到正确的反映。
第五,IAS 37《拨备、资产负债和担保》规定了拨备、资产负债和担保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
该准则要求企业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对潜在负债进行计量和披露,并对可能的拨备进行估计。
第六,IAS 12《所得税》规定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
该准则明确了企业在财务报表中计量和披露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资产的方法,以确保所得税在财务报表中得到正确的反映。
除了上述几个准则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国际会计准则,如IAS 2《存货》、IAS 7《现金流量表》、IAS 17《租赁》、IAS 18《收入》等。
每个准则都有其独特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旨在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常见的资本性质的资产,包括土地和建筑物、设备、机器和车辆等。
该准则主要规范了这些资产的初始计量、会计政策的选择、资产的计提和摊销、资产减值和处置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该准则规定了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初始计量。
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这些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是指交易对手之间在合理、公允和知识等条件下进行交易时能够获得的金额。
如果无法可靠地确定公允价值,企业则可以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
其次,该准则规定了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在使用寿命内如何计提折旧或摊销。
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残值和计提方法,将资产的成本逐年分摊。
预计使用寿命是指资产可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时间,预计残值是指资产使用完毕后还具有的经济利益金额。
计提折旧或摊销的方法可以是直线法、减少余额法或生产量法等,但应当与资产的预计经济利益相一致。
其次,该准则规定了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是否存在减值的测试和处理。
企业应当定期对这些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有,则应当计提减值损失。
减值测试应当包括比较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其中可收回金额是指通过资产未来使用带来的现金流量来确定的。
最后,该准则规定了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处置和报告要求。
企业在处置这些资产时,应当将处置收益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当对这些资产进行充分披露,包括资产计量模式、使用寿命、计提方法和减值测试等信息。
总之,《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为企业提供了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
遵循该准则可以确保企业对这些资产的计量和处理符合公允、准确和透明的原则,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理解性。
企业应当根据该准则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会计政策并加以实施。
同时,企业还应当密切关注相关的更新和修订,以确保自身会计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固定资产弃置义务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固定资产弃置义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企业经营中,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固定资产弃置义务》则对固定资产的弃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解释。
本文将对该准则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固定资产弃置的相关义务。
一、背景介绍1.1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固定资产弃置义务》的颁布背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财政部于××年××月××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固定资产弃置义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的流程,保障企业资产的合理使用和处置。
1.2 在企业经营中固定资产弃置的背景和重要性固定资产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使用和处置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规范固定资产的弃置义务对于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固定资产弃置义务》的主要内容2.1 定义和适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固定资产弃置义务》首先对固定资产的弃置进行了明确定义,并明确了该准则的适用范围。
其中,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是对于企业理解该准则的基础。
2.2 报废和处置该准则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包括固定资产的报废程序、处置标准和相关会计处理等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注意严格按照该准则的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弃置,以确保财务会计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3 弃置义务的会计处理该准则还明确了固定资产弃置所涉及的相关会计处理,包括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损失的确认和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等方面。
这些内容对于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行为。
2.4 相关会计政策的制定和披露《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固定资产弃置义务》还要求企业在制定相关会计政策和披露财务信息时,应当充分考虑该准则的规定,并在财务报表中对固定资产的弃置情况进行充分的披露。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最新版】目录1.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的发布时间和修订情况2.政府补助的性质和条件3.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4.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5.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 号的相关规定正文一、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的发布时间和修订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是由我国财政部于 2006 年 2 月 15 日发布,200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一项会计准则。
该准则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 2017 年 5 月 10 日,财政部发布了财会 201715 号文件,对第 16 号准则进行了修订。
二、政府补助的性质和条件政府补助通常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些特定的行业或者项目而提供的一种经济资助。
这种补助通常附带有一定的条件,例如必须用于特定的项目或者必须符合特定的使用条件等。
三、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规定,企业在收到政府补助后,应当按照补助的性质和条件,将其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或者用于其他指定的用途。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当将政府补助作为收入进行确认,同时按照补助的性质和条件,将其对应的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调整。
四、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如何确定政府补助的性质和条件,如何将政府补助对应的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调整等。
对于这些问题,企业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的规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五、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 号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 号是对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的一些具体规定进行了解释和补充。
该解释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得税》等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16号解释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16号解释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16号(以下简称“准则16号”)是指《企业会
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
准则16号是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中
的一项重要准则,旨在规范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报告。
准则16号的解释解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和范围,准则16号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定义和范围,包
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解读时可以详细说明这些固定资产
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以及与其他资产类别的区别。
2. 计量和初始确认,准则16号规定了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和
初始确认原则。
解读时可以介绍不同计量方法的适用情况,如成本
模式和重新评估模式,以及初始确认时的计量基准和依据。
3. 使用寿命和折旧,准则16号要求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
使用寿命进行折旧计提。
解读时可以探讨如何确定使用寿命和折旧
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年度折旧核算和披露。
4. 残值和减值,准则16号要求企业在计提折旧时考虑固定资
产的残值和减值情况。
解读时可以解释残值的概念和确定方法,以
及如何进行减值测试和计提减值准备的程序。
5. 处置和报告,准则16号规定了固定资产处置和报告的要求,包括处置时的处理方式和报告时的披露内容。
解读时可以说明处置
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报告时的会计处理和相关披露事项。
总之,准则16号的解释解读涉及到固定资产的定义、计量、折旧、减值、处置和报告等方面,通过全面理解和应用准则16号,企
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变动情况,提高财务信息的
可靠性和透明度。
国际会计啊
固定资产折旧和重估价的国际比较一.定义关于固定资产的定义,国际和我国国内的表述并不完全相同。
国际会计准则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定义指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形资产:(1)企业为了在生产或供应商品或劳务时使用,出租给其他人,或为了管理的目的而持有;(2)预期能在不只一个的期间内使用。
中国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的定义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中国会计准则中这一类资产被称为固定资产,而在国际和美国会计准则中则称为厂房,地产和设备。
国际会计准则IAS-16中并没有给出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年限和价值标准,只是规定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应超过一个经营周期或会计期间。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这样做的。
在我国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作为明确的时间限制更符合我国的会计习惯。
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比较1)外购固定资产①成本中的运输费和装卸费国际准则限定了运输和装卸费用必须是首次的。
我国这样规定使得新旧固定资产的价值构成趋于一致,从而简化了相关的会计核算。
②延期支付国际会计准则IAS-16对延期支付超过正常赊销期限情况做出规定,即在这种情况下应以现销价格作为其成本,该项金额与总支付金额之间和差额除符合利息资本化的条件之外,均应视为赊销期内的利息费用。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③初始成本我国会计准则将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之后的差额,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己经完工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而IAS-16要求不把自建过程中浪费的材料、人工或其他资源等不正常损失计入资产的初始成本。
会计准则16号解释应用
会计准则16号解释应用会计准则16号解释是指“应计资产”的会计准则。
它规定了企业对于一些具有长期收益能力的资产,在资产及相关负债的计量、报告和披露等方面所应遵循的会计处理准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准则16号解释的应用,并解释其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会计准则16号解释的适用范围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资产,即固定资产、投资性物业和油气资产。
其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生产、提供商品和服务,以及为出租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长期有形和无形资产。
投资性物业是指企业持有,以获得租金或资本增值为目的的不动产。
油气资产是指企业用于开采、开发或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资产。
会计准则16号解释要求企业在资产的计量、报告和披露方面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会计准则规定了期初资产及相关负债的计量原则。
对于固定资产和投资性物业,企业应按照成本模式计量,即以购入成本加上与资产相关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
而油气资产则应按照成功劳务量模式进行计量。
其次,会计准则规定了资产使用过程中的计量原则。
会计准则16号解释要求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和投资性物业,应按照相关减值损失测试的规定进行测试。
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进行减值准备的提取。
对于油气资产,企业要根据预计回收成本是否能得到保证和预计未开采的证明可采总量是否超过资源可采总量两个因素进行测试。
再次,会计准则规定了资产调整和处置的计量原则。
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和投资性物业时,应按照规定计量其剩余价值以及已提取的减值准备。
而在油气资产的调整和处置方面,企业应按照预测油气总量与预测开采成本之间的差额计量资产。
最后,会计准则规定了资产披露的要求。
企业应在财务报告中详细披露其固定资产、投资性物业和油气资产的相关信息。
披露范围包括计量政策、剩余价值、已提取的减值准备等。
会计准则16号解释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应用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通过该准则的应用,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计量、报告和披露其长期资产的价值和负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IAS 16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as issued at 1 January 2013. Includes IFRSs with an effective date after 1 January 2013 but not the IFRSs they will replace.This extract has been prepared by IFRS Foundation staff and has not been approved by the IASB. For the requirements reference must be made t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andard is to prescribe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for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so that user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can discern information about an entity’s investment in its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and the changes in such investment. The principal issues in accounting for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ar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asset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ir carrying amounts and the depreciation charges and impairment losses to be recognised in relation to them.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are tangible items that:(a)are hel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supply of goods or services, for rental to others, or for administrativepurposes; and(b)are expected to be used during more than one period.The cost of an item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shall be recognised as an asset if, and only if:(a)it is probable that future economic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the item will flow to the entity; and(b)the cost of the item can be measured reliably.Measurement at recognition: An item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that qualifies for recognition as an asset shall be measured at its cost. The cost of an item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is the cash price equivalent at the recognition date. If payment is deferred beyond normal credit term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sh price equivalent and the total payment is recognised as interest over the period of credit unless such interest is capitalised in accordance with IAS 23.The cost of an item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comprises:(a)its purchase price, including import duties and non-refundable purchase taxes, after deducting tradediscounts and rebates.(b)any costs directly attributable to bringing the asset to the location and condition necessary for it to becapable of operating in the manner intended by management.(c)the initial estimate of the costs of dismantling and removing the item and restoring the site on which it islocated, the obligation for which an entity incurs either when the item is acquired or as a consequence of having used the item during a particular period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to produce inventories during that period.Measurement after recognition: An entity shall choose either the cost model or the revaluation model as its accounting policy and shall apply that policy to an entire class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Cost model: After recognition as an asset, an item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shall be carried at its cost less any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and any accumulated impairment losses.Revaluation model: After recognition as an asset, an item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whose fair value can be measured reliably shall be carried at a revalued amount, being its fair value at the date of the revaluation less any subsequent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and subsequent accumulated impairment losses. Revaluations shall be made with sufficient regularity to ensure that the carrying amount does not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at which would be determined using fair value at the end of the reporting period.If an asset’s carrying amount is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 a revaluation,the increase shall be recognised in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and accumulated in equity under the heading of revaluation surplus. However, the increase shall be recognised in profit or loss to the extent that it reverses a revaluation decrease of the same asset previously recognised in profit or loss. If an asset’s carrying amount is decreased as a result of a revaluation,the decrease shall be recognised in profit or loss. However, the decrease shall be recognised in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to the extent of any credit balance existing in the revaluation surplus in respect of that asset.Depreciation is the systematic allocation of the depreciable amount of an asset over its useful life. Depreciable amount is the cost of an asset, or other amount substituted for cost, less its residual value. Each part of an item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with a cost that is significant in relation to the total cost of the item shall be depreciated separately. The depreciation charge for each period shall be recognised in profit or loss unless it is included in the carrying amount of another asset. The depreciation method used shall reflect the pattern in which the asset’s future economic benefits are expected to be consumed by the entity.The residual value of an asset is the estimated amount that an entity would currently obtain from disposal of the asset, after deducting the estimated costs of disposal, if the asset were already of the age and in the condition expected at the end of its useful life.To determine whether an item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is impaired, an entity applies IAS 36 Impairment of Assets.The carrying amount of an item of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shall be derecognised:(a)on disposal; or(b)when no future economic benefits are expected from its use or dispos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