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及消除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3e6b3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7.png)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市政等领域。
然而,在离心泵的使用过程中,汽蚀问题经常会出现,给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从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离心泵汽蚀的原因1.液体中的气体液体中的气体是离心泵汽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液体中存在一定量的气体时,它们会随着液体一起被吸入离心泵中,进入泵腔内部。
当液体通过泵轮时,气体会被压缩,形成气泡,这些气泡在后续的工作中会不断扩大,最终破裂,形成高速的水击波,从而对离心泵的叶轮、泵壳等零部件造成损坏。
2.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也是离心泵汽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液体的温度升高时,液体中的气体容易溶解,从而导致气体的含量下降。
此时,当液体流经离心泵时,由于气体含量的减少,水泵中的压力也会下降,进而形成真空,使液体内部的气体被迫从液体中释放出来,形成气泡,从而引起汽蚀。
3.液体的粘度液体的粘度也是离心泵汽蚀的原因之一。
当液体的粘度较高时,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较大,使得液体的流速变慢。
此时,液体中的气体容易在液体内部积聚,形成气泡,从而引起汽蚀。
4.泵的设计泵的设计也是离心泵汽蚀的原因之一。
泵的设计不合理,如叶轮的进口角度太陡,泵的进口管道过长等,都会导致液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阻力,从而引起汽蚀。
二、离心泵汽蚀的处理方法1.改善液体的供给方式改善液体的供给方式是减少汽蚀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液体的供给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液体中的气体被吸入泵内。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善进口管道的设计,减少管道的弯曲和阻力,保持管道的通畅。
(2)增加进口管道的口径,使液体的流速降低,减少气体的混入。
(3)增加进口管道的长度,延长液体在管道内停留的时间,使气体有更多的时间溶解在液体中。
2.改善液体的物理性质改善液体的物理性质也是减少汽蚀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液体的物理性质方面,主要是液体的温度和粘度。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液体的温度稳定,避免液体温度的过高或过低。
离心泵汽蚀原因及处理方法
![离心泵汽蚀原因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07321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e.png)
离心泵汽蚀原因及处理方法以离心泵汽蚀原因及处理方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供水、排水、农田灌溉等领域。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离心泵出现汽蚀现象。
汽蚀会导致泵的性能下降,甚至可能损坏泵的部件。
因此,了解汽蚀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对于正确运行和维护离心泵至关重要。
我们来了解一下汽蚀的原因。
汽蚀是指在离心泵工作过程中,由于介质中的蒸汽或气泡被吸入,使得泵的性能下降的现象。
汽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进口压力过低:如果离心泵的进口压力过低,就会导致介质中的空气被吸入,形成气泡。
这些气泡会随着液体一起被泵送出去,进而导致汽蚀现象的发生。
2. 进口管道设计不合理:如果进口管道设计不合理,例如管道弯曲过多、管道直径变化、管道太长等,都会增加进口阻力,导致进口压力降低,从而引起汽蚀。
3. 泵体密封不良:如果离心泵的密封不良,就会导致泵体内的压力降低,从而引起汽蚀。
泵体密封不良可以是由于密封件老化、损坏或安装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离心泵汽蚀问题呢?下面给出一些处理方法供参考:1. 提高进口压力:可以通过提高进口压力的方法来解决汽蚀问题。
可以增加进口管道的高度,使得进口压力增加;或者增加进口管道的直径,减小进口阻力,提高进口压力。
2. 改善进口管道设计:如果进口管道设计存在问题,可以进行改进。
例如,减少管道的弯曲,增大管道的直径,缩短管道的长度等,都可以减小进口阻力,提高进口压力,有效解决汽蚀问题。
3. 检查和更换密封件:定期检查泵体的密封件,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密封件,确保泵体的密封性能良好,避免泄漏,提高泵体内的压力,从而解决汽蚀问题。
4. 定期维护和清洗:定期对离心泵进行维护和清洗,清除管道内的杂质和积垢,保持泵体内部的清洁,减少阻力,提高泵的性能,避免汽蚀的发生。
5. 安装气液分离器:在离心泵的进口处安装气液分离器,可以有效地分离气体和液体,减少气泡的进入,防止汽蚀的发生。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范措施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44d11c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f.png)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范措施离心泵的用途十分广泛,如化工、采矿、火力发电,建筑消防、给排水等。
水泵的汽蚀、磨蚀及其联合作用的破坏一直是水泵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吸入口压力过低或输送液体温度过高等原因,会发生气蚀。
汽蚀对水泵危害很大,使离心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停运。
一、汽蚀现象由于水的物理特性,我们知道,水和汽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条件即温度与压力。
一个大气压下的水,当温度上升到100℃时就开始汽化。
但在高原地区,水在不到1O0℃就开始汽化。
如水温一定,降低水的压力,当压力下降到某一数值时,水就开始汽化并产生汽泡,此时的压力就称作该对应水温下的汽化压力。
汽化发生后,就有大量的蒸汽及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形成许多蒸汽与流体混合的小汽泡。
当汽泡随水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凝结而破裂。
在破裂瞬间,产生局部空穴,高压水以极高的速度流向原汽泡占有空间,形成一个冲击力。
由于汽泡中的气体和蒸汽来不及在瞬间全部溶解和凝结,在冲击力作用下又形成小汽泡再被高压水压缩凝结,如此多次反复,在流道表面极微小的面积上,冲击力形成的压力可高达几百甚至上千兆帕,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百万次。
材料表面在水击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疲劳而遭严重破坏,从开始的点蚀到严重的海绵状空洞,甚至蚀穿材料壁面。
另外,产生的汽炮中还夹杂着某种活性气体如氧气,它们借助气泡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可使局部温度升至200—300℃,对金属起化学腐蚀作用。
我们把这种汽化产生汽泡,汽泡进入高压区破裂以致材料受到破坏的全部过程称为汽蚀现象。
关于汽泡形成机理的研究发现,如果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上的缝隙中存在微波的气核,在汽化发生时,缝隙中的这些微笑气核首先迅速成长成为肉眼可见的气泡(或称空泡),而汽核的存在对汽化产生的压力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无气核条件下,汽化发生于热力学平衡态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气核越大对应的汽化压力也比热力学饱和蒸汽压力高出越多。
什么叫气蚀气蚀现象怎么解决
![什么叫气蚀气蚀现象怎么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1344d7eb700abb68a982fb5b.png)
一、什么叫气蚀:当离心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
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蚀现象”。
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至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产生汽泡。
把这种产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汽蚀。
汽蚀时产生的气泡,流动到高压处时,其体积减小以致破灭。
这种由于压力上升气泡消失在液体中的现象称为汽蚀溃灭。
泵在运转中,若其过流部分的局部区域(通常是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某处)因为某种原因,抽送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液体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产生大量蒸汽,形成气泡,当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向前经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
在气泡凝结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间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万次,严重时会将壁厚击穿。
在水泵中产生气泡和气泡破裂使过流部件遭受到破坏的过程就是水泵中的汽蚀过程。
水泵产生汽蚀后除了对过流部件会产生破坏作用以外,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并导致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
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
造成汽蚀的主要原因有:1、进口管路阻力过大或者管路过细;2、输送介质温度过高;3、流量过大,也就是说出口阀门开的太大;4、安装高度过高,影响泵的吸液量;5、选型问题,包括泵的选型,泵材质的选型等.解决办法:1、清理进口管路的异物使进口畅通,或者增加管径的大小;2、降低输送介质的温度;3、减小流量;4、降低安装高度;5、重新选泵,或者对泵的某些部件进行改进,比如选用耐汽蚀材料等等。
二、气蚀现象怎么解决: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气蚀性能的措施1、改进离心泵的吸入口至叶轮附近的结构设计。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消除案例分析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消除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b0be3533d4b14e8424681a.png)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消除【案例描述】离心泵运转时,液体压力沿着泵入口到叶轮入口而下降,在叶片入口附近的液体压力达到最低,此后由于叶轮对液体作功,液体压力很快上升。
当叶轮叶片入口附近的最低压力小于液体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时,液体就汽化。
同时,使原来溶解在液体内的气体也逸出,它们形成气泡。
当气泡随液体流到叶道内压力较高处时,外面的液体压力高于气泡内的汽化压力,则气泡又重新凝结溃灭形成空穴,瞬间内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向空穴冲来,造成液体互相撞击,使局部的压力骤然增加。
这样,不仅阻碍液体正常流动,尤为严重的是,如果这些气泡在叶轮壁面附近溃灭,则液体就像无数个小弹头一样,连续地打击金属表面。
其撞击频率很高,于是金属表面因冲击疲劳而剥裂。
如若气泡内夹杂某种活性气体(如氧气等),它们借助气泡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局部温度可达200~300℃),还会形成热电偶,产生电解,形成电化学腐蚀作用,更加速了金属剥蚀的破坏速度。
象这种液体汽化、凝结、冲击、形成高压、高温、高频冲击负荷,造成金属材料的机械剥裂与电化学腐蚀破坏的综合现象称为离心泵的汽蚀现象。
汽蚀发生时,由于机械剥蚀与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致使材料受到破坏,还会出现噪声和振动。
汽蚀发展严重时,大量气泡的存在会堵塞流道的截面,减少流体从叶轮获得的能量,导致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
【案例分析】一、离心泵汽蚀的原因液体的汽化程度与压力的大小、温度高低有关。
当液体内部压力下降,低于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便产生汽蚀故障。
凡影响液体压力和饱和蒸汽压力的因素都会影响汽蚀的发生,通常的因素有:1.泵进口的结构参数:包括叶轮吸入口的形状、叶片入口边宽度及叶片进口边的位置和前盖板形状等。
2.泵的操作条件:它包括泵的流量、扬程及转速等。
3.泵的安装位置:它包括泵的吸入管路水力损失及安装高度。
4.环境因素:它包括泵安装地点的大气压力以及输送液体的温度等。
二、离心泵汽蚀的诊断方法判断离心泵是否发生汽蚀,可以采用观察法、泵体外噪声法、振动法、超声波法等。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解释以及防止的几种措施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解释以及防止的几种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485b999d1f34693daef3e9b.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离心泵的汽蚀现象解释以及防止的几种措施一、离心泵的汽蚀现象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至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产生汽泡。
把这种产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汽蚀。
汽蚀时产生的气泡,流动到高压处时,其体积减小以致破灭。
这种由于压力上升气泡消失在液体中的现象称为汽蚀溃灭。
离心泵在运转中,若其过流部分的局部区域(通常是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某处)因为某种原因,抽送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液体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产生大量蒸汽,形成气泡,当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向前经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
在气泡凝结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间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万次,严重时会将壁厚击穿。
在水泵中产生气泡和气泡破裂使过流部件遭受到破坏的过程就是水泵中的汽蚀过程。
水泵产生汽蚀后除了对过流部件会产生破坏作用以外,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并导致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
二、离心泵汽蚀基本关系式离心泵发生汽蚀的条件是由泵本身和吸入装置两方面决定的。
因此,研究汽蚀发生的条件,应从泵本身和吸入装置双方来考虑,泵汽蚀的基本关系式为NPSHc≤NPSHr≤[NPSH]≤NPSHaNPSHrNPSHc 泵开始汽蚀NPSHaNPSHaNPSHrNPSHc 泵无汽蚀式中NPSHa 装置汽蚀余量又叫有效汽蚀余量,越大越不易汽蚀;。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3fc9e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e.png)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泵,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石油化工、冶金、建筑、环保等领域。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离心泵常常会出现汽蚀问题,严重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离心泵汽蚀的原因汽蚀是指液体中存在气体泡的情况下,气体在高速流动时被液体冲刷而形成的孔穴或坑洞,是一种破坏性的过程。
离心泵汽蚀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水位过低或进口管道阻塞当水位过低或进口管道阻塞时,离心泵将无法吸入足够的液体,从而在泵内形成空气泡。
当空气泡进入泵叶轮时,由于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较低,容易形成气泡爆炸,导致泵叶轮表面的金属材料被破坏,形成汽蚀孔。
2.流体温度过高当流体温度过高时,液体中的气体会因为温度升高而减少,从而形成气泡。
当气泡进入泵叶轮时,由于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较低,容易形成气泡爆炸,导致泵叶轮表面的金属材料被破坏,形成汽蚀孔。
3.泵的设计不合理泵的设计不合理是引起汽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泵的进出口管道设计不合理、泵叶轮的叶片角度不正确、泵叶轮的几何形状不合理等。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流体在泵内产生剧烈的涡流和湍流,从而产生汽蚀。
4.泵的工况不稳定泵的工况不稳定也是引起汽蚀的原因之一。
例如,泵的流量变化较大、泵的进口压力变化较大等。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泵内的流体产生剧烈的涡流和湍流,从而产生汽蚀。
二、离心泵汽蚀的处理方法离心泵汽蚀是一种严重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1.调整泵的进口管道如果离心泵的进口管道存在阻塞或水位过低,应及时调整进口管道,确保泵能够正常吸入液体。
同时,还应检查进口管道的设计是否合理,如管道截面积是否足够、管道弯头是否过多等,确保泵的进口管道畅通无阻。
2.调整泵的工况如果离心泵的工况不稳定,应及时调整泵的进口压力、流量等参数,确保泵能够在稳定的工况下运行。
同时,还应检查泵的叶轮是否合理,如叶轮的角度、叶轮的几何形状等,确保泵能够在稳定的工况下运行。
什么叫气蚀气蚀现象怎么解决
![什么叫气蚀气蚀现象怎么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e8624f6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2.png)
什么叫气蚀气蚀现象怎么解决什么叫气蚀,气蚀现象怎么解决一、什么叫气蚀:当离心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
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蚀现象”。
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至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产生汽泡。
把这种产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汽蚀。
汽蚀时产生的气泡,流动到高压处时,其体积减小以致破灭。
这种由于压力上升气泡消失在液体中的现象称为汽蚀溃灭。
泵在运转中,若其过流部分的局部区域(通常是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某处)因为某种原因,抽送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液体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产生大量蒸汽,形成气泡,当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向前经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
在气泡凝结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间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万次,严重时会将壁厚击穿。
在水泵中产生气泡和气泡破裂使过流部件遭受到破坏的过程就是水泵中的汽蚀过程。
水泵产生汽蚀后除了对过流部件会产生破坏作用以外,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并导致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
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
二、气蚀现象怎么解决: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气蚀性能的措施(1)改进离心泵的吸入口至叶轮附近的结构设计。
增大过流面积;增大叶轮盖板进口段的曲率半径,减小液流急剧加速与降压;适当减少叶片进口的厚度,并将叶片进口修圆,使其接近流线形,也可以减少绕流叶片头部的加速与降压;提高叶轮和叶片进口部分表面光洁度以减小阻力损失;将叶片进口边向叶轮进口延伸,使液流提前接受作功,提高压力。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及改善措施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及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45da875284ac850ac02426b.png)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及改善措施气蚀是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所以分析气蚀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文章主要就离心泵气蚀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预防措施,解决了离心泵气蚀的问题。
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仅供参考。
标签:离心泵;气蚀;分析;改进气蚀又称空蚀,穴蚀,是因为流体在高速流动下和压力变化条件下,与流体密切接触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洞穴状、麻点状等腐蚀破坏的现象,经常发生在叶片叶端的高速减压地带,在此形成腐蚀空穴(如图1所示),水泵叶轮低压区的压力小于饱和蒸汽压时,水就会大量汽化,同时原先溶解在水中的气泡也会自动逸出,出现了冷沸现象,形成的气泡中充满蒸汽和逸出的气体。
在此形成空穴,空穴在高压区域被压破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压力,破坏了金属表面上的防护膜,从而使腐蚀速度加快,进一步破坏了金属材料。
1 气蚀对设备产生的影响(1)产生噪声和振动。
气泡破灭时,液体质点会相互撞击,同时也会撞击金属表面,从而产生各种频率的噪声,若生成大量气泡,则可能出现气缚现象,迫使离心泵停止工作。
(2)降低泵的性能。
汽蚀产生了巨量的气泡,堵塞了流道,阻碍了泵内液体的流动连续性,使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都明显下降,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
(3)气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叶轮吸入口附近静压强低于某值所致。
从而造成了该处静压强过低,其原因还有如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范围、泵送液体温度过高等。
气蚀初期,表现为金属表面出现麻点,继而表面出现沟槽状、海绵状、鱼鳞状等痕迹;严重时可造成叶片穿孔、甚至叶轮破裂,酿成严重的事故。
2 造成气蚀的主要原因流体在高速流动和压力变化条件下,与流体接触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洞穴状腐蚀破坏的现象。
如果泵内压力降低到等于或低于液体在当时温度的汽化压力,汽化就会发生,产生蒸汽,同时由于压力降低,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也会析出,蒸汽和析出的空气和液体一起形成气泡,气泡随同水流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气泡在高压作用下迅速液化、破裂,产生局部空穴,液体在压力作用下迅速填充空穴,产生空穴效应,对周围产生冲击力,而这种冲击力瞬间可达到很高的压力,频率极高,会对相关部件产生机械剥蚀,而析出的空气又能使相关部件产生化学腐蚀,甚至部件被蚀穿,冲击还会使部件出现疲劳损坏(如图2所示)。
离心泵汽蚀原因及处理方法
![离心泵汽蚀原因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1a6ed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6.png)
离心泵汽蚀原因及处理方法
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汽
蚀现象。
汽蚀会导致离心泵的性能下降、噪音增大、甚至设备损坏。
因此,了解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1. 汽蚀的原因
(1)液体中气体含量过高。
当液体中气体含量超过一定范围时,气泡就会在叶轮前缘产生,并随着液体进入叶轮中心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气泡就会瞬间膨胀和破裂,产生高速水锤冲击叶
轮表面。
(2)进口压力过低。
当进口压力低于某一临界值时,液体将沸腾并形成气泡,在叶轮前缘产生汽蚀现象。
(3)进口流速过大。
当进口流速超过一定范围时,流动状态将变得不稳定,在叶轮前缘产生湍流现象,并引起汽蚀。
2. 汽蚀的处理方法
(1)降低液体中气体含量。
通过加装气体分离器、提高进口液位等方
法,可以有效降低液体中气体含量。
(2)增加进口压力。
通过增加进口管道直径、减小管道弯曲程度等方法,可以提高进口压力,避免汽蚀。
(3)减小进口流速。
通过增加进口管道长度、减小管道截面积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小进口流速,避免产生湍流现象。
(4)改变叶轮结构。
采用特殊的叶轮结构或材料,可以提高叶轮的抗汽蚀性能。
(5)安装抗汽蚀衬里。
在泵的内部安装抗汽蚀衬里,可以有效保护泵的叶轮和壳体不受汽蚀损伤。
总之,离心泵汽蚀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液体中
气体含量、进口压力和流速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来避免产
生汽蚀现象。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和处理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fddf36aaea998fcc220e30.png)
2. 产生振动和噪声 汽蚀发生时还会出现振动和噪声,气泡破裂和 高速冲击会引起严重的噪声,汽蚀过程本身是一种 反复凝结冲击的过程,伴随有很大的脉动力,如果脉 动力的频率与设备的自然频率接近,就会引起强烈 的振动,如果汽蚀造成泵转动部件材料破坏,必然影 响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导致严重的机械振动.机 组的振动不仅会影响可拆零件的连接,影响泵的 密封,而且还会造成材料疲劳破环等等,从而降 低了离心泵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3.性能下降 汽化发生严重时,大量汽泡的存在会堵塞流道 的截面,减少流体从叶轮获得的能量,导致扬程下降, 效率降低,泵的性能曲线有明显的变化.
三、必需汽蚀余量和有效汽蚀余量
有效汽蚀余量就是吸入容器中液面上的压力 水头在克服吸水管路装置中的流动损失,并把水 提高到相应高度后,所剩余的超过汽化压力的能 量水头。 有效汽蚀余量由吸入系统的装置特性决定, 与泵本身的性能无关。 (1)当流量增加时,吸入管路中的流动损失增加, 有效汽蚀余量减小,发生汽蚀的可能性增加。 (2)泵输送的液体温度越高,对应的汽化压力越大, 有效汽蚀余量越小,发生汽蚀的可能性越大。 (3)有效汽蚀余量越大,泵出现汽蚀的可能性越小。
二、汽蚀对泵工作的影响
1.造成过流部件剥蚀破坏 通常离心泵受汽蚀破坏的部位,先是 在叶片入口附近,继而延至叶轮出口。引 起泵的过流部件,特别是叶轮的背后产生 斑点和沟槽,时间一长,就会使过流部件 受到破坏,严重时造成叶片或叶轮前后盖 板穿孔,甚至叶轮破裂,造成严重事故。 因而汽蚀严重影响到泵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寿命。离心泵汽蚀Βιβλιοθήκη 原因和处理2015.11.23
一、汽蚀现象
水和汽可以相互转化,而温度和压力是 造成它们转化的条件.如果水温保持不变,逐 渐降低液面上的绝对压力,当该压力降低到 某一数值时,水同样会发生汽化,这个压力值 称为水在该温度条件下的汽化压力。如果 在流动过程中,某一局部区域的压力等于 或低于水温对应的汽化压力,水就会在该 区域发生汽化。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4f535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6.png)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其优点是流量大,输送压力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但是,在使用离心泵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汽蚀现象,这会导致泵的效率降低,甚至会损坏泵的部件。
本文将介绍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离心泵汽蚀的原因1. 液位过低离心泵的吸入口需要保持一定的液位,否则就会出现汽蚀现象。
当液位过低时,泵的吸入口就会被空气占据,泵就会吸入空气,从而形成气泡。
气泡在进入泵的高压区域时就会瞬间膨胀和破裂,产生冲击波,破坏泵的叶轮和泵壳。
2. 运行条件不当离心泵的运行条件对汽蚀现象也有影响。
当泵的流量过大或者泵的扬程过高时,就容易出现汽蚀现象。
这是因为流量过大时,泵的吸入口的压力就会下降,从而形成气泡;扬程过高时,泵的排出口压力过大,也会导致气泡的形成。
3. 液体性质不适宜离心泵的使用液体也会影响汽蚀现象的发生。
当液体的粘度过大、温度过高、气体含量过高时,都容易导致汽蚀现象的发生。
这是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液体的流动状态,从而影响泵的吸入口的压力,引起汽蚀现象。
4. 泵的设计不合理离心泵的设计也会影响汽蚀现象的发生。
例如,泵的吸入管道过长、过细,泵的叶轮设计不合理等,都会导致汽蚀现象的发生。
二、离心泵汽蚀的处理方法1. 提高液位离心泵汽蚀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高液位。
当液位过低时,可以增加液位,使泵的吸入口始终处于液体中,避免空气进入泵内。
2. 调整运行条件调整离心泵的运行条件也可以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
例如,可以减小泵的流量或者扬程,使泵的吸入口的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形成气泡。
3. 更换适宜的液体选择适宜的液体也可以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
例如,选择粘度适宜、温度适宜、气体含量适宜的液体,可以保证液体的流动状态,避免气泡的形成。
4. 更换合适的泵如果汽蚀现象频繁发生,可以考虑更换合适的泵。
例如,选择吸入管道较短、直径较大、叶轮设计合理的泵,可以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
5. 安装降压阀在泵的出口安装降压阀也可以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调节方式分析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调节方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8d46e781c758f5f61f6760.png)
一、离心水泵的汽蚀现象离心泵的汽蚀现象是指被输送液体由于在输送温度下饱和蒸汽压等于或低于泵入口处(实际为叶片入口处的)的压力而部分汽化,引起泵产生噪音和震动,严重时,泵的流量、压头及效率的显著下降,显然,汽蚀现象是离心泵正常操作所不允许发生的。
避免汽蚀现象发生的关键是泵的安装高度要正确,尤其是当输送温度较高的易挥发性液体时,更要注意。
二、离心水泵的安装高度Hg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是指泵入口处压力p1可允许达到的最大真空度而实际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值并不是根据式计算的值,而是由泵制造厂家实验测定的值,此值附于泵样本中供用户查用。
位应注意的是泵样本中给出的Hs值是用清水为工作介质,操作条件为20℃及及压力为1.013×105Pa时的值,当操作条件及工作介质不同时,需进行换算。
(1)输送清水,但操作自吸泵条件与实验条件不同,可依下式换算Hs1=Hs+(Ha-10.33)-(Hυ-0.24)(2)输送其它液体当被输送液体及反派人物条件均与实验条件不同时,需进行两步换算:第一步依上式将由泵样本中查出的Hs1;第二步依下式将Hs1换算成H?s2汽蚀余量Δh对于油泵,计算安装高度时用汽蚀余量Δh来计算,即用汽蚀余量Δh由油泵样本中查取,其值也用20℃清水测定。
若输送其它液体,亦需进行校正,详查有关书籍。
从安全角度考虑,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值应小于计算值。
又,当计算之Hg为负值时,说明泵的吸入口位置应在贮槽液面之下。
例2-3某离心泵从样本上查得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5.7m。
已知吸入管路的全部阻力为1.5mH2O,当地大气压为9.81×104Pa,液体在吸入管路中的动压头可忽略。
试计算:(1)输送20℃清水时泵的安装;(2)改为输送80℃水时泵的安装高度。
解:(1)输送20℃清水时泵的安装高度已知:Hs=5.7mHf0-1=1.5mu12/2g≈0当地大气压为9.81×104Pa,与泵出厂时的实验条件基本相符,所以泵的安装高度为Hg=5.7-0-1.5=4.2m。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6dfd79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2.png)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市政工程和农业灌溉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离心泵还会出现一种称为“汽蚀”的现象。
本文将以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为标题,探讨其产生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汽蚀现象的产生原因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主要是由于工作液体中存在气体或蒸汽,当液体中的静压力小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时,液体中的气体就会以气泡的形式析出。
当液体通过离心泵的叶轮时,气泡会随着液体一起进入泵腔,并在压力恢复的地方迅速崩解,形成微小的气泡爆破,产生冲击波,从而对泵体和叶轮造成损坏。
二、汽蚀现象的影响汽蚀现象会导致离心泵的性能下降,降低其工作效率。
同时,汽蚀还会引起泵体和叶轮的磨损加剧,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更严重的是,汽蚀会产生噪音和振动,给工作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对周围设备和管道造成破坏。
三、汽蚀的解决方法1. 提高进口压力:通过增加进水管道的直径、降低进水管道的高度差或增加进水泵站的水位,可有效提高进口压力,减少汽蚀现象的发生。
2. 降低液体温度:降低液体的温度可以减少液体中的气体溶解度,从而减少汽蚀的可能性。
可以采取增加冷却设备、增加液体流动速度等方式来降低液体温度。
3. 安装汽蚀阀:在离心泵的吸入管道上安装汽蚀阀,可以有效防止进口压力降低到饱和蒸汽压力以下,从而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
4. 选择适当的材质:对于易受腐蚀的介质,应选择耐蚀性好的材质制成泵体和叶轮,以减少腐蚀引起的气泡析出。
5. 正确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离心泵的进水管道、密封件、叶轮等部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时清理堵塞物,防止气蚀现象的发生。
四、总结离心泵的汽蚀现象是由液体中气体析出引起的,会影响泵的性能和寿命,并产生噪音和振动。
通过提高进口压力、降低液体温度、安装汽蚀阀、选择适当的材质以及正确的维护保养,可以有效减少汽蚀现象的发生,提高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离心泵的汽蚀问题应引起重视。
离心泵汽蚀原因及处理方法
![离心泵汽蚀原因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16d7b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f.png)
离心泵汽蚀原因及处理方法一、什么是离心泵汽蚀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水泵类型,它通过离心力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
然而,当泵入口的压力低于液体的蒸汽压力时,液体中的气体会被释放出来,形成气泡。
这种现象被称为离心泵汽蚀。
离心泵汽蚀会导致泵的性能下降,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因此,了解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于保证泵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离心泵汽蚀的原因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进口压力过低当离心泵的进口压力低于液体的蒸汽压力时,液体会发生汽化,形成气泡。
进口压力过低的原因可能是管道设计不合理、进口阻塞、进口管道泄漏等。
2. 泵转速过高离心泵的转速过高会增加液体的离心力,从而降低液体的压力。
当转速过高时,进口压力可能低于液体的蒸汽压力,导致汽蚀现象发生。
3. 液体温度过高液体温度过高会增加液体的蒸汽压力,从而降低了液体的压力。
如果液体温度超过了离心泵的设计范围,就容易引发汽蚀现象。
4. 泵入口管道存在漏气现象泵入口管道存在漏气现象时,空气会进入液体中,形成气泡。
这些气泡在泵的高压区域会迅速坍塌,产生冲击波,加剧了汽蚀的程度。
三、离心泵汽蚀的处理方法针对离心泵汽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 检查进口管道检查进口管道是否设计合理,尽量减小管道的阻力。
同时,确保进口管道没有泄漏现象,以防止空气进入液体中。
2. 降低泵转速适当降低泵的转速可以减小液体的离心力,提高进口压力,从而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
但是需要注意,降低转速过低可能会影响泵的工作效率。
3. 控制液体温度控制液体温度在离心泵的设计范围内,避免液体温度过高导致液体蒸汽压力降低。
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增加冷却水的流量或使用冷却器等。
4. 安装气液分离器安装气液分离器可以有效地将液体中的气泡分离出来,减少汽蚀现象的发生。
气液分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液体流动方向,使气泡上浮并排出系统。
5. 使用抗汽蚀材料在设计和选型时,选择抗汽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如不锈钢、耐蚀合金等。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9182a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6.png)
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离心泵是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泵,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离心力将液体推动到机器的出口端,从而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离心泵也会出现汽蚀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对其产生汽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处理。
首先,汽蚀是由于离心泵的叶轮与泵壳之间的间隙过大,接口改变处的流线不连续等原因造成的。
在汽蚀产生时,泵内部的压力将下降,导致液体蒸发产生气体。
当气体通过泵叶轮时,它们会受到极高的压力,使气体膨胀并产生破裂声。
产生汽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1. 叶轮与泵壳之间的间隙过大。
这意味着在离心泵正常运行时,液体将被吸入离心泵中,并在叶轮旋转时被推出离心泵。
但是,如果间隙过大,液体就不会被彻底清除,这样气体就会在叶轮旋转时形成。
2. 泵进口压力太低。
在离心泵的进口处,液体需要达到一定的压力才能进入泵内部。
如果进口压力太低,那么离心泵取水就会变得更为困难,从而导致汽蚀。
3. 设计问题。
如果离心泵的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汽蚀。
例如,在不适当的条件下使用不适当的叶轮尺寸,或使用不合适的叶轮材料。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处理离心泵产生的汽蚀问题。
以下是几种处理方法:1. 增加净吸入头。
通过增加净吸入头的高度,可以让进入泵的液体密度更大。
这样,液体在进入泵内部时,将带来更高的压力,从而降低泵的汽蚀现象。
2. 改善液体的进口条件。
如果液体流经管道的条件很糟糕,会明显影响离心泵的使用。
能否改善液体的进口条件,可以有效地降低离心泵的汽蚀率。
3. 使用更好的材料。
如果离心泵汽蚀的原因是因为叶轮材料的问题,那么说明需要更换叶轮材料。
通过使用更好的材料,叶轮可以更坚固,更耐用,并且不会随着时间而产生汽蚀。
4. 检查离心泵。
如果汽蚀问题依然存在,您应该检查离心泵,看看是否有任何问题。
例如,有没有杂质进入泵内,泵壳有没有破损等。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消除离心泵汽蚀的问题。
以上是关于离心泵汽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保养经常检查离心泵,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从而避免汽蚀产生。
离心泵汽蚀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离心泵汽蚀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27e273c4afe04a1b171de06.png)
离心泵汽蚀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汽蚀就是当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离心泵的实际的入口吸程大于设定的吸程的时候,部分水因为受到低压作用会出现气化现象。
当水到高压的时候,混在液体中的部分气体,迅速液化,产生空间,水会高速打到旋转的叶轮上,叶轮就会出现破损,这就是汽蚀。
如果可以降低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能有效避免汽蚀。
离心泵内发生汽蚀的过程1、离心泵内汽蚀的过程离心泵运转时,流道里液体的速度和压力都是变化的,当流道中局部区域(通常是叶轮进口边稍后的某处)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发生汽化,形成许多汽泡。
汽泡随液体向前流动至压力大于汽化压力的区域时,汽泡内外产生压差,汽泡急剧地缩小以至凝结,凝结过程中,液体质点高速填充空穴,液体质点就像无数小弹头一样,连续打击在金属表面上,在压力很高(局部压力高达50MPa),频率很高的连续打击下,金属表面逐渐因疲劳而破坏。
另外,在所产生的汽泡中还夹杂一些活泼的气体(氧),借助汽泡凝结时所放出的热量(局部温度高达200~300℃)对金属起化学腐蚀作用。
在这种机械剥蚀和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下,使离心泵过流部件受到破坏的过程就是汽蚀过程。
2、离心泵产生汽蚀的危害(1)产生振动和噪声离心泵汽蚀时,汽泡在高压区内连续不断发生突然溃灭,并伴随着强烈的水击,这时会产生频率为600~25000Hz的噪音,泵内可听到劈劈、啪啪的爆炸声,同时机组产生振动,机组的振动又将促使更多的空泡发生溃灭,两者相互激励,当频率接近于装置的固有频率时,机组将发生强烈的共振,称为汽蚀共振,这时,机组不应工作。
(2)过流部件的汽蚀破坏离心泵长时间在汽蚀条件下工作时,在连续强烈的高频(600~25000Hz)冲击下(压力达50MPa),金属表面出现麻点,严重时金属晶粒松动并脱落,呈现出蜂窝状、海绵状、沟槽状、鱼鳞状甚至穿孔、断裂。
实践证明,汽蚀破坏的部位,正是汽泡消失之处,所以常常在叶轮出口和压水室进口部位发现破坏痕迹。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解释以及防止的几种措施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解释以及防止的几种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485b999d1f34693daef3e9b.png)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解释以及防止的几种措施一、离心泵的汽蚀现象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至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产生汽泡。
把这种产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汽蚀。
汽蚀时产生的气泡,流动到高压处时,其体积减小以致破灭。
这种由于压力上升气泡消失在液体中的现象称为汽蚀溃灭。
离心泵在运转中,若其过流部分的局部区域(通常是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某处)因为某种原因,抽送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液体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产生大量蒸汽,形成气泡,当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向前经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
在气泡凝结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间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万次,严重时会将壁厚击穿。
在水泵中产生气泡和气泡破裂使过流部件遭受到破坏的过程就是水泵中的汽蚀过程。
水泵产生汽蚀后除了对过流部件会产生破坏作用以外,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并导致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
二、离心泵汽蚀基本关系式离心泵发生汽蚀的条件是由泵本身和吸入装置两方面决定的。
因此,研究汽蚀发生的条件,应从泵本身和吸入装置双方来考虑,泵汽蚀的基本关系式为NPSHc≤NPSHr≤[NPSH]≤NPSHaNPSHrNPSHc 泵开始汽蚀NPSHaNPSHaNPSHrNPSHc 泵无汽蚀式中NPSHa 装置汽蚀余量又叫有效汽蚀余量,越大越不易汽蚀;NPSHr 泵汽蚀余量,又叫必需的汽蚀余量或泵进口动压降,越小抗汽蚀性能越好;NPSHc 临界汽蚀余量,是指对应泵性能下降一定值的汽蚀余量;[NPSH]许用汽蚀余量,是确定泵使用条件用的汽蚀余量,通常取[NPSH]=(1.1~1.5)NPSHc。
三、防止离心泵发生汽蚀的措施欲防止发生汽蚀必须提高NPSHa,使NPSHaNPSHr 可防止发生汽蚀的措施如下:1.减小几何吸上高度hg(或增加几何倒灌高度);2.减小吸入损失hc,为此可以设法增加管径,尽量减小管路长度,弯头和附件等;3.防止长时间在大流量下运行;4.在同样转速和流量下,采用双吸泵,因减小进口流速、泵不易发生汽蚀;5.离心泵发生汽蚀时,应把流量调小或降速运行;6.离心泵吸水池的情况对泵汽蚀有重要影响;7.对于在苛刻条件下运行的泵,为避免汽蚀破坏,可使用耐汽蚀材料。
离心泵汽蚀现象
![离心泵汽蚀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55920f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6.png)
离心泵汽蚀现象
离心泵汽蚀现象是指在离心泵运行过程中,因为液体中含有气体或蒸汽,液体在进入泵的高压区域时发生汽化,造成泵的流量减小、振动加剧、噪音增大、温度升高等现象,甚至会导致泵的损坏。
离心泵汽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液体中气体或蒸汽的含量过高,导致在泵入口形成气液两相混合状态,而高速旋转的叶轮会将气液两相混合物推到高压区域,压力下降,液
体中的气泡膨胀,进一步加剧汽蚀现象;
2.泵引入液体的进口通道设计不合理,搅拌力过小,液体中气体或蒸
汽无法被顺利排出,增加进口处的压力损失,促进了汽蚀的发生。
为避免离心泵汽蚀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液体压力或温度,使气体或蒸汽重新溶解到液体中;
2.在泵的进口处设置气体分离器或过滤器,将液体中的气体或杂质分
离出来;
3.优化泵的进口通道设计,增加搅拌力,排出液体中的气体或蒸汽,
降低进口处的压力损失;
4.选择适当的泵型号和材料,确保其耐蚀性和抗腐蚀性,减少泵的磨
损和腐蚀。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离心泵汽蚀现象的发生,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和
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及消除
离心泵运转时,液体压力沿着泵入口到叶轮入口而下降,在叶片入口附近的K点上,液体压力p K最低。
此后由于叶轮对液体作功,液体压力很快上升。
当叶轮叶片入口附近的压力p K小于液体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p v时,液体就汽化。
同时,使溶解在液体内的气体逸出。
它们形成许多汽泡。
当汽泡随液体流到叶道内压力较高处时,外面的液体压力高于汽泡内的汽化压力,则汽泡又重新凝结溃灭形成空穴,瞬间内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向空穴冲来,造成液体互相撞击,使局部的压力骤然增加(有的可达数百个大气压)。
这样,不仅阻碍液体正常流动,尤为严重的是,如果这些汽泡在叶轮壁面附近溃灭,则液体就像无数个小弹头一样,连续地打击金属表面。
其撞击频率很高(有的可达2000~3000Hz),于是金属表面因冲击疲劳而剥裂。
如若汽泡内夹杂某种活性气体(如氧气等),它们借助汽泡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局部温度可达200~300℃),还会形成热电偶,产生电解,形成电化学腐蚀作用,更加速了金属剥蚀的破坏速度。
上述这种液体汽化、凝结、冲击、形成高压、高温、高频冲击负荷,造成金属材料的机械剥裂与电化学腐蚀破坏的综合现象称为气蚀。
离心泵最易发生气蚀的部位有:
a.叶轮曲率最大的前盖板处,靠近叶片进口边缘的低压侧;
b.压出室中蜗壳隔舌和导叶的靠近进口边缘低压侧;
c.无前盖板的高比转数叶轮的叶梢外圆与壳体之间的密封间隙以及叶梢的低压侧;
d.多级泵中第一级叶轮。
提高离心泵抗气蚀性能有下列两种措施:
a.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气蚀性能的措施
(1)改进泵的吸入口至叶轮附近的结构设计。
增大过流面积;增大叶轮盖板进口段的曲率半径,减小液流急剧加速与降压;适当减少叶片进口的厚度,并将叶片进口修圆,使其接近流线形,也可以减少绕流叶片头部的加速与降压;提高叶轮和叶片进口部分表面光洁度以减小阻力损失;将叶片进口边向叶轮进口延伸,使液流提前接受作功,提高压力。
(2)采用前置诱导轮,使液流在前置诱导轮中提前作功,以提高液流压力。
(3)采用双吸叶轮,让液流从叶轮两侧同时进入叶轮,则进口截面增加一倍,进口流速可减少一倍。
(4)设计工况采用稍大的正冲角,以增大叶片进口角,减小叶片进口处的弯曲,减小叶片阻塞,以增大进口面积;改善大流量下的工作条件,以减少流动损失。
但正冲角不宜过大,否则影响效率。
(5)采用抗气蚀的材料。
实践表明,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越高,化学稳定性越好,抗气蚀的性能越强。
b.提高进液装置有效气蚀余量的措施
(1)增加泵前贮液罐中液面的压力,以提高有效气蚀余量。
(2)减小吸上装置泵的安装高度。
(3)将上吸装置改为倒灌装置。
(4)减小泵前管路上的流动损失。
如在要求范围尽量缩短管路,减小管路中的流速,减少弯管和阀门,尽量加大阀门开度等。
以上措施可根据泵的选型、选材和泵的使用现场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适当加以应用。
NPSH-Wert [m]
气蚀余量
NPSH是英语气蚀余量的缩写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
气蚀余量是除了传输量和压头以外单螺杆泵最重要的运转数值之一。
NPSH-Wert der Pumpe
泵的气蚀余量值
泵的气蚀余量值由泵的结构和转速得出,泵的转速越大,气蚀余量值就越高。
气蚀余量可以在试机台上测出且不会立刻改变。
NPSH-Wert der Anlage
设备的气蚀余量
设备的气蚀余量值依赖于包括设备吸程附件、配件在内的压头损耗,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计算检查。
p E= [Pa]入口横截面压力
p A= [Pa]出口横截面压力
p D= [Pa]泵吸入管中部传送介质气压
p b= [Pa]泵置放地大气压
H VS= 吸入管道压头损耗,
[m]
从设备入口横截面到泵地入口横截面
H sgeo= [m]大地测量吸高(负值,当吸程低于泵位时)
ρ= [kg/m3]传输介质密度
v E= [m/s]入口流速
g = [9,81 m/s2]重力加速度
NPSH = p E + p b - p D+ v E2+ H sgeo - H VS
ρ x g 2 g
要想保持泵无阻运转及确保实际运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NPSH Anlage > NPSH Pumpe
设备气蚀余量>泵的气蚀余量
folgt: NPSH Anlage= H sgeo
流速为0.3m/s的煮沸的流体则是例外,这里pe=pd,因为不仅v 而且H VS均可以小到忽略不
2g
计,结果就是NPSH Anlage= H sgeo。