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概述(PPT 73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起人注册设立的壳公司, 它拥有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 应的义务,但是一般没有专 门的雇员和业务部门。
•SPC必须在法律上和财务上 保持严格的独立性。
特殊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 SPT)
•信托方式是国际上资产证券 化的典型模式。通过SPT, 可以实现风险的双层隔离, 即委托人与信托财产的隔离 和信托财产与受托人的隔离。
合伙型SPV
•三个特点:其一是合伙人要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二是 可以避免双重征税;其三是 合伙型特别目的载体通常也 为合伙人的资产证券化提供 服务。
投资者(Investor)
• 证券化的投资者中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尤其 是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这些中长 期投资工具的投资者。
• 投资原因:证券化产品在资金提供的规模和期 限上都比较适合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同时证 券化产品亦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能够满足机构 投资者资产组合的要求。
美国 欧洲 日本
各国发展
•1970年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首度 发行,以过手(pass-through)的形 式为主。 •80年代初期出现担保住房抵押凭证 (CMO) •1985年3月出现汽车贷款证券化 •1987年出现首只信用卡贷款证券化 •80年代末期证券化资产引入不良债 权
•欧洲在80年代以前资产证券化的发 展较慢,主要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化动机不强、大陆法系不灵活所致, 80年代后开始迅速发展,英国发展 最快
关键要素
• 未来现金流 • 证券化的形式
•对于发起人而言,资 产证券化实际上是通 过出售存量资产来实 现融资的手段。 •对于投资者而言,资 产证券化是以基础资 产现金流为本息支持 的特殊债券。投资者 可根据偏好持有特定 层级的资产支持证券。
普通企业贷款 个人住房抵押
贷款
信用卡贷款 高速公路收费 动物园门票
• 考虑要素 • 发起人在出售资产时,需要考虑资产池是否适于证券化。 • 一方面要求资产池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分散风险,同时通过 规模经济而降低发行费用 • 另一方面,要求资产池中的资产个数多、有一定的分散度, 以使现金流趋于稳定。
特别目的载体(SPV)
• 地位 • 特别目的载体是资产证券化的中心环节。
风险隔离原理:与资产原始所有者的风险(其他资产风险、破产风险)无关,而只与 证券化资产本身相关,主要以“真实销售”或“信托”方式实现。
信用增级原理: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降低发行成本,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 等级,分为外部信用增级和内部信用增级。
流动性增强原理:将流动性一般不佳的资产转化为资本市场流动性更好的证券产品, 降低流动性溢价。
•日本1992年已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法 令,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 严重的信用紧缩后,资产证券化才 得到快速发展
一、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定义
•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 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是通过 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
第六章 资产证券化
目录
第一节、资产证券化概述
第二节、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第三节、资产证券化收益风险
第四节、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本章提要 ▪ 本章主要介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基本结构, 并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型,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风 险和收益,最后介绍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资产证券化产品按照基础资产分类,包括抵押支持证券和资 产支持证券;按照现金流支付方式分类,包括过手证券和转 付证券、担保抵押债券、本息分离债券、抵押债务债券 分析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 了解我国资产证券化目前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发展历程
1970年1984年资产 证券化技术 初步兴起和 繁荣时期: 这段时期基 础资产只限 于居民住宅 抵押贷款, 发行证券仅 限于转手证 券。
1985年1991年资产 证券化技术 开始泛化时 期: 这段时期 CMO、ABS和 CDO等产品 相继问世。
1985年1991年资产 证券化技术 开始泛化时 期: 这段时期许 多国家相继 研究金融创 新,资产证 券化成为全 球金融化的 重要组成。
4百度文库
二、资产证券化的 基本结构
评级机构
服务人
信用增级机构
发起人/出售人
资金 资产转让
现金流 剩余收益
特别目的载体 SPV
资金 证券 本息偿还
图6-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示意
投资者
发起人(Originator)
• 地位 • 发起人是证券化最主要的受益人。在资产证券化中,发起人 一般还可以作为服务人。
• 职能 •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购买、包装证券化资产和以此为基础发 行资产化证券。
• 作用 • 隔离风险,即达到“破产隔离”的效果。SPV能否有效发挥其 作用,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法律形式。SPV法律形式的选择 是证券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SPV的法律形式
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SPC)
第一节、资产证券化概述
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三、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资 产 证 券化 产 生 于 美 国 20 世 纪 70 年 代, 最 早 出 现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支 持 证 券 (RMBS),发展至后来只要具有可预测和可回收的未来现金流都可以用来作为资 产证券化的资产。按时间段区分,资产证券化大致历经三大阶段:
………
3
典型的资产证 券化
资产支持证券
特殊目的的载 体(SPV)
优先A级 优先B级
次级
核心理论
资产支持证券表面上以“资产”为支持,但实际上以资产 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是对资产池现金流进行重新 分配重组的技术。
基础 资产
特殊目的 的载体 (SPV)
资产支 持证券
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
资产重组原理:选择特定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形成 资产池。
信用增级机构
• 信用增级含义
• 信用增级是资产证券化交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信用 增级能够进一步提高资产池的信用等级,从而使证券获得 较低的融资成本和较高的流动性。
• 信用增级分类
• 内部信用增级 • 外部信用增级
•SPC必须在法律上和财务上 保持严格的独立性。
特殊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 SPT)
•信托方式是国际上资产证券 化的典型模式。通过SPT, 可以实现风险的双层隔离, 即委托人与信托财产的隔离 和信托财产与受托人的隔离。
合伙型SPV
•三个特点:其一是合伙人要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二是 可以避免双重征税;其三是 合伙型特别目的载体通常也 为合伙人的资产证券化提供 服务。
投资者(Investor)
• 证券化的投资者中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尤其 是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这些中长 期投资工具的投资者。
• 投资原因:证券化产品在资金提供的规模和期 限上都比较适合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同时证 券化产品亦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能够满足机构 投资者资产组合的要求。
美国 欧洲 日本
各国发展
•1970年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首度 发行,以过手(pass-through)的形 式为主。 •80年代初期出现担保住房抵押凭证 (CMO) •1985年3月出现汽车贷款证券化 •1987年出现首只信用卡贷款证券化 •80年代末期证券化资产引入不良债 权
•欧洲在80年代以前资产证券化的发 展较慢,主要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化动机不强、大陆法系不灵活所致, 80年代后开始迅速发展,英国发展 最快
关键要素
• 未来现金流 • 证券化的形式
•对于发起人而言,资 产证券化实际上是通 过出售存量资产来实 现融资的手段。 •对于投资者而言,资 产证券化是以基础资 产现金流为本息支持 的特殊债券。投资者 可根据偏好持有特定 层级的资产支持证券。
普通企业贷款 个人住房抵押
贷款
信用卡贷款 高速公路收费 动物园门票
• 考虑要素 • 发起人在出售资产时,需要考虑资产池是否适于证券化。 • 一方面要求资产池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分散风险,同时通过 规模经济而降低发行费用 • 另一方面,要求资产池中的资产个数多、有一定的分散度, 以使现金流趋于稳定。
特别目的载体(SPV)
• 地位 • 特别目的载体是资产证券化的中心环节。
风险隔离原理:与资产原始所有者的风险(其他资产风险、破产风险)无关,而只与 证券化资产本身相关,主要以“真实销售”或“信托”方式实现。
信用增级原理: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降低发行成本,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 等级,分为外部信用增级和内部信用增级。
流动性增强原理:将流动性一般不佳的资产转化为资本市场流动性更好的证券产品, 降低流动性溢价。
•日本1992年已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法 令,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 严重的信用紧缩后,资产证券化才 得到快速发展
一、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定义
•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 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是通过 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
第六章 资产证券化
目录
第一节、资产证券化概述
第二节、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第三节、资产证券化收益风险
第四节、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本章提要 ▪ 本章主要介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基本结构, 并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类型,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风 险和收益,最后介绍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资产证券化产品按照基础资产分类,包括抵押支持证券和资 产支持证券;按照现金流支付方式分类,包括过手证券和转 付证券、担保抵押债券、本息分离债券、抵押债务债券 分析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 了解我国资产证券化目前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发展历程
1970年1984年资产 证券化技术 初步兴起和 繁荣时期: 这段时期基 础资产只限 于居民住宅 抵押贷款, 发行证券仅 限于转手证 券。
1985年1991年资产 证券化技术 开始泛化时 期: 这段时期 CMO、ABS和 CDO等产品 相继问世。
1985年1991年资产 证券化技术 开始泛化时 期: 这段时期许 多国家相继 研究金融创 新,资产证 券化成为全 球金融化的 重要组成。
4百度文库
二、资产证券化的 基本结构
评级机构
服务人
信用增级机构
发起人/出售人
资金 资产转让
现金流 剩余收益
特别目的载体 SPV
资金 证券 本息偿还
图6-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示意
投资者
发起人(Originator)
• 地位 • 发起人是证券化最主要的受益人。在资产证券化中,发起人 一般还可以作为服务人。
• 职能 •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购买、包装证券化资产和以此为基础发 行资产化证券。
• 作用 • 隔离风险,即达到“破产隔离”的效果。SPV能否有效发挥其 作用,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法律形式。SPV法律形式的选择 是证券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SPV的法律形式
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SPC)
第一节、资产证券化概述
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三、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资 产 证 券化 产 生 于 美 国 20 世 纪 70 年 代, 最 早 出 现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支 持 证 券 (RMBS),发展至后来只要具有可预测和可回收的未来现金流都可以用来作为资 产证券化的资产。按时间段区分,资产证券化大致历经三大阶段:
………
3
典型的资产证 券化
资产支持证券
特殊目的的载 体(SPV)
优先A级 优先B级
次级
核心理论
资产支持证券表面上以“资产”为支持,但实际上以资产 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是对资产池现金流进行重新 分配重组的技术。
基础 资产
特殊目的 的载体 (SPV)
资产支 持证券
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
资产重组原理:选择特定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形成 资产池。
信用增级机构
• 信用增级含义
• 信用增级是资产证券化交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信用 增级能够进一步提高资产池的信用等级,从而使证券获得 较低的融资成本和较高的流动性。
• 信用增级分类
• 内部信用增级 • 外部信用增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